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走私大明(老鱼)-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在建州女真被消灭后,朵颜三卫中仅剩的福宁卫就面临着被大明两面夹击的危险,无论是南面的正德大军还是东面的李安良大军,都可以随时攻打福宁卫,面对这种情况,只要福宁卫的首领还有一点脑子,现在就可以做出明智的选择。

果然,正德并没有等太久,几天之后,当建州女真被大明剿灭的消息传遍辽东时,福宁卫也是吓的魂不附体,立刻以最快的速度向大明派出使节,表明自己也愿意向大明归降的决心,而且日后该如何安排部落?一切都听从大明的决定。

第五百一十六章重新打通苏伊士运河

北京城赵王府内,今日周重在内宅的一座暖阁内摆下家宴,招待远道而来的谢达,也就是谢灵芸的父亲,这几年谢达借着周重的支持,将谢家商会的生意做的极大,从大明到南洋,再从南洋到印度和非洲海岸,几乎都可以见到谢家商会的船队。

另外更让谢达高兴的是,就在两年之前,他的一个小妾竟然给他生下一个儿子,这让他们谢家总算有后了,再加上谢灵芸也为周重的侧妃,这更是一个意外之喜,所以这两年谢达极有干劲,几乎长年跑在海上,虽然谢灵芸多次去信让他注意身体,但是谢达却都没在意。

其实对于谢达的心思,周重也可以理解,一方面是谢灵芸以前是他的平妻,但是他恢复了身份后,却成为了侧妃,这可比身为正妃的王瑾萱要差一些,而且王瑾萱的父亲是朝廷大员,特别是都察院的权势大涨后,王伦更是成为可以与内阁首相平起平座的人物,所以无论是家世还是身份,谢灵芸都无法与王瑾萱相比,而谢达之所以如此卖命的发展自己的商会,为的就是让谢灵芸在财势上压倒王瑾萱,以此来保持一定的地位。

还有就是谢达老来得子,对于这个承载着他将家庭传承下去希望的儿子,他自然也是百般宠爱,而且他宠爱儿子的方式与一般人也没什么区别,都是拼命的想要给儿子留下一份更大的家业,日后就算儿子成为一个败家子,也能让他多败几年。

正是为了自己的一双儿女,谢达几乎将自己的潜力全都挖掘了出来,这几年他将谢家商会经营成为海上仅次于南洋商会的大商会之一,同时也是大明国内最有名望的商人之一,可以说十分的不容易。

本来谢达这几年一直在海外忙着经营商会,别说是来京城了,就连松江那边都很少回。但是在今年马上刚刚进入冬天时,谢达却忽然来到了京城,并且直接来到赵王府见自己的女儿和女婿,对于谢达这位岳父,周重也不敢怠慢,所以将家人都召集在一起,准备了一场家宴为谢达接风。

相比几年前。谢达显得老了不少,特别是两鬓已经出现了不少白发,额头上了多了几条细纹,而谢灵芸看到父亲苍老的模样,当下也禁不住哭了起来,结果惹的谢达又是感动又是难过。当下父女二人说了不少话,最后好不容易才止住了哭泣。

接下来的一切就显得十分融洽了,王瑾萱带着白梦婉和几个孩子也向谢达行礼,这让谢达十分高兴,特别是周重与谢灵芸生的三个孩子,更让谢达笑的合不拢嘴,等到给孩子们分派完礼物后。王瑾萱带着孩子退下,谢灵芸与周重陪着谢达吃饭,只是在吃到一半时,谢灵芸也借故离开了,因为她也看出来了,父亲忽然来到京城,肯定是有什么要事找周重商议,虽然她是谢达的女儿。但现在却掌管着南洋商会,所以谢达若是说到关系到商会利益的事,她这个做女儿的就会有些为难,还不如一切都交给周重处理。

等到谢灵芸离开后,周重又陪着谢达喝了几杯酒,聊了几句闲话,这才忽然开口道:“岳父大人。听说前段时间您与几家商会准备组织船队去一趟欧洲,不知这件事筹备的怎么样了,现在船队是否已经动身了?”

自从周重派神周把葡萄牙从印度西海岸赶到非洲东海岸后,整个南洋以及印度洋的航线都属于大明的。大明的海商们自然敢把航线扰民到印度洋沿线,只不过大明和南洋等地的货物想要获取最大的利润,还是要运到欧洲才行,但是现在欧洲的航线却都由葡萄牙人把持,他们只能把货物卖给非洲的葡萄牙人,然后葡萄牙人将货物运回欧洲,从而获得最大的利润,这自然让大明的商人不满,于是以谢达为首的几个海上商会,就准备组织船队去欧洲,之前还邀请过南洋商会一起组建船队,但是后来却没有了下文,现在周重偶然想到,于是就开口问了出来。

听到周重问起这件事,只见谢达却是苦笑一声道:“别提了,当初是我们太自大了,以为有钱有船就可以组织船队去欧洲,但是等到我们打听了一下才发现,葡萄牙人是不允许任何人染指他们的利益的,所以只要我们敢派出船队,恐怕刚刚翻过非洲,就会被他们的军队伏击,根本不可能到达欧洲,所以这件事的关键不在于我们,而是在于葡萄牙人,但是关系到自身的利益,葡萄牙人是绝对不可能同意的,除非是我们大明的海军能够把葡萄牙人赶回欧洲老家去!”

“呵呵,就知道是这个结果,葡萄牙人本来就是一帮海盗,让他们把通往欧洲的航线让出来,除非是动用武力,只是现在大明的兵力主要用于清理北方的边患,海军那边只能缓一缓了,恐怕在最近几年,都难以对葡萄牙人用兵了!”周重笑着摇了摇头,他知道这是谢达在套自己的话,不过他并不介意把朝廷的一些动向泄露给谢达,免得那些大商人们乱想。

果然,听到周重的回答,谢达明显露出几分失望的表情,不过这种失望的神色只是一闪而过,很快谢达就恢复了正常,然后微笑着向周重道:“文达,葡萄牙人那边的航线短时间内肯定是没办法通过了,不过我们却打听到一条新的航线,只是想要通过这条航线,却需要朝廷来出面,所以我才会跑来见你。”

听到谢达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来意,周重也是笑了笑道:“不瞒岳父大人,对于您的来意,我之前也接到一些消息,只是送来的消息的人对于红海与非洲那边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所以我知道的也很有限,还请岳父大人将这件事详细的向小婿讲述一遍。”

周重其实早就知道了谢达的来意,毕竟谢达这次可不是一个人来的,而是与一帮大明有名的大商人一起来的,另外周重也从南洋商会那边听到一些消息,所以也知道谢达来找自己的原因,只是刚才不方便说破,只能故意提出去欧洲的事情,这才引出下面的话题,现在既然谢达自己说出来了,周重也就不再演戏了。

谢达也知道周重现在身份不同,身为大明的监国,若是连这点事情都不知道的话,那就实在有些不正常了,所以他也并没有表现的太过惊讶,而是点了点头将自己的来意讲了一遍。

原来谢达这次前来与周重商议的可是一件大事情,葡萄牙人虽然被大明赶出了印度,但却依然牢牢控制着印度到欧洲的航线,从而可以分享东西方货物交流时的最大利润,这让大明的商人是又馋又恨,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大明的商人也开始准备寻找一条通往欧洲的新航线,然后利用新航线打破葡萄牙人的垄断。

不过只要看过世界地图的人就可以发现,从印度到欧洲的天然航线只有两条,一条是向西绕过非洲,然后到达欧洲,这条航线的路程也最短,另外一条就是向东穿过南洋和太平洋,到达美洲后再绕过去,通过大西洋到达欧洲,可是这条航线实在太远了,而且途中也太过危险,所以根本不实用。

也正是只有上面的两条航线,其中一条不实用,另外一条实用的却被葡萄牙人所垄断,所以大明商人为了寻找新航线虽然花费了大量的财力与物力,但却一直没有什么进展,直到有一次一个穆斯林商人得知了这件事后,终于告诉他们另外一条航线,只是这条航线并不是天然的,而是人工挖掘出来的,这条航线就是后世鼎鼎大名,贯通红海与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

后世的苏伊士运河是法国人于十九世纪修建的,但其实早在公元前两百年,埃及人就已经开凿出一条沟通红海与地中海的运河,而且这条运河在公元前117年的罗马时期,以及公元七世纪的四大哈里发时期长期的开放,使得欧洲与亚洲之间的海上沟通变得容易起来。

但是在公元八世纪时,因为种种原因,使得当时阿拉伯帝国放弃了这条运河,结果运河因为年久失修,慢慢的就被废弃了,从那时起,欧洲与亚洲之间的联系,要么是通过陆上艰难的交通,要么就只能绕过非洲才能到达彼此的港口。

谢达等大明的商人在听说了这件事后,立刻组织了一批货物送到埃及,一边贩卖货物一边打听这件事的真实性,结果当地的居民与史料告诉他们,这件事的确是真的,这让谢达等人都是欣喜若狂,立刻开始讨论起重新打通苏伊士运河的可能性。

不过谢达他们显然高兴的有些早了,等到他们打听清楚了苏伊士运河两岸的情况,他们却忽然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办法打通这条运河,除非是由大明朝廷出面,这件事才有可能成功。

第五百一十七章冷酷者赛利姆

地中海沿岸的大马士革城,这座几经战火的城市饱经沧桑,每当战争来临之济,这座位于埃及与亚洲交通要道上的商业城市就会受到极大的打击,最近的是一百多年前,来自中亚的突厥人帖木儿严重破坏了这座城市,他把城市中的工匠都迁到了中亚,结果使得这座以商业闻名的城市一度衰败之极,甚至连大马士革最为出名的刀具技艺都受到极大的影响。

在随后的百年里,大马士革又迎来了马穆鲁克王朝的统治,虽然这个王朝十分腐败,但是大马士革却奇迹般的恢复了自己的繁荣,特别是这里出产的大马士革刀,更是远销到极东之地的大明,并且成为各地君主、将军们的最爱。

不过在今天大马士革却又陷入战火之中,因为几十年前灭亡了拜占庭帝国的奥斯曼帝国发动了第三次东征,这次他们将目标定为占据着埃及和一部分亚洲土地的马穆鲁克王朝,而大马士革正是马穆鲁克王朝在亚洲地区最重要的城市之一,结果却被奥斯曼帝国一举攻下,这也标志着马穆鲁克王朝失去了在亚洲的领土,统治范围只剩下埃及一地。

赛利姆一世骑在高大的阿拉伯战马上,面带笑容的进入到大马士革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之中,这座城市是地中海沿海最有名的商业城市之一,它见证了当年罗马帝国与拜占庭帝国被新兴的阿拉伯帝国所取代,也经历了倭马亚王朝时的全盛时期,也曾经被阿巴斯王朝严重摧毁过,更见证了阿拉伯民族英雄萨拉丁大败欧洲的十字军,而今天这座城市又迎来了新的主人,也就是奥斯曼帝国的伟大苏丹赛利姆一世。

赛利姆一世是奥斯曼帝国的第九位苏丹,因为以严峻的手段治理国家,所以他被帝国百姓称为“冷酷者”,今年才刚刚五十岁。虽然已经过了一个男人的巅峰时期,但马背上的赛利姆一世却丝毫不显老态,身上的阿拉伯长袍并没有遮挡住他强壮的身材,坐在马上时腰板也挺的笔直,唯独两鬓有些花白的头发,以及额头上深深的皱纹,表示这个强壮的君主已经不再是年轻人了。

赛利姆一世现在十分的得意。本来当初他对于自己这次第三次西征还有些犹豫,马穆鲁克王朝虽然与葡萄牙人打了整整十年,为的就是争夺从红海进入地中海的陆上交通,可以说这场战争使得马穆鲁克王朝受到极大的削弱,葡萄牙人也一度占据了上风,但是这两年远在东方的大明忽然开始海上扩张。竟然接连打败葡萄牙人的舰队,结果导致现在葡萄牙人的实力被削弱,马穆鲁克王朝再次占据了上风,对于亚洲地区的控制也增强了许多,所以赛利姆一世对于这次东征也并没有什么信心。

不过就在赛利姆一世犹豫之时,马穆鲁克王朝也不知道从哪里得知他要东征马穆鲁克的消息,结果竟然主动攻打奥斯曼帝国。这下也终于帮助赛利姆一世下定决心,与马穆鲁克王朝展开了对西亚的大马士革地区的领土战争,结果当年精锐无比的马穆鲁克骑兵早已不复当年的英勇,竟然被赛利姆一世打的大败,大马士革所代表的地中海西亚沿岸也终于落到了他的统治之下。

想到自己之前击败的那些马穆鲁克骑兵,赛利姆的嘴角上就不由浮起一丝笑容,没想到当年威震欧亚的马穆鲁克骑兵竟然已经衰败成为如此模样,自己只不过一次冲锋。就把对方与自己相当的兵力给打垮了,而且对方在兵败之后,立刻放弃了亚洲这边的领土,这让他根本没有费太大的力气,就把脚下这座大马士革城给占领了。

说起马穆鲁克王朝,对方与赛利姆的奥斯曼帝国一样,都是从当年庞大的阿拉伯帝国中分裂出来的伊斯兰教王国。当年阿拉伯帝国分裂,又遇到横扫欧亚的蒙古人,结果不但巴格达被蒙古人屠杀一空,当代哈里发也被蒙古人裹上毯子用马踏死。

不过当代的哈里发虽然死了。但是哈里发这个伊斯兰教最高称谓却被马穆鲁克王朝继承了过去,并且一代代传承了下来,虽然现在哈里发这个称号早就没有当年的权势,但是在宗教上却还拥有无与伦比的号召力,所以赛利姆一世这次东征,除了想要将埃及纳入自己的统治,恢复当年阿拉伯帝国的庞大领土外,最重要的就是想要把哈里发这个称谓给抢过来。

想到日后自己成为整个穆斯林世界的哈里发,赛利姆就不禁感到一阵兴奋,看向脚下这片大马士革土地的目光中也带上了一种贪婪,今天他可以征服大马士革,明天就可以征服整个埃及,日后他甚至可以重现当年阿拉伯帝国的荣光,再次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使得地中海再次成为穆斯林世界的内海。

因为马穆鲁克王朝的腐败无能,使得赛利姆十分轻易的就打下了大马士革,所以这座商业古城并没有遭受到太大的损伤,除了城墙上有些破损外,城中的大部分设施都还保持着完整,甚至城里的大马士革百姓也没有逃走,而是平静的迎接赛利姆的到来,毕竟对于这里的百姓来说,他们早就习惯了统治者的更替,而且赛利姆与他们同属于穆斯林,只要他们不反抗,就不会惹来对方的大屠杀,所不同的只是更换一个统治者罢了,这对于大马士革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赛利姆骑着马在大马士革城中巡视了一圈,这里日后将是他统治西亚的根据地之一,而且也是进攻埃及的大后方,再加上这里又是处于亚洲与欧洲的交通要道上,商业十分的繁华,同时也是向麦加和麦地那朝圣的必经之路,每年经过这里的人数不胜数,光是税收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这将给他攻打埃及提供相当大的便利。

巡视完大马士革后,赛利姆这才来到城中为他准备的住所,这里本来是马穆鲁克派来的市长居住的市长官邸,只是这位马穆鲁克的市长已经在之前的攻城之战中被奥斯曼的骑兵踏成肉泥,所以他的府邸自然也就成为赛利姆的暂时住处,不过据说这位市长的妻子在听说丈夫被杀死后,这个坚韧的马穆鲁克女人竟然杀死了自己所有的儿女,然后自己也死在市长府的大厅之中,所以当赛利姆到来时,还能隐约闻到市长府中飘荡的一丝血腥气。

按照奥斯曼帝国的传统,赛利姆在成为苏丹之前,一直在军中生活,而且他身体强壮,武艺惊人,很快在战场上得到了勇士的称号,哪怕现在他已经成为苏丹,但却依然用一种军人的要求约束自己,比如他对于自己的住处和饮食并不太在意,在他看来,只要住的地方可以遮风挡雨,食物可以吃饱肚子就可以了,至于其它的要求,根本就是没有必要的,所以他对住在哪里向来不关心。

接下来的几天里,赛利姆一直带领着大军驻扎在大马士革周围,一方面马穆鲁克毕竟在大马士革统治将近三百年,虽然马穆鲁克的大军退回了埃及,但赛利姆却还是担心大马士革会出问题,所以才命令军队暂时驻守在当地。

另外赛利姆的大军从小亚细亚一直赶到大马士革,军队也已经有些疲惫了,需要好好休整一番,而且他想要一鼓作气的打下埃及,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事先必须做好相应的准备,这也需要一段时间的准备。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这段时间葡萄牙人在印度洋那边被大明打的大败,虽然削弱了他们的一些实力,但这也让他们更加重视对红海到地中海的陆地交通线,据赛利姆得到的消息,葡萄牙人似乎正在积蓄实力,准备一举击败马穆鲁克,但是现在局势发生了变化,红海到地中海的这段交通线刚好是赛利姆与埃及的马穆鲁克的交界线,所以赛利姆也不得不关注一下葡萄牙人的举动,免得在自己与马穆鲁克发生战争时,被葡萄牙人钻了空子。

不过让赛利姆一世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刚刚打下大马士革没多久,葡萄牙那边打探的消息也还没有传回来时,却忽然接到一个让他十分惊讶的消息,因为有一支从遥远的大明而来的使团竟然进入红海,然后在大马士革的西南方向登陆,并且一路向他所在的大马士革方向而来。

对于大明这个遥远的国度,赛利姆并不感到陌生,特别是这几年,大明的商品充斥着奥斯曼的商场,从贵重的丝绸、瓷器到便宜的棉布、白糖等商品,都有大明的商人从遥远的国度运来贩卖,而且赛利姆也知道,当年阿拉伯帝国还与大明以前的中原王朝发生了战争,结果他们幸运的赢了,从而取得了中亚的控制权,不过后来与中原王朝相伴而生的蒙古人从远东而来,他们把整个阿拉伯世界都给毁了,只是不知道这次大明王朝为何会忽然派出使团?

第五百一十八章大明使团

焦黄中骑着一头高大的战马,身上穿着大明的官服,在他的身后,则是一千名彪悍的大明骑兵,这支骑兵是周重特意从边军中调拨给他做护卫的,其中不但有汉人,更有不少蒙古人,都是军中顶尖的高手,也幸亏了这一千人的精锐骑兵,才使得焦黄中能够穿过阿拉伯半岛的西南角,安全的到达大马士革城。

焦黄中今年也五十多岁了,他父亲正是内阁中极受周重重视的焦芳,而且焦黄中本人也极有才干,以及在四海总督府时,就被外放为官,对于南洋和海外的事务十分熟悉,本来以他的出身和资历,早就可以调任京城做京官了,但是因为他父亲焦芳的缘故,使得他就算调回京城,也不可能担任要职,因为这是官场上不成文的规定,父子兄弟等至亲同朝为官时,一方受到重用,另外一方就会受到压制。

焦黄中当年也是靠着自己的实力考上进士的,为官之后虽然也受到父亲的照顾,但大部分也都是他自己的努力,而且他是个极有野心的人,不甘心回到京城做一个闲职,所以一直在外为官,这次朝廷需要派出一个熟悉海外事务的官员去见奥斯曼帝国的苏丹,这个大帝国实力强横,比之大明也弱不了多少,所以这个官员的人选也需要格外慎重。

焦芳也知道自己儿子的心思,所以在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主动推荐焦黄中担任这个使团的正使。周重也算是焦黄中的老上司,自然知道这个部下的能力,而且南洋的巨港一带在焦黄中的治理下,也是发展的极为迅速,再加上他对海外的熟悉,可以说是最好的人选。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在外为官的焦黄中被紧急召回朝中,然后被周重委以重任,成为大明派往西亚与欧洲的使团正使,身上背负着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重新打通苏伊士运河。只是大明距离红海实在太过遥远了,哪怕是大明的海军已经占据了印度西海岸。但也不可能派军队过去占据埃及,更何况现在正是奥斯曼帝国的全力扩张时期,这个帝国的实力也是不容小觑,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与对方合作。而焦黄中的任务就是见到赛利姆一世,然后说服对方重新修建苏伊士运河。

本来焦黄中接任了使节的任务后,心中也是十分的激动,因为只要办成了这件事,那么就算是他父亲依然在内阁中,他也可以凭借着这件功劳回到京城担任要职,甚至等到他父亲退下去后。他也不是没有入阁的可能,想到他们焦氏一门竟然能够接连出现两位内阁大学士,这种荣誉可是十分的少见,足够让他们焦氏一门成为大明的顶尖官宦人家。日后家中的子弟在官场上也能享受不少优待。

不过等到焦黄中离开京城,坐着大明的战舰一路来到印度,又从印度来到红海,并且终于登上阿拉伯半岛时,焦黄中却又不由得有些后悔。本来在船上的时候,一切都还不错,除了那一千精锐骑兵大部分都晕船,结果吐的昏天暗地外,其它的没有任何问题,毕竟从大明到印度都是大明海军的势力范围,胆子再大的海盗也不敢招惹他们。

只是当焦黄中从红海沿岸下了船后,他却发现自己竟然来到一个野蛮人的世界,阿拉伯半岛虽然是当年阿拉伯帝国的发源地,但是自从阿拉伯帝国被蒙古人消灭后,这里就再次陷入到混乱之中,他们登陆的地方是阿拉伯半岛的南部,这里以前是属于马穆鲁克人的统治范围,但是**的马穆鲁克王朝对这里的统治根本就不上心,结果导致阿拉伯半岛南部混乱无比,再加上前段时间马穆鲁克被奥斯曼帝国打败,大军全都撤回了埃及,而奥斯曼帝国则来不及接管,使得这里更是乱上加乱。

焦黄中带着骑兵上岸的第一天,就遇到一支数千人的阿拉伯强盗,这伙强盗看样子早就在盯着他们了,毕竟焦黄中的使团中可是带了不少的贵重礼品,这些礼品足以引起无数强盗的贪婪,再加上这些强盗在海岸的港口里也有不少眼线,所以焦黄中才刚一上岸,立刻就引来一伙最为强大的强盗团。

不过这支强盗团显然是没有打听清楚情况,他们根本不知道眼前面对是什么样的人,虽然他们的人数比焦黄中一方的要多,但焦黄中带领的却都是大明骑兵之中的精锐,其中更有不少蒙古骑兵,几百年前蒙古人可以把庞大的阿拉伯帝国灭掉,现在这些蒙古人自然也不会怕区区一伙强盗。

所以当这支强盗刚一出现,还没等他们动手,焦黄中手下的一千骑兵就主动发起了冲锋,他们在船上憋了几个月了,特别是在开头的几天里,更是吐的天昏地暗,现在都憋着一股气,想要在使节大人面前表现一番,而且他们的装备更是精良无比,别说区区一伙强盗了,就算是面对一支数倍于自己的阿拉伯正规骑兵,他们也有必胜的把握。

仅仅一次冲锋,一千大明精骑就把数千人的阿拉伯强盗打的溃不成军,接下来就是一场血腥的屠杀,这些骑兵都十分有经验,他们知道自己的战力虽强,但是在这里毕竟人生地不熟,而且人数也有限,所以必须用血腥的手段让当地的强盗知道他们的厉害,等到别人再想招惹他们时,就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实力。

不得不说,带领这支大明骑兵的将领的确很有眼光,他下令将强盗团来不及逃跑的将近三千人全都杀死,如此血腥冷酷的手段,的确起到了震慑的作用,但是这种震慑却只对一些小的强盗团有用,实力较强一些的强盗团,他们只会对能够出动一支精兵守卫的使团更加感兴趣,因为他们认为使团中肯定带有极为贵重的礼物。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接下来的行程中,焦黄中带领的大明使团不断受到强盗团的袭击,这些强盗团的规模一般都在千人以上,而且袭击手段明暗不一,明的来自然有大明骑兵来应付,暗中的手段就有些麻烦了,不过幸好焦黄中在来的时候已经找到了几个信的过的向导,这些向导都是十分熟悉强盗们的手段,可以及时的为使团提供帮助。

不过就算是这样,焦黄中他们这一路也是险像环生,甚至有一次他们遇到几支强盗团联合起来的队伍,加在一起足有八千多人,而大明骑兵虽然精锐,但是面对八倍的敌人,却也不可能有必胜的把握,不过幸好这些联合起来的强盗彼此之间并不齐心,最后被大明使节团找到个空子,然后由一千精骑做为箭头,总算是冲过了强盗们的封锁。

想到这一路上遇到的凶险,再看看眼前这座安宁的大马士革城,焦黄中也不禁有些唏嘘,以前他只听说过大马士革刀是天下宝刀,出产于极西之地,但却从来没想到过自己竟然有一天会来到这种宝刀的产地,而且还要在这里见到西方最为强大帝国的苏丹,也就是那位冷酷的赛利姆一世。

说起来也巧,本来大明派焦黄中前来是想联系马穆鲁克王朝的,毕竟以前红海到地中海的陆上交通一直由这个王朝把持,葡萄牙人虽然一直想要染指这条交通线,为此还与马穆鲁克打了整整十年,但却都没能成功,所以大明想要疏通苏伊士运河,自然要找马穆鲁克王朝商议。

但是当焦黄中到达印度时,却听到奥斯曼帝国发动东征,并且已经把马穆鲁克王朝打的大败,并且占据了阿拉伯半岛的南部,如此一来,红海到地中海的交通线就成为奥斯曼帝国与马穆鲁克王朝之间的分界线,谁胜谁负现在谁也说不清。

焦黄中同样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若是他按照原来的计划去见马穆鲁克王朝,但万一这场战争是奥斯曼帝国获胜,那么日后红海到地中海的交通就会由奥斯曼帝国把持,到时他之前的努力也就会全都浪费了。

就在焦黄中左右为难之时,他忽然想到自己来临之前,赵王殿下曾经亲自召见他,并且让他注意收集一些西方各国的情报,其中还特意点出奥斯曼帝国的名字,并且周重还告诉他,这个帝国一定要特别留心,因为这个帝国正处于扩张时期,日后很可能会成为一个不弱于大明的强大帝国。

想到周重之前的交待,焦黄中感觉自己好像是在黑暗中遇到一盏明灯,于是他立刻发动大明在印度一带的力量,尽力收集关于马穆鲁克王朝与奥斯曼帝国的情报,结果他很快就发现,马穆鲁克王朝现在根本就是一个垂垂老矣的腐朽帝国,而是奥斯曼却是正处于扩张的黄金时期,所以对于这次的战争,奥斯曼帝国显然占据着无比的优势,而这也正是让焦黄中下定决心,舍弃马穆鲁克王朝,径直来见奥斯曼帝国苏丹的主要原因。

第五百一十九章年轻的苏莱曼大帝

对于大明使团的到来,赛利姆一世也十分的重视,他派出自己的儿子苏莱曼代表自己出城迎接,毕竟他早就听说过大明这个庞大的国度,比如他身上穿的丝绸和使用的瓷器餐具,就是出自大明,特别是最近几年,大明在海上扩张的很快,连葡萄牙人都被他们打败,奥斯曼帝国与葡萄牙人同样处于对立的位置,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更何况对方还是一个拥有强大实力的朋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