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狼-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齐景皱眉想了半天,这些孩子放在这里也不是个办法,可是又不能带着。

    “郭顺,你留下,照顾这些孩子,你知道该怎么做。”齐景把腰间的钱袋扔给了郭顺,让郭顺留下也是不得已的方法,这样也好,这些孩子有了人照顾,而自己等人在扬州府附近也有了接应的人。

    齐景必须要留一个后手,虽然朝廷不会对自己等人下手,但是齐景心中的不安感随着京师的接近,越发的强烈。为什么会感到不安,齐景深深知道,是因为自己的实力不够强大。想到这里,齐景看这这些孩子的眼神更加深邃。

    郭顺大声的告诉这些孩子,他们已经自由了,没有人会虐待他们,他们可以一天吃三顿饭。孩子们的欢呼声让齐景从沉思中缓过神来。

    齐景眉头皱了一下,说道:“郭顺,不用理他们,不过是一群废物而已!”

    孩子们闻言眼睛里都浮现出愤怒的神色,齐景讽刺道:“哟,还知道愤怒,你们还知道愤怒是什么感觉吗?还知道做人是什么感觉吗?”

    “你们还是人吗?!”齐景大喝道,“你们不是,是人会站的歪歪扭扭的吗?当你们面对欺负敢怒不敢言的时候,你们就已经不是了,你们连畜生都不如!畜生要被杀之前都会反抗,你们呢?”

    “不要跟我说你们没有实力反抗,我昨晚一共杀了十五个人,其中八个喝醉如烂泥,剩下七个人你们三十五个人打不过?放屁!”

    齐景鄙夷的大喝道:“只有一个原因,你们都是废物!人在危险的时候第一想到的反应就是自救,可是你们呢?你们自己都不觉得自己不是个人,谁把你们当人看?”

    “一群废物,连畜生都不如的废物!!”齐景冷笑一声,“我呸,废物也配成为我齐景的人?!”齐景说道抬脚就要走,却听见一个轻轻的声音说道:“我们不是废物!”

    一开始只有一个人,后来很多人,声音越来越大,直到瘫软的人被伙伴搀扶着站的笔直,直到所有人都勇敢的抬起头,面对着齐景的目光怡然不惧,红着脸发出一声震彻天地的怒吼。

    “我们不是废物!!!”

    “我们不是废物!!!”

    “我们不是废物!!!”

    这连着三声怒吼之后,众人喘着粗气,眼睛通红的看着齐景,齐景脸上缓缓浮现出笑容,仰天大笑道:“好,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我朝阳堂的人,你们代号为‘暗’字!”

    众人不敢相信的看着齐景,齐景哈哈大笑,看着这些孩子就想到了自己当年当新兵的时候,班长也是这样对待自己的······

    齐景走到众人面前冷声说道:“列队,站好,男人,不需要人搀扶。如果站不住,可以离开!”

    众人闻言,连忙排队站好,齐景满意的点点头走到第一个孩子面前。

    孩子努力的挺着胸膛,齐景狠狠的一拳砸在孩子的左胸膛上!

    孩子的眼泪突然涌了出来,众人见到这一幕,眼睛里也溢满了泪水,这是尊严的味道,这是做人的感觉!

    齐景在每个孩子的胸膛上都狠狠的打了一拳,就连那些全身打着绷带,站立不稳的孩子也一样。

    大一些的默默流泪,小一些的则是嚎啕大哭,但是没有一个人弯下身子,他们的胸膛依旧笔直。

    郭顺站在一旁,心中澎湃异常,虽然哭声阵阵但是郭顺没有感到悲伤,他只感到他的心中燃起了一个叫做战意的火焰。

    齐景在每个孩子的胸膛打过一拳后,回到众人面前站好,冷声说道:“朝阳堂不需要眼泪,再哭,滚出去!”

    顿时哭声消失。

    齐景冷漠的说道:“既然加入暗字朝阳堂,就要时刻铭记朝阳堂的信条!”

    “朝阳堂有八大信条!忠诚、勇敢、坚毅、荣誉、无畏、无悔、无情、无愧!”

    “跟着我念!”

    “我以灵魂起誓,我将以忠诚作为我的终生信仰,否则便让神雷降于我身!”

    “我以灵魂起誓,我将以勇敢作为我的行为准则,否则便让神雷降于我身!”

    “我以灵魂起誓,我将以坚毅面对世事,否则便让神雷降于我身!”

    “我以灵魂起誓,我将为荣誉而战,不惜一切,否则便让神雷降于我身!”

    “我以灵魂起誓,我将无畏的面对牺牲,否则便让神雷降于我身!”

    “我以灵魂起誓,我将无悔的面对使命,否则便让神雷降于我身!”

    “我以灵魂起誓,我将无情的面对我的敌人,否则便让神雷降于我身!”

    “我以灵魂起誓,我将无愧的面对苍生,否则便让神雷降于我身!”

    众人念完之后,场面一时间安静了下来,突然郭顺率先下跪,众人齐齐单膝跪地,左手抚胸,喝道:“我以灵魂起誓,我将永远效忠于您!”

    如此,归心!

 第二十二章 信

    齐景在扬州府外谋划着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结果的事情,而道衍却在北平施展着他想了一辈子的计划。

    上次朱棣拜托道衍试探齐景,事后朱棣问起当时情景,道衍却没有说。无它,只是因为齐景一语道破了道衍这辈子最大的梦想。他不求钱财,不求名利,只想证明自己有能力鼓动天下风云。

    道衍最喜欢围棋,不大的棋盘却能生出无穷的变化,朱棣从前不喜欢下棋,可偏偏道衍每次见他必要让他下棋,慢慢的也就养成了习惯。

    朱棣执黑子,道衍执白子,下了一半,道衍的大龙已将朱棣的黑子围在棋盘的一角。

    朱棣抓耳挠腮,凝眉思考,想了半天才落下一子,只见道衍面不改色的落下一子,竟将黑子又吃下一片。朱棣叹了口气,“大师的棋艺又进步了,本王已经远远不是对手了。”

    道衍微微一笑,“王爷,你的心不静。”

    “你叫本王如何静下心来?北平布政司动作连连,可惜咱们的探子都被一一拔起,张信称病在家,北平的这潭水,本王是越来越看不清了。”

    “王爷,你可知道老衲为何一定要王爷下棋吗?”

    朱棣摇了摇头,“大师,你就别卖关子了,本王如今真是焦头烂额了!”

    “别看这棋盘虽小,可这天下大势一览无遗啊!”

    朱棣皱了皱眉头,下意识的看向二人刚刚下的这盘棋,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白子如飞龙之势将黑子紧紧围在棋盘一角,这等局势不就是自己此时的状态吗?

    白子是朱允炆的朝廷,黑子是自己。朱棣叹息一声,“缩手缩脚,徒呼奈何啊!”

    道衍闻言神秘一笑,“大展拳脚也不是不可能。”

    朱棣闻言眼前一亮,只见道衍抓过白子,在一堆黑子之间按了下去。朱棣皱眉不解,这一招棋下的没头没脑,毫无根据,这一招实际上可有可无,下在这里白白浪费了守住白子江山的一次机会。

    可是慢慢的,朱棣好像看懂了些什么,脸上竟有惊喜之色。

    道衍看到朱棣的神色变化,就知道自己这位英明的主子看懂了这一招。

    “大师果然是谋划过人,本王佩服!”

    “王爷,既然被紧紧围住不能动弹,不如棋行险招,打开一个小小的口子。”

    “大师有何妙计?”

    “装疯。”

    “装疯?!”

    道衍看到朱棣脸上的惊诧表情,笑的很是诡秘,“请王爷恕罪,齐景走之前曾与老衲深谈过一次。他说如今的局势我们毫无胜算,想要有一搏的机会,就必须打破现在这个平衡的局面。齐景此次南下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吸引朝廷的目光,给北方一个喘息的机会,在我们准备好之前,只要不是大军压境,我们都能应付。”

    道衍说完,从怀中掏出一封信,交给了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朱棣。

    朱棣拆开信封,一看这从左到右的写法和歪歪扭扭的字迹就知道出自齐景的手笔。

    “属下齐景叩拜王爷。王爷读到这封信的时候,属下恐怕已经到了京师了。请王爷不要怪罪道衍大师,是属下要大师向王爷保密的。

    属下知道,若不是朝廷苦苦相逼,王爷绝对不会起造反的心思。直至今日王爷心中恐怕也是天人交战,难下决断。关于这一点,齐景可能比王爷您看的更加清楚。

    初见王爷之时,三保大哥对齐景庇护有加,王爷将大氅盖在齐景的身上,后来更是让齐景在王府中立足,不至于饿死。这些齐景都深深记在心上,说实话,齐景不介意谁做皇帝,但是当蒙古人出现在我大明的疆域之中的时候,属下真的是很愤怒。当周王被抓的时候,齐景却忽然涌起兔死狐悲的感觉。

    怂恿王爷您造反是大罪,但是齐景却不得不做下这个决定。而逼属下做出这个决定不是别的,仅仅是王妃的一滴眼泪。

    您可知否,当您为周王之事在书房闭门不出的时候,王妃拽过属下,忽然落泪,跪下请求我保护好王爷,让我带着王爷您远走高飞,王妃是真的害怕了。

    齐景自打到了王府之后,王妃就待齐景如同子侄一般,王妃的眼泪,彻底坚定了属下心中的想法。

    王爷,为了身边的人的欢笑,属下绝对不会束手待毙。

    黄袍加身的罪过,就让属下一个人承担吧。

    齐景会不惜一切代价保证高炽和高煦的安全,请王爷您慎重。属下齐景拜谢。

    若是齐景此番不能归来,还望王爷莫要忘记当初对齐景所说的话,决不让我大明子民沦为战利品!”

    朱棣拿着这一封类似遗书一般的信,心中涌起千般情绪,却什么都说不出来。

    “道衍,这一切只有本王不知道吗?”

    道衍闻言俯身跪地,“王爷,周王,是前车之鉴!”

    “是你让齐景南下的吧,以他的心思,以这样的手段达到目的恐怕不是他愿意的吧。”

    “王爷恕罪,老衲只是向他提了个建议,具体的计划都是他制定的。”

    朱棣如刀般的目光落在道衍身上,“你倒是丝毫不避嫌,你们二人将本王玩弄于股掌之间,是不是很有成就感?”

    道衍闻言沉默不语,只是头磕的更深了。道衍深深知道朱棣的可怕,这个看似是猛将的主子,实则有着怎样的玲珑心肝。

    这次的计划不是齐景找上自己,是自己找上齐景的。道衍一直在苦苦思索如何破解现在的困境,当齐景神兵天降之后,道衍就看见了希望。

    齐景如同无根之水,来历神秘,身手和眼光都是一流,短短时间就获得了朱棣和王妃的信任,是最合适的挑明的人选。

    当然为了让齐景答应,道衍也是费了很大的一番功夫。

    王妃去寺庙上香,道衍偶遇王妃,告知周王祸事,旁敲侧击的告知王妃只有齐景能救燕王。这才有了王妃恳求齐景的一幕。

    果然不出所料一开始不愿意欺骗燕王的齐景,同意了这个变相黄袍加身的计划。

    这一切都在道衍的预料之中,齐景就算再不愿意也不得不这么做,因为齐景也很清楚,历史上的朱棣就是装疯才有了喘息的机会。

    道衍算对了一切,却偏偏算错了齐景在朱棣心中的地位。

    “来人,把道衍大师接到王府中好好修养!”

    道衍闻言心中一颤,这是变相的软禁啊!

    ——————

    一样的月光,看月光的人却有不同的心思。

    朱棣站在窗前,手中紧紧握着齐景的那一封信。朱棣心中怒火熊熊,齐景的欺瞒终于让朱棣压抑了很久的怒火爆发了出来,整个王府战战兢兢,不为别的,三十几个护卫被打烂的屁股就晒在王府大院里,谁敢去掳朱棣的虎须?

    历来温柔的燕王妃徐妙云端着一杯清茶,走进了朱棣大敞四开的书房。

    穿堂风很冷,可是朱棣好像没有感觉,只有寒冷才能让他的怒火平息一点,自己那么信任齐景,他居然敢和道衍联合欺骗自己,朱棣非常非常的生气。生气到徐妙云走到了自己身边都没感觉到。

    徐妙云关上了门和其他窗户,站在朱棣身边,说道,“王爷,夜深了该休息了。”

    “王妃,你说我是不是太容易相信人了,一个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小子,竟然能获得本王的信任,”朱棣自嘲一笑,“本王真像个傻子。”

    朱棣将手中的信,交给了一脸迷惑的徐妙云,待徐妙云读完,朱棣就等待着自己的老婆痛骂齐景这个白眼狼。

    谁知没等来徐妙云的同仇敌忾,等来却是满面泪水的失望眼神,“如果妾身知道王爷现在的反应,妾身当时就应该让齐景远走高飞。”

    说完,燕王妃就转身离开了寒冷的书房。

    朱棣看着那一封飘落在地的书信,忽然想到,齐景走的时候,向自己推荐了一个叫侯辉的人,并告诉自己这个人可以接手情报工作。难道那个时候,是在像自己交代后事吗?

    朱棣好像想到了什么,推开书房大门,走向了前院护卫们住的地方,朱棣目不斜视直直走向了齐景房间。朱能跟在朱棣身后,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朱棣一脚踹开房间的门,让朱能点上蜡烛,当光亮照亮了整个房间之后,朱棣走向了床榻。

    朱棣送给齐景的大氅和那块玉佩原封不动的放在床上。朱棣拿起玉佩,手中的玉佩被他捏的发出刺耳的响声。

    朱棣眼中精光闪动,沉声说道,“朱能,把道衍大师给我请来!”

    ————

    道衍盘膝坐在床上,虽然朱棣没有把他关进王府的地牢,但是道衍心中还是不安。

    他不知道齐景那封信里写的内容,只期望齐景不要说实话,不要打感情牌,因为从感情上说,齐景是背叛了燕王的信任。

    道衍面色平静,心中却焦急,知道朱能出现在房中。

    “王爷请大师过去!”

    ps:您的收藏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十三章 我不是君子

    没人问郭顺去了哪里,就连没脑子的朱高煦想要问都被朱高炽捂住了嘴巴,因为齐景严肃的表情让所有人都闭上了嘴巴。

    齐景把郭顺留下了,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实际上,齐景真的很想告诉郭顺,这些布置其实都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因为活着回来实在太难了。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金陵城外的官道的时候,齐景骑在马上抬头看向这座古都,这座六朝古都很快就要换主人了,人生在世,万物如同流水,唯一不变的只是亘古不变的石头。

    没有七情六欲,没有遗憾,没有欢乐,没有烦恼,若是只有这样才能长久,齐景宁愿成为转瞬即逝的烟花,纵使不能青史留名,也要在这历史大潮中留下一点点的痕迹。

    站在金陵城下,齐景大喝一声,“着甲!”

    当睡醒的金陵城睁开眼睛的时候,它看到一个身着铠甲的少年走进了历史的马车,他的未来的会怎么样,谁又知道呢?这座古城见过太多这样意志坚定的人,只有那么几个运气好的人,才能活下来,甚至在马车上露个脸。

    礼部的官员彬彬有礼的请众人入住了朱棣在京城的房子,然后就彬彬有礼的走了。

    秦绾兮在城门口离开了车队,齐景目送秦绾兮的马车离开,莫名的笑了一下。

    而这种笑容就一直挂在了齐景的脸上,不论干什么都没变过。

    终于郁闷的高阳郡王朱高煦爆发了。

    “先生!难道我们就一直窝在这个破房子里?!外面的百姓和官员议论纷纷,我们就这样什么都不干吗?”

    齐景把头抬起来,放下手中的书卷,带着那种莫名的笑容,说道,“他们都议论些什么?”

    “还能是什么,不就是什么燕王的儿子也不过如此,到了京师就成了洞里的老鼠,还说父王肯定也是个缩头乌龟!先生,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齐景好笑的看着脸红脖子粗的朱高煦,人不大,脾气倒是挺冲,“那好,你说,我们该怎么样?”

    朱高煦闻言愣了一下,他以为齐景听到自己质疑他会和他争辩争辩,谁知道齐景居然把皮球扔给了他,这个混蛋!支吾了半天,一个字也没憋出来。

    朱高炽听下人说朱高煦从集市回来就怒气冲冲的去找齐景了,连忙去找朱高煦。

    这一路上的颠簸非但没有让朱高炽的身体垮掉,隐隐有了强壮的迹象,按齐景的说法就是朱高炽就是被朱棣吓的,燕王世子就是要文质彬彬,要仁厚,朱棣肯定就是这么告诉朱高炽的。朱高炽做到了,然后朱棣又说朱高炽软弱,这中出尔反尔的事情朱棣肯定干的出来,没什么,祖传的。

    然后朱高炽就不知所措了,只能窝在屋子里尽量少出门少做事,因为这样就能少挨骂······

    朱高炽一看见气定神闲的齐景,和面红脖子粗的朱高煦就知道自己的弟弟已经完败。朱高炽连看都没看,就要拽着朱高煦的脖领子给他拎出去,这一路上朱高煦可谓是不停的和齐景比试,什么方法都用尽了,就没赢过。

    “哥,你放开我,我要跟他一较高下!”朱高煦挣扎着跟着朱高炽向门外走去,挺好,知道找台阶下了。

    “世子,我,们到京城已久,该去拜会拜会魏国公了。”

    朱高炽闻言不可思议的看向齐景,“我那舅舅可是很不待见我们,你确定?”

    齐景笑的很像一只小狐狸,“越是不待见,咱们就越安全。”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朱高煦蹦高说道,他不是觉得齐景决定不对,只是单纯的反对,他总是想超过齐景,尤其和齐景相处久了,从一开始的惧怕,慢慢也熟了起来。

    齐景闻言起身把朱高煦扒拉到一边,对朱高炽说道,“世子,如今流言渐起,咱们该是澄清的时候了。”

    朱高炽闻言点了点头,他虽然不知道齐景为什么要去拜会自己那个舅舅,但是他还是选择遵从齐景的决定,因为只有齐景知道该做什么。一路下来,齐景已经成了这个小团体名副其实的领导人。

    这个小团体也就是护送朱高煦和朱高炽前往京师的这些人,如果可以回到北平,将是燕王府的中流砥柱。

    其实齐景也不知道到底要做什么,他的目的就是把水搅浑好让北平的道衍可以浑水摸鱼。

    ;历史上和齐景现在的状况有了些许的出入,比如这次入京本来应是朱高煦、朱高炽、和燕王的第三子朱高燧一起的,但是这个第三子朱高燧,貌似就没听燕王府的哪位提起过。

    路上无意中问起这个人,朱高炽和朱高煦居然都讳莫如深,见此齐景也就不再问。

    也就是说,可能因为齐景的突然出现,让历史有了一些小小的出入,所以齐景非常的小心,若是因为自己的小心改变了历史进程,若是朱棣失败,那自己身边的这些人会有什么下场?齐景想都不敢想。

    拜帖,礼物等等礼仪一样不少,看朱高炽的样子看来对这个魏国公府是早有了解,估计徐辉祖对朱棣的不待见早就世人皆知了。

    礼部的官员在齐景下达准备拜访魏国公府的命令之后就颠颠的赶到了。

    魏海站在新出炉的燕王府邸的牌匾下,整理了下自己的衣冠。仆役们忙碌的进出,准备着前去拜访魏国公的一切事宜。

    这座宅子在洪武年间就被赏赐给了朱棣,可是朱棣一直都住在皇宫里,长大后就直接去了封地,直到现在这座宅子才住上了燕王的人。

    魏海最近的任务很是艰巨,那就是监视燕王府众人的一举一动,燕王的几个人到了京师,皇帝迟迟不召见除了想给一个下马威之外,就是想要看清燕王的这几个儿子。

    所谓虎父无犬子,从这几个儿子的言行中,总能看得出一些蛛丝马迹。

    不过魏海发现了一些让他觉得不太对的事情,这支北平来的队伍总给他一种奇怪的感觉,一种散漫感觉,就像没有领导者一样,可是两位世子都在这里啊,难不成还有其他人?

    朱高炽和朱高煦接待了魏海,朱高炽对魏海的灵敏消息没说什么,倒是朱高煦的不瞒挂在了脸上,冷哼了一声就拂袖离去。

    朱高炽尴尬的冲着魏海拱拱手,“魏大人莫要怪罪,我这弟弟实在是顽劣了一些。”说完就狠狠的喘了几口气,擦了擦虚汗,几次想要站起来,都晃了晃坐了下去。

    “世子小心!”门外侍候的齐景和张辅连忙小跑过来,扶起了朱高炽。

    朱高炽苦笑着说道,“魏大人,我这身子实在是······您要有什么事情,就跟齐景说吧,这京师的规矩,还要仰仗您。”

    魏海连忙说一定一定。

    “世子,您身子弱,属下让人熬了药,您喝了休息一下,然后咱们就出发。”齐景扶着朱高炽如是说道。

    朱高炽艰难的点点头,就被张辅扶着走去了后堂。

    齐景目送着朱高炽离去,叹口气抱拳对魏海连连致歉,“我家世子身子弱,大人有什么事情,就交代给属下吧。”

    “也没什么可注意的,京师的规矩和北平差不多,更何况魏国公是两位世子的舅舅,也不必太见外。”

    齐景和魏海二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魏海想要从齐景嘴里套出些东西,尤其是见到了朱高炽的身体不好,魏海就更加的上心的,若是燕王无后,那么朝廷也就不必顾忌燕王一脉,削藩的阻力将会大大减少!

    这可是大功一件!魏海心中这样想着,面上就对齐景更加热络。

    齐景倒是不想从魏海嘴里套出什么,他只是想让魏海向京师最高的掌权者传递一个小小的信息,那就是燕王世子体弱多病,时日无多,二儿子高阳郡王只是个没脑子的莽汉,不足为惧。

    两人心怀不同心思唠的极其投缘,齐景唉声叹气的向魏海诉说着朱高炽的病情,旁敲侧击的告诉魏海朱高煦的没脑子。

    眼看日头偏西,齐景喝口茶润润嗓子,准备继续胡扯的时候,朱高炽在张辅的搀扶下出来了,浓重的药味呛的魏海脑中一震。

    魏海见此,心中大定,看来这朱高炽的身体不是一般的弱,得到印证,魏海就告辞了。

    转身刚要走,就看到朱高煦怒气冲冲的走进来,一鞭子抽在齐景的脸上,“怎么还不走!狗奴才,都是废物!”

    朱高煦越说越生气,“连我哥都照顾不好!”说完抬腿一脚踹在张辅身上,张辅吃痛,下意识松开朱高炽,朱高炽身形竟是不稳,栽倒在地。

    朱高炽缓了半天,指着朱高煦气的直哆嗦。

    齐景反应过来,连忙将朱高炽扶起,大喊,“来人!送客!”

    齐景话音刚落,魏海就头也不回的快步向外走去,脸上有着隐隐的兴奋。

    待魏海走了之后,朱高炽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朱高煦则甩了个漂亮的鞭花。

    “先生,我的演技不错吧!”

    “阿景,要是上面知道了真相,魏海会不会死?”朱高炽还是那样的仁厚。

    齐景没去看得意洋洋的朱高煦和仁厚的朱高炽,抬头看向有些泛红的太阳,心中暗道。

    “对不起啊,魏大人,我不是君子,我只是个不想再浑浑噩噩过日子的小人物,对不起啊!”

    ps:您的收藏是我最大的动力,要是喜欢就收藏了吧~·~~~~

 第二十四章 故人

    齐景是一名合格的士兵,报效祖国的使命已经深深融进了他的血液,不然他也不会在荒漠里吃沙子也毫无怨言,但是朱高煦说的没错,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为了仅仅相识几个月的燕王府众人,致自己于险地,在人们看来根本不能理解。其实齐景自己也不能理解自己的做法,他只是觉得,既然老天给了自己第二次生命,就不该浪费在凡间,唯唯诺诺过一生,这样的生活不是齐景想要的。

    更何况,玩弄人于股掌之间的感觉,的确很爽,怪不得道衍那么痴迷于造反。

    嘻嘻哈哈的朱高煦一出了大堂就变得凶神恶煞,龙行虎步的朱高炽一出了大堂,就虚弱的直冒冷汗,好像这大堂有什么魔力似得。

    朱高煦的鞭子从队伍头一直抽到队伍尾,所有人都低头不说话。朱高炽指着朱高煦哆嗦了好一阵,气的直发晕,张辅见状连忙扶着朱高炽进了马车。

    这一幕整条街的百姓都看到了,人们议论纷纷的讨论着朱高煦的跋扈和病怏怏的朱高炽。

    齐景听到这些言论,眼中的笑意一闪而过,说吧,都说吧,最好让皇宫里的人听到。

    仔细的摸了摸手中马鞭的纹路,喃喃自语,“黄离,应该逃走了吧······”

    ————

    晾着朱棣的两个儿子,是黄子澄的主意,就是想看看朱高炽和朱高煦的真面目。京师传言朱棣的两个儿子都是人中龙凤,大儿子温和仁厚,二儿子勇猛果敢。

    黄子澄是不信的,朱棣什么样子,黄子澄是见识过的,那是个和太祖皇帝一模一样的人,太祖皇帝私下不止一次的说朱棣像极了他。所以不管朱棣想不想反,他都是乱臣贼子!

    陷害一个人是不好的,但是为了大明盛世,就算牺牲千万人又如何?!

    黄子澄越想心中越是激动,干掉燕王,削藩成功,自己就是一代名臣!

    “老爷,老爷!”仆人慌慌张张的跑过来。

    “怎么回事,慌慌张张的!”黄子澄不满的说道,自从黄离去了北平之后,这黄子澄就觉得身边没有一个伺候的好的人,不是战战兢兢就是慌慌张张的。

    “老爷,黄离,黄管家回来了!”

    黄子澄手中一抖,滚烫的茶水溢到了手上,黄子澄轻轻嘶了一声,就看见一个衣冠整齐但面容疲惫的中年人走了进来。

    黄离一看见黄子澄,便俯身在地。

    黄子澄没有说话,黄离就一直趴在地上,黄离很清楚,自己就算不死,下场也绝对好不到哪里去。

    自己是奴才,奴籍上写的清清楚楚,是黄家的奴才,这个时代,奴婢与牛马同等,宰杀牛马仗责一百,黄子澄是朝中大臣,杀了自己,谁也不会为此得罪黄子澄。

    所以,杀自己,没有任何的后患。

    “你跟着我很多年了吧。”

    “回老爷的话,小人跟着老爷五年了。”

    “五年,五年了,”黄子澄念叨两句,忽然怒不可遏,猛地一拍桌子,“当初如不是念你是个读书人,老夫怎么会让你跟着我!要不是我救你,你现在早就是乱葬岗的尸体了!”

    黄离闻言,身子趴的更低了。

    “可是你这个废物,白白浪费了这么多年的圣贤书,要不是因为你,我怎么会同意燕王的两个儿子进京,这下可好,杀不得,打不得,还要好好的保护!我让你去北平给朱棣添堵,结果你却回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