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走私大明(老鱼)-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到这里,刘谨也不禁有些懊悔,自己这段时间太过注意朝堂上的事,反而对皇帝陛下的喜好有些疏忽了,不过现在还来的及,自己要想个办法再次夺得陛下的欢心,绝对不能让张永这个武夫抢了自己的风头!
第一百一十九章开放海禁的真正阻力
正德是个想什么就来什么的性子,在看到张永让人送上来的西游记后,他立刻抓起来就看,也不管众人都正在喝酒。。不过刘谨他们也早就习惯了朱厚照的性子,更不敢打搅他,因此一个个坐在那里等着,谁也不敢擅自离开。
可惜朱厚照这个人天生对读书十分排斥,哪怕是他很喜欢西游记的内容,但是看了一会就感觉全身不舒服,当下指着八虎之中的一人道:“大用,你来给我读书,朕看的眼睛疼。”
“奴婢遵命!”谷大用看到朱厚照点名让自己读书,立刻是眉开眼笑走上前拿起书本读了起来,这下惹得刘谨等人是大为不满,其中张永更是狠狠的瞪了谷大用一眼,明明是他把西游记找来的,但读书的差事却落到谷大用身上,白白让他捡了个便宜。
正德坐在那里听着谷大用读书,时不时的还拿起酒杯品一下美酒,眼睛也眯了起来,看起来格外享受,幸好他最后还没忘记刘谨等人,只见他抬起手向下挥了挥手,刘谨和张永等人会意,一个个站起来倒退着离开了大殿,只剩下谷大用的读书声在大殿里回荡。
刘谨大步走出大殿,不过就在这时,他忽然发现跟在他身后的张永忽然紧走几步,然后与他并排出了大殿,这让刘谨气的不轻,扭头狠狠的瞪了张永几眼。皇宫之中等级森严,特别是太监和宫女之中更是如此,一言一行都能表现出自己的地位,现在张永与自己并排而行。这显然是对他八虎之首地位的挑战。
相比刘谨的愤怒,张永却是表现的十分轻松,甚至在走出大殿的那一刹那,还特意迈大了一点步子,使得他抢在刘谨前面走出大殿,然后得意的向刘谨一笑,转身头也不回的离开了。。这下更让刘谨气的浑身真哆嗦。
对于前面刘谨和张永的小动作,跟在后面的高凤等五人也都看在眼里,不过他们却都是默契的彼此相视一笑,谁也没说话。刘谨以前是他们八人的头没错,但是自从刘谨当权之后。就显得霸道了许多,把所有好处都揽在自己身上,他们却只能吃点残羹剩饭,都是同为八虎中人,张永和高凤他们自然都不服气,现在张永跳出来与刘谨相争。剩下的人都是乐的看笑话。
刘谨看着前面快步离开的张永,又回身看了看虽然低着头,但嘴角明显挂着笑容的高凤等人。这让刘谨更是愤怒,只见他一甩袖子,冷哼一声转身也离开了。
“呯!张永这个武夫,今日竟然敢如此羞辱杂家。他日必当百倍奉还!”北京西直门一座豪华的府邸内,刚刚从皇宫回来的刘谨气的一边拍桌子一边骂道。
刘谨虽然是个太监,但平时并不住在宫里,而是在皇宫外修建了一座府邸。现在正德皇帝不管事,把所有政务都交给刘谨处理,甚至在偶尔上朝之时,大臣们都是先向皇帝行礼。然后再向刘谨行礼,因此朝野中都称其为“立地皇帝”,而他住的府邸更是被好事之人称为“立地皇帝府”。
立地皇帝府的大厅之中,除了刘谨在发脾气外,旁边的椅子上还坐着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只见这个中年人白面黑须五官端正,看起来好像十分儒雅,不过正所谓人不可貌相,这个长相儒雅的中年人正是陷害王伦的幕后真凶孙聪,同时也是刘谨的妹夫,更是刘谨最得力的助手。
只见孙聪看着刘谨把胸中的怒火发泄的差不多了,这才微笑着开口道:“兄长,张永只是一介武夫,无非是借着陛下的宠爱嚣张跋扈了一些,和这种人有什么好生气的?”
听到妹夫孙聪的话,刘谨则是气呼呼的坐下来,端起茶杯一饮而尽,这才喘了口粗气道:“今天你是没见到张永嚣张的样子,不就是一套破书吗,差点让他把尾巴都翘到天上去,可惜最后读书的活还是便宜了谷大用,哈哈哈~”
刘谨说上面这些话时,脸上的表情十足像个被人抛弃的怨妇,不过当说到张永献上书,但却被谷大用抢走了读书这种亲近陛下的事,却不由得转怒为喜,甚至幸灾乐祸的大笑起来。。
孙聪早就习惯了刘谨这些人与正德的关系,其实说起来八虎虽然威风,但他们的权力全都来自于背后的皇帝陛下,这也使得刘谨他们全都变着法的哄正德开心,毕竟谁能得到陛下的欢心,谁手中的权力也就越大,所以八虎和后宫的妃嫔其实都差不多,其他书友正在看:。
等到刘谨笑了好一会儿,这才忽然对孙聪开口道:“孙聪,这段时间我太过关注朝堂上的事,导致陛下对我有些疏远,你快帮杂家想个能讨陛下欢心的法子!”
孙聪现在扮演着刘谨身边第一谋士的角色,而且不论是朝堂上还是宫中的事,刘谨都愿意听这个妹夫的话,说起来刘谨掌权后,将自己的一些亲人全都安排做官,不过在这些亲人中,只有孙聪这个妹夫是个做官的材料,只是因为孙聪觉得自己的资历太浅,所以才没有让刘谨给自己安排到重要的职位上,依然做着自己礼部司务的小官,反正对于他来说,官职大小根本就无所谓。
只见孙聪听到刘谨的话后考虑了片刻,接着十分自信的笑道:“陛下虽然已经年满二十,但却还是小孩子心性,最喜欢一些新鲜有趣的东西,比如像西游记这样的神话志怪小说。以陛下这样的心性,想要讨他的欢心并不困难,无非就是找些新鲜玩意让他玩一玩就是了。”
说到这里时孙聪顿了一下,接着又道:“前段时间我无意中看到广州一带有人禀报,说是极西之地的佛郎机人在那边登陆,不过被人赶了出来,我看不如派人去找几个佛郎机人,最好是能说会道,让他给陛下讲一讲极西之地的风俗人情,想必陛下肯定会十分喜欢!”
刘谨听到这里,也是大喜过望的道:“好办法,陛下的性子我最了解,到时只要让那个佛郎机人把极西之地的事情说的夸张一些,他肯定会感兴趣!”
不过说到这里时,刘谨好像又想到了什么,顿了一下接着又道:“另外那个写西游记的周重也不能放过,你去吩咐锦衣卫的人去找到这个人,他既然能写出一本让陛下如此感兴趣的西游记,肯定能写出第二本让陛下感兴趣的书,我不管锦衣卫用什么办法,必须让那个周重再写一本可以与西游记相媲美的小说!”
刘谨虽然在宫中读过书,但毕竟不是正规的教育,因此对许多事情都不是很了解,比如像写小说这做事,在他看来无非就是编个故事,周重既然能编出第一个,那么肯定可以编出第二个,根本没什么难的。
坐在椅子上的孙聪听到刘谨的这些外行话,刚想向他解释一下写书的困难,不过他很快又想到前段时间得到的消息,据说那个写西游记的周重是他的老对头王伦的准女婿,这种人自己帮他做什么?
想到这里,孙聪也就笑呵呵的点头记下来。不过他很快又想到今天来找刘谨的正事,当下皱着眉头开口道:“兄长,以现在的情势来看,之前咱们想要彻底除掉谢迁等人的计划是不可能了,最多是除掉王伦这些不太重要的人,谢迁这些人不死,海外走私的巨大利益我们就只能干看着,想想真是让人不甘心!”
听到孙聪的话,刘谨的脸上也露出几分沮丧之色,海外贸易是一个暴利行业,这件事在朝中早就是人尽皆知的事,甚至只要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若是开放海禁,肯定能为朝廷带来巨大的税收收益,但却从来没有人敢真正的开放海禁。
这主要是因为走私这个行业的存在,而且走私商人的背后拥有着一大批的走私利益集团,这些人大都是南方沿海一带的豪门士绅,朝中官员又大部分由这些南方人组成,这些南方官员又大都出自那些豪门士绅,与走私利益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谢迁正是走私利益集团在朝中的代表,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即便是以刘谨现在的势力,也不敢贸然与所有南方官员为敌。
也正是因为走私利益集团的存在,若是开放海禁,必然会触动这些人的利益,所以哪怕所有人都知道海禁政策早已经不合时宜,但却依然没有人敢提开放海禁的事,刘谨也不例外。更何况他也没什么为国为民的心思,刘谨现在只想把走私这个暴利行业掌握在自己手中,成为为自己牟取巨额利润的工具。
可惜因为谢迁的存在,刘谨想要掌握走私为自己牟利根本不可能,这也是为什么他三番五次想要除掉谢迁的真正原因。可惜因为南方系官员的势力实在太过强大,再加上又有李东阳这个老奸巨猾的家伙在朝中为他们周旋,使得他几次想要对付谢迁都是无功而返。
第一百二十章商会准备就绪
远在双屿港的周重自然不知道,自己的大名不但已经传遍京师,而且还传到了朱厚照和刘谨等人的耳中,更加不妙的是,刘谨竟然还把他给惦记上了,甚至还派出锦衣卫要从他手中搞到一本与西游记相媲美的书,。。
周重现在可没什么写书的心思,他在说服了王伦之后,就立刻回到双屿港,年前他就已经与何显等人商量了入股商会的事,现在入股的钱他们都已经送到了商会,而且商会需要的船只和船工都已经在筹备之中,正需要周重去那里主持大局。
双屿港北港区南洋商会南侧的一处小平原上,周重与三娘、驼叔、孙通三人结伴而行,正在视察这一片平原上的建筑情况。只见在这片小平原上,一处简易的村寨正在紧张的建造之中,用的全都是岛上出产的木头和石头,这样建造出来的房屋十分坚固,不会被夏秋两季的暴风吹倒。
“东家,这片村寨建好之后,咱们商会的船工就可以把家属迁进来,第一批入住的有五百多家船工,除了这次新招收的三百个船工的家属外,还有两百多家是原来商会的老船工,他们也愿意把家属搬到岛上来,这样平时全家也能生活在一起!”三娘一边走一边向周重三人介绍道。
周重听后点了点头,看了看繁忙的工地,发现整个村寨里的房屋很多都已经打好了地基,正在紧张的建造之中,估计最迟到下个月就能正式入住。这让他对三娘的办事能力也十分的满意。
这个建造商会员工家属区的主意是周重想到的,这主要是因为在他接手商会后,发现商会里的成员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就是商会在港口上的管理人员,第二部分则是走私船队的船工,其中船工占了大多数。当然商会里还有一些比较高级的管理人员,比如像帐房、管事等这些人。。只是这些高级人员很少,与几百人的船工们相比几乎可以忽略。
不过周重发现,无论是港口的管理人员还是船队里的船工,他们常年累月在商会里干活,平时也住在岛上。这样一来,许多人就把自己的家人也搬到了岛上生活,不过这都是商会人员自发的行为,并没有任何的组织,虽然这商会里的人收入不错,但想要在岛上盖一套院子还是有些困难。因此这些人居住的地方没有任何规划,全都乱哄哄的挤在一起,屋子建造的也都是乱七八糟。安全也没有任何保障,总结起来就是三个字:脏、乱、差。
看到这种情况,周重就生出建造一个商会内部的集中居住区的主意,这样不但可以改善商会中的住宿条件。给商会人员带来便利,而且也能吸引其它的商会人员将家属迁到岛上居住,从而增加商会的凝聚力。
周重把自己的这个想法讲出来后,立刻得到孙通和驼叔的大力支持,三娘却有些担心花钱,毕竟本来商会的财务情况就不太好,虽然得到何显他们八万两的股银。但这些钱大都用来买船和招收船工了,根本没有太多的钱让他们挥霍。
不过三娘的担心显然是多余的,因为周重早就想过了,北港所在的六横岛上多的是树林和石头,可以说建筑材料根本不用花什么钱,至于人手方面就更简单了,原来商会就有两三百人,再加上新招收的三百多人,到时每天拨出一两百来做工就是了,他们是为自己盖房子,肯定都会十分愿意,到时商会只要提供饮食和一些简单的材料就行了,根本花不了几个钱。
果然,周重在商会里把建造居住区的想法一公布,立刻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特别是那些底层的船工,他们每年大部分时间都呆在海上,家人住岛上并不是安全,甚至还出现过抢劫杀人的事,这使得很多人在出海时还在为家人的安全担心,现在若是集中住在一起,别的不说,安全肯定是有保障了。。
看到商会中的人如此拥护,再加上也花不了多少钱,三娘自然也就不再阻止,而且还主动承担起居住区的协调工作,现在这片居住区的建筑进展之所以这么快,相当大一部分的功劳都应该归三娘所有。
集中居住区的想法虽然是周重提出来的,不过他这段时间忙的要命,所以这还是第一次来这里视察,只见他信步走进正在建造的居住区内,整个居住区完全是个村寨的形式,外部建造有高大的围墙,平时还会有守卫在大门前值守,除了商会中的人,外人是不准进入的,毕竟北港区人员混杂,必要的安全措施还是要有的。
进到村寨内部,就会发现里面是一座座独立的小院子,不过现在并没有院墙,只用石灰打出框架以做区分。每个小院房屋的建造风格几乎是一模一样,全都是用粗大的原木和石头垒成,看起来很是粗犷,但却足够结实。
整个村寨分成三条大街,周重他们沿着最中间的一条大街转了转,两边正在干活的商会成员看到他们时,也会纷纷停下手中的活挥手与周重打招呼,“东家”的呼声是不绝于耳。现在周重已经完全得到整个商会的认可,特别是在开始建造这个居住区后,更是让不少商会成员感激涕零,大大增加了周重在商会内部的声望。
对于这些与自己打招呼的人,周重也是点头微笑,甚至有几个熟悉一些的人,他还会停下来与对方聊上几句,问一下房屋建造的质量如何等等问题,把后世一些领导视察的劲头学了个十足。
在这片建造的居住区里呆了近一个时辰,周重这才和三娘他们离开,今天他主要就是视察一下商会,之前已经去了港口,现在看完居住区后,就该去一下商会内部的船厂去看一下了。
南洋商会的船厂建在北港区的西侧,与驼叔主管的港口相临,本来这个船厂的规模并不大,人员最多时也只二三十个工匠,主要是负责修理一些商会损坏的船只,另外也会帮着商会建造一些小船。不过在周重接手商会后,已经让三娘扩大船厂的规模,现在已经从南京等地又招收了一批造船工匠,整个船厂的工匠已经达到了近六十人。
周重在三娘和带领下来到船厂时,立刻有一个须发斑白的枯瘦老者迎了上来,弯腰向周重等人的行礼道:“管宏拜见会长!”
“管叔不必多礼,现在船厂经营的如何了?”周重看到这个枯瘦的老者,立刻笑着把对方搀扶起来道。
以前虽然三娘管着船厂,但她其实并不懂得造船,真正管理船厂的人正是他眼前这个老者管宏,管宏本来是南京人士,家传的造船手艺,祖上三代都是造船的匠人,据说他祖上还参与过郑和宝船的建造,管宏造船手艺也十分精湛,会造十丈以上的大船,可惜以前商会不太重视造船,用的大船全都是买来的,使得管宏的造船手艺一直没有用武之地。
“会长不必担心,现在新招收的工匠已经正式开始造船,另外新船坞也正在建造之中,一切都已经步入正轨,最迟到二月中旬,咱们的第一艘大船就可以下水了!”管宏站起来也是十分兴奋的道,他对周重也是十分的感激,毕竟正是周重的支持,才让他祖传的手艺有了用武之地,这让他现在全身都充满了干劲,一心想要帮商会建造出最好的大船。
“好,管叔你带我们参观一下船厂!”周重听到二月份就能有一艘自己造的大船下水,这让他也是十分高兴,商会的船不能只靠从大明的船厂订购,必须要能自己建造才行,这样不但可以省钱,而且也不会被人卡脖子。
管叔听后也是答应一声,带着周重他们进到船厂,结果周重很快发现,整个船厂比之前已经扩大的许多,本来船厂仅有的一个船坞中已经排空了水,一船十丈长的大船被架子支撑在半空中,正在紧张的建造之中,而且船体已经建造的差不多了,看样子管叔说二月份能下水应该没有吹牛。
另外在这个船坞相临的地方,还有三座更大的船坞正在建造之中,等到这些船坞建好后,船厂就能建造更大的商船。不过这些建造船坞的工人都是临时从码头招来的苦力,毕竟现在的船坞只是需要挖一个大坑,没什么太大的技术含量,有一个匠人在旁边指挥就行了。
跟着管宏在船厂里转了几圈后,周重发现整个船厂的运营并没有太大的问题,而且胡雷那边的木材也运送的十分及时,若不是因为人手和船坞的限制,整个船厂的造船速度肯定会更快,到时几艘大船一起建造,几个月就能建造出几条大船,到时商会就再也不用担心缺船的问题了。
几个月的时间,周重将南洋商会的各个方面都做了一些细微的改革,使得商会的结构变得更加紧密,人员也更加的团结,而且年前订购的船只也陆续建造完成开到了商会,新招收的船工同样也开始在这些新船上演练就绪,可以说整个商会已经准备完毕,周重大展拳脚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第一百二十一章南洋商会的新生意
阳春三月,正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从南京再次来到双屿港的商人夏钱丰站在船头,看到眼前的双屿港北港区时,脸上也不禁带上了几分笑容。
上次夏钱丰从南京运来一批丝绸,本想把丝绸卖了买一批胡椒回去,但因为南洋商会出事,导致港口的胡椒是有价无市,他找了几天也没能找到胡椒的卖主。可是他之前已经收了订金,最后差点让他把自己的招牌砸了,幸好北港茶楼推出了改革,挂出一个出货榜,这才让他找到一批胡椒,保住自己的声誉。
想起去年的遭遇,本来满脸笑容的夏钱丰也不禁叹了口气,那是去年他最后一次走货,结果只是在丝绸上赚了点钱,至于后来高价收购的胡椒非但没能赚钱,反而还赔了一点,为此他到过年时都感到有些不痛快,所以在过完年后,他立刻又准备了一批货运到双屿港来,结果总算把去年赔的钱给赚了回来。
有了上次的成功经验,这次夏钱丰再次带着两条大船,船舱里全都是收购来的上好丝绸,价值五千多两银子,这已经是他大半的身家了,若是这次交易顺利的话,最少也能净赚一千多两,到时他再买批南洋或倭国的货物运回去,一转手又是上千两的利润。
想到这次能够赚上两千多两银子,夏钱丰也不禁忘掉了去年的不快,甚至还半眯上眼睛,斜依在船头哼起了小曲。
就在夏钱丰哼着小曲的时候,他的两条船终于进到北港区中。而且这次他还特意到南洋商会控制的港口区停靠。这里离北港茶楼比较近。他在来的路上就已经想好了,这批丝绸也要到茶楼里挂牌销售,这么做不但省事,而且卖出去的速度也快。
两条货船慢悠悠的停靠在码头,夏钱丰这才从赚钱的美梦中醒来,这时码头上的人已经登上船查看了一下船上的货物,然后按照货物的价值开出一个税单,船上的帐房早有准备。很快就把两条船的税结清了。
交税这样的小事自然不用夏钱丰操心,他吩咐带来的伙计小心看守货物后,然后拿着刚到手的税单向北港茶楼走去。货物想要挂在北港茶楼,必须要让茶楼里的人亲眼见到你的货,这样主要是为了防止货主弄虚作假。
不过若是停在南洋商会港口的船只,却只需要拿着税单去茶楼就行了,只要交了钱后,很快就能把货物的信息挂上去,不必再等茶楼的人去查货。但若是停在北港其它商会控制的港口,那就只能等着茶楼里的人慢慢查货了。也正是这个原因。所以夏钱丰才会把南洋商会的港口做为第一选择。
夏钱丰带着税单登上码头,然后四处看了一下。结果发现与上次自己到来时相比,南洋商会的港区又有了一些变化,比如码头上的支起吊货物的杆子又多了起来,西边相临的造船厂好像又扩大了不少,虽然站在码头看清船厂里的情形,但是光听那边的干活的喧闹声就知道厂子里肯定又招了不少的人。
“南洋商会的少东家果然不是一般人,这才不到半年时间,就已经让四分五裂的南洋商会再次活了过来,港口上更是每次来都不一样,看来南洋商会要再次崛起喽!”夏钱丰看着港口上的变化感慨了几句,同时又想到家中的几个儿子,同样都是十几岁,他家中的几个儿子除了吃喝玩乐根本不会其它的,跟人家南洋商会的少东家一比简直能气死人。
想到家里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夏钱丰也不禁无奈的摇了摇头,不过脚下却是丝毫不慢,很快就来到了北港茶楼的位置。现在的北港茶楼已经大变样,若是从过年后第一次来这里的商人,恐怕根本就认不出来眼前就是原来的北港茶楼。
只见原来北港茶楼虽然耸立在原来的位置,不过周围空荡荡的广场已经消失不见了,因为整个广场已经被垒上围墙,而在围墙里面又增加了不少的建筑,这些建筑与原来的北港茶楼整合在一起,被南洋商会少东家起名为“北港交易中心”,只不过这个奇怪的名字显然不符合大多数人的口味,因此习惯上人们仍然称这里为北港茶楼。
夏钱丰年后已经来过这里一次,当时整个交易中心虽然还没有完全建成,但已经有了几分基础,因此他看到现在眼前大变样的北港茶楼,倒也没有显得太过惊奇。
只见夏钱丰走到交易中心的大门前,然后向门前的守卫出示了一下手中的税单,两个守卫立刻放行。想要进到交易中心有两个办法,第一个是出示港口的税单,当然必然是南洋商会开出的,其它商会的税单根本不行。第二个办法则是交钱,一两银子可以买到一张通行的单子,这个单子可以让人在十天内任意进出。
进到交易中心的大门后,出现在夏钱丰面前的是一条笔直的大道,以这条大道为界,将整个园子分布东西两部分,其中东部名为求购区,求购区有一座求购大厅,若是有商人需要什么样的货物,而且暂时找不到卖主时,就可以到求购大厅挂牌求购。西边则是出货区,同样也有一个出货大厅。
夏钱丰这次是来卖货的,因此自然要去出货区,只见他快步来到出货大厅里,整个大厅建造的十分有特色,大厅里按照出售货物的种类分成数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数个告示牌,上面贴着各种各样的货物信息。
夏钱丰进到大厅右转,来到大厅中央的柜台处,把自己的税单交给里面的掌柜的,又交上一笔钱后,对方这才拿起笔将他丝绸的信息写到上面,然后让伙计贴到丝绸的交易区。
看着自己的丝绸信息贴上去后,夏钱丰并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准备在出货大厅里转了几圈,大概看了一下都有些什么货物要出售,毕竟他在卖完丝绸后,肯定也要运一批货物回去,现在看一下也能做到心中有底。
不过就在夏钱丰刚转身想要离开柜台时,忽然里面那位年老的掌柜开口叫住他,并且拿出一张写满写的纸送到他手中道:“夏掌柜,我们商会最近新推出一桩新生意,可以让你的这批丝绸收益翻上几番,若是你有兴趣的话,可以随时到我这里办理。”
夏钱丰听到对方说什么让自己的收益翻上几番,眼睛也是一亮,不过紧接着他却又有些狐疑的看了对方一眼,有些不太相信的问道:“掌柜的,你不是拿我寻开心吧,什么新生意能让我的丝绸收益翻上几倍?”
掌柜的显然早就习惯了夏钱丰这样的疑问,只见他笑了笑也没解释,只是把手中的纸塞到夏钱丰的手中道:“这个不是一两句话能解释清楚的,不过这张纸上写的明明白白,您可以找个地方好好看一下,相信你一定会感兴趣!”
夏钱丰心中疑惑,拿着纸走到旁边找了个位子坐下来看了一下,结果刚看了个开头,立刻把他整个人的心神都吸引到了这张纸上,然后开始认认真真的把纸上的内容看了几遍,脸上也不禁露出兴奋与犹豫相交织的神色。
原来他手中的纸上的确介绍着一桩南洋商会的新生意,这桩生意内容非常寻常,按上面的介绍所说,南洋商会愿意提供船只和人手,将货主的货物运到海外交易,交易的利润所得到时由货主与商会分成,分成的比例按照货物的种类也有所不同。
这张单子介绍的十分详细,特别是在最下面,还有一些常见商品的分成比例,比如像夏钱丰的丝绸,若是交给南洋商会运到海外交易的话,那么到时他就可以得到全部利润的四成。虽然依然是商会拿了大头,但人家提供船只和人手,也冒了极大的风险,拿大头并不为过。
另外海外贸易最少都是十倍的收益,四成利润换算下来,足足是货物价值的四倍,也就是说,他五千多两的货物若是能成功交易,到时分到的银子就高达两万两,比他预期的两千两银子的收益高出了整整十倍,光是想想这个比例,都让夏钱丰感觉是热血上涌,恨不得立刻就把手中的货物交给南洋商会运到海外去交易。
不过夏钱丰毕竟经商多年,知道这世上不可能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所以他很快就冷静下来,又重新将南洋商会推出的这个新生意考虑了一遍,果然发现这桩新生意的钱也不是那么好赚的。
想要和南洋商会做这笔生意,夏钱丰首先要把货物托给南洋商会运输,这就需要他对南洋商会绝对信任,不会担心南洋商会吞掉自己货物。这点夏钱丰做是可以做到,毕竟南洋商会是双屿港四大商会之一,不可能会因为自己那点货物而丢掉声誉。另外在货物卖掉前,夏钱丰也不会拿到一分钱,而且万一货物在海上遇到风浪千万损失,那他可就要赔的血本无归了。
想到自己在这桩生意上要承担的风险,这让夏钱丰也不禁有些迟疑,不过很快他又想到若是这桩生意做成,那么就能给自己带来近两万两的收益,这也让他心中再次火热起来:有这么大的利润,冒上些许风险好像也是一件值得的事?
第一百二十二章中介与保险
南洋商会的大厅内,周重与三娘坐在那里,一袭长裙的白珺婉手托账簿,正在向他们两人汇报这段时间商会这段时间的情况:“自从商会推出帮货主运货的生意后,交易中心一共收到二十三宗价值不一的商品,其中主要有丝绸、瓷器和棉布三个种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