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娇妻来种田-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凌狼瞅着他们两个小年轻的样子,轻笑一下摇摇头,说:
“还是年轻好啊。年轻可以想说什么说什么,想做什么做什么。”
看似感慨,实则是提醒齐妙,不能胡说八道。
重重打了个“唉”声,冲着无字碑磕头。连磕三个,冲着独孤寒又道:
“那现在怎么办?消息放出去,我又顶了这么个定时炸弹。”
最近出门,她都用何殊给的脂膏遮盖,可到底不是长久之事。
“放心,我能娶你,自然也能要的起你。”独孤寒霸气的说完,从凌狼手里接过酒坛子,倒在了无字碑前。
齐妙看着仍旧没有什么动作的父亲,轻叹口气凑过去,伸手拽了拽他的衣袖。
没反应,但涣散的目光,聚焦了。
“爹,您身子还在恢复呢,这酒……别喝了。”
轻柔的声音,让梁安慢慢转动脑袋,盯盯的看着她,说:
“第一次他来家,我受伤了不能喝酒。紧接着你奶去世,都没好好陪他。再来的时候,家里事儿多,更没时间陪他。一来二去,这顿酒……我们哥俩就好好喝回。”
“都活着啊,那么多年了!本以为我们的时间很充足,可到头来……这顿酒竟然还是没有喝成。我……我……”梁安哽咽,抬手就要往嘴里送——
被齐妙一把按住了。看着他认真的摇摇头,说:
“爹,若您今日身子没伤,您想喝多久我绝不拦着。可是现在……一旦您喝了,恢复不到原来的程度,您怎么办?云叔父泉下有知,也不会容许爹这般胡来。”
凌狼听了,吸了吸鼻子,道:
“红狼啊,这就是命!咱们狼组的命!皇上已经说了,这次殿下带的军队就赐名为‘天狼大队’,隶属于皇室管辖,不归兵部。”
“大哥多年的心愿,马上就要实现。等旨意颁发、你的伤就好了,到时候我陪你过来,好好跟他喝一顿。你现在就别逞强了,啊!”
梁安没有说话,齐妙也不敢再劝。
平时怎么撒娇都无所谓,可到了真章这会儿,她还是很怕亲爹的。
只能一脸殷切,满眼期待的看着梁安,期待他能听劝,听凌伯父的话。
一炷香后,梁安的手松开,酒坛子掉在地上。惯性使然,滚了两个圈,然后里面的酒,“汩汩……”的往外流。
齐妙松口气,凑过去挽着他的胳膊,说:
“爹,您放心,咱们一定会找到杀害云叔父的凶手。到时候带着他过来,就在云叔父的坟前解决他,啊!”
梁安闻言,用另外一只胳膊拍拍她的脸颊,道:
“傻丫头,担心了?”
“嗯。”齐妙点头,没有任何隐瞒。
梁安看着一旁跟着的独孤寒,长叹口气,又道:
“殿下,我就这么一个闺女。既然殿下看上了她,也是这丫头的福气,我这个做爹的没话说。但是,我只求殿下一件事儿。”
“伯父请说。”
“若殿下守不住曾经在七家屯说的话,就请殿下应允,让我把这丫头带回来。”
独孤寒蹙眉,对于梁安这话有些不愿意。可看到他满眼殷切的样子,最终还是重重叹口气,说:
“您说的那个没可能。本宫是个军人,军人重诺,本宫不食言。”
一声“本宫”,提醒了梁安。随后,梁安苦笑着摇摇头,松开闺女,抱拳一下,说:
“多谢殿下许诺。”
凌狼再旁,眼瞧着情势有些紧张,忙摆摆手,道:
“殿下,把妙儿送回去吧。这几日他们在南山寺斋戒,出来太久不好。”
“对,对。”梁安恍然大悟,看着齐妙不禁又嘱咐着说,“照顾好你娘跟恒哥儿,庙里不像家,啊!”
“放心吧爹,寺庙一切都很好,我娘也很好。”齐妙说完,又冲无字碑磕三个响头,这才拉着独孤寒离开。
其实,她也想赶紧把人拽走。再任由亲爹说两句,估计他得火了。
她曾经提及过,若是他守不住诺言她就离开,可那会儿他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今儿也就是因为这人是她爹,换个人估计都……
凌狼见二人离开,轻叹口气说:
“红狼啊,你也是。当着殿下说那话,你就不怕惹恼了他?”
“我……”梁安原本还理直气壮,随后犹如泄了气的皮球,喃喃的道,“我当然怕了,不是因为妙儿,我也不敢说啊!”
“儿孙自有儿孙福。傻子都看的出来,殿下对妙儿什么样子。你啊,就别担心了。再说宫里的皇上也一直没选后,那帮老家伙都算计皇上呢,没时间算计你女婿。”
梁安听凌狼这话,没有反驳。而是靠着无字碑,瞅着已经看不到闺女身影的方向,说:
“话虽如此,可是……我怕啊!大哥抢先把我们一家摘出来,我用刚满一天的女儿把她换出来,这就是我闺女、我的命啊!”
“她好了,日后到了地下,我也能有脸去见大哥。不然……我怎么有脸面对啊。”
梁安说着心里的无奈,凌狼听得很是理解。看着两坛已经流空的桑落酒,轻叹口气,说:
“算了,想这么多都没用,走一步算一步。还有我呢,我也在宫里,我会帮妙儿的。”
黑子站在一旁,恨不得自己就是个先天性耳聋的人。
这俩人说话,毫不顾忌,根本没理会他这么个人啊……
第538章 不办得了!(一更)
曹氏一行人在南山寺小住,不仅没给寺庙添麻烦,反而帮着做了许多事。
一进七月,寺庙最忙。
七月半,中元节,俗称鬼节。寺庙要这天念经、超度亡魂,烧些寒衣、纸钱,给那些孤魂野鬼。
曹氏等人没什么事儿,吃过早饭便去寮房,帮着师傅们叠纸钱,做寒衣。
一直到第三日,按照计划,他们该下山了。
用过早斋,便回寮房收拾东西,准备下山回家。
住持师傅闻讯赶来,把准备好的受过香火的几串捻珠,赠与曹氏,说:
“阿弥陀佛,施主小住几日,帮着庙里做了不少事。贫尼没什么旁的可赠,此物开光、受了香火。能辟邪、驱灾,万望施主不要嫌弃。”
曹氏一瞧捻珠,忙不迭的伸出双手接过,感激的点点头,道:
“多谢师傅。您就是不来,我也想厚着脸皮跟您要呢。”
“阿弥陀佛。”住持师傅念完佛号,转身走了。
曹氏顺手就把一串捻珠给李明恒戴上。齐妙看着母亲的做法,心知她的用意。
古人说孩子眼净,经常会吓到、受惊之类,用开光的佛珠压住,能让孩子免于惊吓。
楚嬷嬷把东西都收拾好,慧可师太前来相送。
一番折腾,辰时末终于回到家,梁安跟卢长东都在家中呆着。
梁安呆着正常,他受伤了,在衙门那边告了假。
但是这卢长东……
梁桂芳冲梁安行礼完快步走到丈夫面前,纳闷的看着他,话到嘴边没有说。
梁安自然的接过媳妇儿怀里的恒哥儿,一边走、一边说:
“明天巳时一刻宫里来传旨,所以翰林院那边给长东放了假,他昨儿就在家了。”
时间定了,日子也定了。
曹氏一直提溜的心,终于再次提起来了。
圣旨宣完,他们家又该闹腾好一阵子,而且还是那种……不能避免的闹腾、还要笑脸相迎!
从南山寺回来,由于第二天就要宣读圣旨,所以府内上下又一次进行了大扫除。
齐妙等人都各自在自己的院子里,不能到处乱走,继续静心、斋戒。
听黑晴说有的人家的女眷,在知道要接圣旨的时候,都得在祠堂跪着、念经、抄经文。
齐妙十分庆幸,他们家规矩还算可以,不是那么多,否则……
外面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接着管家宋福走进来,抱拳行礼,激动地说:
“小姐大喜,小姐大喜。大少爷平定了幽冥谷,不日就带人折返回京。”
在府内,梁桂芳是大小姐、梁桂兰是三小姐。讲道理齐妙应该是二小姐,不过府内其他的下人,都是称呼她问“小姐”。
毕竟她算是嫡女,是这家正经的小姐。
齐妙正跟黑晴闲聊呢,听到宋管家这话怔住了,随后问道:
“我爹娘可知道?”
“知道,知道。小的就是先去告诉了老爷、夫人,回来告诉您的。”宋福笑呵呵的回答。
齐妙心里虽然明白梁汉森此去就是捡漏,可仍旧十分高兴。
这次回来,就不会再走,正经的顶门立户了。
看着管家想了一下,说:
“大少爷立功是好事儿,中元节快到了,管家安排一下,去善堂施粥七天,也算给家里积福。”
“是,小姐。夫人也这么吩咐的,奴才这就去做。”管家说完,转身出去了。
善堂,相当于现代的福利院。当今皇上继位之后设立的地方,专门收留老弱病残。每天定时发放三餐,换季给做粗布衣服。
反正衣食无忧,能得善终,也算当今圣上登基之后,最有显著效果的政绩。
齐妙带着黑晴出了水云居,离老远就看见李嬷嬷急匆匆的过来。这个时间恒哥儿在睡觉,齐妙走过去,说:
“姨母听到信儿了?”
“可不是。宋管家特意让人过去告诉的。哎哟哟,汉森可真是争气哟。”李嬷嬷高兴得不行,拉着齐妙的手,一个劲儿拍。
二人结伴来景珍阁,曹氏正跟梁桂芳履量圣旨之后,如何在家里宴请宾客的细节。
席面、回礼都相当考究。上到吃饭的宴席,下到一块点心……
楚嬷嬷就在一旁,偶尔还帮着出出主意。梁桂芳基本就是听得,她心里明白,曹氏之所以拉着她,就是让她学。
等他们家自立门户之后,这样的事情肯定也不少,到时候万一办砸,跌的是自家脸面。
曹氏弄了一圈之后,无语的拍桌子,说:
“太烦了,太多事儿了。”
梁桂兰再旁忙不迭的点头,那个滑稽的动作,倒是把曹氏给逗笑了。
卢长东放下茶杯,看着笑出声的曹氏,道:
“三婶儿,何不把事情交给管家、还有楚嬷嬷他们做呢?小侄看着他们好像很有经验。”
李嬷嬷挨着曹氏,听到卢长东这话,摇摇头,解释说:
“不一样的。这种事情当家主母来做,显得重视。虽然都是自家下人,可难保有人不多嘴。”
“哦,这样啊!长东受教了。”卢长东抱拳行礼表示感谢。
文人规矩多,李嬷嬷已经见怪不怪了。
曹氏转悠着茶杯,略有些赌气的说:
“在七家屯,就摆桌吃个喜就行。可在这儿,不仅吃喜、还得给拿回礼,烦死了。不办得了!”
轰——
曹氏这话说完,梁安倒是没吱声,李嬷嬷再旁听了,不赞同的道:
“秀梅啊,这事儿可不能由着咱们任性啊。来者是客,难道真的要拒之门外?”
“是啊三婶儿,京城不像咱们家那边,这边规矩大啊!”梁桂芳也赶紧劝着。
她是了解三叔的。真要是三婶儿不想做,他或许还真的会同意、答允。
卢长东虽然没有说话,但一双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曹氏,生怕她真的拍板。
屋内的氛围顿时紧张了,曹氏见大家伙儿这般摆摆手,长舒口气,道:
“都别紧张,我就随口一说。”
“那就好,那就好。我就怕你真的这么做,到时候又该让人说三道四了。”
李嬷嬷一心为了梁府,曹氏心里明白。看着一直没有说话的闺女,用手在她面前晃了晃,道:
“想什么呢,都愣神了。”
“没事儿。”齐妙耸肩,看着曹氏笑眯眯的说,“娘,我有个想法,说出来您跟大家伙儿听听?”
曹氏闻言点头,放下茶杯,道:
“你说吧。属你一天天鬼主意多。”
这话齐妙权当是亲娘夸她呢,故弄玄虚的喝口茶,慢条斯理道:
“是这样的,善堂那边需要朝廷发放粮食、还有应季的衣服。如今已经七月,再有俩月就到了深秋,倒不如让前来道喜的宾客,就送五尺毛青布。”
“咱们收好之后找绣娘,让他们帮着把棉衣缝出来,这样等过冬的时候拿去善堂,也省了朝廷一笔开销,还算我们一家的心意。”
五尺毛青布,对于那些人来说可不算什么好东西,自然也就不需要回礼。大家来吃顿饭,也就可以了。
曹氏心里很同意这个想法,不过却也不敢拍板决定,扭头看着楚嬷嬷,征求她的意见。
到底在京城呆了那么久,她对这边还是很了解的。
李嬷嬷等人也都没有说话,全都一股脑的将目光移到了楚嬷嬷那里。
瞬间成了焦点,楚嬷嬷略有些为难的说:
“这……京城没有这样的先例啊!”
“没有不代表不能做吧。”齐妙撇嘴,不以为然的说,“再说了,他们送那么贵重的东西,也不一定出自真心。更何况……”
“京城内怕是不少人都等着抓咱们的把柄吧。若是真的铺张浪费,倒给人诟病了。不如这般,清水一点,做的也家常,怎么样?”
齐妙说完期待的看着大家伙儿,虽然没人同意,但也没有人反对。
梁安最终点点头,拍了下桌子,道:
“就按照闺女说的办。接了圣旨我们不声张,若真有人要道喜,就给各家下帖子,特意注明五尺毛青布的事情。”
齐妙见爹爹支持,笑眯眯的点点头,说:
“还要标明这布有什么用途,干什么用。别到时候让人得了话把,更烦人。”
“对,二妹这话不错。既然我们要小心就得做到毫无缝隙。免得有人见缝插针,就讨厌了。”卢长东也点头赞同。
曹氏见大家伙儿都赞同,顿时高兴了。家常菜她拿手啊,五尺毛青布的席面她能张罗,免去了回礼、精致的点心就更让她舒心了。
事情说定,一片乌云散去,楚嬷嬷屈膝行礼,转身出去了。
梁安见她走了,又瞧着家里人齐全,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说:
“孩子他娘,有个事儿我一直都没跟你说。”
“什么啊?”曹氏纳闷的问着,扭头看着自家闺女。
齐妙一脸懵,忙不迭的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道。
梁安没卖关子,放下茶杯,道:
“是这样的,我在落霞镇养伤的时候,镇南侯阎侯爷去了。他的意思是……”
梁安将阎文渊想结亲的想法,跟妻子说了。
他很尊重媳妇儿,像儿子亲事的问题,他不可能擅自做主,总要让媳妇儿拿主意。
女儿的婚事没办法了,但是儿子一定要让媳妇儿拍板####昨天由于没网所以没上传章节,今日依旧五更,努力,加油!
第539章 再次接旨(二更)
大家伙儿听完梁安的话,纷纷将目光移到了曹氏面前。
三房就一个儿子,而且娶进来的儿媳妇不日就能当家。
这对于三房来说,绝对是大事儿,不能含糊。
曹氏手抖,端茶杯的样子都能看得出来。
齐妙心里清楚,这对于母亲来说,是个很大的事儿。
首先,哥哥娶妻,意味着她要成为婆婆,往后这家就得跟儿媳妇商量着来。
其次,一直都做儿媳妇,冷不防成为婆婆,她心里的承受,也不小。
再有,养了那么多年的儿子,娶妻之后她便不能像以前那般,心里落差很大。
曹氏费劲儿的喝了口茶,看着屋里一直瞅她的家人们,下意识的咽了下口水,说:
“安哥,侯爷的女儿那么尊贵,咱们家……能高攀的上吗?”
梁安看着她有些难以置信的样子,重重点点头,道:
“是侯爷自己提的。他跟我说在南境的时候就相中咱家森儿了。说森儿靠谱、实诚、办事爽利,是个好苗子。”
“好苗子是不假,可是……”曹氏扭头,看着卢长东不放心的又问,“咱家跟侯爷家结亲,旁人会不会说是咱们联姻啊!”
“会。”卢长东没有隐瞒,直接点头承认。
“那这……”曹氏局促,有些拿不准主意的看着丈夫,咬唇道,“安哥,那咱们就算了吧。”
齐妙一听“算了吧”,赶紧起来来到她身后,素手轻柔的捏着她的肩头,说:
“娘,您别这么大的压力。侯爷那人很好,我在军营也都看见了,他家几个孩子,就剩下一儿一女。儿子现在戍守西南,京城就这么一个女儿。”
“二妹,我听说这个女儿……并不是嫡女啊!”卢长东纳闷的说着。
嫡庶尊卑,这在京城是最忌讳的敏感话题。
卢长东的话是什么意思大家都清楚。真要是梁汉森娶了庶女,那可就……
别看曹氏是农家出身,可听到这个事儿,也不禁扭头看向了齐妙。
齐妙明白的点点头,一边继续揉着母亲的肩膀,一边说:
“娘,我听殿下曾经说过,侯爷很喜欢这个女儿的生母。而且,这个生母曾经跟侯爷去过战场,二人相互扶持。”
“可惜好久不长,剩下女儿没多久便死了。所以这女儿一直都寄养在侯爷夫人膝下,虽不是名义上的嫡女,可到底就这么一个女儿。”
曹氏听了“啊”一声,算作回应。
梁桂芳再旁想了想,轻声的问:
“妙儿,那照你这么说,当初你去军营做军医,侯爷之所以没有反对,是因为有侍妾曾经去过军营,对吗?”
呃……
梁桂芳的话让齐妙怔住了。说实话,她没考虑这么多,不过这会儿被人提醒,貌似……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怪不得品军医那么反对她在军营的时候,镇南侯拍板敲定,说什么都让她在那边负责。
想到这儿,轻轻地点点头,说:
“可能吧。应该是这么回事儿。娘,侯爷作风不错,而且他的那个儿子我见了,人也很好。在军营的时候,一直都很照顾我哥,侯爷也照顾。”
“这样的舅哥、岳父对于我哥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至于您担心的联姻,这个不用。侯爷曾经说了,回到京城就请辞,不会让人说闲话的。”
“啊?侯爷为了咱们家森儿辞官啊!”曹氏惊讶的说着。
李嬷嬷闻言也觉得不可思议,话到嘴边刚要说,外面传来婆子的声音——
“姨奶奶,小少爷醒了。”
李嬷嬷忙不迭的起身,看着曹氏张了张嘴,后者秒懂的冲她颔首,说:
“快去吧。恒哥儿看不到姐姐,会闹得。”
“嗯,那我先走。”李嬷嬷说着,快步离开了屋子。
齐妙等屋门关上,顺势坐在李嬷嬷刚才做的椅子上,说:
“娘,侯爷也不是为了我哥特意请辞。他说自己年纪大了,也该给年轻人让让路。总不能老在这个位置,所以打算辞官,让有本事儿的年轻人冒头儿。”
“哟哟哟,去军营才多久啊,居然会说你爹总说的话了。”曹氏有些打趣的道。
看着梁安想了一下,仍旧谨慎的说:
“安哥,这事儿……暂时不着急。等真要是宴请宾客的时候,咱们特意邀请一下,看看这位小姐。”
“咱家简单、本分,森儿以后……我也不能让他有什么三妻四妾。咱是本分人家,断不能做那样的事儿。”
“所以,这儿媳妇一定要好好挑。不管是长相、人品还是为人处世。总不能委屈了咱们森儿,也不能委屈了咱们俩。”
曹氏这话说的很实在,梁安等人也都明白她的意思。
的确不能太过草率,总要打听打听,问上一问。
松儿还是自己找的媳妇儿呢,森儿这个不能说自己找吧,也不能太委屈了他……
……
“圣——旨——到——”
转天巳时一刻,宣读圣旨的公公,准时来到了梁府。
就在梁安家的大门口,抑扬顿挫的喊着。
话落,跟着过来的公公,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宫里鞭炮,挂在梁家门口两侧。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震天响的鞭炮声,让来往的行人,全都聚集在稍微远一些的位置,停下、等着看热闹。
想靠近,但是不行,有官兵挡在那,根本靠不得前儿。
鞭炮声响过,一直紧关的梁府大门突然打开,管家宋福带人铺上红苫。
梁安、卢长东一身官服走在前面,后面是穿正装的曹氏、梁桂芳等人……
大家跨门槛儿,下台阶,走了差不多有一米左右,纷纷跪在地上。
从梁府的大门往里面看,院子里正中央处,放着供桌、香案、供果……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巡防营总兵梁安之子梁门汉森……屡屡犯险,屡建奇功……着钦封安抚使把总,正六品……白银千两……”
“梁安之养女、定北将军遗腹子文缪郡主齐妙……医治伤兵及时,从根本上减少战场死亡人数,朕感欣慰……着婚期定于冬月二十六……”
“梁安之亲侄梁门汉松,屡屡跟其子舍身犯险,偷袭敌军后方……着钦封七品城门史,掌管京城内外一带安危……”
“……梁安夫妻教子、教女、教侄子有功,赏黄金千两,玉如意一对,夜明珠一盒……钦——此——”
“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道圣旨,整整念了差不多二十分钟。抑扬顿挫,高亢激昂。
齐妙有短时间都担心,担心他说的太激动,再被自己口水呛到了。
好在有惊无险,一切都很顺利。
一家之主梁安,双手举过头顶,恭敬地接过圣旨。
公公反手,把人扶起来之后,笑呵呵的说:
“恭喜了梁大人,这往后令公子、令侄子可就都在京城军营做事、前途无量啊。”
梁安谦逊的笑了笑,道:
“公公谬赞了,里面备了茶点,请。”
“请。”
一行人“浩浩荡荡”朝院子里走,老百姓开始七嘴八舌的议论了。
他们议论他们的,梁安家的正事儿还没有结束。圣旨请进来,放在供桌的正中央,点香、叩头,再次拜谢皇恩。
至于赏的的那些金银,这会儿管家宋福带人引着那些公公去到库房,清点、交接。
这是个重要环节,丝毫不能马虎。
等宋福将库房门重新锁上,前院这边已经把供桌撤了,卢长东、梁安正陪公公在客厅喝茶。
感谢的话自是要说,好在这位传旨公公还算本分,并没有太过拿架子。
当然,他也端不起来。齐妙跟独孤寒的婚期都订了,他怎么敢顶风作案。
放下茶杯,瞅着梁安卖人情的说:
“梁大人,今日在宫里,小的听说有人反对郡主跟殿下的这门亲。以牛家、栾家反对声最高,再有就是……内阁的 曹广林曹大人反对声也大。”
梁安听了缓缓点头,放下茶杯,淡淡的道:
“小女这身份……的确有些尴尬、委屈了殿下。”
传旨公公听到这话,不在意的摆摆手,笑说:
“梁大人自谦了。您的所作所为,京城上下哪有人能敌?殿下此刻还跟侯爷在京郊侯旨,并不知道朝堂发生的事儿。若是知道,定第一个不容许了。”
卢长东起身,把曹氏老早给他准备的东西,放在桌子上,说:
“多谢公公告知。一点小心意,还望公公润润手。日后若有什么突发消息,还望公公能提前告知。”
“哎哟,这哪儿好意思啊!”嘴上虽然这么说,不过手揣银子的动作,丝毫不含糊。
在京城传旨,那是太监们的美差。
哪一户打赏的银子,低过五十两啊!
揣起荷包,冲卢长东笑呵呵的点头,说:
“卢编撰客气了。这点儿小忙算不的什么,算不得什么。”
荷包里是五十两银子,不算多也不算少,他还挺高兴。看着梁安,继续又说:
“梁大人,小的这旨意送到,您家公子的婚事可就不愁了。晨起三朝时,听到不少人都在问,问您家公子年方多少呢。”
梁安听了忙摆手,摇摇头,说:
“这个还真不能着急。去年中秋家父过世,这才一年光景。”
言外之意,想要梁汉森成亲,最少还得两年……
第540章 极度自信(三更)
传旨公公听到这话,不禁微微蹙眉。一脸严肃,好像有什么事儿一般。
梁安跟卢长东都看到了,二人谁也没说话。
好一会儿,传旨公公放下茶杯,扭头看着梁安,说:
“梁大人啊,若是这般情况……郡主跟殿下的婚事,怕还要再等等。”
梁安不解,圣旨都下了,怎么还能再等等!卢长东有些明白了他的意思,抱拳拱手,说:
“公公,这事儿应该不至于吧。二妹是梁家养女,不必守孝。”
“话虽如此,就怕那些人用‘孝道’压制郡主啊。”传旨公公语重心长的说着。
梁安恍然大悟,随后起身,恭敬地抱拳行礼,开口说:
“多谢公公提醒,梁某感激不尽。”
“梁大人客气了。”传旨公公还礼,随后看着他又说,“小的还要回宫复命,就不多呆了。梁大人,告辞。”
“公公慢走。”梁安跟卢长东亲自把人送出府,显得十分尊重。
景珍阁正房内,管家宋福正跟曹氏报账。
梁汉森、齐妙的赏赐,分别、单独立了账簿。梁安夫妻俩的赏赐,仍旧算作公中。
曹氏看着三本账簿,儿子、女儿的很清晰,唯独他们夫妻俩的比较杂乱。
有进、有出,还有别庄那边的账目,全都拢在了一起,得仔细对下。
屋门推开,李嬷嬷一个人走进来。曹氏抬头看下,随后低头一边对账、一边问:
“姐怎么来了。恒哥儿呢?睡了?”
李嬷嬷来到跟前坐下,边倒茶边说:
“没有,跟妙儿、兰儿他们在凉亭子里玩呢。”
“哦。”曹氏快速的把最后一点账对完,这才合上账簿,看着宋福点点头,说,“就先这样,至于冬月小姐的嫁妆,就按照我之前说的做。”
“是,夫人。”宋福应完,冲李嬷嬷微微颔首,转身出去了。
屋子里,剩下曹氏跟李嬷嬷,二人互看一眼,都长舒口气。
这场大戏,就算开幕了,至于怎么往下演,还得顺其自然……
……
梁安家的这一次封赏,在京城引起了不小的热潮。
先不说梁汉森、梁汉松兄弟俩,就是齐妙这个婚期定下的日子,足以让人品头论足良久。
嫁的是谁啊,那可是当今太子爷,未来可就是……
梁府是什么身份,不久的将来那便是国母的娘家啊!
多少人想巴结都巴结不来的,何不趁此机会,赶紧送礼、贺喜。
奈何梁家一律没(mei)收,直接闭门谢客。
这热度没还没来得及退,七月十三这天的一大早,京城内外再次开了锅。
各个路口,各处拐弯,到处都贴着皇榜告示。
不管告示上内容是什么,如此大张旗鼓,必然是朝廷方面要有大动作。
一大早,遛弯儿的老百姓就都聚集在告示前,对这皇榜大眼瞪小眼。
有默念的,也有不认字,到处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