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走私大明(老鱼)-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神瑛他们也是高兴糊涂了,否则这么简单的事他们不可能想不到,现在经周重这么一提醒,两人立刻都是醒悟过来,当下也是连连点头。

相比之下,常孝就要显得冷静多了,只见他这时也是赞同的开口道:“提督大人所言极是,这种佛郎机火炮的she速虽快,但she程却要近的多,不过这对水师来说并不算什么太大的事,毕竟海上开炮本来就是要靠近了才打,所以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充分了解佛郎机火炮的xing能,然后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cao练炮手熟悉火炮,ri后就算不能与葡萄牙人正面争锋,但也不能与对方相差太远!”

“不错,据我所知,葡萄牙人的海军训练有素,而且军中对于许多战术动作都有详细的要求,比如两船相距多远才允许开炮,每个炮手换装炮弹的时间不能超过多少等等,这些东西虽然琐碎,但有时在战场上却能发挥意想不到的威力。”

周重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扫视了神瑛等人一遍后接着道,“对于敌人的长处,我们也要虚心学习,甚至我还打算在偷袭葡萄牙人得手后,尽量把他们多俘虏一些,逼着这些俘虏把他们在海战上的经验传授到我们大明的水师之中,所以你们都给我做好准备!”

“卑职遵命!”神瑛等人听后立刻毫不犹豫的高声道,虽然周重让他们向俘虏学习,让他们都感觉有些排斥,但周重已经在军中树立起统帅的威严,正所谓军令如山,所以只要是他的命令,神瑛等人都不敢有丝毫的质疑,这也标志着周重已经初步掌握了这支水师。

试验过佛郎机火炮的威力后,周重又参观了一下水师的cao练,现在整个水师一百个百户所全都卯足了劲cao练,想要在ri后的大比中挤进前五十名,这样他们就能得到更好的待遇,甚至军中已经有了风声,说是选拔出来的军队将会对外作战,虽然作战有危险,但相对于丰厚的抚恤金来说却也不算什么,因此更加激发了军队的cao练热情。

时间过的很快,眨眼间就到了腊月三十,这天几乎所有的店铺全都关门歇业,原来繁华无比的宁波港一下了冷清下来,官府也放假了,周重自然也不例外,他带着早就收拾好的行李,从宁波港乘船出海,经过小半天的行驶,终于再次回到了双屿港。

第二百八十三章山东苦力

双屿港北港区,随着南洋镇的兴建,越来越多的北港区居民把家搬到了镇子上,虽然在这里居住要受到一定的限制,比如不能随地扔垃圾、随口吐痰、乱搭乱建等,但南洋镇却是双屿港治安最好的地方,有锦衣卫在这里坐镇,平时连一些小偷小摸的事情都很少发生,因为被抓到一次就会被当众抽鞭子,那种滋味可不好受。

随了治安之外,随着南洋镇规模的扩大,镇子上相应的配套设施也在逐步完善之中,比如书塾、医馆等比较重要的设施,都能在南洋镇很容易找到,所以这也吸引了更多的人来南洋镇定居,现在镇子上的人口已经接近三万人,若是放在大明的话,都可以划成一座县城了。

不过南洋镇虽好,但这里的居住成本却是不低,特别是镇子上不允许乱搭乱建,想要在这里居住的话,要么是自己建房子,要么就是租别人的房子,这些都需要花费一笔不小的金钱,其中南洋商会的人收入比较高,再加上镇子对本商会的人有优惠,所以倒也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对于其它商会那些低收入者来说,就是个大问题了,至少在短时间内,他恐怕无法凑够搬到镇子上居住的钱。

也正是因为如此,现在南洋镇虽然发展的很快,但却也快到一个瓶颈了,有能力有资格的人几乎已经全都住到镇子里了,剩下少数没有能力的人就只能呆在原来比较混乱的居住区,幸好原来的居住区人少了许多,使得那里的居住条件也有所改善,而且双屿港发展的越来越快,所有商会都能挣到比以前更多的钱。下面的人也多多少少的有了些积蓄,相信用不了几年,这些人能攒够在镇子上建造房屋的钱了。

南洋镇南边距离港口很近的一片空地上,这里搭建着不少奇形怪状的房屋,因为这里有两条小河交汇成一条河。并最终流入大海,所以这里被称为三岔口。

三岔口占地面积极大,据说在南洋镇兴建之前,这里曾是双屿港北港区最大的居住区,不过随着南洋镇的兴盛,三岔口的居民大都选择搬到镇子上居住。剩下的都是暂时没有能力搬走的穷人,换句话说,这里已经成为双屿港的贫民区。

以前住在三岔口的并不都是贫民,有相当一部分是各个商会的中上层,他们在这里建造了比较像样的宅院,只不过在搬到镇子上后。除了少数人保留了宅院外,其它人都把宅院整个给搬空了,甚至连青砖和屋顶上的绿瓦都拆掉拉到镇子上建造新房屋了,原来的老院子也就彻底的废弃了。

不过这些废弃的房屋就算再怎么破旧,却也比三岔口的一些草棚土屋要强,所以那些没来的及搬走的人看到人家的院子不要了,自然就毫不客气的住了进去。只要把破败的房屋简单修葺加固一下,比自己原来的草棚子可要强多了。

三岔口最东侧就有一座这样被废弃的院子,这个院子废弃的原因比较特别,院子的主人是朝鲜一个中型商会的会长,后来因为南洋商会把倭人和朝鲜人都给逼走了,所以这个朝鲜商会的会长也就把家搬回朝鲜了,这座院子值钱的东西都带走了,建造好的房屋却只能扔到这里了,毕竟双屿港在南洋镇出现之前,是不会有人愿意花钱买一座宅院的。因为这里连最基本的安全都保证不了。

当初那个朝鲜商会搬走的很匆忙,院子里值钱的东西虽然被搬走了,但院子却十分完整的留了下来,这在三岔口可是十分的难得,所以不少人都抢着想要搬进来。结果最后还发引了数场斗殴,最后一伙从山东来的苦力仗着身材比南方人高大,而且又都练过几天拳脚,结果在斗殴中胜出,占据了这所十分完好的院子。

苦力是双屿港最低层的劳动者,他们不需要懂什么手艺,只需要有一把子力气,然后在码头上装卸货物就行了,虽然每天累的要命,但却是多劳多得,每天扛多少麻包,就能拿到多少钱,一般来说,一个壮年男子一天挣的工钱,不但够他自己吃住,甚至还能存下一些,等到过年回家时带到家里,做为一家下一年的主要开支。

今天已经是大年三十了,双屿港也一下子冷清下来,三岔口住的大部分都是最底层的苦力,那些来自宁波、松江、舟山等距离双屿港很近苦力们都在今天早上乘船回家过年了,剩下的都是一些距离家很远的苦力,这些苦力一般都会提前一段时间选出两个可靠的兄弟,让他提前回家,顺便把众人挣到的钱带给家里的老小。

那些住在朝鲜人院子里的山东苦力也是这样,早在半个月前,他们就让两个可靠的兄弟把钱带回去了,估计现在也早到家了,有了自己一年攒下的钱,想必家里也能过个好年,甚至给孩子们添件新衣裳。

傍晚时分,院子的正厅之中灯火通明,往日里不舍得点的蜡烛今日全都拿了出来点上,将整个大厅都照的是通透无比,正厅中间则摆放着两个大长条桌子,桌子上的菜肴也十分简单,大碗的酒大块的肉,四五十个身材高大的山东汉子围桌而坐,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最为丰盛的年夜饭。

“各位兄弟,这一年来我朱九多谢大家的帮衬,才让我们山东人在双屿港站稳了脚根,而且还抢下这么大的一套院子,别的话我也不说了,大家干了这碗酒!”只见那个坐在首位的红脸汉子站起来举着酒杯高声道。

这个自称朱九的人正是这群山东苦力的头,他不但力气过人,而且武艺高强,上次与另外一帮苦力冲突时,他曾经一个打五个。另外除了武艺之外,朱九为人正直公正,自己人有了矛盾时,他都能做到不偏不依,因此不少人都对他十分信服。

看到朱九敬酒,大厅中的汉子们都站了起来,一个个端起大酒碗回敬了一下朱九,然后一仰头全都喝的干干净净。

“九哥,听说你这次要把嫂子和侄子侄女全都接过来,是不是真的啊?”众人这才刚坐下,就听见其中一个汉子高声叫嚷道。

“竟然还有这事,看来九哥这一年来也是憋的难受,急轰轰的要把嫂子接过来泄火啊!”只见坐在另外一张桌子上的一个长脸汉子也高声叫道,脸上也满是龌龊的表情,结果惹的众人都是轰然大笑。

苦力挣的钱少,很少有人会把家人接过来,但这些成年男人也有自己的需求,所以实在难受时,也免不了去那些港口上的低廉妓院泄火,不过朱九却从来没去过,所以那个长脸汉子才会如此说。

“驴脸你个浑球,整天就想老娘们,小心哪天染上花柳!”朱九看着那个长脸汉子笑骂道,他们都是些粗人,经常开些粗鲁的玩笑,谁也不会因此而放在心上。

接下来大家又开了几句玩笑话,最后话题又回到朱九把家人接到双屿港这件事上,只见朱九这时吃了块大肥肉,抹了一下嘴巴道:“各位兄弟估计也都感觉到了,现在双屿港来往的船越来越多,码头上扛包的活干都干不完,我朱九别的没有,就有一把子力气,一天干的活比别人两天都多。”

说到这里只见朱九停顿了一下,喝了一大口酒接着又道:“我家里又没有老人,只有老婆带着两个孩子在老家租别人的地种,每年收的那点粮食还不够他们糊口,再加上一家人老是长年累月见不着也不是个事,所以还不如把一家人都接到这边来,听说现在南洋商会那边招女人洗衣服做饭,我有个兄弟在商会做事,到时托他找一下熟人,把我婆娘也送到商会里干活,挣的工钱可比在老家种地强多了。”

听到朱九的话,其它山东汉子都是纷纷给他道喜,同时心中也是十分羡慕,毕竟没有人愿意和家里的老婆孩子分开,但他们一来没有朱九的力气,挣的钱养活全家有点困难,二来也没有朱九的门路,能够把自家的婆娘安排到南洋商会里干活,虽然只是做饭洗衣服,但一个月的工钱也不比他们干苦力的少,甚至说不定日后朱九还能第一个搬到南洋镇上居住。

虽然知道自己暂时无法像朱九那样把家人接过来,不过朱九的事却也给他们做了一个榜样,甚至不少人都已经开始盘算自己该怎么做才能把家里人接过来?对于他们这些苦力来说,最希望的事就是能够加入到某个商会里,特别是南洋商会这样的大商会,更是他们心中向往的地方,因为只要加入商会,他们的收入立刻就能翻上几翻,可惜商会的招人十分严格,若是没有特别的才能,恐怕很难被商会看中。

就在朱九这伙人在大厅里热火朝天的吃着年夜饭时,外面冷清的大街上忽然有一个踉踉跄跄的身影向他们这边的院子走来。

第二百八十四章亡命天涯的齐彦名

三岔口杂乱无章的建筑之间,夹杂着无数曲折复杂的小路,随着这里的搬迁,再加上又是过年,大部分人都回去了,使得整个三岔口的街道上冷清无比,偶尔有些野猫野狗在街道上一闪而过,却让囊三岔口显得更加冷清。

衣衫褴褛的齐彦名踉踉跄跄的走在路上,只感觉肚子里如此火烧,那种熟悉的饥饿感像烈火一样炙烤着他的神经,无时无刻的都在折磨着他,这种感觉简直比死还要难受,甚至有时齐彦名也在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不早早的死在霸州的战场上,或是死在济南城下也行,这样他也就不必再受这样的罪了。

说起来齐彦名也真是命大,他霸州选择失败后,又在山东随杨虎一起选择,结果是兵败济南,所有人都被打散了,齐彦名看到杨虎大势已去,立刻果决的扔下军队自己逃跑了,而且为了防止官兵的追捕,他一路向东逃到威海卫那里,并且准备乘船逃到海外去,毕竟他已经十分清楚,这次大明朝廷肯定会更加卖力的追捕他,若是呆在大明境内的话,天知道哪天他会被别人认出来,到时可就死路一条了,所以还是海外安全一些。

不过等到齐彦名逃到威海卫时,却发现想要出海并不是什么容易的事,因为那些海船都是暂时地威海停靠一下,等到补给之后就会离开,根本不愿意让人搭乘。再加上齐彦名身上也没有什么钱,所以更不可能说服那些唯利是图的海商同意自己坐上他们的船。

也正是因为如此,齐彦名在威海卫的港口徘徊了数天时间。却一直没能找到一个愿意让他搭乘的海商。而这时威海卫也已经出现通缉他的榜文。虽然齐彦名这时把胡子剃了,外貌也化了妆,但他也不知道这样是否还会被人认出来,于是最后他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偷渡到船上。

首先齐彦名找到了一艘防卫比较松懈的大船,然后趁着天黑时偷偷的从水中游了过去,然后爬上船找到货舱的位置藏了进去。他这样做是冒着极大的风险,因为万一被船主发现的话。很可能会把他扔到海里喂鱼。

不过也算是齐彦名是好运当头,他藏到船上后,竟然一直都没有被发现,不过齐彦名唯一失算的是,他根本没想到这艘船会在海上航行了近半个月,上船时他准备了不少饮水,但干粮却带的不多,船上拉的货物中也并没有粮食,他又不敢冒险去偷船上的食物,所以齐彦名不得不一再节省。甚至咬着牙强忍着饥饿,最后直到大年三十这一天。这才好不容易到达双屿港。

也幸亏是大年三十才到达双屿港,当船只刚一靠岸时,船主立刻带着伙计们去吃年夜饭了,根本没来的及卸船,这才没有发现藏在货舱中的齐彦名,否则等到卸货之时,齐彦名恐怕是无处可躲,最后被货主抓住就算不杀他,恐怕也免不了一顿毒打。

齐彦名听到船上大部分的人都下船了,外面的天色也暗下来后,他这才偷偷的溜下船,只是这时他在船上饿了这么多天,身体已经严重透支,整个人只感觉是又饿又渴,可偏偏他身上却是没有半文钱,而且就算是有钱,大年三十这天晚上也不会有人卖给他食物。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齐彦名在下船后,发现自己在饥渴交加之下,很可能会死在这个春节里。不过正所谓天无绝人之路,有个外出的好心人看到港口上面黄饥瘦的齐彦名时,关心的上前询问,结果齐彦名就编造说自己是从山东逃难来的,本想找个活糊口,但对这里人生地不熟,现在更是几天没有吃上饭了。

齐彦名的老家霸州距离山东本来就不远,而且他在山东又呆了那么长时间,所以一口的山东话也很标准,那个好心人也没有怀疑,而且他看齐彦名可怜,刚好他知道朱九这些抱成团的山东苦力,当下指点齐彦名去三岔口,告诉他朱九他们住的地方,只要能找到他,看在同乡的份上,无论如何也会给他口饭吃的。

齐彦名也没想到在双屿港这种地方竟然还有这么多山东人,当下谢过对方后,立刻按照对方的指点找到了三岔口,只是他的体力本来就已经严重透支,现在又走了这么长时间的路,所以当齐彦名进到三岔口时,就已经感觉是头晕眼花,恨不得立刻躺下休息一下。

齐彦名以前也挨过饿,知道越是在这种时候,自己就越不能躺下,否则很可能就再也起不来了,所以在进到三岔口后,他就一直咬着牙强挺着,甚至是一步步的挪到了朱九他们住的院子外面。

当齐彦名把自己的身体靠在冰冷的大门上时,他也不禁感到心中一喜,接着咬紧牙关抬起手臂,抓住门环用自己最大的力气敲了起来。

“咚咚咚~”空旷的敲门声在大年夜里传出去很完,虽然大厅上十分喧闹,但朱九等人还是听到外面的敲门声,这让他们都是一愣,然后朱九亲自站起来,让大家继续喝酒,他带着几个人到外面看看是谁在敲门?

当外面靠在门上的齐彦名听到里面越来越近的脚步声时,消瘦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随着大门被打开时,他拼尽最后一丝力气,用标准的山东话吐出两个字“救命”,然后就像一根木头似的倒地不起。

朱九看到这个倒在门前的人时也是一愣,但刚才听到的标准山东话也立刻让他醒悟过来,当下急忙吩咐道:“是咱们的老乡,快抬进去看看他怎么了!”

和朱九一起出来的几人也醒悟过来,当下七手八脚的把齐彦名抬到屋子里,这时朱九则冲着屋子里一个身材比较干瘦的年轻人高喊道:“陆秀才,你快来看看这个老乡是怎么了,我们刚一开门,他说了句救命就倒下了。”

被称为“陆秀才”的年轻人并不是真的秀才,其实他是个从山东逃难来的苦力,因为以前在药铺做过一段时间的伙计,不但懂一些医理,而且也认识几个字,这在普通的穷苦百姓中,已经是十分了不起了,所以才被朱九等人称为陆秀才。

“让一让,都别围着!”陆秀才排开围观的众人,看了看放在椅子上的齐彦名,只见先是伸手按了按对方的脖子,发现对方并没有死,而且呼吸也很平稳,再看对方面黄肌瘦的样子,这让他立刻明白了怎么回事,当下转身高声叫道,“把桌子上的甜汤端过来,他这是饿晕了,死不了的!”

听到这个人只是饿晕了,朱九等人都是松了口气,很快有人把桌子上准备的甜汤端过来,陆秀才亲自给齐彦名喂了几口,结果几勺热乎乎甜滋滋的汤下肚,立刻让齐彦名从昏迷中清醒过来,只见他一把抢过甜汤,仰起头大口大口的喝了起来。

不一会的功夫,一大海碗甜汤就被齐彦名喝了个精光,不过他实在是饿的狠了,看到桌子上大块的肉大碗的酒时,眼睛中立刻暴出一种渴望之色,从椅子上撑起身子就想扑到桌子上大吃一顿。

看到齐彦名的反应,陆秀才却是吓了一跳,急忙一把抱住齐彦名,并把他压回椅子上道:“这位兄弟,你饿的时间估计不短了,肠胃已经虚弱之极,所以那些大鱼大肉的东西绝对不能吃,你要是还感觉饿的话,我叫兄弟们再给你做点面汤喝。”

“兄弟,陆秀才说的不错,当初我们就有一个从老家逃难来的兄弟,结果没有路上饿死,却在遇到我们后吃的太多给活活撑死了!”这时朱九也上前开口道。

听到朱九他们的话,齐彦名这才恢复了几分理智,同时也打量了一下周围的众人,这才很是感激的开口道:“多谢各位兄弟相求之恩,日后文五必有厚报!”

齐彦名被通缉后,根本不敢用自己的本名,甚至他连自己的姓也给改成为了文五,文是取了齐字的上半部分,五则是刘五的五,当初他与刘五是最好的朋友,他被抓之时,也是刘五一力主张劫狱,这才把他救了出来。

“哈哈~,原来是文五兄弟,咱们都是山东的老乡,在外自然要相互照顾,所以什么报答不报答的就不要说了!”这时朱九也很是高兴的道。齐彦名说的是标准的山东口音,而且身材虽然瘦,但却很是高大,一看就像是个标准的山东汉子。

朱九说完又给齐彦名介绍了一下厅中的众人,等到大家都见过之后,朱九就把齐彦名安排到一个单独的房间休养身体。齐彦名也通过朱九等人,打听到许多关于双屿港的情况,当他得知这里并不属于大明的管辖时,心中立刻松了口气,双屿港这里没有大明的官府,他再也不必担心被追捕了。

不过齐彦名并没有高兴多久,因为他很快就听说了周重和南洋商会的事,这让他也是心中一沉,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小小的双屿港竟然出了一个四海提督,而且港口上还有锦衣卫,这对他来说可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五章过年守岁

流亡双屿港的齐彦名并不知道,害得他两次逃亡的最终凶手正是周重,而且周重也比任何人都想杀他,所以若是被周重发现齐彦名在双屿港的话,那么他绝对没有任何活命的可能,毕竟无论是于公还是于私,周重都牢牢的控制着双屿港,在这里绝对没有人可以逃过他的追捕,所以齐彦名在双屿港这里其实比大明更加危险。

不过很可惜的是,齐彦名虽然没有意识到上面的问题,但周重同样也没想到齐彦名竟然会逃到自己的老窝里来,正所谓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这点在周重和齐彦名两人的阴差阳错之间得到最完美的体现。

大年三十的晚上,南洋商会的后院之中,王姨娘坐在上首,周重和瑾萱紧挨着她坐在右边,镯儿和朵儿坐在王姨娘的右边,另外白氏姐妹和三娘也在,最后还有一个茜拉,因为茜拉他们不过春节,当听说这个节日是中原百姓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时,她立刻吵着要参加,甚至已经打算晚上和周重他们一起守岁。

“姨娘,又是一个辞旧迎新的日子,大家这一年也都辛苦了,咱们都举起酒杯干了这杯酒!”周重笑着站起来举起酒杯道,他是家中唯一的男子,自然也就是一家之主,所以这时自然要由他主持年夜饭的开端。

听到周重的话,镯儿她们也都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只不过王姨娘是个信佛茹素的人,瑾萱则怀有身孕。朵儿和晴晴年纪太婆。所以她们四人喝的都是周重准备的果汁。

除了三娘。剩下的镯儿她们都不怎么善于饮酒,今天是过年才陪着周重喝上一点,不过一杯酒下肚后,她们一个个都是直呼好辣,周重和三娘看的是哈哈大笑,当下招呼大家快点吃菜,等到她们猛吃几口菜后,这才感觉好多了。

说起来这还是周重来到大明后第一次与家人在一起过年。去年这个时候他本来是有机会陪镯儿她们过年的,但没想到却被谢灵芸算计,结果两人流落到荒岛上,不但他们两个没能过年,镯儿她们也是担心受怕的没过好年。

本来周重是想一家人在一起好好的过一个年的,但是王姨娘和镯儿她们却说白氏姐妹和三娘都没有什么家人,过年时孤零零的呆在商会里实在可怜,所以不如把她们都请来,最后周重无奈,只好同意了她们的意见。至于茜拉就不必说了,就算不邀请她。她也会厚着脸皮赖在家里不走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来过年时徐管家一家也应该参加的,但是在今年夏天的时候,素娘给徐管家生下一个七斤多的胖小子,小名就叫七斤,大名暂时还没取,说是要等到孩子大了上私塾时再取,据说这样可以保佑孩子长大成人,因为孩子没有大名,阎王爷那边的生死薄上就没有孩子的名字,自然也没办法把孩子的魂魄勾走。当然这种说法漏洞百出,只不过是孩子父母的一种自我安慰罢了。

在七斤刚出生时,徐管家和素娘都是高兴的要命,做父母的那种幸福感让他们也感觉自己的生命好像圆满了许多。但是当喜悦过后,他们夫妇却都被这个孩子折磨的要命,白天睡不醒,晚上哭不停,徐管家夫妇都是累的要命,后来还是周重给他们请了个奶妈这才好了些。

不过现在七斤还太小,六个月的孩子动不动就哭闹,徐管家怕孩子吵到大家,同时也怕大家吵到孩子,所以这才没有和大家一起吃年夜饭。

说起来今年对于周家来说绝对是个值得高兴的一年,首先是家中的商会在周重的打理下越来越兴旺,第二则是周重不但成亲了,而且瑾萱也怀上了他们第一个孩子,第三则是周重竟然得到正德皇帝的赏识,一举摆脱商人的身份成为大明的官员,而且还是一方封疆大吏的四海提督,这也使得周家的声望一时间达到顶点。

也正是家中的这些变化,使得王姨娘和镯儿她们也都是十分高兴,甚至镯儿不顾自己不会喝酒,非要敬哥哥几杯,结果最后喝的是小脸上满是红晕,若不是白梦婉扶着她,恐怕镯儿会一下子栽倒在桌子上呼呼大睡。

茜拉第一次过春节,对什么都感觉很新鲜,不时向周重他们打听关于春节的事,刚好周重对春节还真的不少了解,于是就给茜拉讲了不少关于春节的典故,另外白珺婉也是个饱学的女子,她也帮周重补充了不少春节的故事,不但让茜拉大开眼界,甚至周重都有些佩服白珺婉的博学。

吃过丰盛的年夜饭后,周重和白氏姐妹、茜拉一起玩麻将,镯儿因为多喝了几杯,已经倒在床上睡着了,王姨娘和三娘、瑾萱三人则坐在灯下包饺子,这是为明天早上准备的,至于朵儿和晴晴这两个捣蛋鬼,则是在院子里跑来跑去,不时还会偷走周重他们的几张麻将牌,或是去尝一尝生的饺子,搞的满脸都是面粉,没有片刻的安生。

一直等到三更时分,王姨娘她们早就把饺子包好了,镯儿这时也睡醒了。于是在新年与旧年交替的那一刻,周重带着所有人来到院子里,把早就准备好的焰火拿出来点燃,随着新年的到来,双屿港的上空烟花飞舞,正德十年终于过去了,周重也迎来了他在在大明的第三个年头。

燃放过烟花后,周重他们依然回去打麻将,毕竟守岁要一夜不睡,肚子也早就吃撑了,所以只能用这种办法消磨时间。不过现在镯儿醒了,刚好和王姨娘、三娘、瑾萱三人凑成一桌,于是一间屋子里两桌麻将,“噼里啪啦”的响了一晚上。

等到大年初一的清晨时分,第一声鸡鸣声响起来时,周重他们这些年轻人立刻向王姨娘和三娘这两位长辈拜年,然后笑嘻嘻的讨要压岁钱,可惜镯儿她们这些没结婚的有红包,但周重和瑾萱不但收不到红包,反而还要给镯儿她们红包。周重算了一下,昨天一晚上赢的钱还不够一个红包,简直是亏大发了,不过等到下一年孩子出生就不一样了,到时肯定能赚回来了。

接下来周重带着瑾萱她们又去给许管家、驼叔等年长的人拜年,然后他又带着三娘、白珺婉等商会里的几位重要管事去了南洋镇,给镇子上居住的商会人员拜年,顺便把新年的红包给亲手送过去,这也算是商会笼络人心的方式之一。

在给商会里的人拜过年后,周重立刻乘船去了南港区,毕竟他马上就要和谢灵芸成亲了,而且谢达这段时间为了海盟的成立也出了大力,所以无论是于公还是于私,他都要过年拜年,当然顺便也和谢灵芸说会话。

等到周重忙完了上面的这些事后,他已经是疲惫不堪,毕竟昨天打了一晚上麻将,能有精神才是怪事。不过当他拖着沉重的身体回到家中时,王姨娘她们已经下好了饺子,周重这时也感觉有些饿了,当下强打精神吃了一些,这才躺在床上睡了一觉。

一直睡到下午时,周重这才从睡梦中醒来,看了看旁边睡的正熟的瑾萱,周重轻手轻脚的站起来穿好衣服,走出门外看了看外面阳光明媚的天气,心中却有些小郁闷,因为今年双屿港的冬天非但不冷,反而还有些温暖,更不可能下雪了,这让周重感觉年味淡了许多。

“日后有机会一定去北方过次年,看着外面的雪景,吃着火锅喝着小酒,那才是过年的感觉!”周重自言自语的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