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五代逆天-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怕只有我们大唐了。如果我们大唐再封锁边境,不许通商,不知道贵国,还有何打算啊。”

范质管的就是民政,如果李唐真的封锁了边境,那对于楚国的打击,实在是无非想象的,范质默然的退了下来。

马云在上面什么话也没说呢,下面就已经辩论了几个回合了。他看了看坐在自己右手的文臣们,这些人一个个气鼓鼓的,心里是万分的不服,可刚才活生生的例子,让他们心有所忌,也不敢再轻易挑衅。

文臣是不说了,可武将们却忍不住跳了出来。刘彦涛说道:“阁下虚言恐吓,莫非以为我十数万大楚精兵,净是摆设不成。”

韩熙载笑道:“岳州大败之时,梧州逃窜之日,楚军大名,在下久有耳闻。”韩熙载是深得骂人不吐脏字的真传,他说得这两个日子,是马殷自打当了楚王之后,败得最惨的两次。

刘彦涛噌的一下就跳了出来,看样子是不想在和韩熙载口头交流了,想动用一下肢体语言。马云看了连忙咳嗽了一声,一旁的王贇一把抓住刘彦涛,死死将他拽的重新归了队。刘彦涛要真的冲上去就是一老拳,楚国的脸可就丢大了。马云扫一眼群臣,文官大眼瞪小眼,谁也不服,可是再也没人敢跳出,武官这边要不是马云在,估计早就跳出来要狠狠的揍一顿韩熙载了。至于李骧,却似乎有点心不在焉。

马云心里叹了口气,要是赵普在,就不会让韩熙载这么得意了。马云出口问道:“常大人,若寡人记得不错,去年年底之时,楚唐两国尚且还是对等大国。为何今天,阁下却是如此趾高气扬啊。莫非唐王是真的看上我大楚这二十八州了不成。”

吐血!绝对的吐血!

韩熙载好不容易站了上风,却被马云这句话给说的哑口无言起来。当时马云出使的时候,插科打诨,外加不要脸,一副流氓地痞的模样,让金陵的大佬们有口难辩。两国的关系才定为了对等大国。可是这小子在私底下,不仅接受了李景的册封,而且还狮子大张口,要了不少财物。这才多大会儿功夫,这就翻脸不认人了。这上数十万两的资助就这么打水漂了。魏岑、常梦锡郁闷的不行,却也不敢说什么有伤两国邦交的狠话,毕竟,现在大唐的主力不是在闽中,就是在淮西。在马云万一真翻了脸,从宜州掩杀过来,这可就是要掉脑袋的大罪啊。

韩熙载却讥讽道:“晏子曾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一河相隔则境界迥然,下官向来不太相信。今日见大王,下官真是大开眼界,欣然相信了。”

相国们发了言,吃了瘪。下面的文官们也就不敢轻易在发难了。可是韩熙载变本加厉,直接骂马云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形势不好就装瘪三,一朝得意,就充大尾巴狼。这话说得也太过难听了,礼部尚书刘昭禹硬着头皮,站出来指责道:“大胆。。。你居然。。。”没办法,谁让他是礼部尚书呢?管的就是这外交的事儿。他不出头还不行。

可是他还没说完,马云就拦着道:“呵呵,刘大人,暂且退下,我大楚雄踞荆楚,地阔千里,人口众多,大国将有大国的气度,众位臣工,注意胸怀,注意胸怀啊。寡人作为人主,要有容人之量,善于纳谏,说得对了,寡人就会奖赏,说得不对,寡人也不会和他一般见识。寡人如此,众位臣工也当如此,圣人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有句古话,叫做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无非是说,一人的智慧毕竟有限,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集思广益,咱们大楚才能够真正的繁荣富强起来。”说得这里,马云顿了下。

大楚的文武百官以马希隐、王贇为首,赶紧跪下,山呼千岁。这么一搞,魏岑、常梦锡、韩熙载,多多少少有了些尴尬。这不是欢迎李唐使臣的大朝会,怎么搞成楚王对百官的训话了呢。

马云摆摆手,继续说道:“众卿平身。古人还曾经云过: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两句,大家也要谨记在心中,戒骄戒躁,才能维持君子的品行。不过呢,反过来说,这苦口的可不一定是良药,逆耳的也不一定就是忠言。对于那些莫名奇妙的无端指责,我记得但丁。。。吭。。。有个人曰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咱们就把它当成一阵风儿,一溜儿屁得了。”

马云说完,整个朝廷笑声跌起,文官这边还有些矜持,笑也是偷笑,武将那边就咧开大嘴,哈哈大笑起来。这楚国有些官员,也很是促狭,居然又跪在地上,山呼千岁起来。

魏岑、常梦锡的脸上有些挂不住了,面色潮红,心里或多或少,有点埋怨韩熙载刚才说话太没谱儿。却没想到,韩熙载之所以那么说,还不是他们三个商量好的。他们本来就商量着,利用韩熙载的口才,喜笑怒骂一番,打击一下楚国的气焰,回去好交差就得了。没想到,这楚国官员确实是被韩熙载给震住了,这楚王却是毫无礼义廉耻的胡搅蛮缠。而且还借训斥百官的机会,给自己这群人难堪,指桑骂槐,说自己是混乱放屁。

见常梦锡几人面色尴尬,马云挥挥手,止住大殿里的笑声。和善的说道:“常大人,是不是可以将岳父大人的书信,交给寡人看看了。”

翻脸走人肯定不行,无奈之下,常梦锡只好将李景的文书,恭恭敬敬的递给了张顺,由太监张顺,又交到了马云手里。马云翻开随意看了看,上面无非是恭喜马云即位为王,接着就询问了马云准备何时将连州交给李唐。最后是恭贺礼物的清单。

马云阖上文书,说道:“岳父大人如此挂念,让寡人甚是感动啊。三位大人初次来长沙,不要急着走,盘横数日再走不迟。刘爱卿,这几日你就替寡人好好的招待一下。”

常梦锡等人也知道,在大朝会上接见自己,那是给了李唐的面子,至于割让土地一说,那自然不会在这大朝会上详谈的。三人听马云这么说,只好告退,其实,从心里讲,刚才玩了个难堪,楚国官员象看猴子一样的戏谑的看着自己,这三人早就想走了。

三天之后,巡视地方,查看有无冤案的赵普赶回了长沙。楚唐谈判正式开始,赵普请常梦锡等三人进来自己的刑部书房之后,笑着说道:“三位大人别来无恙。下官前几日去地方稽查,无暇拜访诸位,尚请见谅啊。”

常梦锡等人自是随口客套了几句。

赵普押了口茶说道:“三位大人的来意,下官是一清二楚。我家大王对李唐的深情厚谊,也是铭记在心。大楚与南唐乃是翁婿之国,我大楚是真心的希望楚唐能够长期的和睦下去。”

韩熙载冷笑一声,说道:“楚唐和睦,可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两国的信任是要靠实际行动的,对于贵国出尔反尔之事,我大唐真不知道该如何相信。”

韩熙载这话一出口,魏岑就忍不住瞪了他一眼,论品级,论资历,自己和常梦锡都没说话,你这个愣头青说什么!楚王的意思已经非常的明显了,他就是想赖账,他既然要赖账,咱们现在确实也得罪不起楚国,他想赖就赖呗,你充什么大尾巴狼啊。

赵普笑着喝了口茶,似无意的瞟了三人一眼,魏岑的反映恰好就被他看了个一清二楚。 韩熙载忍不住出招了,可是赵普恍若未闻的喝了一口茶,并不搭茬儿。

魏岑讪讪的说道:“赵大人,去年楚唐议和,厄。。。不,是大唐和你家王爷议和,这具体事宜,都是经赵大人之手,赵大人想必也是清楚。现今你家王爷即位楚王,我大唐也是出力甚多。这。。。”

赵普不客气的截道:“魏大人,此言差异。昔日我武穆王征战数十载,方有这荆楚之地,武穆王传位为衡阳王,衡阳王又传位给文昭王,文昭王再传位给我家大王,马氏一族,治理荆楚以历三世,凡四主。士子依附,百姓安居乐业,靠得无非是我王圣明,上下一心。月初之时,文昭王倦正而传位与我王,乃是子承父业,正常的权利交替。这又与贵国有何关系啊。贵国不动一兵,不费一米粮,就想索要我连州,这恐怕说不过去吧。”

魏岑眨了眨眼,说不下去了。常梦锡在一旁接道:“赵大人,昔日五王爷困顿于荆南之时,内有旱灾,颗粒无收;外有权臣,交相压迫。我主念在翁婿之宜,既派遣大批工匠,有资助了不少钱粮,开商埠,通有无,荆南因此得以安定,这岂不是我主的仁德吗?若非是我主仁爱,五王爷恐怕坚持不到今日吧。”

“呵呵,常大人,未免太小看我荆楚了吧。贵国有三十五州之地,我大楚也有二十八州。文昭王仁者爱民,少动刀枪,府库丰裕,区区旱灾,我大楚有怎么会应付不了呢?至于通商嘛,买进卖出,得力的又岂止是我大楚呢?贵国恐怕也是获利甚丰吧。”赵普不紧不慢的说道。其实楚国表面上看起来挺强大的,可这十多年来,马希范骄奢逸,从老百姓那里搜刮了不少钱财,可是他自己也是大手大脚,银子大把大把的花了出去,到现在国库其实已经不算很宽裕了。只不过,谈判嘛,向来都是往自己脸上贴金,赵普这么说倒也是人之常情。

“既然如此,不如楚唐两国就关闭边境,不再通商了吧。”韩熙载在一旁说道。韩熙载对楚国关注颇久,楚国的困境他了解的很清楚。这一句以出口,赵普脸色虽然没什么大的变化,可是心里却不禁暗暗打鼓。

还不等赵普说话呢,魏岑却吃了一惊,怒道:“韩大人,国家大事岂能如此儿戏啊。误了陛下的大事,你可是吃罪不起的!”他心里暗骂韩熙载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他管这枢密院,李唐现在的情况,他了解的一清二楚,原以为闽中内乱多年,大军一到应该是手到擒来,哪知道事情远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王延政死守建州,就是不投降,泉州、漳州也是以王延政马首是瞻,只有福州的李仁达还算识趣,可是隔着泉州、建州,李唐也管不了李仁达啊。大军进了闽中就向入了泥潭一样,进退维谷。这军粮的消耗就像流水一样,如果现在再得罪了楚国,两面受敌,后果不堪设想啊。在魏岑看来,福建的战事估计要持续到明年三四月份,在这一年里,楚唐还是应该和好下去的。

打建州之前,冯延巳一党是趾高气扬,现在吃了点苦头,这些人又有点畏敌如虎,生怕得罪了楚国。他们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却没有想到楚国此时也不好受,在岭南,马光猛节节胜利,却也只是3、4万兵马的小打小闹,原因为非是,官道崎岖,军粮运输不畅,光路上的消耗,楚国就有点承受不了。马云刚当上大王,这内军不管是打没打仗,总得赏赐吧,在百姓困顿,总的减些赋税吧,再加上对西南少数民族的安抚、整顿,花钱的地方无数,进项却很少。就像韩熙载说的那样,南边和汉国交恶,北边中原动荡,西边蜀国又是闭关自守,除了南唐,这商贸交易就再也没有了。虽然俗话说什么:湖广熟,天下足。可那说的是明清时代,在五代,荆楚还只是个边缘之地,粮食产量也仅够自给的。好在,马希范着实搜刮了不少钱财,这楚国的财政才算基本稳定。

魏岑连连对赵普说道:“赵大人,切莫生气,这韩熙载只是书生意气,胡乱说话。赵大人,切莫听信的胡言乱语。楚唐和好,利国利民,通商之举,绝对不对嘎然而止的。这一点,在下可以拍胸脯保证。”

赵普瞥了一眼魏岑,又望向了常梦锡,意思是说:你是正使,你表表态撒。

魏岑也焦急的看向常梦锡,脑袋轻轻的点了一下:你丫的,赶紧表态啊。韩熙载充分发扬了二皮脸的本性,对魏岑申斥竟象没有听到一样,看着常梦锡,微微的摇头:常哥,你要顶住,坚持一下,这赵普自然就会软下来的。

常梦锡扫视一眼魏、韩二人。昨天晚上,韩熙载仔细的对他分析了楚国面临的境况。看楚国的样子,原来当政的十八学士,除了拓跋恒、徐仲雅、刘昭寓、何仲举还担任要职之外,廖框图隐退,李皋李节被杀之外,剩下的几个全部当了学者,完全被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这说明,楚国王位的更替,绝不是楚国官方的说法:楚王倦政,世子马云不得不接替大位。十有**就是马云不甘寂寞,干掉了自己哥哥,这样一来,这楚国想必也是内忧外患,恐怕也不敢和自己翻脸吧。

他有死死的盯了赵普一眼,这赵普嘴角微笑,一脸古波不惊的样子,他又有些犹豫了,治大国入烹小鲜,还是。。。还是稳一些的好。常梦锡轻轻的咳嗽了一声,说道:“我王对楚唐和平,向来是寄予厚望。不过,这事是有前提的,贵国这样经常性的出尔反尔,置两国邦交与不顾,我主虽然仁爱,却也绝对不会听之任之,善罢甘休的。”

听话听音儿,虽然常梦锡最后警告了两句,但是他却还是在言语中支持了魏岑。赵普微微一笑,看来刚刚最近接到的闽中情报果然不错,这李唐是真的陷入了建州的泥潭里面了。那边韩熙载略略的叹了口气,不再说话。

见试探的已经差不多了,赵普押了口茶,方才说道:“在荆南困难的时候,唐王给荆南莫大的援助,这一点,我主感激异常。其实,我王仁厚,向来也是言出必践的。”说的这里,赵普住了嘴。

魏岑眼睛一跳,忍不住和常梦锡相视一眼,心中暗道:这是什么意思?莫非楚王竟然肯把连州割让给我大唐吗?幸福来得太突然,魏岑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只有韩熙载,静静的坐着,等着赵普的下文。

赵普扫了眼这三人,一副为难的样子,说道:“这连州既然我王同意的,我们绝对不会赖账的。可是,目前的局势想必三位大人也是清楚的。眼下我王新立,百废待兴。如果此时就割让连州给贵国。那么我王必然尽失楚国民心矣,从这方面考虑,这连州现在却是不能割让给你们的。”

魏岑冷静了下来,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还是没有的。毕竟,就马云即位这件事,李唐除了花了点钱,别的也没出过什么大力。只要楚国给李唐一个台阶下,就是最好的了。

赵普继续说道:“可是。我大楚以信义为先,既然答应了贵国,纵使自己困难些,还是想给李唐一个报答。”

常梦锡追问道:“不知贵国想要如何报答啊?”

“呵呵,是这样的。五天前,我大楚梧州道都统马光猛马将军传来捷报,在岭南容州俘获宁远节度使吴怀恩,收复容、绣、劳等州县。马光猛将军除了出来一分捷报之外,还向我主建议趁势攻取岭南。马将军详细的说明了岭南刘氏军队的情况,战斗力竟然是异常的底下,而且汉主刘洪熙残暴不仁,任用奸佞,把岭南搞得乌烟瘴气。我主以意欲仁罚不仁,收复岭南。”

魏岑心头一动,莫非楚国是想把岭南的州县割给李唐不成?

韩熙载却是冷笑道:“贵国莫非想画饼充饥,把岭南的州县割给我们不成。这恐怕要问问汉主同不同意了。”

赵普哈哈大笑,站起身来,从一旁的书架上抽取一副地图,在书桌上展开,笑道:“请三位大人过来看看,这是汉国的兵力分布图。有了这个东西,我大楚攻破汉国一如反掌啊。”

魏岑等三人连忙走过去观看,却是岭南西部诸州县的兵力分布图,却是没有画出兴王府附近情况。见这三人目光中有些疑问,赵普笑道:“军国密事,在下也只能让三位大人看这么多了。”

魏岑在一旁问道:“容州之战如何呀?”

赵普一笑说道:“汉军犹如绵羊耳,马光猛将军1万大军,就击败宁远节度使5万大军。”

魏岑眉头轻轻一动,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韩熙载却追问道:“既然岭南如此孱弱,不知道楚王准备几时出兵啊?”

“明年秋天,或者后年春天,我主就会发兵征讨。”见三人有些疑惑,赵普为难的说道:“实不相瞒,我王新立,总要安定个一两年方可出兵。““那贵国到时候,准备割让何处与我大唐啊。““割让雄州(今广东南雄)。”

魏岑突然说道:“刘氏盘横岭南多年,兵马虽弱,不下十万人。贵国兵力虽强,恐怕一时半会儿也难打下。不如贵国将岭南的兵力分布图,给我们一份,咱们两国约定时间,同时出兵,平分岭南如何?”

常梦锡二人一愣,赵普却是心中一乐: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正文 第40章 找点事干

“未来两三年之内间,楚唐必有一战。”就在赵普和常梦锡等人谈判的前一天,李骧在养民殿,斩钉截铁的对马云和赵普说道。

李骧神色中流露出一丝断然的意味,他继续说道:“大楚乃四战之地,守之不易。大王想成就大业,当北取襄阳诸州,南下岭南,东取唐,西取蜀,尔后举兵北上以征中原。现如今,晋廷势力微弱,对地方控制能力逐渐下降,如果契丹再次南下,晋廷恐怕必亡无疑。而契丹残暴,就算能一时攻占中原,也必然守不住,等契丹北归之时,大王可传檄天下,鼓军北征,中原诸侯林立,恐怕不能轻易取之,但至少可以拿下襄州诸地,完善我们北部防线。尔后,稍加休整,即可南下攻灭汉国。灭汉之后,中原兵力强盛,不能与其争锋,只能暂时称臣纳贡;西蜀地势险峻,可以交好;大王当帅军东进,剿灭李唐,横扫江南,以呈南北对持之势。可是这李唐虽有五鬼乱政,可毕竟地方广大,百姓富足,兵马颇多。贸然攻取,恐怕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李唐要取,但不能蛮干,臣以为我们应该找机会慢慢的消弱李唐的兵力,耗费李唐的粮草,搅乱李唐的政局,等到我们进攻李唐的时候,他们战无百战精兵,守无充足的粮草。到时候,李唐就可以一鼓而下。”

马云眼睛一亮,问道:“李先生,可有什么主意吗?”

李骧笑道:“过去咱们是自顾不暇,不过现在就不一样了。大王即位,楚国尽在掌握。咱们的眼光就要放的更长远一些。当前就有这么一个机会——闽中。闽中据我楚国过远,咱们鞭长莫及,可是却和吴越毗邻,如果我们前一二细作,在吴越散播谣言,说唐灭闽,则下一步必然灭吴越。吴越之中眼光长远的人,必然会游说吴越王。这样吴越就不会坐视闽国轻易灭过。吴越势力较弱,可李唐用人不淑,前线的大将都是酒囊饭袋,这一出一入,两国在闽中一场混战,对李唐的国力,必然有不小的消耗。”

“妙计,妙计啊。陈觉、查文徽这两人,寡人都见过,绝非能征惯战之将,唐军的精锐部队在两人的指挥下,一定会损失不少的。失去了精锐,就算唐兵百万,又怎能挡得住我们楚国的大军呢?”马云高兴的说道。

“大王,这只是第一步,李唐和吴越要想在闽中分出个胜负,怎么也得一年光景。倒时候,我们再鼓动李唐出兵讨伐南汉,这不仅可以消耗一下李唐,而且我们还可以就近观察唐军实力,若唐军强,也就罢了,若唐军弱,嘿嘿,咱们就把岭南彻底给夺过来。然后就鼓军东进,彻底的灭亡李唐。”

马云心中一动,迟疑的说道:“先生之意,可是要利用这次谈判吗?”

李骧微笑的看着赵普和马云,点了点头。三人都明白了这意思。

于是才有了赵普和常梦锡等人的谈判,要是李唐的使者只有常梦锡和韩熙载,这两人一个反战,一个聪明,恐怕都不会和楚国谈什么联合出兵。可偏偏多了一个魏岑。

魏岑是什么人,大名鼎鼎的南唐五鬼之一。这南唐五鬼除了自身的毛病之外,还有个通病就是自认为是优秀的军事家,是要帮助李景建功立业,扫平的。赵普把汉国的军事分布图拿出来以后,说等明年楚国打下了汉国,就把雄州给让给李唐。

卓越的军事家魏岑同志,当场就不干了。他听赵普说楚军不过3万人,就先击溃了潘崇彻的大军,后又俘虏了吴怀恩,这说明汉国的兵战斗力地下啊。又便宜不占,那怎么是他魏岑干的事情呢?于是,他打着减轻楚国伤亡的名义,强烈要求两国同时出兵,赵普自然是再三推诿。

结果,赵普越是推诿,这魏岑越是觉得岭南这块肥肉,万万不能全落在楚国的嘴里。他魏岑是越挫越勇,竟然甩开了常梦锡等人,主动找到赵普,苦求再三,终于达成了协议——同时出兵。楚国要端州以西的地方,端州一东,包括兴王府,全部都是李唐的。从地盘上看,楚唐两国基本上是相当的,不能说楚国就吃了亏,可是从人口上,从经济上来看,广东一带,要比广西可富足的多了。另外,出兵前,李唐要资助楚国粮草20万担。

就在赵普和魏岑扯皮的同时,马云在相国徐仲雅,礼部尚书刘昭禹的陪同下,来到了天策学士府,亲切的看望和慰问了楚国大名鼎鼎的十八学士们。

这些文昭王时代的风云人物们,自听说楚王在百忙之中抽空来看望自己这些个革命老同志。一个个激动的要命,提前两天就命令天策学士府的杂役们,扫地的扫地,刷墙的刷墙,两日来加班加点就是不加薪,终于把天策学士府给打扫的是焕然一新。

然后在主要的道路上铺上红毯,自己这帮子老头则一大早就站在门外等着楚王的莅临指导。他们除了在马云即位的那天,远远的见了马云一面,这一个月来,竟再也没有机会见马云了。虽然十八学士的头衔没有丢,薪水待遇方面还有了点小提高,可这手里却是再也没有半分的权力了。

马云刚从轿子里下来,这些位学士们赶紧跪倒在地,山呼千岁。

马云一把就最前面的一个扶起来,笑着说道:“诸位先生,使不得,使不得啊。”说着自己对他们是团团一揖,说道:“诸位先生,我大楚能有今日的富强安康,离不开诸位数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工作,多年来,诸位先生是呕心沥血,你们是我们大楚官员学习的榜样,你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是‘仁’,什么是‘义’,什么是‘君子行为’,什么是‘家国天下’。寡人要替荆楚的百姓,感谢诸位大人!”说着又是一辑。这些老头什么时候见过楚王对他们行礼啊,又怎么敢受这样的一礼呢。一个个又是侧身避让,又是激动万分的回礼,又是连连的口称“不敢不敢。”心里却是乐开了花,马云这通马屁,让他们觉得自己浑身的骨头都轻了二三斤,做起路来,轻飘飘如在云端,又想吃了**牌钙片,气也不喘,腰也不疼了,腿也不抽筋了。

马云挽着一个老者的胳膊说道:“这外面天气炎热,诸位大人在这里等待寡人这么久,让寡人心中甚是不安,来来来,咱们进去聊。”

等马云在大厅主坐上坐下之后,这些人拿捏着也一个个坐了下来。马云亲切的说道:“诸位大人,最近身体可好吗?诸位都是为我大楚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人,寡人是绝对不会忘记的,荆楚百姓也是绝对不会忘记的。前些日子,小王刚刚即位,方方面面的杂事,是多如牛毛啊。哎,实在是抽不出时间来看望诸位先生啊。希望诸位先生,见谅。”

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心情有些激动,跪倒说道:“老臣,老臣们是万分的没有料想到,大王,大王竟回来,竟回来学士府啊。大王对臣等的关心,臣等是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答万一啊。”马希范在位的时候,虽然大权在李皋、徐仲雅手上,可是他们也算是手握实权的。等马云当了大王,他们大部分却都被排除在外,彻底的养气老来。常言道“一朝天子一朝臣。话虽然这么说,可事儿真的落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心中总是不免怏怏不乐。今天见马云来了,而且又是这么的客气,把他们说成是一代元勋,吹捧到了极点,一个个是心花怒放,怎么看都觉得马云圣明无比。

马云连忙站起来,扶起这个老头,说道:“诸位先生的高风亮节,寡人是佩服不已啊。寡人当政以后,为了保持权力的正常过渡,诸位先生依然决定和文昭王一起退出国政。一生功名,淡看如浮云。寡人甚是佩服。”

什么和文昭王同时退出国政。文昭王是被迫的,而他们则压根就没有选择的权力。不过马云这么一说,反倒不是马云炒了他们的鱿鱼,而是他们视功名如粪土,炒了马云的鱿鱼。这么一来,这些人的面子不就抱着了吗?他们这几个所谓的大儒,心里想得很简单,无非是当官,不当官的话,也要有个体面的下台方式。马云这么一说,他们也算是有了面子了。

马云看了下有些静寂的大厅,笑道:“不过,国事维艰,仰仗之处颇多,小王今日来,是请诸位先生出山的。”

学士们听了这话,忽视一眼,心思活动了起来。马云改制,这些人仗着资历还以为自己再怎么差,也得弄个尚书、侍郎一类的当当,可惜,任命下来之后,十八学士里,除了徐仲雅他们四个,其余的人,除了一个天策学士的头衔竟然什么也没有。这些人心里不免失落了起来。这些人都是些不甘寂寞的人,前几天李唐使者来的时候,这些人还写了些诗词呈上去名义上是庆祝,实际上是显摆自己的才干,还做着重新启用的大梦。可是没想到,竟然象泥牛入海,从此再无消息了。

就在他们有些失望,有些愤懑的时候,马云竟然亲自来看望他们了,而且听马云的意思,竟然是大用他们。这些人不禁高兴了起来。

一个老头出来说道:“大王,不念臣等老朽,信任我等。我等哪怕是肝脑涂地,也不敢辞王命。”

马云说道:“诸位先生,曹孟德曾说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诸位大人乃是我大楚博学之士,是我大楚的财富,是我大楚文化源远流长的代表。寡人对你们是敬之、爱之,更要用之。”说着,马云扫了他们一眼,缓缓说道:“诸位大人,你们觉得我大楚缺些什么呢?”

这几个老头互视一眼,心道:大王这是要考察自己的学识啊。一个个或者说少铜,或者说缺少富饶的产粮地,或者说缺少马匹。。。总之,绞尽脑汁的说出一连串的东西来。

可马云却是一一摇头,见这些人这也说不出什么新鲜玩意儿了,马云才作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说道:“缺少铜这些物资,我们可以和别的国家换,百姓缺衣少食,我们可以轻摇薄税,可是百姓民智不开,绝大部分的人不识字,不知礼节,我们身为朝廷官员,又能做些什么呢?让所有的人,都识字,都能读书,这不太可能,为什么呢?因为朝廷财力有限,没有那么多的余钱去大兴学堂。诸位先生,可有办法帮我教化百姓,使人人都懂得礼义廉耻,使人人都知书达理呢?”

这些老头们一愣,都茫然的摇了摇头,有一两个脑子灵活的,竟然在暗自猜测在大王的意思,是不是想让老哥几个去开学堂收徒授课啊?要靠自己这几个老家伙,去提高全民文化素质,那。。。?

马云一脸严肃的说道:“寡人昼思夜想,倒想出了一个法子。百姓之所以不识字,一来却是因为没有人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