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五代逆天-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乱世平 第183章 发兵

第183章发兵“诸位,周军的前锋确实已经到了良乡一带,他的游骑有时候还在南京城附近出没!你们觉得周军下一步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啊!”耶律挞烈说道。

“大帅,以末将之见,管周军有什么行动呢?我契丹行军的传动,向来是一切在我。咱们掌握着主动,只有我们打中原,而中原疲于应付,从来没有我们需要防守的道理。咱们兵精粮足,直接冲过去将他们击溃也就是了!”永兴宫统领耶律何鲁不说道。

真tmd的没脑子,耶律挞烈第一个反应就是想骂何鲁不一顿。这家伙口气这么冲,让耶律挞烈是在是有些难以忍受。说起来何鲁不的出身,那也是比较高贵的。他老爹当年是圣嗣皇帝(太宗耶律德光)帐下的南院大王,跟随耶律德光南入汴京。不过,他老爹耶律吼在耶律德光挂了以后挂了以后,他率先支持人皇王的儿子兀欲当皇帝(即世宗皇帝),反而不支持远在东京(今辽宁省辽阳市)的皇子耶律璟做皇帝(今现在的皇帝)。就当时来看,耶律吼是站对了位置,何鲁不一路上青云直上,可没想到兀欲当了几年皇帝之后,居然被杀了,在南山避难的耶律璟反倒又成了皇帝。于是,耶律何鲁不就止步不前,再也不能进步了。不过,这个人倒不是高莫翰一派的。明摆着皇帝不喜欢何鲁不,高莫翰又不是*子,何必和他走的很近呢?

耶律挞烈对于何鲁不来说,态度向来是温和的,为什么呢?一来呢,两个人是亲戚,南院大王可不是随便个人就能当地。再有,别看何鲁不现在挺落魄的,挺不受重用的,可是,何鲁不并非没有东山再起的日子。为什么这么说呢?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皇帝耶律璟喝酒喝出毛病了,对女人不感兴趣(可能是肾有问题),他当皇帝以后就把自己堂哥兀欲(世宗皇帝)的年仅4岁的儿子耶律贤抱进了宫中,而且对耶律贤非常好,朝廷上下都认为这耶律贤应该就是下一任的皇帝了。因为已经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了。一旦耶律贤能当上皇帝,那么对世宗登基立下汗马功劳的耶律吼一定会被平反(耶律璟当皇帝以后,对自己堂哥做的事更改了不少),耶律何鲁不就会继续自己的似锦前程了嘛。

对于何鲁不,耶律挞烈还算是有所照顾的。可没想到高派的人不发难,这个何鲁不却率先说出了这样的话,耶律挞烈笑着说道:“何鲁不将军勇气可嘉,如果我堂堂契丹大军人人都如此,又何愁周军不败呢?可眼下的周军,非比往常了。这支中原王朝的**,要比以前的晋兵强上太多了。益津关之战、萧敌烈的阵亡,这都说明了这支**的厉害。战争乃国家大事,不得不谨慎从事啊!”

其实耶律何鲁不真的不是对耶律挞烈有意见。只是他六院出身的皇族,现如今四十多岁了还如此落魄,他心里着急万分啊。人活着不就奔个前程嘛,可每年朝廷考核,年轻的时候说你太年轻,让你等(

等;年纪大了又说你要发扬风格,让位给年轻人;中不溜秋的时候,又说你没功劳;上面就是故意压着你,可反倒还要给自己脸上贴金表明自己“公正公平公开”,这么多年了,何鲁不死活就是评不上个“契丹年度最佳公务员”,让他怎么都没有机会展露身手,他能不着急嘛。今天好不容易有了出兵打仗立功的机会,可是耶律挞烈犹犹豫豫的,似乎不愿意发兵的样子,他能不上火嘛。

耶律何鲁不有点不服气,还想再说。一旁的耶律区里思却重重的“哼”了一声,道:“军情不明怎么能够贸然出兵呢?白围团之战、汴京之战,我军为什么会先赢后输,难道你还不知道吗?何鲁不,你也是老人了。难道当了十几年的宫兵统领,连怎么打仗都忘记了吗?”

见两位大帅面色不善,耶律区里思还重重的训斥了自己,何鲁不早就由当年的风华少年,变成了郁闷中年,当下讪讪的退下,再也不敢说什么了。空虚而又无聊的时间,不仅仅消耗掉了何鲁不的才华,就连他的信心也消磨殆尽。何鲁不多冤枉啊,自己虽然是永兴宫的卫兵的统领,号称是精锐的皮室军,可是光北院皮室军像永兴宫这样的建制就有三十六个,而他是出兵次数最少的精锐部队将领。如果不是周军大局北上,恐怕朝廷还想不到有何鲁不这个人呢。

冒失的何鲁不吃了瘪。可是从一个侧面上也反映了契丹将领对战时的不确定**。有十年没打过这样的大战了,契丹军对周军,或者说对中原**是相当矛盾的,一方面,他们想再现当年驰骋中原的英姿,另一方面中原惨败的教训也让他们记忆犹新。

耶律挞烈的目光从左看到右,又从右看到左,见众人沉默不语,他不禁失笑道:“诸位可是担心此战的胜负吗?”

耶律挞烈虽然没有真正掌过兵,可对人心的揣摩还是比较到位的。他笑着说道:“前年的时候,有咱们的使者乔荣从汴京回来,我问乔荣道:汴京那边可有什么变化没有?你们猜,乔荣说些什么?”

耶律挞烈哈哈大笑,道:“乔荣说:听闻大王您在南京练兵,中原百姓以为我天朝大军即将南下,纷纷准备难逃。而周国上下正为此事烦恼不已。太宗皇帝十万人马就可以册立石敬瑭,现如今咱们可不止十万大军啊!人死余威尚在,更何况我们现在还越来越强了呢!如果周军听说我们三十万大军南下,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也想我们这样,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应付呢?”

这话比刚才耶律挞烈表忠心更起作用。很多将领的脸上也不禁浮出了笑容,对啊,我们在担心敌人,难道敌人就不担心我们吗?

这人心一活儿,话就多了。南京府尹韩绍芳说道:“大帅,周军扩大搜索范围,无非是想隐蔽自己主力**的活动,好做到对我军地突然袭击。可是从周军眼下的状况来看,他们恐怕只有西进偷袭蔚州(今山西省灵丘市)了。末将觉得,咱们应该赶紧派人增援蔚州才对。”

耶律挞烈瞥了眼韩绍芳,这人比起他老爹………开国元勋韩延徽来说,差了太多。果然,这韩绍芳话音刚落,南京留守萧思温就说到:“不然。以我之见,周军现在时骑虎难下了!”

“哦?这话是从何说起啊?”耶律挞烈问道。如果想在挞烈派系里面硬要找一个名将的话,那么他一定就是萧思温了。

萧思温恭恭敬敬的施礼之后,方才说道:“以我之间周军最原本的计划,是想先夺三关,威服莫州、瀛洲,然后快速北上,攻克**,然后强在我契丹大军南下之前,拿下南京。这个计划就现在来看,他的第一步已经完成了,可是,这个计划唯一的缺漏之处在于,周军显然没有料到我契丹大军南下会如此之快。在周军尚且没有达到南京城之前,我军已经到了南京城。我契丹大军云集,而**以东却地势极为平淡,利于我军作战,而不利于周军防守。战争打到眼下这个局面,正想大帅您刚才说的那样,不是我们不知道该怎么进军,而是周军不知道该怎么进退了。进,南京城下和我军决战,他没有地理优势,没有军事优势,粮道又时刻出在我军的威胁之下;退,他无路可退,气势汹汹的侵入我国,结果我大军刚刚南下,他就慌不跌的南撤了。那么经此一战之后,周军就再也没有勇气和我契丹大军作战了。而且,我们的目的很明确,是要灭亡周国的,所以,他不会后退。他们现在的选择,比我们要少的多。他们现在按兵不动,以我之见,很可能是故弄玄虚,其目的是想看我们怎么行动,然后他们再找机会、找纰漏和我们决战。”

“萧将军之言可谓入木三分了。不过,以下官之见,周军的计划是在夺取三关以及莫州、瀛洲之后,就开始造势,挑拨燕云一带汉族和契丹族的关系,吸引南京的贵军南下,其目的就是要制造混乱,从中取利。他们之所以陷入眼下这么被动的局面,我以为,我军有两点处理很重要。第一,萧思温将军在南京坐守不出。相对于周军的二十万大军来说,萧将军所指挥的6万人马自然是很少的,可是对于只有数千人守城的燕云一带来说,确实一股难以忽视的力量,只要萧将军没有出兵,不再周军兵锋之下的州县,没有谁敢有异动。只要他有异动,萧大人的骑兵转瞬机智。萧将军不出兵整个燕云只能继续保持原状。周军想制造混乱,就没有办法成功了。第二办法则是萧敌烈将军出兵。周军攻克**之后,本应该立刻举兵南京的,可是,萧敌烈将军率领骑兵出城了,而且目标很明确,他就是冲着周军的粮道去的。周军不得不停下来,想办法对付萧敌烈将军。由于萧将军出兵的时候,采用少骑的法子,让周军误以为出城的兵马有三四万人,在围歼了萧将军的10000人马之后,他们恐怕还在担心那本来就不存在的30000人马,这么一来又耽搁了时间,让贵军主力能够从容而来!”田雨侃侃说道。

耶律挞烈听了,满脸都是笑意,不住的恭维道:“田大人真不愧是楚国大才啊,一番话,让本帅茅塞顿开,用中原的说法,就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那么,田大人,你觉得我军下一步该如何行动呢?”

耶律挞烈为什么会这么高兴呢?呵呵,耶律挞烈他不高兴才是怪事。刚才不是说了吗,挞烈对萧思温、萧敌烈是矛盾的,一个“不主动、不积极,坐看成败”;另一个兵败身亡,别说让挞烈给他们记功了,就算是保住萧思温的乌纱帽,都得用上“此时正值用人之际”这样的托词。

可田雨一席话,他的这些军事分析,事实上是在替萧思温摆功劳,就算是战死的萧敌烈,那也应该评上一个“烈士”,而不是“莽夫”,死后应该开追悼会,而不是简简单单一个讣告就完了。耶律挞烈高兴的看了眼田雨,心里话:你小子还真行,还真会抓时机啊。周军不动,我军顺利到达南京城下,居然都成了萧思温的功劳,而且似乎还有根有据,不容辩驳。更何况,田雨是个外来户,从皇帝耶律璟看,他没有特别的立场,他就是实话实说啊。

区里思有些不高兴,不过田雨好赖是楚国人,他一来不好斥责,这会影响到契丹和楚国的国际关系,二来,区里思不是需要这个楚国的货物嘛,这田雨和拽刺关系密切,不看僧面看佛面啊。

“依在下之间,可以少部分兵力在良乡一带和周军虚与委蛇,主力**走安次向**逼近,在**东部和周军决一雌雄!”田雨斩钉截铁的说道。

耶律挞烈点了点头,但他并没有立刻拍板,反而继续看其他的将领。在耶律挞烈想来,田雨,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而来,给自己出谋划策已经实属难得,要事事还按他说的办,那。。。那置堂堂契丹上千员大将与何地啊?虽然,田雨说的很有道理,可是这也要有他们契丹人商量商量之后再采纳,要“拿来”,但是也要“改造”,绝对不能人云亦云。

在坐的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有些军事常识的。良乡一带是西山山麓地区,利于步兵,不利于骑兵作战,而安次一带则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平原,非常适合大规模的契丹骑兵作战,从安次向东紧逼**是一个非常稳妥的办法。

于是,大家伙都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最终敲定了进兵路线。这个路线和田雨说的差不多,唯一一点区别就是,更加的细化了,连路过那些城镇都确定了。

乱世平 第184章 奔袭

第184章奔袭套用说书人的话,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刚刚介绍完了郭荣和耶律挞烈在**、南京(今**)一带的对峙情况,而于此同时,在上京也发生了一件足以震撼整个世界的大事(五代之际,中国可以说是实际上最强大的力量,把震撼中国的事儿,成为震撼世界的事儿,也不为过)。

“回禀大帅,前面就是黑河,过了黑河再有二十里地,就到契丹人的上京城了!”这斥候被晒的黑黝黝,仿佛是从煤坑里爬出来一般,可神情之间却充满着兴奋。在茫茫草原上穿**了半个月,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他能不兴奋吗?

原本就是古铜肤色的赵匡胤,也是黑黝黝,仿佛。。。仿佛是从另一个煤坑里爬出来的一样。不过,他仍然是一脸的沉静,只不过那原本冷峻的目光,也闪烁着淡淡的喜意:“好,传令下去休息半个时辰,等太阳西落以后,立刻进兵上京!”

赵匡胤不是在河西吗?他怎么来到上京附近了呢?这事儿说简单点,一句话可以概括:战事需要呗。在王朴“北伐”的整个策略中,赵匡胤帐下的白衣军精锐骑兵,乃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从粮草是否充足,从**数量以及疲惫程度上看,周军都是不如契丹人的。特别是去年,从关中到河南,从河南(指**河以南地区)到河东,又从河东到河北,到处都是战火弥漫,周军不疲惫才怪呢。

因此,在王朴的设计中,既然要北伐,那肯定是要竭尽全力争取胜利了。主力**怎么说也要出动个十五万左右的人马,不然的话,根本就没办法和转瞬及至的契丹主力相抗衡,可另一方面,周国拖不起,他自己的经济实力不足,根本就没有足够的粮草以支持它长期作战,所以,周国只能速战。可速战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也不难,毕竟契丹人向来自诩天下无敌,被自己猛然打这么一棍子,恐怕也会急着和自己拼命。可如何保证速战,还能打胜仗,这里面的讲究可就多了。

大周的本钱不多,别说“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买卖不能干,就连两败俱伤的战争也是不能打的。所以,王朴想出了千里偷袭这个主意,让赵匡胤从河西的凉州,像当年大汉霍去病一样征战万里,偷袭上京。这个行动很大胆,让郭荣沉吟了半天,还千里迢迢的招来了赵匡胤,当面商量。赵匡胤率军西征,权利很大,可是在整个周国的政局上面,却有点边缘化了。他安定凉州,拿下西进的桥头堡,结盟吐蕃六部,消除河西侧翼威胁,这对于大周朝廷来说,可谓立下汗马功劳了,可惜,这功劳基本上落在了王朴头上,王朴因为举荐有功,当上了枢密使,而赵匡胤自己只不过被皇帝封了爵位,赏了金银,一点官衔都没有增加。

赵匡胤西路行营总管,可副总管是郭家的铁杆fans韩通,这家伙六亲不认,谁的帐都不卖;而运粮管也是郭荣的老部下曹英。他赵匡胤权利不小,可是距离西北王还差的远着呢?更何况,接下来的甘州回鹘并不容易对付,想再立战功难度就大了一些,这时间一长朝廷里的大员们只会想起他赵匡胤徒费粮草,而忘了他的赫赫战功了。就像后世的明星一样,居于偏僻地方的赵匡胤,需要一个机会再次闪亮登场。当然,他不可能炒作绯闻,也不可能****,只能是实打实的立战功!

王朴的这条建议,让赵匡胤内心极度激动,简直犹如想睡觉的时候,有人给突然递了一个枕头;想女人的时候,有人突然给了一个充气娃娃一样。两个人当时是一拍即合。

于是,周军一路从河北北上,一路从河西东进,两军同时出征。相对于节节胜利的郭荣军来说,赵匡胤这一路上走的是波澜不惊。一来茫茫草原人烟稀少,往往走上半天,都没有见过一个人影;二来自从精锐的部队已经被抽调走了,各个部落反倒安下心来。这和人手里有钱的感觉是一样的,有钱的时候,东看西看的总想买点什么,可一旦钱花了,也就老实安生了。这精锐部队被抽走,部落里的人反倒觉得自己安全了,警惕**也降低了不少。第三,“慈不掌兵、义不行贾”,当年的帅小伙赵匡胤,杀起人来就是三个字:不眨眼,四个字:不皱眉头;五个字:当世侩子手。碰上了契丹人,他不禁将人给杀了,如果这部落离得近的话,他还冲过去把部落里的人也屠戮殆尽。所以这一路上,他竟然保住了秘密。人不知鬼不觉的来到了黑河河畔。

“诸位将军,咱们费了这么大的劲儿,走了数千里才赶到了上京。能不能为大周立下汗马功劳,就看诸位接下来的表现了。奔袭千里,只袭敌酋,有史以来又有几个人能有这么大的魄力啊。如果咱们南下上京,这史书上都少不了众位的名字。当然,这说的有点远了,咱们说说近的,现在契丹军和我们大军正在燕云一带对峙,如果咱们拿下上京,抓着契丹皇族,将他们杀个一干二净,你们觉得契丹人还能在燕云坐得住吗?他们只会主动上前和我军决战,只要咱们的大军坚守不出,契丹人就再也坐不住了,他只能够分兵,一路北上,一路继续对峙。这么一来,咱们再偷偷潜回燕云,突袭契丹军,燕云十六州可以重归我大周了!这么大的赫赫战功,皇帝陛下是绝对不会忘记诸位的!”赵匡胤鼓劲道。

“末将谨遵大帅将令!”七八个将军一齐躬身说道。

“上京的情况已经查明了。契丹大军已经南下,上京城中防守空虚,城中仅有崇德宫守卫6000人马,四门的守卫者更是了了百余人!”赵匡胤笑眯眯扫了众人一眼道。

“咱们向来是以少胜多,以一敌百。可现在敌人去只有区区六千人,根本就不过咱们塞牙缝,弟兄们,你们不会人多打得,人少就忘了怎么打仗吧!”赵匡胤开玩笑道。

众人也是哈哈一笑,有些还不好意思的道:“那怎么可能,我们肯定赢!”

“好!韩令坤!”赵匡胤大声道。

“末将在!”

“你带领三百人马,换上契丹人的服装,分散进城,等太阳下山之后,**在上京西门,突然冲杀抢占西门,然后再燃放狼烟。只需要一刻钟的时间,本帅的大军就会赶到上京。你可有信心在西门坚守一刻钟?”赵匡胤目光炯炯的盯视着韩令坤。

韩令坤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踏前一步,拱手行礼道:“末将远下军令状!”

“本帅不要军令状,我只要西城门!”赵匡胤威严的说道。

“末将誓保西城门!”韩令坤毫不犹豫的说道。

赵匡胤点了点头,接着又调拨7千人跟着自己入城,入城之后,这七千人分成两股,一股人马又赵匡胤亲自率领进攻契丹皇宫,另一路人马则在契丹城中放火,制造声势!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还令派了3千人马在东城外警戒,防止契丹**突围!

………………“燕王殿下,燕王殿下,大事不好了!”崇德宫卫军统领耶律贤适急匆匆的冲进了崇德宫大殿里面,对这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说道。

“贤适将军,外面那么吵闹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啊?”燕王耶律贤不解的问道。今日他像往常一样在和汉人陪读韩匡嗣闲聊。他虽然不是皇帝耶律璟的亲生儿子,可耶律璟从小将他抚养**,为他请来了契丹、汉族的师傅,教他马上功夫,汉家儒学。对他着实不错,虽然没有明确的立他太子,整个契丹上下已经把耶律贤视为皇帝的继承人。所以,上京城有了变故之后,耶律贤适最先找的不是皇后,而是这位太子爷。皇帝不喜欢女人,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这位皇后在臣子们的眼中,地位也在直线下降。

“回禀燕王,周军冲杀进来了!”

“什么?”韩匡嗣蹭的一下从椅子上面蹦了下了,双目紧紧的盯着耶律贤适,难以置信的说道:“你。。。你说什么,这、、、这不可能!周军不是远在山南(燕山以南)吗?”

耶律贤也有点*眼,愣愣的重复道:“是啊,他们不是在山南吗?”

“燕王,这。。。这周军也有骑兵,想必是间道而来的。这。。。这事不宜迟,您还是早做准备,我保着殿下冲出上京去!”耶律贤适急速的说道。

“周军有多少人马?”韩匡嗣平静了下来,连忙问道。

“这。。。黑咕隆咚的,只听得到处都是喊杀声,城里到处都是火光浓烟,这。。。实在是不知道敌人到底有多少啊!”耶律贤适支支吾吾的说道。外面到处都是喊杀声,想知道敌人到底有多少人的爷们们,没有一个回来的。所以,耶律贤适急了,他不敢分兵到处去救援,只能是集中兵力到皇宫,试图说服耶律贤赶紧撒鸭子走人。

乱世平 第185章 追击

第185章追击“那。。。那皇宫呢?母后现在如何了?”耶律贤追问道。说实话,耶律璟对自己的这个侄子,确实不错,从不缺吃少喝,上学都请家教,而且还非名师不请。可是有一条,耶律璟是个酒鬼,你让一个酒鬼和正常一样的关怀自己的侄子,这。。。这多少有些强人所难。再说了,耶律璟不是一般人,他昼夜颠倒,如果他天天去看视耶律贤,恐怕耶律贤身子也受不了。年轻人全靠睡觉长个子呢。而皇后却恰恰相反,她一个人独守空房十几年多难熬啊。耶律贤被抱养的时候,才刚刚四岁,皇后也就把耶律贤当成了自己的亲身儿子一样对待,母子之间感情非常好。

耶律贤适心中暗叫糟糕,他只记得太子爷重要,可忘了两人母子情深。或许也不是忘了,耶律贤适也是为了自己家人考虑。皇后挂了,自己难逃一死,要是燕王挂了,自己就会牵连到一家人。耶律贤适犹豫了一下,强作坦然镇定的样子,说道:“燕王,臣是崇德宫守卫,首先要对燕王的安全负责,请燕王先走一步,臣马上去保护皇后!”

“砰!”的一下,耶律贤狠狠地捶了一下桌子,怒斥耶律贤适道:“你。。。你还不赶紧去保护母后!再不去本王斩了你!”

“燕王,耶律将军既然来护驾,就请燕王您先走一步。末将愿意带领人马去解救皇后陛下!”韩匡嗣在一旁说道。

耶律贤适嫉妒的看了一眼韩匡嗣,老子费劲力气,反而挨骂,这小子张张嘴就表了忠心。不过,周军拼死冲杀皇宫,我现在保着燕王还能冲出去。你要是在去一趟后宫,可就飞蛾扑火,**翅难逃了!

耶律贤还在犹豫,一旁的韩匡嗣再次劝道:“殿下,臣自幼长在深宫,深受皇后养育之恩。此危亡时刻,安能不尽心竭力。臣也知道殿下的一片孝心,可是,契丹可以没有臣,却不能没有大王您啊,您可是天下的期望啊!万万不可轻涉险地啊!”这韩匡嗣是契丹名臣韩知古的儿子,像耶律贤一样,从小都被收养在皇宫之中,还被赐姓耶律。

耶律贤适已经做了恶人,自然不可能后退了。他在一旁也苦苦劝谏,不过,他却留了个心眼,竭力让韩匡嗣一块突围,而他自己却坚决要求留下。韩匡嗣又不知兵,崇德宫的卫队名义上是保护燕王耶律贤的,可是兵权向来是属于皇帝的,这些兵根本就不认识耶律贤,让耶律贤或者韩匡嗣指挥**,根本说不通。耶律贤适明进暗退,还是想修补在耶律贤心中的印象。

对耶律贤适的建议,耶律贤颇为意动。可韩匡嗣却知道指挥**离不开耶律贤适,再次说道:“大王,**离不开耶律将军,让耶律将军保护您突围时最好的。而我常在皇宫走动,对那边的守卫也非常熟悉,由我来指挥他们保护皇后,也是可行的!危机时刻,一切当以大局为重,殿下,您还是赶紧走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就这样,耶律贤在耶律贤适前拉、韩匡嗣后推之下,勉强出了大殿,外面总要军士配好了战马,跨上战马,随着耶律贤适冲杀出去。

赵匡胤千里迢迢的赶到上京,其目的就是为了屠杀上京城,威慑契丹军,让契丹军分兵北上。或许有人会以为赵匡胤干得这么绝,难道就不怕惹急了契丹军,和周军拼命吗?这事儿不能这么想。楚国和契丹联合,两国约定共同对付周国。不管周国做什么,耶律挞烈今年之内肯定是要南下的,既然大战不可避免,周军就只能抢先一步,先发制人。可偏偏周军并没有战胜契丹军地把握。在实力略逊的情况下,想以战促和,这难度是非常大的,而且弄不好就是一个战败的结果。因此,周军也就只能照死了搞。当然,对契丹的上层人物,赵匡胤也是愿意俘虏的,比如契丹皇后,比如契丹的燕王。这些人还有点谈判的价值,至于别的人,反正都是家国之恨,杀一个和杀两个又有什么区别呢?

和中原王朝的皇宫有点不同,中原王朝的王宫有点城中之城的样子,虽然这外城被攻破之后,这城中之城从来没有坚持太长的时间,基本上都是转瞬即破。可毕竟还是像一个城池的模样。可是,契丹的皇宫一来狭小,二来,也没有那么多的高墙大院,让周军轻而易举的就突破了进去。韩匡嗣慌慌张张的闯进宫中,正好碰上了周军将领韩令坤。这韩匡嗣虽然学过几天弓马拳术,可是比起周军这些战场上的精锐来说,差的实在是太远。三两个回合就被韩令坤身边的亲兵给打翻在地,本来顺手一刀就想砍了韩令坤的脑袋。一旁的韩令坤却说道:“把他抓起来!让他给我们领路!这皇宫看起来不咋地,可道路也太多了,还真不好找那什么萧皇后呢!”

那亲兵深受把韩匡嗣从地上拽起来,大刀片子顺势就往韩匡嗣的脖子上一放,道:“说吧,契丹的鬼皇后在什么地方!”

韩匡嗣眼睛朝天,理都不理韩令坤。韩令坤微微一笑,一记重拳就狠狠的打在了韩匡嗣的肚子上面,将韩匡嗣打得小脸惨白,咳嗽连连,差点没有背过气去。韩令坤喝道:“说,契丹皇后在什么地方?”

“在。。。在东边!”韩匡嗣痛的不行,脑子却清醒了。好汉不吃眼前亏,先糊弄过去,给皇后拖延一点时间也是好的。

韩令坤是个疆场上的厮杀汉,可人家一点也不笨,眼珠子一转,笑呵呵的说道:“走!”带着亲兵就直奔西边而去。那西边正是皇后寝宫的方向,只要再穿过几个院子,就到了皇后的寝宫。这下子韩匡嗣急了:“你。。。你走错了,那便是西边。不是东边。”

韩令坤哈哈大笑道:“我走错了,岂不是给契丹皇后脱逃的机会了吗?你不是一直希望这契丹皇后能够逃跑吗?怎么反倒纠正起我的错误来了。”

“你。。。你。。。”韩匡嗣愣愣的说不出话来,他突然感觉自己好*,好天真。

上京颇大,为了给与契丹人以最大的打击,周军分散的比较开,更重要的是,周军毕竟人生地不熟,再有契丹的大臣多多少少都有点私军,这就极大的拖住了周军的步伐,给了耶律贤适以机会,让他利用地形,集中优势兵力,冲出了汴京城。耶律贤**格温和,一路上见到契丹嗷嗷哭叫的难民,总忍不住将他们就下。可是,这么一来,行军的速度也慢了,契丹**的阵容再也保持不了了。他们刚刚出了东城门,就迎面撞上了阻截的周军。这周军本就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同僚奋力杀敌,而心中郁闷不已,这下子突然冲出上京城这么多人马,让他们难免兴奋不已。

周军将领李怀忠看到耶律贤适的崇德宫卫队更是心花怒放,他和一般的军士不一样,一般就是想冲到上京城里,以为在那里面厮杀才能够立功,才能够弄些财物。可是李怀忠却算的清清楚楚,大帅带着人马冲入上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