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大明国公(兵俑)-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情,就是将河南的黄患治理好,让当地的百姓能够快些返回家园了。这种事情即便是不记录在案,恐怕所有人都知道。到时候治理好了,潘大人自然是大功一件;治理的不好,潘大人却也是难辞其咎。学生看不出来这其中有何事需要如此验证的。”
“你这话说得不错。”张居正微笑着说道,“但是你却忘记了最根本的一件事情。”
“何事?”听张居正这么一说,张凡不由得好奇起来。
“账簿。”张居正笑着回答道,看着张凡仍然是一脸不解的模样,张居正继续说道,“你忘记了,这账簿的‘账’是什么意思吗?”
“这有什么可想的?”张凡并不知道张居正为何会问他这些,并且是这么一个问题。
这“账”之一字,还有什么好解释的。所谓账,自然就是关于银钱、货物出入的记载罢了。这点被说是张凡这位状元出身的了,恐怕就是连三岁小儿也都是明白。
但是,张凡想到这点,却是突然明白过来,张居正想要做什么了。
看着张凡那恍然大悟的模样,张居正说道:“不错,我就是这么个打算。虽然说具体的用法有些不同,但是实际上做起来,效果是一样的。”
对啊,治理水患,治水的人是谁,这点固然是重要。但是更加重要的,就是银子。没有银子,谁都没有办法。沙土不要钱,甚至是人力也可以不要钱。但是水患之时,人要吃饭,船要运输,之后甚至被冲垮的房屋也是要重建。总之,这些跟钱都是离不开关系的。
而张凡也是明白了张居正的意思了。“账簿”本来就是来记载“账”的东西,如今化作本来的作用,自然是无可厚非之事。
“其实远德,你好好想想。”张居正继续说道,“以往每次有水患的时候,都是个什么模样。”
的确,以往只要水患一起,自然是人人关心。特别是大明朝这个自从开国以来就一直是每年灾难不断,而且随之而来的造反事件也是不断的国家了,对于这种事情自然也是极为上心的。
要用钱,朝廷倒也从来就没有吝啬过。但是不管当地的灾情严不严重,亦或是给的钱是多还是少,能够最终用于赈灾之上的银子,实在是不多。当然,至于其他的钱是怎么会就这么消失不见了,这种事情如今就不用再复述一遍了,是众人皆知的事情。
而且,关于这点,还有一种让人无力的感觉。无论当朝的皇帝是多么的勤政爱民,无论当朝的大臣是多么的清正廉洁,也无论当朝被派遣去治水的人是多么的精忠职守,这种事情都是无可避免地会发生。朝廷发下十两纹银,而最后能够真正用到治水前后之事上面的,能够有一两就已经是可以让人谢天谢地了。
以前更是什么都有。什么官员暴毙,银子找不到了;什么用于百姓,数目繁多无法记录;更有甚者,银子沉到水中去了。总之就是,朝廷想要个交代,那就给你的交代。反正这些都是死无对证的事情,任你朝廷派什么人,花多大的力气查也是查不到任何东西的。
所以说,朝廷每次遇到这种事情,都是恼火的很。但是偏偏的,朝廷根本就一点办法都没有。而且以后再遇到了水患,朝廷也不可能不管不顾,照样还是要往里送银子。
到了现在,也是有了应对的方法了。比方说前往治水的官员说是需要十万两,那朝廷就给二十万两。可是这银子多了,比例也变了。以前是只有十分之一,如今只有二十分之一用到治水之上了。
这不得不说是一件让人无奈的事情。
如今张居正想要用这件事情开到,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只不过,张凡却是觉得,其中还是会有不少麻烦的。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六百二十一章试用之举
“老师的意思是……”张凡看着张居正,说道,“等到潘大人去往河南查看,将所需要的银子数目上报朝廷之后,朝廷派,让人监察只是,也弄上三本帐?”
张凡的这番话虽然是询问,但是意思也已经相当明确了。,他敢肯定,张居正就是这么想的。
而实际上,张居正会这样想也没有什么错误。毕竟大明朝的官吏想来是贪污的严重,像是这种需要用到银子的地方,每一笔钱的提取和所用全都是要上报朝廷,以便将来核查。这么一来,张居正想要实验这《考成法》也就是方便了许多。
只不过,按照以往的经历来看,无论朝廷是用出了什么样的手段,也都是只能遏制,却根本就无法消除。而且那所谓的“遏制”,实际上也是相当有限的。等到将来核查之时,有的银子数目找不出来用处,却又是各种的理由和推脱,别说是追回了,根本就是找不到应该是由谁来负责。
“怎么了远德,如此做有什么疑问不成?”见张凡这么一副模样,张居正不由得开口问道。实际上,张凡到底有什么疑惑的地方,张居正心里头也是清楚的。不过这种话他不能说,他是提起这个提议的人,如果他也那样说的话,那就是毫无信心了,事情还怎么办。他是在有了疑问之后,来解决问题的。
“老师,这样好是好,但是也有些麻烦的地方。”张凡也并不是想要打击张居正或者不同意他的看法,甚至于他心里面对于张居正的这个提议也大是赞同的。他如今这么说,只是提出了可能会遇到麻烦的地方,想要听听张居正是不是已经有了什么办法来解决问题罢了,“只不过,就算是老师这么做了,三本账簿上同时记载着银子使用的数目以及用途。等到朝廷核查的时候也的确是能够一目了然,有什么差错的地方一眼就能看出来。但是朝廷以往核查的时候,不也是如此吗!即便是有什么问题,却也是能够一目了然。可是即时是现了问题,却是怎么都解决不了的。学生是怕到时候,又是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理由,最后全都是毫无对证,不了了之了。
“而且,朝廷损失一些银子虽然不好,却也并不是什么大事。学生只是怕,老师这么做的话,朝廷上下的官吏们也都是知道了老师的打算,想要试试这《考成法》的功效。可是万一到时候解决不了问题,如今这才刚刚开始有些赞同的人,怕是又要开始反对了。这么一来的话,得不偿失啊。”
这就是张凡所在担心的事情。而事实上,也就是这么回事,的确是应该担心这些。倘若到时候解决不了时下的问题,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怕就怕那些本来就不怎么赞同《考成法》的人,如今却是因为葛守礼的游说而心思有所松动。但是那么一搞的话,又会是让他们开始反对起来。而且反对的也比现在是更加地有理由了。这对张居正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个赌注。
而面对张凡所说的这些简直可以说是耸人听闻的事情,张居正却是连一点点惊慌的意思都没有,仍然是一副微笑着的轻松模样,对张凡说道:“这些事情实际上我是早有考虑,远德不必太过担心了。”
听到张居正如此自信满满地说道,张凡不由得一怔。张凡的确是看不出来张居正究竟是哪里来的自信,但是他也同样相信张居正不是个会明知道不能做,却非要做,还要故作镇定的人。特别是在这件事情上面,既然张居正表现的如此轻松,那就一定是有了应对的方法。
对此,张凡不由得好奇起来:“不知老师有何应对良策?”
“说是应对的良策,老实说我还真是不敢当。”张居正说道,“但是我却明白,这么做也并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
“一来,关于最后核查的事情。到时候,朝廷拨款之前,我只需要上奏陛下,在圣旨当中多加上一句,‘所用银钱不得用于与灾情无关之事上,所提用银钱之人必须本人亲自前往,不得冒名顶蘀,也不得为他人领取。就算是有急用,也要有文书在手’。当然,就算是这样,也未必能够完全杜绝此事。到时候朝廷核查起来,银子的数目也必然是有出入。但是有一条,到时候这个差错究竟是出在何人身上,那也同样是一目了然之事,断然出现以前那种出了事情却找不到事主的情形。
“所说这个办法初听之下就如同马后炮一般,事后诸葛亮。但是这么一来,严惩那些除了‘差错’的人。将来再生这种事情,那些有心思的人也就不敢再胆大妄为,肆无忌惮了。”
“这……”听着张居正如此一番话,张凡也是在心中思索了一番,“事情倒也的确如此。就算是这一次未能达到要求,却也能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将来干那么干的人自然也是会少了不少。只是……只是这只是其一啊,第二个问题才是学生所关心的。倘若这件事情办得不好,让那些人找到钻空子的地方,到时候全都站起来反对老师的话,这可怎么办?”
“这就更加不用担心了。”面对张凡的这个问题,张居正面上的笑容更深,“这个问题甚至用不着咱们去做什么。”
“老师这话是什么意思?”张凡面对张居正的这种态度,更加地疑惑了。他不知道自己都已经将事情说得如此严重了,为何张居正不但一点担心的模样都没有,反而是更加轻松了。而且,张凡看张居正的模样,丝毫没有勉强,完全不是装出来的。这也是让张凡最想不通的地方。
“远德,你只是被眼前的事情所迷惑了,光是看到担心的地方,却没有往前看。”张居正说道,“一来,这一次只是试用而已。朝中的很多人虽然都知道这件事情,但是他们却觉得,我这么做是徒劳无功。下面的那些人或许听到了消息,却也是会毫不在意,以往该怎么办,现在就怎么办。但是等到朝廷核查的时候,他们就会现,朝廷对此到底有多重视。而且就算是追不会银子,却是对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员进行了严惩,也算是这《考成法》的成功之处。
“而你的第二个担心,就更加不是问题了。毕竟不管如何,《考成法》如今已然是完成,如今用在此处正是为了检测它到底如何。倘若是连这种简单的局面都无法应对,那咱们还是早早另起炉灶,再想别的办法,不要再在这上面多花费心血了。”
张凡可以看得出来,张居正虽然说得轻松。但是当他说到“另起炉灶”这四个字的时候,面上也是有了些别样的感情流露。
虽然如此,但是张凡不可否认张居正所说的这番话。是啊,两人辛苦了好几个月才想出来的办法,倘若是连如今这小小的水患都无法应对的话,将来还有什么希望来靠它治理大明朝的吏治,简直就是空谈而已。倘若那样的话,当真就应该如同张居正所说的那样,早早另起炉灶,再谋取他法了。
想着想着,张凡也是认同了张居正的说法。
看到张凡如此,张居正也是放心了不少。不过他的心里面也是有些嘀咕,他所担心的也就是和张凡刚才所说的一样,万一事情遭到了巨变,这《考成法》如今看似天衣无缝,但是一用到实处却是漏洞百出,一无是处的话……张居正倒是不担心别的,毕竟这个方法不行,那么就应该继续找别的办法。毕竟他的抱负从来都是坚定无比的,绝对不会允许这小小的挫折而有了什么改变的。
可是有一点,张居正担心。这《考成法》乃是他和张凡两人几个月的心血,虽然这对于一项改革来说,几个月的时间实在是不值一提。但是,张居正想出这么个方法的框架,却用了好几年的时间。万一这个办法不行,再想出来一个新的,却是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去了。他张居正如今虽然年岁不大,但是人生难测,他是否当真是有那么多的时间仍然是个未知数。
这边张居正正在担心着什么,而那边,刚刚放心下来的张凡,心又悬起来了,他又想到了一个新的问题。
“老师。”眉头再次皱起,张凡对张居正说道,“学生还有个担心。”
“何事?”有问题是好事,倘若没问题,张居正才担心呢。
“老师的意图,学生也是明白了。”张凡说道,“只不过,如今这《考成法》还未正式上奏皇上,下面的大臣们如今虽然是因为葛大人的游说也变得不像以前那样全是反对了。但是想要试用的话,却是有个麻烦。毕竟朝廷没有这个先例,而且律法之事也不是在圣意不明的情况下可以随意更改的。学生是怕,到时候老师提出来了,会有人不同意。”
面对张凡的担心,这一次张居正当真是一点担心的意思都没有了,再次露出了微笑。!
第六百二十二章另辟蹊径
张凡所提出的问题很明确,也的确是相当棘手。
的确,张居正所提出的,在此事之上试用《考成法》的提议确实是很好,而且,张凡之前所提出的几个问题,张居正也都是早已找到了解决之道,一一解答之下,张凡也是挑不出什么别的问题了。
倒也不是说张凡吹毛求疵,实在是在这件事情上面,即便是再过慎重也不为过。倒不是心疼两个人几个月以来的成果会经不住考验而在瞬息之间毁于一旦,实在是怕到时候不仅没有让它帮上忙,反而是越弄越糟糕,那可谓是麻烦至极了。
但是张居正所说的几番话,让张凡认识到了。先,那些自己所担心的并不是太成问题。二来,即便就算是出了什么问题,也绝对是没有退缩的道理的。毕竟这东西既然抛出去了,就是要让他处理问题,并且现它本身的问题的。倘若如此畏缩不前的话,两人这几个月一来的辛苦,照样还是白费。
但是解决了以上的问题之后,张凡又有了新的疑问。
的确,张居正想要接着治水赈灾的这件事情,试试看这《考成法》到底好不好用。这个想法的确是没有错,而且张凡在听完了张居正的话之后也绝对是会举双手赞成的。可是如今还有个最根本的问题摆在他们的面前,那就是这件事情到底应该怎么做,怎么才能开始。
或许很多人一开始都想不明白这个问题,什么叫做怎么开始?但是实际上,问题就摆在他们二人的面前。张居正想要试用,但是他所想要试用的东西,实际上乃是一种改变朝廷以往律法的新律法。而朝廷当中,律法为重,即便是近日认识到以往的律法已经不适用与近日,倘若是再用下去就是错误的了,却也不是说改就改这么简单的。
且不说那些繁琐的公文,以及朝议。还要有各方势力的争论,都尽量想要在新的律法当中加入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而且到时候扯皮起来,恐怕一年都扯不完。
总之一点,今年现老黄历不适用了,然后开始讨论,一直到明年才能差不多执行新律。而这讨论的一年当中,那老黄历还在被用着,就算是有什么危害,也是如此。
这种模式实际上很不好。但是祖宗就是祖宗,“祖宗”这个词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究竟有着多么重要的地位,想来只要是在身体中流动着这片土地的血脉的人,心中全都是明白的。因此,祖宗所留下来的东西,也同样是重要无比,绝对不能够改变的。这祖宗所订立下来的律法也是如此,更加是这是在朝廷里,这就更加是难以改变了。
看看以往历史上,什么商鞅变法,什么王安石变法,一直到了现在,马上将要进行的张居正变法。虽然说在这些变法当中,商鞅、王安石、或者说张居正这些想到了,并且计划出来,而且亲自组织变法的人才是主角,而且在后世,这些人的名字也将会闪耀,成为他们那个时代的先驱。但是实际上,真正能够起到关键作用的并不是这些人,而是那个同意他们的改革方法的君王。
暂且不论朱翊钧,毕竟他此刻年岁尚小,就算是有什么压力,实际上大都也是被压在了如今正是皇太后的李太后身上。但是想想其他两人,商鞅和王安石。如果没有秦孝公和宋神宗顶住了其他的大臣的反对,以及被扣上了不敬祖先的大帽子而强行通过他们二人的变法请求的话,这两人想要“出名”完全是没有可能。
而且,这两人最后,也都是不得善终。王安石倒还是好些,晚年安度至于,却也是能荣誉加身。商鞅那个时代就比较惨了,秦孝公归天之后,商鞅受了车裂之刑,死状凄惨无比。
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便张凡上辈子并不精通于历史,甚至是如今那些根本不知道未来会生什么事情的人,全都能够猜得到,将来张居正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的原因。
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就是,这祖宗的历法是很难更改的。想要正式修改,那就是一个长年累月的巨大工程。而像张居正这样,现在只是想要试用一下,听起来没什么,实际上更是难上加难。
“学生的意思是……”张凡看着张居正,很是艰难地开口说道,“朝廷以往并没有这个先例,到时候老师一旦提出来的话,虽说皇上或者太后都是会答应下来的,毕竟他们早已是知道了老师的打算。如今老师想要这么做,却也没什么。
“但是,下面的那些大臣基本上是不会同意的。到时候,学生是怕,老师不但不能试用此法,还会闹得满朝风雨,那可就麻烦了。”
而张居正,面对张凡所说的这番很是担忧的话语,却并没有表现出什么苦恼的模样,面色反而又恢复了之前那种微笑的模样。
看到张居正这么一副模样,虽然张凡知道他必然是想到了什么解决的办法了。但是张凡面上的神色却并没有表现出来多少轻松,毕竟他明白,这件事情可是相当棘手的。
“远德,你所担心的事情,我自然是明白的。”张居正开口说道,“我今天早上接到河南和南直隶的水患奏报之后,就在考虑这件事情。你所说的的确是有些难办,我一时之间也是没有想到什么好的解决之道。”
张居正的表情虽然轻松,但是实际上他所说的也并不轻松。显然,他告诉了张凡,到现在为止他还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件事情。
“那么……”听着张居正的这番话,张凡面上的表情也是更加地疑惑了,“既然老师没有想到办法,却是为何会有如此轻松的模样?”
面对张凡的疑问,张居正笑了笑,回答道:“因为我现,不论我怎么想,这件事情都是没有办法完美解决的。而且,我也找到了办法在这种情况下依然让此事通过的办法。”
“哦?”听到张居正说有办法,张凡的兴趣也是有了,赶忙问道,“不知老师想到了什么办法。”
“呵呵。”对于张凡的询问,张居正一时之间没有了刚才那副自信的模样,却是有些无奈地笑了笑,说道,“实际上,这也是个没有办法的办法。
“的确,诚如你方才所言那般,这么做实际上就等于是想要篡改朝廷律法,的确是会遇到巨大的阻力的。但是,好在即便是朝廷的律法也没有明文写着,不允许有这种改变。”
“可是老师……”面对张居正的话,张凡的眉头再一次皱了起来,“即便是律法之上没有明言不许改变,却也从来没说过允许有人去改啊。虽然老师如此偷换概念,在学生这里倒是无所谓。但是朝中的那些大臣们可是绝对不会赞同老师的。而且到时候老师如果用的是这么个理由的话,恐怕麻烦回比咱们原先预想的还要多。”
“的确如此。”张居正说道,“不过远德爀要着急,且听我慢慢说来。
“我也知道你所说的,倘若我真的那么做了,麻烦更多。但是我不需要那么做。”
“不用那么做?”张凡有些奇怪了,“老师是什么意思?”
“他们所在意的,实际上只是我是不是要改律法。”张居正回答道,“那么咱们就不要动律法好了。”
“可是,不动律法的话,老师又该如何试用呢?”张凡更加疑惑了。
“你想啊。”张居正说道,“咱们所想要做的,只是试用一番这《考成法》行不行。那么咱们为什么非要把它弄成一想律点来做呢?”
“老师的意思是……”似乎张居正的话,让张凡有些明白了。
“不错。”张居正说道,“咱们只是要试用它行不行,说到底也只不过是它的手段行不行。所以咱们只要舀出其中几条用得上的试试看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全都搬出来。
“那样一来,这可就不是改变朝廷的律法了,只不过是临时加了几种手段而已。到时候只要这么一说,朝中的那些人就算是不同意,却也找不到反对的理由了。而我们这边也是能够得偿所愿。如此一来,岂不是两全其美吗?”
“这……老师这么做的话……的确是……好。”张凡这番话说的有些断断续续的,虽然他心中还是觉得有些不妥。但是张居正所说出来的这个方法,他也不得不认同,的确是个办法。
见到张凡的同意,张居正自然是高兴。但是同时,他也看出来张凡的勉强了。
张居正心中也明白。虽然说自己想出来的这个办法的确是可行,但是却也有些牵强。到时候,谁知道自己就算是这么干的话,会不会还有人说出不同的意见来。毕竟,就算是他自己,也觉得这么有些强词夺理了。
可是,既然已经是打定了主意,那就不能够轻易改变。到时候究竟会怎么样,只能到时候再看了。
第六百二十三章使用条件
总而言之,张居正所想出来的办法,实际上就是先斩后奏了。当然,其中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他是在找漏洞,从而能够让自己的打算顺利施行。
的确,正是如同张凡刚才所说的那样,朝廷的律法是以前所定下来的。而所谓的以前,就是老祖宗的意思。既然是老祖宗所定下来的规矩,那就不是能够轻易改变的。当然,想要改却也不是不可以,毕竟张居正所打的那个打主意,就是要改变它。
但是,如今,不论是张居正他自己还是说张凡,两人心中全都明白,如今还没有到那个时候。倘若现在就贪功冒进的话,必然会碰壁而回,鼻青脸肿之下,对于他们的计划也是没有好处的。
而张居正此刻所想要来做的,就是先舀出来试一试,看看好不好使。毕竟,就算是张居正没有张凡那从五百年之后所得来的知识,却也是明白一个道理,“实践出真知”。一个再好的计划,哪怕是看起来再是天衣无缝的计划,但是倘若不经过实际上的运用,都算不得好。这就跟后世张凡每天都可以看到的新闻中的军事装备的道理一样,再是高科技,再是革新,实验的数据再是标。但是没有上过战场的武器,却是没有办法得到军人们的信任的。
《考成法》就是张居正和张凡两人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所设计出来的武器。如今,这件武器看起来是完美无缺的,各项数值也是大大地高于如今的标准。但是它也同样是没有上过战场,没有实际上被人们所使用过。所以,即便是在两人的眼中,它再是完美,但是终究不能堪当大任。
而现在,这次水患的来临,给了它一次几乎,去证明自己并非只是个摆设,而是实实在在的锋芒无比,无可匹敌。当然,倘若是能够现什么问题的话,虽然会让他们两人觉得烦恼,但是同时却也是能够让他们两人觉得高兴。( )毕竟现在只是小规模的,用在这么一件小事情上面。倘若是能够现了什么问题的话,张居正和张凡就能够几时去改正它。而不是等到皇帝颁下了圣旨,朝廷实实在在开始实行它之后,再出现什么问题。
那样的话,情况可就尴尬了。既然已经颁了圣旨,那就不能轻易撤回,即便是刚刚实行的《考成法》有着天大的问题,也不能够就这么撤回。
而且,要是当真出现那样的事情的话,张居正就要担心两件事情。一来是他自己,毕竟这件事情是他所起得头,那时候除了什么问题,他也是责无旁贷地要站出来负责任才行。而且事情并不是最上面说说这么好解决的,毕竟对于一个已经开始实行的律法,即便制定它的人就是张居正本人,却也是不能够轻易去触碰的。而且那样一来,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就不是现在可以同日而语的了。
而且那种情况最为严重的就是,一套不成熟,或者说是错漏百出的律法被朝廷执行下去,所危害的范围和深度也就是严重的很了,并不是可以轻易清除的。
倘若是出现了那种情况的话,不管张居正如今是什么身份地位,也不管朝中有着谁在背后为他撑腰,他也根本就抵不住这个风波。
等到那个时候,冯宝或许可以一下子撇清自己的关系。虽然说冯宝如今跟张居正站在同一阵营,而且他也是非常赞同张居正在朝中实行新政的。但是冯宝虽然表现出了意图,却毕竟是没有真真切切地作出那份礀态。而且,制定律法的当中,是由张居正和张凡来完成的。而冯宝到时候完完全全就可以说自己根本没有参与,甚至是对此毫不知情,却也根本就没有人能抓住他的什么把柄来说什么。
但是倘若事情那样的话,张凡受到波及是一定的。毕竟,虽然朝廷里也是无人能够证实,但是张凡他毕竟是帮着张居正,并且是亲自参与了考成法的制定当中去。
到时候,只要是东窗事,张凡或许能够凭借着这样那样的理由逃过一劫,但是受到波及是肯定的。而且,即便是波及的程度再小,对张凡来说是大是小那可就当真不一定了。
这些张凡自然是能够事先预见到。但是他之所以在明白,即便是没有自己的帮忙,张居正自己也能够独自完成这个任务的前提下却是还要参与进来。一方面,张凡对此同样有着自己的抱负。毕竟张居正的此举对于朝廷,对于这整个天下都是大有好处的。既然是好事,张凡觉得自己是有义务帮上一把。
而另外一方面,张凡却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旦出现那种最不想要看到的情况,就算张居正是麻烦缠身,甩都甩不掉,而他也是要受到波及的。但是,他并非在这中心。再加上凭着他与朱翊钧之间的关系,他相信自己会没事的。
这听起来虽然有点像张凡实在利用朱翊钧一般。但是实际上事情也就是这样。
而张居正所还要担心的另外一方面就是如此了。倘若事情真的到了正式施行的时候才出了什么大问题的话,他绝对是要担全责的。而那个全责,也是要看事情的破坏程度如何。不过即便是如今还没有施行,还不知道就算是出了问题的话究竟是多大的问题。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一旦出问题,所有的人不会仅仅去针对所出问题的地方,而是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