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林羽之穿越日常-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怎么一言不合就开打啊?这书生抱打不平,出手相助,怎么反倒挨了两个耳光,这叫什么事儿啊!
就连王五也有点惊奇,这小娘子可真够辣的,够味!这直接就上手了,自己也悄悄地摸了摸脸,自己怎么也想挨这么一下了呢?
“你你你。。。。。。”宋泰捂着被抽的脸,“你”了半天。这对方怎么不按套路走呢?不是应该英雄救美,美人一见倾心,以身相许吗?话本里可都是这么说的。这上来就抽耳光,这个自己怎么往下接啊,这一下子就抓瞎了。
林羽之在旁边看着都替他着急,这英雄救美,剧本创作的不好,没有应急预案啊,这就只能“你你你”了。
此时那带帷帽的小姐才第一次发声,只听到一道娇柔悦耳的女声说道“哼,你定然也是和那歹人是一伙的,想合谋于我,你当我看不出来吗?打扮的像个人,谁知道肚子里怎么龌龊呢!我用的着你救?可笑!”
众人绝倒,哈哈大笑起来。
宋泰一口气憋着上不去下不来,场面十分的尴尬。自己第一次干这种事,出师不利。下面怎么演也没人给个提示呀!
。。。。。。
第一百七十六章反转又见反转
“我我我,我和他们不是一伙的,你要相信我啊!看我打杀了这歹人,为你出气,你就能相信我了吧!”
宋泰硬着头皮,还是上打戏吧。
“吴起,给我打,好好教训教训这几个歹人!”宋泰已气势如虹的安排手下小厮,这架势就要开打了。
吴起带了几个下人,听到少爷的吩咐,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这众目睽睽之下,虽然是做做样子,但也不能做得不像样,还得是稍微真打打。
“嘿,你这个书生倒是想多管闲事,兄弟们,帮我教训教训他们!”王五把地痞的气质做了个十足十,手下的几个兄弟也一起冲了过去。
一时之间武戏上演,这热闹可就有点大了。
围观的吃瓜群众见着热闹越来越大,圈子围的也越来越大了。刚才只是文戏斗嘴,现在这可是武戏开场了。更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在后面叫好起哄。
宋泰对自己制造出来的场面还是非常满意的,看着两拨人打斗起来,莫名的有些热血沸腾,英雄救美的感觉就是好啊!暴打狂徒,匡扶正义,痛快!
“小姐,你看我这些下人如何?对付这群歹徒,就要狠狠的教训他们,方能替小姐出气!小生乃是国子监的监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乃是吾辈读书之人的应尽之责。”宋泰又凑到冯碧瑶的身边侃侃而谈。
莺歌拽拽小姐的衣袖,想和小姐离开这里。
林羽之三人看着眼前跟武行似的,很有些虚假的打斗场面,无语至极。这你来我往的,怎么看都有点儿演戏的成分。三人对视一眼,今天的这出戏真是一波三折啊!
蔡冒对林羽之点点头,正要有所动作,不想情况又发生了变化,因为三人又听到了熟悉的耳光声。
啪啪!又是两声!
哎呦喂!脸疼!
吃瓜群众纷纷捂脸,就连那两伙打斗之人都停下来,齐刷刷地向这边看了过来。
吃瓜群众纷纷表示,这场戏看不懂啊看不懂!
不光吃瓜群众看不懂,林羽之三人也有点看不懂了,这大理寺卿家的小姐,还真是一个不按牌理出牌的。
林羽之莫名的感觉有些好笑,感觉冯碧瑶又有些莫名的可爱。就冲她暴打宋泰耳光这起手的范儿,就有必要给他点赞,好样儿的!
“你你你你。。。。。。”你怎么不按话本上的套路来啊?后面这话自然没敢说出来。
那娇柔甜美的声音再起“你当我是傻的不成?哼,你看看那一群人,打的可真假!你也不嫌磕碜?拙劣的伎俩!也好意思拿出来丢人现眼?!”
以冯碧瑶的阅历,这打斗怎么看都不够看啊!太假!自己这点眼神还是有的,怎么会看不出这里面的水分来。
现在冯碧瑶已经可以断定,宋泰这是想在自己跟前演戏了,至于目的,只让人感觉嗤之以鼻。以宋家现在的情况,他还想着在这里蹦哒,自己已经隐隐有些感觉了,真是让人瞧不起。
这男子立世当正大光明,这宋泰以前就是一个容易屈服于现实的人,果然现在还是这样,也不知道是谁给他出了这样的主意。
这样的伎俩,若是以前的自己,天真且无知的时候,或许就会中了他的圈套了,但是现在,哼哼,怎么可能呢?
自己打他的这几记耳光,也不是为了别的,以前的事情已经了结了,这不过是教训他今天来设计自己的,这几个耳光已算是轻的了。
大庭广众之下,自己也做不了别的,这已经算是极限了,如果他再有什么不轨之举,那自己可就不客气了。
“你你你你你。。。。。。我我我我我。。。。。。”
宋泰感觉自己的舌头已经不属于自己了,对方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说话方式,自己接不下去呀!好友的意见,和自己私下里看的话本内容,可都不是这样说的呀!
宋泰已经隐隐的有些后悔,本来行此事也是自己下了很大决心的,自己已有心爱之人,却为了家族利益,下决心娶这样一个刁蛮的女子,已经很委屈了,不想结果却是这样!英雄救美是有了,但是一见倾心可是没看出来,更是平白的挨了几记耳光,心里更加委屈了。
不想又被对方挑破了这做戏的计划,面对四周投来的各种各样的目光,只感觉脸上火辣辣的,比刚刚那几记耳光还令人难堪。
“小姐,小生是有苦衷的,对不住小姐了。”
宋泰只说完这一句,就要夺路而走,不想却被王五拦了个正着。
王五笑呵呵的对着宋泰说道“诶诶,公子先别走诶,把兄弟们的帐结了先啊!我们兄弟们都忙了这半日了,说好的辛苦费可不能不给呀!”
王五左手转动铁球,向宋泰伸出右手。
宋泰脸涨得通红,憋着气不敢向四周再看,这钱自己已经让小厮提前付过了,他们都是先拿钱后办事,不想现在又来要钱。但现在自己也没办法和他争辩,只想尽快离开这个令自己羞耻之地,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对着小厮大声道“吴起,给他银子!”
吴起得了少爷的吩咐,没办法只能掏银子,吴起取出100两银子递过去。
王五笑呵呵地收下揣到怀里,手又伸了过去,笑眯眯的说道“咱们可是说好了,一共500两,你这给的可不够啊!这点银子就只够兄弟们喝顿酒的,这点钱你可就别再欠着了!”
王五向他手下的兄弟递了个眼神,手下几人的气势也有了变化,齐齐地向着宋泰围了过来。
宋泰手下的家丁,对上这些街面上的地痞,那可是没法比的。这地痞都是经过多次打斗磨练过的,这家丁只是带着好看的,完全没有可比性啊!
宋泰再是气不过,也只能让吴起再掏银子。付了银子,带着下人家丁灰溜溜地从人群里钻了出去。
看着宋泰从人群里钻了出去,人群里爆发出欢呼喝彩之声,声音传的很远。
。。。。。。
第一百七十七章戏剧收场
宋泰走远了,还是能隐隐约约听到后面各种各样的嘲笑声。只觉得这一天简直糟糕透了,遇到刁蛮无比的冯氏女,又遇到这样不讲道理的地痞无赖,真是晦气!就冯氏女这样的女人,自己无论如何也是不会娶她的。
后面的人群众人这才慢慢地琢磨过味儿来。感情是那位公子拉了这地痞王五,自编自演了这么一出英雄救美的戏码,不想被这美人识破了伎俩,赔了夫人又折兵,不光挨了耳光,又赔了银子。
“哎呀,这公子怎么能这样呢?这小姐的名声何其重要,竟然这样设计!我要是这小姐,也狠狠的抽他!”
“偷鸡不成蚀把米了吧!”
“就这还英雄呢?狗熊还差不多!”
“可不是,被人识破了,直接就认怂了,让人瞧不起!”
“怎么还有这样的读书人?听说还是国子监的,真是有辱斯文,惘读圣贤之书啊!”
吃瓜群众又纷纷议论了起来,比之刚刚更加热闹几分。这几天茶余饭后的谈资算是有了,这可是好素材啊!
戏剧收场,虽然剧本老套,但这一波三折又有些曲折离奇,吃瓜群众对此还是比较满意的,人群慢慢地也都散去了。
冯碧瑶在刚刚宋泰纠缠之时,已经看到了林羽之三人,林羽之做了些什么,自己也看在了眼里,现在事情已了,冯碧瑶只略微向林羽之点了一下头,就带着丫鬟莺歌也走出了人群。
林羽之见冯二小姐向自己略点了下头,林羽之也只是淡淡一笑,并未做其他表示。与蔡冒、谭宗一起也离开了人群。
。。。。。。
“猴子,还不快起来!还躺在那破草席子上面停尸呢?”王五喝斥躺在草席上扮演尸体的人。
“几位少爷留步,今天这场戏几位少爷看着还行?”王五追了两步,赶上林羽之三人。
刚刚这位公子可是提醒了自己,这带帷帽的两个女子的身份,乃是大理寺卿冯府家的嫡小姐。自己固然是这一片的街头一霸,又知道一些京东官员的趣事。一般的官员自己自是不怕的,但这公子提到的大理寺卿冯大人,自己既然知道了,就不能不卖一个面子了,为了一点银子着惹了大人物,得不偿失啊!
自己在街面上混,这点眼色成算还是有的。以这三位公子的风采气度、穿着配饰,只一看就不是一般人。自己到并不怕他们会欺骗自己。
打个交道,多个朋友。
林羽之三人还没有说话,后面跟着的十三嘴快的插嘴道“王五,你少干这些事儿,让三哥知道了,有你好瞧的!”
呵,今天的事热闹的,怎么都是熟人呢!
王五此时才看到旁边站着的小厮打扮的,竟然有一个人是十三,跟着赵三哥的。
“哎哟,这不是十三吗?你怎么在这儿?赵三哥呢?这事你就不要给赵三哥再提了,我们这都是帮个朋友的忙,顺便挣两个小钱,又不是干什么伤天害理的事。”
王五以前是跟着赵三混的,但是赵三义气,很多事情他都不干的,在他手下自然没有油水,后来王五就出来单干了,现在在这一片发展的不错。
“那你今天怎么还为难那两位小姐?”十三简单是简单了点,但今天这事他还是看明白了。
“我你还不知道吗?都是挣一些纨绔子弟、公子哥们的几个银子,这老百姓的钱,哥我可是不赚的。这就是一个朋友托了关系,求到了我这里,我才帮他一下,哪里会真对这小姐有什么不轨!”
王五笑呵呵地打着哈哈,又问道“赵三哥最近可好,可有日子没见了。”
十三顿时来了精神,也不顾已经往前走的少爷等人,眉飞色舞的说道“赵三哥自然好,现在已经被少爷委派了差事,出海往东洋番邦去了。”
又凑近了神秘的说道“那可是真正的大买卖,就你现在在街面上混的三瓜两枣,都不够看的,嘿嘿。”
十三是很看不上王五现在干的这些街头营生的,上不得台面。现在自己等人今非夕比,连穿衣用度少爷都舍得给花银子置办,就自己身上这身衣裳可就是一两银子呢!气派!挺胸抬头,仰望天空,美!
王五以前虽然和他们也有联系,但后来联系渐少。赵三太正太方,自己和他不同,是既圆又方,所以老是尿不到一个壶里,后来无事就很少联系了。
今天在这里遇上了十三,倒是巧了,听这意思,似乎赵三跟了个好主子,干起大事来了。这自己倒要好好问问。
“赵三哥厉害,我们都服,我就是带兄弟们赚几个小钱,混口饭吃,和兄弟你都比不上啊!”
这话十三听着挺美的,在老熟人面前赚足了面子。
“那是当然!”
接着捧“十三兄弟现在混的好了,我们兄弟今天碰上了,总该去喝两杯吧!咱们给你家少爷请个把时辰的假,咱们哥们小聚聚如何?”
“这个,这个不太好吧!”十三犹豫,不想答应。
“什么不太好,看你们少爷有好几个人一起呢,无碍的,走吧!”说话间已拉着十三向前追去。
十三被拉着追上林羽之等人,十三不好意思的请示“少爷,这王五原来是赵三哥手下的,想请俺吃顿饭。”
林羽之听清了他的意思,不待他说完,就点点头同意道“嗯,去吧,只是要少吃酒,如果吃醉了我可不饶你!他跟你说什么都记清了,回来给我学学,去吧!”
林羽之打发十三和王五去了。
林羽之观这王五的为人机灵狡猾,且极善于设圈套,仙人跳,坐局,这样的人好坏,端看他怎么做,现在这社会,干这种营生的不少。
十三为人想法简单,他既有心要找他,自己就算这一次拦了,他也会寻到机会,结果也是一样,先看看他有什么企图再说吧。
林羽之几人踱步再逛逛。
“没想到今天出来,倒是看了一出好戏。”蔡冒拿着扇子敲打,一副回味的样子。
。。。。。。
第一百七十八章每人有每人的日常
“这大理寺卿家的小姐,倒是让人意外,能看出这其中的门道,是个聪慧机敏的!”谭宗还在琢磨今天这事。
“是啊,挺让人意外的,闺阁小姐能有这样的见识委实难得了。”林羽之倒是很赞赏这样的女子,比一般教化出来只知琴棋书画,女工针织的女子,多了种睿智趣味。
“我想起来了,仔细说道,羽之与这小女子还有过救命之恩呢,哈哈!这怎么也没有来个以身相许啊?”谭宗看热闹般嘲笑的说道。
“嗯,我观羽之对这小女子倒是有几分兴趣的感觉!”蔡冒斜觑了林羽之一眼,若有所指的说道。
林羽之摸了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哪有?你的眼神不好!我看到的只是这里面的机敏反应,却没你想的那起子男盗女娼!更没有你们说的什么以身相许!”
“哼!我可没想到什么男盗女娼!”蔡冒想到林羽之看那冯家小姐的眼神,心头就有些堵。自己于其身上的念头不能宣之,时时压制。时常劝诫自己,每日得见,更为挚交好友,今生该是足矣了。
“哎呀,仲明好小气,这种小事还要与我来争辩!平日里作文章已辩的头疼,这出来了,一点的小事,你还不放过,真是损友啊!”林羽之摇头晃脑地说道,只逗得几人哈哈大笑起来。
。。。。。。
回到府里的冯碧瑶,心情已经没有了出府时的烦躁,今天虽然见到了宋泰,但是自己的心情很平静。更是给了那厮几个耳光,算是给他今日设计自己的一个教训。
此事自己一会儿还要告知父亲母亲,这种人还要上门提亲,父亲母亲肯定会把他们打出去,自己再也不用担心此事了,如此也能了了一桩隐患。
“小姐,今天在人群里,我远远的瞧见,有三位公子一直在向着您这边看。有一位公子长得丰神俊朗,仪表堂堂的,我看着好像是永安伯府的林公子吧!”
丫鬟莺歌对林羽之倒是有些印象,因为林羽之算是莺歌见到的公子里面,长相数一数二的风流人物,更是救过落水的小姐一命,自然印象深刻。
“你这小丫头,在这儿乱嚼什么舌根子,什么林公子王公子的,我怎么没瞧见!”冯碧瑶含笑着斥责丫头莺歌,自己便是看见了,也不好说出来。
小丫头笑嘻嘻地说道“这林公子还救过小姐呢,小姐哪会看不到,我还看见到小姐向林公子点头来着,小姐当我没看见吗?咯咯!”
“就数你鬼机灵!”
。。。。。。
雨花阁里的赵绮玉,正在凉榻上歪着,身上穿着的衣裳是惯常的单薄凉爽。身边伺候的丫鬟大气都不敢喘,在旁边静静的立着。
赵绮玉虽然来自男女平等的时代,但这个时代权势地位带来的便利,让自己很受用,这是在现代想都不敢想的。
驱奴唤婢,享受丫鬟奴婢的伺候,锦衣玉食,更是得古代帝王宠幸,这种古代权势给自己带来的享受,让人欲罢不能。莫怪在古代人人都谋权逐利,享受贵族生活。
自己为了保证这种优渥的贵族生活,更是要不断地谋划。
但这段时间,自己有了些疑问,恍恍惚惚,觉得有些事情和自己知道的历史情况有所不同,但又说不上什么来,因为历史不会记录太多详细的细节,更会有扭曲历史的记录,野史逸闻传记是否详实,确未可知。
更何况还有自己这只蝴蝶扇动着翅膀,会不会将一些事件扇动的起了变化,也说不清楚了。
就拿这铸钱一事,历史上有,但具体情况细节如何,自己就真不知道了,至于从哪个日子发生的事,也不可能知道。
唉,恐怕只能提前结交一些今后的重臣,结个善缘,为儿子铺路。
明年会试一科,在整个大雍朝历史上,是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的一科,有几位未来的朝廷重臣,举足轻重之人出自此科。其所建之功,为世人所瞩目,更为世人所铭记景仰。
自己会在适当的时候请哥哥结交,这是一种提前投资。
赵绮玉摸摸没动静的肚子,有些懊恼沮丧,自己入宫以来,承宠的次数也并不少,怎么就是这肚子里没个动静呢?
这宫里,儿子才是根本啊!想做太后,没儿子可不成。
。。。。。。
户部尚书陈启正陈府
“这天锦书一事现在还是没有头绪,请老爷责罚!”总管福顺叩头请罪,这是实在查无头绪,这是自己以前从没有过的。
陈启正在书房三松斋里软榻上休息,最近户部太繁忙了。涉案之人不少,商户官员皆有。自然是涉案财物就广众了,这里面可不仅仅是金银,房产、田产、商铺等,除此之外,更是有各种古董字画、玉石摆件。
这些都要清查登记造册,入户部各库司存放统管。房产、田产、商铺等亦要请示皇上做出处决。
“此事你就不要再查了,既是这样的结果,就证明此人非我们了解之人,目的只在事,而不在人,不在利,这就难查了。”陈启正现在只想好好休息一会,还有很多事情等着自己处理。
“我再嘱咐一遍,这次的事有天昭在前,皇上雷霆在后,手下人办差都谨慎着点。偷换抄没家财、古董字画的事,你手下的人不可以干,也帮我盯着点,其他人也不能上手!要是让我发现谁手脚不干净,可别怪我不留情面!”
陈启正可不想在这件差事上再出现什么差子。以前下面的人拿一些便宜的物件偷换替代便罢了,这次皇上盯的紧,这些私熔私铸牟利之人就是个教训。
不能在小利上再犯糊涂,现在风头正紧。
从上次的雷兴大胆揭举,到这次曹靖的越级简拔,无疑又是一次石头投到了浅滩上,溅起的水花不小。可不光是这些言官御史们嗅到了腥味,朝中翰林清贵们也有了跃跃欲试的苗头。
。。。。。。
第一百七十九章吏部尚书
帝王心术,着实厉害,只用了两个人,就慢慢的开始引导朝中文臣清流之风向了。
看来荣景帝在肃清先朝皇子党争遗留下来的后患,稳定帝位之后,眼睛开始转向了庙堂之上,江湖之远。
荣景帝自登基后的表现也愈发成熟干练,执政风格也隐隐成形,自己要顺势而为,方可立于不败之地啊!
“是,老爷,小人谨记,这就去办!”福顺道安后退了出去。
书房内复又恢复安静,陈启正闭着眼睛,对各方形势细细推演。
。。。。。。
三司查办的进展情况,每日都会书文详报到荣景帝的玉案上。
关于涉案其中的齐妃之兄宋源,三司并未有所隐瞒顾忌,据实上报,呈请圣上裁夺。
另一值得一提的是,太常寺卿袁士功在这多方严查之下,还是露了马脚。
被查证指使手下寺丞周荣华具体操纵此事,所属门生更是结交外任州县的官绅,操办此事,不法牟利银百万之巨,胆大妄为,更是于事后欲将责任推卸给周荣华。
此事更是被三司重点彻查,上奏朝廷,荣景帝亲批:袁士功革职,依律从重处罚,流放三千里,所有家财全部抄没,妻儿有罪责者从严处罚。其朋党相关人等亦下狱查办,量刑裁夺。
对于礼部郎中宋源,荣景帝到底是给了三皇子一分面子,未曾从重处罚,只革了其职,永不录用。但处罚旨意却留中未发。
荣景帝极知道事情缓急,查铜钱事只是查铜钱事,明旨御史言官于此事上上奏弹劾要据实有据,不可只是风闻言事,随意攀咬朝廷诸臣,更不可结成朋党,互相攻讦。
有言而不实者,亦依法论处,绝不姑息。
朝中风气也慢慢由浮燥而沉淀下来,正气之风日稳渐盛。
。。。。。。
保和殿大学士、吏部尚书杨铭时,康乾三十年进士,深得考官李光前器重,从之受经学,造诣益深。后授直隶(河北)巡道,革除宿弊,政绩斐然。后迁任贵州布政使,又擢升为云南巡抚,成为朝廷封疆大吏。荣景元年任云贵总督,荣景帝亲书“清操夙著”匾额送给杨铭时,以表彰他几十年清正廉洁、躬身勤政的卓著功绩。荣景二年升任吏部尚书,其诚朴端方,一着兼值保和殿大学士,位极人臣。
吏部掌文职官吏之政令,以赞上治万民。凡品秩铨叙之制,考课黜陟之方,封授策赏之典,定籍终制之法,百司以达于部,尚书、侍郎率其属以定议,大事上之,小事则行,以布邦职。当然这是以前的律例,只宣之于书册典籍之上。
实际用人之权,均操之于皇帝,吏部只司签掣之事,并无铨衡之权。特别是荣景帝继位后,重要职官的任免,都是秉承荣景帝的意旨,直接发表。吏部的事务,只限于稽考中级以下官员的资历,根据例察,予以准驳,只是办理任免手续备案而已。
虽是如此,但是皇上哪里能记得住上下这么多官员及考评,对于官员的任命,吏部尚书还是可以给予重要的参考意见的。
自己更是兼值保和殿大学士,是内阁要员。
对于这次的事件,自己没有发表主张,是有自己的考量。
此次事件之后,朝中风闻奏事,参与弹劾的官员已经很多了,官员们纷纷发声,对涉及的官员商贾与追讨弹劾,更有借机谋划官职升迁、补缺之人,这于自己看来都是小道,成不了什么大气侯。
此次事件最根本的问题,乃是怎样解决、完善铜钱铸造之事,真正做到“一银兑千钱”的定制,是利百姓民生,朝政稳定之根本!这才是荣景帝这一系列安排的最终目的,看不清这一点的人,是很难得的荣景帝看重的。
说到此事,自己就有些暗恨,这样的好差事被高季文那厮抢了先,棋差一招呀。
但自己宦海沉浮多年,自然还是有办法扭转局面,谋得荣景帝的重视。
朝廷重臣体察上意,揣测帝王行事作风、处事目的,顺势而为,几乎能成为一种本能。
是以历史上真正的直臣为公之人很少,被载入史册的更是寥寥无几。
回到铜钱之事,为解决铸钱用铜铅问题,朝廷特别准许官商、民商携带货物,远涉重洋,到东洋诸番邦售货易铜,带回本朝以供鼓铸。此后,本朝铸钱主要以洋铜为原料。但洋铜价格也不断上涨,官商所购洋铜最高销售价银每百斤十四两五钱,民商所购洋铜的最高销售价银每百斤十七两五钱。铸钱用铜价格的不断上涨,造成铸钱成本的不断增加。
铸钱成本增加,致使市面上铜钱价格因铸本增加而昂贵。
此即为自己主要上书之其一:鼓励官商、民商以本朝特产换取东洋番邦铜源料,以本朝即有产量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外番贸易,增加本朝铜的储备量,降低东洋番铜的售价。
自己曾任云贵总督,而云贵乃是产铜之地,云铜贵铅,云贵铜矿自增开汤丹等厂以来,采铜有效,矿产增盛,除供本省鼓铸所需外,尚有盈余二百数十万斤,但铜多本少,不敷官买,可请动支盐务赢余银两,收铜转运至江南等省府。云南铜矿开采兴旺,可使矿铜数量大增。此其二。
此两点得施,长期以来困扰清朝廷的铸钱用铜问题可得到解决。
至于下面各种拉关系,谋补缺,以及提前预计打点外省府会出现的遗缺,钻营者,皆打发给了自己的心腹下属侍郎酌情处理。
三司清查渐稳,京师及周边府县已法办肃清,朝廷气象清明。
七月二十朝会,发生了几件事。
齐妃之兄齐源礼部郎中之职被革,明旨下昭。
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杨铭时上奏,增加铜源之策二,切实可行,众臣附议,荣景帝当堂允准所奏,由杨铭时会同高季文共同推动此事,并责成相关诸部全力配合。
杨铭时、高季文简在帝心。
。。。。。。
第一百八十章王五心计
廷议后,更是有旨意下昭。
杨铭时留宴,陪荣景帝用膳。这可是天子心腹重臣才能有的资格,是另一种形式的恩宠。
另有旨意,高季文任本科顺天府乡试主考,礼部尚书朱彦成为副主考。
荣景帝对今科乡试的重视态度可见一斑。
朝堂内外一片唏嘘哗然。
暗地里骂杨铭时、高季文二人阴险狡诈、见风使舵的人更是不少,各种羡慕嫉妒恨。但佩服二人深悟帝心的也很多,这个技能大家都想点亮啊!
。。。。。。
被王五拉走吃饭的十三,现在被带到了福记酒楼,领到雅间里面坐下。
酒楼管事认识王五,雅间安排的也好,酒菜上的很快,炒青虾仁、烩鸡丝、全炖蛋羹蟹黄、海参丸子、元宝肉、清汤鸡、拆烩鸡、家常烧鲤鱼,八大碗,色香味俱全,极其丰盛,令人垂涎欲滴。
十三现在也经常跟着少爷逛酒楼茶楼,也不是以前的土包子了,装装样子也要装得淡定一些。
“嗨,就是这样的酒楼,俺跟着俺家少爷可是来的多了。就连现在京城知名的玉都酒楼,俺们少爷就在那里夺过魁,那更是经常去的。这儿的菜色还行吧,一般!”传说中的装逼,十三也学会了一点,够用。
至少王五在见到林羽之之后,还是比较相信的。那几位少爷看着就是气度不凡的,只王五说的他那少爷腰间那块玉佩,就能值银千两。
“嗯嗯,十三兄弟就委屈在这里一用,下次我们兄弟再换一家,这次就先做罢,毕竟这个菜都上来了,我们也不好浪费吧!来来,兄弟,这可是正宗的杏花村佳酿,十三兄弟尝尝。”
这可就开始劝上酒了。
十三哪里扛得住这个,早已抵挡不住诱惑,喜滋滋地喝了起来,美酒佳酿味道很好很正。
“好兄弟够义气,再干一个!”这可不是王五的台词,已经被十三抢了用了。少爷的交待也快丢在脑后了。
这也是林羽之只安排他一些小事的原因,忠诚老实皆有,就是这头脑是硬伤,这样的人好处坏处皆有。好处就是这样的人忠诚是不容置疑的,可以以命护主的性子,心粗胆大、率直忠诚是他的特点。坏处吗?也很多,最为主要的便是不可托付大事。
是以,这也是林羽之并不怕他与王五相交的原因。他知道的仅是一些皮毛,又是面上这几件事。田庄、工坊,再大的就是这出海了。至于核心细节诸事,那就没让他参与了。
胭脂铺子、草纸工坊,更是没让他们参与,都是林大少爷和林大奶奶在运作,连林羽之都是很少参与的。
林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