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华无疆-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呀,居然让我偷到了五十万两的银票,还有三百两银子的现钱,这下可发了。”又把手里的衣服和五条辫子扔在地上:“这些衣服你们穿起来试试,咱们的衣服太单薄,也太扎眼了,换上衣服,把假辫子结在头发上,一会我用刀帮你们把前面的头发刮一刮,咱们先要入乡随俗吧。”李杰一边点着数一边说:“你小子真行呀,居然弄来这么多银子,恐怕把知府大人的棺材本都掏来了吧。”其余三人也已经醒了,都围了过来。陈国生在李靖远胸前轻轻捣了一拳:“你小子骗谁呀,这里离蛟河少说有二十五公里,你小子一夜来回还带偷东西呀。”李靖远翻翻白眼:“这是基本功了,我一夜背上六十公斤的负重也能把这段路跑个来回,我们中央警卫师的实力可不是吹出来的。”李杰可不管他们,把银票往怀里一塞:“这银票我们全拿走了,不给小远留了,反正他可以再偷。”李靖远拿起昨天吃剩的狍子肉,在没烧尽的炭火上热了热,大口大口的吃着,嘴里嘟哝着:“阿杰,你可真够狠的,我忙活了一夜居然一分都没落着。你们拿去就是了,反正我有一身的本事还怕饿死不成。”

第三章 初建军校

第三章初建军校

几个人马马虎虎的吃了早饭,换好衣服,弄好头发。刘易群把这几个义兄弟招呼过来说:“分开行动之前我们应该先商量一下,看看大家都具体怎么干。”陈国生首先表态:“情况随时都有变化的,硬要订出怎么干也不可能,我们也只能考虑的大概。我想咱们先去天津收罗近代的人才,看看历史上的人才有没有出现,凭咱们的知识把中国的工业建设起来,我想船舶制造虽然一时还用不上,我却可以帮忙搞教育,这个我也在行。”张俊点点头:“有道理,我可以搞些对这个时代来说绝对算高科技的东西。另外,虽然我对军事没什么研究,凭我的基础我会尽量帮老五改进武器装备的。”

“太好了,我比较爱好军事,尤其是近代军事,所以我的野战电脑里有大量武器材料可以给你做参考,虽然只是些建国以前的武器资料,而且数据据不太专业,不过做个参考也是好的嘛。”李靖远一想到将可以用大批的先进武器去打击那些列强不禁兴奋异常。哼,这会看你们还玩技术封锁,我玩不死你们。

刘易群说:“小俊,这个时代机床工业和金属冶炼很重要,这个是你的强项。而我也会让中国的化学工业成为世界第一的。”李杰接着说:“趁着现在工业化的门坎比较低,我们要尽快掌握一块地盘并实现工业化,不能在落后了。搞工商业和情报是我的本行,这个你们放心,等成立了政府,连政府工作我都会抓起来的。”大伙又详细商量细节后挥泪惜别,五个人站在一起依依不舍,李靖远虽然和几人认识时间不长,却觉得大家惺惺相惜,宛如亲兄弟一般,何况在这个世界,举目无亲,一起来到这个年代的五个人就像家人一样。刘易群伸出右手说:“来,借用周总理的话来说,让我们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其余四人觉得自己已经成了民族英雄一样,豪气顿升,都伸出了右手,五只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同声说道:“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从这时起五颗火热的爱国之心为了中华的崛起而连在了一起,不管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从未退缩,一直团结在一起。后世的历史学家称这次会面为“五雄会盟”从此开始了中国重返世界之巅的艰苦历程。

和四位义兄依依惜别,转眼间李靖远又成了孤身一人,他并没有急着下山,而是回到车上去补了个觉,毕竟连续几夜都没好好睡觉了,先储备好体力好应付以后的未知局面。等到他睡醒已经时下午了,已经精神抖擞的李靖远胡乱得吃了点东西,开始重新核对了一下车上的物资,几只大木箱里总共有M16自动步枪三百四十八支,子弹整整五万发,九毫米柯尔特“蟒蛇”转轮手枪四十九支,子弹七千发,十支L6式六十毫米迫击炮和五百三十发炮弹,这些足够装备一个加强营了,要不是这种加长的厢式大货车还真装不下这些东西。李靖远用树枝和泥巴把汽车所在的洞口仔细的隐蔽好。在王光海的墓前默默的站了半晌,猛的鞠了一躬,转身向山下走去。向着山下渐行渐远的李靖远边走边想:“我除了军事以外就没什么特别的能力,在这半年里我怎么做呢?不管怎样最重要的是先找一些机灵的青年,成立个军官学校,我要先培养一批现代化的军官,免得到时候有了装备,手里却没有人才。还要多积攒些钱,以后发展用的着的。要拉起一只强大的队伍,就用山洞里的武器,这些事情足够我这半年做的了,等四位哥哥回来,在开始发展我们中国自己的科技和工业好了。”边走边想,一抬头才发现前面是一个小村落,这时天已经渐渐昏暗了下来,李靖远拍拍自己的肚子也已经饿了,就信步沿着村子的小路走了进去。找了一间比较破旧的房子,走到门前轻声叫了叫门,屋门一开,出来了一个斯斯文文的中年人,这个人三十多岁,穿着带补丁的棉长袍,黑色宽边圆眼镜,好像个教书先生。李靖远连忙上前学着从电视里学来的古人那文皱皱的说话方式问:“这位大哥,天已经晚了,不知道可不可以在这里借住一宿。”这个人笑了笑:“当然可以,谁出门还带房子,快请进来。”李靖远道了谢,跟在对方后面进了屋,正好他正在做饭,将李靖远让到屋里又去灶旁烧火去了。李靖远环顾四周,这是个不大的堂屋,里面除了一张破旧的桌子就是四只方凳了。里面两间有一间挂着帘子,显然是个卧室,另外一间里面则有一个大书架,上面摆满了书。李靖远走近书架,翻看了一下,出乎意料的这里并没有什么四书五经之类的书籍,而是充斥着福楼拜,莫泊桑等一些西方人写的书籍,甚至能找到黑格尔的书。这是那个中年人走进来,见李靖远正在看书,笑嘻嘻的说:“怎么?这位小哥也喜欢这种书?”李靖远见主人进来,觉得自己随便进别房有些失礼,脸上不禁有些微红。见对方并不在意便说:“随便看看而已,没想到先生如此博览群书,比那些腐儒好多了。”中年人谦虚说:“只是些闲书罢了,我也没什么出息,不爱看那些四书五经之类的,如果不然也可以到大顺朝去考个功名,好过在这个小山村里等死。不说这些了,饭已经熟了,小哥,请吧。”李靖远这才想起来自己饿了,随他出了书房,见桌上一盆炖菜不知道里面放的是什么,旁边是一笸箩窝头加上三碗高梁粥。李靖远正奇怪为什么又三碗的时候外面门一响,进来一个精壮的青年,身上抗着一把双股叉和一把老式火枪,枪上还挂着两只野兔,显然是打猎回来。那个中年人连忙介绍:“这是舍弟邱越。”互相见礼后三人都坐了下来,李靖远也是饿极了,也不客气狼吞虎咽的吃了一顿,中年人到并没多吃,见李靖远已经吃完了,就把他让到了书房,沏了两杯热茶两人坐在桌前说起了话。而邱越自去收拾那两只野兔了。李靖远先问道:“还不知道这位兄台,高姓大名。”这个青年人连忙拱手:“不敢,不敢,在下姓邱,名翼飞,山野之人也没什么字号。”

“请问邱先生些事情,不知道现在中国的格局和国情如何?”

“阁下是什么地方人,怎么连这个也不知道?自从两百多年前,明朝灭亡以后中国一直是三足鼎力呀。长城以北是满蒙为主的大金,据东北三省,乌里雅苏台,唐努乌梁海,虽然当年一片石血战损失惨重,但仍然经常入关劫掠,只是这几十年来,国力每况愈下,才安定了一些,现在是光绪帝在位;西面是张献忠建立的大西国,领土遍布四川、青藏、新疆和甘肃,现在的皇帝是启仁帝张任;李自成创建大顺朝,自一片石大战全歼大金十五万精骑,击毙摄政王多尔衮后占据了中原和江南、西南各府的广大富庶地区,以山海关为界,靠着长城之利抵挡金兵,现在是隆惠帝李嬴龙在位。唉,说来要不是这三国互相争战空耗国力,近几十年来吏治腐败,不思进取,又被鸦片荼毒甚深,怎么能让洋鬼子如此欺压我中华呀。”

“现在洋鬼子欺负我们中国吗?”

这位邱先生简直是在看外星人一样的上下打量李靖远:“这位兄台连这也不知道?”

李靖远赶快找个借口:“我从父辈开始旅居花旗国(幸好他还知道中国近代叫美国为花旗国,嘿嘿,的确是刚从花旗国回来,不过是从百多年后回来。),而我是刚刚才回来的,所以对我国的历史和现状都不是很了解,还请兄台赐教。”

邱翼飞这才释然:“这就难怪了,自从五十余年前英国人和法国人联合进犯大顺朝开始,中国签订了不少的不平等条约呀,不但将台湾割让给了法国,香港割让给了英国,澳门割让给了葡萄牙,还迫使大顺朝开放了五个通商港口,更是连关税都成了赔款的抵押。而大西朝新疆地区经常遭到沙俄侵略,又被沙俄灭亡数个中亚属国,英国又在西藏地区挑起事端,企图分裂青藏。而大金国僻处北疆,虽没有太长的海岸线,但沙俄百余年来逐步鲸吞西伯利亚,十年前更是陆续将黑龙江以北的大片土地割让出去,现在又经常骚扰乌里雅苏台地区,企图割占唐努乌梁梅,金兵又不耐战,兵器相差甚远,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

李靖远暗想看来虽然有些历史改变了,可还是没有改变中国从十九世纪开始被侵略蚕食的命运,不知道自己和四个兄长是否能改变这一切。

邱翼飞见李靖远不说话,接着说:“我看兄台身材魁梧,目光犀利,年纪虽不大,举手投足间却隐隐有着一股霸气,不似平常人物,不知道对国家局势有什么看法。”

李靖远正在走神,没提防邱翼飞问这个问题,根本没想该不该说就顺嘴说了出来:“只有统一国家,推翻帝制,重视工商,加强军备,振兴科技,兴办教育才可以强国呀。”说完了李靖远才回过神来,心中一惊,说别的可以,说推翻帝制在这个年代是要掉脑袋的,抬头一看邱翼飞。对方正用非常惊喜的眼光看着自己,顿时心中一虚“坏了,让他听去了,不知道他会不会去报官。”心里正琢磨着怎么脱身,邱翼飞猛的站了起来,李靖远吓了一跳,以为他要把自己打倒送到官府去,正要拉开架势和他比划比划,只见邱翼飞呼的跪在地上倒头就拜,嘴里直说:“阁下之言真如醍醐灌顶,让我多年的疑虑一扫而空,我看兄台非池中之物,如若举事推翻帝制,在下愿跟随左右。”

李靖远一看原来是这么回事,松了口气,想不到才来到古代两天就来了个效忠的,真是想冰吃下雹子了,简直和小说一样。连忙把邱翼飞从地上拉起来(要是不拉他起来天晓得他要磕头磕到什么时候),心中一动暗想自己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要想拉起一只队伍对抗政府真是太难了,要是有这个人帮忙应该就容易很多了,把心一横,反正就是翻脸凭自己的身手也可以脱身,不如坦诚相待。急忙说:“先生请坐,我的确有心振兴中华,不过刚刚回来,还要请先生多多赐教。”邱翼飞一见李靖远直言不讳,顿时觉得对方真是光明磊落和自己推心置腹,哪里知道他是有恃无恐。上前又是一揖到地:“不知道主公想要知道什么?”李靖远刚把茶喝进嘴里,一听他叫自己主公,这口热茶差一点喷在邱翼飞脸上,心想你这称呼转的到快,我这儿还没举事,你称呼都改了,你爱怎么叫就怎么叫吧。

李靖远习惯的摸了摸腰间的手枪问:“不知道现在大金国详细情况如何?”邱翼飞想都没想就答:“现在大金国有满人一百万,蒙人五百余万,汉人两千五百万,其他民族如朝鲜族,俄罗斯族,回族,壮族,土家族等合起来有一百万左右,不过满人不相信其他的民族,由其对我们汉人更是残酷压迫,如果举事汉人肯定是群起响应的。他们还规定只有满人蒙人可以参军当官,现在奉天(今辽宁)有满八旗十五万,黑龙江和吉林各有五万,乌里雅苏台有蒙八旗二十万,唐努乌梁海有五万,内蒙古六盟有八万。蒙八旗都是骑兵没有火器,而满八旗因觉火器犀利已经逐步放弃骑射,多以步兵为主了,装备抬枪和火枪甚多,其他也只是大刀长矛,不过火炮却是从英吉利和普鲁士引入,相当犀利。”李靖远马上对邱翼飞另眼相看,没想到自己随便一问对方居然不假思索的就把大金国的兵力部署和武器情况全说了出来,显然平时相当留心,果然不是平常人物,心中暗暗欣赏。

“不知先生认为我们如何举事?”邱翼飞信心十足的一笑:“其实在下也觉得金国政府腐败无能,只知道醉生梦死,根本不可能发奋图强,只有武装起义才是使国家强盛的办法,所以在下一直秘密的准备,已经有了一定进展,已经秘密训练了两百多人,只是武器缺乏。”李靖远听的眼睛一亮:“武器的事情我来解决,我们可以先农村后城市,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一步一步的搞。”邱翼飞略一思索连忙点头:“主公高见呀,现在的官员都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先占领农村可以获得农村的人力和粮食资源,又不会触动城里官员的利益,他们为了不被皇帝斥责是不会有什么行动的。即使他们派兵围剿,老爷岭山区背靠长白山连绵甚广,我们大有周旋的空间,也不怕被消灭。”李靖远拍案而起,说干就干,明天咱们就去看看这些人。

初冬的阳光照在覆满白雪的老爷岭上,发出耀眼的光芒,林海里偶尔可以看见在雪地中觅食的狍子和雪狼等动物。在山下的一片空地上整整齐齐的排着五排人,邱越也在队伍里。他们笔直的站立在寒风中纹丝不动,眼睛炯炯有神,让人一看就知道是经过了严格训练的战士,这让站在他们前面的李靖远看的不住暗暗点头,看来邱翼飞真不是等闲人物,看他训练的士兵个个精神十足又训练有素;举手投足间透着精干真是不可多得。邱翼飞见李靖远连连点头,不仅有些暗自得意,上前两步对李靖远说:“主公,你看如何?这些是我特意挑选出来的头脑灵活,身手敏捷的精壮,除了训练我还教了他们识字。”李靖远心中一动:“好呀,大力培养一下都可以成为独当一面的好手,不过还需要一些训练。”邱翼飞听了一楞:“主公,我已经训练的很严格了,还要怎么训练。”李靖远神秘的一笑:“你难道想让他们当战士吗?我到要挑选一下,优秀的以后恐怕要当独当一面的大员,稍差的其码也是中级军官吧。”邱翼飞用奇怪的眼神看了他一眼:“主公,这些应该算是我的亲信了,您想这么着力的培养他们,不怕以后让我的势力做大,使您的政权不稳?”李靖远拍了拍邱翼飞的肩膀:“你能这么说就说明你不会对我怎么样的,既然我接受你做我的部下,我就会全面的信任你。还有以后我们的队伍没有个人势力,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中华的崛起。”“中华的崛起嘛。”眼中发亮的邱翼飞喃喃的说着。

李靖远不经意间的言语感动了邱翼飞,终其一生,邱翼飞都忠心耿耿的跟随着李靖远,二十年以后,已经时任中华民主共和国总理的邱翼飞写了自己的回忆录,在他的回忆录《人生的机遇》中提到“从那一刻起我真正的被总统的领导风范所感动,他是第一个让我拜服的人,也是唯一的一个,他的人格魅力和博大的胸怀让我觉得自惭形秽。”

第四章 恶霸伏法

第四章恶霸伏法

当次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刚爬上树梢的时候,初冬的寒风还有些让人瑟瑟发抖,而在老爷岭山下的一片空场却是一副热气腾腾场面,二百多个精壮的汉子手拿各种长短器械,正在做一对一的练习。在空场旁边站着两个人,正是李靖远和邱翼飞,邱翼飞正在对着场内指指点点的给李靖远解释:“主公请看,我为了让他们感觉真实的战场上的气氛,废除了朝廷军队那样中看不中用的套路演练,选了这种一对一的搏杀训练,这样的训练才可以出成效呀。”李靖远摇了摇头:“翼飞,你的训练思想已经落后了,现在已经不是冷兵器的时代,现在的武器是步枪火炮,不是大刀长矛了,以后的战斗肉搏战会越来越少,这样的训练已经没有什么用武之地了。我准备开办一个军校,他们就是第一批的学员,我要教给他们最新的战术,最新的思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打败朝廷,建立全新的中国。既然你已经教了他们识字,我就省力多了。”

“唉,我何尝不想用西方的线形战术训练他们,可是现在朝廷严格控制火器,没有火器训练了也没用呀,还不如练练搏杀有效一些。”

“我说的最新战术也不是线形战术,那些已经早在二十年前就落伍了,国外的军队已经很少有用的了,从今天起我来亲手训练他们,你继续教他们文化。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没有战斗力的军队,翼飞兄紧记呀。至于火器,我可以解决的,这个你放心。”

“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没有战斗力的军队,主公的话真是发人深醒呀。”李靖远被他说的脸一红,没想到自己无意中盗版了毛爷爷他老人家的话,怕邱翼飞看见自己尴尬的表情,赶快转过身;向正在训练的士兵大声说到:“大家停下,全都过来。”全场的士兵全都停下了训练,很快排好的整齐的队伍。

李靖远大声宣布:“从今天开始东北陆军军官学校将在这里成立,你们就是第一期的学员,从今天开始你们在也不是满人老爷的包衣奴,在不是下等人,你们要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一切。在这里你们要学习各种新的战斗技能,学习指挥军队的方法。你们是就中国未来的将军,你们就是中国未来的希望。你们要努力的学习,争取早日学会杀敌的本领,把那些欺压我们汉人的鞑子消灭掉,不仅我们要翻身,所有被压迫的民族都要翻身,我们要把那些压迫我们的人踩到脚底下。”说到这里李靖远忽然想起了瞿先生写的那段《热血日报》创刊词,于是他即兴的把这段话稍加改动后作为这次演说的结束语说了出来:“开创不世基业的是热的血和冷的铁,现在腐朽的金国政府占有冷的铁,而我们弱者只有热的血;然而我们心中果然有热的血,不愁将来手中没有冷的铁,热的血一旦得着冷的铁,便是那些官老爷们的末日。”后世的史学家评论道:“国父的第一次讲话并不非常成功,但是确实鼓舞起了这些学员的热血。”这些学员在以后的岁月中虽然牺牲很大,但也能人辈出,活下来的最差也成了少将,几乎包揽了新中国军界半数的各方大员,而这一天也成了公认的新中国军队的成立日,成为新中国的建军节,让我们记住这个承载着中华腾飞之希望的日子吧~~~一八八八年十一月五日。

第二天早晨,已经领到枪的学员们早早的排好了整齐的队伍,听李靖远给他们上第一堂课:“今天是你们第一天上课,我先说一下每天的训练内容,上午是体能和战斗技能训练,下午是战术课和文化课。今天的第一课是负重十公里越野跑。全体都有向左转,跑步走。”李靖远一马当先带着学员开始了越野跑,在老爷岭山区根本就没有多少平地,而李靖远又刻意的训练大家山地作战的能力,虽然这些学员都是本地人,可是十公里不停的翻山越岭,身上背着二十公斤的枪和背包,又不许减速,这么下来也都快散架了,可是看着李靖远也跟他们一样在跑,也不好偷懒。李靖远看着这些喘息不定学员心里暗暗赞叹:“对于这些没经过严格专业训练的人来说,体能已经相当不错了,加上专业的训练应该可以成为一支精兵。”

李靖远看着大家喘息以定宣布到:“明天开始我们要在山上修建校舍,三天之内要修好。从第四天开始继续训练,今天下午自由活动,明天早晨在这里集合。”

学员走后,邱翼飞走了过来:“主公居然如此好身体呀,比这些本地人爬山还要在行,发给我们的枪械又如此犀利,在下闻所未闻呀,真是厉害。”摸着自己腰里的“蟒蛇”转轮手枪,邱翼飞赞叹不已。

“这没什么的,我还有四位异姓兄弟,他们去了天津,等他们回来可以造出比这些更好的武器。”

“哦?那属下到要好好的见识见识了。”

接下来的两个月,李靖远在新建好的学校里和学员们一道训练,上午让他们学习队列,匍匐,射击,拼刺刀的基本动作和攀岩等军事技巧,下午除了邱翼飞教的文化课,李靖远还教他们战术课,将现下最实用的散兵线战术,步炮协同战术,游击战和运动战,以及专门对付坚固工事的小步兵群渗透战术等都倾囊相授。

为了增加学员们的实战经验,李靖远决定带领这些学员在附近镇压一些民愤极大的土豪劣绅,将土地分给了无地的农民,即能扩大自己部队的影响,又可以解决学校的资金和粮食问题。经过周密的侦查,很快就锁定了附近一家姓周的地主,这个地主叫周琦昌,年轻的时候曾经当过土匪,年岁大了以后就洗手不干了,带着抢来的金银珠宝到这里盖了一座宅院,买了数百亩良田,当起了富家翁。此人虽然年岁以高,却脱不了土匪习气,对佃农和长工们非打即骂,私设公堂买卖人口也是常有的事。虽然民愤极大,可他手下却有一些当过土匪的护院,仗着三十多支火绳枪和五十多个彪悍的护院为所欲为。方圆百里之内都知道有这么一个“周阎王”。

经过仔细侦查,周阎王的宅子是青砖垒砌有三米多高,四个角起有碉楼,只有一个大门可以出入,在墙外还挖了一道三米宽,五米深的封锁沟,用一个吊桥通行,端的是坚固异常,极难攻打,周阎王又知道自己民愤太大,平时很少出门,要抓住他是很难的。李靖远并不急于攻击,而是秘密和附近一些百姓详细的了解情况,那些百姓听说他们要抓周阎王积极性都很高,很快为他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情况。前两天周阎王的管家来这里收欠下的租子,不过并未收齐,眼下以近年尾,很快他还会来收租子的。对于这个情况李靖远是高度重视,他和全体学员都潜伏在了这个村子里,封锁消息,等待收租子的管家的到来。

第三天中午,周阎王的宅子门大开,不一会儿出来了三十几个人,径直向这个村子奔来。为了将他们全部活捉,李靖远让学员们隐藏到附近在农家里。骄横的王管家今天带着三十几个打手来是为了好好的给那几个没交齐租子的佃户松松筋骨的,居然到了年尾还没交齐,让自己这么大冷的天还要跑出来。他们三十几个人根本没什么戒备,大摇大摆的进了村,王管家拿出账簿翻看,正盘算着先去哪家,忽然从几个路口跑出一些端着枪的人,把他们包围了。这些人来收账,只带了棍子和皮鞭一类的武器,根本不敢反抗,立时被掀翻在地,一个个都被绑了起来。那个王管家还没闹明白是怎么回事,一个劲的问:“诸位兄弟是那个山头的人马,可别打了自己人,我们掌盘子的可是大名顶顶的周老爷。”李靖远见他们把自己当成了土匪,也不解释,用手枪把子敲了敲他的脑袋说:“你小子老实点,带我们进宅子,否则有你好看的。”说完让三十几个学员换上那些打手的衣服,一律配备手枪,自己也混在队伍里,让两个学员押着王管家走在前面,径直来到了宅子门前。架着王管家的学员叫高一波和冯轻羽,他们和另外一个负责在村内看俘虏的叫陈冲的年青人是这些学员们选出来的队长。只见高一波用枪在王管家的腰眼上一顶说:“小心点说话,否则我立刻把你撂倒。”王管家吓得连连点头,对宅子上喊:“我回来了,快开门。”碉楼上的护院见是王管家也不疑心,就打开门放下了吊桥,一行人押着王管家迅速的通过了吊桥。刚一进宅子王管家趁高一波不备,猛得一甩,甩开了高一波,一面向里面跑一面大喊:“有人劫宅子,快来人啊,赶快来人啊。”高一波一见他跑了甩手就是一枪,直接爆了王管家的头。但是这时已经惊动了碉楼上的护院,他们依托坚固的工事向下猛烈的射击,幸好大家都已经进了宅子,只要向碉楼下面靠过去就没事了。今天大部分的护院已经在和王管家出去的时候被俘虏了,所以现在宅子里人手严重不足,剩下的十几个人,有三个碉楼只是每个上有一个望风的,其他的全在一个碉楼里打牌喝酒。那三个望风的早已经被枪法好的学员打了下来,而人多的这个碉楼却够不到死角里的学员们。

猫在碉楼下的高一波见已经被发现了,立刻用手枪对准碉楼的大门锁连发四枪,把锁打坏了。伸脚一踹门,第一个冲了进去,后面的学员也紧跟着冲了进去。那些护院用的是火绳枪,刚才打了一发还没来得及装药,见有人冲了进来,只好抄起大刀冲了下来,被学员们乒乒乓乓一顿乱枪送上了天。

周阎王住的大院里只有两个护院,很快被赶来的大队学员收拾掉了,整个战斗只持续了半个小时就结束了,学员们只有两人轻伤,打死了十三个护院,包括在村里被抓的和周阎王的家眷总共俘虏了五十多人,周阎王也措手不及被抓了起来。周阎王吓得全身冷汗直冒,见一群人簇拥着李靖远走了过来,知道是首脑人物,赶快上前哆哆嗦嗦的说:“求你们不要杀我,我的钱全给你们,只要你们放了我。”李靖远轻蔑的看了一眼已经吓得颜色更变的周阎王说:“我不会杀你的,让百姓们决定你的生死吧。”听李靖远前半句周阎王还升起了一丝希望,一听到后半句直接瘫倒在了地上。

经过学员们在村里大力宣传,第二天正午在大宅的门前空场上举行了周阎王的公审大会,附近四庄八村的来了很多的人,会上大家群情激愤,有的说要把它扒皮抽筋,有的说点天灯,各种意见五花八门,各种诉苦也让大家潸然泪下。最后李靖远讲了我军的政策,大家才一致同意将他枪毙,周阎王和几个罪大恶极的护院被当众镇压,而他的家眷和其他护院都被遣散了。为了扩大义军的影响,又把周阎王存的部分粮食分给了穷苦的民众。随后军校被搬到了这座大宅里,学员们又以这里为基地将方圆百里内民愤很大的土豪劣绅和所有满蒙地主们处决了一批,将粮食和田地分给了那些贫雇农们,而对开明的汉人地主士绅们只是要求减租减息,并未有什么过激的行动。这些举措让李靖远的名声很快就传开了,附近的许多的青年纷纷云集要求加入,本着宁缺勿烂的原则,李靖远只是挑选了其中的一部分精壮的充实到队伍里。就是如此挑挑拣拣的,一个多月的时间还是发展到了三千多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