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无疆(火热)-第5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有一个联合作战司令部,一些信息显然需要共享公知,因而共和国陆军第八机步师当晚的作战之后的相关报告也提交给了苏联方面一份,这份报告中便附加了一个战损表。
微型相机拍摄的画面中心便是战损表,经过冲洗出来之后能够比较清楚的辨识,中俄双语的战损表中,冯?博克俄文倒是能认识,中文也就认识简单的几个字,当然,阿拉伯数字则根本不成问题。
情报所得的战损表。结合费尔贝尔提交的作战报告中附加的战损表,两张表加以对比,冯?博克就有些吃惊了,共和国陆军作战部队提供的战损表上,其人员损失上千人,装备损失也很多。而且歼敌数量才堪堪一万余,事实上,德军第十三步兵军哪儿才损失那么一丁点儿人?
冯?博克当即判定共和国陆军参战部队的报告明显被处理过,夸大了自己的损失、缩水了战果,他们想干什么?遮遮掩掩住自己的强大战斗力,好让苏联人不至于过于依赖?冯?博克又看了看费尔贝尔提交的报告,歼灭敌军的数据显然是难以确定的,不过本方的损失倒是真真切切,最终统计结果表明,该步兵军有14780人牺牲、8457人受伤、283人失踪,机枪、火炮、车辆等损失极大。
如果共和国陆军参战部队给苏联人的战情通报所含战损表上,其损失数据是〖真〗实的,那么和德国人自己的相对比一番,那也够恐怖咋舌的了,中德双方的战损比达到了足以让上帝惊讶的1比20,而且,共和国方面还明显有夸大自己损失的成分,所以这个比例或许应该是1比30,甚至更小。
这就是一个重装数字化集团军的凶悍战斗力?冯?博克有些难以置信了,他当即又考虑了一番当晚共和国空军的作用效果,据费尔贝尔的报告所称,他的人员和装备损失中的确有不少都是来自于共和国空军的遮断轰炸,大量调动至前线支援的兵力都基本是报废在路上的,而且被炸得死状极为惨烈,共和国空军动用了包括燃料空气炸弹、子母炸弹等,对于人员集中地域极富有毁灭效果的非人道主义炸弹。
另外,费尔贝尔的报告中还附加了一些图片加以说明,其中就有一枚燃料空气炸弹爆炸之后的场景,一个整编步兵营正集结出发,可并未触地爆炸的燃料空气炸弹瞬间在低空之上释放出超强的冲击波和爆炸热能,不管是否有趴下和躲避,猛烈的爆炸压强瞬间就在地面上压出了一个大坑,爆炸中心周围的士兵则凭空被超高温融掉,而稍远一些的士兵,则更为悲剧,因为爆炸消耗了太多的氧气,以至于他们能吸入肺部的只能是超高温度的有毒气体。
爆炸中心的基本被烧成碳化、中心稍远的则被严重烧伤、更远一些的则因为窒息和烫伤而死,最远的也因为高温而不同程度受伤,一个整编建制的步兵营为何能够在一枚燃料空气炸弹的作祟下基本覆灭,可以看一看爆炸当时士兵们乘坐的履带式运输装甲车和军卡被超高温度所引燃殉爆之后的效果。极高的温度甚至让薄钢板都被融化,血肉之躯又岂能完好?
当然,共和国空军在当夜的轰炸中还使用了各种各样效果恐怖的武器,比如一枚下来就凌空分解成许多小球体的炸弹。这些散落下来的小球体可以在落地之前爆炸开来,爆炸的冲击波和飞溅开来的破片倒是没有什么,可罪恶的就在于,那些因爆炸而被赋予了超强动能的小钢珠,则如瓢泼大雨一样肆意飞窜开来,无差别的猛烈剿袭,试问除了衣服就没有其他防护的人员。面对成千上万的致命钢珠,怎么样才逃得掉?
又比如大半夜里共和国空军轰炸机从高空之上“播撒”下来的无数微小的悲催炸弹,这些炸弹落下来之后却并不是全部当即爆炸,有的会落地就爆炸开来,而有的则根本像是睡着了一样,却又精神得很,过了一会儿才爆炸,还有更猛的。都第二天下午了,这才突然爆炸,这可让德军士兵们防不胜防。而且这些爆炸威力都并不大,往往只起到炸断腿脚的作用,而这种没有丝毫麻醉就自然截肢的痛苦,显然会给受伤人员带来极大的痛苦,痛苦哀嚎影响军心是小,被痛得精神错乱,乱枪射击或者是饮弹自尽,那可白白扩大了死亡牺牲数量。
而根据费尔贝尔报告,造成伤亡最多的共和国空军轰炸是来自于交战最为激烈之时到来的地毯式重点轰炸,在先期由其攻击机实施了重点打击。又有战斗机提供空中防护的情况下,共和国空军扑来的上百架轰炸机,以前所未见的方式,在空中组成或大或小的轰炸编制,专门挑拣德军防守力度最大、人员和装备最为集中的区域,漫天投掷下成百上千吨的高爆炸弹。绵绵成片的爆炸如同掀起一张张地毯一样凶狠,防守地面进攻都手忙脚乱的德军地面部队这可遭了秧,损失相当惨重。
所以,冯?博克有必要将共和国空军所取得的战果减掉一部分,而删删减减下来,比对一看,共和国陆军和德国陆军之间单纯的强强对抗,战损比可能依然很高,1比6至1比10的比例,依然很能说明双方的战斗力差距之甚。
将照片和报告都塞回抽屉,冯?博克拿起桌上的电话给空军第二航空队司令阿尔贝特?凯塞林元帅打了过去,他很想知道,经过5月19日那晚惨战不作为之后,遭到德国陆军上下痛斥谩骂的德国空军到底有没有长进,或者说是改变什么的,他可不想接下来的战争,一直都看不到德国空军的身影,骄傲的日耳曼民族显然不能舍弃掉广阔的天空,眼睁睁看着共和国空军〖自〗由飞翔。
期望归期望,凯塞林的答复却依然是冷漠的,他再一次转述了来自于德国空军总司令戈林元帅的命令,德国空军暂时处于休整状态,不能参加任何实际的军事行动,而这么一个回复,这可把心情本来就很不好的冯?博克气得当即啪的一下,猛然挂断了电话,接连深呼吸了好几口气,这才没有大发雷霆乱砸东西。
虽然明知共和国陆军装备优于自己,可多年来的军旅生涯和作战经验告诉冯?博克,其实这并不重要,〖中〗央集团军群目前依然有着兵力上的巨大优势,可在如果做不好防空问题,那一切都是白搭,这就好比一个身强力壮的角斗士,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塔楼上的弓箭手远远的一箭接着一箭射杀自己,却只能干吼乱叫,拼命挥动拳头,哪儿能够得着呢?最好的方法想,显然是让自己的弓箭手也出来反击,自己也才能全心全意的与对方的角斗士厮杀。
没有空军助战,地面防空问题也必须要解决好才行,管不了其他人如何作为,但至少自身问题需要改变,所以冯?博克又拿起了电话,让集团军群司令部防空参谋长赶来见他,而且语气很直接,立刻、马上。
布拉尔斯特急匆匆的赶到,气喘吁吁的正好看到冯?博克站在挂在墙上的作战图前摇头叹气。瞥了一眼作战图,上面的蓝色箭头很多很大,如一汪汪海水扑向东去,可却生生撞上了一条红色的泥土墙壁。浪huā飞溅、水声荡漾,更有两条黑色箭头窜出,俨然要绝地反击。
以前苏联战场的格局是苏德,而随着形势的斗转,莫斯科都给丢掉之后,就变成了德苏,可后来共和国参战了。又成了德苏中,不过现在的形势已经再一次改写,变成了中德苏三方,德国则被夹在了中间,中苏双方相互合作,大有扭转战局,实现大反攻的苗头。
“来了?”冯?博克没有回头,却感受到身后站着沉默不语的布拉尔斯特。指着地图上被着重用蓝色线条圈起来的一个地方,说道:“记得吗?这里,就是巴拉绍夫。一个我们曾今不以为意而弃之如蔽的小地方,可是现在。。。。。”冯?博克无奈的摇了摇头。
布拉尔斯特依然不说话,沉默得像是一个雕像,连呼吸也都很轻微,生怕触怒了火头上的冯?博克元帅,而看了地图足足一分钟之后,冯?博克这才转过身来指着椅子示意布拉尔斯特坐下,端起水杯浅酌一口,娓娓道:“这几天,有什么好消息没有?哪怕一个!”
布拉尔斯特原本以为冯?博克的心情不会太差。没想到会是如此的糟糕,难道又有什么不利消息传来了?该不会是共和国陆军又增兵了吧,一个集团军就如此让〖中〗央集团军群上下畏之如虎,再来一个,岂不是要逆袭了?布拉尔斯特注意了一下冯?博克的眼神。
“只有一个好消息,共和国空军近些天像是疲倦极了。不再像以往那样大举出入我占区空域如入无人之境,航空侦查架次也有大幅度的减少,初步推测是受我军加强地面防空火力所致,充分证明了地对空导弹所存在的威慑价值!”
布拉尔斯特小心翼翼的措辞,没有将这一本不属于好消息的消息说成坏消息,不过听到耳里的冯?博克还是很肯定的点了点头,共和国空军也得亏休息休息了,从“2。23黑色空难”事件以来,他们就一直相当积极活跃的出现,并且给德国空军带来了致命打击,吓得如今戈林的空军都不敢出动了,俨然像是怕了雷电的小鸟,窝在鸟巢里不敢出来捕食,而经此一役,对德国陆军的打击也可谓相当凶狠,如此〖兴〗奋活跃,再强大也该休息休息。
“这勉强算是个好消息吧,希望敌人空军部队休息好之后重新袭来之前,我们的空军也能有所反应!”冯?博克说着,拉开抽屉将之前自己反复看了很多次的照片拿了出来,抽出了其中几张,单手递给了布拉尔斯特。
布拉尔斯特双手接过黑白照片,这些照片拍摄质量都还很高,看得出拍摄人员是经过很严格训练的,而其中一张照片当即吸引住了布拉尔斯特,照片中,一队装甲车辆正在公路上高速前进,大概是站在高处拍摄的这张照片,相当准确的捕捉到了一辆很奇怪的军车,看外形,布拉尔斯特可以判定这台车底盘应该是悍马无疑,至少也是共和国陆军最普遍装备的悍马军车一种变种型号。
车体上方则是一个发射架,初步认为是两个四联装的“火箭发射筒”分挂在两侧,不过因为覆盖了伪装网,所以实在看不清那个到底是不是火箭发射筒,不过从车载平台到车体移动速度,布拉尔斯特都很难认为这会是普通的火箭发射筒,他更相信这是一种便携式导弹的发射箱体一类东西,四联装的肯定不是火箭弹,而是可以有重大用途的导弹一类武器,否则,诺真是廉价的火箭弹,那多管火箭炮还有何意义?折腾一个车来坐移动底盘就运载八枚火箭弹,那也太不值得了,这不符合极有商业头脑的东方人思想。
“这是车载移动式导弹发射车!”冯?博克给出了〖答〗案,并说道:“〖中〗国人已经可以把防空导弹缩小到可以用普通军车来机动发射,虽然不知道体积和重量应该都不大的导弹防空效果会是如何,但你看看我们的地对空导弹,差距很大啊!”
“这也不是一个类型的!”布拉尔斯特有些不赞同冯?博客的意见,很懂行的说道:“从外表来看,我认为这种车载的导弹应该和共和国陆军单兵的便携式防空导弹差不多,是属于中近距离防空所用,打击高度和距离都有限,是中小口径防空火炮的有力补充,而我们的地对空导弹则只有中远距离型,而且稳定性和命中率都不太好,中近距离防空还全靠各型防空火炮,所以两者之间没法比!”。26953。…巴巴乐第一时间更新说完,布拉尔斯特不管冯?博克的反应如何,又看了看第二张照片,照片中一辆类似于三桥式运输卡车的移动车辆,其车厢位置并未有货箱,而是一个样子很奇怪的金属结构物,很厚很宽大,而且从照片中模糊可看到的很光滑的液压缸来看,这如同一大块钢板的东西应该可以垂直升到一定的高度,那什么样的设备需要有一定的高度呢?布拉尔斯特第一时间想到了雷达,可这雷达车到底是干什么用的,他就真不清楚了。。
………………………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书包网cc—http://。cc
第三一一章主动出击(二)
更新时间:2012…12…251:12:27本章字数:6877
………………………。。
“抱歉,司令!”布拉尔斯特看完了手中所有的照片,摊开手、摇着头,无奈的说道:“仅仅靠这些照片,并不能说明什么,而且照片中许多重要细节部位还都被伪装网遮挡覆盖,无从辨识!”
看着布拉尔斯特的反应,冯?博克没有说话,而是轻轻的敲击着桌面,见此景象,布拉尔斯特将照片叠放在一起,双手递还到冯?博克面前,郑重其事的说道:“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的装备的确比我们的精良,这是不争的事实!”
冯?博克也并不说话,只是将照片重新收了起来,放进了抽屉里,随后双手交叉搁在桌上,沉默了一阵之后,这才语气平缓的向布拉尔斯特说道:“其实那些照片我也知道,并不能说明什么,可我告诉你一个消息之后,你就会认为它们很能说明问题!”
很明显,布拉尔斯特被震住了,他迟疑起来,眼珠转了转,头脑已经飞快的回想刚刚自己都看到了些什么,不过冯?博克没有让他的思考继续下去,已经泰然自若的说道:“共和国陆军第十三集团军即将参战了,就在奔萨!”
“第十三集团军?”布拉尔斯特更加惊讶了。
“很好笑吧,我们的第十三步兵军刚刚遭受重创,给予打击的是敌人一支不足旅级规模的小突击部队,而其战斗力类似部队还多达一个集团军,更为糟糕的是,我们还并不太了解的敌人,又派来了一个新的集团军,而且名字也忒奇怪,就叫第十三集团军!”
冯?博克有些自嘲的笑了笑,他只能在心里狂笑这是共和国中亚战区司令部讽刺自己的做法,双方似乎要比一比,可〖中〗国人难道不知道。十三这个数字,在西方人眼里是极不幸运的一个数字,冯?博克一度认为自己的第十三步兵军被一支小部队打击得损失惨重就已经是大不幸,没想到。敌人立马就把他们的第十三集团军派上前线来,还真是嘲讽意义十足啊!
“他们陆军不是只有十三个集团军吗?怎么才和第二集团军小试牛刀,这第十三集团军就跑来参战了?”
布拉尔斯特小声的嘀咕了一嘴,不过声音太小,冯?博克压根儿没有听清布拉尔斯特在说什么,所以他还继续道:“很显然,敌中亚战区司令部增派其第十三集团军进入奔萨地区。很明显就是要与已经初战告捷的其第二集团军形成一个可攻可守的北南钢铁线,让我〖中〗央集团军群无法顺利挺入萨马拉地区,甚至让我北方集团军群攻克下诺夫哥罗德也无济于事!”
“这不太可能吧,他们两个集团军加在一起也不到二十万人!”布拉尔斯特这次说得挺大声,可这话语内容就显得有些白了。
“到现在还极为在意兵力多寡?第十三步兵军的遭遇你难道不知道?敌人哪怕就只有一个师,那也能抵得上咱们的一个集团军!”冯?博克有些生气了,布拉尔斯特到现在都还信誓旦旦的相信兵力优势,转念一想。便补充一句:“顺便再问你一句,苏联红军不算是敌军吗?共和国陆军出动两个高度机械化的集团军,再加上苏联人现有的兵力以及不断动员出来的部队。数量何止二十万?”
冯?博克的接连反问当即让布拉尔斯特无言以对了,这费尔贝尔上将的第十三步兵军那晚的惨败可是整个德军上下都传得沸沸扬扬的,有道是“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若是第十三步兵军打了个小胜仗,估计集团军群里能知道的人都没几个,但要是打了个败仗,而且还是被〖中〗国人以少胜多的狠狠收拾了一把,哟呵,这下可是名扬帝国了,据说连柏林的小孩儿都知道。第十三步兵军怂了。
〖中〗央集团军群里到底还有多少战斗力类似于第十三步兵军的部队,布拉尔斯特是很清楚的,整编建制的第十三步兵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基本可以代表其他九个步兵集团军,当然第二装甲集群以及另外五个摩托化集团军,包括多担负集团军群警备任务的第四十二集团军。还都无法衡量一番,与共和国陆军交手会有多大的战损比,可〖中〗央集团军群下辖的十个步兵集团军,若是真的按照5月19日那晚那样交手,加在一起,也不能把双方的战损比变成一比一。
所以,不打不知道、一打吓一跳,有了第十三步兵军这么一支部队的历史借鉴,布拉尔斯特算是知道不能用兵员数量和编制来衡量战争的胜利标准,在共和国陆空军协同进攻之下,往往兵力越多却死得更多,还不如精干一些来得实惠。
“刚刚已经给你看了涉及情报的那张照片,敌人内部通报的战损比也相当惊人,而且还是夸大损失、缩水战果的,而即便是这般,诺是套用这个比例计算我们的将来,你应该知道是个什么样的结果!”
冯?博克不需多言了,布拉尔斯特不是数学盲,他应该知道二十万除以一个一比二十的战损比,可以相当于本方多少兵力,有些恐怖,是足足四百万,也就是说,从较为不准确的战损比来计算,目前共和国陆军先有的第二集团军外加一个新增过来的第十三集团军,再与其空军协力配合之下,可以与四百万的德军抗衡,而如果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打了五折,也有足足两百万之多,这可基本相当于整个〖中〗央集团军群与北方集团军群的总和了。
“还有一点是你必须要加以考虑的!”冯?博克点燃一支雪茄,抽上一口后说道:“敌人是空中地面高度默契配合,而我们,我们的空军只知道在机库里趴着下蛋,却不敢上天作战,帝国陆军是在独自迎敌!”
布拉尔斯特这下知道司令找自己来所为何事了,他开始觉得有些微微的发热,尤其是后背,感觉一股热流开始不断加速乱窜,汗水正慢慢的渗出皮肤湿润军衬衫,而渐渐的。额头上和鼻尖,都开始又细细的汗珠冒出来,他有些紧张了。
“所以,我们要趁着敌优势空军恢复过来之前。抢先进攻?”布拉尔斯特再紧张也知道有些问题不得不问,因为冯?博克绕了大半天圈子,就是要等布拉尔斯特亲口说出他所要说的话。
冯?博克满意的点头了,他已经受够了当前低下的士气,他必须要让所有人重新看到德意志第三帝国是不可战胜的,日耳曼民族不应该被一次小小的失败就彻底击垮,在无以伦比的世界大战舞台上。哪怕最终惨败而归,中德两军也应该一往无前的死拼一把,而不是窝窝囊囊的整天嚷着打不赢、胜不了。
“现在,空军方面已经被敌人吓破了胆,不敢上天作战,所以一切都得靠我们自己的,而且,目前看来。敌第二集团军是传言中的共和国陆军五大王牌之一,其战斗力之强,已经不用再试了。而第十三集团军从建制上,都是共和国陆军的老末,其战斗力应该不比第二集团军强,再加上他们初到奔萨,一切还都未太熟悉,而我们的部队,已经在那里小打小闹了一些日子……”
冯?博克的话没有再说,因为他已经说得再清楚不过了,他之前将古德里安的第二装甲集群调来,可不仅仅是看第十三步兵军这场悲情戏这么简单。动不了敌强大的第二集团军,那“新兵”还不能被收拾一番?
“这就是〖中〗国人常言的‘柿子要挑软的捏’?”布拉尔斯特小声的疑问一句,冯?博克认真的点了点头。
几个小时过后,傲气凌人的阳光渐渐只留下了壮丽的晚霞便消失不见了,夜幕开始慢慢的侵蚀掉天边的云彩,灰茫茫的色泽开始渐渐的浓密起来。习习夜风中,天,黑了。
利佩茨克城东,一场迟到的欢迎宴会终于开始了,在刚来之时还亲切接见客人的冯?博克元帅已经返回了集团军司令部,今晚负责接待贵宾的是利佩茨克守备部队的一名少将,他全权代表〖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前来主持欢迎宴会,而最主要的职责,显然就是要好吃好喝的招待这些贵客们。
没有客随主便,而是盛情招待,为了照顾好这些辗转数万公里才有缘来到利佩茨克的这群贵客,德军特意准备了丰盛的食物材料,找来了几个会做〖中〗国菜的炊事员,很是耗费了一阵才烹饪出了一道道好菜,有川菜、粤菜、湘菜、浙菜等等,〖中〗国的八大菜系多多少少也都算是凑齐了,一张张饭桌上,还特意摆上了伏特加、黑啤酒、五粮液、绍兴老白干以及茅台等各种饮品,如此丰盛之下,所有人都似乎忘了这里是苏联,而不是德国,认为这是回到〖中〗国了。
吃吃喝喝、觥筹交错,派来接待这些客人的德军军官们,也都是“酒精考验”之辈,觥筹交错、推杯换盏,就连年老体衰的汪精卫,也盛情难却的多喝了几杯,蜡黄起皱的脸也多出了红润色泽出来,宛如起死回生一样红光泛发。
司马懿云并不善于饮酒,事实上他也不叫司马懿云,他真名名叫杨子斌,是隶属于共和**事情报局欧洲情报司一科的外派特工,而且,他原本也不是属于欧洲情报司的,本是亚洲情报司〖日〗本情报科的,自1939年起,他就在〖日〗本潜伏下来,受命想尽一切办法接近汪精卫等叛国分子。
然而,汪精卫等人在〖日〗本期间可谓是十分小心谨慎,寻常人等根本无法近身,组织的各种机密情报想都别想触及,所以没有办法之下,杨子斌开始在军情局的侧面帮助下,从汪精卫组织很重视的财源方面下手,在军情局的大力支持下,他愣是通过不断的自学,成为了一名熟悉机械、船舶等工程领域的技术人才,渐渐成为了号称汪精卫“财神”的梁鸿志管辖之下海运公司的技术总监,梁鸿志在挑选购买船舶方面开始信任他,之后更是把组织所涉公司的汽车、轮船等购买与维护等工作安排,都让他来主持处理,俨然成了一个总后勤。
从〖日〗本逃离至英国,陈公博舍不得司马懿云,在商业经营上,司马懿云的确帮不上他什么大忙,可其他方方面面的杂事。陈公博都用不着操心,司马懿云就一个人能够搞的定,因而陈公博与其说是汪精卫的大管家,那么司马懿云其实就是陈公博的管家。因而在整个组织里,司马懿云的地位还算得上不错的。
尤其是从〖日〗本逃到英国的路上,一行人所乘坐的轮船在印度洋遭遇了风暴受损,船工都拿坏掉的轮机没辙,可愣是司马懿云出马,修好了轮船,让轮船得以顺利驶抵英国。这件事情,得到了汪精卫的高度表扬,说组织里就是需要一个懂技术的人才。
自那以后,司马懿云在组织里的地位可谓是平步青云,当汪精卫等辗转来到德国境内,并且备受礼遇之后,受卡纳里斯委托的汪精卫开始越发组织搜集各方面人才起来,能远离〖中〗国久居海外的华人很多。可真心实意想要背叛民族和国家的可就乏善可陈,寻找愿意加入组织的人才重任一度也让司马懿云难做。
而欧洲情报司及时提供给他的帮助,则极大的帮助了他。在军情局的帮助下,他“顺利”的给汪精卫找到了一些原原本本就背叛民族而登上了军情局欧洲情报司黑名单的人,所以司马懿云并不担心汪精卫从这些人身上查出些什么,而最终那些经过多重考验之后,被汪精卫承认并吸纳进入组织的人,也变相证明了司马懿云的能干之处。
为了保护好唯一一个潜伏到了汪精卫组织中高层的独苗,军情局欧洲情报司司长王秉诚少将亲自主持了一次会议,要求尽一切努力保护好杨子斌这根独苗,与“司马懿云”和“杨子斌”相关的档案,也在军情局欧洲情报司内消失了。只在王秉诚的电脑里保留了一份,而且也只有王秉诚少将可以主动与之联系。
欧洲情报司的冷处理很大程度的保护了司马懿云在组织里的发展,他已经算是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也用不着情报司加以辅助,通过他的不断攀爬,在汪精卫等骨干率领众人来到利佩茨克之前。他已经深得信任,而原本以为就此国内就不会主动联系自己,或者说飞的要有大事才会主动联系自己,可他万万没想到,在即将从柏林出发的当晚,他例行公事的用收音机收听一个特殊频道,在滋滋滋的背景噪音中,他听到了一些特殊的声音,这些声音有规律节奏的传来,他迅速的记录下来,通过牢记在心里的密电码编译之后,得到了终极使命——斩草除根!
离开柏林前,司马懿云冒险把不会前往利佩茨克,但依然需要铲除的人员名单及地址,用军情局外勤特工专用通信器发送了出去,随后他便彻底销毁了所有的间谍装备,甚至连最后一块内存卡都融解掉,赤条条的,就剩下大脑里存储的一些与国内取得联系的方式方法,以及一个必须要在利佩茨克找到合适工具,在适当时机与上峰取得联系通报情况的念头。
今晚的晚宴无疑是一锅端掉为汪精卫组织精干力量的最佳机会,可在宴会开始之前,他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工具来组装成一个无线电台,而正在犹豫是否有必要把宴会厅里那台收音机搬回去改装改装的时候,已经喝得醉醺醺的陈公博,端着盛满法国波尔多红酒的酒杯踉踉跄跄的走了过来,满嘴酒气的要和尽心尽力帮助自己的司马懿云喝一杯,没法推迟的司马懿云当即打消所有念头,端起桌上的酒杯磕碰了一下,浅酌了一口,便笑呵呵的扶起摇摇欲倒的陈公博坐下。
尽管心里恶感难平,但司马懿云依然一脸堆笑的关切道:“陈哥,今晚是值得高兴,可别贪杯伤身哦!”说完,还把陈公博酒杯里的红酒倒了出来。
“司马,我就说你头脑发达、酒量奇差,这波尔多红酒有多昂贵你知不知道?你就这样给老子倒掉!”
陈公博摇摇晃晃的又要取桌上的红酒瓶给自己满上,试了几次,却怎么也倒不进酒杯里,反倒是洒了一桌,见此的司马懿云只能假意的叹息一声,抢过了酒瓶,给陈公博满上,并附上一句最后一杯,陈公博这才笑呵呵的端起酒杯,一巴掌拍在司马懿云肩膀上,摇摇晃晃的向汪精卫走去,看架势,他今晚是打算不醉不归了。
人刚一走,司马懿云就又开始想问题了,现在机会是好,可关键是没有办法和上面取得联系,如何才能搞到一个电台呢?司马懿云有些苦恼,端起酒杯又喝了一口,一尝,还是正儿八经的泸州老窖,苦笑一下,不免多喝了一口,阔别十年之久的故乡气息,似乎又随着酒精冲撞大脑而到来。
“嘿,司马兄!”
又是一个打断思绪的声音传来,司马懿扭过头去,刚好看到一张猥琐的脸,尤其是那一副厚厚的眼镜,一看就不舒服。。26953。…巴巴乐第一时间更新“眼镜儿,你小子不错嘛,今天找到的那个夜视仪虽然是坏了的,但有总归比没有强,德国人知道了厉害,总算是态度放友善了。。。。。”
眼镜男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扶了扶眼镜,小声的说道:“司马兄,其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