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女古代好生活手札-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淑宁轻轻打了个小呵欠。
  皇帝怪怪的,还是离他远点吧!
  不解风情的贵妃凉凉想到。
  “累了?赶紧去休息。”皇帝一把抱起贵妃,迅速的把人送回内室。
  “……”
  “你睡吧,我在这里陪你。”
  皇帝拉过被子盖在她身上。还轻轻的拍她,助她入眠。
  天啊,皇帝究竟是怎么了?
  虽然闭上眼,心里却跟海水一样翻腾着。不行,她要冷静冷静了。
  不过皇帝拍的好舒服啊,睡意慢慢上来的淑宁最后真的睡着了。等她睡着后,皇帝才收回了手,躺在她的身边。
  他感觉得出来,贵妃有些被他刺激到了,所以才会在贵妃说要休息的时候放她一马。
  不过这只是暂时的,等贵妃习惯后,皇帝便会展开更猛烈的追求攻势。
  对于自家儿子一大把年纪喜欢上贵妃,并且还打算追求对方,太后表示喜闻乐见。只是也不知道她还有没有见到皇帝和贵妃心意相通的那一天。
  就在皇帝与贵妃你追我躲的时候,太后突然病倒,并且比以前来势更汹。这时皇帝和贵妃都没有了心情,两人一个上完朝就来全福宫守着,一个整天守在全福宫,甚至还搬到了全福宫的偏殿住,就为了好照顾太后。
  “贵妃,又让你劳心了。”
  太后今日气色极好,面色红润,精神也不错。
  淑宁心里咯噔了一下,立即派人去请皇帝皇后和太子、大皇子与四皇子他们,而她自己则一步也不离开太后身边。
  “太后娘娘,妾不劳心,能侍候娘娘是妾的福份。”
  淑宁坐在床沿,替太后擦拭着手脸。
  “叫我一声母后可好?”
  太后突然要求道。
  正进来的皇帝和皇帝突然站住了脚。
  “妾不叫,要想妾叫娘娘就尽快好起来,你好了妾便叫。”
  淑宁摇头,太后这样明显就是回光返照的样子。
  “傻孩子,有些事你知我知皇帝知,皇后也知道,时辰到了就要认命。”
  太后拍了拍淑宁的手,没有勉强。
  “娘娘,妾舍不得你,你还没有看太子娶妃呢!”
  淑宁想再次刺激她,可是这一次失效了,太后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就算她想老天也不允许。
  “是啊,我还没有见到,到时只有麻烦你去我的陵前告诉一声,跟我说说太子妃是个什么样人,我相信你的眼光,不会为太子取一个脑子不清楚的太子妃。”
  太后突然抓住淑宁的手。
  “答应我好不好?替我守护皇帝,守护太子,守护大夏。”
  “妾答应你,妾都答应你……”
  淑宁眼中的泪再也忍不住落下。
  “好好好好……”
  一连几个好,太后满意的松开了手。
  “母后。”
  皇帝和皇后走进来,淑宁让开了身。
  皇帝握住太后枯瘦的手,什么时候他的母后已经瘦的只剩下的骨头了,皇帝把脸埋在了太后的手上。
  “皇儿,娘要走了,你要好好对贵妃知道吗?”
  太后终于看明白了,贵妃不是骄纵的性子,即使再宠她,她也有分寸。
  武则天,不是谁都愿意当的。
  “儿子知道,娘你别丢下儿子好不好?”
  皇帝点头,红了眼睛。
  “皇后,以后还是继续麻烦你帮我看着他们了。”没有回答皇帝的话,而是转向了皇后。
  “是,母后,我记住了。”
  皇后擦了擦眼睛回道,太后这些年对她一直不差,两人也培养出了母女感情,和太后对贵妃那种看儿媳的眼神不同。
  “这便好,我……”
  “皇奶奶~”
  太子、大皇子和四皇子冲了进来,身后还跟着大公主、二公主他们,就连德妃等人也在外面侯着。
  “好好好,儿孙满堂,我知足了。”
  深深的看了一眼太子他们,又看了眼皇帝皇后,最后视线落在了贵妃的身上。
  “还是不愿意叫我一声吗?”这才是她真正的儿媳妇。
  “母后。”
  淑宁跪了下来。
  “哎~”太后含笑应道,然后握在皇帝手中的手一滑人向后倒去。
  “母后~”
  “皇奶奶~”
  一阵哭声从全福宫中传出,德妃等人也跪下哭了起来。
  不管她们心中是怎么想,现在都要哭。
  整个皇宫挂起了白布,太后崩,一年内之内禁止宴乐婚嫁战事;以示哀悼。
  淑宁身上换上了素服,头戴白花,跪在太后灵柩前守她守灵。她与皇后两人轮着人,皇帝更是连着守了好几天,今天要不是淑宁劝着他休息一下,皇帝还不肯离开。
  淑宁默默的望着灵柩,皇帝前些日子的行为,再加上太后反常的要自己叫她母后,即使是迟钝如她也猜出了皇帝为何而反常。
  “唉~”
  叹了口气,往火盆又扔了一叠纸钱。
  她的身后还有不少哭灵的妃嫔,只是真哭还是假哭,哪就只有她们自己知道了。
  整个十月,都在忙着太后的丧事。皇帝连万寿节都免了,他不仅不过万寿节,甚至还打算为太后守三年孝。平时除了鱼肉和鸡蛋,不食其它荤腥。
  而鱼肉、鸡蛋也是为了保持体力,毕竟每天国事烦忙,没有足够的体力皇帝也撑不下来。
  虽然如此,最初的一个月,皇帝还是天天吃素,直到二十七天满后,皇帝才开始吃鱼肉和鸡蛋。
  这两样还要淑宁亲自煮,不然皇帝就不吃。
  “任性。”
  这是淑宁听完苏公公的传话后唯一说的两个字。
  “哈哈~”
  苏公公干笑两声,退了出来。
  贵妃越发的有威严了。
  一年之内禁嫁娶,太子虽然为国之储君,却也打算为太后守满三年孝,也就是说太子妃最迟也要在三年后才能迎娶。
  贵妃瞧了后说了句:“也好。”
  反正太子现在年纪也不算大,三年后再迎娶,太子妃年纪也满十八了,正好。
  淑宁看着天上难得的明月,一晃她穿越来古代都超过三十年了。人生又有几个三十年呢?
  “主子,天冷了,回去吧!”
  一件厚实的斗篷落在了淑宁的肩上。
  梅秋站在她身前,为她系好带子。
  “梅秋,陪我走走吧!”
  淑宁扶着她的手,在院子里走动了起来。院子周围都挂着灯笼,院子也不算黑暗,看路还是能看清的。
  “是。”
  路上的雪已经被扫走,梅秋也不担心自家主子一脚踩在雪上冻着。
  “这么晚了?贵妃还来安置?”皇帝站在宫门口,正皱着眉看向在院子里散步的贵妃。
  她的身体最近都不太好,天这么冷还在外面,想生病吗?
  “皇上,这么晚了你怎么还过来。”
  淑宁行礼被皇帝拉住,整个人用他宽大大的斗篷包进去。
  “朕不放心你。”
  拥着贵妃回屋,屋内的火龙烧着,很暖和。
  为自己和皇帝除去斗篷,又接过梅春端来的热茶递给皇帝,而她自己则捧着一杯白水轻慢慢喝了起来。
  “下一次太晚了,皇上就别过来了,外面天寒地冻的。”
  睡觉的时候对皇帝说道。
  “知道了,爱妃你真啰嗦。”
  皇帝把人抱进怀中,蒙住她的双眼。
  他能说自己是因为太想贵妃,所以才忍不住过来找她的吗?
  即使他们只是单纯的睡觉,皇帝也觉得满足,只要贵妃在身边,他的心就变得宁静。
  “好好好,妾不说了,皇上你别蒙妾的眼睛啊,这样要怎么睡觉?”
  淑宁苦笑。
  “睡。”
  皇帝拉了拉被子,调整了一个舒服的姿势,抱着她就入睡了。
  淑宁被皇帝抱着,好一阵才入眼。等她睡好,皇帝轻轻睁开了眼。
  “祝你有个好梦,淑宁。”
  在她的额上一吻,皇帝也睡了。
  因为有国丧,既便是新年过的也不是很热闹,毕竟戏曲烟花等都不参放,大家只能坐在一起吃了顿饭。
  皇宫现任三巨头都吃素,其他人的桌上虽有荤菜,碰的人也不多。
  家宴早早的就散了,淑宁和皇帝手牵手散着步回长宁宫。
  现在天下人都知道了,贵妃便是皇帝放在心尖上的人,看到贵妃的时候,不管是宫人还是妃嫔,都小心翼翼起来,生性惹怒了贵妃最后引来皇帝的雷霆之怒。
  “又是一年开始,妾老了。”
  淑宁有感有发。
  “胡说,爱妃都老了,朕岂不是连走都走不动了?”
  皇帝敲了敲贵妃的头。
  “好嘛,是妾说错了。”
  淑宁认错,再敲下去她都成傻子了。
  “走吧!”
  皇帝也无意在外人面前让贵妃没脸,拉着她坐上龙辇。
  新年刚过,边境就发生了战事。对于鞑靼在大夏国丧期间发动战争,皇帝和大夏的子民是非常愤怒的。
  草原上另一个不输给瓦刺的部落对边境大夏子世进行了一系列的杀、抢、烧等,去年草原上的雪特别大,冻死了不少牛羊,没有吃的也饿也了不少人。
  一开春,对方就对大夏进行了几次抢劫。再不抢他们都饿死了,所以明知道大夏正是国丧期,也清楚会等来大夏的报复,他们还是抢了。
  皇帝一接到消息,心情就一直很不好。鞑靼不守规矩,皇帝很生气,但也同时证明了这一仗不好打。鞑靼是拼了命的要从大夏这里捞到好处,所以这一次大夏和鞑靼是打的场硬仗啊!
  “父皇,请让儿臣随军出征。”
  太子没有在朝上说,而是私下跟皇帝说道。
  “太子,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皇帝听罢心一惊,连手中的奏折掉落也不知道。
  “父皇,儿子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父皇,儿总是要长大,不能一辈子躲在你的身后。”当年皇帝不及弱冠便御驾亲征,太子不想输给自己的父皇。而且他也需要见血,也需要见见什么是真正的战场。
  “……你让朕好好想想。”
  皇帝听罢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而是挥手让太子退下,他需要想想。
  “是。”
  太子没有多纠缠,他有七分的把握,皇帝会答应的。而剩下的三分意外,则是出在他娘贵妃的身上。
  当淑宁听到太子向皇帝请求要随军出征的消息后,反常的没有找太子说话,而是来到栖凤宫,在皇后的眼皮子底下睡起了觉。
  “妹妹这是何意?”
  长宁宫不能睡吗?跑到她的栖凤宫来睡?
  “唉~儿大不由娘,妾只是想找个地方清静清静。”淑宁说完便不再说话,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这心可真够宽的,要出征的人可是她亲儿子。”
  皇后抚额,贵妃就不担心太子吗?战场上那么危险,万一……
  担心,怎么不担心。只是光担心就有用吗?淑宁摇头。
  有些人,注定是雄鹰猛兽,就不能把他一直关在笼子里。以后太子掌管的是整个天下,哪怕是战场,他也必须亲自去体验,以后才不会因为不懂装懂而做出错误的决定。有些东西,纸上谈兵没有用,要亲自去经历,他才会懂。
  “娘,谢谢你。”太子抱住贵妃,他知道事情到现在进行的这么顺利,完全是因为贵妃没有插手,皇帝见贵妃都不反对,只好同意起来。
  主帅是方贤,方家另外三位爷都随军出征,同时他们带着自己的儿子一起。就连世子也被方贤带在了身边,打算让儿子们也见见血,开开锋。
  太子被皇帝封了前锋将军,打算让太子亲身去体验什么是真正的战场。
  “儿臣,领旨谢恩。”
  太子一身白色盔甲,双手抱拳接旨。
  皇帝看着下面一身英气的太子,仿佛又看到了二十几年前的自己,也曾像太子那样意气风发。
  这一次皇帝特意封方贤做为主帅,也是为了太子。方贤是太子的亲舅,他总不会让太子在战场上出事的。
  大军出征的时候,淑宁就站在城楼上。斗篷被风吹的哗哗响,头上只戴了一只沉香木钗,这还是太子送她的生辰礼。
  太子抬头望向城楼,与贵妃双眼遥遥相对。
  伸起手,握拳。
  淑宁这一天不仅送走了自己的儿子,也送走了自己的兄长与侄儿。方氏一门除了走文官路子的方家弟子和年幼的孩童外,所有的男人都参军与父兄前往边境。
  皇帝亲自为主帅和太子满上酒。
  “朕就在京城,等着爱卿和太子的好消息。”
  把酒倒在地上,太子和方贤也一样。
  “臣一定凯旋而归,扬我大夏之威。”
  方贤说完带头骑上马,太子不舍的看了皇帝和城楼上的贵妃一眼。
  “儿一定平安回来,到时爹你要和娘陪儿用一餐团圆饭。”
  太子也翻身上马,跟着大军走了了。
  “儿啊……”皇帝看着还稚嫩的背影,低声唤了一句儿。
  太子,他花了最多心血的孩子,今天就像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离开了父母的身边,去找寻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了。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大夏要让四方……来贺……”
  城楼上传来一阵歌声,唱歌人有男有女,有老人有小孩子,有妇女有男人。
  他们都用期睁的眼神看着远去的军队,用歌声为他们的亲人送行。
  城楼上的歌声,北征大军全都身体一震,回头望向城楼。
  不久,更响亮的歌声响起。
  “狼烟起,江山北望……”
  北征大军不论是将军还是士兵,全都唱了起来。
  “吾儿夏煜,娘能为你做的只有这样了。”
  精忠报国,激励士气。你一定要平安回来啊~
  这一刻,淑宁恨自己为何不学武,如果她学武,就能陪着孩子一起上战场,而不是让未成年的太子一个人去面对那残酷的死亡。
  淑宁回宫后,便病倒了。
  “朕让人把太子追回来。”
  皇帝mo了mo贵妃滚烫的额头说道。
  “不可,皇上。”
  淑宁拉住他。
  “别让太子知道,就让安心的在战场上杀敌吧!”
  淑宁摇头,他不能让太子连上战场都要担心她,那样太危险了。

  ☆、第138章

  “淑宁……”
  皇帝抱住她,把头埋进她的颈中。
  母后曾说,她会是最好的母亲,最好的国母,直到这一刻皇帝才算真正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她做了对大夏来说,最后的选择。即使上战场的那个人是她的儿子,她也不曾向皇帝求一句情留下太子。
  “杀啊~”
  四皇子拿着长枪,刺倒了一个又一个的假人。
  太子出征,他也去看了。只恨自己为何年纪,还不能上场战。虽然为舅舅准备了许多的炮、弹,火枪。可是现在要上站场的是他亲哥,四皇子如何不担心。
  满腔怒火与担心只能朝着练武场上的假人发泄,最后却感觉不尽兴。
  “你们一起上。”
  四皇子对着自己的伴读和外甥说道。
  “是。”
  欧阳冒与几个伴读对视一眼,举着或刀或剑或枪朝着四皇子攻去。
  杨家枪法讲究手要急,眼要快。四皇子这几年把祖传的杨家枪法招式可以说修练到了大成境界,只因人小力道不足还差了点火候。
  但是对于几个伴读和外甥,四皇子却打的很淋漓。最后一枪扫到了所有人,包括欧阳冒这个刀法被方贤称为奇才的大公主之子。
  “小舅舅,你今天的枪法中带着杀气。”
  欧阳冒躺在地上,手中的刀也脱手出手,掉在不远处。
  “看了我哥出征,我现在真恨不得自己就是在战场上,对那些鞑子来一个杀一个,来一双杀一双。”
  四皇子握着枪,站的笔直,整个人就像一柄枪,宁折不弯。
  “说的好,朕之子就该有这样的气势。”
  皇帝一身戎装走了过来。
  “参见皇上。”
  就连躺在地上的欧阳冒等人都起来跪下。
  “都起来吧!小四,陪朕练练手如何?”
  皇帝走到武器架前,拿起一把手枪。
  “好。”
  四皇子与皇帝走到练武场中间,所有人都走到场外,把场地空了出来。
  “杀~”
  四皇子率先向自己的父皇杀去,因为他知道自己现在打不过皇帝,所以就想抢占先机,给皇帝造成一定的威胁。
  “来得好。”
  皇帝手稳腿稳,直接一枪挡住了四皇子这充满杀气的一枪。皇帝与自己儿子不同,他是上过战场的,杨家枪法运用起来比四皇子更加的娴熟灵活。而四皇子枪中的那点杀气,却敌不过皇帝满身的煞气。
  不过二十招,四皇子就被皇帝一枪抵住了咽喉。
  “哈,儿臣认输。”
  抓了抓头,果然他还差得远呢!枪法练的好没用,能用得好才是真的好。
  “嗯,你还年轻,还有发展空间。父皇等着有朝一日,小四能把为父手中的这把枪挑飞。”
  皇帝收回枪,mo了mo四皇子的头,安慰他道。
  “放心吧父皇,会有这么一天的。”
  四皇子从此更加勤练枪法,还把杨家枪法和方家枪法结合起来,创造出了新的枪法,收录到了皇家武哭库中,成为皇室另一门不外传的秘籍。
  北征大军,太子正和几个舅舅待在帅帐中,商量如何应付鞑靼的骑兵。
  “他们常年骑在马上,所以骑兵这一块大夏不如鞑靼,但是我们也有大炮和火枪,他们并不占优势。”
  太子看着沙盘说道。
  “太子有理,所以面对鞑靼的骑兵,我们不能和他们正面冲突,先打散他们,让鞑靼的骑兵失去优势。”
  方贤点头,看来太子这些年确实没有白学。虽然还有很多地方有不足,但是请考虑太子的年纪,再加上他从没上过战场,这样已经很不错了。相信经过这一次的历练,太子的成长让人期待啊!
  想到在城楼上为他们送行的贵妃,方贤双手握拳。
  妹妹你放心,我一定会让太子平平安安的回来。
  又商量了一个时辰,众人才散去。
  太子有专属自己的帐篷,比起大帅帐一点也不差。
  虽然他已经很低调了,但是做为太子,他不能失了自己的体面。所以有些地方他可以代调,有东西却不能低调,不然只会让人误会他好欺负。
  跟着太子出来的是汪大海和木重楼,两人都会武功,而且还不弱。
  即使是在战场上,两人也会贴身跟着太子,保护他。
  “殿下,这是伙房送来的晚膳。”
  汪大海把装在食盒中的饭菜拿出来,太子的膳食伙头兵们当然不敢随便应付,虽然味道差了点,但也胜过其他人的。
  “你们用了吗?”
  太子坐下来,他还真饿了。
  行了一天的军,虽然骑在马上也很累啊!
  “用过了,这是殿下的。”
  他们一直用温水热着,殿下回来才不至于让饭菜凉了。
  “好。”
  太子端起大碗吃了起来,一大碗饭再加上三个菜一个汤,太子一点也没剩下。
  娘说过,在行军的时候,人不能讲究那么多,更不能浪费。
  幸好他正在长个子正是能吃的时候,又劳累了一天,胃口很好,饭菜都吃进肚子也不觉得撑。
  “好了,你们也去休息吧!”
  洗漱后太子走进内帐,身在并不怎么舒服的床上,闭上眼脑中就浮现起贵妃在城楼上的样子。
  “娘~”
  被中的手握了起来。
  “太子……”
  淑宁满头大汗的坐了起来。
  “淑宁,你怎么了?”
  皇帝被惊醒,外面守夜的梅春和梅夏也进来,两人手中端着温水。
  “没事,我只是做了个恶梦而已。”
  淑宁用袖子擦了擦汗。
  “圣上、主子,用点水吧!”
  “嗯。”
  先端过水递给皇帝,然后才接过自己的一口气喝光。
  皇帝只是浅尝两口便停下了。
  “你们退下吧!”
  把杯子递回给二梅,让她们出去。
  帐子又被放下,淑宁和皇帝再次躺了回去。
  “朕陪着你,没事的。”
  皇帝拥过她,自从太子离开后,贵妃就三天两头的作恶梦。
  “嗯,谢谢皇上。”
  淑宁在皇帝怀中换了个舒服的睡姿,听着他有节奏的心跳声,渐渐地再次入眠。
  太子现在快到边境了吧!皇帝却没有很快入睡,而是算计着太子的行程。
  太子望着和京城不同的夜空,手握长剑一身戎装站在帐前。
  “殿下,怎么还没休息?”五爷带人巡视军营,却不想看到本以为休息的太子却一身戎装的站在外面。
  “五舅,我马上就去睡。”太子朝五爷点了点头。
  “早点休息吧!明天就能到边城了。”
  五爷理解,第一次出来嘛,又快到边城了,太子睡不着是正常的,当年他第一次随父出征也是这样。
  “好。”
  太子点头。
  等五爷离开后就回到了帐中,外面守着的士兵呼出一口气,这位殿下一直站在外面,他们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别看太子年轻,却极有威严,被他看一眼心跳都快停止了。
  第二天,大军开进了卫城。
  卫城地处边境,这里民风开放,不仅大人能打,就连小孩子也不好欺负,打起架来不要命。
  大军一来,卫城的守备军松了口气。
  再不来,他们都快坚持不住了。
  与元帅并行的便是太子,卫城的百姓看着英俊不凡的太子欢呼。
  特别是那些少女们,一个个捂着脸,心都快跳出来了怎么办?和边境的糙老汉子不同,太子长的很俊美,身材虽然在盔甲中看不出来,但据她们目测应该不差。
  再加上有别于边境汉子的黑,太子简直比擦了粉的女子还要白。都说一白遮三丑,何况太子还不丑,这简直就是分上加分,太子的容貌已经超过许多少女们接受的范围之内了,有好几个受不了昏倒,引起一阵纷乱,但很快就平息了。
  方贤笑看着太子,这个外甥的定力还真好,都这样了居然还是一副不动如山的气势。
  熟不知比起京城少女们的疯狂,这边境的姑娘毕竟跟太子不熟,而且也顾忌他的身份,除了眼神恨不得把他吞了外,行为上已经算是含蓄了。
  想到自己每次出宫,都会被人扔花扔手帕,有时候居然还有水果向他砸来,太子表示和京城的比起来这都不算什么,他习惯了。
  主帅府,是守备府得时改造出来的。
  太子和方贤他们都住这里,这已经是卫城最好的住房了,别的再找不出更好的来。
  元帅和太子来了,总不能让他们住的比自己还差吧!所以守备一家就另寻了住处,把守备府让了出来。
  好在后院方贤、太子等人不用,守备的东西人都堆放在后院,前院空出来给主帅和太子住。
  太子与方贤住在了最好的院子里,本来这是让主帅住的,可是太子一来就不好安排了。
  论身份地位,当然是太子最尊。但是论军队的地位,却又是主帅为尊。这要怎么安排?让太子住,他也不愿意。让方贤住,这君臣有别,他也不敢。
  最后干脆两人一起住进去得了,反正是舅甥,正好方便太子向方贤请教兵法。
  方贤就地取材,直接拿卫城周围的地势教太子。
  因为有实物做参考,太子学起来也容易。
  每天除了练习武艺外,还有就是捧着兵书不放,不懂的地方就问方贤。做为曾经跟随着老侯府一起打过瓦刺的方贤,其兵法谋略一点也不输给自己的父亲。当初他在打瓦刺的时候,也献过不少的计,老侯爷原封不改的用了。
  所以太子向方贤请求兵法,无疑是找对了人。
  几个兄弟中,就他的能力最高,不然也无法统治另外几个兄弟,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听自己调令。
  有本事的人,才能让众人心服口服,如果方贤没有本事,就算他们再有兄弟情,也不可能听一个无能之人的话。
  毕竟这是战场,一不小心就会没命,要是再来一个赵括,他们几十万大军干脆直接抹脖子算了,不用鞑靼帮忙。
  “参见殿下。”
  太子坐在院中,对着沙盘练习,就看见几位将军进来。
  “免礼。”
  太子挥了挥手,让汪大海给几位将军上茶。
  “多谢殿下。”
  几位将军双手捧着茶,细细打量这位未来之君。
  和自家的熊孩子一比,果然没法比啊!都不知道皇帝是怎么养孩子的,把太子教的这么好。虽然不说平易近人吧,却也不是那种娇生惯养,不把别人当人看的人。
  跟太子说话,只要你说的是对的,他就会听,也不会因为被拆了台而恼羞成怒。反而虚心的向周围的人请教,语气很非诚恳。
  面对这样的太子,哪怕自己想留一手都不好意思,全部都倾囊相授,把肚子里的那点经验和墨水全都倒出来了。
  “各位将军有事吗?”
  被一大堆爷们盯住,即使是太子也hold不住啊!只好找话聊。
  “无事,无事。殿下你继续。”
  众人摇头。
  “哦~”
  太子见状只好继续自己的学习,时候在地图上比比,时而在沙盘上插、上一些旗子。
  众将军看了,虽然觉得太子的布阵还有些稚嫩,但已经远超同龄人,偶尔还有一些惊人之举,虽然不能决定胜负,却也能给敌方造成一些伤害,或是让他们mo不着头脑,不知道对方下一步要怎么做。
  过了一刻钟,方贤带着三个弟弟走进来。
  “嗯,大家都来了啊!坐吧,不用多礼。”
  方贤双手往下按了按,又走到太子身边看他布阵。
  “殿下,你都把臣给你的书看完了吗?”
  方贤吃惊的看着太子,那可是一大箱子,而今天太子用的正好是他让太子最后看的书。
  “是的,书里有许多地方我还不是很懂,回头舅舅有时间的话,我再向舅舅请教。”
  即使太子放慢了自己看书的速度,结果他来到卫城不出半月就看完了所有的书,就这样已经让方贤很吃惊了。要是让太子告诉他,如果自己全力看的话,不出五天就能看完,他会不会更吃惊呢?
  “好,我知道了。晚上你到我房间,我讲解给你听。”
  也不知道鞑靼是不是知道大夏的几十万大军已经来到边境,所以最近半个月对方没骚扰边境,而是远远的观望。
  “他们在观望什么?”
  太子拿着一个弟弟做的千里眼,看了眼对面扎营的鞑靼人马。
  “也许不是观望,而是在等着我们松懈。”
  方贤也有一个,这东西其实做起来并不难,难就难在镜片。全是人工磨的,所以总共只做了十个出来,皇帝留了三个,一个自己两个赏人。还有一个给了方贤,剩下的全给了驻守边境的将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