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枭明(纸花)-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忙凝神静气,仔细思虑,片刻,这才试探的分析道:“大将军,此时我军并未与清军决战,清军主力尚存,您是担心,若我们突入进清军防线深处,反倒会被清军一口吃下么?”
刘如意淡淡一笑,“你能想明白这个问题,倒也不错!不过,这只是其一!”
刘如意说着,转头看向了张牧的方向,“张牧,临行之前,我是怎么嘱咐你的?啊!不要恋战,不要恋战!你是将我的话当做耳旁风么?”
张牧没想到大将军居然会突然发火,赶忙跪在地上,拼命磕头道:“大将军,卑职,卑职知错了!”
陈德也是七魂都被吓出了六窍,连连磕头,大气儿也不敢出。
李定国此时倒是颇为镇定,他似乎早已预料到刘如意会有这般雷霆之怒。
刘如意自是发现了李定国的镇定,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
李定国根本不敢直视刘如意的目光,恭敬的垂下头,额头都贴在地面上。
刘如意这时却又露出了笑脸,“行了,都起来吧!杵在这里算什么?你们有心杀敌是好事!不过,却也是得仔细思虑,怎样才能杀敌,怎样才能在自己麾下儿郎损失最小的情况下杀敌!皇太极是什么人?他会放任你们在他的地盘随意撒野么?第一次他或许没有防备,但第二次,你们觉得你们三千人,能敌得过满清的十万铁骑么?”
三人战战兢兢,噤若寒蝉,大气也不敢出。
看到他们真的感觉到害怕了,刘如意这才摆摆手,“行了!别一个个都摆着苦瓜脸了!回去好好休息吧!做好麾下儿郎们的思想工作,接下来,有的是你们上阵立功的机会!”
“是!”三人恭敬磕了头,这才小心翼翼的退出了刘如意的大帐。
看着三人离去,刘如意的嘴角边不由露出了一丝笑意。
这三人,可谓是彩石军、甚至是大明年轻一代将领的翘楚,个个都是有勇有谋之辈,不过,此时,战争还未真正开始,刘如意可不想他们就这般太顺了,翘起了尾巴!
适当压一压,也该让他们明白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好钢,还是要用在刀口上啊!
白马过隙,时光如水。
此时,距离张牧等人偷营已经过去了十天,但这十天内,明清双方都没有太大的动作,就连小规模的斥候交战,也少了不少,整个世界,仿似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但刘如意却明白,在这看似平缓的水面之下,暗流,其实早已疯狂涌动。
即将进入五月,天气渐渐开始热起来。
彩石军营地中,军汉们已经换上了夏装,躲在工事的阴凉地里,避开这炽热阳光的‘突袭’。
刘如意如同往常一样,在火郎、小六儿、朴胜、陈永福几人的陪同下,视察着彩石军的防御工事。
此时,彩石军的整体防御工事已经横跨了运河两岸,这些时日内,军汉们从周围的老百姓手中收购了大量的小船,各种物资,频繁往返两岸。
来自湖广、江南的粮草,一船一船,运往京师方向。
随着清军逼近日久,越来越多的流民涌入京师,也使得京师的后勤线压力越来越大,粮米价格暴涨,流民们卖儿卖女的现象更是时有发生。
甚至,刘如意从田爷哪里得来的消息,此时,京师城内,一个身材标致的俏丫鬟,只需不到五两银子,而在平时,这最少需要五十两、甚至一百两。
田爷自是巴结、劝解着刘如意多买一些,以备充实后宅,但刘如意的脸上虽笑,心中却是无限阴霾。
本以为清军逼近,明军占有主场之势,多少会有一些优势。
但现在看来,反倒是清军没有羁绊,随时掌握着进攻的主动权,而明军,早已经落入了彻底的被动。
可京师城内,毕竟是天子脚下,王公权贵无数,眼下这般时刻,自然轮不到刘如意这武夫来指手画脚。
不过,刘如意的心中已经开始敞亮,于情于理,这场仗,怕是不能在这样拖下去了!
但清军毕竟势大,两部与刘如意麾下的彩石军,若想要决战,只靠刘如意一己之力还不够啊!
各处工事防线并无异常,不过,陈永福却是发现了刘如意的心事重重。
待到一群人走到河边的阴凉地,陈永福小心翼翼道:“大将军,可是在为将来的事情发愁?”
刘如意看了陈永福一眼,“怎么?陈将军有什么想法?”
“呵呵!”陈永福微微一笑,道:“大将军,此时咱们采取守势,清军那边必然不敢冒进!但此时京师城内,物价飞涨,民不聊生,若在这般拖下去,咱们大明这边,怕是要率先撑不住啊!”
“呵呵!”刘如意也来了兴致,陈永福这厮,真是老狐狸啊,忙笑道:“愿听陈将军解惑!”
看到刘如意的注意力转向自己这边,陈永福不由精神一震,忙道:“大将军,其实这事情也很简单!清军入口,几乎没几年就会来上这么一次!以往,他们总是横冲直撞,恨不得一日就会杀到京师城下,要与我大明决战!但此时,咱们的防卫太过森严了……”
虽然陈永福没有说完,但刘如意的心中,却仿似被打开了一扇天窗。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啊!
自己千算万算,却是没有想到,问题还是出在自己身上。
陈永福所言不错,明军严阵以待,皇太极又不是傻子,怎么会轻易就送上门来?
若自己这边不露出破绽,这场仗,怕是还要继续拖下去!
皇太极似乎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这才会让他的心里沉得住气啊!
“陈兄,咱们大帐里谈!火郎,你接着带儿郎们视察,有何消息,随时通报与我!”刘如意对陈永福的称呼都有了变化,又摆手示意火郎继续。
“是!”火郎赶忙带着其余将领继续巡视。
而陈永福,则是亦步亦趋,跟在刘如意身后,返回了刘如意的大将军帐。
待亲兵奉上了茶水,刘如意笑着看着陈永福的眼睛,拱手道:“还请陈兄教我!”
陈永福哪敢受刘如意这般礼节,忙道:“大将军,这可使不得啊!卑职是有一点小想法,若是说的不对,大将军可千万莫要见怪啊!”
刘如意一笑,“如意洗耳恭听!”
陈永福喝了一口茶水,润了润嗓子,这才压低声音道:“大将军,要想让清军出动!怕是这事情的根子,还是出在咱们彩石军身上啊!这几年,清军吃了不少咱们彩石军的亏,他们对咱们必定十分忌惮!若咱们不动,他们那边,定然会如鲠在喉!可咱们若动,其余诸部边军,怕是也要跟着动!这里面……”
再往下说,这已经牵扯到刘如意的‘弥天大网’,陈永福自然不敢轻易出口,不过,他却是将意思点透了!
刘如意不由陷入了深思。
彩石军动,这可以。
不过,动的多,还是动的少,这里面的关系可就微妙了!
第593章天下谁人着棋子?
如果将世间万物比作一盘大棋,那每个人,都可看作是其中棋子。
只是,人之能力不同,机遇、命数不同,有‘才’也必会有‘庸’,这一来一回之间,等级差距,便被分化了出来。
从当年刘府逃出家门,几经坎坷,终于成为彩石镇一名最不起眼的总旗官,到如今成为大明军中中流砥柱,位极人臣,刘如意此时,已经拥有了着棋子的能力!
但此时,满清就如有一头受了点小伤、但气力仍存的恶兽,而大明,却是犹如一名暮气沉沉、行将木就的老人,双方半斤八两,甚至,满清的势力还要更强上一些。
刘如意这盘棋,可真的不好下啊!
毕竟,战争这东西,胜负其实只在这一线之间。
刘如意眉头紧锁,手指没有规则的轻轻拍打着桌面,发出轻轻的‘咚咚’响声。
陈永福自然不敢多话,眼观鼻、鼻观心,大气儿也不敢出。
大帐内的气氛,沉寂到了冰点。
事实上,到了这个程度,刘如意完全可以将王朴等其余九边诸军,顶在前面,充当炮灰,而自己,则隐在其中,坐收渔人之利。
但很明显,若这样做,就算最后侥幸取得了胜利,那刘如意这些年来,辛苦积攒下的声名和人脉,怕是也要付诸东流。
仔细一思量,刘如意很快便摒弃了这个念头。
此计,得不偿失也。
大明此时已经是千疮百孔,阿谀奉承、溜须拍马、见风转舵者,多如牛毛,但真正有能力、又有骨气者,却是凤毛麟角。
此时的九边众军虽然战力不够强劲,但他们,却是大明实际上最后的骨血!
而王朴、虎大威、贺人龙等这一众将领,虽然或多或少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们,却是刘如意经营多年的‘伙伴’和附庸。
这一战,满清虽强,但彩石军却也准备充分,远远没有到最后需要抛弃一切的时候。
当然,如果真的到了那一步,莫说是王朴诸将,就算是彩石军五万儿郎,全部战死沙场,刘如意也不对不会皱一下眉头。
看着刘如意有些狰狞的表情,陈永福心中也是惊疑不定,不过,他毕竟见多识广,是大明军中的‘老油子’,沉吟片刻,他轻轻试探道:“大将军,若是咱们出动出击一波,您看可好?”
刘如意一怔,却是敏锐的捕捉到了陈永福眼中那一抹稍纵即逝的狡黠。
刘如意忽然轻轻笑了笑,仔细打量起陈永福来。
陈永福父子,按说也是大明最后的良将中的一支吧!
正常的历史轨道上,李自成席卷中原,破洛阳,破开封,在朱仙镇疯狂碾压明军中原军主力,陈永福父子虽力战保开封,但最终却仍是不敌,纵有天大仇怨(历史上,开封之战,陈永福之子陈德,一箭将李自成的一只眼睛射瞎),却依然委身投靠到李自成麾下。
山海关一片石之战,陈永福父子也是拼尽全力,但那时大局已定,自然是无法逆天。
后来,李自成退往关内,陈永福留守洛阳。
清军进逼,陈永福父子依旧死战,但最终不敌,他们却并未像那些愚忠之士那样,陪着李闯殉葬,而是水到渠成的,又投靠到了清军麾下。
虽然三侍其主,但每一次,陈永福父子却也都拼尽了最后的气力,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更换主子。
你可以说他们很势利,但不能否认的是,他们很明智。
既保全了血脉,也能够在新朝,继续享有荣华富贵。
陈永福被刘如意看的有些不自在,手脚都不知往哪里放,他强自吞咽了一口唾沫,有些尴尬恐惧的道:“大将军,卑职,卑职说错了么?”
刘如意忽然哈哈大笑,心中却已经一片明朗,“不!陈将军,你没有说错!你说的很好!”
刘如意看了陈永福一眼,深深叹息一声道:“生死由命,富贵在天!该做的事情,总要有人去做!这样拖着,也不是个事儿!此次,就按你说的办!不过,其余九边诸军不动,动的,唯有我彩石军尔!”
刘如意说着,眼神中却放射出让人无法直视的光彩。
“什么?”陈永福心中却是大惊,他本以为,刘如意会派九边军中一部或是几部,充当‘探路先锋’,试探一下清军态度,却是万万没有想到,刘如意居然要,要以身犯险,这,这……
“大将军,此事非同小可,还请三思啊!”陈永福的利益早已经与刘如意息息相关,此时他哪里还顾得上其他,‘扑通’跪倒在地上,拼命磕头。
刘如意却轻轻一笑,“陈将军不必担心,我既然要这么做,心中定然就会有把握!来人,招黄参军来,我要向皇上请旨,重振我大明声威!”
“是!”
紫禁城,御书房。
虽然夜色已深,但御书房内仍然灯火通明,崇祯皇帝拿着朱砂红笔,不断的在各地奏章上写写画画,处理大明四地军政要务。
此时,距离清军逼近京师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京师城内各项生活物资已经严重短缺。
崇祯皇帝也没有太多的选择,只能是加大力度,从比较富庶的江南和湖广南部地区,筹集粮饷、物资进京。
偌大的御书房内,没有太监、宫女陪侍,只有长平公主朱媺娖一人,轻轻站在父皇身前,小心的为他研着朱红色的墨汁。
这时,门外却有急促的脚步声响起,王承恩犹若一只老兔子,一瘸一拐的快步奔进了房内。
“皇上,齐国公急奏,他,他说是要重振我大明军威,准备,准备明日誓师,前往平谷、香河一线,与清军决战那!”由于太过急切,王承恩语速很快,气喘吁吁。
但崇祯皇帝却是听明白了其中意思,心下也不由大惊,忙道:“快,快将奏章递上来!”
“是!”王承恩赶忙将奏章递到了崇祯皇帝手中。
崇祯皇帝迅速浏览一遍,脸色却是已然大变。
“他刘如意究竟想要干什么?他真的要去跟清军决战么?他,他才多少人?难道他真的以为他的彩石军天下无敌了么?”崇祯皇帝紧紧握住了拳头,猛的站起身来,身躯都在微微颤抖。
彩石军是强不错,不过,他们毕竟只有五万人,可皇太极此时,却有拥有十余万精锐八旗军,若是再算上挟裹而来的各部附庸,能战之力,绝不会少于十五万,甚至是更多!
可刘如意居然要主动出击,这,这是嫌自己命太长么?
“大伴,你给朕说说!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崇祯皇帝发泄一通,心中也冷静下来。
虽然与刘如意接触并不多,但崇祯皇帝自认,天下间,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这个桀骜如猛虎的大明第一枭将了!
刘如意此人,行事虽看似大胆狂放,目空一切,但每一次,他却都能全身而退,而且,都是占尽了便宜,此时,他既然敢这么做,那想必,他的心里,必定有所依仗。
王承恩怎的能知刘如意心意?
刘如意这封奏章,走宫内的关系,直接递到了他的案头上,他现在也是一头雾水,只能硬着头皮,将此事给崇祯皇帝解释一遍。
崇祯皇帝此时也来不及思虑刘如意怎的会在宫内打通关系了,他眉头紧皱,试图站在刘如意的角度,思量刘如意究竟是何打算。
这时,一旁的朱媺娖却是将一切听了个通透。
时间又过了两年,她已经十五岁,身子已经张开了,纤腰丰臀,皮肤若凝脂,眼黛若弯月,亭亭玉立,她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小小的美人胚子,而是实实在在的美人了!
只是,此刻,她不明白,为何齐国公要出征,与大明的生死大敌满清决战,父皇却还是不开心呢?
满清很强,可齐国公也很强啊!
多次与满清交战,几乎未尝败绩,这样的人,他既然出征,为何父皇还会这般呢?
朱媺娖已经不再年幼,她虽然身处深宫,但是朝廷的议论,她多少也是知道一些的!
尤其是,国舅周奎的提议……
想着,朱媺娖的眼中忽然浮现起那个高大的身影,那还是几年之前,似乎也是在这御书房里……
她虽然不是周皇后所出,但却自幼由周皇后抚养长大,情若母子,对周奎,自然也是十分恭敬。
想着,朱媺娖的俏脸上忽然泛起了一丝红晕。
可惜啊!
这件事情最终没有成。
若是当初成了,自己说什么,也会令那个人满意,让他为我大明,驱除满清这个最大的祸患。
崇祯皇帝此时自然没有心思理会女儿所想,他的心,已经随着刘如意的思虑,飘到了遥远的战场上。
忽然,崇祯皇帝轻轻一笑,眼睛中却是闪过了一抹狠厉!
“大伴,拟旨!既然刘如意想要这个名分,想要在天下人眼前出风头,那朕,便给他这个机会!只是希望,他有命活着回来才好!”
“皇上,这……”王承恩看着崇祯皇帝狰狞的脸,还想再劝,可是忽然,他也想明白了崇祯皇帝的用意,忙跪地磕头道:“皇上英明!老奴这就拟旨!”
第594章主动出击!
次日清晨,如愿以偿的拿到了圣旨,刘如意自是没有任何犹豫,点齐了麾下五万余大军,整理行囊,收拾装备,准备朝着满清防线的腹心进发。
杨国柱、虎大威、贺人龙、王朴、马科等诸将,这时也得到了消息,纷纷赶来彩石军大营,希望可以劝解刘如意,打消这个疯狂的念头。
毕竟,若是刘如意和彩石军有失,那以他们之力,根本无力抵挡满清八旗十万铁骑之锋锐。
刘如意笑着扫视过众将一眼,“众位将军不必这般沮丧,此次虽是我彩石军主动出征,但谁胜谁负,尚在天意!众位这般态度,可是不看好我此次出征么?”
杨国柱忙道:“大将军千万莫要误会,我等可绝没有此意!只是,满清势大,骑兵锋锐,若没有完全的把握,咱们都……”
虎大威也道:“大将军,我老虎也是这个意思!您是咱们的主心骨啊!这个时刻,可是千万不要冒进啊!”
马科原本肥胖的圆脸此时却变成了苦瓜,“大将军,我老马是从山海关赶来,自是亲眼目睹此次清军入口之决心啊!他们几乎十步一岗,五步一哨,关内大小城池,几乎都有驻兵存在!若是您要主动出击,这,这实为,实为不智啊!”
贺人龙也想说些什么,只是,自湖广之役后,他有些畏惧刘如意的威势,张了张嘴,却是没有说出一个字,但他脸上紧张的表情,却是出卖了他此时的心态。
王朴倒是平和许多,在诸将当中,唯有他,是与刘如意有真正纯粹、而又细腻的交情,他知道,刘如意既然选择这么做,那必然有他的理由。
他凑到刘如意身边,并未同诸将一般阻拦,而是低声道:“刘兄弟,若是你此次已经决定出征,哥哥没有别的话,只希望刘兄弟你能将我大同军也一起带上!我大同军战力虽是不及彩石军,但这几年下来,儿郎们也都是锋锐之士,最不济,也能帮你分担一些压力啊!”
王朴这话说的很实在,言下之意,那是要与彩石军同生共死了。
刘如意心中也微微动容。
王朴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身上充满了商人的狡诈,但他对自己,却没有二心!或者说,他已经把他的命运,压在了自己身上。
刘如意并没有正面回答诸将的话,而是笑着对王朴道:“王大哥,那哲哲的滋味怎么样?”
自当年松锦之役后,彩石军所缴获的各项战利品,都被刘如意送了顺水人情,而王朴与刘如意最为亲近,便得到了其中极品……………皇太极的正宫皇后哲哲。
王朴一愣,半晌没有回过神来。他没有想到,在这种时刻,刘如意居然会问出这般私密的问题。
饶是他久经花丛,此时却不由也有些尴尬,讪讪笑道:“刘兄弟,这,这是哪里话!哥哥我,我可是正经人!”
刘如意哈哈大笑,气氛也一下子轻松起来。
刘如意这时才扫视过众将脸孔,淡淡道:“我意已决,众位将军不必再劝!咱们大明跟满清死磕了几十年,也该是时候,彻底分出个胜负了!不过,我此次出征,你们怕是也没有太多的时间闲着!稍后的布置,我会尽快派人通知你们!此时,你们要做的,便是牢守通州营地!通州乃我九边腹心,事关重大,尔等可是千万莫要懈怠啊!”
到了这个程度,众将也明白了事情再难挽回,只得纷纷点头称是。
刘如意这时转过头看向王朴,“大同军一直与彩石军配合默契,是我彩石军最可靠的伙伴!这一次,王将军,你便随我彩石军一同出征吧!”
王朴不由大喜,最后时刻,他终于赶上了刘如意的末班车!
“大将军,您放心吧!一个时辰,大同军必定将一切准备就绪!”王朴拍着胸脯保证道,随即,快马加鞭,直奔自己的大同军营地狂奔而去。
一个半时辰之后,太阳已经高高挂在天空,空气中充满了淡淡的燥热,不过,北面有微风袭来,倒是驱散了不少正午的暑意。
此时,五万余彩石军,在刘如意的亲率之下,走出了运河营地,朝着东面缓缓行去。
而一旁,王朴的一万余大同军,也是全副武装,紧紧的贴在彩石军大队人马左翼。
刘如意一身金甲,头戴金盔,骑在高大的黑色汗血宝马之上,被数百精锐亲兵,簇拥在正中。
王朴自然也不客套,一身银甲,同样骑在一匹枣红色的宝马之上,稍稍落后刘如意半个身位,与刘如意一同而行。
“大将军,咱们这般大的声势,想必皇太极那边早已经得到了消息!我担心,他们有可能会在他们行军途中动手啊!”王朴有些担忧的道。
数次与皇太极交手,王朴也深深了解皇太极的性子,那就是一头吃人不吐骨头的饿狼啊!
面对这种对手,任何时刻都得有丝毫放松,否则,下场便是尸骨无存!
刘如意脸上倒没有太多表情,淡淡道:“王大哥不必担心!此次,我就是要让皇太极看到!不怕他来,就怕他不来!”
看到刘如意胸有成竹的模样,王朴点了点头,心中也有了一些底气!
无他,对于他的刘兄弟,无数次的实践已经证明,跟着他,绝对不会有错!
六万余大军一路前行,彩石军和大同军的哨探,犹如密网一般,不住的朝着四周扩散。
彩石军五万余人,骑兵却不过万,只有七千余,不足八千,但王朴麾下,虽然只有万余人,但几乎人人有马,尽是骑兵。
而且,王朴麾下大同军的战马,是清一色的蒙古上好战马,与满清的战马几乎没有差别,这也是这个时代东亚战马的最优良品种,它们身材虽然并不算太过高大,但胜在耐力好,爆发性也不错,各方面属性,极为均衡,很少会出岔子!
如此,大军四周的情报工作,便更加了有了保证。
王朴麾下一个游击三千余骑的兵器,尽数向四周四散,虽是打探着四周的动向。
战争,无论是在何时何地,第一手的情报,绝对是关键中的关键!
此时面对机动性极强的八旗铁骑,刘如意在这方面,自是不敢有丝毫大意!
不过,虽然周围发现很多清军哨探,但他们看到大军的规模与彩石军的旗帜,却也并不敢靠近,只是远远的尾随,若彩石军骑兵追击,他们便迅速散去,而待到彩石军骑兵一回来,他们便犹如狗皮膏药一般,又黏了上来!
王朴对此甚为不满,“刘兄弟,这些狗鞑子着实是烦人啊!不若咱们在此地停顿片刻,我去将这些狗杂碎杀个干净!”
刘如意却笑着摆了摆手,“王大哥,不必生气!苍蝇就是苍蝇,让他们呆在咱们身边,这倒也是件好事儿!”
“好事儿?”王朴不由摸了摸脑门子,可他看到刘如意并不想解释,也只能将疑问闷在了心中。
大军行进速度并不快,一个下午,只走出了不足二十里地,傍晚时分,刘如意下令,大军在一处小溪边上,扎下营来。
此地,名作吴家庄,正处在通州与香河的界限上,地势比较平坦,在防守上来看,基本没有任何可以借助的外力,并不是最佳的宿营之地。
但这是刘如意的选择,王朴也不敢多说什么,只得依令照办,同时,又加大了外围斥候的巡视力度。
站在清澈的小溪边,刘如意的心态却是极为放松。
在这个时刻,皇太极断然不会同自己决战。
道理其实很简单,自己主动出击,皇太极必然会认为自己还留有什么强有力的后手,大明对此战孤注一掷,但事实上,满清又何尝不是呢?
所以,没有摸清最后的具体状况,皇太极绝不敢有丝毫动作。
不过,刘如意却也不敢有太多大意,营地的防卫工作,那是一点都不能含糊!
初夏的夜,并不算炎热,河边的微风,犹如少女柔软的小手,抚在人的脸上,十分舒服、惬意。
此时,营地以小溪为中心,四处都是灯火通明,虽然破坏了一些自然的清新氛围,却是让人有踏实的安全感。
刘如意将手伸进清澈的溪水,微微有些凉意,但却并不寒,很是惬意。
而之所以选择在有水的地方扎营,这是因为,受到小冰河时期气候的影响,北方天气普遍干旱,河流比往常也少了不少。
水是生命之源。
行军打仗,更是如此。
在溪边的青石上坐下,将脚伸进溪水中,抬头遥望着远处黑暗的天空,刘如意的心,也渐渐静止了下来。
此次虽然是自己主动出击,但这一战,却也并不能完全硬罡,还是要借助一些巧劲啊!
满清十余万铁骑,正面的冲锋能力,在这个时代,几乎是无人能敌。
纵使彩石军火器犀利,但失去了阵地、城池的依托,想与他们硬罡,也必定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所以说,这场仗的主动权,事实上,还是掌握在皇太极的手里。
如此,刘如意必须自己卖出破绽,让皇太极心动,让他有欲望,想要将自己一口吃下,找自己决战。
这其中的间隙,才是彩石军一战定乾坤的机会!
只是,此事道理虽是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怕是千难万难啊!
第595章业精于勤!
平谷城,皇太极王帐。
对于彩石军离开通州营地、向东逼近的情况,皇太极在第一时间便得到了准确的消息。
满清的情报网络,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漫说是刘如意数万大军的行动,便是京师中哪个当朝权贵,今夜吃的什么饭,又由哪个宠妾陪着侍寝,皇太极都能了如指掌。
而彩石军这次行动,刘如意压根儿就没想藏着掖着,这也使得皇太极,对彩石军此举,百思而不得其解。
金光闪闪的王帐内,皇太极眉头紧皱,靠在一旁的软榻上,静静的注视着身前巨大的京师地图出神。
虽说清军早已经将平谷城经营的稳若金汤,城内原先残留的衙门、府邸,也着实有不少,但皇太极却并没有选择在那种地方下榻,还是保留着女真人最初的习性,在城中一片宽阔的空地上,扎下了王帐。
或许是因为某种信仰,亦或是心中并没有太多信心,只有在王帐中,只有在最熟悉的环境中,皇太极才能令自己的心境平复下来。
“刘如意?刘如意!你究竟想要做什么呢?难道真是想跟朕拼个你死我活么?”皇太极疲惫的揉了揉太阳穴,心中依然是迟疑不定。
这时,帐外有亲信哥什哈进来禀报,“皇上,王公大人们都已经到齐了!”
皇太极缓缓吐出了一口浊气,“宣!让他们进来吧!”
“喳!”
片刻,睿亲王多尔衮、肃亲王豪格、郑亲王济尔哈朗、豫亲王都铎等一众蒙满权贵、汉军旗统领,纷纷涌进了皇太极的王帐内。
“奴才等(臣等)叩见皇上!”帐内呼啦啦跪倒一大片。
皇太极摆了摆手,“众位爱卿平身吧!如今,刘如意有了新的动作,你们有什么看法?”
皇太极目光扫向帐内众人。
与崇祯皇帝相比,皇太极的筹谋手段,自是高上不止一筹!
虽然两人都是有些刚愎自用的性子,但皇太极最大的优点,便是能听得进别人的话,更能从其中选择对自己有利者而实施。
这一点说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古往今来,能做到这一点者,寥寥无几也!
“皇上,明狗那边怕是撑不住了,刘如意这是要跟咱们决战了!这是我大清的良机啊!正应趁此一鼓作气,将彩石军一战即溃!那明狗的京师,就彻底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