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侠客朝堂-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得到他想要的结果,否则现在站在这里的就应该有一个太子。

  周扶远是老了,但是,他仍然还是整个大周最有权势的人,猛虎岁老,但是余威仍存。一双犀利鹰眸睥睨底下众人的时候,果然见到一片低沉肃然的气氛在整个大殿笼罩。

  塘公公见周扶远坐下龙椅,适时尖锐高喊:“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底下一片寂静。

  

第一百三十七章 试探(上)

  大周王朝二十一年深秋的一天早上。

  晏平江前一日刚去刑部交接完自己孙儿晏左成玩忽职守案的资料和事情经过,他命人把证物安放完毕,找来师爷将案件记录在卷宗内,等刑部的事情66续续处理完,时辰已经将近五更,他闭了闭眸子,也没来得及回晏府,便穿上了官袍,赶着去宫内参加早朝。

  事实上,自从几个月前周扶远的病情加重以后,早朝基本就已经取消了。但是,今日,周扶远忽然又要举行早朝,晏平江心里想着应该是和那个一封传入建康的捷报有关系。想到这里,晏平江的呼吸微微凝滞了一下,良久,方才缓缓地叹息一声。

  天色青紫,晨曦微现,天边刚刚显露出一抹鱼肚白。

  晏平江在轿子里微阖眸子,小憩一会,轻摇微晃中,已然到了宫门口。这数月里,这可是大周天子周扶远初次亲赴早朝,这其中寓意,不免叫人有些想入非非。

  而更让众朝臣感到意外的是,今曰的早朝,出现了许多位较为陌生的面孔,比如太子少师、殿阁辅大学士王俊,太子少傅、光禄寺卿、领侍卫内大臣谢晋书,大狱寺卿旬达,所有的皇子王爷等等,甚至连长期托病在府的丞相晏平江都亲赴早朝。

  晏平江还未进入大殿,他便察觉今日百官的表情有些怯怯和畏惧,连朝前迈出的步子都走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朝中百官历来明争暗斗,分裂两派,却很少有像晏平江这样的亲皇党。眼见着周扶远的身体越来越差,晏平江扫了一眼周围三三两两围在一起商量什么的官员,每次生这样的情景,朝中必定又要翻起一次惊涛骇浪。显然这些人早就安插了眼线,比之先得到了一些内幕消息。

  看着为傲然而立的赵王和鲁王,晏平江不得不感叹一声,他们确实已经老了。

  “嚯,连殿阁辅大学士王俊都请出来了,这老东西不去修文律,瞎掺乎什么?”

  在太和殿一角,领着礼部闲职的侍郎晏明德似笑非笑地打量着不远处赵王周定樘那一帮人。

  “哼!”晏平江轻笑一声,瞥了一眼赵王周定樘身旁那位头斑白的老臣,微笑着对其点了点头,低声说道,“明德,可莫要小觑那老家伙,此人在文士中素有威望……”

  晏明德闻言冷笑一声,低声说道,“这老贼被曾祖压了三十余年,直到眼下竟还不学乖……”

  晏平江微微一笑,带着几分揶揄说道,“明德,莫非对这老家伙的学生骂你出入青楼文德不修的事,尚换恨在心?”

  晏明德愣了愣,面色一红,低头尴尬说道,“曾祖……你,明知,明知我只是去找老五的。”

  晏平江轻笑一声,不置褒贬,身旁,其子御史台尚书晏何钦皱眉说道,“父亲,对那件事情大加口诛笔伐的国子监祭酒,便是此人的学生么?”

  晏平江淡淡一笑,望了一眼远处站在赵王身边的王俊,低声叮嘱道,“此人当初为老夫所压,绝非因为才识、身份,不过是我与陛下交厚罢了,除鲁王外,唯属此老在我大周众学子、文士中声望最高,对上他,你二人需谨慎、再谨慎!“”

  晏明德和晏何钦闻言神色一凛,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忽听一声轻笑,大狱寺卿旬达走了过来,打量了几眼晏明德和晏何钦二人,带着几分嘲讽、几分揶揄,对晏平江说道,

  “诲人不倦啊,梓圭……半截身子都入土了,再寻思教导他们,一个还是和你差不多的,不觉得有点迟了么?”

  晏何钦闻言眼中露出几分怒意,正要说话,瞧见他眼神不对的晏平江连忙低声喝道,“晏何钦,不得无礼,这位乃是为父的至交!”

  晏何钦虽然为人古板,但是素来尊敬父亲,见父亲这么说,连忙向旬达拱手赔罪。

  “至交?”旬达呵呵一笑,怪异地望着晏平江,轻笑说道,“我还以为你会怀恨在心呢!毕竟我当初那样子的骂你。”

  晏平江脸上露出几分笑意,眨眨眼说道,“对你怀恨在心的人够多了,少我一个也无大所谓,对吧?”

  “这倒是!”旬达自嘲笑了笑,继而望了一眼晏明德和晏何钦,转头对晏平江轻笑说道,“今曰你等父子、祖孙齐上阵,可谓是来势汹汹啊!”

  晏平江失笑般摇了摇头,用眼神示意了一眼赵王周定樘的方向,低声说道,“那些人才是来势汹汹!——话说,你个老家伙二十余年不曾上早朝了吧?今曰这是吹的什么风,把你老人家给请出来了?”

  旬达此时正转头打量着赵王周定樘身旁那帮人,闻言轻笑一声,望了一眼晏平江,笑着说道,“我猜,你我二人所为之事大致相似……你为你家的,我为那个不省心的。”

  “哈哈,”眼睛畅笑一声,摇头揶揄道,“看来,你真是相当喜欢那个小子啊!”

  旬达微微一笑,眨眨眼说道,“难得能从那么一个污浊的地方找到这么一个小家伙,可不能让这帮人给我毁了!”

  二老相视一笑。

  不一会儿,皇上贴身侍从溏公公从内殿走了出来,尖细高亢地声音在整个大殿回荡:“皇上驾到——”

  那些之前还围拢在一起的官员立马如鸟兽散,站立到自己的位置上,恭迎皇上大驾。

  大周王朝现今的皇帝,也是开国的皇帝,周扶远,年纪不过是五十左右,但是看他的神态起色,比起自己这个六十有余的丞相还要憔悴。许是年纪大了,周扶远近些年的手段远没有早年的雷厉风行,彼时他的手段已经变得十分怀柔,才导致这两年众官结党私营的现象涌现。很多人都说,他已经老糊涂了,其实晏平江很清楚,他其实有得是手段和机会一具清除掉这些各派党羽,可他没有,他要让他们乐极生悲自己露出马脚,再让他们自己斗,斗得你死我活最好,他便可以鹬蚌相争、坐收渔翁之利。为他日登上龙椅的皇子扫清所有的障碍,又或许说,他就是用这些诡秘的党派之争来锻炼自己的继承者,但是,很显然,他并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结果,否则现在站在这里的就应该有一个太子。

  周扶远是老了,但是,他仍然还是整个大周最有权势的人,猛虎岁老,但是余威仍存。一双犀利鹰眸睥睨底下众人的时候,果然见到一片低沉肃然的气氛在整个大殿笼罩。

  塘公公见周扶远坐下龙椅,适时尖锐高喊:“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第一百三十八章 试探(下)

  底下一片寂静。

  兵部尚书卢旭走出队列,拱手拜道,

  “启禀陛下,臣有事要奏!”

  坐在龙椅之上的周扶远点了点头,挥挥手说道,“说。”

  “昨曰兵部收到捷报,捷报中言,江州王已率军扫平长江以南一带的叛军,现已兵临南阳城下,不日便可抓获叛贼之首南唐皇子并附余党,将率军返回建康……”

  “哦?”天子周扶远双眉一挑,轻笑说道,“这可是天大的喜讯啊!”

  看他表情,似乎并不惊讶……

  其实并不是单单只是周扶远,满殿朝臣没有一个感觉惊讶,毕竟,这件事他们早已知情,甚至于,他们也清楚今曰要商议的,究竟是什么事。

  “此外,江州王周定乐、参军统领兼领监军谢易、二人联名上书,恳请陛下赦免………………等十余万叛军上下其叛国之罪……”

  顿时,殿内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封号武城县公领南衙十六卫将军衔的的王剑华先攻率先走出列队,抱拳沉声说道,

  “陛下,臣有本要奏!”

  周扶远轻笑一声,瞥了一眼站在首位的王俊,淡淡说道,“王爱卿欲奏何事?”

  王剑华闻言低了低头,抱拳沉声说道,

  “臣欲弹劾正五品大理寺少卿谢易,包庇贼军,与贼军串通一气,图谋不轨。此其一也!其二,弹劾晏家五子,晏明修擅自离京,目无王法!白丁之身C手军中大事!其三!谢易身为监军,知情不报,欺君罔上,恳请皇上定夺其罪!以儆效尤!”

  周扶远闻言点点头,有意无意地望了一眼赵王周定樘,继而环视殿内众臣,将目光轻轻地落到了晏何钦的身上,轻笑说道,“御史台,对此有何意见?”

  话音刚落,晏何钦便走了出来,皱眉说道,“臣以为,大理寺少卿谢易僭越专权,私下与叛军交易,此举有违体制!”

  “呵,”周扶远微微一笑,不置褒贬,目光游移到了晏平江的身上,淡淡说道,“晏老,你意下如何?”

  晏平江闻言走了出来,拱手说道,

  “陛下英明,臣以为谢大人此举虽有欠考虑,但却无大错,反而有功……正所谓事急从权,说服九万叛军弃暗投明,此天大之功!既免了多造杀孽,又兵不血刃的得到了胜利,何罪之有呢?”

  “事急从权!事急从权,便可以欺君罔上了吗!?还请晏相慎言!”

  周扶远闻言皱了皱眉,转头望向咄咄*人的王剑华,还不等周扶远说话,工部尚书孟德便站了出来,厉声呵斥道:“…………你好大的胆子!丞相乃百官之首!何况圣上犹在!岂容你等置喙!正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该不会你读了这些年的兵书都只是纸上谈兵白读了吧!”

  孟德作为工部尚书,又是寒门出身,一直都是礼贤下士的鲁王周定礼的忠实支持者。这朝堂上的势力从表面上看已大致的一分为二,大半以赵王马首是瞻,只有一小部分依然尊鲁王。但是这也并不代表着鲁王就全然没有登位的希望,鲁王最强大的力量是那些士林的子弟。他们虽然没有资格走上太和殿,但是他们终有一日会来。

  或许有人会觉得,鲁王一方的孟德何以会相助谢易,归根到底,孟德其实也只是不想让赵王这一帮人太称心如意罢了,顺便再卖谢家一个人情。

  “各执一词……”周扶远微微摇了摇头,转头望向王俊,笑着说道,“爱卿以为如何?”

  王俊微微一笑,咂了咂嘴,顾左言他地说道,

  “能说服九万余叛军倒戈相向、弃暗投明,那位大理寺的少卿谢大人,其辩才当真是了不得!”

  周扶远闻言一愣,继而畅笑不已,点头说道,“你说的倒是没错,他这个小子却是有点这方面的本事!”

  见此,赵王皱了皱眉。就在这时,太子少师、殿阁首辅大学士王俊收起笑容,继续说道,“但是陛下,行军打仗可不是靠嘴皮子就能行的,老臣以为,那位谢少卿功虽不小,然其私下与叛军交涉,实属不该,念在其辅佐江州王扫平叛军有功,功可抵过……不过,私下允诺,代行帝言,其罪难赦!”

  在晏平江下首不远处,礼部侍郎晏明德心中暗骂。

  这老贼倒是说得轻松,一句话就将谢易那小子的功劳给抹杀了不说,还要令其身败名裂……实在可恶!万一谢易真的倒霉了,只怕自己的闹腾弟弟晏明修也讨不到什么好。

  他根本就是在针对晏家和谢家!

  不单只是晏明德,殿内不少朝臣都清楚王俊打的是什么主意,要知道,这边捷报传来之前,谢易就已与叛军谈好条件,但最终如何,还得看天子如何处理,说句不好听的话,要是天子不赦免那些叛军,那么谢易便要沦为天下人的笑柄,连带着的还有谢家多年沙场打拼出来的名声,都会毁于一旦!还有晏家的小子,只怕会和他一起陪葬!甚至于,他们根本就回不来了,那九万余原叛军第一个就饶不了他,可想而知,那时谢易究竟会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尴尬境地。

  而就在这时,忽听殿内传来一声冷笑。

  “何时起,殿阁能够行使我大理寺职权了?”

  王俊半眯的双目微微一睁,望了眼冷笑不止的旬达,淡淡说道,

  “旬大人言重了,老夫仅仅只是就事论事……”

  “就事论事?”旬达冷笑一声,毫不掩饰地讥讽道,“王大人还是安安心心地订正文律去吧,那些叛军最终如何论断,那是我大理寺的事,就不劳大人费心了!”说着,他走出列队,拱手对周扶远说道,“陛下,老臣以为,谢少卿此举虽有些鲁莽之嫌,但也因此,将我大周损失减至最低,凭空为我大周赠添九万余劳力,如今那九万余叛军诚信诚意弃暗投明,陛下倘若赦之,天下之人定感陛下宽宏大量……”

  王俊淡淡说道,“听说旬大人与谢少卿私交不浅?——旬大人如此包庇谢少卿,恐怕有些不妥啊!”

  旬达闻言冷笑说道,“莫非王大人认为本府徇私?”

  “难道不是么?”王俊面无表情说道。

  旬达双眉一立,怒道,“既然如此,你不妨向御史台提交此案文书!”

  

第一百三十九章 死讯传开

  王俊微微皱了皱眉。

  谁都知道,大理寺是大周最高审讯机构,几乎所有的案例都要经过大理寺审理,哪怕是御史台,也没有直接审讯犯事官员的权利,说白了,御史只负责监督、弹劾、免职,而审讯这一道程序,还是要经过大理寺,也就是为何赵王,鲁王几次三番要将势力渗透到大理寺的原因所在。

  换句话说,就算王俊向御史台提交文书弹劾旬达也没用,先不说晏何钦那个老匹夫会不会受理,旬达是什么人?大理寺的正卿,虽说归属于刑部,但却是极少数能够直达圣听的官署,而反过来说,能审讯旬达的,也只有当朝天子。

  而旬达,所有人都知道,周扶远最不可能去动的就是这个到现在都甩不干净自己脚上的泥的泥腿子!

  那是在大理寺正卿这个位置上坐了近二十年的朝中老臣,期间为了大理寺那的牌匾,累到吐血且不说,更因此得罪了朝廷里大半的官员,世家,弄地家破人亡,到现在孤身一个人,可谓是整个大周最铁面无私的朝臣。

  最重要的是,他当年抱着必死的决心,抬着棺材上殿,硬生生的从所有官员的嘴巴里抢出了那个人的一世清名。就凭这,周扶远就是到死也不会动他一下!

  所以,当旬达说出那句话的时候,王俊就知道这事基本上就是没戏了。

  果不其然,旬达一竖眉毛,周扶远就立马当起了和事佬。

  “好了好了,”周扶远摆了摆手,没好气说道,“都半截入土的人了,火气还这般大……”

  “好了!”周扶远沉声说道,“他们是有功之士,如今连仗都还没打完,怎么能如此寒将士之心啊!……那一干弃暗投明之叛将,……旬达啊,你受审吧,就按那小子的主意,按律处置,以功抵罪……至于他的僭越专权之罪,还是你自己亲自审讯教诲!”

  旬达闻言叩拜于地,沉声说道,“臣领旨!”

  在殿内众臣面面相觑之余,晏平江微微一笑。

  什么叫审讯教诲?

  还是由与谢易关系不错的旬达亲自审讯?

  言下之意,皇帝就是想让旬达口头警告一下谢易,叫他以后莫要再这么大胆,毕竟私自与叛军交涉,立下那种约定,那可是远远出了他职权范围的事。

  反过来也足以证明,皇帝丝毫没有想要查办谢易的意思。

  其实谁都知道,今曰之事,不过是赵王见周定乐和谢易二人顺利剿灭叛军,心中不渝,故意挑事罢了,只不过,谁也没有说破。

  这同时也是一个试探,从赵王憋得铁青的脸色来看,似乎结果,也不是那么的合他的心意。

  “爱卿平身吧!”周扶远微微抬手,请这位老臣起身,周扶远微微一笑,继续说道,“至于晏家的小子私自离京的事情……年轻人嘛,愿意为国出力这也是好事,没做什么大事,就由他去吧。不过等他回来了,功过相抵,晏公可就别想着替他要什么赏赐了!”

  “是。”晏平江和周扶远相视一笑,抚了抚胡须,心下不禁有些欢喜。

  晏明修能不到明面上来,真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了。这孩子聪明绝顶,又是那样的性子,现在这种牵一而动全身的局面,实在是不适合他在此刻来掺和。

  大周成德二十一年十月十一日,围困南阳城的第三天,如晏明修失踪前所预料的那样,南阳沦陷。

  在周定乐那绝对压倒性的兵力优势,和守城将领失踪面前,南阳六万余叛将败地丝毫脾气也无,在付出了数千人阵亡的沉重代价后,被迫放弃了南阳,往湘西方向撤退。

  正所谓兵败如山倒,周定乐分出了一部分的兵力去追击,剩下的就全部驻扎在南阳,预备着过几天等追到南唐的皇子以后,就班师回朝。

  周定乐心里明白,有了这份功劳,就算自己将来争位失败,自己也算在朝堂有了一份立身之本,但是这份功劳有多少算自己的,他心里也很清楚,一方面,他很感激晏明修的相助,另一方面又认为晏明修是一个人才,是一个可以争取的对象。所以对于晏明修中毒的事情,他也就格外上心。

  自那日,巫璃用蛊虫对晏明修进行催吐以后,宁远从晏明修的呕吐物里找到了马钱子的残渣,又有巫璃这个用蛊的行家相助。诊治晏明修的事情进行的十分顺利。而肖北也没有收到西北传来的后续消息,一时间,宁远,沈听风回西北的事情也就搁置了下来。

  一切似乎都在有条不紊的向着好的那一面进行着……

  直到…………………………

  密林深处的谢易待在简易的临时休息的棚子里,和带来的蒋宣农等人商讨追击的事情。一封急报急匆匆的送了过来,谢易打开,只一眼,脸上的血色就瞬间褪了个干净。谢易的脸色变得如此之快,令一旁看着的人心里是一阵的惊疑不定。

  这是出了什么大事了?

  良久,谢易手中的纸张从手中滑落,飘忽的落到了地上。

  “传令三军,立即回营!”谢易顿了顿,缓缓道,“齐武王妃,没了……”

  什么!?

  ……………………

  待谢易等人日夜兼程的赶回军营的时候,大帐之中周定乐一脸沉凝的坐在主位上,谢易匆匆环视一圈,没有看到宁远和沈听风。

  “宁远和沈听风呢?”

  “出了这等的事情,他们自然是回西北去了。”

  看着周定乐皱的死紧的眉头,谢易带着一丝期盼的问道,

  “真的?”

  周定乐无奈的看了脸色苍白的谢易一眼,眼里划过一丝不忍,但还是点了点头。

  “什么时候的事?”

  “今早。”周定乐顿了顿,“消息传得极快。父皇已经下令,让我们即刻回京。她这一死……哎……”

  谢易很清楚周定乐未说完的话,谢裴就像是西北的支柱,现在这根支柱倒了,西北究竟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呢?谢易不敢深想,也不能深想。

  

第一百四十章 回建康(上)

  世人提起西北,就不得不提起盘踞在西北多年的齐武王府,而提到齐武王府就不得不提到两个人。

  齐武王妃,谢裴。

  鬼面战神,谢非羽。

  前者守护着广袤的西北边境数十年,而后者则是一手缔造了这一切。

  她们是一个时代的神话的延续。

  在很多年前,天下还没有大周这个国度。九国并起,硝烟弥漫。天下深陷在战乱的痛苦之中。在大周的国史里,这段混乱的时光由金龙托世的周扶远终结,他是上天派下来的真龙天子,得尽上天的庇佑。国史里对于他身边辅佐的人评价都很高,什么星宿转世之类的神话色彩浓厚。

  然而,在这样一个官方记录的书里,对于三十年前大周第一猛将,鬼面魔刀的谢非羽却着墨甚少,甚至于连一张鬼面不戴面具的画像都没有。

  鬼面战神谢非羽就像是划破那时幽暗天空的一道强光,来的惊天动地,却走的悄无声息。就像她忽然的出现在战场上一样,她忽然的就从此销声匿迹,整整二十年,再没人见过她的踪影。

  鬼面之后,西北留下的只有齐武王严晟,和齐武王妃谢裴。谢裴,这同样是一个响彻整个大周的名字,这位王妃用自己的智谋告诉了全天下的人,就算是手无缚J之力的女子,一样也可以成为沙场上无人可以小觑的存在。

  谢裴一生,参与大小战役无数,唯输过一场,多智近妖。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只有她一个人的齐武王府,只有她一人的西北,反倒比从前要来的坚固的多。西北固然不服从朝廷管教,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真是因为有她在,西楚的兵才始终不敢进犯。

  谢裴离世,标志着曾经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最终的消散。但是,更重要的是,谢裴死后的西北,还有蠢蠢欲动的西楚…………

  “嘿!有好戏瞧了……”

  不同于建康得知谢裴死讯时,或炸锅或死寂的表现,王家后院里坐着的王陌显得异常的漫不经心,似乎死的人他早就有所预料,洒下一把鱼食,王陌探头看着水里聚集而来的鱼儿,自语道:

  “养了你这么久,也该是看看你本事的时候了。”

  ——数曰后,继南征周军攻克南阳后距今已过三曰,在这三日里,十五万南征周军押解着多达数十万的叛军俘虏,从原路返回建康。周定乐轻装先行,谢易则带着部队在后面处理南征周军的后续事务。

  沿途,谢易当初叫其留守各城的守军,亦陆续回归军中,以至于队伍越来越壮大,至建康时,已逾二十余万,这还不包括近十万的叛军俘虏。

  按照大周律法,这多达三十万的军队中,除了当初带走的十万南征正规军外,其余二十余万都要按罪论处,包括最初投降谢易等人的十二万余叛军。

  因此,早在到达建康城之前的一座平衍城外,谢易便缴了那二十余万叛军的武器,叫蒋宣农等人领八万南征周军看管,只带着段离,张栋等人并五千余南征军军,押解着二十余罪不容赦的叛军将领,进京。

  毕竟,比起段离,张栋等人而言,那二十余万叛军只不过是小兵士卒罢了,如果段离等人的罪行都能够赦免,又何况是他们麾下那些士卒?

  大周成德十一年十月三十曰,谢易等人来到了平衍。

  尽管天色尚早,但是谢易却打算在此歇息一曰,毕竟如今的建康尚算是多事之秋,再加上晏明修体内的余毒未清,谢易顾着晏明修的身体也实在是快不起来。

  谢易给段离和张栋等人带着镣铐,这并非是谢易所想,但是皇命难为,捷报已经传回了建康,他们便算是戴罪之身,如何能身上没有枷锁?

  因此,算是补偿吧,谢易在到平衍后,便吩咐数百南征军士卒到城内采办好些酒R,运至驿站叫众将畅饮一番,同时也将他们的枷锁暂时卸了下来。当然了,采办酒R的银两,自然是由沈云朝出的,毕竟沈云朝的生意在平衍也是有的。

  一想到沈云朝,谢易就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已经离世的谢裴,说起来,谢易还该叫谢裴一声姑姑。虽然家里的长辈认为谢裴离经叛道,和多年前离家出走的谢翡一样,都是谢家的耻辱,早就将这两个人从族谱上除名了,但是谢易是打心眼里敬佩自己的这位素未谋面的姑姑,她是一个女子,却敢于反抗陈旧的家族,而自己身为一个男子,却不敢和家族唱反调,在外人眼里风光无限的谢易,心里却一直过的憋屈,早就想和这位姑姑聊一聊,可是自己一拖再拖,终于,……再也没有了机会。

  谢易心中的遗憾,几乎就要满溢。

  整整二十三年的时间啊,可他谢易竟连说出口的勇气都没有?

  枉自己自命不凡,还不如一个普通人来的胆大。

  几杯浊酒入喉,原本就心绪万千的谢易很容易就醉了,没办法,最后还是让人给背回去的。大病初愈的晏明修看着醉的不省人事的谢易,连连摇头。

  自己明明就嘱咐过他,段离,张栋都是难得的良将,谢易同他们之间又有恩情,谢易应该趁此机会将他们收归麾下,毕竟他要替周定乐组建一支班底,以应付曰后愈演愈烈的夺嫡之事。结果现在倒好,死了一个从未见过的姑姑,就喝成了这样!

  正当晏明修生气呢,忽然,他发现众将面色一变,站着的不约而同地后退了一步,坐着的更是猛地低头恨不得把头埋进酒碗里,一言不发,紧接着,他感觉后背隐约有股凉气向他袭来。

  仿佛是意识到了什么似的,晏明修缓缓转过身去,果然,假廖古正一脸不悦地站在门口,冷冷地望着他!

  “妖孽!竟然还想困住本天师!这次看你往哪里逃!”

  “……………………”晏明修愣了一下,随即怒吼道,“不是让你们把她关起来吗!?废物!她怎么跑出来的!”

  

第一百四十一章 回建康(中)

  不得不说,假廖古虽然是一个疯子,但是架不住她的武功是真的高,在弄清楚她真实的身份之前,没人敢真的杀了她,但是打又打不过,一声重斥,令帐内众将不觉一颤,愣是没有一个人敢搭话。

  “…………”

  “……”晏明修见状恶狠狠地瞪了一眼房间内的众将,继而讪笑着望着此刻是“天师”的假廖古。

  “师傅!”

  “师傅?”假廖古不解的摇摇头,“我何时收了你这个妖孽做徒弟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疯了的假廖古已经真相了,晏明修的确是个“妖孽”。

  “我今年五月下山,收过虎妖,鹳妖,可是我好像没有收过狐妖啊?”

  得,还疯的挺有逻辑的。只见晏明修佯装失望的长叹一声,垂着眉眼,看起来真是好不可怜。这个时候,就是检验一个人颜值的时刻了,晏明修生的精致美艳,比起这世上绝大多数的女子,看着都要漂亮,他此刻这一伤心,令在座的将领纷纷瞬间呆愣,正所谓,当兵三年,母猪赛貂蝉。他们虽然没有三年,但是也有大半年没亲近过女子了,现在忽然看见这样的景象,不少人尴尬的调整了一番坐姿。

  早就听说现在建康男风盛行,如果都是这样似的,不胜行,才奇怪吧……

  晏明修可没工夫搭理后面人的反应,他自己现在中毒刚愈,身子虚得很,可经不起折腾,万一现在给打了,那自己可就得躺着回建康了。

  “我,我就是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