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国无疆(火热)-第3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这并不代表第二炮兵部队会放弃在传统技术领域的优势,第二次世界大战目前已经进入到了比较关键的时期,苏德战场上,苏联和德国之间已经到了较量耐力的时候,美国和〖日〗本也在不断为太平洋战争不断加大筹码,而且随着美国国防实力的不断膨胀,大西洋上也将很快不太平,轴心国和同盟国之间用不了多长时间估计就能出现重大转机,所以共和国在不能安插大量情报人员直接实地侦查的情况下,通过在太空的各种侦查卫星获得情报就显得很有必要。

而在所有的太空情报侦查中,德国和美国的核物理研究进展是作为重中之重,为了能够及时了解纳粹德国的核物理研究进度,目前军情局正在征用的两颗光学成像卫星和雷达卫星,光学成像卫星时常对疑似德国核物理研究基地进行太空照相,最佳地面分辨率达到Q占米图片都会被反复分析。

而合成孔径雷达扫描成像的雷达卫星,一直被军情局用来“窥探”德军地下核物理研究基地内的情况,至于电子侦查卫星的运用,军情局并不频繁,德军的无线电通讯、雷达等电磁频谱活动规律捕获,在伊朗阿巴斯空军基地内的大型无人侦察机就经常飞赴欧洲上空进行电子侦查,很早就确定了德军大小电子设备所处的精确位置、信号特征、作用距离等等信息。

所以在第二炮兵部队未来侦查卫星的发展重点上,不再包含光学成像、雷达成像、红外遥感、天气预测等,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的它们最多会被量产一批用于囤积,未来一旦战争爆发,做好随时发射上天的准备,同时也会继续投入一些资金用于技术的不断完善可改进,真正要重点完成的是,能够对战区进行数字地图测绘的测绘卫星,以及能够覆盖很广范围、拥有可观作用距离、足够宽的通讯带宽的超高频通讯卫星,这两种都极为重要,前者完成的数字地图可供巡航导弹采用地形匹配导航技术进行“贴地”般的精湛突防飞行,而后者的使用可以让作战部队通讯更加顺通流畅。

价格不菲的卫星都是耗费巨大的项目,第二炮兵部队受命要大有所为,明显是要大笔资金来充当开路先锋,因而在这多出来的545亿元军费中,第二炮兵部队手持〖中〗央军委的命令,全然不顾其他三大军种的感想,便笑纳了120亿元用于天基力量建设,同时还拿走了20亿元用于升级改造战略核导弹以及常规弹道导弹的技术改进,转眼之间,545亿元就只剩下了405亿元,而不敢落魄的特种部队也跳了出来,他们的部队需要装备比较特殊的武器装备,研发、装备、维护等都需要费用,因而又分掉了20亿元,只剩下了385亿元供海陆空三军“瓜分”。

为了军费可以斗得脸红脖子粗的海空军自然是让陆军插不上嘴,陆军也相当大方的只要走了85亿元,剩下的!300亿元这可就让海空军为难了,如果平分,双方都能够获得150亿元,这可比海军之前设想的100亿元整整多出了50个亿,可“贪婪”是人类的共同习xìng,更何况争强好胜的军人更加不会妥协,结果一番争斗之后,海空军300亿元都没有捞到,海军只拿走了145亿,而空军则得到了120亿,至于剩下的35亿元,被国防部“扣下”了,用于国防科研和国防工程建设,让海空军都无言以对,还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书包网cc—http://。cc

第二卷中国崛起第七十章亡灵序曲

更新时间:2012…4…2111:37:39本章字数:7515

1946年4月7日,中航I业第二集团公司下属的商用飞机公司。在共和国四11省成都市的第二座总装厂正式投产,而在1945年的7月27日,共和国多家民航企业正式与美国航空局成功签署租借合作协议,第一批口架中航5…2型洲际喷气式客机和8架货机,在7月29日正式投入了工作。

一次xìng能够运输四百多名全副武装士兵和部分装备的客机,以及单次运输近百吨货物的货机,所组成的运输机队,在不断往返与澳大利亚和美国本土之间,不断的向澳大利亚运送麦克阿瑟将军急需的作战部队及其装备,先期运输的大多都是美国空军的战斗机航空队,以及用于快速组建陆军部队的军官和士官。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租借飞机给美国航空局的民营企业也都纷纷看到了其中的利润,竞相将原本运营民航客运航线的洲际型飞机,投入到这条因为要承受战争风险而显得利润巨大的特殊航线运输中,并且从1945年的9月开始,之前huā费了一个月时间对原有总装生产线进行技术升级的中航工业,在原有的两条洲际型民用大飞机总装线产能基础之上,有效提升至了月产30架的惊人产能。

与之相对的是,随着投资者的信心增强,共和国多家航空公司继续增加飞机订单,同时大力招募飞行机组并培育相关人才,因而还曾引起了1945年航空相关专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取得历史xìng好成绩的辐射效应,而作为主要受益的中航工业两大集团,作为研发并提供重要技术组件的中航第一集团公司,自然而然与担负主要生产及其总装任务的第二集团公司也“顺应潮流”的拿出了雄心勃勃的扩建计划。

经过将近七个月的不分昼夜建设,中航工业第二集团公司下属的商业飞机公司,终于在西安之外,拥有了又一座总装厂,而这位于成都的总装厂由于采用了更多的先进技术,并且已经积累了丰富技术经验的该公司,在投产之前就对所有员工进行了细致的岗前培训,因而在投产当天,集团公司的总经理就豪言总共拥有四条生产线的成都总装厂至少能够实现月产60架的产能,力争在投产的第二个月,达到70架乃至80架的巅峰产能。

一架能够跨洲际飞行的四发喷气式飞机,可不是什么小机器、1小零件,1944年第七届共和国珠海国际航展之时当时崭lù头角开始进军国际市场的绝对主角是中航4型干线飞机这款运载旅客145人、最大商业载运15吨、最高飞行高度11200米、经济巡航速度为每小时830公里、最远航程为6000公里的喷气式双发窄体飞机,在当年的展会上就以285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卖出了上百架,而迄今为止,这款优秀的双发喷气式窄体飞机,其客运型、货运型、公务型等,已经有将近800架在世界各地飞行。

但很明显的是,中航C05…2型这一四发重型喷气式宽体飞机肯定要比中航C04型造价更为高昂,因为前者已经能够执行跨洲际航线的飞行客运型能够运载467人并同时装运150立方的货物,最远航程都达到了惊人的14815公里,航电技术、制造工艺和材料等方面的要求也都更为苛刻之下,价格自然也就更高,1944年最低时期的出厂报价也高达415万元人民币至于改进之前的中航C05型价格也并不低太多。

数百万一架的洲际飞机如果能够做到月产90架,甚至100架,那么共和国航空工业单纯依靠这一款机型的制造销售,那将有数十亿的经济辐射效应,而它们的制造商显然是获益巨头,不过与之相关的下级企业也将得到不错的收益。

每个月能够生产制造出至少90架庞然大物这样的产能不得不让世界惊奇,不过惊奇的同时,人们也普遍关心,如此大规模的生产制造背后难道就不愁卖不出去吗?

〖答〗案是否定的,随着澳大利亚的战事进入到关键时期麦克阿瑟已经越发觉得从美国到澳大利亚的海上运输线,已经没有几天好日子过了,〖日〗本海军肯定会想方设法进行海上破交作战,而能够飞行在万米高空之上,并且中途中转的帕皮提岛机场也经过反复扩容,还驻扎了数量不少的防空部队和轰炸机部队,在被日军识破并发起攻击之前,显然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在此之前,足够让麦克阿瑟不断要求美国增加空运力度。

事实证明,从1945年8月份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航空局依靠租借手段所组成的空运队伍,从美国本土向澳大利亚空运的运量正不断递增,其中主要原因就在于,多家共和国民航企业调派了更多的飞机参与运输,而且还不停的在国内购买新飞机,企图用来继续投入运营。

然而,美国人也不是傻子,他们一开始的确可以因为人才匮乏并且没有足够飞机的原因,不得不huā费高价租借,可是时间一长,他们也培养出了自己的飞行机组,而且共和国并未对同盟国进行经济制裁,所以美国一样可以huā钱向中航订购飞机,甚至让中航专门为他们空军量身打造一款战略运输机也不成问题。

更何况在此之前,美国国内就不乏民用航空企业在运营喷气式客运航线,中航C04型在美国国内民航市场就非常活跃,他们的民航企业得到政府的扶持,再加上自身对飞行人才和地勤人才的培育力度加强,一样具备了运营洲际航线的能耐,因而在1946年年初开始,受美国人“自力更生”思想影响之下,共和国国内的民航企业就不再疯狂下订单了。

反而是以美国空军为代表的美国人开始发疯整个春节期间,共和国所有与制造洲际飞机有关的工厂都没有停工的疯狂加班,可1月至4月期间生产的94架,大部分都成功交付给美军使用,结果,麦克阿瑟依然觉得运力不足,要知道在1946年3月39日为止,美国空军领导之下的略空运机群已经拥有了185架洲际型大飞机,日夜不停的往返于澳大利亚和美国本土之间用帕皮提机场上的美国驻军士兵的话来讲,那就是无时无刻都觉得耳朵是轰鸣的,因为随时都有飞机在岛上机场中转加油起降。

将近两百架运输机,如果全部用于运输士兵,一个月之内可以将数十万的兵力转运到澳大利亚而如果全部用来运输作战物资也能够为澳大利亚运输十几万吨的物资了,而且令人不能忽视的一点是,从凹45年8月份到1946年4月份,〖日〗本海军由于潜艇根本不具备远洋破交作战能力,而他们的水面战舰又要担负前线火力支援任务,因而根本没有去完成破交作战,也就是说在这七八个月的时间里,美国海军一直都在组织船队向澳大利亚运送兵力和武器装备弹药物资更是不计其数的疯狂运输。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共和国先后两次对轴心国的经济制裁中,并未包含民用品,粮食、医药、医疗器械、民用飞机等都还并未包含在制裁的范畴之内,依靠武力掠夺了足够多财富的纳粹德国显然“不差钱”而他们在共和国航空飞行器市场上,寻求军用品的想法受挫,却并未影响到他们在民用市场上大展宏图,如今的德国空军也建立了一支以进口于共和国民用货机而组成的战略运输机群,该机群目前下编24架中航C05…2型货运机,而正在排单生产中的订单数量娄达120架。

战争比拼的就是综合国力的强大美国需要庞大的机群来向澳大利亚空运物资和人员,而德国的主战场虽然是在东欧,他们却一样有旺盛的空运需求,这其中的原因就令人费解了。

苏德战争从刚一开始就以极高的节奏进行而且完全是德军主导之下,苏军只能被动迎敌、被动挨打德国北方、〖中〗央和南方集团军群,都在1945年先后完成了世界瞩目的大型会战,其中尤以明斯克战役、基辅战役为最佳,而苏军却步步后退、国土不断沦陷,动辄数以万计的部队和大量装备被德军歼灭。

然而,风水轮流转,自从前苏军参谋长朱可夫访问共和国以后,苏联红军就仿佛吃了〖兴〗奋剂一样,不断的给德军制造麻烦,但世人都知道,苏联红军吃的不是〖兴〗奋剂,而是源源不断的武器装备和弹药物资,工业实力雄厚的共和国向苏联敝开了军购大门,从飞机大炮到坦克机枪,共和国国内生产出来的大量物资,都在不断通过上海至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的沪阿铁路、沪阿高速公路这两条大动脉,以及其他辅助的铁路和公路网,源源不断的运入哈萨克斯坦与苏联的北部边境,清点、付款、交割之后,这些动辄以万吨计算的物资,便很快由苏联红军的军列或重型卡车车队,运到叶卡捷琳堡、喀山、乌法等苏德战场的苏军后方,很快就会交给新组建的部队装备,得到装备的苏军新组建部队很快就能投入战场。

而反观德军,在1945年10月7日,德国北方集团军群都还未能从列宁格勒战役中取得决定xìng胜利,德国陆军〖中〗央集团军群就赶在苏联进入寒冬之前,正式向苏联首都莫斯科扑去,不久之后,德国南方集团军群也不甘寂寒的向斯大林格勒发起了进攻,一时之间,列宁格勒战役、莫斯科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仅从战线上绵延成片,更是成为了三个核心的苏德两军交战区域,更成为了制肘战争胜利归属的三大关键xìng战役。

然而,寒冬漫漫、白雪飘飘,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前,就响应了斯大林号召进行“坚壁清野”的苏联人民,严格执行了苏联战争国防委员会的指令,不仅将公路和铁路桥粱、缝洞等都进行了破坏,就连野外的输电电线杆都给拔除莽莽沃野上,高度机械化的德军遭遇到了在西欧从未经历过的寒冬,一夜过后就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象没人愿意去欣赏。

装备大量履带式装甲车辆的德军装甲部队日子还好过一些,他们只需要更多的油料,尤其是防冻油而已,除此之外或许机动速度会受到影响,而依靠轮式车辆进行战场机动的步兵师可就遭罪了,机械化车辆驶过之后,原本就不怎么好的苏联国内公路网早就被人为破坏得不成样子而融化的雪水让道路更显泥泞,被坦克、步兵战车等重型车辆的履带碾压之后,已经差不多成了泥沼,双桥式军用卡车根本就是寸步难行,稍不注意便陷进了泥坑里动弹不得严重影响部队的机动。

而境况稍好的越野重卡却由于油耗过高而并未在德军中普遍装备,他们在泥泞道路上的表现也并不如履带式车辆那样优秀,但强劲的马力却往往能让它们从泥坑中脱困,速度虽慢,但好歹还是可以机动前进。

寒冷的天气不仅仅给军队的战场机动带来了问题,连运输车辆都无法像往常那样灵活自如的行驶,离开了铁路线进行作战的部队,要想得到物资补给就需要依靠公路车辆运输因而在这恶劣的天气和交通条件下,不少德军部队甚至连战前补给水平的一半都难以实现,不得已之下,只能将攻势暂停,转为了战略防守状态试图熬过着寒冷的冬天。

德军前线部队的困难当然让后方的希特勒火冒三丈,谁都知道苏联国土广袤、人口比毛都多,而且还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另外还有一个特别爱卖军火的共和国撑腰,如果不能尽快干掉老毛子,希特勒就算是用脚趾头想也会料想到斯大林会让无数的工人、学生、农民,穿上军装拿上钢枪,成为光荣的苏联红军战士,那罪恶的红è思想总是能让苏联人民莫名的甘愿冲动希特勒不愿意自己的军队,越往莫斯科进攻就遭遇越多的不怕死的苏军部队。

于是乎,在希特勒的强势命令下,在无数德军后勤人员的努力下,德军动员了十万计的战俘参与到了前线的交通改善工程中来,根本不顾战俘死活的疯狂修复被苏军破坏的铁路和公路,同时德军动员了更多的列车向前线运送物资补给,同时还从国内征用了一大批重型卡车送往前线用于物资运输,另外一个举措自然就是加强空中补给,德国空军甚至从法国和英国的驻军中抽调了运输机,参与到了苏德战场前线攻击部队的物资空投中来。

至于德国空军高价从共和国购买而来的中航C05…2型货机,则被充当战略运输机使用,而在寒冷冬天中,它们的飞行任务往往都是从德国国内空运前线部队急缺的物资,在飞抵乌克兰平原上空空域之后,再与直接在前线起飞的德国空军护航战斗机汇合,一同前往前线部队所指定的空投场,将两千多吨物资全部空投下去之后,便返回德国本土待命,等待下一次向前线空运急缺物资的任务。

飞行速度快、巡航高度高、运载量大、飞行品质优秀……德国空军非常喜欢这些庞然大物般的洲际货机,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工艺再加上高品质的材料,都让德军觉得所有的货机其机体结构和耐用度都是绝对的军用品质,而前线的德国陆军部队更是喜欢这些飞猝在天空中特别扎眼的超大飞行器,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奋力向莫斯科发起进攻的日子里,他就曾两次请求过紧急补给,上午呼叫的物资补给,下午便空投下来,两千多吨物资如果用卡车运输,指不定要好几百辆汽车挣扎在泥泞的道路上好些时日才能送到他的手上,这还得考虑路况较好,而且没有游击队的破坏。

然而,寒冷的冬天让东欧的气象条件非常复杂多变,并不是任何时候都适合大规模的物资空投,而德国陆军习惯的大开大合的闪电突击战,对后勤的要求极高,空中补给也绝非是全天候,更何况运力也并不庞大,自然不可能让数十万德军的进攻都依靠空中补给来满足后勤,因而在一月份这一寒冬最浓时期,最依仗后勤补给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暂缓了对莫斯科的攻势,德国南方集团军群也放缓了对斯大林格勒的进攻力度。

如果说德军是在等待天气转好,还不如说他们是在积蓄力量,疯狂的进攻作战早已消耗了太多的物资储备,尽管德国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前就有所准备,不过空前的消耗还是让德国人有些吃不消,三大战役都对苏德战争最终胜利归属非常重要,不用多想,德军就知道同样会受到恶劣天气影响的苏军也在等待天气转好之后发起反攻,双方都在利用寒冬tiǎn着伤口,时不时主动出击一下āo扰一下对手,静静的等候着决战的到来。

所以,当共和国四月的春风已经吹绿了大江南北的时候,三大战场中最靠近北极的列宁格勒战场上,积压了一冬的积雪早已经开始消融,气温逐渐升高间,枪炮声也相比于以往更加密集了,在静默的城市里,偶尔响起苏联红军发起决死冲锋的“乌拉”叫喊声,那爆炒豌豆般的机枪扫射声催促着死亡的降临,莫斯科的苏联红军都已经换上了共和国卖来的一八式自动步枪,但列宁格勒的苏军苦于依靠湖面后勤补给困难,依然还在用着莫辛纳干步枪。

狂暴的爆炸如同阵阵擂鼓声一样响彻城市,总爱依靠人海战术来淹没德军,进一步扩大自己对城市掌控面积的苏联红军,在督战队黑洞洞的机枪督促下,一bō又一bō的人浪向着德军的防线扑来,早已等候就位的德军很快枪声大作,同样还未来得及换装半自动步枪的德军,依然用这精度很不错的毛瑟步枪稳定射击,而作为重要火力的轻重机枪却毫不客气的喷溅子弹,嗖嗖嗖的扑向鲜活的生命,收割属于胜利者的果实。

拖着尖锐的叫声,一枚枚炮弹在苏军中爆炸开来,依靠断璧残垣建立防线的德军相当稳固的防守着,凶猛的火力连续不断的收割着生命,当进攻的苏军最后一个躺在泥潭中挣扎的伤兵被德军的狙击手爆掉痛苦的脑袋,红白之物喷溅在了污垢的淤泥上,已经在这座城市里反复上演了许多次的德军反击又一次拉开帷幕了。

炮兵轰、机枪扫、坦克冲,在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与防守间,德军的进攻战术已经越来越简单,越来越直接,根本不管这城市里还有没有平民,反正他们接到命令就是射杀视线中每一个鲜活的苏联活物,最好连耗子也别放过。

隆隆开动的德军坦克不断翻转向前的履带咯吱咯吱的咬合着泥泞的道路,街道两侧的建筑早已在炮火和轰炸中化为了废墟,在装甲车队两侧警惕前进的德军士兵都小心翼翼的,加装了防护钢板和推铲的先头坦克顽强勇猛的在前面开路,丝毫不顾这一路上碾碎了多少苏联红军的尸体,嫣红的鲜血和**被泥土混合后颜è顿暗,而森森白骨却被坦克履带给卷起,又被碾碎,死亡的痕迹像是泼墨一般倾洒在城市里。

几于掠过城市上空的德国空军轰炸机群,战斗机、俯冲式轰炸机等等,仿佛但凡能够飞上天的飞机都在进攻中登台亮相出来,在机腹下挂载的炸弹一颗颗被扔进昔日繁huā似锦的城市,鼓噪出一阵阵猛烈的爆炸声和建筑物坍塌声,偶尔还有那些玩特技的德军飞行员,从高空之上俯冲而下,发出震慑耳膜的尖叫声,将重磅炸弹扔进疑似敌军重要地下建筑的表面上,换来的是更为气势磅礴的爆炸,偶尔传来的巨大轰隆声,也就证明这些飞行员撞大运了,指不定炸掉了一个苏军军火库。

进攻与防守,德军在气候回暖的日子里,似乎越来越喜欢进攻,而苏军的防守,似乎还将持续下去,就正如日军在澳大利亚疯狂的进攻一样,全然忘记了自己的身后,已经空出了偌大一片土地,像是虚无的战果,让人只能觉得赏心悦目。!。

第二卷中国崛起第七十一章转折之前

更新时间:2012…4…2111:37:40本章字数:6191

……破坏是为了和平存在,力量是为了生存而来,在这弱肉强食的战争时代,英勇的霸气掩盖胆怯的心态,不管先知是否存在,胜利与你同在!”1945年4月无疑是最为艰难的一个月,要“毕其功于三役”而快速解决掉苏联的德国,加大了对列宁格勒、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三大战役的投入力度,希望通过这规模空前的三大战役彻底消耗掉苏联的战争实力和信心,达到彻底击垮苏联的终极目的。

列宁格勒是苏维埃十月〖革〗命的摇篮、莫斯科是苏联的首都、斯大林格勒是以斯大林名字命名的极为重要的工业城市,可以说围绕这三座城市而兴起的战役,苏联是万万也输不起,退无可退之下只能浴血抗战,用鲜血和生命来浇筑属于苏联红军的荣耀与胜利。

从1945年8月8日就正式拉开帷幕的列宁格勒保卫战,到1946年4月8日为止,已经进行了两百多天拼命厮杀,德国北方集团军群当初那初锐不可当、一往无前的气势也早已被糜烂的战局给消磨殆尽,多如蝼蚁的苏联红军根本不分军人和平民,看似一个弱不禁风的小孩都敢于拿起步枪向德军射击,三百多万的这座城市从战争爆发伊始便始终弥漫着硝烟和死亡。

“要让列宁格勒从地球上消失!”希特勒给德国北方集团军群下达的作战命令可以说简单到了极致,短短的一句话就等同于讲解清楚了作战目的和核心思想,德军进攻之时便毫无顾虑可言,只需要不断的推进、推进、再推进,任何出现在他们视线里的苏联人,不管有没有穿着军装拿着武器,都一律射杀,所过之处寸草不生便光荣完成了任务。

然而,德军的凶残进攻并未吓到苏联军民。

在1945年9月初德军刚刚从三面包围了列宁格勒,让城内的苏联军民只能通过拉多加湖和空中得到补给,看似岌岌可危的形势之下,城内两百多万苏联军民并未选择投降,任凭德军空投多少宣传单、扔下多少重磅炸弹和特种燃烧弹,城市废墟连绵之下,他们依然没有放弃抵抗,而为了让列宁格勒坚持下去,苏维埃战争国防委员会坚决的将西北战区最高司令伏罗希洛夫元帅撤职,让前苏军总参谋长朱可夫秘密进入列宁格勒,继续与德军作战。

伏罗希洛夫元帅不敢妄自下达各种苛刻的命令,但深知丢小列宁格勒也就丢掉了整个红è精神的朱可夫却充分认识到这场战争必需坚持下去的重大意义,而且离开莫斯科之前,斯大林就单独找朱可夫谈过列宁格勒的重要xìng,两人达成的共识便是,除非所有人都战死,否则列宁格勒必须坚持下去。

生杀大权掌握于手的朱可夫也的确是一个极为狂暴的统帅,在他安排下通过水路进入城区的数万政治指导员,很快就分派到了各级作战部队充当“政治宣传兵”、“士气鼓舞员”、“督战员”等角è,只有一把手枪的政治指导员往往比正式军官的权利都还要大,战场上直接枪毙军事指挥官的事情更是屡见不鲜,而他们那一张张能说会道的嘴巴,也充分发挥了说教的威力,让所有苏联红军战士都觉得,伟大的斯大林正时时刻刻注视着他们一样,务必英勇、务必顽强。

热血可以浇筑军hún,生命可以谱写篇章。

朱可夫到来之后不久,德军也加大了对列宁格勒的战役投入力量,已经三面包围列宁格勒断绝了城市与外界陆路联系的德军,在德国空军优势之下,他们非常清楚苏军获得补给的重要途径已经只剩下了水上运输这一条路走,因而德国海军来了,他们带来了大量的海军舰载机,在拉多加湖上,与苏联海军之间展开了一次次特殊的海空作战。

能在大西洋上消灭掉防空火力凶猛了不知多少倍的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的德国海军,在拉多加湖上的战斗可以说只能算是“1小菜一碟”苏联海军的战舰对于德国海军航空兵而言,简直就相当于是“实战练兵”深知苏德两国海军实力不是一个等级的朱可夫,果断的让苏联海军官兵上岸作战,连炮艇、驱逐舰等战舰上的火炮都给拆解下来,否则真要是被德国海军航空兵逮住,一颗鱼雷或穿甲弹就能让他们葬身湖底,还不如将这些火力凶猛的舰载武器用于陆上防御,像机关炮之类的武器,在巷战中火力尤为凶猛,着实提升了苏军的防御火力强度。

只能趁着黑夜向列宁格勒运输兵力和补给的苏军,在口月下旬之后就一度处于相当艰难的状态,城外的防线早已被德军攻杀得七零八落,物资补给储备也并不充分,而且在城外防御作战,德军拥有装甲和炮兵火力优势,与其让士兵们趴在战壕里用步枪噼里啪啦的给德军坦克擦出火huā,还不如放德军进入城区来,限制德军的机动优势而作战,因而在10月初,列宁格勒的战事就基本转入了城市争夺战。

惨烈的巷战无疑是煎熬生命的坩埚炉,从三个方向慢吞吞的实行突破的德军不慌不忙的前进,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本身就得到了命令,是要将列宁格勒从地球上抹去,所以一步一步前进间,也好彻底杀光,而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10月7日,德国陆军〖中〗央集团军群正式开打莫斯科战役,这无疑是北方集团军群后勤补给的一个坏消息,因而他们需要也是不得不“省吃俭用”亦步亦趋的徐徐推进,直到实现希特勒的伟大目的一抹掉。

加装防护钢板和工程铲的坦克充当开路先锋、工程车辆跟进而步兵战车和履带运兵车紧跟在后,步兵亦步亦趋跟随车辆前进,德军在列宁格勒的进攻不再像以往那样,动辄以千米来计算突进纵深,而是以米为衡量单位,慢吞吞的丈量着城市的大小,一路上不断的爆破、掩埋,进攻的德军像是一把把大扫帚,所扫过的地方几乎都被夷为平地。

原本打算要依托房屋建筑和废墟,通过地下排水管道网等与德军纠缠作战的苏军,万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