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上玉-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到底还是因为高临行伍出身,叫这些文臣们缺乏安全感了,迫切需要以联姻的方式,以维系和皇帝之间的关系。

    只是这样的方式,真的有用吗?

    很多皇帝纳某一位大臣的闺女,功成之后,把这位大臣满门抄斩。

    这样的事情历史上见多了,真不知道这些人一个个的,削尖脑袋到底是为哪般。

    议来议去高临不开腔,最后又无疾而终。

    下朝后高临拥着文玉儿的纤腰,宽厚的手掌覆在她的小腹,“快点给我生个孩子吧!”

    那些大臣们一个个……,他也很无奈呀!

    “皇上,娘娘!”剑影外头喊道,隔了一刻钟才跨进勤政殿,“紫燕公主来了。”

    文月儿感到莫名其妙,紫燕公主经常进宫,什么时候要剑影来通报了?

    不过还没来得及多想,两人就双双垮了进来。

    紫燕公主一来就开口道,“还记得那天是大街上,扯着李玲仪叫香香的男子吗?他死了,今天一大早死在了福顺客栈,说是突发心疾。”

    今早她房里的两个二等丫鬟上街采买脂肪,瞧见福顺客栈围满了人,好奇心重的丫鬟们钻进去一瞧,却发现屋子里躺了一个死人,呸呸呸,真晦气。

    一个丫鬟拉着另一个人就要离开,只听另一个丫鬟道,“咦,这不是那天大街上认错人的家伙么?”

    另一个撇头一看,“还真是。”

    回到府里,就将这件事说于紫燕公主,她们俩是当一个新闻来说。

    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紫燕公主直觉得这其中有内情,匆匆换了一身衣裳,急急的就进宫来了。

    宫门口遇见了剑影,两人就一起来了。

    文玉儿一拍桌子,对剑影道,“赶紧去查一查死者的来历,我有一个预感,查清楚了此人,不用等到岭南的人回来,就可以确定李玲仪,到底是不是那位满月楼的香香小娘子。”

    如果真是同一人……,文玉儿眯了眯眼。

    这个人倒是很容易查,剑影去了不过半日,就将死者的身份查了个清清楚楚。

    王大龙,三十岁,在岭南枣花胡同开了一片布庄,经常给满月楼里的倌人们送衣料。

    据说对那位香香红倌人特别的仰慕。

    曾出资千金,得香香小娘子陪喝一杯酒,却是一片衣角也没摸着。

    从此更是对那位香香小娘子特别的执着,听闻他的卧室四面墙上,挂满了香香小娘子,各种形态的画像。

    听得这些文玉儿直觉的,此人一定不会认错。

    高沐、香香、岭南……,看似毫不相干的人和事……

    “高沐到哪了?”文玉儿突然问道。

    “也就这一两天的事吧!”高临十分明白文玉儿的未尽之言,“在高沐到了之后,就让他住同文馆吧。”

    同文馆顾名思义,就是文人墨客相聚相歇的地方,每天都有很多外地来的文人墨客住在这里,离着鸿胪寺也很近,走路不过百来步的距离。

    三日后,在文玉儿的期待中,高沐才姗姗来迟,不过这一次文玉儿却没有出城相迎,高沐的脸面还没有大到,劳动她亲自迎接的地步。直接让鸿胪寺的官员,把人安排进了同文馆。

    正猜测着高沐会住进宫里的众人,因高临的这一个举动,又暗自猜测起来,高沐却勾勾唇角,要不是他主动上表请求降等,只怕这会儿,要进宫和田不白做伴去了吧?

    高岭是不知道他心中所想,如果知道的话一定会撇撇嘴,你以为自己哪来这么大的脸面?住进宫里去,倒是想得美呢!

    高沐住进同文馆皇帝一直没有召见他,第三天“宋玉”才象征性的来了一趟,让他缺什么跟同文馆的馆长说,自会给他安排妥帖。

    高沐问什么时候可以觐见皇帝,“宋玉”摸着下巴颇为为难,“最近吧,那些朝臣总是逼得皇上纳妃,皇上正为此事烦着呢,你要见皇上,估计还得等上几天。”

    末了又道,“您有什么重要的事,下官到可以为您转达。”

    高沐默了默,想起了那个关于断袖的传闻,决定跟“宋玉”好好搞搞关系。

    “宋大人,本公子初来乍到,对这安阳城不是很熟,不知宋大人愿不愿意当我的向导,给在下介绍介绍,这安阳城的风土人情呢?”

    文玉儿不知高沐打的什么鬼主意,不过在他的地盘上,一个小小的高沐,还能翻出什么浪花来不成?

    说白了,她还真没将这高沐放在眼里,不是文玉儿托大,而是前任皇帝高乾留下来的情报系统太庞大。

    大到京城的每一位大臣,今天晚上吃的什么菜,用了几碗米饭,甚至某位大臣在吃饭时放了一个屁,都会有专门的通道送到高临的案头。

    而高临又太忙,每天批不完的奏折,所以吧,这些所谓的官员隐私,最后统统都落在了文玉儿的手里。

    瞧她做的有模有样的,高临索性将这个组织都交给她管理运作。

    她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高沐在安阳城的一举一动,一分一毫都逃不过她的眼睛。

 第三百七十七章 心思

    不过高沐主动示好,不管他打的什么主意,文玉儿都不好拒绝。

    晌午时分文玉儿抱着一只,大大的汝窑双耳冰裂纹梅瓶回来了,把瓶子往高临的龙案上一搁,四仰八叉的往窗边金丝楠木塌上一躺。

    “哎呀吗,累死我了!”这高沐逛街的兴致比小娘子还旺盛,不管什么店铺都要进去看一看,摸摸这个,看看那个,瞧那模样像个没进过城的乡下小子似的。

    “皇后辛苦!”

    高临很狗腿的走过来,给她按肩捏腿。

    太后娘娘在宫中接待着李家来人。

    李玲仪的三婶秋氏从漆红的食盒里端出一碟子点心,“太后娘娘你尝尝这水馒头。”

    说着把碟子递了过去,这水馒头是从文家点心铺买来的,也不知道用什么材料做的,看上去就像一粒水滴似的,咬在嘴里却QQ弹弹的,很多人买了回去,研究了半天,愣是研究不出来所用的食材。

    “你有心了!”

    太后娘娘拍拍她的手背,很给面子的粘起一粒水馒头,宫里的人一般都不吃外头拿来的吃食,不过这点心既是文家出品,到是可以一食。

    “家里都还好吧?鹤儿可有信回来?在边关可成习惯?”

    李家人都不怎么样,太后也不耐烦应付他们,只有这三房太后娘娘倒是愿意与他们说一说,特别是李络鹤,性子随了秋氏,一点都不像李家人。

    秋氏听太后娘娘问起自己的独子,抿了抿唇笑道,“娘娘你还不了解他?从小就喜欢舞刀弄棒的,要不是被他爹拘着,早就如那猴儿似的,上房揭瓦了,这回如愿的去了边关,还不如鱼入海。”

    李太后弯了弯眉,“这就好,这就好,男子汉大丈夫,理应志在四方。”

    儿子出息秋氏也很高兴,“谁说不是呢!”

    虽说三老爷庶出,李家大爷二爷都很排挤他们这一房,往年没少受他们的欺负,好在自己儿子是个有出息的,自儿子越长越大以后,大房二房也不敢那么,明目张胆的欺负他们了,秋氏只盼着李络鹤能立个打功回来,他们一家可以明目张胆的搬出另过。

    秋氏见太后娘娘吃的开心,又从碟子里端出两碟点心,神情有些尴尬,“这两碟子点心是大房二房那边,硬拦着我带过来的。”

    那日大房领了李玲仪过来,希望太后娘娘压一压李玲仪的婆家,以逼迫他们签下和离书,叫太后娘娘臭骂了一顿赶出宫去,并且严明没有她的认可,大房那边不许再进宫。

    同时交代二房要是没什么事,近期也不要进宫来了。

    大房的不识好歹连累了二房,把李漫仪的老娘气了个半死,平时大房从太后那里得了好处,他们这一房沾不着光,大房犯了错,他们二房到要跟着一起受罚,心有不忿在屋里破口大骂,骂大方不识好歹,骂李玲仪轻慢下贱。

    其实她最想骂的是李太后这个糊涂虫,凭什么大房惹着她的厌弃,把他们二房一并算上,然而却不同,只能拼命的骂大房出气。

    今日三房的秋氏进宫,大房那边带了点心,赶紧自己也准备了一盒点心,叫秋氏带进来,大房上赶子的拍太后的马屁,二房怎么着也不能落下。

    李太后面色一冷,不过李家到底是她名义上的娘家,在不喜那两房,装装样子还是要的。

    “玲丫头这两天没有再闹吧?”

    秋氏见太后娘娘脸色变冷,自己也觉得很尴尬,可是没有办法,那两个嫂子脸皮贼厚,一前一后的拦着去路,不带点心就不让她走。

    说起这个李玲仪秋氏也是脸上无光,好在她只得了一个儿子,要是有女儿的话,少不得要受这李玲仪的连累。

    “禀太后,”秋氏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太后不愿帮忙,大娘子只得接受了那家人的休书,这两日倒只消停了不少,也没再闹事。”只不过见天的往外头跑,那个商人似乎也管不住她。

    李太后的目光扫过那两盆点心,忽然眼神一缩,指着那盆马蹄糕道,“这盆马蹄糕瞧着挺漂亮,不知是二嫂还是大嫂托你带过来的?”

    秋氏扫了一眼马蹄糕,与普通的马蹄糕没什么两样,哪里好看了?!

    不过,太后娘娘说好看,那就一定是好看的。

    秋氏恭敬的屈了屈身,“那是二嫂托我带过来的。”

    “唔!二嫂的手真是越来越巧了,我忽然好想吃她做的皮蛋瘦肉粥,这样吧,一会儿你回去以后让她明天进宫来一趟。”

    秋氏恭恭敬敬的道了一声是,心道太后娘娘也真不容易,为了娘家那些个兄弟,瞎话也说得跟真的一样。

    秋氏回府之后,把太后娘娘的旨意传到了二房,二房的金氏兴奋的自不必说,翻箱倒柜的准备,明日进宫穿的衣裳。

    大房那边听到了消息,王氏心里像打翻了醋坛子,指头点着李玲仪的脑袋骂道,“都是你这不省心的丫头,你瞧瞧这二房、三房,一个个的都快爬到我的头上来了。”

    李玲仪撇撇嘴,摊开戴满金戒指的手掌,“得太后娘娘赏识,能当吃还是能当喝?”

    从前她还很得太后娘娘的喜爱呢,进宫就跟进自个家的园子一样,他的父亲还曾一度肖想,让她成为皇后娘娘,可是后来呢?

    所以说只有银子才是最实在的,谁有银子谁就是大爷。

    王氏竖眉,“话可不能这么说……”,王氏话说到一半,叫李玲仪指头上,鸽子大小的红宝石吸引的注意。

    “这……,”王氏吞吞口水,“这是那个低贱的商贾给你的?”

    李家虽是外戚,家底子却很薄,早年李太后并不得宠,能给李家的好东西很少很少,后来换成了田家女,赏给李家的,都是一些表面光的场面货,这么大的宝石,王氏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他?”

    李玲仪不屑的撇嘴,一车子皮子卖了,也买不起这大宝石的一个角落,舍得给她买大宝石才怪。

    并且那个投机的商贾,要不是听她说自己是京城的皇亲,也不会起了纳她的心思。

 第三百七十八章 手里的东西

    其实这一点让李玲仪挺不爽的,她李玲仪一直靠美貌吃饭,什么时候她的美貌竟然比不上身世了,不过好在,跟着他只不过是权宜之计,很快就可以离开那个,令人作呕满身铜臭的商贾了。

    想到此,李玲仪浑身充满了斗志,她要尽快和文玉儿的敌人搞好关系,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屋里点了两个大炭盆,炭火烧得旺旺的,鼻尖上热的微微渗出汗珠的赵淳蓉,正窝在太师椅上喝的燕窝。

    厚重的门帘突然被掀了开来,一大一小两个身影,带着一股寒意闪身而入,厚厚的帘子被甩在身后,发出啪的一声响,响亮的声音显示来人心情很是不爽!

    王侍郎的夫人董氏,瞧着温暖如春的室内,赵淳蓉更是喝着二两银子一碗的燕窝,原本就很生气的她更是气得心口痛。

    “我说力儿媳妇,你有银子喝燕窝,没银子给孩子弄个炭盆?”

    董氏抓紧小孩冰凉的小手,“瞧瞧把人给冻的!”

    董氏面色不好看,气得咬紧了后槽牙。

    赵淳蓉叮的一声将汤匙丢进盖碗,“夫人,我想你弄错了,我可不是你什么媳妇儿,还有……”

    她瞟了一眼那个瘦弱,却很刁猾的小孩,“我按照你们的意思,把这小孩记在自己的名下,并不表示要帮你们白养孩子。”

    说着赵淳蓉气定神闲的捋了捋发生,“夫人要知道,我只是个妾室,可没有义务帮着你们王家白养孩子。”

    董氏也是个锱铢必较的小人,否则也不会教养出王力那样儿子,一听赵淳蓉这话就不爱听了。

    丢下那小孩一手叉腰,一手指着赵淳蓉做出茶壶状。

    “亏你还知道自己是个小妾,不过是个玩意儿,还真把自己当人了,财产?小妾有什么财产?那些个东西都是我老王家的。”

    脸皮厚些的人家,儿媳妇的嫁妆婆婆都能拿过去代为保管打理,她一个小妾还好意思跟她提嫁妆,一个小妾一顶小轿,从小门抬进来的玩意,还好意思提嫁妆真是笑死人了。

    若不是赵家地位高,董氏早就想法子,把赵淳蓉手里的那些东西给弄过来了。

    他们王家不眼馋她的东西,可自己的儿子总要养的吧,虽说这孩子从他们王氏的旁支里抱回来的,可不是记在赵淳蓉的名下吗?

    记在她的名下就是她的儿子,那些个东西死了又不能带进棺材里去,就不能拿点出来,用在这孩子身上?非得要他们老王家掏钱?

    董氏咋就私下里打探过了,赵淳蓉的身家,可比他们老王家丰厚多了,他当初同意把赵淳蓉抬了进来,很大一部分是看在赵家财产的面上。

    哪知赵淳蓉这个小贱人,把手里的东西看得贼紧,手指缝里漏不下一点。

    董氏毫不掩饰的贪婪,气的赵淳蓉脸色发黑,“你咋不去抢呢!”

    董氏一听,一个小妾居然还敢跟她顶嘴,立即拉下脸来叽叽咕咕的骂起赵淳蓉来,赵淳蓉本非善类,自己手里又有银子,更不会看王家人的脸色,针锋相对的和董氏吵了起来。

    那孩子惊恐的躲在角落里,眼瞅着因为他而引起的这场骂战,惊惧的眼中,划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李玲仪来访时,这场骂战才刚刚停息,赵淳蓉盯着收拾家么的丫鬟,甩出一句,“不见。”

    报信的婆子立即退了出去,刚迈过门槛,只听身后的赵淳蓉道,“等等,把人带进来吧!”

    李玲仪刚刚被休,有一个混的比自己还惨的人,在眼巴前让你说风凉话,那感觉应当是相当的美妙。

    并且这个人还曾经一度,在自己面前趾高其扬,不可一世。

    董氏气的她肝疼,把李玲仪招进来解解闷,再不时的刺他两句,瞧瞧曾经不可一世的脸上,那种精彩的表情,应当是非常的赏心悦目。

    很快,李玲仪被领进来了,只一眼,刚刚还觉得心口疼的赵淳蓉,这会是哪哪都疼了。

    是她眼花了?

    一个被休弃下堂的弃妇,不该是面色萎顿,邋里邋遢,一脸苦大仇深吗?

    这光鲜亮丽,面色红润,头上的珠钗闪瞎她眼睛的美少妇是谁?

    “哎哟,我说赵家妹子,怎的才半多年没见,脸色咋就这么差了呢?”

    李玲仪一进门,就咋咋呼呼的夸张道。

    险些喷一口老血的赵淳蓉,差点没忍住一脚把她给踢出去。

    怎么说话呢这是?

    自己也是贱皮子,明知李玲仪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还让人放了这条狗进来。

    “所以你这是来取笑我来了?”

    赵淳蓉口气不善,脸色黑得能够滴出墨来。

    从前的李玲仪对她这般羞辱,或许赵淳蓉还会摆个笑脸,详装自己不生气。

    可如今的李玲仪不过是个,臭名昭著的下堂妇,听闻连太后娘娘都禁止她进宫了,这样的垃圾,她又何必委屈自己忍着她的羞辱?

    李玲仪脸上带着笑,身体却是一僵。

    真是风水轮流转啊!从前跟在自己屁股后头,百般讨好的赵淳蓉,竟然敢用这样的语气和自己说话了。

    不过在满月楼摸爬滚打了这么久,早就练成了一身“过硬的功夫”,愣是没叫赵淳蓉看出一点的不快。

    “瞧你说的,”李玲仪语气亲热,捡了个离赵淳蓉最近的椅子坐下。

    “咱姐妹什么关系,姐姐我怎么会取笑妹子?”

    赵淳蓉眼皮子一跳,一个下堂妇也配跟她姐妹相称,脸盘子够大的啊!

    比自己轻哼一声,绞了绞手里雪白的帕子,明显的不太愿意搭理李玲仪。

    她都有些后悔自己一时头脑发热的,把李玲仪放了进来。

    李玲仪像是没瞧见赵淳蓉拒绝的姿态,“来的路上我瞧见董氏了,好像很生气的样子,她是不是来为难你了?”

    赵淳蓉咬紧后槽牙没有搭理她,如果说适才有三分后悔,不该放了李玲仪进来,那么这会儿已经达到了十分。

    李玲仪像是没感觉到,赵淳蓉拒绝的态度,好似自己真的是个知心大姐姐,“我就知道会是这样,董氏这个人眼皮薄得急,你得给他些好处。”

    赵淳蓉张嘴就要反驳。

 第三百七十九章 银票

    赵淳蓉张嘴就要反驳,却在李玲仪奉上的厚厚一叠银票中闭了嘴。

    “你这是……”

    赵淳蓉惊疑不定,李玲仪给她送银票?没搞错吧?

    且不说李玲仪有没有吃错药,就伯府那点家底子,一下子拿得出这么多的银票?

    刚才她偷偷喵了一眼,厚厚的一叠银票全都是粉色的。

    早两年宋玉开办的“大银行”钱庄,高临登基以后,宋玉就把它送给了皇帝,“大银行”一下子变成了国家产业,原本就几乎处于垄断地位的“大银行”,一下子风头更盛。

    民众们抢着把钱往“大银行”里头送,“大银行”为了减轻员工的工作负担,想出了个绝妙的主意,同面额的银票,用不同颜色的纸张印制,而五百两面额的银票正是粉红色的。

    这厚厚的一叠少说也有一二万两吧?

    赵淳蓉的心狂跳起来,她心想的不是,李玲仪为什么给自己这么多钱?有什么目的?

    而是李玲仪果然发达了,到她这儿显摆来了。

    一向自我感觉良好的赵淳蓉,忽然就觉得自己像一个,身穿破衣的乞丐,正在接受高高在上的富人的施舍,尤其是这个富人,曾经有一段时间活得不如自己,这种感觉让她很不爽。

    “把这个给董氏以后,她就不会再欺负你了。”

    李玲仪拿别人的钱“做好事”,感觉特别的豪爽。

    “这是做什么?哪能叫你破费。”

    赵淳蓉嘴里说着推却的话,手却伸向那一叠银票。

    傻子都知道没道理把钱往外推,何况她赵淳蓉一点都不傻。

    李玲仪眼中飞快的闪过一丝轻蔑,笑着拍拍赵淳蓉的胳膊,“咱们姐妹说这些做什么,”说着用帕子印了印眼眶,“这半年,我在外头吃了不少的苦,幸得我家老爷救了我,所以呀,最看不得那如花似玉的小娘子跟我受一样的苦……”

    俗话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赵淳蓉原本对李玲仪还有那么一两点的提防,这番话让她彻底放下了戒心。

    李玲仪跟了个富商,闹着跟夫家和离的事情她略有耳闻,什么看不得她受苦的鬼话不可信,八成是那富商,让她拿了银子来走王侍郎的路子。

    这银子不拿白不拿。

    赵淳蓉收了银子,不过她原本打算,把这笔银子密下来的主意也泡汤了,既是那富商拿了来走王侍郎的路子的银两,那就不是她想密就能觅得下来的,王侍郎能提供给那富商的各种便利,她一个小小的内宅妇人可办不到。

    不过以她的名义送出去,自己也没花一分钱,还白白担了个好名声,何乐而不为呢!

    想通各种关节的赵淳蓉,愉快的让屋里伺候的丫鬟,给李玲仪上了茶,两人果真如很久没见面的好姐妹般聊起天来。

    因为今个要进宫见太后娘娘,金氏一大早就起来了,手巧的丫鬟给梳了个飞天髻,带上上个月新打的金头面,整个人光鲜亮丽,可能是因为心情好的原故,竟然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了那么一两岁。

    屋里的丫鬟们又是一番恭维,心情大好的金氏每人赏了一根银簪子,并且新自下厨捡了几样,简单又美味的点心做了,用精致的食盒装了,准备带进宫去。

    即使金氏的手艺并不怎么样,平时也不怎么下厨,可太后娘娘既然夸了她的手艺,少不得要做几样拿手的带进宫去。

    提着食盒前呼后拥的走出门,就碰着大房的王氏,王氏瞧着金氏意气风发的样子,心里捻酸得紧,抱牙说了一大堆的酸话。

    金氏从来也不是省油的灯,如果换了平常,两人非掐起来不可,可今日她心情好着呢,并且还要进宫给太后娘娘问安,可耽误不得。

    丢给王氏一个大大的笑脸和一口能晃花人眼的白牙,施施然的钻进马车进宫去了。

    气得王氏站在原地,折断的一手的好指甲!

    金氏进了宫,太后的寝宫里烧着旺旺的炭炉,从风雪中走进来的金氏,仿佛进入了暖春三月,鼻尖渗出了细细的汗粒子。

    金氏脱了白狐狸毛的外褂,立即有宫女走过来,结果挂在临窗的架子上。

    另一宫女接过金氏手中的食盒,宫中外人不得随意出入,金氏带过来的婢女婆子全部在宫外头候着。

    李太后笑眯眯的招了手,让她来身边坐。

    金氏有些受宠若惊,李太后虽待人和善,但今日这般笑眯眯的,招她近前说话还是第一次。

    晕乎乎的上前坐在李太后的下首,李太后先问了家里各人的情况,甚至还问了问已经出嫁的李漫仪的近况,金氏已经乐傻了,不管你太后问什么,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尽仍旧意犹未尽。

    李太后不咸不淡的与她拉了会儿家常,不动声色的把话题转到昨天的马蹄糕上。

    “昨天的那碟子马蹄糕,哀家吃着很好,有小时候的味道。”

    李太后瞟了眼,金氏带过来的那只精子的食盒,“今个怎么没有在做些?”

    那碟子马蹄糕不过是,金氏见大房给太后带了点心临时起意,倘若换作平时,金氏可能大着胆子在太后面前应承下来,可在受了李太后一段时间的冷遇之后,顿时诚惶诚恐之际自然是不敢隐瞒。

    “那碟子点心是厨房做的,正好三弟妹进宫,臣妇想着太后娘娘平素就爱吃马蹄糕,就装在食盒里,让三弟妹带了过来。”

    “原来是厨房做的。”李太后说道,“味道吃着有些特别,是府上新换的厨子吗?”

    “哪能啊!”金氏想也没想,“邓嫂子做的点心,很合娘娘的口味,哪敢随便换掉。”

    金氏说完才发现自己说错了话,太后娘娘金枝玉叶,哪能馋他们府里的一口点心,立即改口补救道,“邓嫂子习惯府里众人的口味,冷不丁的把人换掉怪麻烦的,并且等嫂子在厨房里干了十多年了,一向手脚勤快没犯什么错误,哪能就这么随随便便的把人打发了。”

    李太后又旁敲侧击的问了一些话,金氏神情坦然,似是并不知内情,又聊了一会儿,太后借口乏了,赏了她点东西让她回去了。

 第三百八十章 招待

    今是走不多久,太后娘娘就拿着昨日,从马蹄糕里发现的纸条,去了高临所在的勤政殿。

    高临难得一天没有在批阅奏折,而是在看文玉儿捣鼓出来的新玩意。

    自那日文玉儿看的那几本,老太太裹脚布似的,又臭又长的奏折之后,就一直在想着怎么样规范奏折的,每个人不至于挖空心思,看的人也不至于宝贵的大好时光。

    捣鼓了很久,终于让她弄出来一个格式,开头怎么写,中间怎么写,结尾怎么写都有规定的格式,并且就连数字都有规定,最长最长不能超过多少字,如果超过规定的数字,就不必存到高临的面前,直接打回去重写。

    高临看了文玉儿写的范本,简单扼要又明了,该写的事情写的清清楚楚,没有一句多余的废话,如果照这样子推行下去,到是真能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很多的时间。

    喜的高临抱着文玉儿,在她脸上猛啜一口,“真是我的小福星!”

    正巧被跨过高高门槛的李太后瞧了个正着。

    难得做一回坏事,还被抓了个包,高临不自然的单手抵唇咳了一声,“外面下雪呢,您怎么来了?有事找个人来吩咐一声就是了。”

    李太后是他的亲姑姑,对外又是他的母亲,高乾不知情也就罢了,高临这个了解底细的,还真不知道怎么称呼她才算合情合理。

    好在李太后也是上过马杀过鞑子的豪迈女子,并不计较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掏出那张纸条,递到两人面前,“这个是在昨日金氏带进来的点心里头发现的。”

    李太后已经知晓宋玉就是文玉儿,对他的忍耐自巳清楚,是以也没有避着文玉儿,直接把那张字条呈给了两人。

    一指宽的撒金纸,龙飞凤舞的写了三个没头没脑的字,“桃花开!”

    “什么意思?”

    文玉儿有些摸不着头脑。

    李太后看了高临一眼,见他点头,“其实李氏并不是李家的女儿。”

    文玉儿眨了眨眼,又眨了眨眼,“李家买来的?”

    前世文玉儿在电视剧里头也看到过类似的桥段,有些官宦人家为了讨好皇帝,会去外头买一些,或者收养漂亮的小娘子,等调教好了收为义女送进宫里换取荣华富贵。

    李太后摇了摇头,“李家当初穷得叮当响,哪买得起小娘子。”

    太后娘娘说起了往事,“那李氏得了先皇后娘娘的庇护,有一次无意当中说漏了嘴,虽然只是一星半点,却也引起我的注意……”

    说到此,李太后有些不好意思,“我那大侄子在宫里,为了保证他的安全我有些神经过敏,草木皆兵,不过……”

    李太后目露精光,“还真叫我查到了一点事出来,那李氏是别人送于李家的,并且还倒贴了一千两银子,只求李家想办法把人送进宫里当差……,这也正是我为什么同意先皇后的荒唐主意,假扮成李氏的真正原因。”

    文玉儿默然,有银子送与旁人,而且还是大手笔的一千两,说明这家条件还不错,就算不是很有钱的财主,也算得上小康之家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