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打造一品盛世田园-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临时垮脚却被秦墨一声制止叫停在原地。
  “先得说清楚,大婶子是觉得自己粮食多要白送,这可不是秦墨首先开口求你的,是助人为乐,帮助村中无父母的丫头,这是做好事儿,但是跟婶子是不是一家人?——这个,秦墨也一早就讲清楚了,这认亲戚,一定要父亲回来,秦墨打出生就没见过家里其他的亲人,不敢违着亲生父母乱认亲戚,所以,这米糠送还是不送,婶子可是要想好——!”
  听到秦墨的一番解说,这秦大媳妇脸早就变了色。
  刚才要回家去送东西的兴致也没有了,送了东西不认她,这不是捉鸡不成蚀把米么,谁会做这么笨的事儿。
  忽然明白,这不足米高的丫头,原来从头至尾,琢磨着在玩自己呢…
  这秦家婶子似乎此刻才搞醒豁。
  细看面前这个长的不高,其貌也不扬的大丫,脑袋里倒是清醒的很。
  清醒也精明。
  秦家婶子忽儿的才明白这事儿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简单。
  不认亲戚,还想要米糠,简直就是做梦…!
  这现在,这秦家婶子内心可是把秦墨翻来覆去祖先都问候了骂个遍。
  怪不得这外面传的,这丫头能力不是一般,自己还差点上了当。
  小小年纪,这还真长心眼。
  这秦大媳妇忍不住鄙视到。
  “既然如此,现在这年头,家家户户的日子都不好过,你不知道你大婶啊,那一家人多,每次煮饭,那米糠都要在手中捏了在捏,省了口粮节约下来。你都不知道你婶子啊,这日子过的多窘困,这粮食我自然会送来,只是穷困不多,侄女你担待点罢了——!”
  既然已经话都放出去了,肯定不能立马就反转,这秦大婶子活了这几十年,人情世故那一套岂是虚的。
  怎么挽回场面,怎么做面子工程,那手段是妥妥的适用
  秦墨在旁边冷眼看她一副苦情的模样,又是哭诉,又要擦眼抹泪的样子…心里又冷哼一声,不置可否。
  舍不得就不给呗,哭个什么穷啊…
  只不过面子要做起走,给肯定是要给的,只是少给点意思一下…
  这些手段秦墨如何看不清楚…
  她现在的经济状况,那里稀罕那点米糠。
  人都不吃,来喂鸡就是了。
  现在这村中,要论日子,有几个人能过的比她好。
  饶你秦大婶子家里堆着金山银山,她秦墨又不稀罕。
  所以,遇上这些,秦墨就冷冷面对行了…
  心里也知道,为什么就从上次卖竹编织品回来,说她赚了大钱这消息在整个村中差不多都传遍了…
  本来一开始被她从村中请来的一些学徒,就在这里教会之后,统统都回了自己家去编这些竹制品来卖。
  所以,这周围镇上,县城里,秦墨后面再去卖这些竹制品时,效益已经不好,该买的用户都买了…
  所以,便卖的不好,秦墨卖了两次就从这门生意上收手了。
  到底还不是那个拉车的刘大爷…。
  把这些消息给她传出去的。

☆、第一百一十二章 秦家家根

  把这些消息给她传出去的。
  一想秦墨便觉得一肚子火大。
  这秦大媳妇的话,秦墨便没有再接。
  那秦大媳妇挨着秦墨一顿冷嘲热讽,回去的时候还一副灰溜溜的模样。
  走到村中的丘砍上,见刘大家的媳妇在地里除草,居高临下看见,便一肚子火。
  站在坡坎上抱怨。
  “就你家说,那秦家丫头赚了钱,今日我去她家看了,其实还穷的那样,饶人不大那心思重的很,便宜没讨着,还呛了我几句,这大过年的,真是晦气。!”
  “就跟谁没看见钱似的——?!”
  一想到秦墨说的那些话,人小说话的口吻十足的像个大人,弯酸刻薄,总觉得每句话带刺儿似得,指桑骂槐。
  所以,过后心里都不舒服。
  在这村中,这秦大媳妇和刘大媳妇一直比较要好,比较会讲私密的那种交心的好,而这秦墨赚了钱,也是刘大媳妇先听见然后才告诉秦大媳妇的。
  而现在秦大媳妇心中受了委屈,自然是第一时间看见刘大媳妇就不见外的发泄。
  “哎哟,我的大婶子,我又不知道内里,也就是想寻个好儿想帮你,这是我家那口子说的,刘大爷上次从县城里回来,说亲眼看见秦墨挣了大钱。”
  这刘家大媳妇原本拿着锄头在除草,然后听见头顶一声吆喝,一惊,抬头,竟然是秦家大媳妇站在那里…
  脸上带了笑,便‘嘿嘿’两声笑之后的赶紧摆手解释。
  “她在家用竹子编的那劳什子,我家那口子没幸赶上,他家兄弟去了,帮了忙,现在自己能做,便用这个都赚了不少钱哎,你别说,我看编制的那东西啊,还真不错,他二叔给我编了一个簸箕,比我们平日用的好,点都不漏。”
  刘大媳妇便一手拿定了锄头,一边笑。
  而秦大媳妇却因为刚才的事儿,急躁了,人还热了起来,一边皱眉,一边用手不耐的扇着。
  “管他什么劳什子,我才不稀罕那玩意儿,这也真奇怪,那八岁的丫头,怎么懂那些啊——!”
  尽管觉得都懒得搀和,但是一听这刘大媳妇说的有模有样的样子,这秦大媳妇又是烦躁,又是不甘。
  倒不知道该咋办了…
  “谁知道呢,这山湾里以前可没人做这些出来。”
  刘大婶子意指秦墨懂这些编织品的方法的事儿。
  这秦大媳妇也疑惑了起来。
  “你说——!”见秦大媳妇愣在那里,刘大媳妇忽然眼睛一亮,顿了顿,便又提了中气。“莫不是你家老爷子传了什么秘密宝贝吧,只传给了老二,而你家那口子不知道——!”
  刘大媳妇想着的是不是这是秦墨祖上发明的这些方法,然后秦老爷子偏爱,只传给了老二。!
  刘大媳妇这样一说,秦大媳妇便低头微微沉吟了下,拧了拧眉…
  低头想了很久又才迟疑着摇头。
  “应该不会,当初,老太爷老太太,喜欢的都是老大和老三,那三房媳妇娶进门来一张巧嘴巧的很…哄的老太太心花怒放的…老二从小就不受家里待见,当初连成亲都没准备什么东西就被赶出去分门户了,那老爷子怎么会还把这诀窍只传给老二,不给老三老大呢…!”
  秦家媳妇一想这其中的可能性,连连摆手,俗话说,家有三个,一般老大宠,老三娇,中间是个受气包。这秦二当初在家里。
  那就是一妥妥的受气包。
  老人家表情里的那种嫌弃不是装出来的。
  “你是不是有什么忽略了,会不会这老二分出去之后,两老人觉得亏欠,偷偷传了这些手艺,又或者,家里三个,从小就偷偷教了老二,瞒着你们大房和三房。”
  刘大媳妇一心总觉得这秦墨手中那学会的那东西不是白来的,总是认定是秦家祖上传下来的秘密秘诀,要不这个太难解释了,一个八岁的女孩为什么懂这些。
  “可能么——!”
  又再听这刘大媳妇一番分析,这秦家大媳妇恍然也有点疑惑了。
  难道真的是这是秦家的东西,然后老爷子瞒着老大老三,明里宠着他兄弟两,暗里却教老二东西…。
  是这样么,秦大媳妇一想,似是而非…
  但是又仿佛解释不通,这人的一些表情不能骗人的啊。
  当初二老的确不待见老二啊…。
  这边刘大媳妇还站在那里,笑着一副调侃的模样说着什么。
  这秦大媳妇便恍若听不见,便一路朝村头走去。
  想当初,当初分家的时候,她和三房是怎么把二房,穷光蛋似的赶出去的。
  那二房一直在二老眼里就是一怂包,二老都不待见,如今竟是私底下传授了手艺?!
  不,一想这个可能性,三房那么精明都没有看出来。
  不会,应该不会…。
  秦大媳妇想来想去还是摇头……

☆、第一百一十四章 秦家

  不会,应该不会…。
  秦大媳妇想来想去还是摇头……
  装着心事儿朝自己屋里走去。
  家里在是村头,五间青砖瓦房,贴了红色的喜庆的对联,相比中堂左边另外两间一样的色的青砖瓦房,右边则要显得陈旧些,那对联贴着的地方,有许多旧年贴过的印记。
  右边是大房在住,而左边新一点的两间连了中堂,才修了几年的,便是三儿子媳妇在住。
  这整个便是秦家村头的旧址,原本是五间大瓦房的地方…
  上面是房,下面有地有田。
  当初,秦家二老,生了三儿子,一闺女,闺女出阁便嫁了,秦家二老最家里最喜欢的就是那大儿子和闺女,其余就是小儿子。
  这二儿子因为排行不占优势,从小那性格又憨直厚实,连好听的话都讲不出几句来,一直都不得二老喜欢。
  但是这二儿子性格也寡淡不通时务,不为自己争取什么东西,也不懂人情往来那一套。
  这当时的秦家在这当地家境也只算一般,三个儿子要结婚,家里除了三间旧屋子,那三个儿子娶媳妇自然是房子不够,大儿子先娶,娶了之后原本应该是二儿子。
  这二老一直在愁这三儿子的婚房。
  可是,这二儿子因为性格木讷,话便不多,村中行为处事儿就落了个老实憨直的美名,实际看在别人眼里就是笨,所以说了很多家,这媳妇一直娶不上,村里没那个家里姑娘肯嫁。
  那老二的笨拙就是自己的亲生父母都嫌弃,从小偏爱其他两儿子,其他人看在眼里,只说这门媳妇不好娶。
  说媒说媒,说了几年都没成事儿,老二不娶,这老三都快耽搁了,恰好村中的说媒上门,这喜欢老三的姑娘便还多,于是二老合计着,要不就让老三先娶了媳妇,然后这修好的两间新瓦房便也给老三娶媳妇用了。
  等老三的媳妇一娶进门,这媳妇生的貌是貌,性格又和气,哄的秦家二老笑呵呵的只一天一个劲的夸赞这三媳妇勤俭,乖巧。
  一向连有肚腹的大媳妇都得靠边。
  然后又过了几年,这老二的年岁一直长,总娶不上媳妇,秦家二老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这村中男人年龄大娶不到媳妇这一家人都是要遭别人诟病的,而这秦家二老那思想包袱背的。
  后面,又经转了几次媒婆关系,才找到隔壁的隔壁的一个村子里长的有点瘦弱,因为身体原因一直也没有找到合适婆家的姑娘,两家才结在了一起。
  而秦家二老终于松了口气…
  但是,家里没有多余的房子,这青砖泥瓦的要费不少钱。而且,这二儿子一直不得父母喜欢,家上两个媳妇长年投巧卖乖的在秦家二老耳根边撺掇,就说什么用度给这二儿子的便是白费,多余。
  那个媳妇愿意婆家把家里的东西多分给其他的叔子,伯伯之类的,父母的东西人多一个平均分下来便少一份。
  这秦家二老越发的对这二儿子嫌弃,本来就都是放弃了的。
  只觉得这二儿子从来不给他们长脸,还总是让他们蒙羞。
  结婚的时候,也不分米分粮,就给了几百钱叫给二儿子去别处自己修房子住去。
  儿子成家就要分田分地,秦家大部分田地都在村头,恰好这村尾也还有几分地半亩田。
  就恰好把这村尾的田地给了二儿子,然后用那几百钱修的泥土房也在这边。
  只要成了家,父母的任务就完成,秦家二老便松了一口气。
  其他两儿子都是有砖瓦房,有好田好地,挨着父母住,还可以在父母家里来蹭吃喝,只有这二儿子像不是自家人一样,孤零零的派到了村尾,住的泥房子,墙不挡风,屋不避雨。
  这秦家二老是觉得对二儿子有亏欠,但是,厌嫌立马就让这亏欠便的心安理得。
  只是,这二儿子的确是性格天生憨直不说话,被赶出来了也不说两句抱怨的话。
  父母怎么安排自己便怎么适应。
  因为一直是那样不温不火的性子,所以对自家人也不热情,结果这媳妇娶了,便自成一家,知道自己在父母面前也讨不到好儿,也从不愿意去讨,立家之后,父母本来对这个儿子也就不待见,搬出去后几乎不闻不问,媳妇也一并嫌弃,而大儿子三儿子—儿子媳妇每天一家屋檐下和乐融融,二儿子也不知道是赌气,还是自卑,怕惹自己的父母生气,又受到大房媳妇,三房弟媳的奚落。
  在村尾落家后,便几乎不再回秦家老宅。
  如此,之前的秦墨生下来之后,便不知道自己的根底在哪里。
  所以,就算是现在的秦墨穿越过来,脑袋里也搜寻不到一点自己还有亲人的信息。
  穷的时候,所谓的亲人不认识你的。
  现在二房不认秦家祖根的原因,这秦家大媳妇当然是清楚的。
  只是,她还真就有那么点不甘心…
  “哎呀,这回来了啊,是讨到了什么赏啊——!”
  这秦家大媳妇怀揣着心事儿,一路从小路回自家屋的时候,旁边另外两间屋子里的,一个稍微比她更年轻的媳妇,挽着单髻。一身青底红碎花棉袄。
  一声妖娆的音调从第二间里屋里走出来、

☆、第百一十五章 年夜饭

  一声妖娆的音调从第二间里屋里走出来、
  这年轻媳妇生的唇红齿白的,身材丰腴,全身一股富态尽显,穿着的那青底棉布裙子,将整个凹凸有致的身材包裹的严严实实,柳叶眉,桃花口,怎么一股风流样了得。
  脑门上绾起的光溜溜的单髻,那头油打的亮亮的,三兄弟勤快,人也聪明,结婚的时候分到的又是新房子,人都喜庆些一样。所以这日子过的,就蛮不错的。
  这扭着那水蛇腰过来的,自然是秦家的三媳妇。
  这三媳妇人才挺不错,口才也不错,能说会道,当初嫁过来的时候将两个老人哄的那叫一个高兴。
  此刻,来呛大媳妇,也丝毫不落下。
  “哼——!”
  见这三媳妇过来,大媳妇边走上自家院落便用鼻孔看那三媳妇,冷哼一声,这两兄弟虽然住一个院子,但是那妯娌的关系不好,这是村头很多人都知道的。
  谁叫一个屋里出了两个厉害角色呢。
  这三媳妇早知道这大媳妇的动向,只是自己不去做,就想看看动静。
  结果,竟然看这大媳妇是黑着一张脸回来了,自然就知道这大媳妇此行并不顺利。
  平日间争争吵吵,为了院子里的那分界的地沟都要吵上个半天,兄弟护各自家媳妇,所以,不仅不劝,反而两家成了你恨我我厌恶你。
  “平时不讨好,现在才去认亲戚,这不是自己去招白眼么——!”
  这三媳妇被她大嫂这样冷了一句也不恼,却依然是抱了手顿在原地笑。只是那笑意未达眼底。
  自己心里便也冷笑一声。
  这大媳妇就是笨,这秦二家丫头不就是个孩子而已,有什么难度呢,孩子是最好掌控的,什么事儿,顺着她的话,撸撸毛,她就会乖乖听你的。
  只恨之前不是自己出马。
  就算这秦二丫头真得有了钱,这钱她岂能在旁边看着大房行动自己坐视不管,她才不是个傻的。
  这大媳妇明知道这三媳妇是出来奚落她的,本来懒得理,见这三媳妇又添了句,是觉得不吐一句这心中不痛快,走到自己家门口跨上门槛的脚又收了回来。
  便转头白眼了一眼三媳妇,青着一张脸。
  “不知道管你什么事儿,你要是闲不住,就先把你家猪草打了吧,可别一天穿的跟个妖精似的,孩子都有两个了,也不知道在风流啥——!”
  这大媳妇嘟嚷一声,沉着脸,转身迈向自家门槛…
  进去之后便关了门,将那三媳妇留在外面冷着。
  被大媳妇这样的抢白几句后,这三媳妇也觉得脸上有些挂不住,正要赶步子上去却见那大媳妇‘砰’的一声把自家门都关上了,一时间,整个人变又气又恼。
  站在原地就对准那窗户一顿乱骂…
  但是那大媳妇终究懒得理…
  那三媳妇站在冷风中骂了会儿后,便觉得身上冷,骂不下去了。
  “闵儿。闵儿。你这个肏儿,叫你打猪草你干嘛去了,把我的大衣拿来,站在这里冻死你老娘我了。!”
  这秦三媳妇和大媳妇骂了架后,便挑了一弯厉眼,转了身朝自家门口骂。
  一男童听见叫骂的声音,便从中间的屋子里手中拿了一件黑色的皮褂子,飞快的跑过来拿给还站在大房院落里骂骂咧咧的女人。
  “呜哇哇…”这边才刚骂完,可能是声音太大,那里屋忽然一道女婴的啼哭声出来。
  那声音哭的亮堂。
  男童拿了皮大衣过来,这女人气恼的一挽手便从男童手里拿了,将之穿在身上,临走,那挑起的丹凤眼还气恼的一直在看大房那边。
  “死肏儿,还不去屋里看看你妹妹。”
  才拿从男童手里拿了衣服,这女人又骂骂咧咧起来,两只眼睛斜吊起来看人,那男童似乎整天被她这样凶,便有些怕,畏畏缩缩的一面看女人穿衣服,一面又飞快的朝中屋跑去。
  照顾才出生一岁多的妹妹。
  “哎呀呀,气死老娘,气死老娘了…”
  这女子想着当时那大媳妇给她的那番凌辱,心头便一个劲的叫气。
  便朝自家屋里走去,边还骂个不停。
  *
  而秦墨。终于打发了这秦家大婶子,心中便都松了一截。
  这些人,还真的是一个个贪得无厌。
  等开了春,天气稍微暖和一点,就要联系窑厂,烧砖,准备修房子了。
  以后,就再不用住这通风的破泥屋了,人住在里面实在是太冷。
  这样,自己的家看起来也高大上一些。
  一面还是回屋子里,先准备晚上的年夜饭,今晚,稍微有点家底的门户都有饺子吃,条件好点有肉饺子,条件一般的也有菜饺子,那实在是平日连米糠都吃不起的那一类人,那也有几个窝窝头。
  此刻,夜幕渐渐降临下来,空气里仿佛都闻到那煮饺子的香味。
  秦墨一个人捏面,擀面儿,在香香玩耍了回来之前,已经包了大约十来个饺子。
  “姐姐,我们有肉,我们有肉饺子。!”
  香香穿着大红棉袄,头上系了红头绳,长的乖巧乖巧的模样,傍晚又去村上玩了一会儿现在才回来。
  能吃有肉的饺子,在村上不算是富户那也算是大姓人家才有。
  秦墨当然知道香香高兴的原因。
  猪肉白菜水饺。
  忙到晚上,便包了几十来个…
  给村上的黄奶奶送了一碗去,知道她没儿没女,这年夜饭没有自己,估计也吃的不好。
  晚上,一盏油灯下,外面各处还有放鞭炮的声音。
  “扑哧。扑哧。姐姐,饺子好吃。!”
  两个人安静的坐在桌前。
  香香捧着碗,吃的叫一个香甜,那汤水都喝的叫一个响。
  ------题外话------
  唉,好奇怪,其实衣先是多讨厌那秦家大婶的,写着写着,反而又变成可怜了…

☆、第百一十六章 秦大婶子送东西来

  “扑哧。扑哧。姐姐,饺子好吃。!”
  两个人安静的坐在桌前。
  香香捧着碗,吃的叫一个香甜,那汤水都喝的叫一个响。
  “秦墨。秦墨。在家么——!”
  这年夜饭相比别家秦墨家里吃的算是比较晚了,可是天却没有全黑下来,从窗外看出去,天空还有一点蓝。
  村里大部分今晚家家户户都是欢声笑语,就算是今情家里,那窗子里不停出来的大笑声,李二婶子本来就是个不苟言笑的人。
  秦墨一想到自己家,没有了自己的爸妈现在是过的怎么样…
  心里涌上来阵阵思念亲人的伤感。
  穿越时空,连清辉可能见的都不是同一个…
  想想心里是真伤感啊。
  “秦墨。秦墨…”
  刚吃完了碗里的饺子,桌子上吐的姜块都还没来得及收拾,香香笨拙的拿着筷子继续弄着碗里被她夹出内瓤的碗的烂饺子。
  而门外便有一道清亮略带稚气的声音。
  这个声音,秦墨听的时候愣了一下,有点陌生。
  “秦墨。这是娘叫我拿来的米糠,说是给你们姐妹吃的,家里也不多,娘说叫你们尽量用。!”
  秦墨走出去,见对她说话的是一个差不多有十五六岁大的男童,说是童,古代二十岁就是弱冠,十五岁便已经束发,这站在秦墨面前,还真就不小了。
  实实在在高出了秦墨一个头。
  一身青灰色的长布衣,衬着棉袄,穿的结结实实的,眉毛浓,眼睛一般大,身体是瘦高,小小年纪,没与间却隐匿一股戾气。
  他叫‘秦墨’这两个字时,那语气明显没多客气。
  秦墨就那样走出去,站在他面前,虽然气势不差,无奈那身材矮小,便消下去一截。
  秦墨不太听得惯他刚才叫自己名字的那种语气,可是知道可能无心,所以也不打算计较。
  眼投向男子手中端着的一张半米长的簸箕里面。
  上面是谷子磨细了,铺在簸箕上的一层薄薄的米和糠混合的东西,简称米糠。
  就是秦墨刚穿越来,那香香最喜欢的窝窝头的制作的原材料。
  可是秦墨现在哪里还稀奇这个。
  只是并不在意的朝那簸箕上瞄了一眼,又看了看面前的男孩,并不打算拿手接。
  这秦大婶子还真不愧是老经世的,就算秦墨说了不认亲戚,还是给送来了这米糠。
  而为了面子不难看,又心疼自己的东西,便把这簸箕上铺的薄薄的一层。
  看起来一簸箕,其实收拢就那么一点。
  但是秦墨也知道这些人的心思,忙忙碌碌一辈子,那点经历也就花在吃食上。
  也无心计较。
  只是对着这年轻男子说道,这年轻男子看这年龄,应该就是秦大婶子的大儿子了。
  “谢谢你这么晚跑过来,回去对大婶子说吧,这些米糠我们这里并不需要,你们自己拿回去吃吧,我们过的俭省一点就行了,大婶子家人多,需要的粮食也很多。所以,我们这里就不客气了。”
  不是秦墨嫌少,是真得并不打算要那东西。
  之前那样说只是为了打趣那秦大婶子,谁叫她趋利市侩。
  这种人虽然在现实社会里一堆一堆的,可是秦墨到底还是不喜欢。
  “这。!”
  这男子之前的语气还挺骄矜,一听娘的意思是给村里穷户送东西,心里好歹也有点优越感,但是却没有想到自己亲自冒着寒风走了一遭,结果送过来的东西竟然被别人弃掉,不要!
  那感觉上觉得诧异,言语上便在顷刻间说不出话来。
  “姐姐。姐姐。是什么啊——!”
  原本在里屋里好好生生吃饺子的香香,可能也是因为吃的大半饱了,便哧溜的从屋里的板凳上溜下来。
  翘着两个羊角辫蹬蹬的踩着那上次买的新的小红鞋就从屋里出来了。
  便上前去凑在簸箕面前看新鲜…
  “米糠。米糠…可是我们家不需要米糠了啊。”
  这米糠,香香见着认识,自己就说出来了。
  “既然我娘叫我端来了,我就没有再拿回去的道理,你放在屋里自己吃也好,扔了也好,总之都不关我的事儿,总之,你们之间的事儿,本公子不想过问。!”
  这少年也下子黑了脸,看秦墨的眼神愤怒,那语气颇有一股不耐的味道。
  他可是多不容易年三十的送东西过来,平时里谁又敢轻易使唤他,除了自家爹娘,他秦睿何尝听过谁的话,而这秦墨只是个小丫头,竟敢给他端架子。
  呵!因为这话秦墨倒是不知觉的退后了一步,真得是脾气不小。
  管她呢,既然送都送了,接就接呗,反正这对她来说又没有损失,这几颗米糠的人情,她倒还是还的起的…
  就看这秦大婶子到底这米糠送了之后,又想整什么幺蛾子。
  “好啊,既然大哥子都这样说了,秦墨是再推辞就是却之不恭了。!”
  秦墨脸带着笑,硬生生的将刚才自己的气势压下去,转身就去屋子里拿装东西的家伙出来,然后那秦睿便不耐烦的在秦墨支着手端着撮箕的时候,把自己家的簸箕偏斜,将那点米糠倒进去。
  果然,看起来那么一簸箕的米糠,其实倒下来,用手握,就只有两把左右。
  秦墨心里都懒得吐槽了。
  收了米糠,那秦睿自然是不会在秦墨家门口停留,还要赶回去吃年夜饭呢。
  有些人一年到头就盼着这顿饭。
  而秦墨,把那两把米糠收了,放在桌上,香香碗里的饺子都吃冷了。
  筷子还在里面乱弄,秦墨一个人坐在桌边,一时间,心头竟然因为今日的这送米糠这件事儿起了无数的情绪。
  总会想这秦大婶子这样做的目地是干嘛…
  *
  年末最后一个月的酒楼的分红的钱也拿来了,这手中存的修房的钱,又足足多了四两。
  加上之前手中余下的十七两,二十一两刚刚好,等这一开春。
  秦墨就计划着,烧窑,修房子了。

☆、第百一十七章 外祖母的鞋

  秦墨就计划着,烧窑,修房子了。
  *
  年初的几天刚过去,就是初七八了,秦墨却意外的收到隔壁村的一位并不熟识的老人给的一个纸包。
  这老人是秦墨去县城的路上遇见的,据说到处打听秦墨的名字,恰好那天听谁说起秦墨要去县城所以特意去村口等着的。
  秦墨回来的时候才拿到的,那是一层薄薄的油纸包裹的东西。
  秦墨本来是去县城卖些自己之前种的一些青菜,那青笋长的好,她和香香两个人吃了整两个月硬是没吃完。
  眼看那菜就要过季开花老了。秦墨干脆笃笃的拿了一把砍刀去地里都将之砍了,装了一大背篓然后背到县城去卖,卖了几十文钱那最后也可以换些米粮回来。
  而回来经过隔壁村的河沟看见有人在那里等她。
  那油纸包裹的一层细密打开,是两双鞋,一双黑色,一双红底的黑色碎花棉鞋,秦墨看那尺寸,大的倒跟自己的脚码差不太多,而小的,一看就适合香香穿。
  秦墨拿着那两双鞋,一时间,脑袋竟然有些懵,有种被雷劈的震撼。
  鞋,捏在手掌中那软绵绵的触感,线头一针一针纳出来的针线,手法熟练,看得出来这缝补的手艺是不错的。
  秦墨捏着那鞋子,震撼,心中还有一丝丝的感动。
  仿佛那鞋子还有余温般,捏在手里就给人一种温暖,透过这双鞋子仿佛就能看到那坐在板凳上一针一针纳着鞋低板儿的人。
  难道这世上还有自己真正的亲人,秦墨顿时便鼻子一酸。
  不知道怎么的,那种缝补的手法,她想到自己前生过世的外祖奶奶。
  拿鞋来的人说不知道交这东西的人的名字,他是隔壁村的,拿鞋的人知道他住在这赤水村附近,所以找上门来给了两捆菜,请求他一定要将这东西交到人手里。
  说是给她外孙的,怕过年没有新鞋。
  说如果这东西给了,自然收到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