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娇妻来种田-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马车我没花钱,他给的。反正他送出来的东西也不能要回去,我爹娘那边,官家给配车了。至于我……就更用不到了,我骑马。你们就留着吧。”
  “那也不行,太过福了。”梁庐再次拒绝。
  旁的也就算了,马车啊,多难得的东西,就算是殿下送的,他们也不能那么没身沉,人家给就要。
  梁安看了一眼独孤寒,见他就那么慢条斯理的喝茶,心下立刻明白他的意思。看着自家哥哥,轻叹口气,说:
  “你们一会儿送我们去县里,回来咋办?家里得有辆车。况且……孩子他娘给临镇那边准备不少东西,眼瞅就要过年了,你们去送也得有车。”
  “那么多的地,就是雇长工也得有牲口犁地,留着吧。你们拿没事儿,我跟孩子他娘都有个闲官在身,你们有马车不会有人说的。”
  “谁说伯父是闲官了。”
  从进屋到现在,一直都没有说话的独孤寒,终于在这一刻开了口。放下茶杯,看着梁安淡淡的说:
  “宫内巡防营头目,必须是由靠谱、信任的人来做。”
  轰——
  简单的几句话,顿时让梁安都木了。
  旁人或许不知道,但是宫内巡防营是什么意思,他是知道的。
  而且……
  头目这个位置,那可是个肥差。
  不敢相信的看着独孤寒,张了好几次嘴,不知道该如何说。
  这么一打岔,便把马车的事情给岔过去了。独孤寒见差不多了,起身说要回去收拾收拾。齐妙自然得跟着,冲几位长辈侧身行礼一下,欲走——
  没想到独孤寒竟然转身,看着梁汉柏,说:
  “过完年去县里腾飞书院。”
  说完,不等他有所反应,直接拉着齐妙的手就走了。
  屋子里,几个人互看一眼,谁都没有说话。蒋氏沉不住气,看着梁安纳闷的问:
  “三弟啊,这去县里念书……那得多少钱啊!”
  梁汉柏看着母亲,轻咳两声,说:
  “娘,腾飞书院是官家办的,不收束脩,只要带口粮就好。我听……”
  “真的啊?哎呀妈那可太好了啊。”蒋氏高兴的不行。毕竟儿子念书,一年束脩二两银子。去了县里,可就省了二两银子呢!
  梁庐也很高兴,他想的不是银子,而是觉得县里教书要比镇上好很多。
  更重要的是,儿子不用每天来回走,遇到阴天下雨,他在家里也担心。
  相较于父母的乐观,梁汉柏有些为难地道:
  “我听书院的夫子说,腾飞书院不好进的。而且……要求也多,学的也杂。六艺、八礼、十项,全都学。我这……从来都没接触过啊。”
  梁安看着侄子,明白他的担心。摆摆手,故作轻松的说:
  “放心吧。既然殿下说让你年后过去,就一定没问题。二嫂啊,我有几套衣服料子还不错,给柏儿改改,让他穿的体面点儿,省的去县里被人家笑话。”
  “哎好,三弟放心,二嫂一定做,一定做。”蒋氏都有些语无伦次了。
  如果现在给她两块板,估计都得把梁安夫妻俩打板供起来。
  梁庐瞅着儿子,略有些自豪的说:
  “三弟啊,托你的福,我们这股肯定不能给你们丢人。放心,啊!”
  “二哥,自家人不说这些。”梁安摆手,看着已经亮了的天儿,眼里有些许不舍……


第489章 出发下
  辰时正,县里的马车到了,一共来了三辆,算算其实还是够得。
  梁安夫妻俩一辆,黑冰、黑晴、楚婆子一辆,另外一辆是独孤寒跟齐妙。武先生就跟梁安他们夫妻一辆车,唯独缺了梁庐一家用的。
  所以,即便梁庐再不想收马车,可到了这个时候,也不得不用。
  周师爷走上前,冲梁安抱拳行礼一下,说:
  “三爷,您起的挺早啊。”
  梁安忙拱手还礼,笑呵呵的摇头,道:
  “农家人早起惯了,不妨事。再说也不能给大人添麻烦啊!”
  “多谢三爷体恤。”周师爷再次道谢,指着马车又说,“车里暖炉、炭炉都备下了,一路上您只管用,炭备的足。”
  “好,多谢周师爷。”梁安去到一辆马车前,伸手把媳妇儿想扶着上去。
  其余大家也都纷纷上了车,流虹牵着梁安家的马车过来,看着梁庐道:
  “二爷,我教您赶车吧。回来您就靠自己了。”
  梁庐听到这话,忙不迭的点头,抱拳拱手,感激地说:
  “有劳侠客了。”
  在东陵,尤其是在东陵的农家,只要会功夫,有本事,那都是侠客。
  所以,他称呼流虹为“侠客”,一点毛病都没有。
  流虹也不会计较他给的称呼,冲蒋氏抱拳一下,蒋氏被儿子扶着,上了马车。
  都安排好之后,周师爷在前面赶着马车,略有些拔高的说——
  “出——发——”
  四辆马车,“吱哟……吱哟……”的往前走,缓缓上了村里的主道儿。
  走在前面的是独孤寒跟齐妙,随后便是梁安夫妻,接着是梁庐一家,黑晴等人垫后。
  快到村口的时候,马车走慢了。齐妙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想掀开车帘瞅瞅,不过冬天的马车全都密封的,根本看不到。
  “殿下,村儿里的人来送梁三爷了。”周师爷的声音传来,齐妙顿时明白了走慢的原因。
  独孤寒看了一眼齐妙,轻声的问:
  “下去?”
  “我不下去了。”齐妙摇头。
  独孤寒立马明白她的意思,冲着外面清冷的说:
  “让三爷、三奶奶下车跟乡亲们告别,不差这一会儿。”
  “是。”周师爷领命,随后朝后面的马车走。
  齐妙挪了挪位置,挨着独孤寒坐下,重重叹口气,道:
  “我爹娘怕是……得哭一场。”
  独孤寒没有说话,伸手把她搂在怀里,揉搓着肩头。
  故土难离。
  不管是谁都会上火、难捱。听着外面略带哭腔的“要常回来”、“没事儿回来”、“一定要回来”的话语,独孤寒重重叹口气,说:
  “妙儿,你爹娘可会怪我?”
  如果他没出现,如果他不把齐妙带走,或许他们夫妻俩就不用背井离乡,更不用去京城那么老远的地方。
  齐妙仰头,看着独孤寒轻摇几下头,道:
  “不会,他们会很感激你。虽然我爹娘不说,可他们对当年齐家的事情也都……你帮着平反,让沉冤十七年的旧案昭告天下,你是功臣。”
  独孤寒瞅着她认真的样子,轻舒口气不再吱声。只是把她紧紧的抱在怀里,良久都没有松开那股劲儿。
  马车再次出发,走了很远还能听到后面说“一路平安”、“一路顺风”的祝福。
  齐妙清楚,后面那辆马车内,曹氏肯定哭了,还有可能哭的撕心裂肺……
  ……
  午时初,马车来到县衙,王子睿亲自从衙门出来迎接。
  抱拳拱手,一脸惭愧的说:
  “殿下、郡主、三爷请恕罪,衙门走不开,本应该下官亲自去接的,惭愧惭愧。”
  “王大人客气了。”梁安忙不迭的摆手,道,“一路上周师爷照顾的很好,是我们给衙门添麻烦了。”
  王子睿暗中观察着独孤寒的面色,见他没什么不悦,赶紧侧身让路,说:
  “里面请吧。在偏厅准备了饭菜,吃完您们再出发去府城。”
  “好。”
  大家伙儿都没有客气,迈步往衙门里面走。
  屋内,炭炉早已经点上。虽然马车里有炉子,可一路颠簸,还是很冷。
  几个人围着炭炉烤火,齐妙看的真切,曹氏的双眼红肿。走过去,烤火的时候握着她的手,说:
  “娘,京城有紫儿,有睿达哥。”
  一句话不多,但曹氏明白闺女的意思。含笑点点头,淡淡的道:
  “放心,娘有分寸,不会影响心情。”
  “您只要别上火,我就烧高香了。”齐妙故意夸张的语气。
  实在没法子,曹氏别看平日看事儿很明白,可这心眼儿小,有点儿事就装着,然后上火、生病。
  蒋氏捏着早就准备好的东西,来到她身边塞给她,说:
  “妙儿说的不错,你心太窄老装事儿,这样不好知道不?这个拿着,路上买些吃的、用的。”
  曹氏捏着,整整二十两银子。略有些诧异的看着蒋氏,道:
  “嫂子,这太……”
  “不多!跟你留下来的东西比,这点儿银子算啥?”蒋氏陈述着事实,看着她又道,“若不是要留些买药苗、还有给松儿下聘,我都想把那些都给你带着。”
  不说别的,一辆马车多少钱呢!还有他们家留下来的鸡、牛、衣服、冬菜……还有房子!
  曹氏也察觉到了蒋氏的无力,赶紧把银子揣好,看着她说:
  “嫂子,这些就足够我们夫妻俩一路吃喝了。谢谢嫂子,我收下了。”
  “哎,那就好。等来年上秋收粮,我让大车队给你送一些过去,自家出的,不用买。”蒋氏高兴的说着。
  黑晴自打伤好之后身体很弱,别看做了马车,还是把她折腾的够呛。曹氏看了一眼面色惨白的黑晴,扭头瞅着齐妙,不放心的说:
  “妙儿,要不……把晴儿给娘吧。娘带着去京城,别去你那了。你看她现在这样,到了那边怕是……吃不消啊。”
  曹氏是好心,不过齐妙却摇头,看了一眼黑晴,说:
  “娘,我会好好照顾她。跟我去西南边境,我就近也能给她调养身体,您别担心。”
  一直悬着心的黑晴,在听到齐妙这话之后笑了。
  要论了解她,非家主莫属。
  她就算武功尽失,也想陪在家主身边,做她的大丫头。
  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接着一个婆子走进来,屈膝行礼,恭敬的说:
  “各位贵客,午饭已经备好了。大人跟各位老爷已经在那边等候了。”
  曹氏等人互看一眼,黑冰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荷包走上前,塞给婆子说:
  “有劳带路。”
  婆子推辞了几下,便收了。忙再次行礼,道:
  “姑娘客气了。多谢三奶奶、二奶奶打赏。您们这边请。”
  跟着婆子来到饭厅,席开两桌,男人一桌、女人一桌。
  两张桌子中间拉着屏风隔开,倒也不失规矩。
  王子睿还没有娶妻,所以他找了县里孔家的老夫人过来陪客。亲爹娘都在老家,爷爷奶奶健在,父母要在老人家面前尽孝。
  席面虽然都是家常菜,不过肉鱼也不少。
  赶了一上午的路,大家都饿了,没怎么客套,大家伙儿开始吃起来。
  女人这桌吃的很不错,孔老夫人很随和,没有架子。曹氏自然也不会端架子,跟老人家唠的很愉快。
  男人那桌就不一样了。
  独孤寒不苟言笑,王子睿话也少。梁安、梁庐、梁汉柏吃的是战战兢兢。
  独孤寒吃罢饭,让小厮过来盛汤,间隙的功夫看着王子睿说:
  “年后腾飞书院开课,让梁汉柏过去念书,你来安排。”
  王子睿闻言顿了一下,随后看了一眼梁庐身边的小伙子,点点头,道:
  “殿下放心,下官一定办妥当。”
  “嗯。”独孤寒应下,端着汤碗继续喝汤。
  梁庐没想到饭桌上独孤寒就给解决这事儿,捅咕一下儿子,想让他给行礼,却被是梁安摇头的动作制止了。
  独孤寒吩咐王子睿,那是上司命令下属,王子睿应该的。
  他们要是想谢,谢独孤寒便是,谢王子睿……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吃过午饭,孔老夫人乏了,先走一步。曹氏、蒋氏刚送走了孔老夫人,周师爷就过来说有人报官。王子睿闻言冲独孤寒抱拳一下,急忙去前面处理。
  独孤寒看着梁安、梁庐等人,轻舒口气,道:
  “有什么话赶紧说,本宫去前面看看。”
  说完,起身就走,也没有喊齐妙一起。他们一家告别,他自然不能把齐妙叫走。
  几个人围着圆桌前坐下,梁安捏着茶杯,好一会儿才缓缓开口道:
  “二哥、二嫂,送到这儿就行了。咱们是亲兄弟,什么时候见面都容易,我……会经常稍信回来。”
  梁庐听到这话红了眼,强忍着哭意看着他,说:
  “自从你回来,哥就没想过还会跟你再分开。老三啊,在外面一定要多加小心,好好照顾弟妹。二哥我……一定尽快去找你。”
  “好,二哥放心。”梁安说完,重重拍了他肩头几下,瞅着蒋氏恭敬地点点头,道,“有劳二嫂费心操持家中了。”
  蒋氏含泪摇头,紧紧握着曹氏的手,道: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们路上小心、注意安全。到了记得赶紧写信回来,报平安。”


第490章 府衙
  要嘱咐的话不少,可说到最后,无非就是“路上小心”、“常写信回来”这类的话。
  梁安见时辰差不多了,率先起身,看着他们家三口人,说:
  “差不多了,快走吧。二哥第一次赶马车,路上慢着点儿,别贪快。”
  “放心吧,哥哥心里有数。”梁庐跟着起身,看着齐妙张了张嘴,最后仍旧没有说出来。
  梁安一家三口送他们去到县衙后院,马车已经清理过了,里面的炭炉也都加了炭,车后还给放了一袋子黑炭。
  蒋氏不舍地拉着曹氏的手,长了好几次嘴,可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刚刚在屋里,能说的都说了,再说还是那些话,可就是……不想松开。
  梁安来到梁汉柏面前,伸手拍拍他的肩头,道:
  “大小伙子了。过了年来县里,好好念书的同时,也不能荒废功夫。等你去京城,三叔可要考你的。”
  “放心吧,三叔。柏儿一定不会荒废您的心血。当年若不是三叔,柏儿现在肯定就是纨绔子弟。”
  梁汉柏说到这,撩袍跪下,恭敬地磕了三个头,说:
  “三叔、三婶儿一路顺风。”
  梁安走上前,把孩子扶起来之后摆摆手,不再说话了。
  梁庐过来,破天荒的把梁安抱住,哥俩就那么紧紧拥着,谁都没有先松开。
  这在古代男人中,算是很难表达的情感。
  离别,最难捱的就是离别。
  况且在这个世上,他们哥俩是彼此的亲人,也是唯一的兄弟。
  送走了梁庐,梁安心里很失落。不过也没失落多久,他们再次出发了。
  王子睿没有过来送,估计是前面的事情太多,忙不开。
  仍旧是三辆马车,流虹赶着独孤寒这辆,马车“吱哟……吱哟……”的缓缓离开县城……
  ……
  梁庐一家从县衙出来并没有马上回家,而是打听着人,然后去了腾飞书院。
  没有进去,就在外面瞅了瞅。
  很气派,门虽然关着,可看着匾额、朱漆的大门,就知道里面肯定好。
  蒋氏拉着儿子的衣服袖,重重叹口气,说:
  “柏儿,年后来这儿,可要争气啊。争取像你姐夫一样,一路走下去。”
  梁汉柏没有回答,可脸上希冀的表情,无不透露着他的期待。
  镇上念书的同窗们,每一个都想来这儿念书。可若没有门路,即便再出众都很难进来。
  想不到……
  “走吧,咱们去买点儿江鱼,明儿还得去看芳姐儿他们呢。”梁庐嘴上说着,可身体、眼睛一刻不离的看着大门。
  没有谁不想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县里教书跟镇上教书,自然县里更好。
  儿子能在这儿念书,也算是托了齐妙的福。
  马车缓缓离开,县衙内仍旧混乱不堪。
  许久,县衙门口站着人,微微蹙眉,没有转头的道:
  “他们走了?”
  “是。”
  “李子言呢?可被抓了?”
  “回雨少爷的话,已经顺利让黑炎抓了。”
  “很好。”雨少爷点头,双手背后继续又说,“白叔那边,可又有什么动作?”
  “白管事仍旧忙着追查蓝金,并没有……发现少爷离开。”
  “走吧,拖住了王子睿,倒也方便那些人离开。记着,严密监视,若有不对,直接……”
  “明白!”
  两个人说完之后,一前一后快步离开了。府衙内仍旧乱轰,谁也没察觉到刚刚门外不远处,站着两个人……
  ……
  酉时正,梁安的三辆马车终于到了府城。
  朱成果老早的等在那里,见人到了,赶紧走过来,恭敬的站在门口,说:
  “恭迎殿下、郡主。”
  流虹将车门打开,独孤寒率先下车。随后扭头,把齐妙从车里抱下来,自然的扯手往里面走。
  被无视掉的朱成果也没什么尴尬,毕竟都已经习惯了。走上前,冲梁安夫妻俩拱手,客气的说:
  “梁大人跟夫人一路辛苦,咱们里面请。”
  梁安对这声“梁大人”有些肝儿颤,很想纠正,但又怕说错话,只能含混的点头应着。
  朱成果亲自带着他们去了客房,都是早就收拾好的,被褥也全都换了新的。
  屋子里,只有梁安夫妻俩,曹氏把蒋氏给的荷包交给梁安,说:
  “二嫂给的,你收着吧。”
  梁安接过来掂了掂,轻笑着摇摇头,道:
  “这是把咱们给的又给拿回来了。”
  “是啊。”曹氏把布包放在一旁,坐在炕上,摸着褥子又说,“本来没想要,可看到二嫂的样子,还是决定收下了。这样,她也能安心用那马车。”
  梁安把银子塞进布包里,挨着媳妇儿坐下,道:
  “估计她也不好意思,留下那么多东西,咱们就算卖,也能卖不少银子。你这银子收的对,咱们收了,她会心安。这褥子不错,挺宣和。”
  听着丈夫转移话题的话,曹氏伸手挽着他的胳膊,说:
  “安哥,我想哭。”
  “乖,先别说哭了,一会儿一起吃饭,被闺女看到不好。”
  “咚咚咚……咚咚咚……”
  正说着,外面传来了开门声。
  梁安赶紧起身,曹氏也整理下衣服。
  门开,一位妇人打扮的女子站在那里,看着梁安侧身行礼,大大方方的说:
  “梁大人好。小妇人是我家老爷朱成果的内人,小妇人自作主张,过来见见您夫人。”
  梁安一听是朱成果的媳妇儿,忙不迭的抱拳还礼,道:
  “朱夫人太客气了,您请,您屋里请。”
  小妇人?这府尹夫人还真敢说。
  朱夫人并没有着急进屋,站直身子,视线稍微移开一点,说:
  “梁大人,我家老爷在前厅已经备了晚饭,此刻去请太子殿下。就由我府管家,带您去前厅吧。”
  “好,多谢朱夫人。”梁安再次道谢。
  朱管家走上前,冲梁安恭顺的拱手,两个人一前一后走了。
  曹氏在屋里听到了他们的对话,所以赶忙从屋内出来。见到朱夫人之后愣了一下,毕竟这女人太年轻,瞅着好像就比自己的闺女大点不多。
  侧身行礼,客气的开口说道:
  “奴家梁门曹氏,见过朱夫人。”
  论官职,朱成果的官位高。但是她们两个人论,那就……
  朱夫人赶忙伸手扶住,忙不迭的摇头,说:
  “您是孺人,我什么都没有,应该是我跟您行礼。”
  曹氏看着朱夫人,笑眯眯的摆手,道:
  “您屋里请。”
  “不了,我是来找您吃饭的。”朱夫人摇头,笑呵呵的看着她又说,“咱们女眷就在隔壁的花厅吃。我来找您,是想跟您一起去请文缪郡主。”
  曹氏听了点点头,明白了她的用意。深吸口气,说:
  “妙儿没有架子,况且她说了,现在在外面,不要那么多礼。朱夫人这样客气,她会不习惯。”
  知女莫若母。
  曹氏虽然不是她亲娘,可却胜似亲娘。
  “好,那就有劳梁夫人了。”朱夫人很热情,就那么拉着曹氏的手,往齐妙住的屋子走。仿佛二人是相交多年的朋友一般。
  去见齐妙,自然又是一番客套。不过朱夫人也算是有颗七巧玲珑心,听到曹氏说齐妙不习惯礼数多,便也没有太过拘泥。
  三个人有说有笑的来到花厅,饭菜都已经备好了。厅内,还点了好几个炭炉,给屋里取暖。
  “梁夫人、姑娘,您们请坐。”朱夫人牢记曹氏的话,所以并没有唤齐妙为“郡主”。
  齐妙听着这声“姑娘”很舒服,点点头,笑眯眯的挽着母亲的胳膊坐下,看着桌上的菜肴,说:
  “真香,我都饿了呢。”
  “姑娘饿了便吃。屋里只有我们三人,不用拘泥。”朱夫人轻笑着道。
  曹氏见女儿这般,看着朱夫人客套的说:
  “您别见怪,这丫头在家被我们夫妻俩宠坏了。”
  “不会。”朱夫人摇头,拿起筷子,给齐妙夹了菜品,随后道,“可怜天下父母心。若我也有这么个女儿,我也会如此做的。”
  曹氏闻言没有多说,齐妙咽下嘴里的东西,笑眯眯的看着她,道:
  “夫人这么年轻,日后肯定会有好多个女儿。到时候您就宠着吧,女儿贴心。”
  “好,借姑娘吉言了。”朱夫人好心情的应着。
  一天的赶路,虽然车内点了炭炉,好吃好喝的供着,可仍旧会觉得疲惫。
  再加上曹氏今日又哭了,所以这精神不是很好。朱夫人察言观色,并没有拉着她,说太多的话。
  吃过晚饭,朱夫人拜年命人在耳房准备热水,让他们母女俩沐浴、休息。
  赶了一天的路,洗个热水澡,舒服的睡一宿,转天在出发时,会很舒服。
  不得不说府衙后宅东西很齐全,比县里要好很多。楚婆子手法很好,按的曹氏很舒服,闭着眼睛,喃喃地说:
  “妙儿,明儿你就跟殿下去西南那边了,一切都要小心、注意安全,明白吗?”
  “放心吧娘,女儿知道的。您跟我爹一路才要注意呢。楚嬷嬷,照顾好我娘,我给你的方子别弄丢了,多事我娘上火,记得给她抓药。”
  “放心吧姑娘,奴婢一定伺候好夫人。”楚婆子边说边揉肩,并没松劲儿……


第491章 在你爹背后,捅他刀子!
  齐妙陪曹氏回到房间,梁安并没有回来。想来是在前面,被拉着说事儿了。
  与其回去也是自己,倒不如就在曹氏这边呆会儿,陪陪她。
  曹氏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放心,不停地嘱咐。
  齐妙也不觉得烦,就那么幸福的听着。
  好一会儿,齐妙见差不多了,拉着曹氏的手,道:
  “娘,您就不用担心我了。我在军营有黑冰、黑晴,还有我哥呢。更何况我又不冲锋陷阵,根本不会有危险。”
  “那也要注意点儿。”
  曹氏略有些紧张的说着。闺女这次不像往常出门。往常都是附近的镇子、县里,没什么危险。
  “放心吧娘,我一定乖乖的,每个月都给您写信,好不好?”齐妙故意乖顺的说着。
  曹氏自然不能奢望她真的每个月都写信,伸手轻点她的额头,长舒口气,道:
  “不用每个月,偶尔写一封报报平安就好。”
  正说着,外面传来楚婆子的声音——
  “夫人、姑娘,有个叫白眠的求见。”
  曹氏听到“白眠”这个名字有些木讷,齐妙轻笑着解释说:
  “娘,这个白眠是文彧送你们的。他是七虹的人,跟白润一个级别,熟知京城的一切。”
  最后一句话,曹氏明白了闺女的意思,缓缓点头,冲外面道:
  “让他进来。”
  话落,屋门推开,一席青色衣衫的男子走到炕前,单膝跪地说:
  “属下白眠给夫人、家主请安。”
  “起来吧。”曹氏颔首。
  白眠站起身,从怀里掏出一张纸,双手举过头顶,拿到炕前,又说:
  “请夫人收下。”
  齐妙不知道这是什么,不过曹氏却知道。伸手拿过来,放在一旁,道:
  “日后你就跟在老爷身边,老爷有什么不知道的,多多提点。”
  “是,夫人。”白眠说完,看着齐妙又道,“家主,没什么事儿,属下先告退了。”
  “你去吧。”齐妙等屋门关上之后看着曹氏,问,“娘,那是什么啊。”
  曹氏随手把东西递给她,小妮子展开一看,缓缓点头。
  居然是身契,白眠的。
  没想到独孤寒竟然也有如此细心的一面。把七虹的人交给曹氏,若是不给身契,那就不是她的下人。
  将身契叠好,交还给曹氏,道:
  “娘,明儿一早我送您,咱们都说好了,谁也不许哭。”
  “……”曹氏愣了一下点头,怅然的应着,“好,我们谁都不哭。等仗打完了,娘在京城亲自下厨给你做好吃的。”
  “嗯呐。”齐妙挽着她的胳膊,轻松地应着。
  ……
  转天卯正,大家全都起床。府衙的早饭很丰盛,吃过之后,梁安、曹氏还有楚婆子准备上路。
  马车里,朱夫人给准备了热茶、点心,还把座位都铺了厚厚的棉被,省的颠簸、硌着。
  齐妙尽量忍着哭意,故作轻松的来到梁安面前撒娇。
  梁安眼睛里全都是不舍,可碍于男人的颜面,并没有落泪。紧紧拉着闺女的手,不放心的嘱咐着说:
  “到了那边不许任性,要记得爹在家跟你说的话。别冒进,只管治病、救人,明白吗?”
  “嗯,我知道的爹。”齐妙点头,红着眼睛深吸口气,说,“爹,您一路上也别光顾着赶路,偶尔歇一歇。沿途驿站都准备好了,想吃什么就跟驿站说,别怕麻烦,知道吗?”
  “放心,放心,不会委屈了你娘啊。”梁安说完,不再看女儿,而是冲着独孤寒抱拳拱手,道,“殿下,小女顽劣,还望殿下多多照顾。”
  “伯父放心。”独孤寒还礼。
  只一个动作,让朱成果觉得后背都凉。
  老天,太子爷居然这么好说话,真是太难得了。
  不管有多不舍,进京谢恩刻不容缓。曹氏受不了这样,低着头先进了马车。梁安看着女儿,拍拍她的肩头,也跟着蹦上了车。
  楚婆子冲齐妙等人屈膝行礼,从怀里拿出个字条,塞给了齐妙,也走了。
  马车缓缓行驶,齐妙终于绷不住了,眼泪“吧嗒……吧嗒……”的往下流,最后直接搂着独孤寒的腰,把脸儿埋在了他的怀里。
  这样的动作在现代没什么,可在封建的古代,即便两个人有婚约,这样也是不合规矩的。
  朱成果跟媳妇儿交换了下眼神,默契的退回了院里。
  独孤寒看着天儿,伸手轻拍她的后背,并没有多说。
  这场哭免不了的,好在现在天黑,路上没什么人,她想哭便由她了。
  估计这会儿,未来岳母也哭的稀里哗啦,梁安应该也哄着呢。
  不知道过了多久,反正最后齐妙苦累了,抽搭着在他怀里磨蹭,已经不哭了。
  独孤寒见她这般样子,沉稳的开口道:
  “既然缓解了,带你去见个人。”
  齐妙纳闷,鼻音浓重的抬头看他问:
  “谁?”
  “李子言。”
  轰——
  齐妙听到这个名字,顿时眼睛瞪得老大,不敢相信的看着他,问:
  “抓……抓到了?”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