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征战天下第1部-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波拉斯王公部署的督战队监督下,印月人个个奋勇善战。印月的骑兵叫嚣着,挥舞着手中的兵器,疾风一般的杀了过来。
虽然迦岚王子很英勇,毫不畏惧的迎战,但是正被印月人阵地的弓箭压得抬不起头来的风雨军,根本无法作出有效的反击。
在一轮冲锋之后,强渡的部队倒下了一大片,剩下的那些军队开始乱哄哄的向后退去。哥里的右腿受了重伤,幸亏迦岚王子的骑兵赶到,把他救了回去。
就在这时,洛信已率领右翼部队逼来,乘势冲击印月军。
就在双方骑兵绞作一团的地方,洛信身先士卒,头一个杀入敌阵。于是在他周围立即展开了猛烈的厮杀。这时,风雨军的部队一队接一队冒着头顶上如蝗的箭雨陆续过河,拼命占据阵地。
在一天之前,这个强渡点还是风雨军阻止印月人进攻的第一线,如今攻守易位,同样成为了风雨军的绞肉场。
骑兵和步兵纷纷杂合在一起,鞍上人斗人,脚绊拳击;鞍下马战马,冲撞奔腾,酣战如狂,难解难分。
风雨军要一股劲把波斯人从河岸推开,赶到平地;印月人则千方百计阻挡他们登陆,拚命把他们赶回河里。
鲜血染红了河流,尸体堆遍了河岸。在震耳的厮杀声中,太阳刚刚露出了脸面,就急忙羞涩的退了回去;云彩逐渐的遮盖了天空,夹杂着战马和大军掀起的风尘,使得天地都变得有些混浊不清了。
在混战中,洛信刺死了一个印月骑兵之后,铁枪却被卡在了骑兵的铁甲里,急切间拔不出来。正在附近的几名印月骑兵发现天赐良机,急忙上前围攻。在不远处战斗的耶律留铂见状不妙,立刻将手中的长矛抛了过去。
洛信一把接过长矛,大吼一声,来了一个“横扫千军”,顿时把四个印月骑兵扫落马下。一转眼却发现一名阿育王朝的千夫长骑在马上,带着呈楔形的一些骑兵冲了过来,已远远离开了他们的战线,他自己冲在最前头。
洛信策马上前,直挺长矛一下子就扎到他脸上,把他甩在地上。这时另一名军官拍马朝洛信冲来,举起大刀劈在他头上,把他的盔砍掉一块,但这顶盔总算挡住了这一刀。洛信随即把他也甩到地上,用长矛刺透他的胸甲,扎入心窝。
与此同时,第三名印月人已经举起他的短弯刀向洛信劈来。说时迟那时快,旁边的耶律留铂忽然乘机闪入,大刀起处,那个印月人的肩膀早已被削掉。
尽管风雨军经过一个多时辰的奋战,终于在河岸上立足了脚跟,但是整个战场并不容乐观。
印月人显然下定了决心要死守这块阵地,波拉斯王公果然是老当益壮,他声嘶力竭的呼喝着,驱策着他的部队进攻,一些胆怯的指挥官则被督战队毫不留情的砍下了脑袋。印月人在长官的驱使下,不得不列出整齐的阵形坚守着阵地。
虽然圣龙人作战勇猛,几次杀入了敌方的阵地,但是其他部队却显得后劲不足,指挥也有些混乱,没有及时的跟上巩固战果,以至于白白的错失良机。
就这样,当晌午时分,风雨军的中路付出了三万多人的惨重代价之后,也仅仅是占领了河对岸的阵地,却没有动摇敌人的防线,还得面临着对手居高临下的攻击。
与此同时,两翼的战况也不是很有利。
欧仁的南线是昨天晚上投入战斗的,原本是想迷惑巴巴拉的判断,分散中线的印月军队。可惜巴巴拉看出了风雨南线佯攻的企图,虽然欧仁指挥的南线军团有效的威胁到了阿育王朝主力和忠于王朝的东部地方王公力量的联系,但是王朝的主力依旧集结在西北面宋河与月河的交界处。
更要命的是,欧仁显然缺乏独立指挥大规模作战的能力,而风雨也显然给予了他太多的战场自主权。按照风雨的本意,即使巴巴拉看穿了风雨的意图,欧仁的军队本来也是应该立刻向中路靠拢,达到侧翼迂回的战略效应。
但是直到中午风雨方才从信使那里得知,英勇的欧仁将军更沉迷于攻城略地的快感,在夜晚偷渡过河之后,自作主张的向孟迦邦进军,虽然攻下了不少领地,但却离风雨军的主战场越来越远,不仅没有达到分散敌军的企图,反而还导致了自己军队的分散。
“白痴!荣誉只有在充满危险的地方才能取得,攻取那些毫无防备的地方又有何荣誉可言?”
气急败坏的风雨喃喃的痛骂着,他立刻下达了措辞严厉的命令,要求欧仁立刻向中线靠拢。同时又命令正在苦战中的洛信无论如何也要顶住,因为一旦后撤,刚才拼死渡过的河流很有可能成为大军溃散的元凶。
但是风雨已经无暇顾及洛信了,因为北线蒙璇传来了更为糟糕的消息:巴巴拉亲自率领大军渡过河来,同蒙璇的军队不期而遇,双方展开了激战;而且由于麦坚人派出舰船参战,动用了威力不下于风雨军火炮的魔法炮,使得战局非常不顺利,急切请求增援。
风雨立刻意识到巴巴拉的战略意图和自己不谋而合,对手显然也不愿意进行消极的防御,而是想通过侧翼的迂回来实现战略上的大突破;至于狡猾的麦坚人则是一群可恶的奸商,一方面派出使者来谈和,暗地里却站到了阿育王的那一边,显然是从阿育王那里得到了更大的好处,同时也意味着印月半岛的势力格局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带着这样的担心,风雨立刻决定亲自率领战略预备队投入北线的战斗,而让齐吉尔率领后方的军队赶来增援洛信——虽然这些军队还没有多少战斗力,毕竟聊胜于无。
形势对风雨军很不利,由于两翼都没有完成预定的战略意图,使得中路孤零零的突出,一旦北线被巴巴拉攻破的话,风雨军将面临包围切割的危险,甚至可能全军覆没。
更让风雨担心的是,大食帝国会不会也和阿育王达成了类似的协议,阿育王朝西线的军队投入战场的时间,会不会比自己预计得更早。
当风雨率领着军队急速赶去增援的时候,蒙璇指挥的北线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蒙璇原本是奉命渡过月河迂回侧击印月军中路的。风雨非常重视这一路的攻击,并将之作为大战胜负的关键,因此特意让自己一直非常欣赏的爱将蒙璇来指挥。
事实上,蒙璇虽然年纪很轻,又是一个女孩,但是她在军事方面的天赋让风雨也为之叹服,绝对可以同风雨麾下最杰出的将军媲美。只是风雨没想到这支军队居然在河边上,迎面遇到了正在渡河来的巴巴拉——在这一点上,风雨和巴巴拉倒是英雄所见略同,双方都想从这条战线进行迂回侧击。
于是,双方的军队立刻展开了遭遇战,不同于中线战场的是双方的角色发生了对调,印月人想夺取河岸的控制权,而风雨军则千方百计的阻挠。
更意外的是原本停泊在河上的麦坚舰队突然也参与了进来。
早在风雨军进入印月半岛之前,阿育王为了争取麦坚共和国支持自己统一印月半岛,所以特意开放了国内的河道,使得麦坚的舰队拥有了自由航行的特权,却没想到今天发挥了作用。
虽然麦坚的舰队只有十几艘舰船,但每艘船都配备了四、五门威力强大的魔法炮。这些魔法炮是麦坚最新研制出来的,以魔法水晶为原动力,在魔法师的催动下,进行发射,可以说是麦坚赖以纵横大海的神兵利器。
在数十门魔法炮的发射下,首先遭殃的是风雨军中的印月奴兵。在耀眼的光芒和震耳的轰鸣之后,瞬间就倒下了数百具尸体。
巴巴拉见状不失时机的发动了追击战,首当其冲的是一队奴兵。这群奴兵坚守阵地,好像生了根似的。不过,与其说他们真有防守决心,倒不如说他们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大祸吓呆了。
巴巴拉率领方阵向他们冲击,还命令骑兵从四面八方扑去,很快就把他们包围起来,砍杀干净,没有一个逃掉——也许有个别从死尸堆里溜走,生俘约两千。这立刻引起了其他奴兵们的恐慌,这种恐慌很快就影响到了高唐僧兵和三国联军。
尤其是锡国的统帅桑切斯亲王,他是国王的弟弟,之所以参加远征,是看到风雨军所向无敌,想在风雨军后面发点财,却没想到头一次上阵就碰到如此恐怖的局面,吓得他立刻两腿发抖,裤裆湿漉了一大片,赶紧掉转马头逃跑。
锡国的部队一见桑切斯逃跑,很自然的就跟着立刻掉转屁股走人,这样的行动得到了印月奴兵的效仿;紧接着其他两国的军队一见也有样学样;随后狂热的高唐僧兵发现,单靠自己已经不可能在这场战斗中将我佛发扬光大了,也立刻明哲保身起来。
于是整个战斗演变成了一场大灾难。
印月人的骑兵不断从河岸飞驰而来,步兵也摆出严密的阵形填了上去。现在,风雨的军队四面八方都在受折磨了。人脸马面都吃上了长矛,还得提防从空中倾泻下来的魔法炮的攻击。由于恐惧那可怕的魔法炮威力,他们的撤退很快变成了溃退,步兵走在骑兵前面,轻装部队碍手碍脚,骑兵又跟轻装部队纠缠一起,搞得全军乱作一团。
幸好孔宓的远见卓识,在此时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由于前一段时间风雨生病,所以孔宓具体指挥着风雨军前线的防守。他虽然没有预测到麦坚会突然参战,但是却意识到北线的河流宽阔湍急,巴巴拉很有可能会有效的利用手中的水师(风雨军没有水师)。
这无论是对于风雨军当前的防守,还是日后可能的反击都构成了重大威胁,所以他把全军八成以上的大炮都集中在了北线的堡垒中——对于这一点,风雨并不赞同,他更希望把这些大炮用在中线的作战中,对于孔宓的自作主张非常不满,只是时间的紧迫只好作罢。
因此后世的史学家总是饶有兴趣的争论这样一个假设:如果按照风雨的部署,战争的结果会怎样——到底是风雨击溃了印月的中线而包抄获取北线大捷的巴巴拉;还是击溃了蒙璇的巴巴拉进一步突袭了色雷利,从而收复所有的失地,使风雨这位伟大征服者的第一次远征以失败而告终?然而不去理会那些遐想的学者,真实发生的事情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东西方炮战就此拉开了序幕。
这些一代奇才南天门设计制造的大炮由于在凉城显示出可怕的威力,所以被风雨命令大批建造,并投入到了印月的战场,如今在北线就集结了八十多门;在看到战场上己方非常危险之后,守卫堡垒的军官立刻下令让这些大炮一起发射。
一时间,双方的大炮同时轰鸣,目标都是战场上的敌军。
在轰响和硝烟中,敌我双方大批大批的战士倒了下去。天空被灰雾笼罩,大地在颤抖,尸体堆积如山,鲜血汇聚成河,双方的军队都被这种前所未有的战争吓呆了。
机警的蒙璇当机立断,立刻率领一队骑兵冒着炮火发动了反冲锋,印月军队猝不及防,损失惨重,巴巴拉见状只好中止了继续追击的打算,选择向后脱离,在射程之外与风雨军堡垒呈斜线的河岸边重新部署阵形。
炮火过后,原本双方拼斗的地方转眼成为了修罗场,兵器和军旗被七零八落的弃置了一地,到处都是横七竖八的躯体,倒楣的伤员只好躺在地上呻吟着等死——在这种情况下是绝对不会有人来救助的,无主的战马在空旷的原野上惊慌的奔跑。
这一轮炮轰的结果是:巴巴拉失去了一次乘胜追击、彻底击败敌军的良机,但毕竟把他的军队全部渡过了河来;风雨军则痛失了藉助有利地形把敌人赶下河去的机会,也无法完成原先风雨部署的迂回侧击任务,但运气的是蒙璇藉这样的喘息之机重整了军队。
在危急时刻,蒙璇的处置是十分得当和果断的,这证明了风雨任命她为指挥官的英明。
她一枪挑死了领头逃跑的桑切斯,处斩了其他百余名逃兵,把惊魂未定的士兵部署在堡垒后面。讽刺的是,拜这一轮大炮轰击所展现的威力,这道命令得到了士兵们忠实的拥护,谁都希望在这样残酷的战斗中更靠近己方如此威力强大的兵器,这也使得命令能够很快在溃败的风雨军中得到迅速执行。
由于双方的将领迅速把自己的军队撤退了下去,所以接下来的战斗就成了失去轰炸对象的大炮与大炮之间的对射。
这可以说是西方魔法结晶和东方文明成果之间的大比拼。
虽然风雨军和麦坚人都已经小规模的使用过这些刚开发出来的兵器,但是如此大规模的投入战争,而且是双方同时势均力敌的使用,却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无论是圣龙人的火药,还是麦坚人的魔法水晶,都有着伯仲之间的威力,魔法炮发出的魔法炮弹把风雨军的堡垒震得地动山摇,风雨军的大炮回击也把河流激荡得风起浪涌。
由于都是刚刚研制出来的新兵器,又是第一次对抗,所以双方射击的准确度都很低,使用者也没有什么经验,虽然声势惊人,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效果,麦坚的坚船和圣龙的堡垒都没有受到太大的损伤,仅仅是弹药的消耗而已,对战双方的对射,很快就演变成了比拼到底是圣龙人的火药坚持的时间更长,还是麦坚人的魔法水晶效用更持久。
但是这并不影响对参与这场战争的士兵所产生的恐怖效应。
习惯于用刀枪和弓箭射杀对手的士兵们,无论如何都搞不懂人世间怎么会有这样的东西,居然可以隔着这么远发射出如此巨大的破坏力,迅速的就结束了原本何其英勇的战友的生命。
这种武器射程远远超过弓箭,威力无与伦比,每当硝烟过后,平整的大地上就会留下一个又一个的土坑,成群成群的战士就会永远的倒下,即使再坚固的铠甲也无可奈何,让人不由的联想起传说中恶魔的兵器。
于是原本应该在战场上唱主角的巴巴拉和蒙璇的部队,此时则胆颤心惊、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场破天荒头一遭的大炮对抗。
印月人、高唐人、三国的军人,都纷纷将手按在了胸口,喃喃自语的念叨着各自的神灵,对于这种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战争方式,他们的心中充满着恐惧,以为是天神对人间的惩罚,抑或是恶魔偷偷下了凡尘。
双方的将领也鉴于刚才血的教训,现在谁都没有兴趣把军队投入到两军炮火阵地之间的战场上来充作炮灰。
这,就是风雨到来之前的战场。
傍晚时分,风雨终于赶到了战场。
紧随在他身后的是近卫军的战士,这些战士无疑是全军的中坚,风雨走到哪里,他们就跟到哪里。稍后赶来的是其他风雨军的将士,然后则是其他部队,更重要的是风雨又带来了十门大炮。
但是战场的狼藉让风雨也大吃一惊,加上蒙璇所部的狼狈样,一度让他打消了原本当天结束战斗的计画。正当风雨犹豫不决的时候,战场上的将领们却一致要求作战。
“大哥,两军相遇勇者胜!”
蒙璇的话激励了风雨,风雨一咬牙关,同意了她的请战。
那十门新带来的大炮立刻投入到对射之中,这大大增强了风雨军的火力,也振奋了军队的士气。军队也立刻奉令调整,准备展开进攻。
与此同时,天空突然响起了雷鸣声,与两军的炮火声遥相呼应,仿佛不甘心独守寂寞,也要插手人间的热闹。
只见阵阵雷声震撼大地,闪闪电光划破硝烟弥漫的云霄,黑暗慢慢的笼罩了战场,黄豆般的暴雨随即倾盆而下,冲刷着血迹斑斑的土地。
天地顿时雾蒙蒙的一片,即使近在咫尺也很难看清楚,对阵的双方一时间都无法观察到对方的举动。
风雨不顾身体的虚弱和身边侍卫的劝阻,亲自站立在大雨之中关注着军队的调动。
在他看来,这场大雨真是上天的神助,也是使自己获胜的吉兆,如果早下片刻,自己就无法及时赶到;而如今却正好掩护了自己的反攻。
第二章冒雨追击
风雨站立在大雨之中,关注着眼前的战事。
在他的前方,是巴巴拉统帅的大约十万人的部队,这支部队已经占领了河岸,并且旁边有麦坚舰队的火力支援。
而风雨手中有自己带来的一万援军,还有蒙璇率领的六万多人——在刚才的混战中,损失了三千多人,跑了五、六千人。
尽管人数上风雨军处于下风,但是风雨的到来使得全军士气为之一振,全军上下无论是哪一方的将领们,都渴求在统帅的注视下打赢这一仗,洗刷刚才惊惶失措的耻辱,那新带来的大炮更大大增强了堡垒的火力。
同时,战士们也已经习惯了这数十门大炮互相对射的场面,没有了先前那般的害怕。
反观对手却恰恰相反。
首先是麦坚的舰队开始后退了。经过半天多的激战,舰队所储存的魔法水晶已经所剩无几了,而眼看着对手在这个时候居然还加强了火力,这些完全以商人的意识来考虑问题的家伙,立刻发现自己在这场炮火对射中不但占不到便宜,还有可能吃亏,于是马上选择了开溜,完全不顾友军声嘶力竭的召唤和怒火万丈的咒骂。
这样的举动对岸上的印月军队来说,实在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早在风雨刚刚到达的时候,印月人因为从对方阵地一浪高过一浪的欢呼声中推测出风雨亲自到来,士气就大打折扣。紧接着,原先在战场上大发神威的麦坚舰队居然逃跑了,更引发了全军进一步的恐慌,使得这些战士纷纷祷告起来,丧失了继续作战的勇气和信心。
而军队的统帅巴巴拉也没有作战的坚定决心。他和风雨一开始的想法一样,认为今天已经无法决出胜负了,正在犹豫着何去何从——对他而言,如果能够摆脱风雨的纠缠,返回中线打击洛信的部队,显然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不同于风雨,他麾下的将领也没有一个人主动请缨,加上麦坚人的撤退,更让他无心恋战。
于是,印月人甚至还没有等到风雨军的追击,就开始了撤退。巴巴拉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指挥着他的军队借着滂沱大雨的掩护,在对手的眼皮底下沿着河岸向南面靠拢,意图先风雨一步到达中线,对正在中线苦战的风雨军施加重击。
在他看来,这场大雨正好遮挡了风雨军的视线,而筋疲力尽的风雨军也应该没有理由在这样的大雨中开展进攻,时间是站在他这一边的;而这个行动一旦成功,风雨军的中路必将全军覆没,到时候再好整以暇的对付匆匆赶来的风雨,远远比在这里继续勉强作战来得强。
事实上,如果在他面前的是一个意志并不坚定、决定也不果断的对手,如果麦坚的舰队能够继续停留在河岸上给予火力支援,如果印月军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部署狙击,如果印月的军队不是那么慌张,如果风雨不进行追击的话……当这些假设都成立的时候,也许巴巴拉会成为战争的胜利者,创造又一个战争史上的奇迹,历史也可能因此而改写。
可惜,他面对的恰恰是一个意志坚定、决定也果断的对手;麦坚的舰队在关键的时刻可耻的逃跑了;印月的军队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部署断后狙击,更没有那份从容和镇定;而风雨军也恰恰尾随在后面。
对于风雨来说,命运的女神再次对他青睐有加,运气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首先,由于大雨使得他的大炮其实已经失去了作用,如果麦坚舰队的指挥官更勇敢一点,能够多坚持一会的话,这场炮战的胜利原本应该属于他;幸好由于魔法水晶的成本和生产周期远远大于火药,再加上麦坚人一贯的趋利避祸习性,使得对手最终不愿意冒着巨大损失的风险在异国他乡为异国的君王卖命。
其次,如果巴巴拉能够下定决心在雨中决战的话,拥有人数和战斗力优势的印月人未必会败给风雨军——这也是风雨一开始不准备战斗的原因。
再次,如果不是那场大雨使得天地雾蒙蒙的,让双方都看不清对手的行动,巴巴拉不可能没有注意到风雨军正在展开进攻;而如果殿后部队能够开展有效的狙击,战争的结果恐怕还是一个未定之数。
可见,生活就是这样恶毒,他对于好运者是如此的溺爱,对于倒楣者又是如此的残酷。
几乎在巴巴拉撤退的同时,风雨军也开始了进攻。
冲杀在前的都是风雨从圣龙带来的真正勇士,风雨原以为巴巴拉会严阵以待,所以把胜败的希望寄托在首轮的突击上,而这些战士也早就因为之前的窝囊搞得一肚子的火气,正需要好好的发泄,用敌人的鲜血在敬爱的统帅面前验证自己的勇敢。
于是,冒着倾盆大雨,圣龙人挥舞着大刀冲了上来,迅速的击溃了无心作战的阿育王朝的殿后部队。
这里简直就是展开了一场大屠杀,圣龙人毫不费力的骑在马上,抡着大刀在半空中做着回旋,然后落了下来,就把敌人的脑袋轻轻松松的割了下来,就如同切割西瓜一般的简单。
快如闪电的骑士们不断的把武器招呼在这些士兵的身上,然后又像狂风一样刮到另一群倒楣的士兵面前,干着雷同的屠宰工作。
蒙璇一面沉着的指挥着队伍阵形的变化,一边挥舞着早就天下闻名的银枪,在沙场上大显神威。风雨军的骑兵们布成一队队小冲锋阵形,拔弦射箭、枪挑刀砍,毁灭着后撤中的敌人,使得一批又一批的印月士兵倒在了血泊里。
原本就无心作战的印月人,如今更是一触即溃。后军的崩溃立刻影响了前军,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甚至就根本没有看到敌人,但是群体的惊慌影响到了个人的判断,尤其是一支正处于行军状态,士气也不是很高昂的军队。
近十万的大军就这样被数千人的骑兵追赶,辎重兵器丢得满地都是,对未知的恐惧盖过了理智的沉着,惊慌的军队开始了自相的残杀。
英勇的风雨军骑兵一路追赶,后面是高唐僧兵、三国联军和奴兵部队紧随其后,前面是乱作一团的阿育王部下——只是这样的军队已经很难让人联想起曾经纵横整个半岛的雄风了。
雷雨过后,乌云散开,落日的余晖照亮战场,巴巴拉这才发现自己所犯的错误是多么的严重,整个大军已经混乱不堪,风雨的军队把他们切割成了好几块,自己无论是想继续向南运动还是就地抵抗,都已经没有胜算了。
幸好阿育王朝自己的水师赶到了。
这支部队在早一点的时候,被巴巴拉派到更北面一点的流域,去提防李逸如虚张声势的渡河了,这个命令无疑是错误的,但现在却因此让印月人等来了救星。
尽管身处逆境,巴巴拉依然非常沉着的指挥着他的残兵败将有条不紊的渡河。
这个时候,展现出了这位将领精湛的军事素质。
阿育王的水师尽管装备简陋,但还是给予了岸上同胞密集的弓箭援助。同时,原本如同一盘散沙的印月人,也在他们统帅的指挥下变得秩序井然起来:一部分人就地组成了防御圈,拼死的抵抗;剩下的人则分批的登上了船只,驶离这该死的地方。
让风雨恼火的是,那些三国的联军,在关键时刻表现得太糟糕,竟然只顾着拾捡巴巴拉故意扔在地上的钱财,不但不上前厮杀,还阻挡了其他战士的进攻,更因此影响了部分高唐僧兵和印月奴兵。
尽管蒙璇、拓跋成这些将领当机立断的斩杀了部分害群之马,但是时机已经错过。巴巴拉终于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由于自己没有水师,又担心麦坚的舰队去而复还,风雨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巴巴拉把大批的部队撤了出去,唯有下令屠宰那些远离河岸的倒楣蛋来泄愤。
这一战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首次进行激烈的炮战,因此被记入史册,但是就其战略意义和战术运用,却乏善可陈。
战略上,双方统帅一开始不约而同制定的迂回侧击在不期而遇之后,就已经宣告失败;战胜方的风雨虽然让阿育王损失了大约三万人的兵力,但是却也没有因此达到重创敌军主力的目的。
而且由于欧仁的自作主张和蒙璇的北线受阻,使得巴巴拉藉助水师撤退之后,风雨的中线依然处于突出无援、兵力薄弱的不利地位,最后不得不撤出辛辛苦苦攻下来的阵地,恢复到原先的战略位置,整个战役的目的完全落空。
在战术上,由于是第一次如此密集的炮战,所以无论是巴巴拉还是蒙璇,表现得都非常糟糕,没有正确的指挥部队,甚至出现了近二十万大军观看双方百余门大炮对轰的局面,可以说是战争史上独一无二的。
如果说蒙璇被这场炮战吸引了注意力,没有制定牵制策略来监视巴巴拉,是因为她的部队在刚刚的接触战中打了败仗而心存顾虑的话;巴巴拉既没有及时向中线靠拢,也没有想办法击溃眼前的敌人,而是目瞪口呆的看着大炮的对射,白白浪费了大半天的时间,这对于一名统帅来说绝对是不可原谅的错误。
如果说还有可称颂之点的话,也就是风雨下定决心追击的果断与坚定,还有巴巴拉面对困境指挥撤退的从容与镇定。
所以,风雨面对着算是自己胜利的战场,一点都没有感到欣慰。大雨的淋浴,使他的病情更加沉重,脸色灰白,双眼深陷,让蒙璇从战场上回来见了之后,非常的担心。
由于身体不适,风雨此时的微笑其实显得很难看,但是这并不影响他注视着河面,所说的那句意味深长的话对未来的重要:“迟早有一天,风雨军要建立一支强大的舰队,不仅是为了控制江河,更要向海洋挑战!”
“我要参见风侯!”
“不行,大哥现在睡着了!”
在色雷利的宫殿内,想求见风雨的桑菊和守卫在门口的蒙璇大眼瞪小眼的相持不让,气氛异常的紧张。
“蒙小姐,耽误了军情你我恐怕都承担不起吧?”
桑菊有些恼火,不过蒙璇是风雨宠爱的义妹,他也不敢太过得罪。
“那要你们这些文臣武将干什么?大哥病得这么重,刚刚回来睡了还不到半个时辰,你们就又来烦他了,这不是存心想累死他吗?”蒙璇气恼的眼睛都红了。
月河会战之后,双方重新回到了原先的战线,又恢复了原先势均力敌的僵持局面。而风雨由于病情加重,只好命令孔宓和洛信继续指挥军队作战,自己则返回了色雷利。
一回到城内,筋疲力竭的风雨就昏昏沉沉的睡下,没想到才半个时辰的工夫,这个讨厌的喇嘛就来了,让蒙璇恨不得杀人。
“你们在吵什么?”正在此时,闻声从里面出来的欧静皱眉问道。
“欧谷主,桑菊有十万火急的军情要禀报!”看到欧静出来,反而让桑菊松了一口气。
蒙璇是个小女孩的脾性,任性起来根本就是天塌下来也不怕,遇到她真是有理讲不清;而欧静则是风雨军中有名的女神,向来冷静贤淑,至少自己有了讲理的对象。
“可是风侯已经睡着了,他现在病得很重,如果不是什么十分危急的事情,大师还是明天再来说吧!”欧静有些为难的说道,尽管军情刻不容缓,但是风雨现在的身体,最需要的就是静养,实在不适宜处理政务。
“有领内的印月人暴动,情况十分危急,必须让风侯知晓,还望谷主通融!”尽管很着急,桑菊还是非常恭敬地对欧静说道。
加入风雨军这么多日子,桑菊很清楚欧静在风雨军的地位,他可以和蒙璇争吵,因为风雨虽然宠爱蒙璇,但只不过把蒙璇当作自己的小妹妹而已;但是他绝对不敢对欧静不敬,因为这个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