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陆权强国(战列)-第3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尊敬将军阁下,您为了比斯克城中的数万民众不遭到中国人的屠戮,上帝跟俄国人民必将记住您的牺牲。我这就去向国内发电,相信阐明现在我们的处境,或许,国内会理解我们的!”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六百四十八章 捷报频传

“师座,比斯克那边有动静了,几个俄国人出城往咱们这里过来了!”

自入夜停止了对比斯克的炮击之后,张孝淮并没有休息,一直都在等待着比斯克城中,俄军的反应。

虽然他此计用的是讹诈,但是相比城中的俄军应该有些分寸。就算是他们不投降,至少再给他三四天的时间,四十二师是完全可以拿下比斯克的。现在四十二师已经扫平了俄军的外围阵地,如果不是担心强攻入城,会因为俄军的坚决死守而像伊上军在上乌金斯克一样在巷战中伤亡过大,无力再行抵御俄军反扑。四十二师估计今明两天也该拿下比斯克了。

四十二师的参谋长何尚前进了他的营帐内,一脸喜色止都止不住,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好家伙,这一夜马上就过去了,他们真是好耐心!”张孝淮打了个哈欠,这眼看着就要到凌晨三点了。俄国人能坚持到现在才过来,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

“方才城里听到几阵枪响声,我还吓了一跳,吩咐前面阵地小心警戒呢!”何尚前笑着坐了下来,“现在看来,指不定城里发生了些什么!”

张孝淮:“可不好说,俄国人打起仗来真拼命,比斯克俄军投降是最好的结果。咱们孤军一路打到这里,物资消耗巨大,这两天已有近两千的死伤了,如果拿下比斯克后伤亡太大,日后恐怕难以守住这个据点,保证断掉俄军远东集团军的西逃之路。难过总统一直千嘱咐万叮嘱,咱们可不能因为俄国人在欧洲东线频遭败仗就小瞧了俄军。一帮没怎么训练的农夫兵跟咱们国防军的战损比例还接近一比一,看来咱们民国的底子还是太薄了。好赖有总统他老人家的支持,不然哪来咱们现在的逐渐扎实起来的大国防!”

这是个问题,俄国兵的素质是世界公认的低下,但是国防军依靠装备跟训练的优势才能跟俄国人打到一比一的伤损,可见新成军没有几年的国防军问题还有很多。

“是啊,多亏了总统他老人家。师座,国内的回复来到了没,咱们暗许给俄国那些领军贵族跟将领们的条件,陆军部那边有没有答应!”

“自然是答应下来了,总统亲自批了条,说只要俄国人愿意投降,那些俄军将领的私人财产什么的一定保护好,就连那些士兵的,也要保护好。东北军区那边做的不错,打下了伯力后,阿穆尔军区的那些个俄军将领的私产咱们一点没动,士兵的一些私人用品除了有危险性的东西,其余都保留下来,现在那些战俘还在战俘营里老实的待着,每天赶出去劳作几个小时也不反抗!”

两人闲聊了几句,很快城中派出的几个俄国人就来到了国防军阵地前,点名要见张孝淮。

这几人很快被搜身确定没有带上武器后,被带到了张孝淮的营帐内。领头一人衣装华丽不凡,虽不是军装却明显不是一般人物。正是比斯克城俄军军需部长孔德拉坚科伯爵!

“尊贵的将军阁下,我是孔德拉坚科伯爵,比斯克军需部长,我将代替城中俄军,与贵军进行谈判!”

孔德拉坚科一进入帐内,便认出了比他矮了小半头的张孝淮,忙上前道了一句。营帐内有五六人,除了张孝淮的警卫外,尚有翻译一名。中国不缺乏俄语翻译,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俄国作为对中国伤害最深最重的国家之一,一直都是中国致力于学习跟提防的西方国家。从上个世纪洋务运动之初,国内各大洋务、陆军学堂便有专门的俄语课,保守估计到民初,这个国家内至少有万余名精通俄语之人。加上这几年中俄贸易繁荣,这个数字至少还要翻个四五倍。

翻译如实将他的话翻译给张孝淮听,他道:“欢迎您的到来,伯爵先生!”

比起中国人这边,比斯克方面只有几个精通半吊子蒙古语跟汉语的翻译,因此还是国防军这边的翻译将他的话,完整的翻译给孔德拉坚科听。

“将军阁下,我们过来的意思您想必应该清楚。我军虽然谴责贵方用飞机轰炸我国城市,但有鉴于我国平民的利益,为了保证我国国民的安全,我比斯克城中之守军可以向贵军投降,但是我们也希望贵军能够答应我们一些条件。”难怪涅普利亚辛少将会让孔德拉坚科过来跟国防军谈判了,一来他不愿意被俘那个投降的大头责任,二来孔德拉坚科脸皮更厚,更适应这种谈判场合。

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他那一张嘴完全可以把投降这种很耻辱的事情,说得轻描淡写,甚至渲染的无上光荣。

翻译将他的话译了过来,张孝淮一笑,对于孔德拉坚科这种人他虽然不迟,但中国巴不得俄国那边更多一些这样的贵族跟将领呢。前清时期中国就是因为有太多这样贪生怕死的懦夫跟机会主义者,才导致整个国家兵防松懈、国将不国的。现在看到北边他们的强大邻居内里也腐烂成了这般模样。欢喜之余他也有些警惕,都说物极必反,中国都已经通过革命走向了富强了。这个国家一旦通过革命浴火重生,未来可就危险了。

俄国革命历史还在中国之上,作为军方高层,他隐约知道一些东西。比如在新疆的时候,他曾经经手将一批军火交给了一队特殊的俄国人。而他们也有个身份,俄国革命党!

“伯爵先生,请讲。这一场又贵国某些人挑起的罪恶冲突,已经令中俄两国之间互有损失,我方也希望尽快结束这一场冲突。所以,对于贵军能够选择最合适的方式结束同我军之间的冲突,我方十分欢迎。只要不是一些过分的条件,我们都可以谈!”张孝淮道。

孔德拉坚科得到了他的保证,立刻就把他跟涅普利亚辛少将商讨的一些投降条件倒了出来:“第一条,我方希望我国的军队投降后,贵国国防军将按照日内瓦公约之规定,保证我军军官以及士兵的人身安全;第二条,我军投降后,贵方将保证我军军官以及士兵的私人物品和财产不受侵犯;第三条,我军投降后,贵军将根据国际约法相关内容善待我部军官以及士兵,不得体罚以及虐待战俘;第四条,保证城中平民的安全,允许不愿意留在城中的我国平民自行离去;第五条,救治我军伤兵跟城中受伤的平民……”

洋洋洒洒的条件说了共五条,翻译过来之后,张孝淮松了口气。看来俄国人是真要投降,除了第四条有待商讨外,其余几条都是他跟国内之前议定的可接受条件。

当下便示意翻译把他的话翻译给孔德拉坚科听,“伯爵阁下,除了第四条需要进行一定的商讨外,其余几条我们很有诚意,并愿意接受。比斯克战事刚刚结束,短时间内我们不可能放开城防,任由城中的贵国平民出城,以免泄露了军事情报!这样吧,我可以以军人身份保证,在我军接管了比斯克的三十天后,允许贵国平民自由离开比斯克,如何?”

现在国防军已经集中了11个师的兵力约21万人对俄国远东集团军转入战略反攻,根据总参的推测,他们会在半个月内包围俄军的远东集团军主力,断了他们的北逃之路。算一下时间,一个月后比斯克近在咫尺的俄国远东集团军的威胁就接触了,到那时无论是否会向总参预测的,俄国将被迫因远东集团军逾19万人被歼灭而被迫接受调停,比斯克的危险都可以解除了。因为四十二师将能获得来自中路军的支援了。

孔德拉坚科等人既然已经下定决心要投降了,第四条不过是为了拿来当借口,以便国内真追究其责任来,他们完全可以以为了比斯克的平民而被迫投降当借口躲避责任。

保证他们利益的条件,中国这边都答应了之后,而且第四条中方也不是完全回绝了,至少还有回旋的余地。孔德拉坚科沉吟了少许,最终答应了下来。

很快张孝淮便起草了一份投降协议,用中俄两国文字各书写了两份。多亏了俄方的翻译虽然在中文听力上面存在一些问题,但汉字却知道一些,在中国这边放弃了文绉绉的修饰,直接直白的弄好了协议后,孔德拉坚科站在摆放着投降协议的岸前犹豫了数秒后,从桌前拿起了钢笔,然后在投降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当签下名字后,如释重负的孔德拉坚科跟国防军张孝淮这边协议了投降时间后,立刻便离开了国防军阵地,向着城中赶去。

城里的少数几位强硬拒绝投降的俄国沙文主义军官已经被涅普利亚辛少将以各种借口控制了,他们手下的士兵或被收缴,或被关押了起来。在孔德拉坚科这边跟国防军签订了投降协议回到城里后。当天将放亮,黎明前的五点时分,涅普利亚辛少将集结了城中的军官,以不忍城中的平民受到中国人残忍轰炸为借口,下达了集结并向中国人投降的命令。

集结命令并没有遭到打断,除了少数几位强硬派之外,城里的士兵们早就厌倦的战争跟死亡。乖乖的在涅普利亚辛少将的带领下,出了城在城外的空地上正式向四十二师投降。

涅普利亚辛少将走在最前面弯腰鞠躬将自己佩戴的指挥刀双手奉上,而此时一边的拿着相机的四十二师随军记者,便用相机记下了这历史性的一幕。

“我……接受你部投降!”

看着眼前弯下腰的俄国军人,张孝淮强压着胸腔的兴奋和激动,仍不失礼节的将指挥刀接了过来。尽管他并不是第一位接受俄军投降的将领,东路军那边,吴俊升已经成为了中国第一位受降俄军将军投降的将领。

但能够在有生之年,以中国军人的身份接受列强强国——俄国的将军投降,这一刻张孝淮只感觉他这一辈子值了。没白穿了身上的一层军装!

“俄军比斯克守备军司令官涅普利亚辛少将,已于民国5年9月24日上午5时,向我部投降!”

数千公里外的西安总参战略情报接受中心的机电员,在收到这份电报的时候,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以至于再三确认了数次,看着手中的电报,机电员完全忘记了军纪存在,兴奋的站起身来大声的叫喊着,整个指挥中心内立即沸腾了起来。这是一周以来的第二份来自前线的捷报,难道中国真能打赢这场跟俄国之前的冲突战,收回数百万失去了半个多世纪的领土吗?

这一刻,连他们这些身处后方的文职军人,也为逐渐强大起来的祖国而激动起来。

“大总统,有一个好消息传来来。韵农在比斯克做的很好吗,显示空袭摧毁了俄国的援军,借着诱降了比斯克的俄军,这可不是大功一件了,得好好嘉奖四十二师跟韵农!”

老同学指挥着四十二师在数千里外的比斯克连建奇功,为国防军关上了俄国远东集团军的西逃之路,蒋方震也是真心为他高兴。

电话那边,蒋方震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李汉时,也让他平静的心海波涛汹涌了一阵。望着地图上的一个点,暗自点头。

不错,拿下了比斯克,基本上就算是关上了俄国远东集团军的西逃之路了。扼守远东集团军西逃的有所做城市跟两条河,这三座城市分别为下乌金斯克、库兹涅茨克跟比斯克。拿下了比斯克之后,库兹涅茨克已经在陆航飞机的轰炸范围内,这座城市纵使现在还在俄国人的控制中,等下一批飞机跟物资赶到,它将成为一座废城。掌握了比斯克,鄂毕河已经向俄国人关闭了外逃之路,而叶尼塞河的下游已经在国防军的控制中,并且中游部分地区已经开始结冰,失去了比斯克跟下乌金斯克的物资补给后,缺衣少食的远东集团军十余万兵力,能不能徒步涉越一千多里在即将走入魔鬼月份的西伯利亚成功逃出国防军的包围圈还是个难题呢。

远东集团军的灾难要降临了!

挂掉了来自总参那边的电话后,他用了十余分钟的时间才平息了心中的激动,昨天英使巴尔特拜访了外交部,希望给他见上一面。显然英国人已经坐不住,在日本发动了对南洋荷属殖民地的吞并战后,为了不使亚洲尤其是远东地区的局势继续恶化到无法控制,他们决定介入中俄冲突的调停中了。

这是好事,但是李汉拒绝了。他认为还不到时间,至少国防军还没有重创甚至全歼俄国远东集团军,俄国人在远东还有一股不弱的军事力量。没有把俄国人打痛了,现在战场上得到的东西都是虚的,中国能得到,但是在谈判中一定保不住。

前线的反攻还得加快了,他快速的拨通了陆军部的电话,让陆军部向库伦拍发急电,督促蔡锷跟季雨霖他们加快攻势。现在外蒙跟外贝加尔地区涉及到了东路军跟中路军的十六个师的协调,没有蔡锷这位陆军总长坐镇那里,就算是季雨霖也要顾忌一些跟东北军区的协调问题。

挂掉了陆军部的电话之后,想了想,他又给秘书室打了个电话,让他们去通知下“中国之声”那边,明天留出首页排版,等比斯克那边的战报发回来,明天再弄一起报道提振国势。这几日国内的来自国民的主持声音让他身边嗡嗡乱叫的苍蝇声少了许多,就连国会的那些议员们,也不敢在国民为前线的战事胜利大喜的时候,跳出来被攻击。

毕竟总统是五年一选举,但是国会议员却是两年一届,算一算时间,今年十月开始各省议员的换届也将陆续开始,到年底十二月,国会议员的换届也将开始,他们跟李汉一样,都在赌这一届的国会换届。一些指责李汉的人在赌这一届的换届后,反对李汉的非共和党或共和党内他的嫡系能占到半数一样,一旦赢了,他们将出台法案,强行通过国会地位的转变。

而李汉也在赌,国防军要是赢了,他完全可以借助国民的支持跟威望,打压国会内反对跟指责他的声音,将国会从最高立法机关迈向最高权力机关的时间往后再延迟两年。

两年之后,就是俄国苏维埃建立的日子,那时候中国有太多的发展机遇,他必须保证中国在自己的控制下,才能从拥有两千五百万平方公里的沙俄动乱中,分享到最大的一块蛋糕!

在他的安排下,第二天的中国之声报纸上,赫然印出了比斯克俄军在黎明时分向国防军投降的照片,当时隔几天后,来自前线的捷报再一次传来时,国内失声了。李汉正在一点一点实现了他在战前跟战时对国民的承诺,指挥国防军在消灭入侵外敌收复失陷国土的同时,打一场中国崛起的胜仗。

有着日本战胜俄国的先例在前,眼看着前线国防军频传捷报,全中国千千万万的国人激动的涌到街头上,举国都是一片海涛般的欢呼,到处都是连珠炮似的鞭炮声。

狂热的国人们高喊着“总统万岁”、“国防军万岁”、“打倒俄国入侵者”的口号,庆祝这个他们足足等待了大半个世纪的国家重新崛起,跻身世界强国之林的机会将到来。

此时兴奋的国人,没有任何人在意,这场胜利不过是只是开始,现在距离真正的胜利,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牺牲,才能争取到真正的胜利。

《中国之声》报纸作为现任政府的官方咽喉报纸,一直都是各国在华外交官跟观察家们每日必买的报刊。尤其在李汉开始借它报道前线的最新战报后,几乎各国在华外交官每天天不亮就要派人去报社门口,争取能在第一时间,买到报纸,看到来自前线中俄战场上的最新消息。

当国防军轰炸了西伯利亚城的俄国援军,同时也是靠轰炸,逼迫比斯克的俄军守军被迫投降的消息在《中国之声》报纸上被报道出来之后,各国驻华公使和那些观察家们被这个消息惊呆了。很多人直到这个时候才想起来,原来中国不但已经成为了一个陆军强国,还是世界有数的飞机制造大国。在德国的扶持下,中国现在已经拥有了年产近七百架飞行器的能力,这其中用于战斗的战斗机跟轰炸机就占到了大半,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三、亚洲最强航天强国。目前整个世界除了德国跟英国的飞机制造产业在中国之上外,就连国土沦陷大半的法国跟航天产业尚处于启蒙阶段的美国都落了中国一小截。

跟这么一个最先应用飞机,开启了空战理论的国家作战,对于协约国跟对俄国而言都是一场灾难。协约国的观察家们越发感觉到了,当初因为顾及中国四亿多的人口,没将这个潜力大国跟俄国的战事算入欧战中是多么正确的一件事情。

将奥斯曼土耳其推入了同盟国内,为此损失惨重的英国已经后悔得罪土耳其几年了。而现在的中国无论在人口、工业还是军事实力上,都已经超越了土耳其,世界第二庞大的国土使中国的战争潜力更非土耳其可比,真要把中国推进同盟国阵营中,协约国的麻烦可真就到来了。

必须正视中国的崛起了,这些驻华公使和西方的观察家、中国通们,已经察觉到他们在过去的几年里,还没完全从过去的老眼光中走出来,依旧在看待中国时,以一种不比满清强多少的有色眼睛去看,自然也就忽视了中国崛起过程中,经济发展跟工业发展甚至军事发展中的一些数据。

在这些人中,日本人用一种复杂的心情去观察着中国,至少从现在表现来看,中国不但建成了一支可以跟日俄对抗的国防路军,在航空技术上,也已经远远的把日本甩在了身后,而中国军队对数百里外俄军的轰炸,更是让日本驻华武官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恐惧,他们担心同样的悲剧在有一天在会日军的身上重演。

日本,从没有一刻放弃过对征服满蒙甚至整个中国的奢望!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六百四十九章 库洛帕特金

几乎在比斯克那边战事结束的同时,千里之外的唐努乌梁海,兰诺伊夫带着一帮子哥萨克骑兵的残兵败将,在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二十度的西伯利亚莽野中足足转悠了四五天之后,终于重新回到了唐努乌梁海。

当兰诺伊夫带着他的哥萨克骑兵师赶到位于哈姆萨拉河中游的俄国军事要塞——洽吉拉尔,守军将领弗拉基米尔少将脸色大变。

“谢尔盖,我的朋友,这一次你可要帮帮我了!”

在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待了这么多天,兰诺伊夫现在看上去要多狼狈有多狼狈,一张脸被冻得尽是裂口,手上还有几处冻疮。只看他这个骑兵师的师长都这幅模样了,弗拉基米尔不难想象,过去的几天里,他们都是怎么过来的。

弗拉基米尔赶忙把他带进自己的指挥部,下令卫兵封锁消息后,没好气的道:“老朋友,你怎么来我这里,这一次你可把我害惨了!”

兰诺伊夫脸上灿灿,他之前吃了一场败仗,一万多哥萨克骑兵,现在还能上马的已经不到两千。输光了远东集团军最强大的一股机动力量,以他对那个该死的斯拉夫人,普拉托夫中将的了解,他是根本不会考虑什么临阵换将不利,兴许直接解除了他的军职,战后拿他移交军事法庭!

不过兰诺伊夫跟弗拉基米尔之间的关系不一般,他们都是少数裔将领出身。兰诺伊夫是哥萨克人、弗拉基米尔是恰瓦什人,在沙皇俄国这个俄罗斯裔斯拉夫人至上的国家里,他们都是受到排斥的少数裔。当年兰诺伊夫跟弗拉基米尔一起在波兰服过役,这几年来都是互相扶持的关系。

兰诺伊夫之所以在外面躲躲闪闪这么久才出现,也是为了绕开其他俄军的防区,来投靠他。

“谢尔盖,我的朋友。我现在的处境十分危险,那些万恶的中国人,他们在伏击了我的哥萨克骑兵师。我们被打散溃逃在西伯利亚的荒野中迷了路,知道这两日才知道路途!能跟我说一下最新的战局吗?还有国内对我的处置!”

“朋友!”弗拉基米尔有些同情的看着他,“普拉托夫中将已经以失踪向国内呈报了你跟剩下的骑兵们,陛下对此大发雷霆。中国人拿着消灭了你的哥萨克骑兵大肆宣传,现在整个世界都知道因为你,伟大的俄罗斯在一场前线战役中被中国人歼灭了万余士兵。陛下向前线下达了命令,已经解除了你的军职!”

果然不出所料,兰诺伊夫面上苍白起来,“哦,上帝,你怎么忍心如此对待一位忠心为国的将军!”

又看着弗拉基米尔,“我的朋友,你得帮帮我!”

弗拉基米尔给他烦的不行了,只好道:“万尼亚,我的朋友。虽然我很想帮助你,不过我没有那个能力。不过有一个人倒是可以!”

他扔出了唯一一根救命稻草,而兰诺伊夫连忙抓住,“我的朋友,是谁?”

“库罗帕特金将军!”

“什么?他不是在土耳其吗?”

也难怪兰诺伊夫惊讶了,因为弗拉基米尔提到的一人他知道,还曾经是他们的老上司。此人全名叫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库罗帕特金,曾任俄国陆军大臣、俄国远东集团军司令和远东武装力量总司令、第五集团军司令和北方面军司令等职。当然,令他最出名的莫过于他作为日俄战争时俄军陆军的最高指挥官,指挥了一场失败的战争——日俄战争!

日俄战争以俄国战败告终,库罗帕特金上将虽然被裁定要对俄军战败负责,却意外的逃避了军事法庭的制裁,不过自此他便远离了俄国军队,一直到欧战的爆发。

欧战爆发后,库罗帕特金要求参战,但被主持军务的小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断然拒绝。直到尼古拉二世亲自兼任最高统帅后,他才被启用负责训练掷弹兵。1915年12月他被沙皇尼古拉二世重新任命为第5集团军司令,1916年2月接替指挥北方面军,向里加附近发动了有限的进攻,但被德军的侧翼攻击击退,两个月后他发动了更大规模的进攻,但只前进了两公里,因前线战事的不利,他被沙皇解除了职务调往土耳其斯坦担任总督和总司令。

兰诺伊夫是第五集团军出身,他根本想象不到,为什么弗拉基米尔会要求他去求库罗帕特金上将的帮助。

弗拉基米尔发现他一头雾水,只好为他解释道:“我的朋友,看来你在西伯利亚的荒野中待了太久,以至于完全失去了前线的消息。好吧,我来跟你说一下这几天的战局吧,我的朋友!在过去的几天里,我们遭遇了中国人的反击。真该死,布里安尼瓦夫那个笨蛋,他被任命为第一军的军长,指挥一个师强攻下乌金斯克,想夺回我们的补给。上帝啊,中国人的动作太快了,他们向下乌金斯克运送了一批重武器,还派去了一批援军,尽管我们多次攻陷了下乌金斯克的外围阵地,但要夺回它,至少要半个月的时间!在他的指挥下另一部沿着萨彦岭想设立防线挡住中国人的南下步伐,结果就在昨天,中国人刚刚空袭了萨彦岭,他的部队已经撤到了我们这里北边五十里,这个笨蛋,听说被中国人打掉了两个团,还丢掉了所有的重武器!”

“在西北境,中国人也展开了反击,他们集中了两个军近十万人。第三军已经守不住西北境,撤到了尼塞河流域防守。我们已经被赶出了外蒙古,现在都被赶到了图瓦人的领地里。下乌金斯克被中国人占领、你的骑兵师被中国人重创都让陛下十分震怒,他认为普拉托夫的能力不足以指挥远东集团军。陆军大臣趁机进言,陛下同意了任命库罗帕特金将军为远东集团军的司令官。”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脸上突然兴奋了起来,“而我,伟大的弗拉基米尔少将,也被任命为第二军的军长,指挥第6、第8步兵师!或许一个月之后,我就会成为第四位少数裔的陆军中将了!”

“是的,我的朋友。前提是我们得能赢了这场战役!”兰诺伊夫不无嫉妒说道,话里的酸味根本掩不住。

“好吧,老朋友。我会把你在我这里的消息直接拍电告诉已经抵达克孜勒的库罗帕特金将军而不是普拉托夫!我想,对于我们对面的中国军队,将军会很有兴趣知道他们的具体实力!当然,我也很好奇,你能把跟你的骑兵师跟那支中国人的军队交战过程跟我介绍下吗?”

“哦,真见鬼,如果不是他们告诉我,我在跟中国人战斗,我还以为我们的敌人是德国人或者日本人呢!”一提到之前的战败,兰诺伊夫满脸羞愧,垂头丧气地说道。

“他们的机枪几乎杀死了我手下最精锐的四千勇士。他们的火炮也比国内那些无能的参谋递给我的要多出几倍,不,是十几倍。我们骑兵根本无法抵挡那些飞溅的子弹跟弹片!”

在弗拉基米尔的追问下,兰诺伊夫将战役前前后后详细讲了一遍,特别描绘了国防军机枪跟火炮的惊人实力。听完他的叙述,弗拉基米尔眉头紧缩,中国人居然有这么强的火力?该死,那些该死的德国人竟然交给中国这么多的东西,他们就不怕这日后远东再无列强的立足之地吗?

弗拉基米尔担心的坐立不安,在距离这里不远的一百里外,吴佩孚率领的伊上军已经攻陷了萨彦岭。现在挡在他前面的只有一个无能的贵族将领,布里安尼瓦夫少将的第一军两个旅的残部。倘若中国人的火力很强,他们根本不可能阻挡多久,战事将很快蔓延到他们所在的哈姆萨拉河流域。

真该死,他手中只有不完整的两个炮兵团七十多门火炮,恐怕难以抵挡中国人的兵锋啊!

兰诺伊夫被他连连追问,以为他不相信,恼羞成怒道:“信不信由你,国内那些无能的废物。他们竟然给我们错误的情报,真该死,我们对面的中国人到底集中了多少兵力?五十个师还是一百个?哦上帝啊!”

“很遗憾,根据我们最新的情报,似乎我们需要面对的只有中国人的十四个师。不过他们的编制跟我们不一样,换算成我国的编制,相当于二十个俄国师!”

“天,真是难以置信。”

“看来有必要跟库罗帕特金将军提醒下了!”

克孜勒那边,库罗帕特金将军收到电报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他正在和手下的将军们进餐,虽然餐桌上摆着上好的伏特加美酒和鱼子酱,但他的心情却十分恶劣,丝毫没有胃口。

尽管日俄战争之后,世界各国军事评论家普遍认为,库罗帕特金是个无知无能的俄军将领。然而,与他们得出结论恰恰相反的,库罗帕特金不仅不是个无知无能的将领,还是俄国近五十年来指挥能力跟战略大局观最好的将领之一。

1903年他警觉到日本的战争准备,提议暂时撤出中国东北的辽东半岛,以缓和跟日本人之间的矛盾,力保在大西伯利亚铁路建设完成前,日俄之间不会爆发战争。这一项决议可以说是世纪初最正确的决策之一,然而它却因为国内大俄罗斯沙文主义者们的反对而泡汤,在随后他们不断增兵辽东的战略,都加剧了日俄之间的冲突,两国最终在大西伯利亚铁路未完成前便走到了战场上!

1904年4月库罗帕特金被任命为远东陆军司令,面对大山岩指挥的日军的突然袭击,满洲只有十多万分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