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无疆(火热)-第3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咳咳……张宇干咳两声,打破了会议室里真空般的安静,微笑着看了一圈会议室到会人员的他,将话筒调整了一下后,正襟危坐的说道:“今天是星期六,是我们共和国与大英帝国成功签署海军军购合同的好日子,大家在家里也没什么大事儿,我和总理还有政治局的老方昨晚就讨论了一下,觉得今天很有必要展开一个讨论会,也算是春到来,咱们中央内部的一次非正式的茶话会,讨论的议题大家也都看见了——大国之路”
“在会议开始之前,我想再次通报两件大家都已经知道的事情,那就是大英帝国的伦敦保卫战已经宣告失利,其首相丘吉尔已经狼狈逃回爱尔兰都柏林宣誓要继续‘抗争到底’第二件事就是大西洋海战已经以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全军覆没结束,其舰队司令欧内斯特也随同‘衣阿华’号战列舰沉入了大西洋,德国海军在北大西洋上越发威风了”
张宇顿了一顿,看了看在场所有人的表情,对于美英两国这样一个现状,似乎没有人感到惊讶,德国陆海空三军的实力对于其他国家而言,已经是有目共睹的,但对于共和国而言,如今德国三军的牛气,其根源还是来自于共和国,如果没有前后两次的中德军事技术贸易,纳粹德国的海陆空三军肯定没有如今这般厉害,不久之前,德国还想和共和国再有第三次的合作,而在这一次合作当中,共和国第一次在很多方面说了“不”字,已经意识到不能继续扶持德国坐大的前提下,共和国才会比较干脆的答应英国人的贸易请求
“现在看来,我们当初的决定起作用了,通过各方面的贸易促进纳粹德国的茁壮成长,让它成为打破西方传统列强经济、社会、军事等各方面秩序的巨大破坏性力量,纳粹德国也的确没有让我们失望,他们入侵波兰、强占挪威半岛、横扫西欧,如今是渡过了英吉利海峡拿下了大英帝国根基所在的英格兰岛,俨然已经成为了欧洲第一强国,还有一统欧洲之势”
“战争,的确是最好的破坏方式,的国际秩序和利益分配建立,必须要革除掉旧秩序和旧利益分配的体系,而战争则无疑是最好的介质,纳粹德国发起的战争让整个欧洲积累数百年的财富可以毁于战火,社会经济结构摧毁殆尽之下,欧洲白种人那独有的意识形态也将随之改变,要想创建的国际秩序就容易得多了”
张宇的话并不让在场所有人惊讶,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始终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奋斗要点的共和国,一直以来的梦想自然是要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工业等等方面牟取世界最强的地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共和国在经济、科教、工业等方面已经拥有了冠绝全球的实力,可这并不代表着共和国的国际地位已经达到了理想的高度
大国,何为大国?强国,何为强国?如果说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富足等都可以成为大国的评价标准,那么这个国家的大国头衔上,肯定会加上一些形容词,比如说“资源大国”、“人口大国”等,但共和国想要是“世界级的强国”,但这并不代表共和国想要在全球谋求霸主地位,称霸全世界的确是一个美好的梦,但这样必将带来很多复杂的问题
与其称霸全球,倒不如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一个以共和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体系,让共和国在世界经济、军事、政治等方面拥有主导地位,以本国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维持全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人类共同进步与发展,这显然要比在全世界为了维护自身霸权而惹事生非好得多,也加有利于人类共同的和平与发展愿望
“其实,今天座谈会讨论的要点就是在国际形势之下,我国究竟应该如何做、如何走,才能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创建以共和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
张宇已经成功引出了话题,这个话题很快就引起了一连串的反应,来自于不同部门的官员自然在这个议题上有自己不同的意见,而这种关系国家未来发展战略的议题,其实早在去年就已经讨论过了,那时候共和国各中央主要部门还都得到了一份名叫——“1944年共和国国家战略发展备忘录”的报告
这份报告首次围绕着国家稳步发展之后,在“全球霸权主义”和“创建国际秩序”之间展开了细致的阐述,对于千百年来反复经受战争,在近代反复被帝国主义列强欺负的中国而言,在全球争霸、以牙还牙的对付那些欺负过共和国的资本主义列强固然是好,但这样做又有什么长远利益?国家战略所追求的是一个国家利益的长远化、稳固化,从现实利益角度上来讲,对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其实全球争霸的实际效用并不大,反倒是在全世界建立一个以共和国为主导地位的国际秩序,让全世界认同中国、认同东方思想、认同共和国的世界强国地位,全世界都围绕着共和国来和平共存的共同发展,利人利己的可持续发展才真的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否则为了一时的全球霸主而咄咄逼人,谁又能确保自己会一直强大下去?
将国家化小,完全可以看成是一个企业,一个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企业,全世界的每一个国家都是一个个的大大小小的企业,在地球这个星球上,为了生存的空间、为了发展的条件,彼此之间都不互相让的竞争着,在工业**之前,全世界都没有一套统一的秩序和法则来维持世界的秩序,于是乎彼此之间的竞争就可以以任何方式展开,屡试不爽的就是战争,以侵略的方式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这莫过好也的方式
但,随着人类思想和文明的进步,人类开始意识到,丛林规则、文明规则和国家规则已经隐隐之中开始左右世界的局势变化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局势的风云变幻早已不能从一般的现象学角度来观察国际局势变化的运行机制,虽然国际机构和国际法构筑的普遍规则的确在世界争端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说日内瓦公约对战争中的战俘、平民等给予人身保护,而在另一方面,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在某些时候被肆意践踏和损害,而侵犯国际法者也依然可以我行我素,像如今的国际联盟依然存在,但以德国、意大利为首的纳粹国家依然可以肆无忌惮的发动侵略,而深受战争伤害的国家,也没有想过借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时,为了维护世界秩序而构建出来的国际联盟提供帮助
仔细分析和观察如今战火纷飞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试图去研究分析是什么规则和机制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作用?很显然,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会有不同的结果
现实主义者会坚定的认为,这是由于日耳曼民族为核心的纳粹主义,在其极端民族主义思想作用之下,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形成的世界各资本主义列强利益分配对己不公,他们需要打破旧秩序来为自身利益谋求最大化,因而他们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解释,坚持国际形式就是国家利益的延伸和国家利益的总和,强国是世界的主宰,要想成为世界所公认的强国,就必须要发动战争
现实主义者的观点无疑是许多人的共同想法,而也有人认为,纳粹主义的崛起是因为国际政府机构如国际联盟、国际劳工组织、国际红十字协会等一系列国际机构的发展与健全,还并未具备压制和约束世界各国自主行为的结果,像纳粹德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自身的强大可以让他无视国际联盟和凡尔赛合约的约束,疯狂的扩军备战
而假如在全世界拥有一套完善的国际机构体系创建出一套世界文化,这套世界文化包含意识形态理念、制度和具体政策,有人权观念、法制国家和民主制度等,它们影响着世界上各个国家,世界不再是强国的竞技场,每个国家都受到制度化的国际规范的影响和约束,因而可以用联合国和国际法庭来约束各国政府行为、用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来维维系全球经济、用国际劳工组织来保障劳动人民权利、用国际红十字协会来保护弱势人群、用国际人权组织来维护人权……假如真的有这么一些个具备强大效力的国际组织,战争也就不会爆发了
无论是现实主义者的观点,还是理想主义者的期望,其实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当前国际局势,共和国政府自然清楚知道,当前世界是有三种不同的机制和规则并存作用,丛林法则、文明规则和国家法则,相对而言,以国际秩序为核心的文明规则尚未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而国家法则也不具备强势发展的条件,因而造成了现在的世界,依然由“强者生存,弱者淘汰”的丛林法则来主导,各国依然坚持着“大国决定小国命运”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机制,简而言之就“谁的拳头硬,谁就是活得好的老大”
由此以来,就可以很容易分析清楚,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会爆发了,以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等为代表的同盟国,与大英帝国、法兰西、美利坚为代表的协约国,也就是想要用武力来一决高下,比一比谁的拳头硬,以便他们重瓜分世界,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和利益分配并不让所有国家都感到满意,尤其是作为一战发起国之一的德国,经过希特勒的一番调教之后,反而以为强硬的态度来处理国际事务,再一次想要以武力来谋求本民族的利益,丛林法则被再一次运用,因而便有了正如火如荼进行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两次世界大战,至少到目前为止,共和国都是始终是旁观者,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共和国早就清楚的意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继续下去,也不过是再一次让“丛林法则”在国家与国家之间成功应验罢了,可以想象到,就算纳粹主义国家赢得了这次大战胜利,按照他们的设想重瓜分了利益,而战败国的美英法等,自然而然会不服气,这又为下一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
难道人类就要在这样反复的争权夺利中最终毁灭自己?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那会儿的自治区政府根本没有多大的国际话语权,这就罢了,但这一次大战,共和国肯定不会答应了,因为作为重要参战国的纳粹德国已经知道研究核武器了,而假如此次大战,以美英法的战败为结束,那么失败方肯定会想方设法的武力反击,到时候战争将加惨烈,甚至会出现核大战,如此一来,世界也就甭想继续和平下去了,整个地球或许都会因为交战双方的核大战而导致地球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也就在这样自相杀戮中,走向了彻底灭亡的深渊
好不容易奋斗数展起来的共和国,显然不会让这样的恶性循环继续下去,共和国必须要以一个强势的姿态参与到国际事务当中,而要想彻底断绝这种危险的循环,就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让共和国建立一个以中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建立健全一系列的国际组织来“管理”人类共同的家园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世界是在向文明的方向演化进步的,但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依旧会长期存在于人类世界,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始终都可能遭到另外一个国家的侵略,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对于共和国自己而言,则只需要加强对一系列的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协调运作,在国际政府间的机构和组织制定出大量的规定、准则、条约和法律来协调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关系,以国际法的形式来解决各国的争端和冲突,让人类社会文明化的步伐,与人类自身科学文化知识的丰富同步进行,在人类社会和平共存和共同发展中,发挥出主导地位的作用,而这便是共和国需要为之奋斗的目标
当然,想要单纯的用丛林法则实现自身目标,和想单一依靠理想主义来实现,在如今的国际局势里是无法成功的,共和国需要以一切遵从国际社会的现实和服务国家利益最大化的角度,针对不同的国际事务采取不同的规则,或者是多种规则结合使用,才能最大限度的谋取国家利益的同时,还能实现自己国家战略目标,简而言之就是“大棒加胡萝卜”的策略
张宇反复阐述了自己的思想和论点,之所以召开此次非正式的座谈会,其实就是想要集思广益,共同讨论共和国未来发展战略的问题,而历时两个多小时的座谈会,最终讨论出了远中近三个目标,共和国近期的目标便“不能让纳粹德国独霸欧洲,不能让美英两国一败再败,不能忽略苏联和日本的狼子野心”。
大国无疆第二六四章形势,目标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书包网cc—http://。cc
第二六五章怒火
更新时间:2012…1…717:32:38本章字数:8956
春风抚弄,苍茫大地绿意复苏,通往共和国首都国际机场的高公路上,一辆亚美豪华大巴车保持着一百米的间距跟在两辆黑色奔驰的身后一路奔行,他们便是即将离京的大英帝国访华交流团,此次访华对于他们而言可谓是收获颇丰,满载而归的他们也是时候回家了【“疯狂”获取多章节】
回家,对于这群英国人而言,他们的国家似乎已经不用回去了,也回不去了
当伦敦唐宁街十号的大英帝国首相官邸上高高飘扬起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卐”取代了米字旗后,他们也就没有必要再返回不列颠群岛了,当然,客观原因自然是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惨败,德国海军对北大西洋尤其是不列颠群岛周围海域的封锁力度也大了,他们要想回去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车内非常安静,平顺的机场高公路上,豪华大巴一点颠簸感都没有,车载空调也让车内的温度非常舒适,没有室外的那般寒冷,但坐在舒服的座椅上的每一个人都闷闷不乐并不开心,毫无一丁点儿完成既定任务的兴奋感,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着郁闷二字,因为他们刚刚已经得知,原本计划从共和国首都搭乘飞至伊朗阿巴斯的国际航班,然后转乘货轮冒险返回英伦本土,但是现在,德国海军刚刚大胜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在消灭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的海战中,法国海军舰队竟然也搀和其中,这无疑彻底断绝了英伦三岛和外界的海路交通了,所以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去大英帝国的盟国——美利坚
机票早就定好了,2月20日下午13点整起飞的共和国国航ZGHP1012航班,执飞这趟航线的大型宽体喷气式飞机是由共和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设计、第二集团公司负责生产制造的大型跨洲际型客机,在航程、商载量等方面都比以往只能执飞从上海到旧金山航线的宽体喷气式客机为优秀,即便这样,此次飞行也需要耗时时30分钟,最便宜的经济舱机票单价也达到了1025美元,商务舱贵,所以大英帝国访华交流团被迫到北美洲的这趟旅程也是耗费巨大的
“团长,我们真的回不了本土了吗?”
“回不去了,除非你能游回去,或者愿意成为德国海军的战俘”
踌躇满志的大英帝国访华交流团团长斯蒂芬森有些难过的回答道,看了看周围诸多帝国船舶方面的专家学者,这些可都是帝国海洋军工方面的宝贝,但每一个人似乎都不愿意去加拿大,他们愿意回到自己的祖国,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
“相信我,反法西斯战争必然会赢得胜利,我们总有一天会风风光光的返回本土”斯蒂芬森提高声音的鼓励士气,看了看车窗掠过的风景,他的那颗火热的心,似乎已经飞越了千山万水,飞越了中亚、波斯湾、地中海、大西洋,回到了英格兰岛,但他的身体却没法回去
车来车往,每一个往来于机场的人都有着各自的目的,他们来到这里乘坐飞机飞往不同的地方,又有不同的人乘坐飞机来到机场,然后又各自奔向各自的目的地,忙忙碌碌的首都国际机场航站楼磅礴大气,漠然的注视着从贵宾通道进入的大英帝国访华交流团,而一架蓝白相间涂装的大型宽体喷气式客机已经准备用它那三极客舱巨大的容量,装下467名乘客
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当ZGHP1012航班客机那两轮前起落架和四轮小车式主起落架相继收起之时,昂首刺入蓝天的客机带走了来去匆忙的大英帝国访华交流团,他们带走了遗憾、留下了希望,他们将在美国旧金山时间2月20日下午15点30分左右抵达,随后再转机前往加拿大的渥太华,正式结束自己的使命
而与此同时,位于G5:00时区的美国纽约;时间的脚步才刚刚跨入2月20日,而在纽约西南的美利坚合众国首都华盛顿,五角大楼的灯光已经暗了下来,但白宫的总统办公室里,却才刚刚亮起柔和的灯光,听取完美国海军部紧急会议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其侍从的帮助下,满脸倦色的回到了自己的总统办公室,叫来一杯浓浓的苦涩咖啡,罗斯福总统又要通宵达旦的工作了
发生在北大西洋的比斯开湾海战,于格林威治时间2月15日下午14点许正式宣告结束,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旗舰“衣阿华”号战列舰于沉默前五分钟发出了最后一封电报,电报内容只有一句话——“大西洋舰队永眠西欧罗巴海盆,但反法西斯斗志依然昂扬”,随后这艘美国海军的骄傲——“衣阿华”号战列舰,便在21分07秒彻底消失在了海面上,不过这一时间美国自然不清楚,他们只知道收到舰队最后一封电报的时间,定格在了纽约时间2月15日上午9点16分
此次海战,是美利坚合众国正式以同盟国成员身份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由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主动出击的第一次海战,而且也是美利坚合众国自建国以来,首次派出如此大规模的海军舰队赴欧洲遂行战斗所发生的海战,自然也是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自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失败,可谁也没想到,如此之多的第一次,竟然是以“全军覆没”这样一个结局收场
失望、愤怒、疑惑……当海战失利的消息发回到美国海军部的时候,谁都以为这是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司令欧内斯特的一个玩笑,这位能用喷火器剃胡子的老头,爱开玩笑的性子可是在美国海军内部出了名的,说都知道这位很有脾气、很有进取心的犟老头,是有可能开玩笑的,就像罗斯福总统第一次申令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应尽快掌握战争主动权之时,欧内斯特竟然在回电中称——“大难临头,他们终于想起龟儿子了”
但,这一次欧内斯特真的没有开玩笑,整场海战,舰队都发回了大量的电报,因为自海战爆发,已经暴露的舰队就没有继续保持无线电静默的必要,所以欧内斯特让通讯兵及时的将交战情况以无线电电报的形式发回了国内,但谁也都不想承认,海战的结局竟是如此痛彻心扉,这其中最受打击的人,当然是美国总统罗斯福
得知大西洋舰队全军覆没消息那一刻,罗斯福也一度感觉到难以置信,大西洋舰队可是一支耗费了无数金钱所铸就的舰队,它可是一支拥有五艘航空母舰的大战斗群,美国海军最先进的四艘衣阿华级战列舰也在其中,这还包括四艘南达科他级战列舰以及数艘巡洋舰,而且为了此次海战,美国海军还出动了一支补给船队为之提供后勤补给,也就是这么一支准备充分、兵力强大的舰队竟然落下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全军覆没”,这应该让罗斯福如何去接受?但他却又不得不接受
痛心,罗斯福总统并不心痛此次海战损失掉的5艘航母、8艘战列舰等众多大型水面战舰,他心痛的是此次海战中尸骨无存的三万多兵美国海军官兵,战舰没了,可以再建,就像大英帝国皇家海军已经,就算是本土舰队没有了,只要还有足够多的人才,有足够多的资金,工业实力强大的共和国能很快建造出数量巨大的各型战舰,从战列舰到驱逐舰,就怕自己没钱买,不怕别人不会造
事实已经铸就,谁也没法改变
罗斯福总统虽然为此次海战中的沉重损失而心生自责,他几度认为是自己多次催促的电报,以至于让欧内斯特决定冒险一战,却德国海军趁机给消灭,归咎战败原因,他干扰舰队司令正常指挥也算是一大因由,可就算罗斯福自责至死,也已经无法挽救已经覆灭的大西洋舰队,他唯一能做的,自然是重振作整个国家士气、让政府照顾好大西洋舰队牺牲官兵家属,同时对海战失利原因进行总结,及时调整战争策略以应对大西洋舰队覆灭而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从2月15日当天下午开始,一连好几天罗斯福将大部分工作交给了其他政府官员负责,自己则全身心投入到了处理大西洋舰队的相关事务中,当然他并没有忘记及时召回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召开一连串的紧急会议以应对德国海军独霸北大西洋所带来的恶劣形势,这其中也包括面对大英帝国本土反法西斯战争接连失利所带来的影响
后事的处理花费了罗斯福不少的时间,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已经接受了罗斯福的安排,将尽快从太平洋舰队中抽调部分战舰,穿越巴拿马运河进入北大西洋,不会主动奔赴欧洲报仇雪恨,其职责将是保护美国西海岸各主要港口和航道安全,遏制日益猖獗的德国潜艇所带来的巨大威胁
直到2月20日深夜,围绕着如何应对大西洋舰队全军覆没所带来恶劣形势,以及未来战略调整等议题的美国海军部第五次扩大会议正式结束,海战失利的后事问题,罗斯福总统这下才算是处理完,不过这些都是从政策、方针等方面,真正落实下去并产生实际效果,肯定还需要时间,比如说从太平洋舰队中抽调战舰临时赴大西洋来执行保护本国海岸线的任务,这些战舰离开夏威夷、横穿巴拿马、进入大西洋,这都需要很多的时间,而为了确保这一段时间内,刚刚赢得海战胜利士气正旺的德国海军潜艇捣乱,美国海军航空兵还不得不加强了反潜巡逻力度,加大了对北大西洋海域的空中巡逻密度,严防德国海军可能出现的突袭
罗斯福总统的眼光看得不可谓不远,他已经开始担心由于美国海军失去了海上屏障——大西洋舰队,德国海军会趁机横跨大西洋向其本土发起进攻,无论这种突如其来的进工会带来什么样的损失,但唯一一条肯定会让美国政府和民众难以接受,那就是北大西洋再也不是隔绝欧洲战火的天堑,战争同样会烧到美国本土,而如果这一天真的到来又应该如何应对,罗斯福总统不得不未雨绸缪
夜雨绵绵,先是轻柔荡涤的细软纱巾一样,从黑沉沉的天空中柔柔落下,在徐徐微风中舞动起来,浇润了白宫前的草坪,在枯黄的路灯灯光照射下,显得特别的忧郁,直到树叶上挂满了水珠,不断滴答滴答的掉落,宁静的黑夜这才有了些许的生气,不过总统办公室里透出的柔和灯光,依然默默的挥洒开来,射进茫茫的夜雨中消失不见
伏案工作的罗斯福戴着一副老花眼镜,看着厚厚文件资料的他浅酌了一口苦咖啡,疲软的眼皮跳了跳,精神又好了一些,继续打起精神工作,他需要从厚厚一摞的资料中,认真分析出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战败的根源所在,因而他研究的这些个资料,一部分是关于同样被德国海军所击败的英国皇家海军本土舰队的,而另一部分,则全部是由情报部门搜集整理而来的德国海军作战舰队相关情报
资料非常多、也非常多样,1913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威尔逊任命他为海军助理部长,他在任的七年时间里表现非常好,一方面为他日后政治生涯的做好了铺垫,另一方面也让他对海军的建设与发展有了许多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在他对海军建设的思想中,最为核心的一点就“强大而有作战能力的海军”,那七年的时光里,他学会了很多的东西,也扩大了视野,可他对美国海军的期盼却一直没有变,哪怕直到已经连任四届总统,他依然想要一直强大而有作战能力的海军
他做了七年的海军部长助理,对美国海军的了解是非常彻底的,而自其第一次担任美国总统以来,他对美国海军的建设和发展就加上心了,所以这么些年下来,罗斯福已经对美国海军的方方面面清楚知晓,尤其是大西洋舰队,当初还是他说服国会紧急拨款50亿美元用于加强国防,从而让大西洋舰队得到了充分的临战训练和扩大,可付出了如此之多,居然得到的是一个失败的结局,他心里很不服气,他需要找出原因,哪怕通宵达旦
雨,继续下着,喝完一杯浓咖啡后不久,难以支撑的罗斯福终于没过多久就睡着了,趴在他那椭圆形办公桌上呼呼睡着了,侍从小心的打开了办公室门,悄悄的为罗斯福披上了一件大衣,然后关闭了桌上的台灯,灯光消失的那一刹那,伏案而睡的罗斯福正前方,摆放在办公桌上的金色字体的座右铭——“这里要负最后的责任”,那一行字显得特别的晦涩
一天的阳光照射进来的时候,罗斯福总统已经醒了过来,每天都会按时吃早餐的他似乎已经因此而养成了一个固定的生物钟,就算精神状态很不好,很想要睡觉,可一到这个时候,他依然醒了过来,一阵梳洗过后,又准备接着工作的他却接到了一个电话,美国海军部部长诺克斯求见
大西洋舰队全军覆没,身为海军部部长的诺克斯的日子也并不好过,这些天来他始终都忙于为大西洋舰队料理后事的工作中,和罗斯福总统一样,一连几天里,只有累得趴下了,这才会小睡一会儿,醒来就会立刻投入工作中,昨晚他同样出席了第五次讨论会议,回到自己办公室的他也同样熬夜工作,但并没有睡过去,而是加紧着整理战败的因由上,虽然由始至终,从大西洋舰队发回的战时电报并不多,所能提供的资料是匮乏,可诺克斯结合情报部门的一些资料,还是找到了一些很有利的原因,因此赶紧就要找总统报告了
诺克斯赶到总统办公室的时候,罗斯福刚好用完早餐,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还没吃早饭的他,忍着肚子的饥饿,赶紧将一份还有油墨香气的电报,递给了顶着两个黑眼圈的罗斯福总统,赶紧就站在了一旁,等候罗斯福的问询
为了找出大西洋舰队全军覆灭的原意,诺克斯可是多方求教,美国中央情报局也为之提供了大量的资料以供其分析战败原因,经过这么些天的反复总结和思索,他在给罗斯福总统的报告中,分析出了最找到的三个客观原因,当然像已经在会议上讨论过的大西洋舰队冒进以导致失利的主观原因就没赘述了
诺克斯的三个客观原因很简单,第一个就是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航母舰载机,无论是F4F野猫式战斗机,还是TBF复仇者鱼雷攻击机和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三款舰载机的作战性能数据都没法和德国海军同类型的舰载机相比较,尤其是F4F野猫式战斗机,其格斗性能远不如德国海军装备的210海军型舰载战斗机,德国空军战斗机部队轻轻松松就把美国海军大西洋第二分舰队所有战斗机都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