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谋断九州-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徐础笑了笑,“多谢周参军的一番苦心。”
周元宾挥下手,“实不相瞒,我也有一点私心,徐公子臣服平山,自然不必费心离间我们沈家与贺荣部。”
“我若能阻止婚事,令妹也不必与天成公主竞争。”
“哈哈,七妹倒不担心这件事,芳德公主尚未过门,就已得罪丈夫,她若来了,只会受苦,不会是威胁——况且公主只是嫁给左神卫王,与单于大妻差距甚远。”
“左神卫王在贺荣部大致相当于哪个品级?”
“嗯,粗略地说,算是从一品吧,在他以上、单于以下,至少还有十个王号。”
徐础想了一会,“看来我还真是别无选择。”
“徐公子其实不必为难,既然你不称王,效忠谁都是一样的,即便称王,也不耽误,对不对?别想着华夷之分,强臂单于堪称当世第一雄杰,日后必是一代明君。”
“与晋王相比如何?”
周元宾笑道:“徐公子提出这样的问题,可有点居心不良。”
徐础大笑,将剩下的半囊酒还回去,“不能再喝了。”
“贺荣人喜欢烈酒,中原人通常喝不惯。留在这里,徐公子随时可饮。”
“多谢。”
两人沉默了一会,周元宾道:“徐公子怎么想?”
“什么‘怎么想’?”
“徐公子别装糊涂,我刚刚说了那么多,就是在等徐公子的一个回答。”
“嗯……”徐础沉吟不语。
“我敬重徐公子的才能,不愿看到沈家与徐公子为敌,而且我与贺荣平山的交情不错,不想看到他落难。强臂单于言出必行,说是免除王号,一定会做到,平山虽然还有机会争取回来,毕竟是桩极丢人的事情。”
“我想……”徐础只说半截话。
“想什么?”
“在想令妹。”
周元宾一愣,随即怫然不悦,“徐公子为何出此戏言?”
“周参军误会,我在想令妹当初慧眼识珠,小小年纪就看出贺荣强臂前途无量,实在令人敬佩。才能种种,看人最难,令妹若是男子,当是第一等的谋士。”
周元宾转怒为喜,“当然,七妹能得到今天的地位,绝非偶然。”
徐础点头,“我想见令妹一面。”
周元宾又是一愣,“你最好将话说完整。”
徐础笑道:“一涉及到令妹,周参军总是这么紧张。”
“周家和沈家的希望都在她一个人身上,你说我紧张不紧张?”
“我没有别意思,只想与令妹交谈几句。周参军知道,我也算是一名谋士,对其他谋士总有惺惺相惜之感。”
周元宾皱眉,“跟男谋士惺惺相惜去,七妹有当谋士的本事,但她不是谋士,乃是单于大妻,且又男女有别,怎么可能见你?”
“周参军传个话就好。”
“我不传……怎么说到这里来了?徐公子,我已经说得口干舌燥,连一句回答都得不着吗?”
“在见过令妹之前,我不能给出任何回答。”
周元宾的耐心终于到头,站起身,冷冷地说:“徐公子的毛病就是自视太高,侥幸成功几次,就真以为自己能够扭转乾坤。随你的便吧,我已经仁至义尽,看看是你扭转乾坤,还是乾坤扭转你。告辞。”
周元宾迈步就走,很快回来,将两囊剩酒和残肉全都带走,表示自己真的很生气。
徐础已经吃饱喝足,倒在毯子上休息,隐约看出一个方向,许多细节却还隐藏在迷雾中,“必须见她一面。”徐础喃喃道。
次日一早,全军整顿,即将出发的时候,又传来命令,就地扎营,今天不行军了。
徐础回到帐篷里,没人可以交谈,只能发呆。
将近中午的时候,昌言之进帐,一见徐础就激动地说:“公子没事,真是太好了。”
“我能有什么事?”徐础诧异道。
“公子得罪……反正没事就好。”
“贺荣人允许你来?”
“是,说了一大串话,不知什么意思。公子,现在怎么办?”
“只能等。”
昌言之长叹一声,“的确没有办法。”
“没人让你来劝我?”
“劝什么?”昌言之一脸困惑。
“是我想多了。找地方坐吧,贺荣人的帐篷到处都是席子,也是床铺。”
昌言之坐下,“公子知道贺荣人为何停下吗?”
徐础摇头。
“我听到有人用中原话议论,好像是那个蛮王惹出的麻烦。”
“贺荣平山?”
“对。”
“他还真是流年不利,看来是没迎回公主。”
两人闲聊一会,昌言之出去要来酒食,酒是劣酒,肉是不知炖过多少遍的骨头,用牙齿勉强能刮下几丝肉来。
即便这样,两人也吃得下去,一直闲聊,不谈正事,昌言之早已习惯一切大事都由公子解决,所以干脆不去操心,反正自己也想不出什么好主意。
一名年轻的贺荣人闯进来,满面怒容,语速极快地说了一堆话,唾星飞溅,像是在指责什么,然后转身离开。
昌言之茫然道:“公子听得懂吗?”
徐础摇摇头。
又有两名贺荣士兵进帐,二话不说,抓住昌言之的胳膊就往外拖。
昌言之大骇,“是你们让我来的!我什么都没做!”
徐础也吃一惊,起身道:“你们是谁的部下?”
大概是听不懂,两名士兵一个字也不回答,只顾往外拖人,昌言之只来得及留下一句话:“公子救我……”
徐础追出帐篷,贺荣平山的几名仆隶拦住他,一人用中原话道:“你不能离开。”
“我的随从……”
那人摇头,重复道:“你不能离开。”
徐础眼看着昌言之被带走,不得不回到帐篷里,心中莫名其妙,突然灵机一动,明白这一出的含义,忍不住笑了一声,坐在毯子上,默默地等候。
将近一个时辰以后,周元宾不请而来,进帐先看徐础神情,见他十分坦然,不由得有些意外,“那人不是你的亲信吗?”
“谁?昌言之?嗯,他是吴人,追随我多日,从前是将军,却宁愿随我退隐。”
“可你却不关心他的死活?”
“单于初入塞内,我相信他不会滥杀无辜。”
“那些晋兵的下场,徐公子亲眼所见。”
“他们不算是真正的晋兵,而且背叛旧主,将俘虏转献他人,该得死罪。当然,用财宝压死,有点过头了,军法如山,是什么就是什么,不可因人而设,单于……”
周元宾打断他,“跟我走吧。”
“去哪?”
“明知故问。”周元宾转身出帐。
徐础跟在后面,这回没有受到阻拦,贺荣平山的仆隶在门口恭送。
徐础被带到一片空地边上,一大群妇女与老人围成一圈,全都席地而坐,正在观看数十名孩子轮流射箭。
单于大妻也在,坐在一块毯子上,双生子还不能上场挽弓,手里各握着一支短短的钝箭,冲着场上哑哑地叫喊。
大妻宠溺地看着两个儿子,偶尔与两边的人交谈,全用贺荣语,谈笑自若。
徐础与周元宾坐在斜后方,与几名老者挤在一起。
大妻侧身过来,打量徐础几眼,开口道:“这些人听不懂中原话,徐公子可以随意说话。”
“阏氏想得周全。”
大妻笑道:“我们不用这个称呼了,徐公子可以称我‘中宫’。”
“中宫未忘老家习俗。”
“我这是入乡随俗。徐公子不必担心随从,他被安置得很好。”
“多谢中宫。”
“一名随从而已,贺荣部犯不着拿他出气,可天成公主不同,她地位太高,所做的事情也太过分,不可饶恕。”
“所以她最好不要来。”
大妻将正要爬开的两个儿子拽回到身边,“徐公子想说什么?”
“嗯……”
“元宾跟我的亲哥哥一样,不能当他面说的话,徐公子也不必说了。”
周元宾露出微笑,没有插话。
徐础向左右望了一眼,“单于出营了?”
大妻道:“徐公子不必拐弯抹角,单于的确出营,带一支大军前往渔阳,因为天成公主惹下子大祸。”
“她扣押了贺荣平山?”
“徐公子果然了解这位小公主。”
“随便一猜,贺荣平山背靠大军,自然以为不必带太多士兵,就能要回公主,所以轻骑入城……”
“这回不怨平山,是天成朝廷太奸诈,派人过来说愿意交出公主,结果却是陷阱。单于前去救人,但不会攻城,而是率兵绕过渔阳,直接去找皇帝算账。”
“直指核心,单于果然会打仗。”
“这些事情都与你无关。”
徐础沉默一会,“这里除了周参军,果真没有人能听懂中原话?”
“嗯。”大妻左右看了看,“我认得这里的每一个人。”
徐础看向周元宾,“周参军果然要听?”
周元宾脸色一沉,“徐公子要故弄玄虚到几时?”
徐础笑道:“就到此时。”然后向单于大妻正色道:“中宫既然许我畅所欲言,我就不客气了,我求见中宫,只为问一句话:老单于是怎么死的?”
第三百六十五章 英雄两种
听到徐础询问老单于的死因,大妻神情微变,立刻又恢复正常,甚至露出微笑,向周元宾道:“原来这就是徐公子的‘妙计’,离间沈家与贺荣部不成,他改为离间单于与诸王了。二哥,你以后说话可要小心,这个人抓住一根草能说成一根参天大树。”
周元宾恼怒地看一眼徐础,然后向堂妹苦笑道:“怪我,就说了一句七妹当初自己选中强臂单于,徐公子居然‘推算’出这么一桩阴谋来,还好我没提起自己的生辰八字,否则的话,徐公子会以为我是‘野种’吧。”
徐础笑道:“我不是算命先生,只凭生辰八字推不出什么,至于老单于,我抓住的不止是一根草。”徐础抬手做个握持动作,“而是许多草,其中或许还有一根树苗。”
大妻转回身,继续观看场上的孩子射箭,“二哥带他回去吧,我已经厌倦了,我劝你也不要再多管闲事,未得感谢,反生嫌隙。”
“我现在是后悔莫及。”周元宾尤为不悦,站起身,前头带路,几步之后发现徐础没有跟上,转身道:“徐公子,别赖在这里了,没人想听树啊、草啊什么的。”
徐础起身,向着大妻的后背道:“请中宫细思,我无意参与任何事情,只想带走公主,如中宫所言,堂堂正正地带走。”
徐础拱下手,随周元宾离开,大妻冲着场上大笑,再没有回头。
一路上周元宾都不说话,进到帐篷里,他冷冷地说:“亏我将徐公子当成人物,视为朋友,却得到这样的回报。你爱怎样就怎样吧,芳德公主能惹祸,徐公子更能惹祸,你俩倒真是一对儿。平山肯定会被渔阳礼送回来,明日天黑之前,看你能想出什么办法自救。”
“我有办法,但是需要中宫的帮助,所以——明天日落之前,她得……”
周元宾转身离去,一个字也不想再听。
昌言之又被送回来,脸色苍白,许久没有恢复原色,“这是什么把戏?将我拖出去,既不审问,也不拷打,只是在外面站立半天。”
“抱歉,是因为我。”
“公子?”
“他们想让我感受一下‘无能为力’。”
“想救我却救不了的感受?”昌言之既愤怒又困惑,“什么人想出如此阴损的招数?嗯,单于用金银财宝压死翻江龙,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果然是塞外蛮夷,行事古怪至此。”
“在杀人这种事情上,没有华夷之别。”
昌言之嘀嘀咕咕,极不喜欢贺荣人。
夜里将近二更,帐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徐础不能随意外出,昌言之受到的管束不严,起身出去查看情况,没多久,气喘吁吁地跑回来,“单于回来了,将蛮王也带回来了。”
“还有别人吗?”
“我……再去问问。”
昌言之这回去的稍久一些,回来之后上气不接下气,站在那里喘了一会才开口道:“还有一位皇弟。”
“皇帝也被带来了?”
“不是,皇帝的弟弟,所以大家都去观看。”
徐础不知道张释虞还有弟弟,想必不是王妃所生,“单于果然迎上了邺城军。”
昌言之点头,“还有田匠,但是小郡主没来。”
徐础既意外,又不意外,叹道:“我欠田匠的人情越来越多。”
“公子还想知道什么,我再去打听。”
“不必了,休息吧。”
昌言之坐了一会,小心道:“公子好像……不如白天时高兴。”
徐础微笑道:“的确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
“公子总有妙计……这回也有吧?”
“有。”
昌言之长出一口气,笑道:“我就知道……”
“但是用不上。”
昌言之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有太多的事情我对之‘无能为力’,周元宾说得对,总得先见到人,才能说得上话,我现在却只能‘威胁’别人与我说话。”徐础摇头,“一切尽由他人掌握。”
昌言之闭上嘴,仍不知道说什么。
“我险些忘了当谋士有多难。”徐础笑道,“想当初,我深知劝人之难,才决定自己称王,结果发现称王更难——重要的是,我并没有称王的才能……”
昌言之不能同意,“我们,至少所有吴人,都认为诸王当中,公子最有才能,可谓智勇双全。”
徐础摇头,“称王需要一以贯之,但凡有利于王业,没有什么事情不可以做,没有任何代价不该付出,我没做到。做谋士需要……需要与世沉浮,不执一端,如此方能左右逢源。”
“称王者也有仁义之人,谋士也有一直追随旧主的啊。”昌言之仍不能赞同。
“仁义属于‘没有什么事情不可做’,王者当然仁义,也会凶残,也会礼贤下士,但是都要有利于王业,一旦成为障碍,它们就会变成应当付出的代价。”
昌言之不吱声了,在内心深处,他的确觉得徐础在这方面有所欠缺。
“谋士追随旧主,不过是浮萍飘进一片很舒服的池塘,会停留,但是不会扎根,一旦扎根,也就失去了谋士的用处。”
“这话是怎么说的?”
“即便一生只追随一主,谋士也要保持‘局外之人’的心态,唯有如此,才能与‘局内之人’的王者相得益彰,否则的话,与佞臣无异,一味地顺从上意,令王者越陷越深。”
“一个要一以贯之,一个要与世沉浮,一个要局内,一个要局外,这可难了。”
徐础笑道:“所以说,自古以来君臣相得者,少之又少,大多数人当时相得,君或臣稍一变心,相得变成相杀。难,的确是难。”
有人掀帘进来,在两人身上各看一眼,开口道:“徐公子在传道授业?昌将军拜师了?”
昌言之起身,笑道:“田壮士来得正好,我没拜师,公子的确说了一些……很有意思的话。”
田匠按着昌言之一同坐下,“徐公子不是去晋军那边吗?怎么落在这里?”
“被一位故人硬行送来。”
“嘿,这位故人倒是热情。”
昌言之道:“不是热情,是报复,这个人……”发现田匠是在说反话,昌言之闭嘴,小声嘀咕道:“就不能好好说话。”
田匠道:“晋军后撤近百里,暂时不是渔阳的威胁。”
“晋军担心贺荣部与天成结盟?”徐础猜道。
“想来如此,贺荣部两边讨好,谁也不知道他们最后会支持谁,晋王不在军中,主帅心里没底,一听说皇帝御驾亲征,单于也亲自南下,他先害怕了。”
徐础点头,昌言之有点着急,插口道:“田壮士为何来这里?听说小郡主将蛮王扣押,是真的吗?”
田匠难得露出一丝笑意,“是真的,公主劝服了城里的汤师举汤将军,然后亲自出面迎接贺荣平山,将他诱到城门里,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
“哈。”昌言之忍不住笑了一声,“小郡主,不对,现在是小公主……长公主了,还是那副天不怕、地不怕的脾气,敢做敢担,我要称她一声巾帼英雄。”
“但是皇帝和单于都来了,传旨让渔阳必须交出公主,于是我对贺荣平山说,我跟你走,你回去之后多带些人与聘礼,大张旗鼓来接公主,让公主面上好看,你面上也有光彩。”
“他就同意了?”昌言之问。
“我不太会劝人,我手里的刀会。”田匠道。
昌言之愣了一会,在毯子上稍稍让开些,“你、公子、公主是一类人,胆子大到不要命的那一种,你们聊,我老实听着吧。”
徐础关心另一件事,“这位汤将军是邺城派驻渔阳的守将?”
“正是。”
“芳德公主怎么劝服他的?”
“说起来倒也简单,汤将军出身边将世家,父兄皆死于塞外。公主声称,自己若被交出,必要自杀,让天下人都知道汤师举将天成公主送与仇人。”
徐础笑着摇头。
田匠道:“一切都是缓兵之计,皇帝与欢颜郡主都来了,汤师举很快会被剥夺兵权,再也没办法保护公主。”田匠停顿一下,看着徐础,“公主的全部希望都在徐公子身上。”
徐础沉默一会,问道:“你也是贺荣平山要拉拢的人?”
“嗯,单于说我是条好汉,与公子正好一文一武,贺荣平山输得不屈,但他必须让你我二人臣服,才能证明自己的本事。”
昌言之说是旁听,还是插口道:“单于的脾气真是古怪。”
田匠道:“单于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大概是说‘英雄有两种,一种让自己居于人上,一种让别人居于己下’。”
昌言之困惑道:“都是高人一等,有什么区别?”
“区别很大,‘让自己居于人上’,需迎难而上,对手越强,心里越高兴,要么击败之以显实力,要么征服之为己所用,总之是要努力提升自己。‘让别人居于己下’则正好相反,专拣平坦的路,专挑弱小的对手,依靠原有的身份与地位,强迫更弱者臣服,看上去也是高人一等,也是一方雄杰,但是一旦遇到真正的强敌,必遭惨败。单于没做这些解释,是我自己想的,应该不差。单于还说,世上所谓英雄,后一种居多,前一种难得,贺荣平山要努力做前一种。”
“所以蛮王必须令公子与田壮士臣服,因为你们二人是强大的对手。”昌言之不由得点头,“这么一说,还真有几分道理。”
田匠道:“单于还说了一句话,用贺荣语说的,他以为我听不懂,但我恰好会一点。”
“单于说什么了?”昌言之问。
“他说,贺荣平山要用‘征服对手’证明自己的本事,而不是真要这两个人,功成之后,杀剐随意。”
徐础突然笑了,“多谢田壮士,解我一桩心事。”
第三百六十六章 忍受
徐础笑了,昌言之糊涂了,“公子,单于说的是‘杀剐随意’。”
“但是要在贺荣平山令我们臣服之后,所以我与田匠别低头就是了。”
昌言之想了一会,“单于说有英雄有两种,蛮王若是选择后一种呢?那就用不着让谁臣服,直接杀掉就是,反正肯向他下跪的人有许多,哪怕那些都是弱者。”
徐础笑道:“那我们两个就真的没活路了。”
昌言之叹口气,不再说话。
田匠既不笑,也不糊涂,“徐公子真有计划吧?贺荣平山接连受辱,未必愿意再做‘居于人上’的英雄。”
徐础尚未回答,有人来请他赴宴。
田匠与昌言之身份太低,不在受邀之列。
宴会在大帐中进行,近百人参加,多是男子,数名女奴穿梭其间,大妻与一众贵妇皆未露面。
贺荣人喜欢宴会,强臂单于尤其喜欢,今晚的宴会却有个小小的目的,向本部族诸大人展示“贵客”——天成皇帝的弟弟以及吴王。
皇弟是个十来岁的小孩子,哪里经历过这样的场面,早就吓得魂飞魄散,呆呆地坐在那里,像是一只被主人遗弃的看家犬。
他越显呆滞,帐中的贺荣人对他越感好奇,端着酒碗或者拎着酒囊过来查看,鄙夷地说些什么,甚至有人将酒送到他面前,见他不肯接,神情越发不屑,偶尔有人会说中原话,毫不客气地说:“在塞外,比这更小的孩子也会骑马、射箭、喝酒、摔跤,你会什么?”
皇弟瑟瑟发抖。
徐础就坐在他身边,一同接受“展示”,他倒不怎么在意,也不害怕,替小皇弟向质问者道:“中原的孩子会读书、写字。”
质问者仰头灌一大口酒,“读书让人变呆,写字让人手软,怪不得你们这么弱……”
徐础一把夺过酒囊,也灌一大口,“我们虽弱,却能守住中原,一直没让外人夺去。”
“我们这不就来了?”
“来了又去,不足为奇。”
“这回我们不走!”
“时候未到。”
“哈,语气倒硬,看你有没有真本事。”
贺荣人的真本事就是喝酒。
徐础从来没喝过这么多酒,最终还是败下阵来,俯身呕吐,弄脏了毯子,惹来一片嘲笑。
慢慢地,没人再关注皇弟与吴王,两人坐在角落里,面对一群手舞足蹈的酒徒,默默地发呆。
“徐……徐公子。”皇弟第一次开口,声音小得几不可闻。
“嗯?”徐础醉得头晕目眩,勉强听到身边的声音。
“多谢。”
声音更小,徐础只能看嘴型猜出这两个字,笑了笑,过了一会道:“咱们没见过面。”
皇弟摇头,“但我听说过……”
又有一名贺荣部大人摇摇晃晃地走过来,一把拎起皇弟,“来,随我去拜见单于,身为客人,得懂点礼节。”
那人瞥了一眼徐础,显然是觉得他无可救药,没有强迫他“懂点礼节”。
皇弟在单于面前跪拜,按照身边人的指教,用贺荣语磕磕巴巴地说了几句自己完全不懂的话,帐篷里的人被这一幕刺激,齐声欢呼,好像他们刚刚在战场上赢得一场大胜。
强臂单于也很享受,将皇弟拽到自己身边,拉住他的手,向众人激昂慷慨地说了许多话,又引来阵阵欢呼。
小皇弟一句也听不懂,但是渐渐地感到心安,脸色不再那么苍白,甚至露出一丝微笑,没人指点,他突然也跟着其他人一块欢呼,用的依然是他一点不懂的语言。
强臂单于更加高兴,甚至将小皇弟抱起来,在帐篷里走来走去,在一些重要人物面前稍停,代为引见。
整个帐篷里,受到冷落的人只剩下徐础一个,他望着越来越高兴的小皇弟,觉得自己实在不能责备他什么。
回到住处,徐础倒头便睡,一直等他的田匠与昌言之随后休息。
这一觉睡到日上三竿,徐础只觉得全身酸痛,勉强坐起来,向昌言之道:“论酒量,我得向贺荣人甘拜下风。”
“呵呵,公子原本就不以酒量见长,比这个干嘛?”
徐础晃晃头,“田匠人呢?”
“他在帐篷里待不住,出去走走。”
“他倒自由,我却不能随意走动。”
“公子也可以,我特意问过外面的人。”
“贺荣平山改手段了?”
“公子出去走走,能解宿醉。贺荣人正在搭建一座巨大的帐篷,值得一观。”
“又要办宴会?贺荣部要用酒量夺取中原吗?”
“还真是宴会,据说皇帝明天会来,将小公主一块带来。”昌言之看着徐础,他习惯称“小郡主”,在张释清身份改变之后,仍称“小公主”。
徐础揉揉脸,起身出帐。
不远处耸立着一顶宫殿般的巨大帐篷,数百人正围着它做最后的休整。
徐础远远地看了一会,信步闲逛,果然未受阻拦,但是总有一人不远不近地跟随在后面。
营地一派热闹景象,全然不像是要打仗。
徐础找不到认识的人,绕行一大圈,又回到帐篷里。
昌言之埋头整理物品,过了一会抬头道:“这不能怪公子。”
“什么?”
“公子本来要去见晋军,却被翻江龙所害,挟至贺荣营中——意外常有,谁也不能一一躲开。公子与贺荣人没有交情,帮不了小公主,只能说是上天注定。”昌言之向门口看了一眼,压低声音道:“公子还是随我逃走吧,留在这里看着小公主成亲,更难受,或者蛮王一生气,今晚就……”
“日落之前……今天就是最后期限了。”徐础像是刚想起来。
“对啊。”昌言之靠近些,“我与田匠商量过,他去探路,待会公子与我互换衣裳,我蒙在被里大喊大叫,假装生病,吸引外面人的注意,公子趁机低头出帐,与田匠一同逃走。”
徐础笑道:“你想出的主意?”
“我知道这不是什么好主意,大白天想蒙混过关极不容易,可是没办法,蛮王等不到天黑,昨晚……公子醉得厉害,只好等到白天行事。好在营地里比较乱,或有机会。”
徐础想了一会,摇摇头,“我不能逃。”
昌言之急道:“公子不能白白死在这里啊。”
“我还有一招可用。”
“胜算几何?比我的逃走计划高一些?”
“不能这么比。”
昌言之叹道:“公子,你得承认今非昔比,从前称王的时候,至少有几十万人供你驱使,虽说是乌合之众,在公子手里,却能变成强大的力量,无往不利。现在公子手里有什么?无非就是我与田匠,田壮士没得说,我也愿意为公子赴汤蹈火……”
徐础坚定地说:“我不能再让任何人为我赴汤蹈火。”
昌言之劝不动徐础,叹息不已,见田匠进来,他说:“公子不同意。”
田匠一点也不觉意外,“一猜就是这个结果。”
“那你还去探路?”
“到新地方先探路,这是我的习惯。”田匠从身后解下一只酒囊,自己喝了一口,递给徐础,徐础摇头,他又递给昌言之。
昌言之接在手中,猛喝一大口,没有还回去,一会一口,自己专享。
田匠也不要,向徐础道:“想逃出去还真难,贺荣人的营地看似杂乱,其实自有章法,莫说白天,便是夜里,也难逃出去。”
“至少值得一试。”昌言之插口道,继续喝酒。
“除了周元宾,营里还有其他沈家人吗?”徐础问。
“营地太大,我没走遍,也没看到其他中原人。”
一名仆隶进来,扫了一眼,冷漠地说:“左神卫王请两位去一趟。”
徐础与田匠互视一眼,同时起身应了一声。
昌言之抱着酒囊,喃喃道:“既然这样,我先喝个够吧。”
贺荣平山身穿旧袍,正在一块比较僻静的空地上射箭,数十步外有三只靶子,由仆隶抱在怀中,来回走动,这是一个危险的活儿,他们只能希望主人的箭百发百中。
贺荣平山的箭法确实不错,箭箭中靶,见到两名客人之后,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