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走私大明(老鱼)-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这两个伙计的怒骂,那两个衣衫褴褛之人却在拼命的摆手,同时用一种怪异的汉语解释道:“不不不,两位小兄弟误会了,我们是主的仆人,代表主来撒播主的光辉,所以我们只是救人,根本不是伤人……”
“呸!救人?有你们这样救人的吗,把我们东家手臂上割了那么大一个口子,而且还流了那么多的血,本来没什么事现在也有事了!”两个年轻的伙计根本不相信对方的话,甚至说到最后越说越怒,撸起袖子看样子就想动手。
“慢!两位小兄弟千万不可动手,这两位教士的确是在救治你们东家!”就在这时,周重终于大叫一声制止了一场即将发生的血拼,而那两个衣衫褴褛的人看到周重时,脸上也露出惊喜若狂的表情,只见他们紧跑几步来到周重面前,声音激动的道:“圣母玛丽亚保佑,我们终于又见到您了!”
“若望神父、纳德教士,没想到我们又见面了,不过你们之前不是在南港吗,什么时候来的北港,怎么也不来找我叙旧?”周重笑呵呵的问道,眼前正是当初他从舟山岛带到双屿港的那两个葡萄牙人,当时他们在南港下船后就四处传教去了,周重也没空理会他们,不过现在看到对方衣衫褴褛的样子,估计在这里也和之前舟山岛一样,根本没有人愿意随他们信教。
听到周重的问话,已经瘦了许多的若望神父也不禁露出一个苦笑,不过这时并不是和周重叙旧的时候,因此他向周重哀求道:“尊贵的周公子,您快帮我们一下吧,本来我们是好心救人,但现在却被对方说成了伤人,若是您再不来的话,恐怕我们就要再次挨打了!”
看着若望神父可怜兮兮的样子,而且听他们话中的意思,好像在双屿港经常挨打,这让周重也不禁哑然失笑,双屿港本来就没有什么律法,一些走私商会的人更是和海盗差不多,打架斗殴更是都有的事,这两个葡萄牙人四处传教说不定就会得罪人,挨打估计还是轻的,搞不好可能连小命都没了。
想到这里,周重安慰了这两个上帝的仆人几句,然后扭头对那两个横眉怒目的伙计笑道:“你们不必着急,这两位神父治病的方法虽然怪异了一些,但的确是好心,而且现在让你们东家躺在地上也不是办法,我看不如先把他抬到我们商会里,让商会里的大夫给他诊治一番,等你们东家醒了,我再和他解释一下如何?”
两个伙计估计是第一次来双屿港,根本不知道周重的身份,特别是看到周重竟然还和那两个伤人的胡人认识,对他更是不信任,其中右边那个愣头愣恼的伙计脖子一梗道:“不行,你们都是一伙的,我可不敢相信你们,现在我们就要那两个胡人解释清楚,到底为什么拿刀子割我们东家?”
第一百四十七章放血疗法
周重本以为靠自己的身份,对方再怎么也得给几分面子,但是没想到却遇上了两个愣小子,而且看对方的样子,好像还是第一次来双屿港,根本不知道他是谁,自然不可能给他面子,这让周重也有些哭笑不得。
不过既然对方要若望神父两人解释为什么割伤他们的东家,这个周重倒是知道一些,也明白若望神父他们两个是好意,于是就对若望神父示意了一下道:“若望神父,你来向这两位小兄弟解释一下吧!”
若望神父刚才就想解释,可惜对方根本不给他机会,现在有周重在,这才终于有机会道:“两位小兄弟,你们东家是因为身体肥胖,体内的鲜血太过充盈,身体无法负荷这么多血液的运行,现在我把他体内的多余的血液放出来一些,就会使得他体内的血液再达到一个平衡,这样他很快就会醒来了!”
若望神父的解释的确很符合现在西方的主流医学,对于现在的西方各国来说,他们无论是得什么病,治疗的办法几乎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放血,而且不同的病放血的部位和放血量也都不同,可说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系统,不过这种放血疗法虽然对一些疾病有一定的疗效,但对大部分的疾病并没有什么好处,后世这种治疗方法早就已经被人抛弃了。
周重对于这种放血疗法并不陌生,这主要是他前世时看过一本名人传记,其中有一篇介绍了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这位英明的总统就是因为盲目信任这种放血疗法,结果在生病时让人数次给自己放血。最后放出的鲜血达到了人体总血液的一半,结果活活把自己搞的因失血过多而死。另外据周重所知,西方历史上因放血过多而死的人并不仅仅只有华盛顿一人,毕竟这种疗法在西方风行了几百年,天知道会有多少人因这种原始的治疗方法而死。
地下昏迷的那个人身材肥胖,用后世的话讲就是三高人群,这种人忽然昏倒,很可能是因为高血压之类的疾病。刚好这是放血疗法能够暂时见效的疾病之一,因此若望神父对他采用放血疗法,很可能刚好对症。
不过周重了解放血疗法,但是对方的两个年轻伙计却根本没听说过生病要放血的,只见那个愣愣的伙计听完若望神父的解释后,再次指着他怒斥道:“胡说,天底下生病都是要好好休养的。哪有像你们这样放血的,我看你就是存心想害我们东家!”
看到对方不信自己的话,若望神父和纳德教士都急的额头冒汗,周重做为调解人,自然要说句公道话,因此立刻开口道:“两位小兄弟。周某是个读书人,同时也是正德四年的生员,在这里周某也就说句公道话,这两位西方而来的教士的确没有说谎,在他们那里。放血的确是一种治病的主要方式!”
听到周重亮出秀才的身份,两个伙计也一下子露出了恭敬之色。在大明朝,秀才还是十分有威望的,甚至一些百姓发生矛盾时,也都会找当地的秀才调解。周重也正是知道这一点,所以才拿出秀才的身份唬人。
“秀才公,您见多识广,想必也不会在这么多人面前骗我们兄弟,可是现在我们东家被放了这么多的血,人到现在也依然昏迷不醒,万一有个好歹的话,我们也没办法交待,所以这两个胡人我们还是不能放过他们!”对方那个愣愣伙计依然十分固执的道,只是他对周重的态度已经软化多了。
周重也知道自己再说什么恐怕也不能说服对方,刚好这时人群一分,商会里的大夫终于气喘吁吁的赶来了。这位大夫姓卫,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个头不高,长的也比较干瘦,看起来像个痨病鬼似的,但别看卫大夫长的不好,但他却是南洋商会唯一的大夫,同时也是北港为数不多的大夫之中医术最好的一个。
“卫大夫,您快帮那位大哥看一下,若是能现在救醒就更好了!”周重笑着对卫大夫说道,在双屿港中,大夫可是一个稀缺职业,毕竟好一点的大夫根本不愁收入,人家自然不可能为了钱来双屿港这种混乱的地方,所以整个双屿港上万人,但拿的出手的大夫却没有几个,而眼前这位卫大夫就是其中之一,因此周重对他也很是客气。
卫大夫对人很是和气,听到周重的话也是笑着答应,走过去皱着眉头看了看地上躺着的病人,特别是看到对方手臂上的伤口时更是露出疑惑的表情,然后只见他伸出手给对方号了下脉,这时皱着的眉头才舒展开来道:“无妨,他这是因饮食造成体内血气过盛,再加上现在天气炎热,他一时没能适应所以这才昏厥过去,不过现在他体内的气血已经平和多了,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能醒来。”
说到这里时,卫大夫不由得用奇怪的目光看向病人手臂上的伤口,来的路上他也听商会的人说了,知道这是两个胡人给对方放血治病,虽然中医之中也有放血的疗法,但那都是在特定的穴位放血,而且每次都只放几滴血,哪有像对方这样,一下子把病人的手臂割个口子,足足放了小半碗的血?
听到卫大夫的话,两个伙计总算松了口气,不过他们还是有些不放心的央求道:“大夫,您能不能给我们东家治一治,最好能让他现在醒过来,这样我们也能放心了,至于出诊费绝对不会短您的!”
看到两个小伙计一脸担心的样子,卫大夫也是理解的笑了笑,只见他伸手在病人的手掌和头上按摩了几下,然后又将对方扶起来,在病人的后背重重的敲打了几下,结果还真是神了,随着他的敲打,这个身材肥胖的病人竟然真的慢慢的睁开眼睛。
“醒了!醒了!”周围的人见识到卫大夫的这手医术,也都是纷纷惊讶不已,那两个伙计更是激动的跑上来扶住自己的东家道:“东家,您总算是醒了,刚才可是吓死我们了!”
这个身材肥胖的病人虽然睁开了眼,但脑子一时间还不是很清楚,睁着迷茫的眼睛看了看身边的人,好半天才反应过来道:“看来是我这老毛病又犯了,咦?谁把我的手臂给弄伤了?”
这时胖东家终于感觉自己的手臂不对劲,扭头这才发现自己手臂上的伤口,虽然现在已经不流血了,但地面上那滩血迹还十分的湿润,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那么刺眼。
听到胖东家的话,周重急忙上前笑道:“这位大哥,本人是南洋商会的东主周重,刚才你昏倒在我们北港茶楼的门前,门卫本想把您抬进去救治的,不过刚好我那两个胡人朋友看到您的情况不妙,再加上他们也懂得一些急救的医术,事急从权之下,只得擅自给你放血治疗,现在你的身体无恙,除了后来的卫大夫外,你还要多谢一下我这两位朋友啊!”
那两个伙计没听说过周重,但是胖东家竟然来双屿港做生意,怎么可能不知道周重的大名?因此他听到眼前的这个少年竟然就是南洋商会的东家时,也是吓了一跳,急忙躬身行礼道:“原来是南洋商会的周公子,鄙人姓黄名泰来,这次多亏公子的朋友相救,黄某在这里谢过了!”
黄泰来说着向若望神父和纳德教士深施一礼,以周重的身份,自然不会在这种事上说假话,因此他也是诚心诚意的向对方道谢,同时示意两个伙计拿出一枚银锭送给若望神父做为谢礼,不过这却遭到若望神父和纳德教士的拒绝,别看他们现在如此落魄,但是根据多明我会的教义,他们是绝对不能收下别人的财物,最多只能接受对方施舍的食物。
周重之前也对若望神父两人的信仰了解了一些,因此他这时向黄泰来解释了一下,这才让他收回银子,然后说了好一通感谢的话,最后在告辞之时,他也没忘向周重道:“周公子,这次我从天津赶来,主要是想收一些倭国来的折扇、屏风等特产,到时希望周公子照顾一二!”
听到对方的请求,周重却是哈哈大笑道:“黄兄客气了,来到我们双屿港就是我们的客人,我们自然都会想办法为客人提供方便,不过您可想要收倭国的货物可就走错地方了,我们南洋商会这边大都是南洋来的货物,若是想要收倭国来的货物,我推荐老哥去南港区,那边的谢家商会主要走倭国航线,整个双屿港大半的倭国货物都集中在南港,若是你去那里的话,直接报我的名字,到时对方肯定会尽力帮你找到满意的货物!”
听到周重的指点,黄泰来也急忙道谢,然后转身带着伙计准备去南洋,这时卫大夫走过来好心提醒他不要吃太油腻太咸的食物,否则对他的病情没好处,结果更让黄泰来是连连道谢。
第一百四十八章有趣的教士
送走了黄泰来后,周重一转身刚想请若望神父和纳德教士进去,毕竟再怎么说纳德教士还送给自己一些辣椒种子,所以无论如何也要感谢对方一下,虽然对方不愿意接受钱财,但请他们吃顿饭应该没有问题。
不过周重在转过身来时才发现,那位身材矮小的卫大夫却正在和若望神父交谈甚欢,周重走过去听了一下,结果意外的发现这位卫大夫竟然是个十分谦虚好学之人,正在向若望神父请教他的放血疗法,而若望神父也难得遇到一个对自己感兴趣的人,因此也没有丝毫保留,把自已所学的放血疗法丝毫没有保留的讲了出来。
周重看到卫大夫听的十分认真,甚至还有种跃跃欲试的表情,这让他也是吓了一跳,为了避免商会之中的病人遭到卫大夫放血的毒手,周重急忙打断他们的谈话,然后把若望神父和纳德教士请到了交易中心里面。
现在整个交易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区域,这里不但是商会与货主、货主与货主谈生意的地方,同时园子里也有自己的酒楼、茶馆和住宿的地方,有些货主只要一来北港,就会立刻进到交易中心,吃住做生意全都在这里面,毕竟双屿港的治安并不太好,相比别处的旅馆,交易中心这里可要安全多了,至少不用担心有人会来这里闹事。
周重带着若望神父两人来到交易中心内部的酒楼里要了一间包间,然后又给他们点了一桌好菜,结果菜刚上来。还没等周重说什么。若望神父两人就已经眼冒绿光。根本无心听周重说话,最后周重只好让他们先吃,结果这两人立刻开始狼吞虎咽,看样子他们这段时间饿的不轻。
好不容易等到若望神父两人都吃的差不多了,周重这才笑着说道:若望神父,之前的问题你还没有回答我,你们不是在南港区吗,怎么又跑到北港区来了?
听到周重的问话。只见吃的满脸油光的若望神父和纳德教士对视一眼,然后露出一脸的苦笑道:不瞒周公子,我们其实是在南港区实在混不下去了,所以才跑来北港区试试,不过我们也知道北港这里是您的地盘,若是您不愿意让我们呆在这里的话,那我们就去西港区,反正我们是不会放弃传播主的光辉的!
哦,你们干了什么事情让自己在南港区混不下去了,而且我看你们的样子。好像几天都没吃饭似的?周重听到这里很是奇怪的问道,他这段时间一直忙于商会的事。根本没时间关注这两个葡萄牙人的动向。
只见若望神父听到这里再次苦笑一声,当下把自己在南港区惹的祸讲了一遍。
原来这两人坐着谢家商会的船到达南港区后,就立刻积极的向能接触到的所有人开始传教,只不过他们显然还是没有吸取之前在舟山岛的教训,传教时根本没有任何技巧,只是一味的向人宣传上帝是多么仁慈,信奉上帝日后可以进入天堂等等。
若望神父和纳德教士的这种做法,显然不可能吸收到什么人信教,甚至还引起不少人的反感,不过若仅仅是这样的话,还至于他们在南港混不下去,最主要的是他们两人在南港又得罪了一批人,这才被逼的不得不离开南港。
南港区虽然是谢家商会的地盘,不过除了谢家商会外,其实还有一些中小商会驻扎在南港区,若望神父他们得罪的就是其中一个中型商会。至于事情的原因倒不是对方仗势欺人,而是若望神父他们有错在先。
若望神父和纳德教士所在的多明我会属于托钵教会的一员,他们不接受财物,平时只靠向别人乞食为生,若是在欧洲还好,毕竟那里是基督教会的天下,总能找到愿意施舍的教徒,但是在大明这里,他们的这种行为却是与乞丐无异。再加双屿港中的居民大都是各个商会的家属,他们本来都是在大明活不下去才逃到这里,看到若望神父两人有手有脚却不干活,只靠着乞讨为生,自然都十分鄙视,这也直接导致他们两人根本讨不到足够的食物。
对于这种情况,若望神父和纳德教士已经早有准备,毕竟他们在舟山时就已经遇到过这种情况,而且他们两人虽然固执,但在生存的压力下,还是懂得一些变通的,因此有时实在找不到食物时,他们就会到码头上做几天苦力,这样也能挣到一些糊口的钱。
但是苦力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有一天他们在码头扛货物时,一不小心打破了一箱货物,结果刚巧里面放的是易碎的瓷器,而这些瓷器则是南港一个中型商会的货物,结果对方自然要让他们赔。
若望神父和纳德教士本来就是身无分文,根本就没钱赔给对方,人家商会倒也不是非逼着他们现在就赔钱,所以就提出一个办法,让他们在自己商会里干活赔钱,什么时候把钱还清了什么时候再离开。
本来这对于普通人来说倒也没什么,无非就是多卖些力气就行了,但是若望神父和纳德教士却还想要四处传教,来码头做苦力也只是他们的兼职,更不可能长时间在对方的商会里干活,所以最后他们商量了一下,结果竟然趁着对方不注意逃了出来。
若望神父和纳德教士这种不道德的做法,自然把对方给惹怒了,毕竟干走私这行的大部分都和海盗差不多,惹了他们自然没有好果子吃。所以现在对方已经在发下话来,非要抓住若望神父两人,让他们知道得罪他们是什么下场?
也正是因为如此,若望神父和纳德教士在南港根本呆不下去了,否则万一被那个商会给抓住的话,恐怕非得被打死不可,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两人就离开了南港,跑到北港打算避一避风头,毕竟对方只是个一中型商会,根本不可能把势力伸到这边。
周重听完若望神父的讲述后,也不由得哈哈一笑,说起来他也感觉眼前这两个葡萄牙人十分有趣,做为苦修士,有时他们表现的确像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哪怕是孤身在大明这里,也对教会的教义严格的遵守,但有时为了生存,他们却又经常做出一些违背道德的事,比如当初在舟山岛时,他们就为了生存偷当地百姓的食物,这次在南港又打坏东西不赔,这两种矛盾的状态都在他们身上有所表现,实在是个十分有趣的现象。
若望神父,那你们现在有什么打算,不会就想这么一直躲下去吧?只见这时周重品了口茶笑着问道。
若望神父听到这个问题时,不禁再次和纳德教士对视一眼,然后苦笑着道:启禀周公子,这个我们也没有想好,不过我们打算先在北港呆一段时间,若是对方没有追来的话,到时我们可能会在这里继续传教,直到有人愿意成为上帝的信徒为止。
果然,若望神父的话并没有出乎周重的意料,不过他忽然脑子中灵光一闪,想出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当下沉吟了片刻开口道:若望神父,我们认识的时间也不短了,可以算的上是朋友了,不过做为一个朋友,我对你们有一个小小的建议!
看到周重如此客气,若望神父也有些受宠若惊的站起来道:周公子您太客气了,有什么建议您尽管提,我和纳德教士难得有一个了解大明的朋友,所以对于您提出的意见,我们一定会慎重考虑的!
几月不见,若望神父的汉语说的越发流利了,对周重也知道用上敬语了,不过周重倒是不在意这些,只见目光中精光一闪道:两位,你们之前先是在福州和舟山传过教,然后又来到双屿港,但是这三次的传教经历都是大同小异,根本没有人愿意信教,这点我说的没有错吧?
若望神父和纳德教士听到这里也是点了点头,这时只见周重接着又道:三次传教都失败了,这也就足以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你们的传教方式有问题,而且还是大问题,否则不会到现在都没能发展出一个教徒!
这……若望神父和纳德教士虽然固执,但却也知道周重的分析很有道理,因此只见他们再次点了点头道,周公子说的不错,我们承认自己的传教方式应该有问题,但是现在我们却不知道该如何改变,所以只能用这种笨办法传教了。
哈哈哈哈~,其实你们根本不必用这种笨办法,我这里倒是有个办法可以让你们站稳脚根,虽然不至于能让你们发展出信徒,但绝对比你们现在温无目地的四处传教要好多了!听到若望神父两人承认自己的传教方式有问题,周重这时忽然大笑着说道。
他刚才忽然想到,现在西方在一些科学技术上面已经超过了大明,自己也许可以借着这个机会,从眼前这两个教士的身上打开一个缺口,把那些先进的技术学过来。至于什么传教的事,只不过是他吸引对方为自己卖命的一块画饼罢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九章周重的画饼
若望神父和纳德教士也正在为传教的事苦恼,毕竟他们明知道自己的传教方式有问题,但却想不出好的办法,现在听到周重竟然说有更好的办法帮他们传教,这让两人都是十分高兴,其中若望神父更是身子前倾兴奋的道:“周公子请讲!”
只见周重并没有立刻开口,而是好整以暇的喝了口茶,看起来好像是在吊人胃口,但其实却是在心中筹划着该怎么把若望神父钓上勾。。
“若望神父,你和纳德教士也来大明有一年的时间了,估计对我们大明的风土人情也十分了解,说起来我们中原地区的主要宗教有两个,一个是我们本土的道教,另外一个则是由天竺传来的佛教,不过无论是道教还是佛教,都是在中原传播了几百上千年,可以说早就在百姓心中扎下了牢牢的根基,以你们这种外来宗教,而且没有任何根基的情况,想要在大明等地传教,绝对是件天大的难事!”
听到周重的分析,若望神父两人也都是连连点头,经过他们近一年的了解,大明等地的信仰情况的确想周重说的这样,道教和佛教早已经深入人心,拥有大量的信徒,甚至在大明的王公贵族之中,也同样有这两种宗教的支持者。
“你们想要在大明传播宗教很难,但也并不是没有一点机会,现在对于你们来说,最关键的就是在大明站稳脚根,而想要站稳脚根,你们就必须做到两件事,第一是建造一座属于你们的教堂,第二则是拥有一定的信徒。”
只见周重继续分析道,不过这时纳德教士却忍不住开口道:“尊敬的公子,您说的这两件事我也很赞同,不过对于我们来说却不太现实,第一件事是建造教堂,但是我们的教义规定我们教士不能拥有财产,所以建造教堂的费用一般都是由教徒捐赠,可是我们现在却根本没有任何教徒,所以对我们这两件事根本就是一件事,如此一来,我们想要在大明站稳脚根,就必须拥有一定的教徒,但想要拥有教徒,却又无法满足站稳脚根的两个条件,这样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这个问题恐怕除了万能的上帝外,根本没有人能够解开!”
纳德教士从自身的情况对周重的话做出分析,而且十分的合情合理,不过周重听后却是淡笑道:“纳德教士,我们中原有句古话叫入乡随俗,也有句古话叫因地制宜,你们天主教想要在中原传教,就必须根据我们中原的情况做出改变,这点佛教就是你们的榜样,现在你们可以看一下我们中原的佛教,以及天竺那边土生土长的佛教,在教义等方面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也正因为如此,佛教才能在中原地区发展的如此兴盛,甚至还压倒了本土的道教,至今已经拥有的信徒可能比欧洲的总人口还要多,难道你们就不心动吗?”
周重并没有说大话,这个时期的欧洲刚刚从黑死病的阴影中走出来,人口大幅度锐减,虽然周重不知道具体的数字,但绝对比大明的人口要少的多,佛教又是大明最主要的宗教,影响力绝对超乎想像,甚至说大明的过半人口都是佛教徒也并不过分,所以他说大明佛教徒的数量比欧洲的总人口还要多,就算是有些夸张,但也与事实相差不远。
果然,听到周重说大明的佛教徒竟然和欧洲的总人口差不多,这让若望神父和纳德教士的目光中都露出狂热之色,其中若望神父更是有些迫不及待的开口问道:“周公子,我想请问一下,大明的总人口到底有多少,这个问题我们一直想要搞清楚,但却很少有人知道?”
周重一听却是笑了笑,大明到底有多少人口,这个别说是普通百姓了,恐怕连大明朝的那位正德皇帝,以及几位内阁大学士都说不清楚,毕竟大明可没有后世的人口普查,最多只能根据下面州府上报的人口做个估算,但是各个州府因为出于各方面的考虑,以及大量没有户籍的隐户存在,所以各个州府上报的人口数量不但不实,甚至还与真实数据有着巨大的差异,根本做不得数。不过据周重从后世得知的数据以及自己的估算,这个时期的大明总人口绝对在一亿以上!
不过既然要忽悠若望神父两人,周重自然要把这个数据往大了说,所以只见他听后沉思了好一会,好像真的在心中算计人口数量一般,最终于开口道:“若望神父,我们大明在开国之初时,就普通清查过全国的人口,当时进行的统计人口大概在五六千万,不过因为当时战乱多年,我们刚刚把凶恶的蒙古人赶走,朝廷对国内的许多地方统治不力,很多人口都没有清查出来,所以真实数字肯定比朝廷统计的要高的多,估计最少当时的人口应该一亿多人,现在经过近两百年的发展,估计全国的总人口应该在两亿以上!”
周重说的话真真假假,很多数字都是他胡乱猜的,反正也没人能证明他说谎。若望神父和纳德教士听到周重说大明的人口在两亿以上,当下都是惊呼一声,他们整个欧洲的总人口恐怕还不到大明人口的一半,若是真的能把在大明发展出一个教区,恐怕教皇大人会亲自为他们授奖!
想到这里,若望神父和纳德教士小声的商量了几句,最后由若望神父开口道:“周公子之前的建议的确十分中肯,我也认为我们应该根据大明的情况做出一些改变,只不过我们毕竟是外来人,对大明的情况也不是特别熟悉,不知道周公子您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看到若望神父终于主动向自己求助了,周重的嘴角也不禁露出一个隐晦的笑容,只见他轻咳一声,笑呵呵的开口道:“本来我对宗教这方面的事并不是十分感兴趣,不过做为两位的朋友,倒也有一点小小的建议,我们中原有句古话叫做‘言传不如身教’,你们之所以一直没能打开传教的局面,关键就是只靠嘴上说是没用的,最主要的是要让别人看到你们天主教的好处!”
“可是……可是我们该怎么‘身教’啊?”若望神父心中报怨一下中原的古话还真多,同时却还要赔着笑追问道。
“这件事说来也简单,我们商会这段时间正处于飞速的发展时期,除了船队方面的事外,我打算扩大我们商会在陆地上一些产业的规模,比如我们的造船厂,就一直在扩大规模招收人手,但是我们大明在多年前施行海禁,导致现在的造船工匠严重不足,所以我准备通过你们招收一批欧洲的造船工匠!”
听到周重忽然说起造船的事,根本与他们传教没有任何关系,这让若望神父先是一愣,刚想开口说些什么,不过只见周重一摆手,示意他们听自己说完。
“船只是海上运输的根本,我们大明的造船技术与欧洲的造船技术各有所长,所以我想结合两方的造船技术,建造出更大、更快、更安全的海船,若是你们能够招收来这些工匠,到时我们商会自然愿意提供最好的待遇,甚至可以帮他们建造一所教堂,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