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第一盗(雪山)-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慕华暗笑一声,其实杨刚正说得这个道理很简单也很容易明白,呼延家也好,还是杨家也好,无非都是看中了自己的政治前途,以及自己在幽州一战时候表现出来的出类拔萃的优秀。假若自己真的是一个平头老百姓,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话,那些大宋的名将又怎么会把自己放在眼里呢?
眼下跟着自己的这群人,都知道自己可以给他们带来利益,可以让他们升官,就看看杨五郎、七郎、潘惟吉、曹琮好了,别人家的衙内在他们这个年纪最多也就是五六品的小官而已,可是他们跟着自己升官就像坐火箭似的。五郎已经是四品带刀虞侯,七郎更了不得从三品路分都监,就连潘惟吉和曹琮现在也是从四品的军官。因为自己能带来利益,他们才会紧密的团结在自己的周围。要是真以为自己是靠什么王霸之气,站在原地高呼一声“紧密团结在谢慕华同志为核心的枢密院周围”,那些人就会真的团结过来,那就是说笑了。
“接着说!”谢慕华微笑着点点头。
杨刚正接着说道:“那些唐朝留下来的官员也是一样,改朝换代对于旧朝的官员来说无异于是灭顶之灾,通常的情况下,许多人都会被清洗掉。但是他们的运气太好,不是大宋不想清洗他们,而是大宋发展的太快,根本没有那么多的官员储备,只能留用他们。但是这些人就好像脑袋上边挂着一把剑似的,随时都在担心自己被取代,因为他们明白,自己对于大宋来说,始终不是什么嫡系,朝廷是不会信任他们的。”
这就是传说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了?谢慕华暗忖道。
“对于这些江南的官员来说,来自大宋的压力迫使他们不得不抱在一起,互相帮助,以求能够将自己的权势继续维持下去。可是大人,若是这压力没有了呢?”杨刚正若有深意的说道。
谢慕华顿时醒悟过来,现在江南东路的南唐旧官是铁板一块,其实是在大宋的压力下所导致的。而且现在没有了贵族制度,权力不能世袭,自己这一代能做官,儿孙就未必能做官了,失去了权力的保障,再想为子孙谋福利就难得很了。所以他们紧紧的团结在一起,拼命的给自己敛财,也共同对抗着来自大宋的压力。
这就像是一群羊,在遇到狼的威胁之时,围成一圈,竖起自己的羊角,抵御着狼的进攻。可是狼要是走了呢?羊还会围成一圈吗?
“杨先生真是高才!”谢慕华衷心的称赞道,这可不是虚伪,对于政治这一块,谢慕华还不是一个完全的政治家,他很需要杨刚正这样天生的官场人物来为自己出力。
杨刚正谦逊的笑了笑,又说道:“解除这个压力很简单,以大人在朝廷的影响力很容易就能做到,那就是新科进士不再派往江南东路接任官员。保留这一批唐朝官员,让他们做下去。在失去了大宋的压力之后≮我们备用网址:。cc≯,这些人还能团结多久,就难说的很了,时间一长,他们自然而然就开始为了利益互相拆台了。”
谢慕华赞叹道:“高见啊!”
谢慕华正要和杨刚正说说日本的事,却见杨刚正低声说道:“谢相公,我还有一件事想和谢相公说。现在乌族人的命运就在相公的手中,换言之,我在这里就是希望能为乌族人争取到最大的利益,有些话,不得不对相公明言。”
谢慕华点点头:“你说吧!”
杨刚正轻声说道:“谢相公虽然是名门之后,可是谢家人才凋零,香火不盛,当年显赫一时的东晋谢家,现在几乎找不到人了。这可是大人的一大隐患啊!”
“此话怎讲?”谢慕华急忙问道。
“谢相公,你想,你并没有家族的势力在身边作为依靠,对于你的对手来说,杀死你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他们不用担心你的家族对他们实行报复。而对于你的下属来说,若是有人觉得你挡住了他晋升的道理,杀死你也可以基于同样的理由。谢大人现在看起来风光无限,其实对于你的政敌来说,是他们不敢铤而走险,要是他们真豁得出去,要大人的性命。现在的情况就难说的很了。”杨刚正悠悠的说道。
谢慕华皱起了眉头……对于一个穿越者来说,这还真是一个大问题,没有家族的力量,自己的势力又不够稳固……
杨刚正接着说道:“其实大人的选择也没有错,通过联姻把军中最强的两位名将家族捆绑在自己身边。呼延家也好,杨家也好,都是大人的左膀右臂,但是这些日子来,我见大人和杨家交好,却忽略了呼延家。虽然呼延家的几位少爷都算是有所成就,可是有谁会嫌别人为自己锦上添花呢?再说了,杨家有七个儿子,七郎虽然本事,可他毕竟是老七,几位兄长,大人也不妨多结交一下。毕竟,杨家是大人的左手,呼延家就是大人的右手。不能厚此薄彼,否则的话,大人辛苦建立起来的大好局面就危险的紧了。”
“谢慕华受教了!”谢慕华霍然起身,恭恭敬敬的朝杨刚正施礼道:“今日听君一言,胜读十年书。杨先生赠言之情,谢某必有厚报。”
杨刚正笑呵呵的起身回礼:“不敢当,杨某就替乌族多谢大人的厚爱了!”
两人哈哈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谢慕华可从没想过自己的隐患居然有这么多,而且他心中因为后世的原因,多少是偏着杨家一些的,而且呼延家的几个儿子都已经颇有成就了,倒忽视了不少。就算是两个夫人进了门之后,自己也甚少去天波府和靠山王府走动,这倒是个弊端,自己还是要在这里好好的下下功夫,杨家……呼延家……最终都是要变成谢家的人……
“大人,天色不早了,两位夫人还在等着大人呢!”杨刚正悠悠的说道。
谢慕华点点头:“明日再和先生请教。”
走出房门,谢慕华看杨五郎还在院子里守着,心中一动,高声叫道:“五哥,回去歇着吧……”
杨刚正掩上房门,长长的出了口气,他,只能用为谢慕华卖命的方法来为乌族争取最大的利益了!
【第四十四章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秋收的时分,乡间地里总是分外忙碌,一年的收成就在这一季了,辛劳了一整年的农民们熬过了秋收就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虽然还要交纳不少钱粮给朝廷,可是江南是鱼米之乡,总能给自己剩下来一些,只要手中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不用看别人的脸色做人,就可以吃饱肚子,穿暖衣服了。
还在田里忙碌着的乡亲们忽然发现今天村子里来了许多陌生人,这些陌生人看起来大多都是荣华富贵之人,他们身上穿的衣服,一件就几乎是一亩地的收成,看他们走过来的气度,也像是从城里来的大老爷。
乡亲们心里不禁一紧,莫非是来收地的?
谢慕华当先走在最前,以前都是看电视看到那些官员下乡去看望老乡们。可是他想象中的热闹欢迎的场面并没有出现,反而过路的人都有些紧张的看着他们。谢慕华叹了口气,自古以来官民都是对立的,真以为官员下了乡,老百姓就乐得不可开交,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前方有个凉棚,一位年过半百的农夫坐在凉棚里,逗着两个三四岁大的孩子玩。他敞开衣襟,皮肤略微有些发黑,但却是很健康的古铜色,肌肉也还算结实。谢慕华快步走了过去,轻声问道:“老丈,我们是从江宁府来的,能借口水喝吗?”
那老汉看谢慕华的打扮也是个达官贵人,笑呵呵的站了起来,那两个孩子见谢慕华腰间挂着的玉佩晶莹通透,碧绿可爱,情不自禁伸出手去想要摸摸那块玉佩,那老汉拍拍两个孩子的小脑袋,将他们拉到身后,轻声轻气的训道:“不可乱碰别人的东西,知道吗?”
那两个孩子畏缩的躲在老汉的身后,一人一边抱住了他的大腿,却又探出头来偷偷看着谢慕华。
老汉笑道:“大官人,乡下孩子不懂事,喝水好说,老汉这儿泡的有凉茶。”
说着就从桌上拿出几个茶碗,端起放在地上的大茶壶,先倒了些水给冲刷了一遍,这才将几个茶碗都给倒满:“喝吧。”
谢慕华谢过老汉,端起茶碗,咕噜噜就喝了下去,这茶也说不出来是什么味道,清凉带着一点淡淡的涩味,还挺好喝。谢慕华一抹嘴巴,索性拉过一条长凳子在凉棚里坐了下来。张咏等人也都谢过老汉,一人过来端起一碗茶喝了。只不过那几位女眷颇为爱干净,不愿用人家用的晚,吩咐仆人取出自己的茶具,倒了些凉茶,坐在一旁慢慢喝着。平弘雅看到谢慕华还有些脸红,急忙跟在柴郡主身旁,站的远远的。
“几位大官人来乡下做什么?”老汉随口问道。
张咏微笑着说道:“咱们都是外乡人,来江宁府办些事情,路过这儿。老丈,看样子,今年江南的收成不错啊。”
老汉露出一丝笑容,将两个在身后乱动的孩子拉到前边,抓着他们的小手,说道:“今年风调雨顺,收成还是不错的。多亏龙王爷保佑,没水灾也没蝗灾,交了钱粮,家家户户还能有些余粮,不过,来年就不一定有这样的好运气了。”
谢慕华动容道:“老丈为何如此说?”
老汉叹了口气:“咱们句容县的刘大官人前不久派人来庄子里,说是要收地。一亩地给五贯钱。这五贯钱吧,说起来也不算少,可是咱们做庄稼活的,有块地就不会饿死。要是卖了地,五贯钱也早晚都吃得干干净净,到时候可要怎么办?”
张咏皱了皱眉头:“那你们就别卖啊。”
“难啊,庄子里好多小后生都被官府抓了去,现在秋收都没有人手,家里只要还能下地走路的就都下田干活了,就是这样人手也不够。听说官老爷判了他们流放,要是家里没了顶梁柱,那还怎么种地,老汉翻过年就五十有三了,还能活几年?唉,真是祸不单行啊,若是卖了地,只望能拿那几贯钱走走门路,把家里的小子给救出来。”老汉长叹道。
谢慕华和张咏交换了一个眼色,谢慕华又问道:“这庄子里有多少户人家?都没人干活了吗?”
老汉摇了摇头:“怎么干活啊?一共也就六七十户人家,那些能干活的约有百十号人吧,可一大半都被抓了起来,说他们伤了公差,又有许多罪名,咱们这些老百姓也不清楚。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谢慕华笑了笑:“听说江宁府新任知州谢大人是个好官啊……”
荆儿一听谢慕华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忍不住掩住了嘴笑了起来,柴郡主想忍住笑,可是嘴角却一直轻轻在颤抖。张咏都忍不住背脊微微颤动,就只有杨刚正一个人还算正常,一本正经的看着谢慕华。
那老汉摇了摇头:“官官相护,自古就是这个理儿,咱们村里人也听说江宁府换了官老爷,就说去码头守着要去告状,可是好几天了一点消息也没有。要是那个谢大人真是青天大老爷,就应该把那些贪官污吏全都抓起来砍头,这又怎么可能?天底下哪有几个能给老百姓做主的官。他们当官的护着当官的,有钱拿,能攀关系。帮那些小老百姓有什么好处?指望咱们送几斤大米给他们吃么?”
谢慕华叹了口气,这可就没法说了,难道告诉他,官场上的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的,一个好官并非是要砍了那些贪官污吏才算是好官。而是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秩序。权力和金钱的交换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权力不能为人带来好处,那么多人打破了头去抢权力又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所谓的光宗耀祖,光大门庭?一个官员贪点钱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他肯不肯为老百姓做实事。如果一个官员能把自己的工作安排的好好的,该做的都做,也不欺压老百姓的话,他要贪钱就贪吧。
每个朝代官场腐烂的根源就在于无止境的贪欲,他们根本什么都不愿意为老百姓做,一心只想从老百姓身上刮油水。看到老百姓有肉吃,那不行,要刮。刮倒你吃咸菜,还不行,还是要继续刮。逼到老百姓连咸菜都吃不上了,最终只能起来要了他们的命。如果老百姓都能吃上肉的话,就算当官的吃鱼翅燕窝,那大部分的老百姓还是能够接受的。毕竟,水至清则无鱼……这个道理大家还是明白的。
老汉苦笑了两声:“做力气活到底是没有出路的,咱们几代人都是做力气活的人。难道将来世世代代都卖力气么?这两个娃儿,还算是聪明伶俐,老汉准备送他们去县里的私塾念念书,将来就算不能考上秀才,好歹也是个识文断字的人,去城里给人做个账房先生,总比在乡下窝一辈子的好。”
谢慕华问道:“村里没有私塾么?”
“以前有个先生在这里教过小孩子,后来他过世了,就没有人来这儿办私塾了。庄子里的孩子要是想念书的话,得去城里。咱们庄子里琢磨过说大伙儿筹钱请个先生来教孩子认字,可是现在连地都保不住了,还琢磨这些有什么用啊?”老汉垂头丧气的说道,那两个孩子眨着灵动的大眼睛,他们还实在太小,并不知道念书对于他们的一生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谢慕华正要说话,忽然庄口一阵尘土飞扬,一行人快步跑进了庄子里。
仔细一看,原来是马兴田带人来了,他远远的看到谢慕华坐在这边的凉棚里,急忙跑了过来。
那老汉顿时傻了眼,他们虽然是乡下老百姓,可是官服是认得的,看着穿着一身官服的马兴田快步朝这边跑了过来,心里顿时凉了半截,这有钱人和当官的果然是一伙的,县太爷该不是跑来武家庄收地的吧。老汉又看了看身边的谢慕华,寻思着这个年轻人也不知道是什么来头……
马兴田连滚带爬的跑到谢慕华的面前,敬畏的看了看谢慕华和张咏等人,低声道:“经略相公怎么一大早就来武家庄了,下官一早去客栈侍奉谢大人,没想大人却已经走了。这才急忙赶来武家庄看看大人有什么吩咐。”
谢慕华懒洋洋的看了看马兴田:“怎么了?你这个知县倒是当的很清闲啊,公事都办完了?要来武家庄听我吩咐?”
马兴田大汗淋漓,躬着身道:“不敢,下官是想大人要是有什么吩咐,下官可以鞍前马后为大人效力。”
“来的好,这儿正有事要你处理,今日本官来到武家庄就是要查查玉石案的。你是一方父母官,在旁边陪着也是理所应当的。走吧,咱们去挖出玉石的地方重组案情去。”谢慕华嘿嘿一笑,站起身来,当前向村口走去。
那名老汉这次是真的傻了眼,居然遇到了经略相公,那是多大的官儿,这老汉并不十分明白,但是看县太爷在谢慕华面前点头哈腰,大气都不敢出的样子,老汉的心里多少也知道这位爷的来头不小,随手拿起谢慕华刚才喝过茶的碗,看了看上边豁豁丫丫都是缺口,老汉倒抽一口凉气,方才自己还信誓旦旦的说那个谢大人也是官官相护的主儿,不知道会不会因此得罪了大人。
老汉越想越是忐忑,牵着两个孩子急忙追着谢慕华的方向走了过去。
————————————————
圣诞节快乐,各位亲爱的书友,多收藏啊,多投票哇,哈哈哈哈!
【第四十五章 案件重演】
谢慕华带着张咏等人慢悠悠的走到开采出玉石的地方,乡里的百姓听说是江南东路的经略相公,江宁府的知州谢慕华大人来了,顿时炸了锅,这些百姓一辈子也未必能见到个比县令大的官儿,如今能有机会看看朝中的二品大员,那还不是抢着跑出来看吗?
那位刘大官人一大清早听说县令老爷就往武家庄跑,他倒是颇为机灵,知道十有**要坏事,马兴田只不过是前脚到,刘大官人后脚就到了。只不过刘大官人胆子可不算大,看到谢慕华远远的站在那里,就是死活不敢靠过去。
谢慕华看着许多乡亲,心潮起伏,今天咱也过了一把下乡巡查的瘾啊,可惜没有事先安排好,没有小朋友来送红领巾,也没有泪流满面的老汉紧紧握着自己的手用力的摇来摇去。实在是美中不足,不过这些都是小节罢了,总是要办了正经事才算,不然的话,就算他这个二品大员天天蹲在乡下,也是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那儿采出了玉石?”谢慕华朗声问道。
四周的百姓约有一百多人,静了一会终于有人壮了胆子走了出来,指着不远处的一块山石:“老爷,就在那儿采出来的,好大一块呢。”
谢慕华点点头,对张咏说道:“复之,今天咱们就重组一下案情,看看到底是老百姓有理还是那些衙役有理。”
张咏知道谢慕华的点子多的很,这个什么案情重组虽然没有听说过,但是听名字就可以猜测个**分了,当下笑着点点头。
谢慕华回头一看,指着马兴田和刘大官人:“你们两个,过来过来。”
马兴田和刘大官人对望了一眼,心下都有些忐忑不安,可是谢慕华叫他们过去,又不能不过去,于是两人一起缓缓的走到谢慕华的面前,躬身道:“大人有何吩咐?”
谢慕华笑道:“你们先在这儿候着。”环顾四周看着周围的百姓,挑中几个身强力壮膀大腰圆的汉子,叫道:“你们几个也过来。”
那几个汉子走了过来,规规矩矩的在谢慕华面前站好。
谢慕华吩咐道:“当日是什么情况,本官不知道。如今你们几个汉子就扮作衙役,那些衙役是如何说法的,你们就一五一十的说出来,他们是怎么做的,你们就怎么样做出来,明白吗?不用担心什么,本官在这里看着,现在你们就是当日的公差。”
谢慕华转身一指马兴田和刘大官人:“麻烦两位扮一下当日的村民。”
马兴田和刘大官人顿时急了:“大人,我们可不知道那些村民到底是做了什么,说了什么的,如何能扮?”
谢慕华笑道:“这有何难,那些村民能做什么,你们好好的扮,本官就在一边看着。”
说罢,谢慕华和张咏、杨刚正等人就走到一旁去,找了块干净的石头做了下来,谢慕华喃喃自语道:“AREYOUREDAY?”张咏却高声叫道:“这就开始了吧!”
那几个汉子互相看了一眼,为首一人走到马兴田和刘大官人的面前:“听说前些日子你们从山里采出来一块玉石,是也不是?”
马兴田侧过脑袋偷看了一眼谢慕华,却见谢慕华脸色一板,他心头一抖,低声说道:“是啊,是采出来一块玉石,不过……”
“不过什么……这玉石是山里的,不是你们的。这个……什么天下的东西都是皇上的,这块玉石应该上缴给朝廷。你们快些把玉石交出来吧?”那汉子越演戏越是进入状态,厉声喝斥,还真有几分衙役的样子,身后几条汉子也都跟了上来,气势汹汹将马兴田和刘大官人围在中间。
马兴田愁眉苦脸的说道:“现在去哪里找玉石给你们,玉石哪里去了都不知道。”
谢慕华忽然叫道:“停!”
谢慕华一溜小跑跑到马兴田面前,抬手就是一个嘴巴子:“有你这么说话的吗?那卷宗我看了,你判他们是刁民,刁民可能这么说话吗?给本官拿出来点胆气,好好扮一回刁民。话说本官在开封府这么久,还没见过刁民是什么样的呢。马大人,你判的刁民,别告诉本官说你不知道刁民是什么模样。继续继续!”
谢慕华闪到一旁,马兴田揉了揉脸,冲着那几条汉子叫道:“你们说要交就交么?之前县里有告示,开山挖地,开出来的都是私地,挖出来出了矿脉都是百姓的私产,你们凭什么叫我交出来。这还没有王法了吗?”
张咏暗自好笑,再一看柴郡主也面带春风,笑盈盈的看着这儿几个人斗来斗去。
那几条汉子大怒,当胸推了马兴田一把:“叫你交,你就得交,当大爷手里的钢刀是吃素的么?今日不交,来日你们哭着喊着还得给大爷送来。”
一群人安静了下来,谢慕华不耐烦的叫道:“第一天就是这么简单么?”
为首的汉子躬身答道:“大人,那日公差来问我们要玉石,我们不肯交,确是如此说法,后来公差先动手推搡了几下,但是草民们不敢还手,只是不叫那些公差进村罢了,后来那些公差骂了一会,就走了。”
谢慕华皱了皱眉头:“那就继续把抓人那天的情况给本官演示一番,人手怕是不够吧,再叫几个人来装公差。本官要看清楚当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那几条汉子又叫了几个同乡,围住了马兴田和刘大官人,破口大骂:“今儿个你们知道怕了?爷们今天是带人来抓人的,你们前些日子殴伤公差,胆子可是不小。今天就把你们全抓回去,下到大牢里,识相的现在就把玉石交出来,大爷还可以考虑放你们一条生路,如若不然,进到大牢里,有你们苦果子吃的。”
马兴田暗暗叫苦,偷偷踢了刘大官人一下,刘大官人本来就战战兢兢的,被他这一踢,忽然叫起撞天屈来:“我们哪里殴伤公差了,大人,你可不要冤枉好人啊,前些日子草民根本就没敢动手,大人……”
“刁民,不打不行,来,兄弟们动手……”为首那汉子一声暴喝。
场子里却安静了下来,百多老百姓眼巴巴的看着谢慕华,那马兴田和刘大官人到底一个是官一个是财主,今儿个要是真的打了他们,将来的日子只怕是不好过了,这位谢大人也只不过是说要重组案情,没说要打那些官儿,谁个敢真的动手?
“那天官差没有打你们么?”谢慕华故作诧异的问道。
“回大人的话,打了!”那汉子恭恭敬敬的答道。
谢慕华一拍巴掌:“那还愣着干什么,打啊!”
那群汉子愣了一下,却还是不敢动手,马兴田和刘大官人却朝着谢慕华的方向扑通一声跪了下来,苦苦哀求道:“大人,小人身子弱,经不得打!”
谢慕华冷笑道:“你们倒是好生矜贵,打不得骂不得?那些老百姓就是天生的贱骨头,该你们打,该你们骂了?没他们种地交粮,你们吃什么喝什么?这些老百姓辛辛苦苦一年到头,不但没有得到什么好处,还要被你们这些贪官污吏,土豪恶霸欺压。不打你们,难道打那些老百姓么?你们还愣着干什么?打!当天是怎么打的,今日就给我打回来……”
那群汉子这才明白,经略相公这位大人是站在他们这边的,这还不打,更待何时?
一群人如狼似虎的扑了上去,将马兴田和刘大官人按到在地上,左边一记黑虎掏心,右边一下猴子偷桃,拿脚照着胸口踹,抓住了头发噼里啪啦就开始抽耳光,一边打一边骂:“狗官,叫你欺负我们老百姓,大官人,大你妈的头……”
谢慕华笑眯眯的看着场中,转身对五郎吩咐道:“带几个人看着,打得半死不活就行了,别真的闹出人命来了!”
五郎点头答应了,随手挑了几个侍卫出来。
没想到那些老百姓打发了性子,围在外边的百多人哗啦啦全都拥了上去,你一拳我一脚,打得马兴田和刘大官人叫苦连天,先开始还能听到他们呼痛求饶的声音,后来连听都听不到了。谢慕华急忙叫道:“五郎……抢人!”
五郎急忙带着人拼命分开众人,杀到中央将马兴田和刘大官人抢了出来,两人都是被打得像猪头三一样,鼻青脸肿,歪鼻子横眼,满脸都是鲜血,身上的锦袍根本就看不出来眼色,灰蒙蒙的邹在一起,已经是出气多入气少了。
五郎伸手一探鼻息:“大人,没死!”
“你说得什么话啊,大人我肯定没死……”谢慕华瞪了五郎一眼,心也放了下来,对着那些愤怒的村民叫道:“这件案子本官已经看清楚了,下边的事就交给主管刑狱的提点刑狱公事张大人来办。”
张咏快步走了出来,冲着村民喊道:“本案已经水落石出,句容县马兴田勾结恶霸刘某,欺压百姓,草菅人命。实在是罪大恶极,要是这么乱拳打死了他们,各位少不得要担个杀官的罪名,那就不值得了。不如交给本官带他们回到提点刑狱司。本官一定按照大宋律例从重从严判决,各位,可好?”
那些村民顿时喝彩起来,许久没见到这样的青天大老爷了,一个个激动的热泪盈眶。
张咏苦笑着扭头看了看谢慕华:“大人,你又把我推出来了……”
谢慕华笑眯眯的说道:“能者多劳,能者多劳……”
【第四十六章 保人连坐】
张咏只得着手安排余下的事情,安抚村民,承诺回到江宁府就将被关押在大牢里的村民都给释放出来,那块玉石?自然是让这些村民自行处理好了……
谢慕华松了口气,接下来回到江宁府之后还要面对曾监当那群南唐官员,那也是颇为费神的事情。这时身边忽然走过来一人,轻声说道:“经略相公,本宫有几句话想和经略相公说,不知道相公可否移步一叙?”
谢慕华转身一看,原来是柴郡主走了过来,急忙答道:“郡主有何吩咐?”
柴郡主淡然一笑,转身朝山上走去,谢慕华跟在身后。这时已经是秋天,满山的树叶飘落在地上,厚厚的一层,脚踩在上边软绵绵的,那些金黄色的树叶在阳光下看起来金光闪闪,乡间的空气都格外清新,虽然山路有些崎岖,,好在并不陡峭,走起来有些辛苦却不甚危险。
柴郡主缓缓的朝前走去,到了一处崖边停下了脚步,看着远处的小河和水田,还有那些忙碌的农夫们,轻声叹道:“原来做一个村夫也自有他的快乐……”
谢慕华微微一笑:“其实知足者常乐,若是一直不知足,又怎么能感受到快乐呢?”
“小女子受教了!”柴郡主款款欠身,施礼道:“经略相公,其实本宫找你,为的是……”柴郡主脸上微微红了一下:“为的就是杨家的事。”
那倒是,皇上有心要将柴郡主许配给杨六郎,柴郡主又怎么会不知道呢?这次主动要来江南东路,只怕也是要避开杨六郎。没想到这对历史上的金童玉女,居然彼此都看不上眼。杨六郎好歹还是因为有了心上人,却不知道柴郡主是为了什么。
谢慕华踌躇道:“郡主有何打算?”这件事,谢慕华可没傻到要给扛下来了,要是为了这件事闹得皇帝不高兴,那就不值得了。还是听听柴郡主的反应,静观其变好了。
柴郡主轻启朱唇:“其一,本宫只知道杨六郎是个武将,但是本宫对武将并没有什么好感……若果要嫁人的话,本宫宁愿嫁个文人好了……”
谢慕华倒可以理解她,毕竟周朝的江山是被以赵匡胤为首的武将们篡取的,柴郡主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对武将没有好感是正常的。
“这其二,其实本宫还是为了他们杨家考虑。杨家本来就是汉室的降将,在大宋根基不稳,有谢大人这位女婿,才算能在朝堂站稳了脚跟。可他们若是和柴家联姻的话,将来只怕受到的排挤也不少呢……柴家……唉!”柴郡主幽幽的说道。
那倒是,前朝皇帝的女儿加上降将的儿子。谢慕华忽然想到,莫非历史上的杨家将一直忠心耿耿却在朝中屡次遭到迫害,原因难道就是他们娶了柴郡主这个儿媳妇,所以引起了真宗皇帝的猜忌?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