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兵器谱(殷扬)-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都指挥,是你说的?”周威他们万分不相信,还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吴骥这是犯的哪门子傻,竟然以此事说谎,他们还真的不敢相信。

“你们睡得太死了,叫不醒你们,只好谎言一次了。”吴骥理解他们的心情,不容他们询问,直奔主题,道:“这次追击耶律洪基,都很辛苦,按理说让你们睡够了才是正理。可是,眼下的情形不允许,不得不把你们叫醒。”

“可是辽狗打来了?”周威他们一脸的严肃,大声请命:“吴都指挥,您请下令吧,你说打到哪里,我们就打到哪里!”

王韶把他们的肃穆样儿看在眼里,不住点头,大是欣慰。周威他们疲惫不堪,却是一心求战,这份战意太难得了。这次派他们去西夏,没有看错人!

“辽狗没有打来,陕州出事了。”吴骥扼要的把陕州情形说了。

“西夏人可恨!竟然屠城!”

“一定要让西夏人付出血的代价!一定要让西夏人血债血偿!”

“自大宋创建以来,就从未有过如此惨烈之事,一定要狠狠教训西夏人!决不能轻饶!”

周威他们是恨得牙根发痒,恨不得立时杀到西夏去,报仇雪恨,讨回血债。

“你们说得没错,这是大宋从未有过之恨事,一定要讨回血债!”王韶重重点头,道:“官家的旨意已经传到了,要吴都指挥率军前去西夏,击破西夏!你们愿随吴都指挥出征?”

“愿意!愿意!”

周威他们大声吼起来,狠狠的晃着拳头,挥着胳膊。此时此刻,他们是义愤填膺,恨不得立时把西夏给灭了。莫说与吴骥出征,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他们也不会犹豫。

“你们可要想好了,此次出征,还不知道何时才能休兵!”吴骥特的提醒一句:“自从年前出征到眼下,我们打了一个多月的仗,辛苦不已,身心俱疲,极待休整。可是,战机难得,时不我待,不得不眼下出兵!你们要做好苦战的准备!这次,其苦不会比追击耶律洪基差!”

“吴都指挥,啥都莫说了!只要你一句话,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惜!”周威上前一步,大声回答道:“只要能讨回血债,只要能报仇雪恨,就是死,也是死得其所!”

“周将军所言正是我等肺腑之言!”皇甫嵩、齐大保、李明初他们上前一步,大声附和。

“好!”吴骥和王韶同声赞好:“军心可用!军心可用!”

对西夏这一战,宋军的战力虽然强悍,却会很辛苦。原因就在于宋军太过疲惫了,若是军心不可用的话,问题就麻烦了。周威他们求战之心甚切,这比什么都好。

“你们先吃些东西,我把与王枢密商议的事儿为你们说说。”吴骥手一挥,兵士进来,送上食物,周威他们跟吴骥当时差不多,乍见食物,差点扑了上去,慌得王韶和吴骥忙拦着,道:“慢点吃,莫要太急!”

在吴骥和王韶再三提醒下,周威他们以极大的毅力强忍着,才没有狼吞虎咽,而是慢慢吃着。

吴骥这才把情形简要给他们说了说。让他们了解一下眼下的情形,对接下来的大战有莫大的好处。

在吴骥为周威他们解说情势之际,王韶离去,传令集结大军了。周威他们吃过东西,穿戴整齐,跟着吴骥一道,出了屋,前去校场。

策马行走在大街上,到处都是百姓,人人欢喜不已,个个跟过年似的,脸上洋溢着喜悦。这是发自内心的笑容,是真心的笑容,这是一百多年来,幽州百姓最为开心的笑容了。

“一百多年了,幽州终于回归了!百姓欢欣鼓舞!”吴骥骑在战马上,感受着百姓的欢喜,大是舒畅,暗想:“这可是共和国的首都,竟然在异族铁蹄下一百多年。收回这座雄城,我出力不少,人生如此,夫复何憾?”

吴骥来自未来,对幽州的重要性,认识得比谁都深刻。幽州,就是现在的北京,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能为收复这座雄城出力不少,吴骥的心情是异常激动,无比自豪!

若无吴骥,幽州当如历史上那般,在忽必烈统一中国之后,才最终与华夏融合在一起。不过,那时的幽州是元大都,仍是在异族手里。直到朱元璋光复,建立明朝,才真正回到华夏手里,那是数百年之后的事了。

第109章 燕云光复(九)

幽州光复,意义重大,吴骥出力不少,谁都会自豪。

“是吴都指挥!”

“是吴都指挥!”

“吴都指挥来了!”

“吴都指挥!吴爷爷!”

就在吴骥出神之际,只听一阵欢呼声响起,只见一群百姓面带喜色,争先恐后的涌将上来,把他给团团围住了。百姓打量着吴骥,就象在打量老祖宗似的,张着嘴乐呵,一脸的风光霁月,欢喜无已。

对于幽州百姓来说,他们深知幽州光复之不易,而造成幽州光复的关键人物便是吴骥,他们能不对吴骥感激不已?

自从石敬瑭卖国之后,燕云十六州就割让给了契丹人。从那时起,燕云百姓就想回归华夏的怀抱,可是,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成功。到如今,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在这在一百多年里,燕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在异族的铁蹄下呻吟,受尽了凌辱,他们深知异族的可恨,时时刻刻想着回到华夏的怀抱。

周世宗和宋太宗北伐,先后失败,丧失了他们的希望。哪里想得到,吴骥的到来,使得宋朝异军突起,终于收复了幽州,他们回到了华夏的怀抱。

一提起吴骥,幽州百姓就是一口一个吴爷爷,尊敬无比。眼下,他们亲眼见到吴骥,那是见到大恩人,谁能不欢喜呢?

“值了!值了!”吴骥望着一张张朴实而真诚的脸,大是感动,泪水在眼里涌来涌去:“我两世为人,这一世最是值!能得百姓如此真诚感激,还有比这更有价值的么?”

能得百姓如此真诚的感激,那是无价之宝,人生若此,夫复何憾?

“参见吴爷爷!”

百姓齐刷刷跪了下来,冲吴骥叩头,极是用力,咚咚有声。

对于百姓来说,吴骥是他们的大恩人,莫要说叩头,就是塑金身供起来也是应当的,他们一边用力叩头,一边抹着眼泪,激动得哭了。

吴骥感到鼻子发酸,跳下马来,抱拳作揖,道:“父老乡亲们,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吴都指挥,您让我们获得了新生,我们要给你建庙宇,塑金身!”

“吴爷爷之恩,我们永世不忘!”

一众百姓围着吴骥,欢喜不已,七嘴八舌的说着感激的话语。

“父老乡亲们,谢谢你们的好意,我愧不敢当!”吴骥很是感动,婉拒道:“身为华夏男儿,我做的不过是我该做的,不敢当你们的谢意。建庙宇,塑金身之事,千万莫提,不然的话,我心里过意不去。你们刚刚回到华夏的怀抱,你们给异族欺凌了一百多年,你们吃尽了苦头,家里的日子不好过,与其给我建庙宇,塑金身,不如好好把家里的活儿干好,过上好日子。父老乡亲们,只要你们过上好日子,我就欢喜了!”

建庙宇,塑金身,为百姓瞻仰,那不是迷信,而是百姓的一种纪念方式,说明吴骥这辈子很值得,这么多的百姓敬仰他。

可是,吴骥深深的知道,为了收复燕云之地,无数的热血志士为之努力,为之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他,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他很幸运,他成功了!

只有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才知道,只要是华夏男儿,身处此情此景,都会如此做,都会投身到收复燕云的伟业中去!

“吴爷爷真是好人呐!他事事为我们着想!”

“吴爷爷,我们对你的感激是真心的,我们一定要为你建庙宇,塑金身!”

吴骥的举动让百姓更加感动了,建庙宇,塑金身之意更坚定了。

这种事情吴骥真不喜欢,太劳民伤财了,眉头一挑,道:“父老乡亲们,请听我一言。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这建庙宇,塑金身一事,万万不可行!父老乡亲们,只要你们能过上好日子,家家幸福,这就是对我最好的感激!”

说到这里,以无比坚定的语气,道:“父老乡亲们,你们可曾想过?一百多年来,有多少华夏志士在为收复燕云之地而奔走,抛头颅,洒热血?我和他们一样,我们如此做,就是为了让你们过上好日子!若你们过不上好日子,我们的热血就白流了!”

说起为收复而奔走的志士,不知道有多少,百姓就能叫出很多人的名字。听了吴骥的话,不由得眼泪长流,激动不已:“遵吴爷爷令!”

至此,吴骥总算是打消了他们的念头,长舒一口气。若此风一开,可以想象得到,燕云百姓肯定会在燕云之地给吴骥大建庙宇,不会是建一座几座,而是数十上百,甚至数百座。如此之多的庙宇,得花费多少银子?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燕云百姓给契丹人压榨了一百多年,日子过得很苦,这笔不小的费用是他们的巨大负担。与其耗费在如此无用之事上,不如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吴爷爷,我们不为你建庙宇,塑金身,可是,你能去我家坐坐么?就喝杯水酒!”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打量着吴骥,一脸的希冀。

百姓就是如此质朴,不能建庙宇,塑金身,用一杯水酒聊表心意。吴骥暗中感叹百姓的纯朴,笑道:“多谢你们的好意,我还有军务在身,时间紧。容我征战归来,一定赏光!”

去百姓家里瞧瞧,体察一番民情很有必要。可是,吴骥眼下是军务在身,担搁不得,得立即率军前去西夏,只得婉拒了。

“吴爷爷有军务在身,那我就不打扰吴爷爷。吴爷爷,祝你马到成功!”老者一听这话,知道军务紧急,不敢有丝毫担误,忙让到一旁,不住挥手,道:“给吴爷爷让道!给吴爷爷让道!快给吴爷爷让道!”

即使他不说,百姓也知道该如何做,齐刷刷的给吴骥让出了一条道路。吴骥现身的消息传得跟风一般快,幽州百姓赶到的很多,就这一会儿,就不下万人之众了。

他们站在两厢,一脸的爱戴敬仰之意,激动得身子打颤。

“多谢!多谢!”吴骥感动不已,飞身上马,不住抱拳见礼,率领众将匆匆离去。

“恭送吴爷爷!”百姓的欢送声传来,隐含抽泣,百姓流下了泪水。

听着百姓的欢泣声,周威他们这些热血汉子,铮铮铁骨,无惧生死的男儿,忍不住流出了泪水,抹着眼睛,叹道:“今日,我们方知我辈之所为是何等的值得!让燕云百姓重见天日,实是我辈的幸事!”

这一幕实在是太感人了,周威他们这些见惯了生死,不知眼泪为何物的好汉,也是忍不住流起了眼泪。

“他们不过是回归的第一批,以后,还有更多流落在外的百姓回归!”吴骥看得更远,道:“盛唐之际,华夏儿女足迹遍布万邦!前朝灭亡之后,他们沦落异族之手,倍受欺凌,至今还流落在外!燕云收复之后,接下来就该是辽东、大漠、西域、河西之地、越南、南诏!”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王朝,以其煌煌文治,赫赫武功享誉千古。那时候,大唐之民的足迹遍布万邦,辽东、大漠、河西、西域、越南、南诏都有他们的身影,甚至连中东地区也有他们的足迹,那是何等的盛世!

阿拉伯帝国崛起之时,正是中国盛唐之际,阿拉伯帝国大举东进,想打到东方去,在西域遭遇到唐朝,与唐朝在西域打了数十年,一直给唐朝压着打,是以,阿拉伯帝国在西方得意,在东方失意。

为了与唐朝打,阿拉伯帝国投入了大量的军力人力物力,与唐朝争锋数十年。在这期间,阿拉伯帝国联合吐蕃,由吐蕃出击河西走廊,牵制唐朝在西域的力量,而阿拉伯帝国在西域与唐朝大打。

在当时,吐蕃的领土极广,不仅仅是现在的青海西藏,还包括阿富汗和部分巴基斯坦,是一个控域万里的大国。

就是这两大帝国联手,与唐朝争夺西域,都打不过唐朝。虽然吐蕃曾经一度打下安西四镇,又给武则天夺回来了。

西域一词,在中国历朝历代的定义很不相同。在汉朝之际,西域主要是现在的新疆地区,那时候,汉朝初通西域,对西域的控制力不算强。

到了唐朝,西域一词不仅仅是指新疆,还包括现在的中东地区。到了唐玄宗年间,唐朝把西域一词无限延伸,只要大唐军队所到之处,都是西域。而大唐大军想要到达之处,就是中东,就是阿拉伯帝国。

为此,唐军大举西进,与阿拉伯帝国爆发过多次激战,一直占到了上风,压着阿拉伯帝国打。直到怛罗斯一战,高仙芝战败,唐朝与阿拉伯帝国的战争才出现转折。

尽管高仙芝败于怛罗斯,以唐朝惊人的恢复能力,很快就恢复了在西域的实力,准备卷土重来,与阿拉帝国再度争锋。然而,一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大事发生了,这就是“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为了平定安史之乱,唐朝曾向阿拉帝国借兵三千。这三千阿拉伯帝国的军队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下大功。而且,他们见识过了大唐的繁华,远非阿拉伯帝国所能比,在平定安史之乱后,他们不愿回去,就在唐朝定居下来,最后形成了一个民族,这就是“回族”的由来。

唐朝由盛转衰,无力西进,阿拉伯帝国才把征服的中东地区进行伊斯兰化。若是唐朝不衰败,阿拉伯帝国虽然征服了大量的土地,却是无力伊期兰化。

吴骥这话,说出了当时的情形。在当时,因为宋朝积弱,无力恢复唐朝的伟业,流落在外的汉人很多,燕云百姓不过是回归的第一批罢了。

第109章 燕云光复(十)

大唐王朝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传说,赫赫武功让后人称道。吴骥这话,无异于是在说,宋朝即将恢复大唐王朝的盛世景象。若是在以前说,不会人有相信,眼下说来,却是人人相信,而且这盛世景象就在不久的将来。

“是啊!”周威大声而言,异常振奋,道:“要是在以前,我们不会相信,眼下嘛,呵呵,那是必然之事了!燕云之地一回到大宋手里,辽东、大漠、河西、西域这些华夏固有之地就将回归了。”

燕云之地非常重要,以其独特的战略地位倍受人重视。可以这样说,中国古代的辉煌历史,和燕云之地息息相关,若是没有燕云之地,则不可能有汉唐这样的盛世。因而,可以说燕云之地是中国走向辉煌的锁钥所在。

以前,宋朝积弱,燕云之地在异族手里,如今即将回到宋朝手里,宋朝收复辽东、进军大漠、挺进河西、收回西域就成了必然之事。这些地方一收回,越南和南诏能独留境外?

肯定不可能。宋朝一定会收复越南和南诏。

这些原本属于中国的固有领土全部回到华夏手里,那么,宋朝也就恢复了盛唐气象,再现唐朝雄风。

自从唐朝灭亡之后,无数人就在怀念唐朝的强盛,就在想,若是能恢复唐朝时期的领土,那该是何等的美好!

这是何等的让人振奋!

若是宋朝的雄心更进一步,要与阿拉伯帝国争雄西域,再续唐朝雄风,洗雪唐朝的耻辱,也不是不可能。一旦成功的话,宋朝就会完成唐朝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情,进军中东,征服中东地区。

真要如此的话,宋朝的武功将会超过唐朝,站在一个新的高度!

这太激动人心了,周威他们发出一长串畅笑声:“呵呵!”

“前朝称盛,却有怛罗斯之败,败于大食之手。”皇甫嵩眉头一挑,很是不甘心的摇摇头,道:“大宋收复了西域之后,应当往西进军,洗雪这一耻辱!”

“还有吐蕃的旧帐要算算!”齐大声恨恨的道:“吐蕃趁着前朝衰败,出兵河西之地,一度占领了河西之地。以此为基,进军关中,打进长安,一把火把长安烧了。数百年的繁华,给吐蕃毁于一旦,至今不能恢复过来,大宋明知关中定都比汴京好,却是不能定都在关中。这旧帐,非算不可!非算不可!”

隋朝在汉长安基础上重建长安城,唐朝亦以此为都,几百年的繁华,那是何等的震憾人心。可是,在唐朝末年,关中遭到浩劫,这浩劫有两次,一次是吐蕃打进长安,一把火把长安给烧了,数百年的繁华毁于一旦。

另一次浩劫就是黄巢起义。黄巢率领下的军队跟土匪没差别,没有军纪,以抢掳为事,所过之处,必然是一片废墟。这还不算,真正让人胆寒的是,起义军竟然吃人肉,而且在关中达到顶点。

在关中时,起义军集体吃人肉,把成百上千的人集中起来捣碎,一起吃人肉。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暴行。

自此以后,原本繁华的关中十室九空,华夏的根基自此衰落,连定都都成了问题。

当然,宋朝没有定都关中,还与没有关上北方和西方两道大门有关。

怛罗斯之败,长安被焚,是唐朝的恨事。在以前,宋朝连辽国都打不过,这些恨事太过遥远,只能说说罢了。眼下,燕云光复在即,这些新仇旧恨就涌上了心头,众将是雄心大起,要洗雪唐朝的耻辱,与吐蕃和大食算旧帐。

“是呀!”周威他们齐声附和:“绝不能饶过吐蕃和大食!我们有霹雳弹,要对付他们不是难事!”

“这事嘛,以后再说。”燕云收复,宋朝走向强大,恢复唐朝的伟业就在眼前,吴骥也是豪情陡涨。不过,他却是知道,即使宋朝恢复了盛唐气象,要想与大食算旧帐,也非易事,需要经进深层次的改革。

正说着,众人来到了校场,王韶在这里等着,把他们迎了进去。

这校场是辽国的校场。幽州是辽国最大的城池,也是辽国最为重要的城池之一,其重要性仅次于上京城。是以,辽国在幽州驻有大量的军队,这校场极大,可以容纳数万人。

吴骥放眼一瞧,只见宋军集结完成,阵势整齐,气势惊天,将士们眼里射出炽烈的光芒,身上的杀气弥漫。

“他们变了!大变样了!”吴骥不住点头,大是欣慰。

“是呀!”王韶重重点头,道:“经历过血战,和没有经历过血战,那是不一样的,很不一样!吴兄弟,你瞧,他们如今个个赛似南山猛虎,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保持高昂的战意,这非常难得。你再瞧,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杀气,比起以前凌厉多了!我们选择在涿州与耶律洪基血战一场,是无比正确的!”

正如他所言,如今的宋军杀气腾腾,一瞧便知是经过血与火考验的精锐。这种气势,这种杀气,在以前是没有的。当初,为了奇袭涿州,大军从雄州出发,却是不具备这种气势。若说当初从雄州出发的宋军不过是一群武装到牙齿的人的话,那么,眼下他们就是一群武装到牙齿的猛虎,个个爪牙毕露。

他们坚决果断、心性坚韧、经验老到、装备精良,只要一声令下,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他们都会毫不犹豫的冲将上去。就是泰山挡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会撞开!

“前朝大军,亦不过如此!”吴骥狠狠点头,欣慰无已。

宋朝百年积弱,最差的就是武功,就是军队。说到经济,宋朝是中国古代王朝中的翘楚,是一座巅峰,难以逾越。说到武功,就是一蹶不振,那么强大的经济实力,到头来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罢了。

经过吴骥的努力,宋朝最大的短板已经弥补了,一支能与唐朝大军媲美的宋军诞生了,这比什么都重要。

“我也是如此以为。”王韶不住点头,道:“前朝大军就是在这里,在幽州,踏上了进军辽东、攻入大漠、进入西域的征途。他们,即将追随前朝大军的脚步,踏上辉煌的征途!前朝大军扫荡万邦,前朝皇帝的号令,万国凛遵。我想,这一天即将重现,官家的号令,万国遵行的时间不远了!”

幽州是唐朝辉煌武功的重要基地,唐太宗东征高丽,唐军就是在这里出发的;李靖夜袭阴山,大军就是从这里奔袭突厥的;苏定方灭西突厥,唐军就是从这里进军的;裴行俭大战黑山,大唐之军就是从这里奔赴大漠的;李道宗大破吐蕃数十万之众,大量的唐军亦是从这里发出的……

一桩桩,一件件,大唐的伟业,都与幽州息息相关。如今,幽州收复,盛唐气象即将重现,大宋之军即将跟着先辈的足迹,扫荡万邦,那是何等的让人振奋。王韶高昂着头颅,挺起胸膛,热血澎湃。

“正是男儿建功时,你我有幸参与!”吴骥也是豪气陡生,意气风发,感慨无已。

在华夏风暴即将卷起之际,作为这场风暴的始作俑者,吴骥是万分的自豪。

“呵呵!”众将欢欣鼓舞,畅笑声震动天地。

“吴兄弟,你训话吧!然后,你们就踏上征途!”王韶打量着将士们,感慨无已,而又艳幕无比:“他们真幸运!是大宋之军中第一批追随先辈足迹的好男儿!”

他说得没错,这支宋军虽是迫于形势,不得不提前出动,与西夏争雄。可是,他们却是宋朝第一支踏上先辈征途的军队,无比的幸运!

“弟兄们:我一瞧就知晓你们变了!你们变成了猛虎!”吴骥骑着战马,在阵前缓缓策马而行,大声训话:“以前,你们不过是穿着盔甲,握着斩虏刀的羊羔,如今,你们变成了猛虎,这是好事!在你们的脚下,这座雄城叫幽州,华夏的重地,一百多年前,给儿皇帝石敬瑭割让给了辽狗!如今,你们建立了丰功伟业,收回了幽州!”

“大宋万岁!”

踏上燕云之地,打败辽军,收回幽州,这是让宋军将士们最为自豪的事迹,他们给吴骥的话激荡得热血沸腾,爆发出了惊天的吼声!

吼声振动天地,直达九霄,浮云为之碎裂!

“可是,你们杀得还不够,杀得还不多!”吴骥的话锋一转,声调转高,尖细刺耳,比起太监的声音还要刺耳:“就在我们征战燕云,大破辽狗之际,可恶的西夏人出兵陕州,攻下安定五城,烧杀抢掠、奸淫我们的姐妹,安定五城已经化为了废墟!”

说到此处,将士们的眼神变了,射出夺目的光芒,仇恨似火,握紧了斩虏刀。

这种事情,在上百年的宋朝历史上没有发生过,这本就让人义愤填膺,更别说,还是大胜之际得到这败讯,谁能不恼?

“我,将率领你们,踏上征战西夏的道路!”吴骥猛的一拉马缰,停了下来,大声训话道:“西夏党项人,罪大恶极!数十年来,在陕州杀了我们很多兄弟姐妹,他们犯下了滔天罪行!如今,他们又屠掉了安定五城,安定五城化为了废墟!大宋之辱,未有过此者!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们这就去西夏,杀光党项人!报仇雪恨!”

“杀光党项人!”

“报仇雪恨!”

冲天的怒吼声响起,大地为之颤栗。

惊天的杀气,直上云霄,震动九天!

第109章 燕云光复(十一)

西夏本就是宋朝的夙敌,在陕州与宋朝打了数十年,多次打败宋朝。一个小小的西夏,整个面积不过宋朝一个州那么大,竟然让宋朝无可奈何,这本就让宋人很恼怒。再有西夏人趁宋辽大战时出兵,这就更让将士们气愤了。

最让将士们愤怒的是,西夏人竟然屠城,把安定五城化为了废墟。这在宋朝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谁能不气愤?

此时此刻,将士们是彻底愤怒了,人人无不愿效死力,无不愿以击杀党项人为己任,他们眼里射出仇恨的光芒,骇人心神。

吴骥没有讳言,而是直言,把陕州发生的事情如实告知他们,就是要激起他们的仇恨之心,要让他们愤怒。

“杀光党项人!”

“报仇雪恨!”

将士们怒吼着,手按在刀柄上,杀气腾腾,若有党项人在面前,肯定会给他们撕成碎片!

“出发!”吴骥右手一挥。

周威一拉马缰,第一个走出校场,他挥着胳膊,大吼起来:“杀光党项人!报仇雪恨!”

“杀光党项人!报仇雪恨!”将士们怒吼着,一队接一队的开出了校场。

宋军阵势整齐,气势如山如岳,很是骇人,一出现在幽州,幽州百姓是振奋不已。虽然他们早就知道宋军能打,与以往大不相同了,当他们亲眼见到开进的宋军,为其雄壮的阵势震憾,张大了嘴巴,可以塞进一个鸡蛋了。

“大宋万岁!”

幽州百姓振奋无已,挥着胳膊大吼起来。有如此如狼似虎的王师,谁能不惊喜交加?

“杀光党项人!”

“报仇雪恨!”

与百姓的吼声相呼应的是将士们的怒吼声。

“杀光党项人?”百姓把将士们的吼声听在耳里,大是惊奇。

很快的,他们就知道原委了,无不是愤怒异常,挥着胳膊,与宋军将士一道怒吼起来:“杀光党项人!报仇雪恨!”

幽州百姓不仅恨契丹人,也恨党项人,对安定五城发生的事,他们是感同身受,无不是气怒难平。他们围将上来,要求加入军队,前去杀敌,为安定的父老兄弟报仇。

“乡亲们,幽州刚刚光复,百废待兴,你们要重建家园。”吴骥在马背上抱拳行礼,阻止他们前去道:“杀党项人,报仇之事,我们会做!我们一定会杀光党项人!我们一定会报仇雪恨!”

“吴都指挥,我们回到华夏的怀抱,我们心里欢喜,我们一百多年没有为华夏出力了,我们愿为华夏出力,上刀山,下火海,再所不惜!”百姓热情似火,哪是三言两语能说服的,个个嚷着要为华夏出力,愿生死相以。

他们的话语发自肺腑,出自真心,让人感动,吴骥的眼睛湿润了,劝慰道:“父老乡亲们,辽狗压榨了你们一百多年,你们吃尽了苦头,如今,你们回归了,你们不用再受这种苦!你们重建家园,把幽州打造得繁华富饶,就是对大宋最好的报答。你们要知晓,幽州对大宋极为重要,不久之后,大宋之军就会在这里集结,奔赴各处!”

对于幽州的重要性,幽州百姓哪会不知晓的。从秦汉之际开始,幽州的战略地位就突显出来了,那是华夏走向辉煌的锁钥所在。宋朝收回幽州,宋朝大军从这里奔赴各地是必然的。到时,大量的物资要在这里贮存,大量的军队要在这里集结,需要一个繁华而富饶的幽州。

“既如此,我等遵命!”幽州百姓深知一个繁华而富饶的幽州的重要性,不再多说,凛遵吴骥的命令。

即使如此,幽州百姓也是不舍,一路相送,一直送出了数十里,吴骥再三相劝,他们这才依依不舍的惜别,回到幽州去了。

王韶很艳慕吴骥,这是宋朝第一支踏上先辈征途的大军,作为这支大军的统帅,无比荣耀。王韶很想去,可惜的是,这是宋神宗钦点吴骥为将,他不能与之争,一直送出了五十里。一路上,他都不知道说了多少艳慕的话语。

直到五十里后,这才与吴骥分别。临分别时,他一脸的肃穆,道:“吴兄弟,此去西夏,你顺便收地。西边的应州、云州,还在百姓手里,你大军一到,自然就会收复。到眼下,只有西边的还未收复,其他的方向都收复了。你收复了西边的燕云之地,燕云就光复了!”

辽国惨败,精锐尽失,燕云之地已成空城,只需要宋军一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