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女古代好生活手札-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切好的苹果,一口一块,很方便她吃。结果一吃就停不了,直到盘中的苹果吃完为止。
  “这东西好,给几个孙儿分分,其他人就算了。”
  承恩公夫人给自己和夫君一人留了两个,其他的都分给孙子了。
  至于儿子和媳妇,不好意思她忘记了。
  “你这又是何必?”
  承恩公叹气,就算要和儿子们呕气,也犯不着这样。
  “我怎么了?他们有了媳妇就不要脸,还想闹分家,没上家法都是我心慈,苹果没他们分。”
  承恩公夫人一提起自己家的几个儿子就变脸,也许是因为皇帝时常加恩与他们家,所以几个孩子再也不愿意低调下去,想出仕。可老公和她都不愿意,虽然皇帝现在对他们好,但如果他们出仕的话就难说了。

  ☆、第132章

  几个儿子没见老爷连玉佩都送出去了,不就是怕皇帝猜疑嘛!
  现在被媳妇挑拔几句就不究份起来,他们以为自己是谁?虽是皇帝的表哥,可天家哪有亲情可言。
  皇帝连亲哥都杀,何况还是表哥。
  “随他们去吧!碰得头破血流后,他们就知道了,这世上远没有他们想的那么简单。”
  承恩公看得很开,反正不让他们出仕就要分家。行啊,那就分家吧!顺便以后他们想做什么都不管,这样他们才会懂得官场不是那么好混的,官也不是那么好做的。他们做为外戚低调了几十年,没想到临到这些还会出现不孝子。
  “全分出去?”
  承恩公夫人傻眼了,连世子也一起吗?
  “嗯。”一个不留,等他们老两口死了,世子再回来继承爵位吧!
  “……好吧!”
  承恩公夫人答应了。
  “分家了?”
  淑宁剥开一个橙子,就听到儿子跟她说起了承恩公府的事。
  “为什么?”
  她记得承恩公府一直很低调的啊!
  “还能为什么,想当官呗!舅公不肯,他们就闹分家,现在全都被分出来了,舅公也不管他们了。”
  “都五十来岁的人了,出仕?”
  这能当几年官?他们吃饱了撑着吗?
  “嗯嗯,我还和哥哥笑话几位表舅呢!被人怂恿几句就开始上窜下跳起来,现在更是打算借着皇帝表哥的身份出仕,他们问过老爹了吗?”
  四皇子一手抱苹果,一手拿着娘亲剥好的橙子,左一口右一口,好不欢乐。
  “知道是谁吗?”
  既有怂恿的人,肯定是有想借承恩公府做什么吧!
  “还能有谁,二傻呗!”
  四皇子耸了耸肩,他真是想给他家二哥跪了,难道承恩公府站出来,就能让父皇改变皇位继承人?就算父皇肯,大臣们还不肯呢!
  “行了啊,你这样说二皇子,小心你父皇抽你。”
  就算人真傻,这样直白的说出来也不好吧!
  “怕傻,我在老爹面前也这样说,老爹也没说我啥,只是让我在外人面前不要这么说。”
  四皇子根本不在意,他爹是什么人啊!岂能不知小儿子心中对二皇子看法。
  “记住你爹的话,不然一个不敬兄长的罪名就落你头上了。”
  古人对这些规矩礼节特别注重,小四又是皇子,受人注意。
  “儿记住了,娘请放心。”
  “去吧!”
  小四留在自己这里久了,记得他等下还有课要上呢!
  “儿去了,娘亲记得按时用膳。”
  四皇子站起来行礼后,带着内侍离开了。
  淑宁站起来,目送他离开后,长袖一挥进入内殿。
  二皇子在宫外的私宅,正有一群人围着他,庆祝二皇子把承恩公的人拉到他们这一边。
  “本王早说过,他们绝对逃不出本王的手掌心。”
  二皇子已经封王,皇帝居然直接封他为闲王,让二皇子气了很长一段时间。好在他没忘记自己的大业是找夺太子之位,所以暂时按下了这闲王的封号,但是众人只敢叫他王爷却不敢叫他闲王,不然就等着闲王喷火吧!
  “但是现在承恩公把所有的儿子全都分了出来,王爷这会影响到咱们的计划吗?”
  一位谋士说道,毕竟承恩公一直没有隐瞒过,京城的人都知道了。
  “无妨,如果分家都就能彻底分开,也不会有诛九族之罪了。”
  闲王摆了摆手,年纪越大,到是越能沉得住气了。而且还让他成功的拉拢了几位重臣,闲王可以说是下了大力气,私房都缩了一半的水。
  “王爷说的对,不管他们分成几家,只要王爷几位表舅出事,承恩公总不能看着几个儿子获罪,肯定会救他们的。
  “盯着他们,承恩公府的人总会用上的。”闲王把玩着身上代表皇子身份的玉佩,每位皇子出生后,皇帝都会赐出这样一块玉佩,就连太子都有,上面写着三,而他的则是二。
  这个数字代表了排行,大哥雅王是一,四弟的则是四。不管对方是太子还是王爷,这是唯一证明他们是皇帝儿子身份的东西。
  除了雅王那个废物,只有他为长。大家都是庶子,凭什么太子要高自己一等,他不服。而且从皇帝给兄弟们取的名字就有看出来,只有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太子也比不上。
  “二哥在外面置了私宅,哥你说他会在里面做什么?”
  二傻虽傻,但始终没傻到家,他的私宅周围布下了重兵,探子根本不能靠近,所以打听不出什么来。
  “你说他能做什么?不就是那些。”
  陷害太子啦,抢太子之位啦,打压其他兄弟啦~
  除了这些二皇子这十几年来就没干过别的。
  “哥你说的太对了,他好像除了这些就真没干过什么好事,居然一件有功大夏的事都没干过,我也是醉了。”
  大夏的皇子都像他这样,大夏早完了。
  “行了,你和他计较什么,脑子就那样了。”
  只想到自己,从没有用自己的身份考虑过,他先是大夏人,更是大夏的皇子,就连皇帝都要为大夏做事,而他却特立独行,愣是选择了一条专门损害大夏的道路。
  “哥,你还说我说话损,你自己也不差啊!”什么叫脑子就那样了,简直比他还要毒。
  “跟你学的。”
  太子淡定的拿起一本书看了起来,他最近被皇帝安排去了工部,农业水利这方面的事他不太懂,所以打算多看点这方面的书。
  “哥,这个我知道。”
  四皇子抢下他的书,开始跟他讲什么叫水土流失,又要用什么样的方法保护。
  “所以,应该在大坝周围种很多树,这样才能保证在洪水来的时候不被冲垮?”
  太子听完若有所失,记得自己曾经观察过的,发现有树有草的地方,确实很少泥沙。
  “是的,但有一个前提,这大坝不是豆腐渣做的。”
  四皇子可不认为那些修大坝的官员不贪污,哪怕是在后世豆腐渣工程还有许多呢!
  “我知道了,多谢四弟。”
  太子把四皇子说过的要点记下,又写了一道折子,打算递上去给父皇看。
  至于新建大坝,他会亲自盯着。以前的也会派人去打探,发现有问题就私下调查,他一定要把这此国家驻虫抓出来,让他们后悔莫及。
  皇帝收到太子的折子,认真看了,对太子行事越来越满意。把太子调去工部果然是对的,有太了盯着相信新大坝没有人敢伸手。
  皇帝还打算让太子六部都呆上一呆,让他清楚六部的流程,以后处理起事来也不至于不知从何处着手。
  皇帝为了太子也算是拼了,六部都让太子待一待,六部的人要倒霉了,太子要是明白了六部的行程,以后他们想做什么手脚是不可能。
  你说瞒?别开玩笑了,太子岂是能瞒的。皇帝手把手教出来的,又是贵妃的儿子,贵妃可不是善荐,她还有几个兄长在朝为官,老三更是在文官群中混,很多东西他都知道,他只要跟太子一说,欺君之谁来负?
  要知道储君也是君。
  贵妃听说太子去工部后并不意外,皇帝早前就跟她说过了。到是自家大哥他们的动作让淑宁很意外,几个侄孙居然被他们扔到了练武场,几个兄弟谁有空就盯他们,愣是把几个小子盯的死死的,大哭大闹都不管用,该练的还是要练。
  如果是淑宁的侄儿们,嫂子们和侄媳妇还能闹上一闹,可现在出手管教的是小子们的爷爷,她们就算有再多的不满也不敢出声了,一个个老实的装起了鹌鹑,不要让她们知道这个主意是谁出的,不然非要他好看不可。
  可是当他们知道这个主意是贵妃和太子出的,所有人都哑巴了。
  呜~太子和贵妃,究竟谁让谁好看啊!
  淑宁听说后在长宁宫笑到肚子疼,她的嫂子和侄儿媳妇们就是其软怕硬,实在是太好笑了。
  哼,她不能让他们毁了侯府的未来,所以才让太子跟大哥说。方贤几兄弟以前忙着外面的事到没留意,现在经过提醒却是不敢再忽视了。
  于是侯府的小子们侄霉了,以前睡到自然醒,现在天刚亮就被抓起来训练了,不管刮风下雨,还在艳阳高照,都不能偷懒,每十天给一次假,但不要以为就可以偷懒了,还要去爷爷他们那里背书,背的还是兵书。
  呜~太惨了,他们的人生啊~
  九月中旬,皇帝带着文武大臣们出围场打猎,身边只带了贵妃一人,太后年纪大了,就没凑这个热闹。皇后而是不想去,还不如让皇帝和贵妃两人单独相处呢!
  所以皇帝只带了贵妃一人,四个儿子到是都带了。
  雅王和闲王只会骑在马上,其他的就不要想了。而太子和四皇子则手屋弓箭,在围场大显身手。
  两人带回来的猎物都不少,虽然不是最多的,但是却也稳超同龄人。特别是太子,还排在了前三。
  “朕的麒麟儿。”
  皇帝夸道,就连大臣们也都对太子很满意,能文能武,再好不过了。
  淑宁一身蓝色的骑装坐在马上,她也不会打猎,但她不缺猎物吃,因为送她的人很多。不说皇帝、太子、雅王和四皇子,就加方家几个兄长和侄儿们,都送了。结果最后她反倒成了猎物最多的人,天知道她根本没有射出一箭好不好?
  这个结果让整个围场的人都傻了。
  让人把猎物都处理了,能吃的把肉都腌了晚上烤来吃,不能吃的就收集皮毛,这皮毛可是好东西。可以做衣服,用来冬天保暖。
  淑宁把最好的挑出来分给了太后和皇后,特别是太子给的一只火红色的狐狸皮毛,淑宁直接给皇帝做了个手套,让他冬天骑马或是外出时不至于冻到手。
  晚上的烤肉,也是四梅精心准备的,味道自是不用说。皇帝太子和四皇子加方家人,一个个吃的嘴不能停。
  皇帝还赏了几位重臣,成功的征服了他们的胃。要不是考虑到他们的身份,绝对会跟贵妃要秘方的。
  特别是武将,大家都很能吃,打来的猎物是不会有剩下的。淑宁这边也是一样,方家男人个个能吃,一堆烤肉他们就着酒全吃光了,最后还一人添了一碗饭才算饱。
  饭桶!
  淑宁自己只吃了一小块,结果她的兄长们却是抱着烤肉啃,光是这饭量就能吓坏一堆人了。
  好在大家也能理解,毕竟是武将,每天的活动量都很大,吃的自然也多了。连皇帝、太子和四皇子吃的都不算少。
  至于雅王和闲王,一个因为身体原因只能浅尝,一个是不屑,只要是贵妃准备的他都不吃。
  你不吃我们还捡到了呢!四皇子白了他一眼,又割下一块肉啃了起来。
  第二天他们再出去打猎的时候,淑宁没有跟去。而是带着四梅就在周围捡起了蘑菇和挖起了野菜。
  淑宁认识的少,但梅冬和梅秋认识的多啊!
  她们还采了可以清热降火的野菜,正好煮了汤给众人喝,昨天吃了那么多烤肉,不降火的话众人嘴上肯定起泡的。
  淑宁手中拿着一个篮子,正采着梅冬说可以吃的木耳和蘑菇。
  “梅秋,你来看看这是不是灵芝啊!”
  眨了眨眼,这个怎么看也不像木耳,也是长在枯树上的。
  “主子?你等等,奴婢马上过来。”
  梅秋离淑宁最近,几步就过来了。果然要枯树上发现了几朵脸那么大的灵芝。
  “是的,主子,这灵芝少说也有百年了。”
  她们主子的运气还真不错,这是皇家围场,普通人根本不能进入,所以这些灵芝才没有被人采走,现在却被自家主子发现了。
  “太好了,摘回去。”
  淑宁看着它们,唉哟喂,她的运气肿么可以这么好呢?
  虽然这东西她不缺,但是自己发现的和皇帝他们赏的又是不同。
  “好。”
  梅秋把它们全采了下来,一些小的留下了。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凡事都要留下一线生机,要是连小的都不放过,岂不是太贪心,太贪心的人往往都没有好结果。
  “走吧!”
  有了灵芝淑宁也顾不上捡别的东西,直接打到回府。好在其他人都捡了不少,也够吃了。
  四梅看着她们主子高兴的样子很开心,主子好她们才好呢!
  回到营地,淑宁拿出几个玉盒把灵芝装起来,这灵芝她都想好了,太后给一支、皇后一支,皇帝一支,侯府一支,然后大皇子一支,总共五支就这样分完了。
  她自己和两个儿子都没留,让四梅在心里摇了摇头。
  主子啊,就是这么善良。
  虽然这百年灵芝对皇家和侯府来说并不算多稀奇,但这却是主子的心意,这个就很难得了。
  收到灵芝的众人果然很高兴,特别是雅王,他没想到贵妃还挂记着自己的身体,让人好生收起来,回头需要用的时候就用它了。
  没想到来围场居然还能捡到灵芝,淑宁的心情一直很好,回宫也没影响到她的心情。
  太后和皇后两人指着她笑,说贵妃都快成笑仙了。
  “笑仙就笑仙,不是说笑一笑十年少吗?妾笑了这么多次,也不知年轻了多少岁?”故意捧着脸说道,又逗得太后和皇后大笑不止。
  果然这宫中还是要有贵妃才欢乐,这几天贵妃不在,皇后和太后都寂寞了。
  “妾可是成了开心果了,不错不错。”
  淑宁一副我自豪我骄傲的表情,逗死个人了。全福宫的宫女太监们埋着头肩膀一耸一耸的,忍笑不知道忍的有多辛苦。
  围场回来后,淑宁又开始了皇宫无趣的生活。
  自从醒来后,淑宁有空时也会学着皇后和太后一样念佛,只是她心中还是不信佛,只是一个用来平复自己心情的方式。
  也没在自己宫内设什么佛赏,只是在侧殿摆了一尊观世音菩萨,有时候的时候去就去念念经,数数念珠。
  一转眼又是过了一年,淑宁刚为太子庆了十六岁的生辰不久,正在侧殿念经。
  突然手中的佛珠突然断裂了,珠子滚了一地。
  淑宁这个时候也顾不得这些珠子便是沉香木所做,价值不菲,只是傻傻的看着还在跳动的珠子四处滚去。
  刚才还拿着念珠的手上什么也没有了,就连断掉的线也掉在地上。
  这是怎么回事?
  淑宁站起来,朝着外面走去。
  “梅春,你找人去看看太子和四皇子。”
  做娘的不放心,要找人去看看。
  “是,奴婢立即去安排。”
  梅春找人去了,梅冬上前一步扶住淑宁,还往里看了一眼,便发现散落在地的珠子。
  “主子?”
  “不知为何,心里有些慌。”
  淑宁让人把珠子捡起来,回头再送到寺院去让大师们重新串起来再开过光。
  她虽不信佛,却也知道这佛珠之类的东西不能随便乱串,特别是曾经开过光的。虽说不信吧,但也支持他们的信仰,这佛珠还是太后送给她的呢!
  淑宁打算明天亲自去全福宫解释一下,今天不去是因为心中有一股不安感,让她心烦意乱。
  “主子,侯府挂起了白幡,老太夫人去了。”
  侯林进来向淑宁禀报。
  “什么?”
  想到祖母慈祥的脸面,淑宁向后栽去。
  “主子。”
  梅冬早在侯林急匆匆进来的时候就感觉到不好,所以淑宁一倒她便及时伸出手接住了她。
  让淑宁更没料到的是,就在她还沉醉在失去祖母的打击中时,侯木又递了牌子,原是老太爷也去了。

  ☆、第133章

  “哇~”
  淑宁接到消息一口血吐了出来,人也再度昏迷。
  整个长宁宫乱成了一团,太子和四皇子及时出现稳住了场面。
  “幸好这口血吐了出来,不然堆积在心中反而不好。”
  梅冬替淑宁把了脉后说道,只是吐血总归伤身子,所以还是开了一堆药,有煎来喝的,有煮来吃的,还有用来泡澡的。
  光是药单就快有半人高了,梅冬一写完,太子就让梅秋带着汪大海等人去御医院亲自抓药。
  淑宁昏迷这么大的事当然不可能瞒着皇帝,皇帝一来发了很大一通火,然后又让梅冬治好贵妃,自己又开始天天守着贵妃,除了上朝,就连奏折都让人搬来了长宁宫批。
  昏迷的贵妃来到一处开满荷花的地方,这里看着很眼熟,不就是侯府的园子里吗?
  “娘娘。”
  身后传来熟悉的叫声,淑宁转过身。
  “祖母,祖父。”
  入眼的却是她最熟悉的人。
  “这里不是娘娘应该来的地方。”
  老太爷牵着老太夫人的手,两人脸上的皱纹一点点退去,容貌瞬间恢复到了二十来岁时的模样。那时的老太夫人和老太爷,女的美男的俊,是京城有名的男才女貌。
  “可是……”
  看到这里,淑宁也明白了,眼中含泪伸出手想拉住他们。
  “娘娘,生老病死是天地的法则,娘娘难道忘记了吗?而且我和你祖父现在很开心。”
  把两人牵着的手举给她看,老太夫人看着自己最疼的孙女,虽有不舍却也只能离开,阴阳已隔。
  “娘娘不必为我们伤心,你就当祖母和祖父去到了另一个地方,只是不能再看着你们罢了。”
  “祖母……”
  淑宁跪下磕头,在外面她不能这样做,因为她代表的是君,可是在梦中总没有人拦住她了吧!
  送祖父母最后一程,这是她这个唯一的孙女唯一能做的事。
  “记住,不要伤心……”
  老太爷和老太夫人的身体向后飞起来,很快就消失在了她的眼前。
  “爷爷、奶奶……”
  现实中淑宁眼角滑下一滴水珠,皇帝拿出手帕轻轻擦拭而去。
  皇帝下了圣旨,老太爷和老太夫人以国公之礼安葬,这对恩爱的夫妻死后被埋葬在了一起。生同寝,死同穴。
  淑宁三天后醒来,哭过一场后,换上了素衣,对上只戴了一朵素花,然后除了去给皇后和太后请安外,都待在长宁宫不出,为祖父母守孝。
  幸好宫中虽不能明着替亲人守孝,但是穿素一点的衣服和吃素斋还是可以的。
  皇帝他们也体谅贵妃,虽歇在长宁宫却什么也没做,当然也没去找别的后妃们。
  “又是她,为什么她都这把年纪了还想独占皇上。”
  后宫一名宝林愤恨的扯着树叶。
  “恩~你似乎对贵妃很不满。”另一个声音从旁传来。
  “谁?出来。”
  宝林转身瞪向那个方向。
  “嘻嘻,你确定。”
  声音继续传来。
  “当然。”
  宝林肯定的回答,可是当对方出现的时候她傻眼了。
  “这可是你让我出来的。”
  对方早料到她是种反应了。
  “现在我们可以好好的谈一谈了。”
  ……
  淑宁把一枝荷花插、在了观音旁身边的瓶中。
  看到荷花她就想到了在梦中看到的好片荷花,据说当年祖父母就是在永宁侯府的荷花池前相遇的。
  荷花又代表了圣洁,淑宁每天都要换上一支荷花。
  愿祖父母下辈子也能再续前缘。
  双手合十,淑宁闭眼跪在观音像前。
  手中的佛珠换了新的,这是皇帝送她的,说是皇觉寺的高僧开过光的,可以保佑她。
  淑宁一边念经一边转动手中的佛珠,不知道念了多久,门外传来敲门声。
  “进来。”
  淑宁把佛珠戴在手上,头也不回的问道。
  “什么事。”
  “禀娘娘,太子和四皇子他们送信回来了。”
  梅冬站在门口说道,今年皇帝带着太子、四皇子南巡,淑宁知道他们是去做正事,所以没有跟去,而是留在了宫里帮皇后处理宫处。至于皇后,她到是跟去了,因为淑宁让她去了,散散心也好。
  她还能回娘家省亲,而皇后娘家却一个人也没有了。
  太后年纪大了,去了皇家寺院念佛,暂时也不在宫中。也就是说,现在整个皇宫最大的人就是她。
  “真的?快扶我去。”
  淑宁站起来,梅冬急忙进来扶住她。
  主仆刚走出侧殿,就看到一名太监手中拿着信,梅冬接过来后检查了一遍,确定信上没有别的东西,才递给主子。
  “他们已经到德州了。”
  淑宁看完信,又赏了二十两银子给太监,这才让他退下。
  四皇子还在信中跟她说,德州的扒鸡很好吃。还说可惜娘亲不能来,不然就能吃到了。不过没关系,他带了一个会做扒鸡的厨子,等他回来的时候就做给娘亲吃。
  “四殿下孝顺呢!”
  梅冬笑道,不管是走到哪里,四皇子都会寻着当地的名吃,然后在信中把做法写出来,让她们几个做给主子吃。
  “嗯,孝顺是孝顺,就是一直在馋我。”
  淑宁摇头,不知道他说的这些对看信的人来说有多么的痛苦吗?
  到是太子的信比较正常,就是说了一些他们日常的生活,让她放心,他们路上没有什么不适。又有梅秋每天为他们把脉,身体壮的跟牛一样。
  “哪有人这么形容自己的?他们是牛,我又是什么?”
  淑宁笑骂道,不过两个儿子身体都健康,她还是很欣慰的。到是皇后因为水土不服,病了两天。好在有梅秋在,很快就好了。接下来的路上再没有病过,也许是因为外出,见到了别的地方的风土民情,皇后的心情开阔多了。
  皇后能放开心胸,淑宁的目的就达到了。
  不枉她费尽心机让皇后出去,甚至为了让她放心,自己还留下来处理宫务,她果然只会挖坑埋自己。
  淑宁又写了一封信,让人给太子和四皇子他们送去。
  至于皇帝,他也派人送了信,不过信上只有一句:“朕甚好,贵妃安心。”的话。
  淑宁抽了抽嘴角,回了他一句,妾也一切安好,请皇上放心。
  皇帝拿到信手,白发都快愁白了,贵妃真是不解风情。
  哎哟我的圣上啊,你写成那样,贵妃主子怎么可能懂?苏公公在一旁泪流满面。
  皇帝这一次南巡,终于发现了自己对贵妃的感情,可是他老人家没追过人啊!而且他都快五十了,再追人也有些不好意思,于是冒着很大的决心才给贵妃送了封信,结果……
  虽然很嫌弃,还是把信好生的收藏了起来。这可是贵妃写给他的第一封信,不能弄丢了。
  太子和四皇子知道后,兄弟俩偷偷躲在角落里笑。相互捂着对方的嘴,然后悄悄的溜了。
  至于皇帝,他正专心写信呢,没发现。而苏公公却是一本正经的站在那里,佯装没看到。
  皇帝带着太子和四皇子接见了当地的官员,又拿着暗卫们查到的资料,好官升一级,贪官直接抓起来。至于不好不坏的官,看他能力怎样,没能力的就回家吃自己去吧!
  皇后也很忙,忙着见当地的命妇和士族大妇,见完了还得赏。像那些好官的夫人,皇后更是要重赏她,不仅她还有官员的母亲和女儿,都在赏的范围之内。
  这是要告诉好些当官的,好好做官,不仅你可以平步青云,还能惠及你们的家人。
  “小四,你怎么最近几天都在吃扒鸡?”
  皇帝端着碗,看小儿子又跟一鸡杠上了,于是忍不住问道。
  “这鸡也是不同人做的,儿子要带一个做的最好的厨子走,回宫给娘亲做来吃。”
  说完扯下一条腿狠狠啃上一口。
  其实心里都快郁闷死了,再好吃的东西天天吃了腻了啊!可是他都跟娘夸下海口了,当然不能随便带一个厨子回去敷衍她。
  “……”
  在场的几人没有一个同情他的,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就在父子三人在外巡视的时候,宫中的淑宁却不知道正有一场阴谋朝着她而来。她还是和往常一样处理着宫务,因为早前就处理过,所以做起来并不难。
  处理完宫务后,淑宁正在榻上歪着休息。
  突然侯林带着人进来,说二皇子反了,带着北大营的人杀了进来,皇宫的禁军统领正带着侍卫们抵挡。
  “主子?”
  长宁宫的人看着淑宁,现在后宫最危险的人就是她。
  “皇宫留下的侍卫抵挡不了多久,西山大营离皇宫也远,九门提督接到消息应该会赶来,但是时间上……”
  她知道自己现在很危险,但是她又能躲去哪里呢!
  “主子,可以去太极宫,太极宫的守卫是最多的,去哪里可以躲上一阵子,等救兵。”
  侯林出着主意,整个皇宫要说安全,当然是皇帝住的地方啊!
  “可是太极宫没有皇帝的命令,根本进不去。”
  梅春反对,虽然平时自家主子可以进去,但那是因为皇帝在,现在皇帝不在,主子就算贵为贵妃也是无法进入的。
  “梅春,当年皇上赏我的那块玉佩呢?”那块龙型玉佩。
  “奴婢知道了。”
  梅春快速的跑进内殿,很快捧着一个盒子走出来。
  “我们走,去太极宫。”
  淑宁站起来,东西也没时间收拾,直接带着人往太极宫而去。
  途中碰到一小股乱军,这股乱军是早就潜藏在宫中,等到大军杀进皇宫之时,他们便趁乱追杀贵妃。因他们不知长宁宫在何方向,便由一宝林带路,正好与逃出长宁宫的众人相遇。
  长宁宫的人懂武的不多,护卫力量不足,这小股乱军皆是好手,眼看淑宁危险的时候,突然冒出来两个穿着黑衣,戴着面具的人,他们和侯林梅冬一起保护淑宁往太极宫而去。
  看他们的打扮,淑宁就知道这是皇帝留下来保护她的暗卫。
  惊险的来到太极宫,果然被挡下了。
  “见玉如见皇上。”
  淑宁拿出玉佩,守宫门的侍卫跪下,立即放行。
  逃进太极宫,淑宁才算松了口气。
  “主子,你的手?”
  梅冬看着淑宁左手有血流出,立即拿手帕压住,又拿出随身带着的药为她抹上,然后再接过梅春递来的干净手帕,替她包住。
  “没事,刚才不过是被刀子划了一下。”
  如果不是那两个暗卫出现的及时,她就真的危险了。
  刀子来到她面前,下意识的用手挡了一下。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