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五代逆天-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景遂在现实面前,没有了一丝犹豫,他立刻带着亲卫队,就朝前跑了。陈觉还算挺负责任的,逃跑的时候还布置了一下先后顺序。可是,他忘了这是新军啊!这是心里承受能力最低的新军。清湓山前,凄厉的惨叫声不断的传来,这些新兵蛋子本就有点怕了。现在一通说“风紧,撤呼”,他们可分不清什么叫撤退,什么叫败退。各个撒丫子拼命往前跑,阵型乱了。

两翼追杀的申屠从坚和钱清,本就是力战型的猛男,见了这种情况更是异常兴奋,他们并不往唐军里面冲杀,而是从两翼保持平行状态,赶鸭子一样把唐军朝着都昌方向赶去。

一路上唐军跑得快,楚军追的急。等到了下午,唐军还不容易跑到了都昌门下,才赫然的发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这都昌竟然被楚军给功课了。抱着进到都昌就是胜利,这样的想法的唐军,士气低落到了极点,一个个大口喘着粗气,一下子感觉到身子极为疲惫,两条腿微微发颤,有点打摆子,肚子也咕噜咕噜直叫。

唐军无奈之下,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这个时候都昌城门打开,楚军从城里杀了出来。陈觉面如土色:“王爷,咱们还是绕过都昌,直奔洪州吧,就算在都昌城下,咱们的军队有些损失,可是能安全的到达洪州,也……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嘛。”他本想说“也算是胜利”,后来想想,这一路突围,能活着到洪州的,恐怕不会剩下多少人了。

李景遂看来对地形了解的很清楚,他否定道:“不行,这……这怎么能去洪州呢,洪州离都昌还好远呢,咱们这么一路退下去,被楚军尾追堵截的,可不一定能到洪州啊。咱们,咱们还是去江州吧,江州近啊!”

“王爷,江州一没粮食,二没战船,去了可就出不来了。”陈觉否定道。

他们还在争论呢,唐军已经彻底的溃败了。如果说两翼的楚军和他们一样跑了一路没有休息。就算勇猛,这攻击力也不强,可是都昌城里杀出的楚军,可是休息了1个时辰,各个龙精虎猛的,在以逸待劳之下,就像割麦子一样,齐刷刷不费功夫的收割这唐军的脑袋。新成立的唐军崩溃了,降者无数。

正文 第106章 会战(5)

“杀啊!”

由清湓山到都昌城,一路上,喊杀声整天。唐军败了,刚开始只是蜂拥而逃,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紧接着,随着屁股后面喊杀声越来越近,半路上开小车的人就多,最后,好不容易跑到了都昌城下,结果,都昌城变成了楚军的地盘了。最后的希望破灭,足以让很多人丧失了斗志,在“投降就不杀”的口号下,纷纷选择了投降,而不是战斗。

两翼的楚军毕竟只有7000多人,这包围工作也只能是抓住重点。而钱清、申屠从坚这两人,实战型,而不是技巧性的,他两个的部队跟了唐军一路,竟然精神奕奕的冲杀了起来。这不能不说钱清、申屠从坚对部队体力和耐力的训练成果很好,可是,也就是他们的这一阵冲杀。打乱了马云关于两翼施压警戒的布置。使一部分唐军,趁乱从两翼,逃之夭夭。而李景遂等人也偷偷的换了军士的服装,竟然在钱清的眼皮子底下逃之夭夭了。当然,这种溃逃是极惨的,到了洪州城下的时候,身边跟着的卫士不足300人。

更惨的是,洪州竟然已经被林仁肇给拿下了。这不是什么奇袭,这是堂堂正正的进攻。毕竟胡则他们一发现楚军水师进入鄱阳湖,就立刻向洪州示警了。可是,洪州刺史方钠直接投降了。由于方钠的识时务,林仁肇得以兵不血刃进入洪州,得以轻松的在洪州城下捉住了败逃而来的李景遂等人。楚军的十万大军至此,全军覆没。

这场战争,楚军5万,唐军10万。表面上看楚军是以少胜多。其实,唐军虽多,战斗力是远远不上楚军的。就像20世纪,法国有人研究过,一般情况下,两个克罗地亚军人,能够很轻松的打赢三个法**人,可1000法国兵,却可以很轻松的战胜1500的克罗地亚军队。战争的胜利,并不是仅仅取决于参战人数的多少,它往往体现出了整个军队的综合实力,楚军是百战精兵,而唐军却是没有什么信心的新兵,而且,这些新兵还是从各个州县临时抽调在一起的,互相之间,并不信任,再加上乡土情重,在楚军全面进攻的谣言中,很多人都不太乐意在富江打仗,都想回去保卫自己的老家。

从将领上来看,楚军的将军,要么向朱元那样富有韬略,要么像申屠从坚那样勇猛异常,曹彬的胆大心细,林仁肇的锐意进取,周行逢的穷追猛打,都在这场战争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而看唐军,大元帅李景遂根本不懂军事,监军陈觉,是未战先怯。再加上陈觉这人,有识人之明,而无用人之德。从用人上来说,陈觉还不如查文徽,他总能辨别出谁是人才,可是对这些人才却总不能物尽其用。先是朱元,后是卢绛,这些都是被陈觉发现的,可惜,都不能被他用。朱元早就投靠了马云,卢绛也在清湓山投降了马云。卢绛本来是雄州刺史,因为英州之败,被降成吉州牙将。在富江前线,卢绛多次提出建议,多派军队巡防幕埠山,不能抽调江州的人马,还有,拦住富江的水,把永兴一带给淹了。这建议,一条条到了陈觉哪里,全都被陈觉否定了。

陈觉这个人很复杂,他也不是嫉贤妒能。如果真的嫉贤妒能的话,他发现了人才,也不会向朝廷举荐的。或许是陈觉想慢慢培养人才,或许是陈觉想多磨练磨练人才,他总是把这些人才给压着,然后按部就班的逐渐提拔。他全面没有意识到,这人才想要什么?当他觉得温饱就能满足需要的时候,那人才心里早就想着奔小康了。生逢乱世,有本事的人,谁愿意在犄角旮旯里一猫就是三五年,也不见升迁啊!

而马云则完全不同,听说卢绛投降了,他立刻接见,而且当场提拔他做了申屠从坚的副手,当上了副防御使的职务,而且命他跟着申屠从坚进攻江州,很明显想让他先混个军功,站稳脚跟,一边将来再提拔。

都昌惨败的消息传到虔州,虔州刺史汪仁义立刻向楚国投降,并且接应楚军的第五军进入虔州,马光猛进了虔州之后,立刻分兵,一个师进攻汀州、剑州、建州,一个师攻击吉州、袁州,而他自己则带着本部人马进攻抚州准备和马云在洪州东面的余干县回合。继续朝着金陵进军。

由于都昌之战,李景把江南半壁的军力抽调一空,楚军西线和南线的军队,进展神速,半个月的时间,两支军队已经攻克了江州、洪州、鄂州、袁州、筠州、吉州、虔州、抚州、建州、剑州、汀州等地,打下了相当于今天的半个福建省和几乎整个江西省,俘虏了包括江文蔚、胡则等在内的江南名臣,对于这些人,马云干脆利落的斩杀了陈觉等几个臭名昭著的人,安抚了江文蔚、胡则等人。

他在洪州呆了7天之后,拔营出发和马光猛在余干县回合。楚军的军力达到了万人,而100里之外的饶州,有新赶到的5万唐军。这5万人马本来是进驻洪州的,来保护李景遂大军的后路的,结果,还刚赶到饶州,就听到都昌打败的消息,统军大将边镐等人一商量就把军队停在饶州,等候朝廷的下一步指示。这边镐本来是在大牢里关着的,可是楚军一进攻,李景感觉手下没人,又把边镐给放了出来,让他统领兵马作战。

饶州城里,边镐还没有等到朝廷的指示。马云就指挥大军将饶州为了个水泄不通。马云现在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消灭唐军的有生力量,如果攻克了饶州,那整个个江南,唐军就不剩什么人马了!

等长驱直入到了金陵,自然就可以像在鄂州一样,围城打援,把江北的唐军吸引过来,一举歼灭。

算盘人人都会打,可能不能实现,要看机会,更要看实力了!

正文 第107章 巧妙的战略

“王先生,现在楚国进攻李唐,你觉得最后会怎么样啊?”凤翔城里,西南行营总管郭荣对自己的掌书记王朴说道。

王朴喝了一口,慢悠悠的说道:“李唐必败,楚军必胜。只不过,楚军能够赢多少?占多大的地盘这就要看朝廷的意思了。”

郭荣苦笑了下:“想让朝廷出兵牵制楚军,这恐怕不太可能吧。哎。我这结拜的兄弟,还真是未雨绸缪啊,当年,他在唐州称臣,我还以为是他的失策呢,现在看来,他竟然早就料到有今天,竟然准备了这么一手好棋。现在他是臣子,每年都有东西向朝廷进贡,虽然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可这意思毕竟是尽到了,比吴越都殷勤得多啊。朝廷要想出兵牵制楚军,可就出师无名了。”

“朝廷又何必出师楚国呢?楚国完全掌控了邓州、唐州,那地方易守难攻,而且楚军在邓州、唐州的兵马也多,将近30000人。他们只用死守上一年半载,到时候,朝廷就只能退兵了。如果朝廷南下进攻淮南呢?”

郭荣一愣:“淮南是李唐的根本,淮河一线的军队很多,而且还有刘仁瞻这样的江南名将镇守,这……这岂不是减轻了楚军的压力了吗?再说,现在长安赵思绾和河中李守贞的叛乱都还没有平定,再加上契丹人进来蠢蠢欲动,大有再次南下的意图,朝廷就是想出兵,恐怕也没有多少人马吧。再者,朝廷的精兵现在都在关中、河中,这要调拨好,从西北调到江南去,恐怕也需要不少时日啊。而且这时节也不好。江南是小阳春,咱们这里冬季还没有彻底过完呢。天寒地冻的,也不利于大军行进啊。”

“呵呵,郭将军,你问题考虑的很周全,可是,你反过来想,楚军为什么挑这个日子出兵呢,这个季节在长江边,也还是很冷的。其实他们完全可以再缓一个月,或者直接等到七八月江南的梅雨季节彻底过完了之后,再出兵啊。”

郭荣眉梢一挑,会意了过来:“先生的意思是,楚军对在担心我们出兵干扰,所以才提前发动。就是想利用季节的因素,让我们无法出兵?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这篇文章,或许不用出兵,就可以达到朝廷的目的了。”

王朴点了点头:“楚国手段,可不仅仅只有这些。对朝廷来说,北面已经有契丹这样的一个强敌了,难免最好不要再出现一个统一的割据势力。特别是马云,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统一江南,又怎么肯偏安于一偶,到时候肯定是要举兵北上的。他们再和契丹有勾连的话,那朝廷可就真的举步维艰了。可眼下我们的情况,也不理想,地方上有三镇叛乱,朝里还是暗波涌动。王章诸位大人,以军令管理天下,对读书人没有半分的尊敬。这军人管理地方,他们又怎么知道,百姓需要什么,又怎么会了解百姓的困难呢,只是一个朝令下来,就按令执行而已。这……长此下去,恐怕会有激变发生啊!”

郭荣不以为然的摇了摇头:“史大人管理这禁军,王大人、杨大人管理着政务,朝廷上下对他们不满总是有的,至于激变应该不至于吧。而且这和楚国又有什么关系?王先生意思是,楚国会从中挑拨朝廷官员?”

“难说啊。前阵子,汴京市井上突然出现流言,说郭大帅围河中,名为国家,实为私利。用国家钱粮,肆意赏赐,来提高自己的威望,培养自己的势力。这谣言虽然后来被打压下去,可是,说不定就会被有心人给传到陛下的耳朵里去。王大人他们忠心耿耿,那自然是不用怀疑的了,可是陛下登基,大权却基本上被他们这些托孤的大臣们给掌握了,他心里未必就没有想法。在加上这些托孤的大臣们,只用军士为官,对读书人很是鄙视,这么一来,朝廷上下的那些读书人心里肯定是十分不满的,如果,有人再从中挑拨,这事情就更加难以预料了。”

“你是说有人故意制造谣言。明面上,这矛头对准的是父帅,事实上却是十足十的冲着王大人他们而去?可朝廷里的大员们都是在河东就跟着先帝的开国元勋们了。这些人怎么可能……要是楚国的话,他们怎么可能只手通天呢?”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即便是身居高位,也未必能逃出名利的圈子。更何况,那些人或许心里还以为,自己所做的,才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呢!不过,这谣言是谁制造,是谁利用,那就要好好分析分析了。”

郭荣眼睛转了转,从袖子里掏出一封书信:“王先生看看这封信,这是今天刚刚收到的。”

王朴接了过来也没有谦让,直接打开一看,原来是郭威写给郭荣的书信,书信里命令郭荣抓紧时间,整顿军队。书信里还说,自己在河中也开始准备筹划作战事宜,准备早日击溃李守贞部了。

王朴一笑:“如何?这想必是有人在陛下哪里挑拨,让陛下下旨督促郭大帅,速速进攻。而郭大帅顶不住压力,也只能做做样子,要日夜攻城了。”

郭荣点了点头:“父帅前阵子在河中城外筑围墙,引诱李守贞出兵,歼灭了他的一些军队。现在李守贞已经不得不彻底的龟缩起来,再也不出城了。算算日子,李守贞也被困了大半年了,如果在围上三五个月,恐怕李守贞就会不战而降。可是,如果陛下一下诏,父帅很快就拿下来河中,那反过来不是说,前一阵子,父帅却是是出工不出力吗?”

王朴一笑:“大帅就算攻城,也不会怎么强攻的。顶多就是攻击一两次,意思意思。肯定还是会按照原来的部署。如果大帅真的有心要强攻,怎么会只是命令将军整顿军队呢?至于江南发生的变故。大帅肯定也是没有料到楚军竟然会不顾疲劳,连续作战的。哎……好妙的谣言啊!”

王朴继续分析道:“自从耶律德光死了以后,契丹人已经安静了一阵了,现在突然有蠢蠢欲动起来,这……楚国这盘棋下得妙啊!”

郭荣怔住了:“先生,可有对策!”

正文 第108章 对策

王朴说道:“对策当然是有的。这对策无非两种,一是助楚灭唐,显然,我们现在不具有这个条件,楚国的布局已经让我们没有余力南下攻占淮南了。第二就是保持原状,而保持原状,又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增强李唐的实力,让李唐有能力和楚国拼个你死我活,第二,自然是向楚国施压,让楚国停止进军,维持原状。”

郭荣沉思了一下:“王先生,你说这两条恐怕都很难办到啊。现在李唐国内的精兵可能只剩下寿州还有一些,剩下的可都是没有什么战斗力的新军了。我们又不能直接派兵帮助李唐,还能怎么增强李唐的实力呢?”

“郭将军,上次在汴京的时候,我已经说了,可以向朝廷建议,释放上次在宿州俘虏的李唐的军队啊。当时您官小位卑,再加上朝廷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了内部,对李唐和楚国的判断有误,都觉得楚军不可能在近期对李唐发动攻势。可现在情况已经不一样的,你大可以向郭大帅这么建议。”

郭荣想了想:“全部释放肯定是做不到的,毕竟有一些已经被咱们军中的将领挑选走了。可放一部分还是可以的。只不过,事急才来抱佛脚,这行吗?”

“这只是第一条,另外我们可以将宿州等地的兵马调往汴京,把淮河一线给空置起来,让李唐彻底放心,使他们放心的调动淮南的守军,到江南和楚军决一死战!”

“这……”郭荣犹豫了,他不是觉得王朴的这个主意不好,而是觉得朝廷很难听从这个主意,毕竟,现在淮北的军队已经很少了。少的已经让朝廷诸公有点睡不安稳了,这要是再往下减,虽然明知道唐军不会北上,可是……这……单凭嘴上的分析,就像让朝廷把自己的南大门彻底的打开,这恐怕很难办得到啊。

“王先生,你还有别的什么办法没?”

“楚军出师,假借的是陛下的名义,他征讨李唐的檄文,历数李唐的罪状,第一条就是不听朝命,如果朝廷要是下旨,命令楚军立刻停止进攻,郭将军,你以为楚军如何应对啊?”王朴转而又说道。

“如果楚军进展不顺利的话,那么楚国很可能就听从了朝廷的建议。可如果楚国进展顺利的话,王先生,你觉得还会听朝廷的建议吗?毕竟这楚国官员是自己选的,钱币是自己订的,他们最多也就是朝廷的一个藩国而已,可不会像朝廷的州县那么听话啊!”郭荣摇了摇头,显然他并不认为这是一个什么好主意,利益攸关之下,楚军怎么可能凭借朝廷的一纸空文就白白撤退呢?

王朴笑了:“楚军当然不会撤离的,可是这也正好暴漏了楚国对朝廷的忠贞只是做做样子的,为朝廷南下,还可以打下伏笔。”

郭荣一愣,他立刻明白王朴是什么意思了。郭荣也是胸怀天下的人,他可不认为大汉朝就应该像现在这样,只守着中原地区这……这紧紧占了天下三分之一的地盘。他的志愿当然也是混一天下的。可是,如果楚国一直都这么老老实实,恭恭敬敬,到了对楚国下狠手的时候,可就需要点厚颜了(五代时的吴越就是这个样子,对后周和宋朝孝敬的很,结果被赵光义给灭了国,很多文人都替吴越打抱不平。甚至赵构南渡,都被民间认为是钱氏重新复国)。可是,如果现在朝廷给楚国这么一个意旨,楚国肯定是抗旨不遵的,那么,等到了该翻脸的时候,那就有了能站得住角的理由了。

郭荣点了点头。

王朴继续说道:“其实由朝廷下这个圣旨,不仅仅是这么一个理由,更多的却是给李唐一个信号!就是朝廷是反对楚军侵占李唐的!”

郭荣一愣,他立刻明白过来了:“先生真是妙计啊。只要区区一纸空文,就能调动李唐淮南的兵马,让淮南的军队可以趁早,而且放心的南下。相对于江南的军队来说,李唐淮南的军队,还是有点战斗力的,而且李唐的名将刘仁瞻也正在淮南,刘仁瞻可比陈觉那些笨蛋,强太多了!”

“当然,我们还可以用一些别的招数,比如说派人到楚军新占领的州县上散布谣言,挑逗哪些地方的百姓和楚国的关系!”

“这……这恐怕没有什么用吧,我听说这两年李唐的状况比较糟糕,恐怕百姓们早对李唐失望了呀?”

“呵呵呵,郭将军,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我说的不是普通的老百姓,而是李唐的读书人!李昪在世的时候,对江南的读书人都是极好的,像宋齐丘那样心里一不高兴就要撂担子的人,李昪都可以心平气和的对待,在江南的士林里面可是得到极高的赞誉的。而李景虽然糊涂了些,可在这一点上和李昪的为人倒也挺像的。我常听说陈觉、冯延巳等人经常和李景争执,可李景却是呵呵一笑很少动怒,而且据说李景有一次出游,竟然和一个布衣的士子,席地而坐,谈论了一下午的诗词。这种气度,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这李景和江南的很多读书人,都有一种、、、一种类似于布衣之交的感情。这两年,李唐政策失误,老百姓穷困潦倒,商人倾家荡产,可是那些读书人却对李唐还是充满了好感的,只不过是认为‘五鬼乱政’罢了。所以,我们大可以从这里面入手,挑拨一下楚国和江南士子的关系。布衣之交,这对楚王马云可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啊!马云此人本就不爱读书,想让他和士子们谈诗论画,可那就难为他了。就算他能做到布衣之交,也不过是和李景平头而论罢了。”

郭荣楞了一下,一脸的不以为然,他显然没有把这条策略看在眼里。大丈夫做事,只要是为了百姓好,还怕那些读书人做什么?

王朴笑道:“郭将军,你可不要小看了那些读书人。在李唐,那些读书人最受人尊敬,如果这些人要是真的和楚军对着干,那老百姓还真的就站在读书人一边。毕竟那些读书人他们是常见的,也是受他们尊敬的,而楚国的官员则是陌生的。这人,可不是更容易相信熟人的话吗?”

郭荣沉吟不语了,王朴的意思,他明白了,要在江南士林彻底搞臭楚国的名誉,读书人不是都讲究气节吗?李氏在江南可有三四十年了,再加上他们对读书人极好,呵呵呵,就让马云这个入侵者,自己伤脑筋去摆平那些读书人吧!

正文 第109章 峰回路转?

“陛下,陛下!”冯延鲁拿着一封文书,走进了含元殿,冲着跪拜道:“陛下,西路诏讨副使边镐边大人紧急奏表,楚军已经彻底的包围饶州,正在日夜攻城,边大人请求陛下速发军队救援,迟……在推迟几天,恐怕来不及了。”

“什么?”李景紧张的站了起来,自从楚军出兵之后,他就日夜惶恐不安,特别是都昌打败之后,更是一夜数惊,搞的他几乎都想北迁到扬州去。

“诸位爱卿,你们觉得现在应当如何是好啊?”李景看了眼殿中的几位大臣宋齐丘、孙晟、常梦锡、冯延巳、查文徽等人。

“陛下,就眼下的形势来看,不如……不如议和吧。”孙晟说道。现在想打都没有兵马去打,如果要是调动淮河一线的军队南下,万一大汉朝也举兵南下的话,那……那大唐不亡才怪呢?:

“议和,恩,好啊。那……那谁愿意去楚军哪里,面见楚王,表达我们和谈的诚意呢?”李景问道。

众位大臣互相看了一眼,宋齐丘说道:“不知陛下心里想如何议和啊?都有那些条件啊。”

“这……朕就割让鄂州、江州、洪州、袁州、筠州、吉州给楚军,你们觉得如何啊?”

众位大臣心里都是暗自摇头,心中暗忖:这恐怕人家楚国不会答应,毕竟别说这些地方了,就连虔州、汀州、建州、剑州都被楚军给攻占了,眼下楚军汇聚在饶州,就是想彻底击溃边镐掌控的那5万人马。然后顺着长江东进。

宋齐丘脸色抽搐了一下,说道:“陛下,自古城下之盟,难有持久的,更可况楚王马云野心勃勃,现在更是楚军占据优势的时候,恐怕他们不会那么轻易退让的啊。臣以为,应该双管齐下,一方面调动淮南的军队南下,对楚军施加压力,另一方面再派人去议和。这样,楚军见我军防范甚严,说不定就有同意我们和谈了呢。“

“陛下,臣倒以为,我们是不是可以派人去大汉朝,请求大汉皇帝下诏令,禁止楚军继续进攻啊!”常梦锡说道。

“呵呵,常大人,你这可以说是无稽之谈了,楚国和大汉朝只是有了个名义上的藩属关系,他们并不互相统属,现在楚军优势巨大,它有怎么肯听大汉朝的旨意呢?说不定楚国还暗地里撺掇大汉朝出兵南下呢?“冯延巳忍不住出生反驳道。

“那……那不如派水军顺江而上,反攻江州一带,牵制楚军的后方,分散楚军的势力,让楚军知道我们大唐的实力,然后我们再和他们议和,不知陛下及诸位大人意下如何啊?“孙晟说道。

“可楚国也是有水军的啊,我军的水师出去之后,这胜负难料啊。如果一旦兵败,那可就少了一支保护金陵的军队了啊。敌人根部就不用等步兵围攻金陵,只用水军就可以把金陵给封锁起来,那个时候,咱们是战是和,可就彻底的被动了!“宋齐丘分析道。

“淮河一线还有多少人马啊?”

“有足足七万人,这里面虽然有今年来招募的人马,可还是有三万老兵的。再加上咱们在金陵的五万人马,有着十二万人马,应该可以对付楚军了吧。”冯延巳说道。他毕竟当了多年的宰相,这点事情还是清楚的。

“宋大人,你这不是老成谋国,你是想把咱们大唐彻底给卖给楚国啊。以臣之见,还是应该派人去中原,谋取支持。如果江南出现了一统的局面,对中原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这其中的原因,想必中原的大汉朝也是心里明白的,咱们不如派人去汴京,请求汉帝下诏令让楚军停军。“常梦锡急道。

“常大人,刚才老夫已经说了,这汉帝就算不能自己出兵,夺取我们淮南,可这也心里巴不得我们和楚国拼个两败俱伤,怎么可能会听说我们的请求呢?“

“他听我们的请求那是最好不过了,如果不听,我们也可以试探试探汉朝的态度,进而来,决定到底要不要调遣淮南的军队,进入江南啊!“

“陛下,陛下……“黄浩在门口说道:”陛下,枢密院又送来紧急军情。“

“拿上来,快那上来!”

李景结果一看,当时就愣了,双手一颤,奏表直接掉在了地上,嘴里喃喃念道:“完了……完了……”

众大臣的一心一下子听到了嗓子眼,怎么了?难道这大汉朝真的不经难道,这么快也南下了,那……那我们大唐前有狼,后有虎的,可就……可就要亡国了啊。“

见李景已经吓傻了眼,显然已经没有力气和意识来告诉众大臣最新消息了,而黄浩明显又是没有看过奏章的样子,于是大家一齐看向宋齐丘。

宋齐丘无奈走了过来,伸手捡起地上的奏折,翻来一看,也是一惊:“饶州是失守了!楚军并分两路,一路沿着长江,直奔池州,一路则直奔翕州……”

“啊……”

“边镐误国啊!他的五万大军呢?他不是有五万人马吗?这五万人马到底到了那里呢?”常梦锡怒斥到!

“臣请陛下治边镐之罪,杀之以谢天下!”孙晟说道!

“边镐不死,不足以平民愤!”冯延巳也不得不跟风说道。

“边镐已经被俘了……”李景从惊愕中清醒了过来,幽幽的说道。

“陛下……陛下,刘仁瞻刘大人送来奏章!”中书门下省的一个郎官经过奏报走了进来。

李景腾地一下站了起来,他脸色惨败,嘴里忍不住喃喃的说道:“莫非,莫非,天亡我大唐吗?汉军……汉军也南下了?”

李景吓的连奏章也不敢接了,反倒是孙晟一把接过奏章,扫了两眼,大喜道:“不是,陛下,是汉帝遣返了前年咱们在宿州兵败被俘的将领和士兵攻击4万人。刘大人问,这事儿应该如何处理。”

正文 第110章 出使楚国

李唐的重臣们一直在担心大汉朝和楚国南北夹击,如果是那样的话,李唐想不灭亡都难,可没想到大汉朝竟然当上了五代的活雷锋,在李唐最困难的时候,雪中送炭,送来了李唐最最紧缺的兵马,虽然这些人马未必是精兵,可毕竟是老兵啊。关键的时候,一个老兵可顶的上好几个新兵呢!

李唐的重臣们也不笨,一听说大汉朝的这个仗义举动,立刻就明白了大汉朝的意图,宋齐丘看了眼常梦锡,说道:“看来,常大人刚才是歪打正着。陛下,臣以为中原肯定是有变化的,他们的三镇叛乱虽然已经扑灭了王景崇的一路,可是剩下的长安和河中,恐怕不是中原能在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换句话说,中原现在还没有余力南下,咱们完全可以抽调一部分淮南一线的军队南下,在芜湖、采石矶一带布防,严加防范楚军。”

冯延鲁可能被近来连连的噩耗,吓破了胆,他怀疑的说道:“宋大人,这会不会是中原的计策啊!他们怎么可能平白无故的送给我们人马呢?他们会会想麻痹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