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五代当军阀-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契丹所取,后为霸州。
“呜……呼!”
几匹骏马在城镇外的原野上不断奔驰跳跃,几个穿着毛茸茸的狐皮袍子的少年正在围猎嬉戏,只听“嗖——”的几声箭响,百步外的一只獐子应声便倒,少年欢呼着翻身下马奔向那在地上不住蹬踏的猎物,自幼熏陶于牧猎骑射之风,练成了驭马驰骋的本领;“哒哒哒……”
远处一阵轰鸣的马蹄声传入耳中,大地在轻微的颤动着,林中的飞鸟轰的一下全部飞到空中而去,几个少年怔怔的望着西北方向,有点不知所措,前几年契丹人疯狂掠夺的场面浮现在眼前,不由面色苍白,同时大喝:“快跑!”
霎时间,几个少年驱马闪入丛林当中,消失不见;营州为在锦州必经之地,有张藏英与张景两人的指引,李昇八千铁骑到达了这曾经的边塞重镇,此时地营州远不如李昇想象中的那么好。甚至是有些失望,人烟萧条,田地荒芜,目光所到之处没有人迹全无,只有那几只野生的动物在探头凝视着这些外来的不速之客;泥土中凸显的泥胚,隐约显现出曾经存在的一些防御工事,顺着泥胚延伸到远处的残垣断壁。庞大地周边结构显示曾经营州的繁华,但却掩不住那无尽地苍凉;“张藏英!”李昇怒喝。一股暴躁的情绪从心底升起,这片荒芜的土地可不是他所想要看到的场景;张藏英慌忙策马上前,等待着李昇的闻讯;“这就是你说的好地方?人呢!人呢!”
张藏英诺诺道:“将军,此处已经荒芜已久,再加上契丹的人地长期掳掠,所剩之人亦四散逃离,只要有好好修持一番。未尝不是一个好的立足之地。”
李昇略一思量,这个地方水草丰美,确实不失为一个作为根据地的好地方,但契丹人的威胁实在太大,再加上周边种族杂居,而又没有足够的汉人人口,长此以往这里将会变成异族人的地盘,最终可能为契丹人做了嫁衣。实在是不合算,眼睛一转问道:“锦州情况如何?”
“锦州有我大部唐人!”张藏英见李昇脸色不对忙不迭答道;李昇脑中急转,沉吟过后大喝道:“胡损!”
“在,大汗!”
“你带右部人马将族人全部移来此地。”
“是,大汗!”
“张藏英,我把獠牙营给你。三天内,不论你用什么方法,你要给我召集起两万流民来此地,记住,最好是我族之人。”
“其他人,随我去锦州。”
……
“哒哒哒……”
一天的时间,四千铁骑如龙卷风般在不废吹灰之力横扫辽西走廊后,李昇到达了所谓的锦州,带给他地又是一阵巨大的失望,此时的锦州不过一个稍微大点的聚集地。相比起来连中原的一个县都不如。连契丹人都只派了数百人在此驻守,李昇抬手一刀将那名被俘的契丹千户劈倒到在地。一股赤热地鲜血由脖颈之处迸发而起,冲得他满脸都是,身旁秦方识趣的递来一块雪白的布帛,李昇顺手接过擦拭干净心中怒火稍稍平息;所谓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满以为锦州能够成为自己在辽东的根据地,成为进攻辽东的桥头堡,却没想到是这番景象;“将军,有汉民小吏过来求见?”一名士兵飞身来报;“把他带过来。”
“小民拜见将军!”
一名头发花白的但却穿着整齐的老汉跪倒在李昇面前;“起来说话!”
“谢将军!”
“你是何人?”
“小民祖籍为蓟县,开平年间为契丹贼掳掠至此,将军大军至临,斩杀贼人,不才为众乡民推举为首特来拜见将军!”
“嗯!”李昇依旧抑制不住心中愤懑之情,脸色阴沉不已,闷声道:“给我说说此地的大致情况!”
老汉絮絮将情况一一给李昇说了清楚,大致情况就是前两年契丹大军南下大肆掳掠汉俘于此,始建锦州,此处属契丹中京道辖管,显然阿保机对这个地方还不是十分重视,也可能是没有精力在注视这一块;心中一动,暗道这个阿保机跟自己想到一块去了,他建锦州是为了建成南下中原的桥头堡,而自己是为了进攻辽东,但阿保机有草原为后盾,而他只有沧州,如果幽州在他手上的话还真可以跟阿保机搏一搏。
思绪万千,此刻已陷入进退两难之地,退?无路可退,进?也许有一线生机,但最终地结局不外乎被契丹、女真等异族拖垮围杀于辽东大地,胸中抑郁之气愈发浓烈,“啊!”李昇仰天长啸,将胸中抑郁之气全部发散;站在一座高岗上远眺四方,发现此地确实是个建城地好地方,北依松岭山脉。南临渤海辽东湾,扼“辽西走廊”东端,只需要重兵扼守辽西走廊即可,将来如果能够打通海上航道,就可与中原沧州连成一片,退可守,进可功。不失去为一座要塞,且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南面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大、小凌河、女儿河横贯境内,水草丰盛,土地肥沃,是一块难得地立业之地;“既然老天不给自己一个现成的根据地,老子不知道自己重建一个根据地么,辽西地区人口以汉族为主体,只要能够在这里立下足。周围的汉族流民肯定会依相归附,从而恢复汉族在辽西地区的统治,何况这个不就是他来这里的目的之一么?”
一直跟在身旁的张景忽然轻叹一声,李昇回头一望,注意到这个“狡猾”地商人,被自己俘虏挟裹以来,从辽东到大漠这个张景一直以来还真出了不少力,淡然一笑。道:“你为何叹气!”
张景跟随李昇月余,对他已有了一定了解,李昇对敌人毫不留情,但对自己人却是十分宽厚,自被李昇俘虏以来一直没有放他离去的意思,张景也就认命了,此刻已把自己地性命跟眼前这位英武的将军挂在了一起。
振声道:“将军。我有一顾虑不知该不该提,如果说的不对还请将军见谅。”
“你说。”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李昇疑惑的望了一眼张景,道:“你是何意?”
“小人在这片辽东从商十年,十分了解这些异族的性情,这些异族战士虽然悍不畏死、骁勇善战,却终究不及我唐军忠勇,如今将军麾下能战之士奚族人为大半,而我唐人只有千余,此刻虽然臣服于将军神威,但如果有朝一日更为强大的族群兴起。复叛矣!”
李昇眼中精光一闪。这个问题其实早就如一道刺般搁在他的心中,只是有意无意地没有将他摆出来。组建一支以汉人为主体的精锐骑兵,看来是必须的!无论是出于维护金字塔统治机构的需要,还是为了为了延续大汉民族的血性,都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汉军铁骑。
“你的意思是?”
“必须组建一支以我唐人为主体的精锐骑兵!尽征异族男子为我筑城、耕种,此乃长久之计!”
李昇默然不语,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
“是啊,要建设一支铁血地汉人铁骑才是最终的王道啊”李昇在心中感慨万分,“獠牙营虽然已经称得上是精锐中的精锐,但毕竟只有一千人,只有让整个辽西的汉族人的血性都沸腾起来,对上其他异族时才能够不落下风,想秦、汉两代帝国数次深入草原,将匈奴击溃千里,何也?除了装备上的优势,另外一个就是心理优势,持久地心理沉淀让每一名汉族将士在面对蛮夷士兵时,都会从骨子里萌生强大的自信,拥有强大自信心的汉军将是无敌的!”
李昇凛然点头,瞟了一眼张景,暗道这个张景虽然是个商人,但眼光却很长远,想的基本上和自己一样,沉声道:“继续说!”
“……”
李昇此时的思绪却飘向远方,秦汉时期,汉人的强大不仅仅只是经济上的和军事上,那个时期的汉人在面对北方游牧民族时,却拥有心理上的优越感,而后世宋、明时期,汉人面对北方游牧民族时却是胆颤心惊,而自唐太宗以后,北方各族频繁南下,将汉人地那种自信感一点点地磨掉,现在必须要一点点挽回这种自信心;有了这种心理上的优越感,军队才可以变得无比强大、难以战胜。
但建设一支强大地汉人铁骑却是一个长期的计划,眼下奚族狼骑虽然骁勇,却只可驱之以征服其他族群,最终还是要建立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辽东大地,这也是建立一个汉族转向外向型的一个契机。
“博了!”
李昇心中恶狠狠的说道,即使不成功也不会对他造成什么损失,顶多带着獠牙营逃回沧州罢了,但如果成功了的话,将会改变整个民族的命运,想到这里李昇心中异常激动,大声喝道:“撒里葛!”
“在,大汗!”
“马上带人将方圆百里探察下,看看附近的情形!”
“是,将军!”
张景上前道:“将军,不如将营州之众尽数迁徙至此,专心经营锦州!”
李昇沉思片刻,心中犹豫不决,营州是为进攻辽东的踏板,距锦州快马只有半天的时间,如果全部撤出的话反倒便宜了契丹人,而锦州也失去了防御的缓冲地带,不能够轻易放弃,但是现在的情况还不允许他分散精力同时来铸造两个城,一时间颇为苦恼。
“将军,小人的意思是将妇孺及流民悉数徙于此,奚族人可留守于营州!”
李昇眼中精光一闪,瞬间明白了张景的意思,这六千多奚族骑兵成了锦州城最外的一道防线,以这六千骑兵来赢得锦州城的建设的时间,“此事再容商量,对了,你行商这么多年,可曾走过海路?”
张景道:“小时候跟着小人跟着家翁走过一趟海路,那一次的情景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哦,快详细说来听听。”
“……”
第115章 新建锦州城
和煦的风渐渐变的暴戾起来,辽西走廊上已不如往日的平静(辽西走廊为辽西低山丘陵东南的沿海狭长平原地带为华北通往东北的交通要道),千余铁骑来回在这条狭长的平原上来回奔驰,一批批流民在锋利的长刀和铁蹄的驱赶下前往锦州的路上,其中既有汉人也有女真、室韦人,甚至有契丹人,其中大部分是汉人,刘守光父子的残暴统治让他们的抛弃了自己的家园,逃难于长城之外。
张藏英面露凶光,不时抖动着手中血刃,但却并没有真的落下去,铮亮刀芒闪的人心中发寒,哭喊声此起彼伏,这些困苦的人民不断回望那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家园,依依不舍;三天来,李昇带着三千铁骑踏遍方圆百里,已将周围情形摸了个清楚,这是个十分理想的建城之地,水源充足,水草丰盛,易守难攻,只要有足够的人力他有信心将此地建成如沧州一般规模;“撒里葛!”
“在,将军!”
“去,派人看看胡损他们到那里了。”
“是,将军!”
“咴律律……”
翻身上马,李昇带着一众侍卫朝远处疾驰而去,沿着这条辽西走廊,沿途看到的情景和大漠草原完全不同,如果说大漠给他的感觉是苍茫,而这里给他的感觉就是温馨,一丝淡淡的泥土地芬芳飘散在空中;“吁……”
长吸了一口气。李昇一拉缰绳缓步而行,陆续不断有流民朝这边涌入,在他们的脸上看不出一丝悲伤或者喜悦,在他们心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活下去;“哒哒哒……”
远处数匹战马狂飙而至,在离李昇百步之时翻身下马,急步上前拜倒在李昇面前“将军!”
“起来说话。”
“幸不辱命。三万余流民已全数聚齐,正赶往此地而来。”
“嗯。没有为难他们吧!”
“没有,将军,其中有两万流民是自愿前来。”
李昇不由狠抽了口凉气,本来的二万人再加上陆续前来的三万人,再加上奚族的五万人,锦州城瞬息之间将要达到十万人的规模,这可比沧州的规模了。
“你去速去将来往地流民安顿好。不要出现任何慌乱。”
“是,将军!”
随着大批的流民地到达,李昇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绝对有点过于仓促了,散布在整个辽西走廊的流民远远超过李昇的估计,第一批到达的流民将近一万人,原有的架构不再能够满足越来越多地需求,好在这些流民自身本来就带有粮食和生产工具,不然的话光粮食问题就够李昇头疼的了。
李昇跨马圈地。眼中盯向了大、小凌河、女儿河三河之间的那块平原,心中暗叹这真是天然的筑城好地,三河稳稳的将这块平原包裹了起来,这简直是一条天然的护城河啊,如此城墙依河而起,骑兵再不能成一泻千里之势。防守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且平原之地,土地肥沃,适合耕作,只要个一两年时间绝对能够成一个稳固地后方。
随着嘈杂的声音逐渐扩散,一下之间空旷的平原显得热闹起来,而李昇此时却不由的头大起来,内政的事本就不时他所擅长,在沧州时有孙鹤等一班老臣去打理,他到没感觉到什么。此时黑压压的一众人口在眼前让他产生了一种压抑地感觉;“张景。张景。”
正在一旁清点人口户数的张景听到李昇的喊声慌忙奔了过来。
“将军,你找我?”
“我探查了下方圆百里。发现那块地区最适合筑城,你看如何?”
张景顺着李昇指向的方向眺望了过去,连连点头道:“甚好,甚好,此地三河齐聚,易守难攻,按易学来说,此地为龙眼,远睽四方,可为龙兴之地;”
李昇不由一奇,道:“你通易学?”
张景躬身道:“略懂一二!”
李昇抬首远眺东方,道:“你可知道我为何要选在此地立城?”
“小人也有所困惑,按说将军贵为顺化节度使,据有沧州重镇,又何必冒险来此边塞之地筑城呢?”
李昇微微一笑道:“如果我说我是为了我华夏民族的存亡,为了我族人不再受契丹人的欺辱,你信么?”
张景身躯一振,正色躬身行礼道:“将军高义,小人佩服!”
李昇刚毅的脸上透出一丝苦笑,心中的苦只有他自己才能够体会的到,长途跋涉从辽东到大漠,为的是什么,为地只是一丝生存地机会,沧州百战之地,这只是一天后路而已,而且是最艰难的一条后路,只希望上天给他地好运气还没有消失,摇了摇头,转身对张景道:“如今万事需从头开始,你还需多担待些,心中可还在记恨我将你掳掠而来。”
“不敢,将军乃世间豪杰,吾真心相随。”
李昇脸上一笑,赞赏的拍了拍他肩膀示意他离去,张景转身而去,还有大量的安置工作等着他,此时李昇再次感觉到人才的匮乏以及重新建设的难度;所谓破坏容易建设难,从前只是“流寇式”作战,不用担心补给和后勤,而如今这些都随着战略的变化而在不断地变化,时不待我啊!李昇暗叹;十万人的重担重重的压在了李昇一个人的肩上,耕种、筑城、秩序、制度等一系列的问题将接踵而来,李昇恨不得此时多生了几双手和几个脑袋,身旁侍卫秦方看见李昇焦虑的样子都不由的暗自着急,上前道:“将军,不如从沧州调点人过来吧!”
李昇摇了摇头,此时水路不通,走陆路到沧州快马也至少也要半个月的世间,来回就一个月,时间对于他来说实在太过于宝贵,沧州有孙鹤、张砺等一干“老手”打理,自然不用李昇亲手来操持,而此时的锦州却是万物俱荒芜,唯一的一点基础是一个杂乱散漫的聚居点,一切都只有靠白手起家;“奚族人还没到吧,撒里葛回来没?”
“回来了,将军!”
“去把他叫过来。”
……
沧州
北门之外,一阵轰鸣的马蹄声将守卫从梦中惊醒,一路带起一条灰龙,好不壮观,城楼小校迅速上报景延广,景延广随即登城一观,面露稍许喜色,暗道:“难道是将军回来了?”
渐渐的……渐渐的……这一千骑离的越来越近,在景延广的眼中也越来越清晰,景延广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绽放而开,以他的目力看清了领头两人正是参军王处存与将军近侍马六,但令他感到奇怪的是大部分马匹都是空马,只有两百骑马身上坐有人驾驭,并且看装扮仿佛是异族人,如果是要诈城的话就这点人也太瞧不起他们了吧,手臂向上一句,冷冷道:“准备床弩!”
这一千骑正是王处存及马六等人,一千匹马的经过五天日夜兼程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沧州,途中过程之艰险不言而喻,山海关由大批燕军驻守,只能够绕道两百里沿着泸水而下,中间更是引起燕、晋两军同时追杀,都以为是对方的人马,幸好高原马冲刺力强,侥幸甩脱;“城下何人?”城楼小校喊道;“我是将军侍卫马六,身旁是王参军,快速速开门,吾等奉将军要命,不可耽误!”
“将军现在何处,你身后为何俱是异族人?”
“此为奚族人,此刻已归顺于将军麾下,这一千匹马是将军特地要我们带回来的。”
身旁小校回身走向景延广,低声道:“都尉,看来没有问题。”
景延广沉吟片刻,低喝道:“开城门,弓箭手准备,一有不对劲就全部射杀!”
“是,将军。”
“开城门!”
一阵刺耳的吱呀声中,吊桥缓缓放下,沉重的城门缓慢的打开,此时此刻,一阵难言的情感浮现在王处存心中,这是离家已久的游子初家中的感觉,眼眶不知不觉中湿润了起来。
“马六,你个狗日的可回来了。”
城门大开,一个身影从内里奔了出来,马六定睛一瞧,正是一同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谢铭,喉头一阵哽咽,竟是说不出话来,翻身下马大步朝谢铭奔了过去,两个坚实的身躯重重的抱在了一起……
第116章 沧州议事
王处存策马跨入城门,眼前为之一亮,与离城时相比,此时的沧州焕然一新,到处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容,王处存心中淡然一笑,在乱世中能够这样的情景实在是不多见。
那些生长于草原中奚族人更是两眼放光,满是欣羡之色,以前高墙大厦在他们眼中只是上天的神级,此刻近距离看到后不由感慨万分,抚摸着这一块块青石砖堆砌而成的高大城墙满是唏嘘。
见王处存几人满是惊叹之色,景延广笑着解释道:“此乃全民军屯之功,自招贤令及安民令发出以来,百姓安居乐业,沧州较之先前已是另外一番景象了,不出三年沧州必然又是一座悍然重镇。”
“对了,参军,某有一事不解,还请参军告知!”
“都尉请说!”
“广为(药元福)没有随主公北上大漠,却又消失不见,还有最近涌入沧州的流民越来越多,是不是与其有关?”
王处存嘴角一挑,脸上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故作神秘道:“不可说,不可说!”
丢下一头疑雾的景延广转头问谢铭道:“主公吩咐你走永济渠商道走的如何?”
谢铭一听王处存问起这个,不由眉头一扬,眉宇间充满着得意的神色,道:“这次永济渠走的不可谓不艰险,不过凭着将军地威名。谁敢为难咱,不过那些人可真黑啊,将军收缴的那些金银珠宝有一半是进了他们的口袋,不过这次也算是获利颇丰,光海盐就卖了三百万钱。”
“海路呢,造出大船没?”
谢铭摇了摇头道:“还没有找到熟悉海路的人,据河工说造海船的人早已死于兵祸。如要造海船恐怕要去登州(今山东蓬莱)去找了。”
“唉!”王处存长叹了一声,海上航路不打通的话。将军的战略将无法伸缩自如,一切将暴露在敌人地眼皮底下,问道:“郑浑现在何处?”
景延广道:“城中缺人,孙刺史将他调做将做监(司管土木建造)从事,此人着实有几分才干,西城规划就是出自其手。”
王处存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大步跨入城中,顾不得歇息片刻,要求景延广召集各位官吏到议事厅中议事;景延广点头答应,吩咐身旁士兵分散去召集城中大小官吏。
直入帅守府,王处存入议事厅中于右边首位坐定,等待着城中大小官吏的到来,正位空置,那是李昇地位置。不一片刻,孙鹤、张砺等一干官吏相继到来,免不了又是一番寒暄,众人坐罢,王处存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将一个月来的李昇在大漠及辽西一番行动跟在座众人一一道来。其中惊险之处让众人唏嘘不已,其中史弘肇及景延广两人更是甚感遗憾,恨不能此刻就身在其中。
王处存道:“主公此番令某回沧州主要是为两件事,其一,为视察我沧州民生如何,还请众位予以叙明。”
此时王处存代表的就是李昇,众人不敢怠慢,孙鹤长身而起,振声道:“近两月来沧州无战事,颇为安定。沧州全民军屯实施的情况十分良好。春耕完毕,四处流民大量归附涌入。各项事务俱已安置到位,今年必定是个收成之年。”
张砺随之起身道:“城墙、女墙、角楼、悬门、瓮城、单层城楼和吊桥等工事俱已修葺完毕,等闲数万大军绝不能攻下。”
史弘肇在起身道:“此时春耕结束,吾从沧、景、德三州可用之精壮之士抽取五千人加入虎翼营,加上原有的一万,正日夜操练,沧州可用之兵已有两万余。”
王处存微微点头,道:“我相信主公听到这些消息定会十分欣慰,主公此次冒险北上的目的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实欲图辽东也;欲图辽东,必定择营州或锦州一处为根基。”
景延广问道:“参军可知将军为何要图取辽东那荒蛮之地?中原四地岂不更好。”
王处存眼眉一挑,道:“这就是主公深谋远虑所在,先不说我等现在无力攻取他地,就算是打下来也未必受得住,如我估计地没错的话,将军之意在幽州,以后你等自然会知道。”
“幽州?”
众人陷入沉思当中,观当今大局,李存勖攻破幽州是迟早之事,如果要向图谋幽州最终就不能避免同李存勖产生冲突,而初生的沧州绝不能抵御李存勖精兵的三面夹击。
见众人眉头紧锁,王处存轻咳一声将众人惊醒,朗声道:“诸位不必惊慌,这只是数年之后的目标,只要主公在辽东立足,到时候数万铁骑齐下,试问谁人能挡!”
众人释然。
王处存接着道:“然营州、锦州乃荒芜之地,且再无退路,如何将沧州、锦州连成一片,众位可由高见?”
张砺道:“锦、沧两州相距太过遥远,中间隔着刘守光,只有将卢龙之地(刘守光为卢龙节度使,包括长城以内河北之地)并入囊中之时尚可连成一片,但此时李存勖兵势强盛,实不可与其争锋啊!”
王处存微微一笑,道:“所有我们要开发海路,锦州、沧州俱临海,此次将军令我回沧州最主要的目的是开发海路,只要海路畅通,来去只需数日,将军据锦州之地,可进可退;另外还有个目的就是密切关注周边事态,伺机采取行动。”
众人皆恍然大悟,王处存起身抱拳道:“沧州新定,吾等还当尽心尽力。”
孙鹤起身道:“吾等定当齐心协力共造沧州!”
其他人同时起身抱拳大声道:“吾等定当齐心协力共造沧州!”
是夜,众人为王处存等人接风,粗茶淡饭之下也显得别有一番滋味,一番客套之后宴散,各自回府;方一出门,只见一个丫环屹立门外,怯生生地叫道:“参军大人,夫人和小姐请你过去!”
王处存一拍额头,暗道怎么把这事给忘了,随着丫环径直来到内府,暇儿与紫儿两人早已矗立于院中,听得脚步声越来越响,心却是越来越忐忑;“见过二位夫人!”王处存上前施礼道“参军多礼了,夜深本不应打搅参军,只因太过思念将军……”
“切莫折杀属下了,来时将军曾嘱咐过属下,必当首先问候夫人,是属下疏忽了,将军特地从草原上为两位夫人带来了两块羊毛毡毯,此刻还在府外,稍后我再拿与夫人!”
嘤嘤声传来,暇儿竟是忍不住哭了起来,紫儿闻之亦心中不住翻腾,呜咽着问道:“将军可好,可曾受伤?”
王处存恭敬道:“将军一切安好,只待大局一定很快就会回来与夫人相聚。”
嘤嘤声愈发响了起来,两人竟是哭做一团,王处存立在当场好不尴尬,不知所措,双手恍然间不知放在何处,轻咳一声,道:“二位夫人不必介怀,只要海路一通,将军片刻间即可到沧州。”
半晌之后,嘤咛声渐渐停息,紫儿勉强正起身形对王处存道:“我们姐妹失态了,参军可先下去歇息。”
“如此属下告退!”
王处存躬身退出院外,心中长舒一口气,正欲转身离去,一道黑影挡在了面前,差点让他吓了个惊魂,放声欲喊;“别叫,是我!”
王处存定睛一瞧,发现是小乙,那颗差点跳出胸口的心渐渐的安定下来;“参军,我大哥可有东西给我?”
“呃……有!”
“快拿来!”小乙欢呼雀跃起来,将手伸了出去;王处存从怀中掏出一串狼牙相连递了过去,道:“此是主公横扫草原之时打下,其中最大的一颗为狼王的牙齿,特地嘱咐我交付于小乙哥!”
小乙一把抢过王处存手中狼牙链,幸福之色在脸上掩不住的浮现,此时地小乙虽还是一幅男儿打扮,但已掩不住那愈益成熟的曼妙身躯,王处存暗道主公真是艳福不浅,有三个痴情的女子在默默的等着他;“好了,你去吧,记得告诉我大哥,说我想他!”小乙蹦跳着转向内府而去;王处存苦笑着摇了摇头,视线转向北方,“不知此刻主公夺下了锦州没……”
第117章 逼造海船
转眼间又过数日。
锦州的建设已经进入正轨,在这批汉人中李昇发现了不少不少人才,其中竟然发现幽州大族韩氏分支也参杂在其中,历史上韩氏一族在幽州出的人才可不少,但历史上随着幽州为契丹占据,韩氏一族举族投靠辽,在他们的眼中家族的利益高于一切。
其中一个叫韩延徽的人尤其出众,毛遂自荐请求建筑城郭,分市里,李昇心中暗想此时反正也没有更好的人选,不如放手让其整治;而韩延徽接下来的一系列措施让李昇对其不由刮目相看,手段成熟老到,每项措施皆针对各项问题,事情无论巨细,都安排得妥妥当当,像安置的不断附来的流民,又为择定配偶,传授垦艺,开挖水渠,建造水车等,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稳定了各项局面,一堆的乱麻在他的调理下逐渐清晰起来;李昇暗叹这下可真捡了个宝了,看来老天对他还真是不薄一切准备就绪,在张景的推算下,择一黄道吉日,李昇再欲效仿沧州时青石台之誓,重新将锦州城的人心给聚拢起来;朔风猎猎,旌旗萧萧李昇屹立于新起的一座青石台之上,身后一块青碑直耸云霄,上面刻着于沧州青石碑相同的“奋天之誓”,深吸一口气,对着面前黑压压的一片,大声喊道:“从今日起,有我李昇在的一日。就决不会让一个人挨饿;有我李昇在地一日,就不会有一个人被无辜杀害;有我李昇在的一日,就不会允许有白骨露于野的情况发生,此刀即为证!”
唰的一声拔出手中长刀,猛力插进身后青石塔中,深入及迟,再猛地一声低喝。手腕一抖,一声清脆的响起沁人心魄。长刀竟是沿着檐口断为两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