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无疆(火热)-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此,射了穿甲弹的坦克所有车长都很是惊讶的看着各自的战果,有的车长现自己的战果不止一个,而且第一个战果死得并不是很难看,也就是一个金属窟窿而已,但后面的第二个战果就显得悲催许多了,简直成了废铁一般。而那些没有两个战果的车长,就是因为看到了穿透了一辆日军坦克后还能飞行一定距离,并且将几个日军倒霉士兵给拦腰穿成两截。
曾经在实验测试中,标准穿透性能是2ooo米距离上穿透715毫米均质钢装甲的稳定尾翼脱壳穿甲弹,现在却表现出了一弹两车得恐怖战果,其威力实在实在是太惊人了。
“我的个乖乖,稳定尾翼脱壳穿甲弹真是够厉害啊”
“早知道就该用破甲弹的,用穿甲弹真是浪费了”
“可不是吗?一炮双响还好,打穿了一辆蒙皮坦克后,还什么都没砸到,就真的是亏大了”
………
轮坦克齐射效果实在是出乎众人意料,无线电里顿时就充满了各种叫好声和叫骂声,一炮就干掉了两辆日军“轻型”坦克的自然是高兴得很,而那些精心瞄准后实现了精确命中,却现其他人的炮弹都干掉了两辆,而自己的穿甲弹穿了第一辆之后,再也没取得什么战果,哪怕砸到几个日军倒霉鬼也能让人心安,可什么也没有之下,难免会让人遗憾得骂娘几声。
共和**队这边正遗憾着参加轮射击坦克未能取得一炮双响的特殊战果,并且轮射击效果也让后续参战坦克知道了除非是必要时刻,应该尽量少用稳定尾翼脱壳穿甲弹这种高附加值的弹种,所谓的必要时刻自然是指能够击穿两辆日军坦克的好时机。同样,坦克的射击效果也提醒了坦克团的炮兵营,突击炮、反坦克炮之类的,恐怕会单就创造双战果。
而日军这边,突然而来的打击根本让日军难以相信,距离还在两千米左右(当时实际距离已经不足两千),日军的坦克火炮有效射程还根本没到的时候,却猛然现对面的共和国装甲部队快开火了,而且是以相当怪异的快行进中完成集体齐射,默契程度、优秀战斗素质和坦克性能简直是完美的相得益彰,反观这边立刻就呈现了恐怖梦魇。
命中率高达百分之百,日军倒还可以将理由归为共和**队在使用装甲部队和坦克性能方面的确很强大,得益于某些坦克出现了“一炮双响”,即单射击就干掉了两辆日军坦克,以至于命中率过了百分之百,这可就让本打算以出其不意主动出击而争取获得意外战果的日军,现在真的是进退维谷了。
“漂亮”
因为在战场上空执行着“实时直播”的无人侦察机,从获取数据到加密送回去,再到接收解密,这其中有一个相当的缓冲时间,所以战场上的第十四机步师坦克团已经在准备着第二轮射击的时候,盯着大屏幕的第五军军长梁国伟才刚刚看到射击效果。
“这***坦克也忒不挨揍了,竟然被一炮搞穿了两辆”
梁国伟比较高兴这样的一个战果,虽然刚才的一次坦克齐射就射出了八十多枚昂贵的稳定尾翼脱壳穿甲弹,也就是说刚才那些坦克轰然一炮,就让共和国的纳税人几万块钱没了,可取得的效果也的确是满意的,那些一辆辆化成了废铁的日军坦克就是最大的报酬。
“也不知道这日军作战思想是怎么搞的,怎么照搬西欧国家所形成的本国日军条令、操典之类的,却会是这样一个效果?”
到现在,梁国伟都还是有些想不通为何日军第一装甲旅团会主动出击,难道是因为其军事思想中很是强调的“突然性”也就是主动进攻的闪击战,让日军第十六师团很是大胆的向共和**队派出了装甲反击部队,企图利用日军自我标榜为“极其擅长的运动与歼灭战”战术来破灭掉共和**队的进攻。
或许,这是一直奉行“唯进攻论”日军,在开战以来一直被共和**队反复压着打,压抑太久之后所爆出来的举措,虽然有些不自量力,但在梁国伟看来这也是一个不错的尝试,至少也证明日本6军并不是豆腐渣做的,他们并不败在战术和士兵素养上的失败,而是其综合国力尤其是军事总体实力的差距所造成的,假如日军也有共和国一样的装备和补给,那么这场战斗肯定就不是现在这个开局,剧情进展也一定不是如此的索然无味。
战场上的真实情况真的验证了梁国伟的猜想,有着自动装填设备的共和国4o式主战坦克,参与了轮射击的坦克很快就做好了再次射击准备,而排在他们之后的第二梯队坦克群早已接替了第一梯队的坦克群,没来得及更改弹钟的他们,同样很快默契的齐射射出了带着极具渴望战果**的又一批稳定尾翼穿甲弹。
交替射击之间所耗费的时间非常短暂,常年累月进行战术演练和磨合的坦克团早已是玩转了坦克这种强大的兵器,日军虽说对共和国坦克性能高低的确不了解,但他们也是经过了很严格训练的。
由于双方距离始终在不断缩短,而且由于共和国方面轮射击的战果实在是让日军愤恨不已,所以在共和国坦克进攻第一梯队不减但却在换弹、第二梯队加向前并准备射击之间,同样经过了很多训练的日军完成了射击和施放烟雾的准备,而且知道了共和国坦克主炮射程很远、炮弹威力巨大,吃了亏的他们还进行了规避机动。
但遗憾的是,他们的坦克不能实现行进中射击,所以他们必须要急停下来瞄准之后才能射击,而第十四师坦克团的坦克却根本不需要,而且行进间射击有弹道计算机的帮助,射击准确度还是非常之高的。所以,这一次并不是第十四师坦克团的单方面射击,而是双方的对射。
日军坦克所射的穿甲弹明显从脱膛度开始就全面落后,其弹体结构也决定了受空气阻力影响很大,进而会有很大程度的误差,并且就算是撞到了目标,其穿甲能力也实在不敢恭维,12oo米距离上都不能穿透5o毫米均质钢装甲的日军坦克穿甲弹,在一千六百多距离上只能说给前部装甲几乎相当于八百多毫米均质钢装甲的4o式坦克抚摸罢了,其中还有不少穿甲弹直接被弹开了,有的穿甲弹撞上了4o式主战坦克披挂的反应式装甲,倒是给造成了一定的装甲块因主动爆炸以抵消穿甲弹动能而就此报废。
而第十四坦克团第二梯队所射的稳定尾翼脱壳穿甲弹,目标变得更为狡猾的同时,也有着飞行距离更近的一大优点,每一辆被击中的日军坦克都和轮被命中的坦克一样,——被爆了前身还失去了菊花,活像是被某个尖角怪兽从屁股上给猛插了一下似地。挨上一炮的日军坦克顿时就萎焉的停了下来,某些惨一点的坦克其内部油箱不小心被穿甲弹所引起的高温金属射流击中了,顿时坦克就生了剧烈爆炸,并引了其所携带弹药的殉爆,当场就成了一团钢铁焰火。
听到前线部队的报告的王阔,还通过分享军部无人侦察机所拍摄的战场实时画面“自行确认”了战果,第一想法就是日军第一装甲旅团真是太让他失望了,原本希望着这场战斗能成为经典装甲战役的,结果却在坦克团两轮射击之下就几乎要宣告坦克战结束了,这不能不让人大失所望。
“偶滴个神,这哪儿叫什么装甲会战?才两轮射击日军装甲旅团就要洗白白了”
日军一个战车师团为两旅(四联队)建制,一个战车师团只有三百多辆坦克,而每一个战车联队编三个战车中队和一个轻型战车中队、炮战车中队和一个维修中队,因此所谓的日军第一战车旅团,即王阔嘴里的日军装甲旅团,参战的所有车辆其实不到三百辆,坦克一百五十辆左右,而被第十四机步师坦克团连续两轮高命中率的射击之后,战场上俨然已经没剩下几辆“健全”的坦克了。
战斗几乎已经毫无悬念,刚才闪电般的坦克会战很快开始又很快结束,而且是以日军坦克的全面失败、敌军一辆也未战损而结束,这一幕幕都映入了跟进而来的日军步兵联队官兵眼里,没法掩盖的现场直播事实,已经让他们打心眼里感到了实力的差距,随即油然而生的自然是恐惧感。
交战距离已经近得不能再近了,第十四机步师坦克团第一梯队的坦克群已经第三轮齐射即将开始的时候,跟进在后面的机步二团已经主动缩短了跟进距离,当第一梯队坦克群完成射击之时,机步二团的步兵战车群便加冲了出去,对于坦克而言,他们接下来已经没有了任务,而完成秋风扫落叶的自然是机步二团,因为在一个日军步兵联队毫无防御之下的野战战场上,有着机动与防护双重能力步战车的机步二团,吃掉这块肥肉还是不错的。
“这仗打得真没意思,恐怕要让老子过足瘾,估计只能打到小日本本土才行”轻描淡写的感慨完,王阔看了看表,是时候洗洗准备吃午饭了。
第二卷中国崛起第四十九章记者在行动
更新时间:2011…8…184:10:17本章字数:6695
第四十九章记者在行动
“我能去朝鲜吗?”
“你通过了战地记者资格审批吗?”说着,军官看了看萧娅的证件。
“审核没通过,不过……”萧娅也不知道该说什么,看着军官遗憾的神色,挠挠头后说道:“我真的想去,还有,别看我是一个女记者,我每周都会参加防身术健身课,是有自卫能力的”
“很抱歉,但从你记者证上来看,你已经入朝一次了,这一次难道也是为了去报道平壤事件?”军官说着,将记者证还给了萧娅,虽然后者是鼎鼎大名的央视新闻台很有名气的外场记者,但也并不代表萧娅可以在无证情况下进入战区展开新闻报道工作。
军官说得没错,萧娅的确是已经入朝一次。而那一次仅仅是站在共和国丹东连接朝鲜半岛新义州的鸭绿江大桥朝鲜端,电视直播报导了一次共和国援助移交朝鲜人民政府批物资的交付仪式,之后很快就被栏目组召回了国内再也未进入过朝鲜半岛,更不用说报道任何有关朝鲜半岛战争的新闻。
开战这些天来,萧娅也做过几次外场采访,不过采访在华朝鲜人生活现状、共和国民航总局开辟印民航航线、教育部拟第三轮教育改革等事件,都不能让萧娅感觉到作为一个记者应该有的价值,她开始羡慕起那些军事栏目组和真正的军方战地记者们,能够抵达战场为观众报导最新的消息,不仅可以提升自我价值,还更能让萧娅得到自我满足,因为她始终觉得当前任何有关朝鲜半岛战争的消息都是有足够吸引力和挖掘快感的。
可惜的是,萧娅的战地记者申请通过了,考核却没有通过,这对于雄心勃勃,甚至已经谋划好入朝后应该在哪些方面多加注意,重点报导什么类型素材等都想好了,却猛然现自己根本不能成行,进入不了半岛,谈何实现战地报导?所以,她一气之下给台里请了假,直奔丹东而来,就是看看自己的记者证能不能起到一定作用,假如侥幸获准,那么到时候给台里申请被通过也就百分之百了。
“真的不能让我过去吗?”
“如果你真的是要想去报导平壤事件,我就奉劝你一句,乘早打消这个念头,像你这样的记者今天已经来了不下十个,没有一个得到批准”
日军在朝鲜平壤南城区里,用极其卑劣的行为将无辜平民作为“防护盾牌”的事件,自经过共和国外交部的披露之后就被整个世界闹得沸沸扬扬有,全世界的人都见识到了日本军队的非人道、反人类行为,畜生不如之词更是反复叫骂,但有关这件事情将会如何解决,始终成为了一个二十四小时悬疑。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进入朝鲜平壤成为了很多记者所认为的谋求获得最快、最真实进展披露途径的绝佳方法,因此才有了除了参合这个重磅事件还要长期逗留半岛的萧娅,也被军官认为是一时兴起而要进入平壤的记者,都图一时兴致而让了那里是战火纷飞、命如草芥。
事实上,萧娅就算是进入朝鲜半岛境内也很难采访到实时的战争新闻消息,当前开战才没多久,战争主角是共和国6军第五和第六集团军,他们根本不会允许将耗费自身兵力来设法保护的记者搀和到战争来,另外空军目前正忙着在安州、咸兴等地区建设前进机场,部队完成作战部署这种机密空军是不会愿意被人采访的,除此之外就没什么值得让记者们报导了。
海军就更加不可能让记者们参与报导,目前在战区也就是朝鲜半岛周边海域执行作战任务的,都是共和国严格保密的先进作战潜艇,用海军的话来讲,那就是这些装备了先进信息系统和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的现代级常规作战潜艇,至少领先世界二十年,所以海军最大的希望就是自己永远对于敌人是隐身,战争越是单向透明就越好,哪儿可能允许记者们登上潜艇,更不用说报导了。
所以,当由国际红十字会、各**事观察特使等组成的平壤事件国际调停代表团,在空军的帮助下赶赴到刚由6军第六集团军占领不久南浦,已经开始接触日方、了解事件进展……也就是这样一个消息,除了几个随团记者之外,世界其他媒体对此根本一无所知,而且共和国外交部还尚未通报这件事情,目前最主要的是等候日本政府的回复。
“天啊,这……这是平壤吗?”
乔布森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抵达平壤之后,他们第一时间就要求共和**方将他们送过江去,很快他们就分批乘坐着共和**方准备的快艇渡江了,但船还尚未靠岸,乔布森就很是吃惊的看到了大同江南岸的恐怖现状——满目疮痍。
简单说来,乔布森等人老老实实的蹲在快艇里,快艇上也支起了一面迎风招展的白旗和一面国际红十字会的会旗,但他们是可以东张西望的,先现的自然是被共和国第六集团军炮火蹂躏过的大同江南岸即日军沿江岸防阵地,此时此刻的这些阵地已经不再有原来的模样,整个岸边镶砌了大大小小弹坑,被犁翻的土地之间有不少正在阳光照射下闪闪亮的弹片……
“国人到底做了些什么?非得逼到日本矮子们走到绝境?”有幸成为代表团成员记者之时,乔布森心里就在一个有着正常教育和军事政治体制的国家,为什么要做出如此反人类行为,他一开始就认为肯定是国人实在太狠,一定是把一只吹嘘着自己不可一世的日本人逼到绝境,所以才会冒着被全世界唾骂铤而走险。
现在看来光是共和**队简简单单的对日军岸防阵地火力打击,就足以看出乔布森的猜想果然是事实,日本人显然是被逼的,真要是和有如此恐怖实力的对手硬打,估计日本人会输的渣都不剩。但转念一想,乔布森也并不赞同日军的这种做法,虽然他是第三国的一个不相干人士。
被同样是打着白旗的日军接上岸后,乔布森用极快的时间快扫了一眼周围的环境,在他的观察下,很快现了为数不少的日军士兵的残肢断臂,自己部队的尸体都没有机会收拾,日本人在共和**队打击之下的狼狈倒也真是可见一斑。没顾着多看,乔布森明显感觉到了周围那些虽然打着白旗没有带任何武器日军士兵们,依旧用着很是毒辣的眼神看着他们,所以代表团通过翻译简单向日军说明来意后,便被日军带往内城区。
“竟然是走路?难道日军没有汽车吗?”
走在崎岖不堪的道路上,或许也说不上是道路的坑洼地上,乔布森第一时间就在心里出了一声抗议,他们可是在共和国那边得到很高礼遇的,从北京出是乘坐最新式也是最好喷气式支线客机抵达丹东,然后他们又乘坐共和国空军准备好的运输直升机经安州转场后抵达了前线,并且还在共和国第六集团军享受了很好的午餐,接着才乘坐民用版本都畅销世界的悍马车来到江畔,然后……
但到了日军这边,除了被犹如杀父之仇一般仇恨眼光注视之外,等候他们的竟然还是徒步进入平壤南城区,乔布森甚至在想,日军肯定希望这个该死的调停代表团尽早离开平壤南城区,以免需要他们来准备晚饭。
正想着这件事情的乔布森,突然被街角的一滩鲜血所吸引了,这才刚进入南城区不久,虽然周围建筑都未遭受到什么炮火或轰炸破坏,但街道上却随处可见日军的防御工事,可这么快就出现大滩鲜血,这不禁让乔布森好奇起来。
或许是看出了突然停下的乔布森疑惑所在,一个领头的日军军官叽叽咕咕的给代表团翻译说了一阵,然后乔布森就听到了翻译的英讲述—“那是昨晚日军为平民们宰杀生猪留下的,每天城区内的居民都会享受到一顿定量肉食”
听到这话,乔布森差点就直接骂了出来,他可不是没见过人血的初哥,妻子生产第一个孩子的时候,他就被妻子强令留在了身边,那天可是见了不少鲜血的,而这地面上的鲜血,难道真是猪血?就算是昨晚杀的猪,那么地上的血也应该浸透进入泥土,让泥土显得暗黑了吧,可这一滩鲜血,却还散着很腥“新鲜味儿”。
没敢多言,乔布森立马让翻译给日军说了一句,他要让世界看看日军是“如何善待”平民,然后就用相机照下了这一滩鲜血,如果以日军酷爱砍头来推算,至少需要杀死五十几个人才能缔造出来的鲜血土地,竟然是杀猪留下来的?乔布森真觉得好笑。
越往成内走,乔布森就感觉到越不对劲儿,空气弥漫的血腥味儿越来越重,他甚至看到了沿着街道而堆起来的土堆,以及一旁的“施工现场”,那些被挖出来的大量泥土,既然能够堆砌出一堆又一堆的小土堆,那试问一下那些被掩饰之下的现场之下会是什么?乔布森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是大量的尸体,这些泥土就是被挖出来的。
“要怪就怪我们来得实在太快了”
乔布森很清楚的看到,那些正挥舞着铲子将“葬人坑”进一步掩盖的日军士兵异样神色,乔布森越是盯着他们看,他们就越是紧张得挥舞铁锹,机械化的将泥土掩盖在他们周围,足以说明着他们正极力掩饰着什么。
乔布森半笑着,凑到自己同伴身边,用他们很熟悉的美国俚语说道:“我们想要的证据,或许就在一旁但我敢誓,只要我们提出要看一看那些坑里埋了些什么,我敢打赌我们就会被埋在里面”
“我知道,但我没弄明白日军为什么会急着屠杀掉如此多的平民?”
“他们肯定以为是平民有间谍,向全世界通报了他们所干的好事儿,所以正斩草除根来着,没想到我们这么快就到了”
两个人仿佛在开玩笑一般,即使日军有所怀疑,方人员翻译也没弄明白这两个美国人在笑谈着什么,乔布森和同伴用着很具地方特色的俚语交流,不会俚语的根本就不知道他们两个在说些什么,而能够听懂的人,也自然认同乔布森的观点,这其也包括方翻译员,显然大家都不愿意被埋在了这里。
可代表团们尽力让自己暂时不要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但时间太短以至于收拾工作还并未完成多少的日军,某些方面真的是难以掩饰,一些奇观正不断的向的代表团扑来,任凭同行的日军一个劲儿的给周围日军提示。
乔布森先看到的一件事儿就是正当他们经过一个遗弃商铺门前时候,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充当着店铺大门的几块门板竟然倒了,这轰然的响动立马引得代表团二十几个人齐刷刷的看了过去,立马就现了店铺里的一片狼藉,其最为奇特的竟然是这个店铺里整整齐齐摆放着特殊商品——尸体。
“这也太猖狂了吧,杀掉的人竟然来不及掩埋,竟然直接藏在民房里?”乔布森想着刚才的场景就觉得胆寒,那些都还是很新鲜的尸体不少都还滴落着鲜血,活脱脱一个人造死人屋,竟然随后就被日军解释成为是一个临时病死之人的挺尸房——为了隔绝疫情来着。
“解释就是掩饰’,这一句话也不知道是谁说的,反正乔布森越来越觉得这句话简直就是二十世纪最大、最有意义的真理,它除了直接验证了乔布森等人看到的个惨景之外,还让他们见识到了第二个级奇观。
在城区里步行时间大概是十余分钟之间,乔布森等人压根儿就没有见到一个四处自由走动的朝鲜平民,他难以找到半点证据来说明日军军官所说的——“在日军临时军事管制之下朝鲜平民们依旧享受着较为自由的生活”,难道所谓的“较为自由的生活”,就是指朝鲜平民们根本不能在街上走动,而且周围的建筑里一丁点儿人声都没有,整个城市仿佛是被日军强制禁音一般,简直就是一座鬼城。
也就是如此安静的鬼城里,乔布森等人很快就看到了热闹,代表团一行人路过一个街口的时候,看到了一个较长巷子里,街口上日军布置好了一个定额物资放点,虽然是象征性的囤积了几袋大米,不过乔布森等人的确是看到了衣衫褴褛排成一条长队,活像是一群真实的群众演员一般在四周都是持枪警戒的日军看护下,安静排成长队领着少得可怜的大米。
咋一看,这不过是没看过多少电影的日本人所刻意导演出来的一出临时现场秀而已,乔布森看了物资放点的那一瞬间就知道,那么一丁点儿粮食严重和领取粮食的平民长队不成比例,不过这倒不是最为惊奇的,最好看得一幕出现在乔布森等人即将走过街口时候,那些仿佛被饿了好些日子已经快疯掉的领粮“良民”们,竟然不顾日军阻挠轰然一声的涌去抢夺粮食,乔布森甚至看到了几个领取到了大米的人竟然上演了惊人的一幕——当场吞咽还是生的大米。
“上帝啊,这些人难道降落于世就一直饿着?”
看着那些连白生生的大米,根本还没有煮熟的稻米都能吞咽下去的平民,乔布森直接感觉到的就是那些人真的很饥饿,面黄肌瘦、骨瘦如柴等倒还不能形容他们,战争才降临没几天之下,他们最多的就是挨饿,可饥饿变成了这种饥不择食的样子,乔布森很难再相信日军军官所说的什么每天都有一次定额肉食的鬼话,也更加不相信日军会大慈悲的为平民提供每天定量的粮食。
对于第一个奇观也就是那个满屋子尸体的空前奇观,乔布森没有那个胆量照相,而对于这样一个在街头上突然爆的哄抢粮食事件,已经引了街道周围越来越多平民涌上街头参与到抢夺粮食,甚至彼此之间还能大打出手的疯狂事件,周围的日军却又鉴于调停代表团在场而不敢开枪,所以在场日军士兵都参与到了维持秩序当。
当与代表团同行的几个日军军官也是慌张之间,想到的更多的是招呼更多日军士兵赶紧制止疯狂的朝鲜平民,乘机的乔布森忐忑的猛按快门,由共和国外交部倾情赞助的特别照相机是乔布森用过最好的照相机,所以在极短时间里,乔布森就照下了好几张高质量的照片,也正是因为这些照片,除了辅助引一场更大规模战争之外,乔布森还因为它们赢得了国际红十字协会颁的和平使者特别勋章。
这个街头分粮食的秀做得实在太假,而当街哄抢粮食可是真实的现场直播,但这个直播显然不是代表团能够看得长久的,很快乔布森等人便被很客气的请离了现场,并且在此之前日军士兵们还很是野蛮的驱赶了一些妄图给乔布森等人哭诉些什么的朝鲜平民们,压根儿就不知道朝鲜语的乔布森虽然听不懂,但好在同行的一个记者会那么一些朝鲜语,所以乔布森知道了那些人是在说“救救我们”、“日本鬼子在大屠杀”等。
第二卷中国崛起第五十章再次出航
更新时间:2011…8…184:10:17本章字数:6664
第五十章再次出航
“最新消息,日本政府刚刚给各主要大国送了特别外交照会。照会声称,生在朝鲜半岛平壤境内的‘日军以朝鲜平民为人体盾牌’事件是日军朝鲜方面军指挥部的擅自行为,日本政府从未获悉该指挥部的任何通报,对于该事件日本政府表示强烈关注,并且愿意尽快调查清楚事情真相,然后公诸于众………”
“等等”海军特混舰队司令罗勇打断了通讯参谋的话,很是疑惑的反问道:“这日本政府有没有说点实际的,比如这个恶**件应该如何解决?”
“司令,没有,日本政府的公开照会声明中,没有任何关于如何解决方面的阐述”通讯参谋很肯定的回答道。
“怎么能够以一句未得到任何通报就将所有责任推卸干净呢?我就不信弄出这么大的反人道主义事件,作为日本军队背后支撑的天皇政府,岂能毫无所知?说不一定,整个事件就是日本天皇政府所主导实施的。”
罗勇心里简单思量了一下,除了让他觉得在他心目当中,日本天皇政府的形象又加一层恬不知耻印象之外,好似真的没什么结果了,而且就算是自己有万千想法,政治上的问题对于军人的他而言,没有必要想太多且根本没多大的言权,还是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才是真理。
“命令航海参谋,按照原定计划出海,舰队出两小时后再叫醒我,我去睡会儿”
特混舰队自在中日东海海战中完胜之后,回到了临时母港舟山进行短暂的休整,期间包括为参战战舰做短暂检修和设备维护,尤其是参与了防空作战的那些战舰,更换装满导弹的模块化垂直导弹射箱,航母加注油料和飞机零部件备件等,而最为重要的自然是海军对东海海战做了一个全面性的总结。
1943年5月7日傍晚6点徐,是日军制造平壤事件被现的第二十余个小时、是共和国召开特别新闻布会的第十个小时、是共和国6军第五集团军第十四机械化步兵师结束与日军第十六师团鏖战之后的第四小时、也是第二十机械化步兵师成功拿下日军第四师团的第六个小时………战争的度俨然已经进入到了小时时代,而作为战争三号主角的共和国海军特混舰队,也要在这个时刻再次出征,向着大海,向着战区。
舟山港还是那么的安静,一直以来共和**港周边二十公里范围之内都是闲人免进的,并且很少主动开放各大军港,极其稀少的透露海军的有关信息,所以人们常常戏称“共和国的6军是神秘,空军是保密,海军简直就是机密”,这短短的一句顺口溜倒也十分贴切的形容了海军的深度神秘感。
为一个高技术集成兵种,最能体现一个国家科技实力、工业实力和经济实力等的海军,被严格保密起来的确是无可厚非的,尤其是共和国海军在世界各国都还处于传统模式之时,已经高歌猛进了信息化,所以哪怕是一艘小小的导弹驱逐舰,也需要严格保密起来。不管是军港,还是出海航线,甚至是在外海的战备巡逻、例行训练,也包括现在的赶赴战区。
夜色是最好的防护,本来对普通人而言就是“人迹罕至”的舟山港更是被基地海军6战队更高严格的警戒起来,时间慢慢走向了计划出时间时,特混舰队中的两艘反潜驱逐舰先驶出了舟山军港,并且很快施放了自己的反潜舰载直升机,它们将为特混舰队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