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女古代好生活手札-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了京城,御驾的速度方变的快了些,到了中午已经离京城有十几里远了。御驾没有停下来,后面的人当然就更不能停了,不管是文武大臣还是后宫妃嫔和命妇们,都是在车上随便用了一点点心,填了填肚子。
  直到申时御驾才停下来,然后有专人安排宿营。因为是早就安排好的,帐篷搭建的很快。尤其是皇帝的御帐,是最先搭建好的。然后是太后、皇后的凤帐,再来便是后宫妃嫔们的帐子了。嘉妃的帐篷几乎和贤妃、德妃是同一时间完成的,这又让许多妃嫔们咬碎了自己的贝齿。
  果然这受宠的和不受宠的区别太大了,嘉妃不就是受皇帝宠爱嘛,下面的人都巴结她。见人家已经从车上挪到了帐中,眼中的妒忌再也掩不住,酸气都快把整个营地给弥漫了。
  淑宁知道今天他们都得歇在这里,等所有人安顿好天也就黑了,往常皇帝去行宫也是百里就要在路上花上三天。直到这时她才知道,皇帝出行真是件不易的事,不像平常百姓说走就走,一百路里要是走的快,一天功夫就到了。哪怕是官员出行,坐马车最多也就两天,三天走百里,平均一天才走三十来里路,真不算多。
  因头一天在路上,大家还不太适应,显的比平时要累上一些,所以皇帝直接让众人在自己的帐中用晚膳,然后早点休息。只有皇帝,还把几位重臣招过去处理国家大事,顺便商量一下救灾问题。现在银子是不缺了,关键是要派谁人去?
  这人不能随便派,得派皇帝信得过的,又能本事手段压得住下面的人,这就让皇帝为难了。想了半天,最后还是派了一个在百姓眼中算不得什么好官的官员,这人虽然人有点贪,但本事不低。当然派他去救灾,皇帝提前警告了一番,要是敢朝这笔银子伸手,皇帝就剁了他的爪子,还让他的亲族一起陪他去向阎王报道。
  知道皇帝很重视这一次的救灾,又被皇帝亲自警告了一凡,那位官员当然不可能再朝赈灾的银子伸手,而且因为他人很会算计,心机有手段也不缺,结果这次的救灾他办的很妥当,往年都会引起一些民愤,今年直到秋后都没有听说有哪里的灾民闹起来,让对方这一次的救灾任务圆满完成不说,还让皇帝亲自证实了嘉妃说的话。
  果然,这贪官用好了可比没本事没能力的清官要好使多了。只是这些人不能把他们抬得太高,抬太高了他们肯定会引朝庭动乱,到时拉帮结派皇帝很不好处理。所以皇帝对这些人用,但对他们又压着,经常打一棒再给一个枣,反倒把这些人收拾的服服帖帖,为皇帝卖命。
  由此可见,咱们这位皇帝陛下确实有做盛世明君的潜质,并没有因为这些话是女人说的就瞧不起,只要是对的他就用。
  虽然为了保护嘉妃没给她升位份,但是皇帝都记着呢!除了用东西补偿外,年底还有一次给妃嫔们升级的机会。只要这一年在皇帝和皇后眼中表现的好的,都有可能升位份,好多老人都是这样一年一年的熬上来的,哪怕是贤妃和德妃也是如此。
  只有嘉妃,一开始进宫便是正二品的妃位,不怪大家都只盯着她,实在是太让人妒忌了。
  不就是有个好家世嘛,人也长的年轻水嫩了一点嘛,皇上、太后和皇后娘娘也太偏心了。她们熬资历就跟熬苦药一样,一年年的往上熬,这才爬到了现在的位份,结果嘉妃一来就是妃位,搁谁身上受得了啊!

  ☆、第44章

  淑宁坐在帐中,手执一本游记,悠闲的翻了起来。她的身体不错,再加上又是坐在马车上,人到没随行的人员那么辛苦,那么累。所以在用完膳后就让大家轮流休息,她自己则待在帐中看书,也不外出。
  帐外有侯林带着另一个太监守着,当然还有侍卫站岗和巡逻。安全方面到是不用担心,所以淑宁很放心的让自己沉浸在书中。要说她来到古代后什么进展最大,那就是古文理解能力了。搁前世,以古人写书的习惯,她真是十句当中有九句不懂,还剩下一句是靠猜的。
  而现在,她看古文就跟以前看白话文一样自在,她觉得自己要是能回到现代,绝对可以成为一代国学大师,还打折的。
  太后和皇后早早的休息了,太后年纪不小了,自然和年轻人没法比。而皇后,做为一宫之主为了出行她忙了将近半个月,今天终于离宫,也累的不轻,当然要早早的休息,明天还要赶路呢!
  皇帝还在御帐中和大臣们商讨国事,淑宁让守在自己身边的梅秋用炉子熬了一锅燕窝粥给皇帝端去,当然她没忘记御帐中还有几位大臣。只是比起皇帝单独用盅装着,这些人只能自己舀了。
  “多谢嘉妃娘娘。”
  虽然有用晚膳,可这会儿已经是亥时,吃的那点东西早就在忙碌中被消化光了,这燕窝简直就是及时雨,解决了君臣的腹饥。
  其实这事本来皇后有安排的,只是御厨他们送来的是点心和一点汤,白天累了一天的人看到这些点心和汤哪里还有胃口,反倒是淑宁这燕窝粥不带油腻,只有一点点甜,引人胃口大开。
  “嘉妃辛苦了,回去告诉嘉妃,让她早些歇息,朕明日再去看她。”
  皇帝宠爱一个人,就是给她无上的体面,即使是重臣们也不能轻视嘉妃。皇帝都看重的人,你们敢不看中?皇帝可是知道这些重臣们向来瞧不起后妃,以前皇帝也无所谓,反正那些后宫妃嫔们本来就不入他的眼,但是嘉妃不同,所以皇帝自然愿意给她抬身份。
  “奴婢遵旨。”梅秋躬身退了出去。
  淑宁见梅秋回来,这才放下书,洗漱睡觉。至于梅秋说的,皇帝明日过来看自己的话,她觉得这个几乎不可能,因为皇帝连在去行宫的路上都不忘记处理国事,就算有点时间也是去看太后和皇后了,哪有时间来看自己啊!
  于是淑宁心安理得的睡了,皇帝的话她半点也没放在心上。
  所以当第二天她接到口谕,皇帝要让她陪驾的时候,还一脸傻傻的反应不过来呢!
  好在她身边的白嬷嬷和秋、冬二女很靠谱,立即给主子好生打扮了一下,头上也插了一只白玉凤钗,再配上新做的湖绿色的广袖流仙裙,然后被派来接人的苏茂才送上了玉辂。
  “妾,参见吾皇万岁。”
  来都来了,淑宁也不怕生,无视车中几位大臣们打量的眼神。
  “嘉妃来了,过来朕身边坐,朕想喝嘉妃泡的茶了,可有幸尝之?”
  皇帝跟淑宁说话不像跟别的后妃那样严肃,语气中带着一点逗弄之意。
  “妾泡茶可,但要最好的茶。”
  淑宁也不跟皇帝客气,她知道皇帝这里的茶才是最好的,就连纯正的大红袍都有一些。不过比起后世一年连一斤都不得,现在的大红袍还能得两斤,比后世多了不少,估计是因为岩上的茶树活着的比后世要多吧!毕竟有几百年的差距,那些茶树意外或是老死都有可能的。
  “允了。”皇帝大方的点头答应,苏茂才立即捧出了大红袍。
  淑宁一见果然眉开眼笑,逗得皇帝虚点她几下,口中还不断的说着:“你啊,你啊!”
  皱了皱鼻子,淑宁趁几位大臣低头的瞬间朝皇帝做了个鬼脸,然后接过茶叶,先把它放在一边,用沸水洗茶壶和茶杯中,接着再把茶放进壶内差不多有二分之一的位置,便取下沸腾的开水,第一遍洗茶。
  把洗茶水倒掉,第二遍直接沸水高冲注入壶内,几秒后把泡好的茶水倒入杯中。皇帝那杯自然是由淑宁奉上的,而几位大臣的,则是苏茂才用托搬端着一一由大臣们亲自取到手中品尝。
  第三次冲泡则加了几秒,第四次又差不多用的时间是第三次的双倍。
  直到这时,这茶再喝已然无味,接着再泡就没啥用处了,于是淑宁果断的换茶。不过这一次泡的不是大红袍,而是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是绿茶,和大红袍的泡法又不一样,但每一次嘉妃抓住的时候都恰到好处,所以皇帝喝的茶是最佳饮用效果。
  “爱妃这一手可不简单啊!”
  十几岁的少女,在泡茶的时候一点也不比泡了几十年的茶博士差,可见私下嘉妃没少练习。
  “妾这手还是父亲母亲他们拿好茶让妾练出来的,这些年不知道被妾浪费了多少好茶,也亏得父亲母亲不心疼。”
  换成是平时常人家,哪舍得拿极品好茶给不懂茶艺的女儿练习泡茶。疼女儿的拿些上等茶,对女儿一般的也就给点中等茶,好茶他们可是要留给自己喝的。
  “永宁侯也太疼爱妃了,居然拿好茶给爱妃你练习。”
  皇帝听到这哪能不明白,一开始便用最好的茶,熟能生巧,再加上嘉妃在泡茶方面也有一点天赋,总能练出来。
  “父亲是很疼妾,只要妾说的他都会为妾做到。”淑宁想起永宁侯,脸上便扬起淡淡的微笑,有一个疼爱自己的父亲比什么都强。
  “看得出来。”皇帝点头,还包括几位竖起耳朵偷听的大臣们都在心中对永宁侯疼女儿的程度有了更深的了解。
  以前还以为永宁候疼女儿是传言,现在看来所传非虚,连极品好茶都舍得让幼女用来练习,还有什么是不舍得的。反正在场的几位大臣是不可能,所以他们才觉得永宁侯奇怪。这继承家业的儿子不疼,怎么对一个丫头片子如宝似珠的。不过当他们又一想到,永宁侯府几代都没有女儿,就连旁支也没有,也就不奇怪了。
  一个上午,淑宁除了给皇帝泡茶外,就是拿着苏公公送来的书翻看。皇宫中有一个很大的藏书楼,是世上收藏书籍最多的地方。里面有好多书都是淑宁不曾看过的,因她喜书,皇帝准允她每半个月到书楼挑一次书,但是在挑书的时候,必须把上一次借走的书还回去。
  所以每一次,淑宁都要挑上好几本,看完还回去再继续挑,没有心厚的一挑就挑好几十本甚至是上百本,这些书不好保存,书楼都有专门的人打理,一下子挑太多的话,留在自己宫中要是不小心弄坏了,她觉得自己的信用就等于破产,皇帝也不会允许她再跟书楼借书回去看的。
  到了中午,皇帝还是没叫停,有了昨天的经验,今天大家都准备了一些好入口的干粮,继续在马上、车上将就了。只有皇帝这里不同,居然还有几道凉抖的小菜和一碗青菜肉粥。这些都是御厨们在马车上利用小炉子做出来的,虽然条件不好,可手艺在那里,味道自是不差。
  淑宁与皇帝一起用了午膳,而那几位大臣也得了皇帝赐的午膳,这可是不得了的殊荣。直到下了玉辂几位重臣们脚底都还打着飘。
  到不是他们现在还沉浸在皇帝则膳当中,虽然难得但他们好歹也是皇帝的心腹大臣,享用御膳已经不是第一次了。真正让他们到现在还回不到神的却是皇帝对嘉妃的态度,要他们来说有点像他们平时对女儿时的态度,居然还夹菜给嘉妃,这世唯一能让皇帝动手夹菜的人只有太后,却没想嘉妃也有这样的荣耀。
  看来他们还是低估了嘉妃在皇帝心中的地位,要是嘉妃生下皇子,他们已经能想象到嘉妃将会如何盛宠了。也许,她生下的皇帝将有可能是下一任的太子甚至是皇帝,想到这几位大臣不由而同的打了一个寒颤。
  不管怎样,在确实嘉妃生不孩子皇子之前,都不宜得罪永宁侯府。不然等嘉妃生下皇子,她的孩子登上了皇位后,估计第一次见就是清算那些曾经得罪了嘉妃的家族。
  不得罪永宁侯府,这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很困难,因为他们没有女儿在宫中,和永宁侯府就算不上对手,只要在大致上双方不结怨,对他们来说都是双赢。
  中午一直在赶路,皇帝上午处理国事也累了,于是枕在淑宁的腿上休息,而淑宁则靠在车上闭目养神。与皇帝的辛苦比起来,即使是出行对她来说也算得上是度假,虽然车子摇晃的她也想睡,但淑宁要考虑到枕着她腿睡觉的皇帝,她睡着了不了紧,要是不小心把皇帝弄下去就呵呵~~
  下午照常是在申时宿营,今天因为早上出发的时间比较早,再加上中午没有休息,还剩下二十多里路,明天中午应该就可以到了。所以皇帝果断的叫停,随行的人员立即忙碌起来。等淑宁和皇帝下车时,后宫那些女人的眼神都快把她吃了。
  她们这么多女人,居然还没有抢赢嘉妃那个黄毛丫头,以前有谁听说过后妃上了皇帝的玉辂伴驾的?别说坐到皇帝的辂车,就连靠近都难。
  偏偏皇帝这一次却为嘉妃打破了旧例,怎么不让一群女人妒忌,淑宁相信她在接来的日子内一定会过的很精采。虽然有皇后、太后、皇帝护着,但女人的妒忌心也是很可怕的,经常会因为妒忌做一些完全不用思考的事情来,那个时候不仅自己侄霉,她们被查出来后只会比她更倒霉。
  话说,上次丽妃掉水的事情查的怎么样了?为啥宫中一直没有动静?还是说皇帝他们查到了,只是暂时按兵不动,想放长线钓大鱼?
  因为淑宁没有上到后妃们的看台,所以不知道丽妃掉下去的那个位置其实原本是属于她的位置,所以她也不知道上一次丽妃中招只是代她受过而已。当然就算淑宁知道了也不会愧疚,因为让丽妃坐在那个位置的人不是她,而是自己自己为了虚荣要去做的,这完完全全是她自找的,所以淑宁也不认为自己对丽妃有什么好愧疚的。
  因皇帝在宫中下了禁令,不准任何人告诉嘉妃,所以包括侯林这些人,都没有人敢告诉她,其实当初端午赛龙舟时发生的事主要是争对她,丽妃只是替死鬼而已。
  至于皇帝究竟有没有调查出什么,这个谁也不知道,包括做下这事的人都不清楚,时常胆颤心惊,晚上睡觉之前都要念几遍佛经祈祷,希望皇帝不要查到她的头上。
  这世上知道真相的人不超过五个,皇宫三巨头和凶手,加在一起四个人,就连苏公公都没有看调查出来的结果,只是知道当皇帝看完后格外的生气,连自己平时最喜欢的一件白玉纸镇都摔碎了,要知道平时皇帝可爱惜那只貔貅纸镇,就连打扫也只准苏茂才自己动手,其他专门打扫御书房的太监宫女都不准碰。
  可就是这是这样一件皇帝的心爱之物,居然被皇帝亲手摔碎了,可见当时他有多么的盛怒。最后不知为何,皇帝愣是压下了此事,但是对嘉妃娘娘明显更好了。看来这一时半会儿,那个凶手还算安全,但同时也在皇帝的心中抹上了一层阴影,以后她不再继续动手就算了,不然皇帝把所有的事加在一起跟她算总帐。
  而被皇帝惦记了的人还不清楚,只是瞧着许久没有动静,便以为没有查出来,心中大石一落,晚上也不念经了,以前怎样以后继续怎样,也因此建立起了非同一般的自信心,连皇帝都查不出来,她的手段果然非同一般啊!
  要是皇帝知道她在想什么,肯定会郁闷死的。这人太有自信也不是一件好事,起码她看不清楚自己的形势,以后肯定会还出妖蛾子。
  淑宁被苏公公刚送回自己的帐子,就迎了来了宣妃和几位低位妃嫔。
  “参见嘉妃娘娘。”不同于宣妃与嘉妃同级,几位低位妃嫔即使心中不愿,也得向淑宁行礼。
  “起来吧,不用多礼,坐。”
  几位贵人、美人在心中翻了个白眼。等她们行完礼才说不用多礼,这位嘉妃娘娘哪里像太监宫女们说的是个脾气好的人,脾气好还会给她们一个下马威?

  ☆、第45章

  淑宁让梅冬上茶。宣妃一坐下便立即端着茶碗不言不语,但暗中却跟随行的几位贵人美人等使了个眼神。
  宣妃姓宣,不了解的人还以为这是她的封号,其实不是。所以她很妒忌几位有封号的妃子,嘉妃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她生心狡猾,不管做什么都让别人在前面冲锋,她在后面捡便宜,从不主动出去。为此,即使别的妃子们知道她是幕后掌控之人拿她也没有办法,毕竟动手的人不是宣妃,大家都看见了。
  “几位来我这是有什么事吗?”
  天色已晚,眼眯着就要用晚膳了,这几人该不会想留在她这里用膳吧?
  “难道没事就不能来姐姐这里坐坐?”
  一位姓汪的贵人说道,她长的很美艳,一身华丽的宫装衬托的她七分美貌变成十分,唯一的缺点就是她的眼神不太好,硬生生把一副美艳的五官变扭曲成了刻薄的形象,怪不得皇帝一直不太宠幸她,据说从她进宫到现在除了最开始的侍寝外,此后皇帝便再也没有召过她了。
  因此,以前只有两分刻薄的她,因长期不能被满足,现在已经有八分了,给人的感觉非常不好,当然最不好的就是她周身深宫怨妇的气质。
  “看你年纪,比我还大上好几岁,叫姐姐都把我叫老了。”
  谁是你姐姐,一个二十来岁的女人叫十几岁的小姑娘姐姐,也不嫌丢人。
  “你……”
  被淑宁讽刺自己长的老,汪贵人双眼喷火,想继续找嘉妃理论,被她身边的谨美人死死的按住,嘉妃比她们的份位高太多,汪贵人和她斗是占不到任何便宜的。
  “看来汪贵人的规矩学的不怎么样,回头找嬷嬷好好学学,没学好之前还是不要出丢人了。”
  不提她只是从五品的贵人,就算是宣妃在自己面前都不敢大声喧哗,她居然还想上前来找自己理论,难道说真的因为太久没有被皇帝宠幸,所以连大脑都被怨念给腐蚀了吗?
  汪贵人对她有意见,淑宁自然不会对她客气,不然以后谁都上来踩两脚。
  “嘉妃娘娘,汪姐姐不是有意的,她只是这两天心情不太好,所以莽撞了。”谨美人赶紧站起来跪下求情,她有把柄在汪贵人的手上,本来今天她不想跟来的,可惜被汪贵人一拉她不得不来,就连她惹了事还要自己求情,心中对汪贵人恨毒了,她得想个办法远离这个麻烦,不然自己迟早有一天会被汪贵人的鲁莽害死的。
  想到自从她和汪贵人交好后皇帝就没有再召幸于她,谨美人低垂的眼中闪过一末狠毒,既然她不仁就不要怪自己不义了。
  跟了汪贵人好几年,她知道自己的把柄,而自己也未尝不知道她的把柄,以前不想和汪贵人闹翻,所以她一直没拿出来,现在似乎正是个好机会,与汪贵人决裂远离。
  还不知道谨美人正打算和她决裂的汪贵人正一脸得意的看着淑宁,她早就习惯了谨美人事事替她着想的行为,当然她也不知道因为她的举动让对方也对她前生了怨恨。
  她脑子没病吧?淑宁看了眼还跪在地上的谨美人和得意洋洋的汪贵人,她以为谨美人替她求情她本人就没事了吗?
  “谨美人,你起来吧!这犯错的也不是你,你求情又有什么用?不肯改的,一样不改。”
  淑宁说话间眼视落在汪贵人身上,这下谁都知道淑宁这说的人是谁了。
  宣妃心中快对汪贵人这个扶不上墙的烂泥恨死了,怎么有人傻到这个地步?本来她们是想找嘉妃麻烦的,现在好了被嘉妃抓住了她们的把柄,一来就拿汪贵人开刀,可叹她本人还没有发觉呢!
  “嘉妃所言甚是,这要改的不用说,这死性不改的说你说一百遍也没用。”
  宣妃此话一是赞同淑宁的话,另一个也是在指淑宁独占皇帝宠爱的事。这满皇宫谁不知道,皇帝要雨露均沾,这独占皇宠的人是没有好结果的。
  淑宁听罢脸一沉,眼神隐晦的打量了宣妃几眼,白嬷嬷和刘嬷嬷在教导她的时候就跟她说过,要小心宣妃,现在看来这人果然是个隐藏在暗处的毒蛇,一不小心就被她咬上一口。
  “说的也是,本宫与你们一样都是皇上的妃嫔,一切都是为了服侍皇上,皇上要做什么说什么,岂是我们这些小小的宫妃能阻止的?”
  淑宁反击,皇帝想宠谁就宠谁,她就不信这些女人得了皇帝的宠会把皇帝推给别人,别看她们现在说的大义凛然,真要面对的时候一个个比自己还贪心,起码她没有妒忌别的妃子受宠,但皇帝不去找她们,这就不关自己的事了,反而是这些人应该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跑到自己这里来要求自己不要独占皇帝的宠爱。
  “……”
  宣妃所说的话被淑宁毫不客气的拍了回来,心中大感不爽,但她又不好跟嘉妃起争执。别看两人的品阶一样,淑宁可是有封号的正二品妃子,要算的话与从一品的四妃也不差什么了,最主要的是嘉妃手中有金册金印,而宣妃手中没有,她这个宣妃做的却是有名无实。
  “宣妃要有这功夫来本宫这里喝茶聊天,还不回去好好的思索一下自己究竟哪里做的不对,只想着别人独占圣宠,却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宫妃的身份。”
  淑宁说完端茶送客。
  至于并不听从淑宁话起来的谨美人这个时候也只能在贴身宫女的扶持下站起来,她没想到嘉妃在说了一句让她起来的话后就不管自己,本想等嘉妃再问她的时候装几句可怜,让嘉妃以为她姐妹情深,对她另眼相看,结果嘉妃根本不按照常理来,直接无视了自己的存在,让在场的妃嫔们看足了笑话。
  谨美人的盘算虽然好,无奈人家嘉妃不接招,她真当别人都是傻子,只有她自己聪明?想借嘉妃的手处罚汪贵人,也想让自己弄个好名声,也没问问人家嘉妃答应不答应,真是笑煞人也。
  这时看嘉妃都端茶送客了,宣妃等人也没脸再留下来,只好带着自己的人灰溜溜的走了。
  “娘娘,这样对宣妃娘娘好吗?”
  两人都是正二品。宣妃娘娘进宫还比自己的主子早,梅秋十分担心。
  不是应该和宫中后妃交好,这样才对自己有好吗?可梅秋只看到了自家主子把所有的妃嫔都挡在了外面,甚至还得罪了不少。
  “有什么不好的?只要我和她们抢一个男人,就不可能交好。”
  至于皇后娘娘,不知为什么淑宁的感觉告诉她,皇后娘娘可以信任,所以进宫后她对所有的宫妃都保持着警惕,只有皇后她从没有防过。
  “娘娘说的对,就如同在永宁侯府,桃姨娘和夫人一般,永远没有和平共处的可能。”白嬷嬷先赞成主子的做法,主子又不想做皇后,这世上只有皇后才宽厚大方贤良淑德。别看有些妃嫔装出一贤良的样子,孰不知在当权者的眼中她们都是小丑。
  而且她们的心思就如同‘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过是大家没兴趣揭穿罢了,别当谁都是傻子。
  淑宁前世就知道一句,不想当皇后的妃子不是好妃子,比起这些女人,她这个宠妃当的可真不够尽责的,居然从没想过把皇后拉下马,自己上去。
  “可是奴婢听说当年夫人和姨娘就处的很不错。”
  梅秋举了个例子,这里的姨娘可不是指桃姨娘,而是永宁候摆酒喝戏正好八经纳回来的妾室,也是淑宁的亲生母亲月姨娘。
  “我姨娘不喜欢父亲。”
  就如同她现在不喜欢皇帝一样,所以她能和皇后和平共处,她亲娘能跑王氏和平共处。
  她们母子都是聪明人,对永宁侯对皇帝都没有当成是丈夫在看,所以母子俩都没有陷进去,自然不会和正室起冲突了。而且淑宁出生的时候还有一些印象,她知道自己的亲娘其实还有机会活的,是她自己放弃了。
  当时她不明白为什么月姨娘要狠心丢下自己的女儿,后来她被王氏抱到自己的院子里时她明白了,原来一切都是为了自己。
  和儿子不同,女儿要是没有一个好的母亲教导,她这一辈子也就那样了。月姨娘出生不高,虽然家世清白,但怎么能跟王氏这样的大家闺秀相比,再说她本身有一个青梅马竹的未婚夫,可惜后来去当兵死在了战场上,最后月姨娘为了家人被永宁侯纳成了妾。
  她死,一是因为她不想再活,二则是为自己的女儿好,就凭这两条月姨娘便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从容赴死。
  “娘娘~”
  白嬷嬷惊讶的看着自家主子。
  “没事,这事我父亲自己也知道。”
  所以当年月姨娘虽然受宠,却一直和王氏关系不错,因为王氏也知道她心中一直有人,这样心中念着前未婚夫的妾室,即使长的漂亮也不成威胁。
  “原来是这样。”
  梅秋这才明白,原来不是妻妾可以和平共处,而是因为月姨娘不爱侯爷吗?那主子她……
  不敢继续想下去,梅秋出去打分给主子洗漱,顺便让人摆膳。
  “娘娘,今天有新挖的鲜笋,奴婢看了很嫩。”
  梅冬走进来,之前她一直在临时挡成的厨房里帮忙,因为她比较了解自己主子的口味,大夏天的主子最厌烦吃油腻的食物了。

  ☆、第46章

  “夏日的嫩笋虽然不如春笋和冬笋味道那样鲜脆,但这个时节已经不错了,等下我会用一点,要是还有让厨房留一些,回头由我亲自下厨为皇上做几道小菜。”
  皇帝在辂车上就跟淑宁说了,晚上会来找她。这样一来,宵夜肯定也是在自己这里解决了。
  “能让娘娘亲自下厨的人,这世上也只得皇上了。”
  梅冬扶着自家主子起来,虽然只是帐篷,但这帐子却被分成了两间,一间内一间外。平时接客待人在外间,休息坐卧在里间。
  出到外面,看着桌上摆着的几样菜,果然都是自己喜欢的,还以素菜居多。特别是那道夏笋,被摆在了淑宁的面前,方便她夹。
  “贫嘴,皇上也是你能说的?”
  淑宁嘴上虽然这样说,却没生气,现在整个宫中能让她下厨的人确实不多了,一只手都数不完。
  “奴婢错了,娘娘别怪。”
  梅冬轻轻掌了自己脸几下,然后替主子布菜盛汤。
  天太热淑宁就着笋子喝完了一碗粥,又让人盛了小半碗,再吃了几筷子别的菜就搁下了。
  “娘娘,再用点吧?”
  一到夏日,人饿的也比其它三个季节要快,娘娘不过用了一碗多的粥和一点嫩笋,回头不到戌时就得饿了。
  “不用了,等下皇上过来,我再陪皇上用点宵夜。”
  现在吃饱了,到时皇帝吃着她看着,感觉太可怜了。
  “这样也好,梅冬你们把菜撤了吧!”
  白嬷嬷本来也想劝主子再用一点,现在一听立即答应。
  所以当皇帝亥时二刻过来的时候,就看到膳桌上摆着可口的宵夜。
  “这不像是御厨的手艺。”
  好歹也吃了多年御厨做的饭菜,皇帝还是很了解的。
  “皇上这是说对了,今天的宵夜是我们主子亲自下厨做的。”
  白嬷嬷让人端水,由着苏公公侍候皇帝洗脸洗手,又换了一件常服,才坐在桌前。
  “爱妃的手艺?难怪了。爱妃也坐,陪朕一起用点。”
  皇帝看着桌上摆着两只碗就知道嘉妃要陪他一起用,对皇帝来说一个人吃和两个人吃还是有差别的,起码两个人吃胃口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