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征战天下第1部-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士子们纷纷泪流满面,指天大骂。
但是燕南天羽翼丰满,短短三个月十三战十三捷,卞州被围得水泄不通,公孙家族的领地也十去三、四,其他各路藩镇在燕家军的威胁之下,不由纷纷动摇,甚至暗中派人求和停战,一时间燕家权势无双天下。
可惜到了圣龙历七五六年九月,形势却又出现了戏剧性变化。
九月七日,弱冠之年的公孙飞扬率七千精锐,击溃燕家军十万雄师,一举化解了齐鲁北部的威胁。
其后更是长驱直入逼向燕家军的老巢,竟然也是连战连捷,乘虚杀入了燕家军的根本重地幽州,连燕南天的正室夫人也差点被俘虏。
此战名动天下,打破了燕家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公孙飞扬也就此成为圣龙的又一位名将。
为此,燕南天匆忙调遣兵马回师救援,因此缓解了原本已经被压得喘不过起来的公孙世家和上官明镜,同时也大大振奋了反燕阵营的士气。
虽然燕家军的军事实力依旧是天下莫挡,但是反燕的藩镇们从此看到希望,虽然彼此之间的实力对比依旧悬殊,但是抵抗却变得更为顽强了。
面对着中原发生的一切,西北却保持着绝对的平静。
最近三年内迅速崛起的圣龙帝国西北定凉侯,显然毫无兴趣问鼎中原,他将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西北的内政,和对印月战场的支援上来了。
※※※
九月的高唐气候宜人,圣龙帝国西北定凉侯的心情也同样舒畅,正端坐在宽阔的校场上,观看着风雨军的检阅仪式。
只见校场上人马翻腾,各军团均显示出自己的特色:
碧蛇军机动灵活的派兵布阵,秋风军技艺精湛的骑射驰骋,青龙军滴水不漏的防守反击,白虎军进退自如的战车长城,黑狼军咄咄逼人的铜墙铁壁。
再加上高唐僧兵和三国盟军的配合,在校场上格外气势逼人,刀山枪海、所向披靡,令人叹为观止。
这次检阅仪式,是风雨苦心安排的杰作,既是为了威慑刚刚被镇压下去的高唐贵族,也是为了他计画中紧锣密鼓进行的第二次远征印月做准备,同时也不乏向天下各路藩镇和邻国示威的打算。
因此,参加检阅的军队除了刚刚重新组建的碧蛇军团和近卫军全部之外,秋风军一个团、青龙军四个团、白虎、黑狼各两个团也都奉命前来参加,更有三万高唐僧兵和尼、锡、丹三国的盟军协同,并邀请了呼兰、大陆诸公国、大食、善鄯等西域藩邦和圣龙帝国的各方藩镇,甚至还处在暧昧的交战状态的麦坚也派人前来观摩,可以说是当今圣龙帝国最为轰动的一件盛事。
在目前天下战乱不止、变乱层出的局面下,恐怕也只有风雨军才有这样的条件和实力进行这样的排场。
看着四周那些各方势力派来的代表为之惊讶随即沉思的神色,风雨忍不住得意起来。虽然如此作为有些张扬,但却是风雨整个战略部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目的是为了给自己即将展开的第二次远征印月,争取最佳的外交环境。
事实上,目前的环境也非常有利于风雨的第二次远征。
张仲坚和兀术台的战争出人意料的僵持,直到前两天方才在叶瑟河大决战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兀术台毕竟在呼兰帝国的西部经营多年,即便是大国师这样的权雄,也不可能在仓促之间完全平定,因此甚至无心干预高唐的叛乱,对于风雨军这次远征自然更是没有什么异议,说不定正巴不得风雨的注意力转向和自己并没有太大关联的地方,以免自己的后院受到骚扰。
中原的各路诸侯也同样自顾不暇,和风雨军接壤的只有皇甫嵩和燕南天,但是前者正全力争夺江南,而且实力相对而言比较弱,应该不敢轻易招惹已经没有后顾之忧的风雨军;后者则因为公孙飞扬的胜利,而不再拥有压倒性的优势,正承受着东路各诸侯联盟越来越强大的压力。
双方的战略性决战一触即发,可以说是到了能否坐稳江山的关键时刻,看来更是没有余暇来挑战实力雄厚的凉州。
另外,金岑对大食帝国的出使,则获取了极大的成功,命运女神前所未有的青睐于风雨。
由于三月分开始,兀术台率领呼兰主力东返和张仲坚的军队对峙了起来,因此大食的压力大为减弱,对于阿育王朝的仇恨和对于印月半岛土地的贪婪,让大食帝国君臣很快达成了共识,宣布只要风雨军再次大举远征印月,则帝国的军队也将从西面配合发动钳形攻击,共同瓜分半岛的土地和财富。
在印月战场上,虽然无敌的麦坚舰队给风雨军造成了极大的军事和政治上的被动,但是在李逸如出神入化的指挥下,陆地却始终是风雨军的天下。
屡战屡胜的战绩使得风雨军牢牢控制了远离日、月河的领地,也确保了尼、锡、丹三国的忠诚,更有效的截断了印月对于高唐叛乱者的支援,从而为风雨军再次远征争取到了很好的条件。
加强附属和盟邦的忠诚,震慑领地内的动摇分子,威压呼兰、麦坚,让他们慎重考虑和风雨军全面开战的代价,牵制国内各路诸侯,使他们不敢在风雨军远征期间,轻易发动军事冒险袭击风雨军的后院--这,就是风雨此次阅兵的目的所在。
而这一切,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检阅中,显然效果惊人。
“启禀风侯,高唐叛乱已经悉数平定,参与谋反的二十三名头人、十一名土司、七名大喇嘛全部落网,另有两名逃往呼兰的红衣喇嘛,经过耶律先生的交涉,已经被大国师张仲坚遣送回来!”
就在风雨兴致勃勃的向天下展现自己强大实力的时候,负责平定高唐叛乱的魏廖、桑菊和风天华,悄悄的来到风雨所在的看台会报。
在整个过程中,血衣卫的统领是代表风雨的最高指挥者,红衣喇嘛负责政治方面的安抚,而青龙军的都尉则负责军事行动,三人非常默契的配合,正是这次平叛顺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好极了!”风雨大为高兴。
这次平叛并没有太大的悬念,在风雨军强大的兵力面前,这些自大而愚蠢的高唐贵族根本不是对手。
而且由于正逢呼兰大国师和呼兰西院兵马总管兀术台大军对峙,所以急需和风雨军搞好关系的张仲坚,也非常配合的主动把那些逃往的叛乱分子送还过来,作为给风雨的顺水人情,这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瓦解了叛乱者的士气。
因此,风雨军得以顺利的进一步巩固了对高唐的控制,并且彻底的把高唐转变成为对印月远征的后勤基地,实现自己远征异国他乡、宣扬神州雄威的梦想。
想到这里,风雨忍不住自己的兴奋,回头示意刚刚从大食出使回来、重新担当起随军长使的金岑,让他询问一下火炮发射的准备情况。
这是风雨军这一次的杀手绝招,也是特意准备给麦坚和呼兰人看的压轴好戏。
同时也是这半年多来南天门、云济等人引用了西大陆和麦坚一些先进的技术和圣龙古老的五行术之后,对火炮的一次全面和重大的改良,其成败对于风雨军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风侯,火炮全部准备就绪!”
还没等金岑出去,负责火炮调试的南天门和云济,就已经来到了风雨军最高统帅的身边,会报着这次火炮检阅的准备工作。
“开始!”
圣龙帝国的西北定凉侯点了点头,一字一字缓缓的说道。
尽管这些年来不知道面临了多少大风大浪,但是这一次,风雨却还是禁不住的感受到了紧张。
年轻的统帅深深明白,随着这次部署好的三百门火炮齐发,风雨军将向天下宣示其强大的实力,和争夺印月半岛的坚定决心。
这既是一次飞扬的炫耀,也是一次精心的示威,更是一次破釜沉舟的进取。
所有的后果都得等到火炮的发射情况而定,既有可能让天下各方势力在风雨军如此惊人的火力面前退让,也有可能让天下各方势力警觉乃至联合。
对于可能发生的一切,风雨都已经作了反覆思量与权衡,立下了毫不后悔承受的决心,而如今这短短的一瞬间,则成为了决定所有可能是否变为现实的关键时刻。
“轰!”
随着风雨的一声令下,南天门和云济立刻跑到了帅台,在帅旗的挥舞之下,三百门火炮迅速的运达了指定的位置。
片刻之后,在震耳欲聋的齐鸣中,校场上尘土飞扬、天地失色,烟雾弥漫在所有的空间,良久未能散去,前所未有的破坏,无声的验证着一个全新战争理念的萌芽。
看台上,亲眼目睹着火炮成长的风雨等将领,很明显的感受到改良后的火炮威力大增,不仅移动快速,而且射击的准确度也大大的提高,更增添了火炮的威力。
与此同时,所有前来观摩的使者都惊呆了,胆小的甚至溜进了台子底下,大多数人则脸色发白,神情沉重,纷纷被风雨军的实力所震撼。
其中,拥有着天下最为强大的魔法炮力量的麦坚使者,更是最深刻的感受到了风雨军在火炮方面的强大和可怕。
“云济兄这次可是帮了风雨的大忙了!”
望着试验场上利用五行术产生的动力而大大改良了的火炮机动力,风雨十分兴奋,不由得热情的执起了已经辞去麦坚特使职务、投奔到自己麾下的云济的手。
如果说这半年来风雨军最大的变化,则莫过于风雨的家事。
因为对于中原战略的根本性分歧,再加上有关云明月的谣言,使得风雨和李中慧之间的关系骤然降冷。
李中慧以小产体虚为名,躲入凉城郊外的山庄养病,而风雨则委任欧静全权负责凉州的内政,直接导致了清流派和李氏家族之间矛盾的激化。
另一方面,因为云明月突然失踪,使得风雪见到风雨如同见到了仇人一般,最终和风馨离开了凉州返回麦坚,风云世家对风雨的这一次接触基本上宣告失败。
但是令人吃惊的却是,云济在和风雨密谈之后留了下来,不仅辞去了麦坚的官职,还接受了风雨的委任,全权负责风雨军五行术的研究,终于在半年之后配合南天门的设计,全面改善了火炮的移动力问题。
“能够为风侯效劳,是云济的荣幸!”
依旧是一身白衫的云济不动声色的回礼道。
对于他来说,这半年来的下注,实在是生平最胆大妄为的决定了。
为了和风雨合作,他几乎是冒着得罪了麦坚、违抗了家族的风险,更重要的是,半年前云明月的神秘失踪到目前还音讯全无,也对这位投机家非常不利,但是云济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他相信自己的目光,也相信自己的判断--桃园虽好终非久留之地,风云世家的未来绝对不可能是异国他乡的麦坚,而要想重返圣龙,则被风云世家子弟所控制的风雨军是最好的跳板。
为了风云世家的中兴,云济决定了自己的冒险。
如今,看着风雨军如此强大的军威和声势,云济深深的感受到自己当初的冒险并没有错误。
不过擅长掩饰自己心情的前麦坚特使,压制住了自己心中同样的激动,反而用平淡的声音转移了话题:“风侯,我军已经在高唐筹集了五百门这样的火炮,看来对付麦坚舰队在水面上的威胁,如今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不错,真是太好了!看来我们李大将军这一下恐怕连作梦都要笑了!”
风雨大为欣慰,甚至开起了李逸如的玩笑来。
半年前,由于印月战事的紧急,风雨决定了第二次远征。
不过不同于第一次,风雨虽然源源不断的支援着印月的战局,但是第二次远征的总指挥部却设置在高唐。
风雨这半年来频频往返于凉城和高唐,更多的是督促着印月战场的后勤支援,至于前线的军事指挥则完全放手交给李逸如。
受伤的洛信和拓跋成则相继被送回了凉城治疗,也因此让李逸如有了充分发挥的空间。
在这场对作战的支援中,风雨最为头疼的就是如何把这些笨重的大炮大量的运送到印月战场。
正是由于火炮数量的不足,因此李逸如虽然在印月战场的陆地上屡次大败印月的军队,但是却不得不在麦坚舰队的威胁下,让出了沿岸富饶的地区,如此被动的打法,让风雨大为恼火。
因此,在看到火炮有了如此改良之后,自然是喜不自胜,脑海中立刻涌现出了大规模集结反击的作战计画,大有立刻横刀立马,扫荡印月的打算。
“风侯,这次火炮的改良,云济不过是些微之功,何足挂齿,倒是有一个人功不可没!”
看见风雨的心情如此好,云济不由凑了上来说道。
“哦,是怎样的人才?”
经历了军师孔宓的英年早逝,让风雨倍觉人才的宝贵,因此听到云济的推荐,不由大感兴趣。
“卑职推荐的是孙鹏孙万里!此人著作了一本旷古奇书《几何原理》,编定了火炮角度图,对于提高我军火炮射击精度至关重要。”
“不错,这个人的确很有才华!”听见云济的推荐,一旁的南天门也不禁由衷的点了点头。
“孙鹏?”
风雨微微一愣,想到了欧静曾经提及的这个名字。
不过不是在火炮和数学上,而是因为在西北大力推广种植玉米、马铃薯等从新大陆传过来的新的旱地粮食作物,使西北今年粮食亩产提高一倍。
原来种小米和高粱大约二百斤左右,改种玉米后可以达到三百斤至四百斤,马铃薯就更多了,解决了西北粮食问题。
“孙鹏,字万里,京师人,家中次子,少年时留学麦坚,精通术数,博物学者,回国后,在钦马监任御曹别驾。因为在官场上不得志,为云济拉拢转投凉州。为人低调,专心学问,不善为官交际,惧内!”
这,便是血衣卫对此人的总结。
“好,这样的人才一定要好好重用!”
风雨微微一笑说着,同时还和云济心照不宣的对视了一眼,这也算是给了云济一个面子。
最近半年内李氏家族和欧静为首的清流派势如水火,不过在风雨的弹压下总算没有酿成什么太大的麻烦。
只是不知道当他们意识到以云济为首的第三方势力已经秘密介入风雨军的军政体系之后,会有什么反应?
此时的风雨军最高统帅,已经下定了决心要在风雨军的内政系统制造出清流派、李氏家族和云济为首的新风云世家的三足鼎立。
这个想法最初是风雨因为自己被凉州的内政纠纷,搅得无法脱身离开凉州亲往印月战场而在负气中产生的。
但是风雨很快便发现,固执迂腐的清流派根本无法和李氏家族抗衡之后,他最终下定决心要扶植云济来制衡李氏家族了。
中慧啊,中慧!
你还要赌气到什么时候!
风雨的心中开始有些牵挂起妻子来。
本来以李中慧的手段能力,云济一系是根本不可能在风雨军中迅速发展的。
只可惜同样心高气傲的年轻夫妇,明明都已经有了悔意,却偏偏都不肯主动低下头来降低姿态,以至于风雨固然被凉州的政务缠住而头疼不已,李氏家族的势力也因此忽略了一个强大的对手正在崛起。
这真的是一个两败俱伤的局面。
李中慧的离开,让风雨深深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孤独。
在风雨军中,秋里和洛信可以作为落魄时同甘共苦的挚友。
白起、魏廖是忠心耿耿的部下。
欧静的自然和包容,彷佛姐姐或者母亲一般让人安心。
蒙璇发自内心的爱慕和敬仰,让人疼爱;但是没有人能够替代李中慧。
那是一场比爱情还长久、比婚姻还牢固的权力同盟。
只有李中慧,才能够真正的认同风雨的作为,才能够推心置腹的讨论战略大局的得失,才能够配合默契的调度部署,才能够理所当然的彼此支援。
风雨忘不了,正是妻子当年果断的提议家族和羽翼尚未丰满的他联盟,后来又机智的掩护他离开凉州,更在风雨军外交环境最为困难的时候,独自一人返回圣京为风雨军争取生存的空间。
风雨更忘不了,这些年来妻子默默的守护着凉州--这个风雨军的根本重地,平定了叛乱,疏理了内政,支持着自己的南征北战、纵横驰骋。
李氏家族的新任家主,带给风雨军的绝对不仅仅是家族的财力物力,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深谋远虑的战略家,双方能够达成心灵的默契,精神上的支持,是信任,也是依赖,更是一种英雄所见略同的亲切。
这一切,都不是欧静无声的宁静,和蒙璇绝对的信赖所能够替代的,这是一种从现实出发,源于利益的强大支持和同盟,作为已经是命运共同体的双方,作为在权谋上同样出色的两人,亲密无间的合作与携手,创建共同的霸业。
即便,李中慧或许不理解风雨心中的梦,风雨也可能不认同李中慧关于家族利益的考虑。
但是双方在事实上却是空旷的蓝天下唯一比翼齐飞的伙伴,唯有对方才能够帮助自己驱赶落寞和孤独,才能够真正的策援和帮助,而其他人无论是有着什么样的感情和愿望,都远远的落后于振翅的雄鹰,即便心中有多么的亲近和仰赖,但在实际的行动中,却只有默默的加油。
风雨喜欢在欧静面前感到安全的感觉,也喜欢在蒙璇面前似乎自己非常伟大的形象,但是面对现实的残酷和无奈,他更愿意和李中慧携手,获取支援和理解,共同驱散孤独和压力,解决困难和纷争。


第二章战云密布
风雨很满意这次精心安排的阅兵,不但那些已经附属在风雨军麾下的盟邦表示了心悦臣服,圣龙帝国各方藩镇的代表也在言行之间更加恭顺了,甚至连呼兰、麦坚两大强国的使者,都纷纷斟字酌句的表达了与风雨军和平共处的愿望,其中呼兰提出了双方共同掌握西域,而麦坚的使者则表示愿意考虑和风雨军重新划分印月半岛。
“十月之前征发六万高唐僧兵、四万风雨军,同时抽调尼、锡、丹三国十三万兵马协同作战,分四路出击,彻底消灭阿育王朝!”
面对外交上的顺利进展,雄心勃勃的风雨军最高统帅根本听不进任何不同的意见,丝毫不顾将领和幕僚们的谨慎与犹疑,坚决的要再次亲征印月半岛,完成上一次远征所未能完成的任务。
另一方面,虽然风雨军的官员和将领们,对于远征印月有着很多看法,包括了印月半岛的价值、风雨军所承受的财政压力、风雨军所面临的安全和有机会问鼎中原的诱惑,但是在看到风雨冷冷的拒绝了德高望重的宗喀大师替高唐民众的请命之后,也就乖乖的三缄其口了。
于是,按照幕僚们详尽的计划,成千上万的士兵,庞大的炮群和战马,以及浩浩荡荡的补给物资,开始源源不断的运往印月,所有明眼的人都看得出,一场风起云涌的大战即将拉开序幕。
然而,历史却开了一个极其辛辣的玩笑——圣龙帝国,风雨一心效力的国家,竟在这个时候将风雨列为叛贼。
或者,更为确切的说是皇甫嵩、燕南天再次联盟出兵,不同的是这一次燕南天显然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打出了广陵帝的招牌,一道圣谕昭告天下风雨为逆臣贼子,号令群雄得而诛之。
当这个消息传到风雨耳中的时候,首先的反应就是不可思议!
的确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燕南天正在为东方诸侯联盟而烦恼,皇甫嵩连区区一个令狐家族也收拾不了,却在这个时候前来挑战实力强大、保持绝对中立的风雨军,这是任何一个有常识的人都不会做出的选择,如今却被老谋深算的皇甫嵩和用兵如神的燕南天选择了。
不管内心多么愤怒或者迷惑,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就是十万皇甫世家的军队在梅文俊的率领下从夏州出发直逼凉城;与此同时十五万燕家军在燕耳的统率下从圣京出发,兵压锦州,而这只是先行的部队。
形势十分危急!
燕南天和皇甫嵩发动进攻的时机显然非常出色:此时风雨军为了远征印月,源源不断的补给辎重塞满了凉州——高唐——印月的道路;而凉州最精锐的部队又恰恰都集中到了高唐举行大阅兵,其中一万碧蛇军、三万高唐僧兵和四万尼、锡、丹三国盟军已经踏上了征途,剩下的军队在高唐如此狭窄拥挤的道路枢纽之下,则很难于短时间及时返回投入到战争中来。
同时,风雨军东线军团在失利之后尚未完全恢复,其中黑狼军只有四万人,碧蛇军三万;为了承担城防而将后备役大举扩充进来、已经拥有一百三十个营总计十三万兵马的青龙军,虽然将其它军团从城市防御中解脱出来,但是另一方面却大大削弱了青龙军的战斗能力,这些需要长时间解决的问题在如今的这场战斗中无疑严重影响到了风雨军的战斗。
在这种情况下短短三天之内,坏消息一个接一个的传到风雨的指挥部:东线,燕耳攻克昌平、昌化,进攻锦州,并且威胁到了伦玉关——延城——锦州的交通线,青龙军损失九个营,并且延州、伦玉关和锦州总计六十个营六万人的兵力被牢牢地牵制住,并且迫使黑狼军也不得不留在了东线作为策援的机动。
南线,梅文俊先是吃掉了几支风雨军的辎重部队,然后又巧妙的奔袭包抄全歼了白虎军一个团,紧接着大军压境威胁凉城。这几招都非常毒辣,辎重部队的损失打乱了风雨军远征印月的整个后勤补给计划,也意味着风雨军的境内不再安全;拥有神龙战车、在野战中向来战功彪炳的白虎军居然破天荒的被成建制消灭,也极大打击了风雨军的士气;作为整个领地军政号令中心和物资储运站的凉城受到威胁,更是动摇了风雨军的根本,可谓一举扼住了风雨军的七寸。
(注:圣龙军制,五人为一伍,设伍长;十人为一队,设十夫长;百人为一卫,设百夫长;千人为一营,设千夫长;五营为一团,设校尉。如果是正规军,则五团为一师,设都尉;两师为一军,设统领。如果是守卫地方的军队,一般而言,一个州放置三到五团,由刺史统领;重镇可放置一到两个师,由太守统领。)
“皇甫世家宣布皇甫嵩病重卧床不能视事,现在由皇甫华主持皇甫世家的大局,这次和燕南天的联盟,就是这位大少爷大力推出的。十天前燕南天部大将朱全由寿春出发进逼扬州,情报判断是燕家军企图通过打击扬州刺史秦凤鸣,包抄讨燕同盟的后路,开辟进攻公孙无用的新战场,却没想到是武力调和皇甫世家和令狐潮的矛盾,以至于皇甫世家得以腾出手来形成了这次和燕南天的联盟。”
由于没能够及时发现皇甫世家和燕南天联盟的血衣卫统领魏廖,在事发之后启动了整个情报系统的运作,终于在两天之后发现了这次针对风雨军联盟的背后,存在着如此重大的事件。皇甫世家和燕家军的整个行动显然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策划和协商,但是作为风雨军耳目的血衣卫居然在事前一无所知,这不由让无比自负的血衣卫统领感到大失颜面,因此在向风雨汇报的时候,脸色非常难看。
“目的?燕南天和皇甫华进攻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风雨的脸色也同样非常难看,因为这次事故不仅全盘打乱了他远征印月的战略计划,而且如今正好是秋收季节,一个处理不当,即便能够击退皇甫世家和燕家军的联盟,也会以惨胜告终,严重破坏凉州的经济,这给风雨军带来的损害将远远比上一次东线作战巨大,从根本上削弱风雨军的实力。
“据分析,此次皇甫世家和燕南天联盟的目的恐怕是粮草。早在去年就有一些来历不明的商人高价收购了圣龙帝国大批的粮草,其后神州战乱,土地荒芜,今年又恰逢空前规模的旱涝灾害一起来,以至于目前交战的各路诸侯纷纷紧缺粮食,许多地方的民众出现了‘人相食’的现象,军队的粮饷也已经到了无法维系的地步。
“占据了出海口的讨燕同盟还可以通过海运高价回购粮草,基本上处于内陆的皇甫世家和燕南天,则没有如此的便利,更因为上个月各自的重要粮仓出现可疑的失火而雪上加霜,因此粮食丰足的凉州就成了他们首要的选择。”
魏廖有些惭愧的说道。情报的运作除了收集还要整理,对于神州粮草的问题,血衣卫一直都拥有着最为详尽的资料,但是由于风雨军最高层一直认为神州内战不止恰恰保障了凉州的安全,甚至很多人出于商业的利益而巴不得诸侯打个不休,再加上这段时间以来对呼兰帝国的防范、对麦坚的刺探、对高唐的镇压、对印月的野心,牵制了血衣卫巨大部分的精力,以至于这些宝贵的资料被束之高阁,并没有转化为对时局的洞察,导致了今天危机的发生,这无疑是自己领导的情报战的一场不可原谅的惨败。
“这些混蛋!”
风雨冷冷的怒斥了一声。
风雨军的领地由于没有战乱,并且在原有切实可行的内政措施的基础上又采纳了司马渊的“青苗法”,在青苗期就和农家议定了价钱收购,即保障了农家收入又帮助了农人开垦,引来大批中原百姓开荒务农,再加上云济帮风雨引进了一些麦坚的技术,其中就包括了孙鹏推广的玉米、马铃薯等从新大陆传过来的新的旱地粮食作物,大幅提高了凉州的亩产,以至于让原本一向土地贫瘠的凉州,今年相对战乱不休的圣龙帝国其它各州县,反而成为了粮产盛地。只可惜“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出色的内政发展在带给了风雨军强盛繁荣的同时,也招惹来了战祸。
当然这段时间内,一心忙于远征印月的风雨,也犯下了一个战略性的错误——为了聚集更充足的粮草远征,同时也盲目乐观的判断燕南天被讨燕同盟牵制而无暇西顾,所以借口燕南天没有履行平乱和讨伐安宇的承诺,中止了对燕家军的粮草支援,以至于如今燕南天为了粮草铤而走险,而自己也因此不得不被动的放弃远征大计。
不过风雨即没有责怪魏廖情报滞后,也没有太过于懊悔自己的决策,更没有无谓的愤怒那些贪婪的强盗——这根本无济于事,也毫无必要。作为一名杰出的统帅,风雨军的最高统帅在愤怒之后迅速冷静下来,全部的精力都毫不回避的投入到现实之中来:“现在前线的部署如何?”
“目前在东线总计九万大军,锦州有二十个营的青龙军,伦玉关三十个营,延城十个营,再加上六个团的黑狼军作为机动,已经初步稳定了局势,但是燕耳的兵力部署十分到位,三处战略要地的兵马都无法有效的抽调。
“至于南线,我军在凉城附近总共有十个营的青龙军和七个团的白虎军。目前,白起将军派遣了四个营的青龙军和三个团的白虎军被派往岚堡,拖延梅文俊进攻的步伐,掩护辎重部队返回凉城,形势有些危急。”
作为随军长史,金岑详细的汇报了战场的情况。
“岚堡?”
风雨喃喃自语道。
岚堡这个名字对于风雨来说并不陌生,这是凉城防线的前哨,当年马家兄弟就是通过这个岚堡突袭凉城,差点毁了风雨军的基业,万万没有想到两年以后这里再次成为了关系风雨军未来的关键所在。
把不到四个团的兵力投入到岚堡这样的弹丸之地去抵挡圣龙帝国名将梅文俊的十万大军,绝对是毫无胜算的安排,从中也表明了凉城目前兵力的拮据。这也是毫无办法的事情,毕竟凉城作为风雨军的心脏所在,近两年来除了马家兄弟的叛乱之外还从来没有受到过如此严重的战争威胁,因此也就不是风雨军重兵囤积的地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