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走私大明(老鱼)-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历了无数磨难的灾民分批到达安东卫,每一批灾民到达这里后,立刻就会被提督衙门的人重新登记编制,以家庭为单位,在港口上的房子里洗澡换衣之后,立刻就会被安排上船,船上有住的地方也有吃食,而且一航行就是月余,足够他们慢慢的恢复体力。

狗子一家来到安东卫时,刚好是腊月三十这天,明天就是大年初一,不过即便是这样,港口的移民工作依然没有停止,无数提督衙门的官吏在港口上大声吆喝,指挥着灾民进到港口上的两座大房子里,房子里有数个大池子,池子里装满了水,正是给灾民洗澡用的。

狗子一家本来九口人,但来到安东卫时却只剩下八口,他的一个妹妹二丫在上个月得了重病,一家人虽然把所有保暖的东西都裹在二丫身上,但最后二丫还是死了,一家人痛哭一场,花费了两个时辰在冻土上挖了洞,把二丫的身子放进去填上土,擦干眼泪继续上路,最后总算是来到了安东卫,听押送的官吏说,到了这里就不必再走了,而是坐上高大的海船南下,只要到了南方,天气就会变得十分暖和,再也不用担心冻死人的情况了。

一家人在甲长的带领下来到港口前的两个大房子前,这时男女分开,右边那个进女人,左边那个进男人,听说是要洗澡。狗子虽然不明白,但是在这种大冷天能洗个热水澡,简直是个天大的享受。

当下狗子搀扶着腿脚不便的狗子爹,领着两个弟弟进到左边的大房间里,里面几个看守的兵丁立刻让他们把衣服脱了扔到门口的一个大池子里,里面是白花花的石灰水,狗子他们的衣服扔进去后,立刻有一层虱子飘在水面上,看起来十分恶心。

光溜溜的狗子一家跟着人群继续向前,穿过一道门终于来到真正的浴室,不过奇怪的是,这个巨大的浴室却有前后两个大池子,每个池子都有士兵看守。

“全都给我跳进第一个池子里泡着,什么时候老子让你们出来了,你们才能出来!”一个长相凶恶的将官冲着狗子他们高声吼道,吓的狗子他们全都是一哆嗦,然后全都老老实实的跳进池子里。

狗子一进池子里,立刻闻到一股的石灰味,不用问就知道这是石灰水,手上被冻出来的口子被石灰水一泡,立刻又痛又痒,想挠又不敢挠,这种感觉让狗子恨不得把手给剁下来。

不过再难受也得忍着,池子周围有拿着刀枪的士兵守着,而且这些士兵还指着他们呵斥,让他们把头发解开好好的清洗,特别是头上的虱子一定要清理干净,否则到了船上很可能会引起瘟疫。

对于那些军爷的吩咐,狗子他们不敢不听,毕竟这些士兵可是把刀子都拔了出来,谁若是敢敷衍的话,一刀背就砸了上去,虽然不会流血,但至少也是一条青印子,所以狗子他们全都老老实实的在石灰水里把自己上上下下都洗了几遍,等到他们出来时,整个池子的石灰水都已经变成黑水了。

第一个池子的石灰水洗完后,他们刚爬上来立刻就被赶到第二个池子里,这个池子放的是普通的热水,让他们把身上残存的石灰冲洗干净。等到所有人在第二个池子洗干净后,狗子他们在士兵们的命令下再次爬出池子,这时有人抬着几个竹筐,里面放的全都是衣服,虽然看起来十分破烂,但都洗的十分干净,估计是前面到达的灾民换下的衣服。

狗子眼明手快的给老爹和两个弟弟抢了身好点的衣服,等到他再给自己挑时,却只剩下最烂的衣服,不过这时也顾不得其它,狗子随便拿了件合身的就穿在身上,然后跟着人群出了洗澡的房子,不过刚一出来就全身一哆嗦,因为外面实在太冷了。

洗澡的房子是两头通,西边进东边出,出来就是安东卫的码头,现在码头上停着一排高大的海船,狗子他们这些人都是内陆人,一辈子都没出过远门,更没见地这么大的船,黄河上虽然也有船,但那种一个人划的小船哪能和眼前这种挂着大帆的海船相比?

就在狗子他们被眼前的大船吓傻了时,女人洗澡的房子里也走出一群人,狗子娘和草儿她们也都换了一身衣裳,看到狗子他们时立刻跑了过来,毕竟身处异乡,她们这些女人身边没有男人的话,就会感觉心中没底。

等到灾民们家人团聚后,狗子他们就被点名依次上船,每当一艘船坐满之时,就会立刻扬帆出海,腾出泊位让其它的运输船只停泊。

狗子一家被安排到一艘十丈长的大船上,一家人分到一间船舱,船舱里有准备好的被褥,虽说狗子已经成婚,一家人住在一起有些不方便,但船上的空间有限,一间狭小的船舱里都是尽量多装些人,有些一家人数比较少的,就会和另外一家安排到一个船舱,狗子他们一家能够单独住一个船舱,已经算是十分幸运了。

狗子他们刚刚把船舱收拾好,船上的军爷就开始大喊开饭,所有人拿着碗筷到后舱领饭,至于碗筷都在船舱里,吃完之后必须自己洗刷干净。

让狗子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船上竟然为他们准备了饺子,因为今天是大年三十,按照习俗都要吃饺子,不过狗子他们这一路饥一顿饱一顿的,有口吃的就不错了,根本没有奢望过年,可是现在船上竟然连饺子都准备好了,这让不少人都是抱头痛哭,一边哭还一边往嘴里塞饺子,猪肉白菜馅的大饺子美味无比,虽然肉少了点,但是在狗子他们看来已经是无上的美味了。

第三百三十三章朝鲜政变

双屿港被划为四海总督的治地后,这里彻底的成为大明的领土,运输货物商人再也不必像以前那样做贼似的来这里,而是可以光明正大的从大明各地的海岸驾船前来,只要交上一笔税金,他的船就可以在南洋畅行无阻。

不过这些天双屿港中除了商船之外,又来了一些特殊用途的船只,这些船就是运输灾民去南洋的海船,这些海船的来历很杂,其中有南洋商会的船只,也有四海水师的战船,甚至还有以总督衙门名义征用的商船,毕竟几十万人的大迁移,没有几百条船根本就运不过来。

这些北方来的灾民在到达双屿港后,船只一边补充食水,一边派总督府的官吏给灾民们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去刚刚被占领的马六甲港,那里有现成的房屋和田地,唯一的缺点就是有些远,第二个选择则是去台湾岛,那里虽然有不少汉人居住,但更多的地方都是密林,若是移民去那里的话,虽然可以分到更多的田地,但却需要靠自己的双手开荒和建造房屋,而且台湾距离大明也更近,不必再乘船奔波万里。

对于台湾的开发,周重早就想做了,毕竟这座面积广阔的岛屿资源丰富,而且气候十分适合耕种,再加上距离大陆又近,岛上早就有不少汉人居住,唯一缺的就是大明对这里的管辖,现在自己手中有权,而且又要迁移灾民,所以周重就直接把台湾岛划进自己的治理地区,同时也打算迁移一部分灾民充实台湾的人口。

不过周重显然低估了大明百姓的乡土情结。以及他们对大海的恐惧。特别是许多灾民在上了船后发生了晕船。结果每天都有人吐的痛不欲生,后来虽然好了一些,但对海洋的恐惧已经深深的印在他们的心里。

也正是因为上面的原因,所以这些灾民在听到可以选择留在离大明比较近的台湾岛时,立刻有一大半的人选择了去那里,没有现成的田地和房子算什么,只要有口吃的,家中又有劳力。田地可以开荒,房子可以重新盖,而且听说那里全是树林,木头根本不要钱,有这些现成的材料,盖个房子根本不是什么事。

所以最后经常总督衙门的统治,这次迁移的三十一万六千多百姓,最后选择去台湾的就有二十三万人,选择去马六甲的人却还不到十万,由此可知这些灾民是如何的眷恋故土。用他们的话讲,台湾毕竟在大明旁边。等到他们死了,还能让子孙们把自己运到老家埋到祖坟里,但若是去了南洋,那可是一辈子都别想回来了。

对于灾民们的选择,周重虽然有些遗憾,但却尊重他们的选择,二十多万人全都被送到台湾,分成十几部分定居在台湾岛各处,那些岛上原来居住的汉人也被重新归入大明的管辖,帮助官府安置那些灾民,至于粮食也很好解决,占城和吕宋都是南洋的产粮地,价格十分低廉,派船去买就是了。

安排好去台湾移民后,剩下的近十万去马六甲的移民也很快重新上船,这些移民之所以选择去马六甲,原因多种多样,有些是因为家中劳力少,开荒建房很是吃力,所以还不如去马六甲港,也有些是属于胆大心细,从各方面打听到马六甲的富饶,所以决定去碰下运气,更有些人是不想再从土里刨食,听说马六甲那边要开建各种作坊,需要大量的人手,虽然原因各不相同,不过只要他们愿意去马六甲,周重就十分高兴,毕竟那里才是近期开发的重点。

周重在双屿港一边休息一边处理移民的事,双屿港现在不但是海上的交易中心,同时也是他这个四海总督的治所,也就是政治中心,总督衙门也已经建造好了,平时周重就在这里办公,所有政令都是出自这里。

移民的事马虎不得,周重已经将这件事做为总督衙门的第一要务处理,总督府的几乎所有官吏都在围绕着这件事办公,毕竟光是迁移还不行,这些移民迁移到台湾和马六甲港后的生活也是他们需要考虑的,粮食仅仅是一方面,田地和耕种所需也是他们必须要考虑的,否则一个不好就可能引发大乱子。

周重每天早出晚归,几乎是泡在总督衙门办公,刚开始时他还有些不适应,毕竟之前他只是提督,管理的事情大都是军务,不像政务这么繁杂,可是现在要考虑几十万灾民的吃穿用度,以及各地的开发规划,这简直是要了他的老命。

幸好正德体谅周重初入官场,肯定对这些事情不熟悉,所以很快就给他派来一批经验丰富的官吏,这些人都是充实周重的总督府的,毕竟随着总督府的建立,文官体系就不能只有市舶司一个,现在双屿港以及周围的舟山群岛已经单独划为舟山府,台湾和马六甲也同样单独归分为府,朝廷已经派来知府、通判等官员,都归属于周重的管辖,现在舟山府的治所同样在双屿港,而台湾府和马六甲府的官员也都已经走马上任了。

有了这些官员的辅助,周重身上的担子一下子轻了许多,特别是移民方面的事,周重只要定下大的框架,剩下的自然有官吏自己去补充,而且他可以随时检察,若是不满意的地方,立刻就可以让官吏改正,做的不好他就可以按律处罚,直到这时周重才发现权力的好处,难怪那么多取暖人陷在权力之中无法自拔。

不过周重既然接下四海总督这个担子,也就接下来一份责任,上天好像也不想让他有片刻清闲,比如他才刚把移民的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朝鲜那边就送来消息,让他不得不再次做好准备,因为他期待已久的朝鲜政变终于开始了。

之前已经介绍过,朝鲜现任国王燕山君李隆残暴不仁、荒淫无度,不但随意诛杀进谏的大臣,而且连自己的祖母都不放过,并且大肆收集美女供自己淫乐,甚至还把佛寺改为妓院,可以说在整个朝鲜历史上,都是有名的暴君。

也正是李隆的残暴不仁,使得整个朝鲜怨声载道,国内百姓困苦不堪,再加上东方的倭国人和西北方的女真人一直对朝鲜不断侵袭,更让朝鲜是内外交困,若是再让李隆这么胡闹下去,那么朝鲜很可能会发生灭国之祸。

在这种危急时刻,朝鲜内部的有识之士终于再也忍不住了,他们暗中组成联盟,并且联络军队准备发动政变,把李隆从王位上赶下来。很快知中枢府事朴元宗、副司勇成希颜就被他们收买,再加上文官领袖柳顺汀,这三人很快成为发动政变的关键人物。

正德六年九月一日,柳顺汀三人组织军队杀进汉城,按照他们的计划,他们将先带着军队扑杀外戚慎守勤和任士洪,这两人是李隆的心腹,其中慎守勤担任领议政之职,相当是宰相,手中握有重权,任士洪则是李隆身边的近臣,同样也是李隆的帮凶,以前李隆犯下的不少罪行都是任士洪鼓动的。

慎守勤和任士洪做为李隆最重要的助力,而且手中握有军权,只要杀了这两人,那么整个汉城都将在他们的掌握之下,到时李隆也没有办法,只能被他们逼着退位。

柳顺汀他们的计划很好,而且按照原来的历史,他们也的确成功了,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件事竟然被周重插手了,在他们暗中联络时,周重就已经将他们几个的名单交给金文贤,通过金文贤又送到李隆那里,所以柳顺汀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李隆的监视之下。

九月一日的当天,柳顺汀三人带着大军杀进汉城,然后直奔慎守勤的府邸,按照他们得到的消息,今天慎守勤在府中设宴,宴请的不但有任士洪,而且还有其它依附李隆的党羽,刚好可以被他们一网打尽。

但是让柳顺汀三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当他们带着大军杀进慎守勤的府邸时,却发现这里根本就是一座空宅,不但没有见到慎守勤和任士洪,更是连个下人都没有见到,这下让柳顺汀三人暗叫不好,正准备退出府邸时,却没想到外面已经被宫廷卫队给包围了。

看到这种情况,柳顺汀三人自然知道事情已经败露,但他们知道以李隆的残暴,现在就算是跪地求饶也没有任何作用,反而还会被对方轻易捉拿,日后他们的家族是死路一条。

既然都是死,柳顺汀三人自然不愿意死的那么窝囊,因此他们三人带头拼死不降,手下的士兵也知道今日难逃一死,于是跟着三人拼命杀敌,虽然最后全军覆没,但也给宫廷卫队带来不小的伤亡,这也让李隆暴跳如雷,把所有参与叛乱的人全都砍掉头颅挂在城墙上示众。(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四章瓮人

朝鲜的这场政变并没有随着柳顺汀等人的死亡而结束,李隆在杀掉所有直接参与叛乱的人后,立刻按照之前金文贤暗中掌握的线索开始抓人,毕竟想要组织一场政变,光靠柳顺汀他们几个还是远远不够的,背后还有更多的人支持。

朝鲜的政局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整个朝堂上大概分为两派,一派是以皇族、外戚、勋贵为主要力量的勋旧派,另外一派则是以读书人为主要力量的士林派,这两股主要政治力量从朝鲜建国之初就争斗不休,一直延续到朝鲜灭亡。

朝鲜现任国王李隆主要停靠勋旧派,比如他的心腹慎守勤等人,都是勋旧派中的代表人物,李氏朝鲜四大士祸中,有两次就是发生在李隆在位期间,无数士林派的读书人被杀,可以说他是整个朝鲜读书人的死敌,这也是李隆在历史上声名狼藉的最大原因,毕竟写史书的可都是读书人。

也正是李隆对士林的压制,使得所有读书人都站在他的对立面,这次发动政变的柳顺汀等人也都是士族出身,而且他们仅仅是被人推到表面上的人,背后还有更多的支持者,他们之所以隐在背后,就是打算万一政变失败,李隆就算是猜到是他们在支持,但也找不到任何证据,根本没办法拿他们怎么样。

但是这次那些背后支持政变的读书人实在是太天真了,他们以为李隆没有证据就不能拿他们问罪,可是这些读书人却忘了。李隆做为朝鲜历史上最有名的暴君。甚至敢杀死一手把自己养大的祖母。又把有名的古寺改为妓院,这种人在暴怒之下哪里还会讲什么规矩?

柳顺汀等人的政变失败后,李隆立刻派出无数军队大索全城,凡是与政变沾上一点关系的人,全都被他抓了起来,而且连审都不审,直接推到汉城西侧的大街口上斩首,一时间街道上人头滚滚。整条西大街都被鲜血染成了红色。

朝鲜的读书人世代相传,这种情况很像隋唐时期的世家门阀,在朝鲜这些读书人也被称为士族,这些士族可不仅仅是文官,许多士族出身的人也同样可以进入军队,手中掌握着不少兵权。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在这次政变之后,李隆看到国内的士族已经开始用武力反抗自己,这让在暴怒的同时,心中对士族也更加愤恨。于是很快就发布一道道王命,开始解除国内士族手中的兵权。不过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有时还会遭到士族们的武力反抗,不过李隆却是铁了心要把士族手中的兵权收回,结果再次引发了整个朝鲜的动乱,一时间整个朝鲜风声鹤唳,几乎到处都在杀人,到处都在造反。

周重接到情报的时候,正是朝鲜国内最乱的时候,对于士族的反抗,李隆彻底的疯了,不计后果的拼命派大军围剿,结果使得士族们或死或逃,以前那些自傲无比的士族现在过的比老鼠都惨,甚至不少人偷偷乘着船逃到了大明避祸,至少这段时间双屿港就出现不少从朝鲜逃来的士族,一个个都是狼狈不堪的模样,不用问也知道在路上吃了不少苦头。

“东家,朝鲜国王彻底的疯了,现在不分对错的在朝鲜胡乱抓人,不但那些士族倒霉,连一些无辜的人也被卷到这件事里,现在整个朝鲜都已经乱了,南方的三浦被倭人入侵,北方的女真人也趁机大举兴兵,只要朝鲜一个处理不好,那就是亡国之祸!”高大的总督府正厅内,周重正在听取船长刘涛的汇报。

刘涛是南洋商会最为出色的一个船长,当初是周重亲自招到商会里的,十分受周重的信任,这一年为了监视朝鲜的动向,周重命令刘涛一直跑着不太重要的朝鲜航线,同时与金文贤保持着联络。

“嘿嘿,朝鲜乱就乱,反正不关咱们的事,这段时间削减一下运往朝鲜的货物,士族受到这么大的打击,咱们也就少了一批消费者。”周重却是满不在乎的道,对于朝鲜他没有任何好感,而且之所以把政变的消息事先泄露给李隆,就是为了让这个暴君多活几年,最好能把朝鲜搞的亡国就最好了。

“对了,那个晋城大君送来了吗?我可等了他好长时间了。”周重忽然想到一个人,当下开口问道,当初他把朝鲜政变的消息送给李隆并不是白送,而是提出一个要求,那就是要他们把朝鲜的晋城大君送到双屿港,对此李隆已经答应了。

晋城大君名叫李怿,是朝鲜国王李隆的异母弟,当初周重刚来双屿港时,就剿灭了两个商会,其中那个朝鲜商会是因为贩卖人口被他灭了,这朝鲜商会的背后正是这个晋城大君。另外十分巧合的是,柳顺汀他们准备政变后推荐晋城大君登上王位,而且晋城大君在政变之时也出了一些力,结果自然也被李隆抓住,一家人都被斩杀在汉城。

“启禀大人,朝鲜对外宣称晋城大君李怿已经被杀,但实际上死的那个并不是李怿,而是一个替代品,真正的李怿做为对东家事先提醒的报答,这次已经被属下带回了双屿港,另外还有朝鲜国王送给东家的一些礼物,属下也一并带来了。”听到周重提到晋城大君李怿,刘涛的表情显得有些怪异,不过还是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哈哈,没想到这个李隆虽然疯狂,却还很会做人,不但把李怿送来了,竟然还有礼物,快点把人和东西都带来让我瞧一瞧!”周重这时大笑着说道,从他知道李怿贩卖大明人口的那一刻起,他在心中就已经对李怿动了杀心,现在终于借助暴君李隆的力量如愿了。

“嘿嘿,朝鲜国小民弱,事事都要仰仗我们大明,那个李隆在知道东家现在身居高位后,恨不得把自己的王后送过来讨好东家,些许礼物根本不算什么。”刘涛说着让人立刻去带人和礼物,他则陪着周重在大厅里聊天。

“东家,一会您见到李怿千万不要惊讶!”刘涛面色古怪的开口道。

“怎么了,一个小小的朝鲜王子,见到本总督还得给我行礼,我有什么可惊讶的?”周重喝了口茶有些奇怪的问道。

“这个……,恐怕那个李怿没办法给东家您行礼了!”刘涛这时有些吞吞吐吐。

“怎么回事?”看到刘涛的样子,周重现在就已经有些惊讶,同时也有些好奇。

“这个……”刘涛还是有些吞吐,“东家,您听说过瓮人吗?”

“瓮人?那是什么东西?”周重自问也是见多识广,但却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

“东家,瓮人不是东西,而是一种刑罚,主要就是把人的四肢砍断,做成人棍放到一个大瓮里,这就叫瓮人,而且瓮人虽然有吃有喝,但大瓮的盖子却被盖死了……”

“不要说了!”周重听到这里差点吐了,不用刘涛说下去,他也能想像瓮人的悲惨,一个没手没脚的人被封死在瓮里,别的不说,大小便肯定也在里面,而且也没办法清理,光是想想都让人感到恶心。

周重一连灌了几口凉茶,这才把呕吐的**压下去,然后扭头对刘涛道:“刘涛,你忽然和我提起瓮人,不会是那个李怿现在已经变成瓮人了?”

“嘿嘿,东家猜的不错,要说那个朝鲜国王也真够狠的,李怿再怎么说也是他的弟弟,可就因为和政变的事有点关系,结果就被他砍掉了手脚做成瓮人,幸好他知道李怿是东家要的人,所以才没把人玩死。”刘涛点了点头开口道。

“真变态,快点让人把那个李怿抬回去,我可不想见到什么瓮人,朝鲜有这样的国王迟早得亡国!”周重立刻吩咐道,虽然他也杀过人,马六甲战场上见到的死人更是数不胜数,但死人他不怕,可是一想到瓮人这种变态的产物,简直全身都发麻,更不想脏了自己的眼睛。

“哈哈,东家放心,属下知道您不喜欢看那玩意,所以在把李怿刚带上船上时,就已经把瓮给打破了,人也好好的清洗干净,您是不知道啊,当时刚把他从瓮中取出来时,断掉的四肢伤口里全都是蛆虫,船上汉子也算是有见识的,可就算是这样也有几个当场吐出来,我也是恶心的两天没好好吃饭。”刘涛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嫌恶的表情。

光是听刘涛描述,周重就已经感到恶心想吐,刚才还满心的想要杀了李怿,为那些被他贩卖的人报仇,可是现在听到李怿的悲惨遭遇,周重忽然发现,与其自己一刀杀了李怿,还不如让他就这么活上去,毕竟以他现在的情况,活着比死亡更加痛苦。

就在周重想着该怎么处置李怿时,刘涛的人终于把人和礼物都带到了,而且都是被抬着进来的,另外让周重惊讶的是,在抬着李怿的担架旁边,竟然还有一个明眸皓齿的少女在照顾着对方。(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五章怒斥李怿

人参二十斤,豹皮十张,獭皮五十张,虎皮两张……

朝鲜国王李隆送给周重的礼品很多也很杂,都是朝鲜本国的特产,而且在大明也是价值不菲,特别是人参和虎皮,其中人参个个都是品相极佳,一看就是长白山出产的老参,吃上一片就能让人流鼻血的那种,虎皮也是高大雄壮的东北虎,若是在客厅里摆上这么一张虎皮,实在是一件十分有面子的事。

不过这些礼品虽然珍贵,周重却还不放在眼里,毕竟他就是做海上生意的,每天都有无数的海外珍奇运到双屿港,朝鲜的货物也是极多,所以眼前的这些东西他们根本不缺,唯独让他感兴趣的是那个一直在照顾李怿的少女,李怿四肢被砍掉,之前又被残暴的李隆做成瓮人,到现在伤口化脓红肿,整个人也是高烧不退,现在昏迷不醒,那个少女则一直用湿毛巾擦拭着李怿的额头,希望用这种办法帮他降温。

“东家,这个小女子名叫李如兰,是朝鲜国王李隆,以及这个李怿最小的妹妹,封号为静淑翁主,今年才十五岁,听说一直养在李怿的府上,这次也受到李怿的牵连,被削去封号贬为庶人,这次更是被李隆当成礼物送给东家您了。”

刘涛说到最后时,也是一脸的羡慕,大明皇室对朝鲜美女一向青睐有加,甚至朝鲜的贡品中有专门一项就是美女,有了皇室做榜样,使得朝鲜的美女在大明一向十分抢手,现在那个国王李隆为了巴结自家的东主,竟然连亲妹子都送出来。虽然封号是翁主,但是在普通百姓看来,和货真价实的公主没什么两样。

周重也十分好奇,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个少女,只见对方并没有穿朝鲜贵女的服饰,而是一身粗布麻衣,脸上也没有做任何修饰。在周重上下打量着她时。虽然对方极力做出一副照顾兄长李怿的姿态,但是脸上的神情却有些慌乱,甚至连双手都有些颤抖,看的出来,她对现在的处境十分恐惧,只是从小受到的教育让她极力保持着镇定的姿态。

看到这个静淑翁主紧张的样子,周重却是轻笑一声没有说话,然后转头打量起躺在担架上了李怿,只见这位晋城大君手脚全无。像个粗木棍似的躺在担架上,两肩和腿根的伤口散发着难闻的气味,一想到之前刘涛说李怿的伤口中满是蛆虫的情景,周重就感到一阵恶寒,同时不由自主的退了两步。

“刘涛,这个李怿还能活吗?”周重没有理会那个漂亮的静淑翁主。而是开口问起李怿的情况。听到他这个问题,静淑翁主也是停下动作,伸长了耳朵想要听一下自己兄长的情况。

“启禀东家。这个李怿是没救了,当初我们把他从瓮里救出来时,他身上脏的要命,而且伤口也烂了,同时肿的老高,这一路上我虽然找来大夫为他医治,但他的伤实在太重了,之前的伤口又没有好好处理,他能活着来到双屿港已经十分难得了。”刘涛躬身回答道。

周重听到李怿将死,倒也没有太大的反应。本来他就没打算让李怿活着,只不过在看到李怿被做成瓮人后,觉得他受到的惩罚已经够重了。所以李怿是生是死他都不在乎。

不过周重虽然不在乎,但那个静淑翁主听到兄长命不长久时,立刻是泪流满面,全身也微微有些颤抖,只不过为了保持自己朝鲜王族的尊严,她依然紧咬着下唇,强忍着没有哭出声来。

周重挥手让刘涛带着人把礼物都送到库房,客厅里只剩下他和李怿、李如兰兄妹两人,周重看了看那个强忍着眼泪的李如兰一眼,淡淡的笑了笑没有说话,而是上前用脚踢了踢担架上的李怿道:“别装了,我知道你现在清醒着!”

“不要动我兄长!”周重刚刚踢了一脚,那个李如兰立刻一下子扑在李怿身上,目光中满是仇视的瞪着周重,说话的声音清脆动听,再加上长相秀美无比,的确是个难得的朝鲜美女。至于李如兰能说一口标准的官话,那就更合理了,朝鲜都是用大明的文字做为官方语言,身为贵族若是不会说汉语的话,根本没办法在贵族圈里混。

“呵呵,脾气还挺大,不过现在这里是大明,不是你这个翁主可以耍威风的朝鲜。”周重微笑着说道,虽然语气轻柔,不过却充满了威胁的意味,这个什么静淑翁主是李隆送给他的礼物,在周重看来,那就是一个下人,他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