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打造一品盛世田园-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后,才洗头洗脸。
  早饭,去屋子里割了一大截肥肠,然后切成丁块。
  秦墨就打算把这肥肠炼化,当作猪油炒菜,而添米进去,煮点油米饭。
  早上香香吃了很大的一碗,就道油米饭好吃。
  而秦墨,吃了饭之后,便去后山的竹林里,学着曾祖母,把那大片的笋壳捡了些。
  笋壳上面有细毛,用的时候会扎手,秦墨都将它们一一用刀刮干净。
  笋壳起码要叠加三四层,然后用剪刀按照脚掌的形状大小剪下来。
  而要剪的形状比实际脚掌的形状大些。
  秦墨自己比对好了,又叫了香香过来。
  香香看见秦墨面前摆了一大堆的笋壳,比秦墨还感兴趣。
  问秦墨这是什么。
  然后又在秦墨的指导下,测量完了香香脚的尺寸。
  半厘米的笋壳,剪成适足的形状,又将半厘米厚的布片,比对笋壳的形状,剪了下来。
  边边角角折好,然后就穿针引线。
  上午,秦墨搭了一张小板凳在台阶前,用着手中的针,扯着那长长的针线,一针一针的拉着。
  “姐姐。”在旁边蹦蹦跳跳玩耍的香香,偶尔就要凑过来看一下,并问这是什么。
  秦墨就趁着在头上魔针的空隙笑着回答她是布鞋。
  小丫头听见是鞋,便又开始惊喜的大呼小叫。
  秦墨听着香香的欢呼声,唇边带笑,摇头。
  一双鞋底子纳了一天,秦墨的动作生疏,手法笨拙,好歹这拉线穿针的还会。
  第一天将自己的鞋底纳了出来,第二天上午,香香的一双小人儿的鞋底也做好了…
  因为自己也知道自己这做鞋子的技术不好,所以,秦墨尽量将鞋底儿剪的宽些,就怕最后做出来不合脚。
  而做鞋面儿,却也是有些讲究的,将布片剪成半月形的,然后是先做前半面。
  秦墨一针一针的拉,不合适的尺寸又拆下来,重新用布料剪。
  又花了两天时间,才把这鞋子做好。
  最后,秦墨看了手中的两双新的鞋子,心中自是高兴的很
  最后香香将鞋子穿上,去满村满湾里转,自己做的那双鞋,也勉强还可以穿。
  因为不太会做,所以尺寸教大,倒不卡脚。
  偏偏香香是喜欢的很。
  既然如此,也罢了。
  从来没有穿过新鞋子的她,此刻得意的很。
  而秦墨,最大的忧虑却还在这要修的新房上,钱现在七七八八的往外面花。
  一回来,这段时间,就二两银子去了。
  手中也还剩下七两多,始终还差一大截。
  偏偏,立马入秋了,地里也要开始农活了。
  夏种瓜,冬种菜。
  这是时疏,再秋末一过,就是年关,那时家里总不能什么都没有,连吃的菜都没有。
  种菜,肯定又是要买种子,要请劳力,后面屋子那一把锄头都生了锈。
  秦墨现在的身板,肯定是用不了牛,挖不了地的。
  而处处都要花钱,偏偏这日子一天天过,银子流出去容易赚回来难…
  这扣肉没法卖了,芦荟胶倒还可以。
  其他,秦墨倒是又想了些新办法。
  但是也是需要请人用工的…
  毕竟现代有的,古代的一些工艺技术还不完整…
  秦墨就发现这临水县,家家户户的背篓,都是那种大圆孔的。

☆、第八十七章(信息量大,好看)

  簸箕,筛子,背篓,都是那种大孔的,而秦墨以前在老家,见过姥爷编的那背篓,那倒不是吹,装东西,大眼的大眼,小眼的便一点缝隙都没有,大到背东西的背篓,小到厨房用的筲箕,秦墨都有看会,这些竹篾制品,跟现代相比,这古代终究还差了些火候。
  这竹篾制品都是农民用的,很实用,家家户户都需要,所以做出来便不怕赚不到钱。
  现在能利用的资源都利用了,山上现在是秋天,也找不到啥可以卖钱的
  榛子肯定也有,可是秦墨吃不惯那玩意儿
  地是荒的,没有粮食蔬菜瓜果。
  家里也弄不出额外的可以卖了来赚钱的东西。
  只有借住在现代见识过的东西赚点生活费了
  家后面有的是竹子,且是免费的,便可以编些竹制品来卖钱。
  既然想着,有这个想法了,秦墨就想快点付诸行动。
  但是,想快也肯定不行,弄这东西肯定首先要花时间请人工,必须要大汉子来,手掌厚,耐磨,手指长,篾条才翻得快,做出来的东西才多。
  而另一边,既然请匠人,肯定也要准备张罗茶食,板凳,等等
  技术方面的东西当然要秦墨在现场指导。
  而且,就算要特意组织了人来编这些背篓,筲箕的竹制品,可是,要赚钱的芦荟胶还要继续做。
  所以,秦墨依然像上次那样,首先忙里抽闲的去了镇上窑厂,便先定制了一批芦荟膏的外包装土陶的雕花的圆钵出来,顺便该买香料的还是继续买,屋子里上次用的那过滤芦荟汁的抹布,也变成了纱布,过滤的更干净些。
  几天内,又干脆拿了半钱银子出来,家里大大小小,篁斗瓢盆,锅碗盘盏,茶碗茶壶,斧头,刀子,都又添置了些。
  分了几趟用镇上的牛车拉了回来。
  然后一个一个的按着地儿摆放在屋里,然后偌小的屋子,仓储器具,该有的都有了。
  这动静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便不少人都知道这秦家真得是变了,变的跟过去不一样了。
  仿佛真不是过去那个只有一间破的泥房屋,然后一贫如洗的秦二家了…
  其实这也是秦墨后来才知道,原来这秦家在本村的确不只不家,这秦墨的爹是从本家分出来的,在本家排行老二。
  只不过先是因为穷,分出秦家后,秦家双老一过世,便与之前的人断了亲戚关系。
  秦家在这本地,也有亲族堂族的,全都住在村头,村头相对于村尾,交通,水源,各方面都好的多,这秦家有亲族一门,堂族一门,还有一些远支的,扯亲戚关系就远了,只知道都姓秦。
  秦家上有大伯,小有叔子,堂祖,二大爷家里,也有三门亲戚,便各式各样的人。
  这秦大爷家,秦墨爷爷家里本来就不富裕,大部分的房屋还被大儿子抢去了,三个儿子,俗话说,老大疼,老三娇,中间是个受气包,三儿子只有大儿子抢剩下的,这二儿子从小家里不受宠,行事总沉默寡言的,倒不是胆子小,只是人便不爱和亲兄弟计较,后来就被排挤出来,然后到村尾借家里的力外修了这间泥屋。
  而搬到村尾后,根本就不与秦家其他人联系,虽然一个村头一个村尾。
  而秦家老大和老三,没有一个拖累的他们的兄弟,自然更觉得乐的清闲,于是,久久的便仿佛彻底断了门户的模样,如果不是秦墨一出去听别人议论到现在的秦二家,根本意识不到这秦二居然是自己家门。
  更不知道,原来自己还有大伯,三叔。
  但是,这些人也都是当自己根本不存在的样子,那么自己也就不用去管他们了。
  这都是后话。
  而秦墨,现在要去的就是找人,去村上,找些力气大,手指长的汉子。
  可喜现在正不是农忙,天冷了,劳力也出工的时间不多,这些都是铁铮铮的汉子。
  刘二家两兄弟,杨家两个,李家老大…李家的老二—今情父亲,为了给儿子吃上肉,已经去隔壁村里做上半个月的工了,李家老二有手艺,是打石头的好手。
  每人每天给工钱二十文,几个大男人屋里面当家的女人一劝,就都点头了。
  而找好了人,秦墨便也心满意足的回来。
  回来香香正在院子里跳绳,一蹦一条的跳着,偶然间发觉这丫头不仅是长高了点,还长胖了一圈,脸上也白净了许多,所谓一白遮白丑,觉得一张圆圆的脸蛋长的更可爱些了。
  “姐姐。姐姐。我想吃肉…”
  跳着绳的香香,一看见秦墨的背影从身边插过,立马收了绳子便碰碰跳跳的赶上来,嘴里面念叨着。
  秦墨听见便冷了脸,来到锅灶前。
  本来就打算着手煮午饭…
  这孩子咋这样贪吃呢,明明知道现在经济状况还紧巴巴的,立马家里请匠人给工钱,卖茶叶,做茶水,又要拿七八钱银子来开销。
  做芦荟膏的成本,付给窑厂的钱,前不久家里又添的七七八八的器具,零碎,足足花去了大半两,眼看存做的修房子的钱越来越少,偏偏这时候这丫头还嘴馋的想吃好吃的。
  “姐姐。姐姐,想吃肉…”
  本来秦墨心里正烦着,而香香似乎因为刚才自己的央求没有得到秦墨的回应,便一个劲的立在秦墨的腿边扯秦墨衣服。
  “好了——!”
  正在涮锅的烦到不行的秦墨,一转头,终于一道厉声,打断了香香的话。
  眼眸厉睁,这是秦墨第一次对香香发这么正式的火,主要是因为脑袋已经够忙够乱了,心里烦,偏偏还有个小丫头在旁边一直闹着。
  “现在都不用饿肚子你就应该自足了,每天有大米白面的吃,还想吃肉,你怎么不想想一开始野菜都吃不上。!”
  见秦墨这样一发火,香香整个人愣在原地半天,然后才一副委屈的模样撇了撇嘴。
  拉秦墨衣角的手也畏畏的放下来。
  “今情家都有肉,昨天她们家还炖了猪肘子,今情今天给我说,我也好想吃。”
  嚅嚅的说完后,香香就转身,抹了泪珠儿便一路的出去了。
  而秦墨怔在原地,其实手就突然轻颤了起来。
  捏着瓜瓢的手,明明那么轻的瓜瓢,此刻,捏在手中,仿佛也千斤重了起来。

☆、第八十八章 请人

  而秦墨怔在原地,其实手就突然轻颤了起来。
  捏着瓜瓢的手,明明那么轻的瓜瓢,此刻,捏在手中,仿佛也千斤重了起来。
  其实,想想自己整天忙碌,从解决饥饿,到现在初具规模的有了个家的模样。
  为了修房子,这期间各种摸爬滚打,也存了些钱。
  但是,的确没有认认真真的给香香买过一顿肉吃。
  *
  午饭还没来得及煮,秦墨将身上系好的围裙解下来,然后放在灶台上,然后拾掇拾掇,便默默的低头关了门,锁了门户,就朝往镇上那条小路上去走。
  去镇上,辛亏赶的早,下午的猪肉摊子还没卖完。
  秦墨去割了两斤肉,然后又花了一文钱买了些做肉的佐料回来。
  来回用了一个半小时,做午饭已经是有点迟了。
  秦墨将肉用热水洗了,刀磨了,切成丁子大的肉块。
  热水穿的半熟,然后锅里添了柴火,热锅,冷油,下肉。
  放盐,酱油,八角桂皮都放些,用热锅熬着,让满满的猪肉熬出来。
  然后锅里一顿‘咕嘟。咕嘟。’的闷响。
  用大碗盛出来,然后陶罐里闷的米饭。
  “香香。香香。”秦墨就一边在围裙上擦手,一边仰起头叫香香。
  而香香,却又怕是跑去村中,跟枯井核桃树下的那些孩子一同玩耍。
  秦墨叫着…
  距离远,听不见,便又自己去找。
  最后果然在核桃树下面的干田子上。
  然后,由秦墨领着,香香便一蹦一跳的回来,小孩子嘛,对她发了什么脾气,倒是两三下就忘了,然后又一副乐天的样子。
  香香一进门看见摆在桌子上的红烧肉,两只眼睛都亮了。
  “姐姐。”
  叫了一声姐姐,抬头看秦墨,两只眼睛都笑的像月牙。
  秦墨也笑。
  两个人做上板凳。
  秦墨先夹了一块烧的熟烂了的红烧肉给香香夹碗里。
  用大料烧出来的菜,油色格外鲜亮,气味也香。
  香香挑了一块肉,喂进嘴巴里,满足的一咬,那油都从唇角流下来。
  嘴里嚼的‘滋滋’作响。
  吃了一块,又再吃一块。
  “姐姐,恩恩。好吃…好吃…”
  香香一边忙着嘴巴里嚼着,一边抱着碗,嚼着满意的点头。
  秦墨笑,只给她一筷子一筷子的夹。
  “多吃点。”
  “要知道这顿吃了,又要很久才能吃到了。”
  秦墨专说出来吓她。
  其实,说起来,现在这日子的确还不宽裕。
  那城里的酒楼里,卖扣肉分利的日子,月初去一次,这还要几天,秦墨还没法去拿,也不知道这能分几两银子。
  而且,秦墨也知道,这项钱虽然可以说是一项时间比较长也且固定的收入,但是,这扣肉吃的次数越多,时间一长,也就有人知道这做法了。
  而且,一开始,人们觉得这口味新鲜,久了,也只怕对那口味也厌了。
  这些结果秦墨都还是能想的到,所以,这些东西终久都不是久远之计。
  这赤水村,保不济什么时候又大旱,那还害怕又回到之前那种饿肚子的状态。
  所以,对目前的经济总还是觉得担心的。
  还是节约些过日子比较好。
  “嗯嗯。”香香听秦墨一说,急忙点头,一大碗红烧肉,两个人硬是吃的只剩个底儿。
  借着香香的光,秦墨也好好的吃了一顿。
  然后收拾了碗。
  便出去村里,给请的那些明天要来编竹制品的人先打招呼。
  还是要规定个上工的时间什么的。
  现在好歹是她在当老板,既然要付薪水就要员工好好的听话。
  一出去,就又看见那一直在村头破屋住的那跛脚乞丐。
  穿着破破烂烂,身上的破麻布衣服吊筋打垮的,头上那又脏常年不洗的头发,从头顶掉下来稀稀拉拉一截一截跟海带似得,还没近身就闻到一股恶臭。
  咦,秦墨离的还有几公尺就开始皱眉了,然后朝路边退开。主动给他让路…
  这跛脚乞丐并不总在这村里乞讨,方圆几里的村都在混,有时候还去镇上那些农贸市场看见别人丢了的不要的菜骨头捡回来煮了吃。
  “我说赵老二啊,遇上那个龙头老爷。还以为是那。那…。”
  嘴里又在唱这戏曲一类的东西,秦墨每次见他都听见他嘴里在唱曲,唱的是什么曲牌却不知道。
  “哎,这不是秦家那大娃么。这是打屋里来啊,去村里。”
  这次,他手里的拐杖终于不给拿来凶狠的搁秦墨身上了,反而是收了那拐杖,一瘸一瘸的笑眯了眼睛对秦墨主动和蔼的问好。
  秦墨站在哪里,听他的问话,身子僵了一僵。
  到是没有意料道。
  片刻又心内转念一想,可能最近也是到处听周围人说多了吧,知道这秦家大女娃本事不小,把一个穷迫的要垮掉的秦家可是现在居然给兴起来了。
  人言就是那样,一时传十传百,还要夸张,渲染,估计这乞丐听说了,也骇然了,所以态度对秦墨也就好了。
  过去还欺负的也不感欺负了
  “是啊…你老从村头来呢。”
  秦墨一直都是见好就收的人,别人给她一分好,让就回报一分。
  要不是待见她,到也从来都不是任人欺负的主。
  “嘿嘿。是啊…”
  这老乞丐果然温和了,这说话时,跟秦墨说话的模样,一双眼都笑眯着了。
  秦墨见如此,本来就跟他没啥共同语言,打了招呼,让了路,还一路朝村中走去。
  走了没两步,却听见身后似有摇头晃脑的叹息声。
  “不简单啊。一个小姑娘。还真不简单啊。”
  秦墨略顿了顿脚,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在夸自己,只是片刻之后,听声音远了。
  收了心思,脚底下的脚步才加快了。
  趁着天,去打了招呼,明天一早,就开始来院子里编那些竹制品

☆、第八十九章 传工艺

  趁着天,去打了招呼,明天一早,就开始来院子里编那些竹制品
  *
  第二天,村里的刘大叔,杨大哥,李大叔,都带了自家的砍刀来秦墨的后院了。
  而秦墨,也不敢睡懒觉,一大早,穿了干净的衣服起来,去河沟里挑水回来。
  早上,那呼吸间都是湿湿的雾气。
  秦墨将腰间的带子一收,把那双自己做的布鞋穿上,然后,就带了一只木桶出去…
  “唰唰唰。”后面大汉们砍竹子,竹子纷纷倒下来的声音。
  这屋后的竹林其实还真不错,很大的一笼,春天来吃笋子也是不错的。
  秦墨收拾好了身上,然后带着那只木桶出门。
  香香还在床上摊成大字相睡,而秦墨没有管她。
  小孩子嘛,叫起来也帮不了什么忙。
  便一个人去河边打水。
  村头有一口井,但是那要走很远。只要赤水村下雨,河沟里也必定是有水的,所以秦墨去河沟里拿水就行了。
  秦墨挑水回来主要开始充足水缸,煮早饭。
  而两个人,秦墨就一人煮了一碗小米粥,干干的。
  就着那泡菜吃。
  而不多时,屋后砍竹子的这些大汉,手脚麻利的一会儿就一人就拖了四五根竹子过来。
  整个泥巴院子,便扔满了竹竿子。
  “哎,小墨,这么多竹子够了吧——!”
  几个大汉拉完了竹子,为首的杨家的大哥,长相是憨厚的,拍了拍手上刚沾的灰,然后站在原地居高临下挺着肚子,眼神有征询的看秦墨。
  秦墨将饭吃完。
  然后出来,像模像样的检查那些刚砍下来的竹子。
  这要编东西的竹子,必须要竿子够粗,且是老竹子才够韧性…
  秦墨亲自上前,将一些竹子摸了摸,分拣细看。
  发现这些汉子是老农民,所以,对这些东西还是略懂些的,的确都是照着老竹子砍下来的。
  秦墨点点头…。
  “来。杨大哥。你们从屋子自己捡了凳子来坐着,小辈子今天就斗胆要教导各位了。”
  秦墨先谦和一番后。
  见那些人有的只听话去屋子拿了小板凳出来坐下,也有两位大哥,就站在原地。
  当秦墨对带头的那杨大哥讲解,自己则在旁边看。
  然后,秦墨就拿起一跟竹竿,秦墨知道,这里的很多人,虽然知道编制东西的时候将竹条的结去掉,削平,却不懂,秦墨曾在现代时看老家姥爷用竹条的时候,先剖开,然后将完整的竹条还要从头一分为二。
  而里面的扔去不要。
  因为这里面的一截,韧性不够,而且厚度太厚,并不适宜来编制比较精巧的竹制品。
  秦墨便让那杨大哥,挑了一根竹竿,叫他用砍刀从中间剖开,然后,将竹筒分割成条。
  那杨大哥便乖乖照秦墨说的做。
  “今天呢,你们四个人,我分别教你们。”
  “杨大哥,教你怎么编背篓,杨二哥编筲箕,刘大叔便簸箕,其他的又是另外的。”
  秦墨的眼眸一一划过面前的几个人。
  而这几个男人也怔怔看她。
  “这个,竹条的正确使用办法是,要先将此一份为二。只留外面的这。”
  虽然那砍刀做这些动作还不熟练,毕竟秦墨现在借用的身体只是一个七岁的孩子,而经过这么久的时间,她终于是对这具身体很熟悉了。
  动作生疏,而秦墨将一条竹条剖开,然后,将里面的部分扔掉,而将外面有青色的一面展示给众人看。
  接下来,要怎么编制,而现代传统的编制方法,几乎都是十字编制发,或插齿编制法。
  秦墨就蹲在地上,一样样的,一手手的,编给大家看…
  然后花样的编制方法愣是让身边的几个大汉惊讶的目瞪口呆。
  只到这赤水村从祖上迁进来,经历了朝代的更替,却从没有见过如此如此编竹制品的手艺。
  宽条的十字编制,可以让东西装进去,就算是细粮食谷子,麦子一类,都不会漏开。
  甚至连装细沙都可以,所以这些人不可谓是看的目瞪口呆。
  只是讶异,这么技巧和方法,只是一个没出过县城的八岁小丫头如何知道的。
  ?!
  这些人在编看的过程中,一些人看秦墨的编制的手法,更有的只讶异的看秦墨。
  而秦墨,自然也知道这些人心中有他们所想的疑问。
  只是秦墨知道,这些现在并不能成什么气候,所以倒不管。
  大不了说是她自己想出来。这些人也不能拿她如何。
  接着,既然教了,秦墨就走来,地盘留给这些人,而自己,去洗还没完成的早饭的锅碗。
  而且,做工的时间开始后,立马就要准备茶水,茶碗,中午的饭菜,也总要有着落吧。
  秦墨想着,自然自己就要去张罗。
  香香从床上爬起来。
  昨晚睡觉之前没有洗脸,一个鼻板子糊的都是鼻涕,一张脸糊的跟个猴屁股似得…
  秦墨又是气恼又是爱怜的,首先给她把脸洗了。
  然后洗手,然后,给她梳脑袋上那东倒西歪的两个鞭子。
  红头绳上都缠的细头发,香香的毛发很软,少,秦墨给她梳头,自己就在怀里睁着早晨起来呆萌的大眼睛咬手指。
  终于,秦墨梳好了头发,又看见那身脏衣服,给换了,才吐了口气
  “滚吧,滚去吃饭。”
  然后香香还是呆呆的模样然后听秦墨的话爬上桌去吃饭。
  早晨起来,这收拾的干干净净的小妮子,那脸蛋看起来的确的格外惹人爱…
  只是,秦墨想着,这香香已经三岁了。
  按理说,四岁,农村的女孩儿就要干些活了。
  可是香香的样子,秦墨又觉得她做不好什么。
  女孩子家,总还是要读点书,识点字吧,以后要帮自家打理内外的时候,那也懂字,能算得出来钱数才行。
  秦墨就打算把香香当男孩子养了。
  只是,要识字,可能除了镇上有家私塾,里面都收的镇周围一些有钱的或者官宦子弟读书识字,香香是穷人家的孩子,又是女孩子,要进去恐怕有点难。
  秦墨想来想去,便有点乱,算了,先不管吧,这事儿慢慢再想办法。

☆、第九十章 编了很多

  秦墨想来想去,便有点乱,算了,先不管吧,这事儿慢慢再想办法。
  *
  “唉,杨大哥——你这里不对,收口的时候,便如此折过来——!”
  经过一天的编织,的确颇见成效,到了半下午,秦墨便去检查这些人的劳动成果。
  发现有的人编的还可以,有些人因为不熟练不免出现错误,而秦墨在旁边看见了去上前去纠正。
  这杨大哥见秦墨上面来教导,不免因为自己的笨拙而显得有些不好意思,脸红了,便挠挠头。
  “杨大哥,你被觉得羞愧,毕竟你也是第一次做,手艺难免会生疏,但是时间久了,自然就好了——!”
  秦墨一转头,看见那杨老大的脸色,一下子就明白此刻他心中所想,便出声安慰倒。
  这杨大哥见秦墨虽然小小年纪,却态度恭敬谦和,‘嘿嘿’的笑了两声后,心里便更觉得不好意思。
  但是对秦墨的佩服便有多了两分…
  秦墨教完了杨老大便起身去看其他,检查。
  刘大叔手脚快,已经编了好几个撮箕,当然,这撮箕本来就是最好编的,比较小个。
  而李大叔也编了好几个筲箕。
  新编出来的东西果然好看。
  “小墨,这些用具的编法,你是如何知道的。”
  歇息期间,刘大叔坐在凳子上眯着眼凝神问秦墨,其实以前赤水村的人从来不知道这种背篓啊,撮箕,簸箕的编法,那竹条密密整整,竟然不出现漏洞,这样来装东西,拾东西自然是最好不过的。
  “刘大叔你就不知道了…”
  秦墨就知道他们迟早要问,心里肯定有疑惑,端上茶水便如闹家常那样,笑的一脸和蔼的过来。
  “我爹出去了,这么多年没有音讯,我娘去年又走了,这一年多来,里里外外都要小墨来撑着,这家里要用的什么用具啊,又找不到人帮忙,闲时了就自己去后院砍竹子,栅栏篱笆什么的,全要小墨一个人,我不比村上的叔叔伯伯有经验,然后便自己闲着,想怎么弄怎么弄,想怎么编怎么编,却摸索出来这些稀奇古怪的编织法,知道比不上叔叔伯伯辈的纯熟的那些手艺,全当我小孩子家的想着玩吧——!”
  秦墨说完,便禁不住的自己先哈哈一笑,然后又朝每个人的茶碗里添水。
  这刘老大听秦墨如此一说,倒略微愣了下,脸上明显有惊疑的表情。
  难道这些办法,如此复杂的编织工艺,真的就是一个小女孩平时用这些竹子乱编着东西试出来的么。
  想想虽然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听这么一说也并不是无可能。
  否则,也的确没有理由解释为什么这么小的孩子,没有怎么经世的孩子会懂得这个工艺技术。
  然后,下午喝了一小会茶,休息片刻后,又开工。
  一忙起来,整个院子几处便都是唰唰唰的篾条拨弄的响声。
  秦墨感叹,真不愧是男人,这力气就是不一样,动作也利索。
  刘大叔面前已经有几个簸箕了,新的看起来,真得很养眼。
  晚上是不侍候匠人用饭的,秦墨一共行了三天的匠人,每天每人都是二十来文,差不多一斤猪肉的工钱。
  虽然不多,但是对于这个农村不好找钱的人相比,也还是满足的。
  秦墨中午包煮一顿饭。
  为了不亏待这些辛苦的匠人,秦墨每顿都用了净白米,煮的大米饭,菜也是每顿都要炒满满一碗回锅肉,就当是对这些邻里乡亲的答谢。
  即是如此,辛苦了三天,这些匠人辛苦,秦墨也辛苦。
  这些匠人早上就砍竹竿,然后上午和下午就编竹制品,然后,这些人的手法也是越来越利索。
  三天过后,二十多个筲箕,几个背篓,还有簸箕,撮箕什么的,加起来就有几十来个。
  每次编好秦墨就将之收进屋子,屋子后半面就最后就摆放了半山的竹制品。
  看见这些东西,秦墨心里有说不出的满足和欣慰感。
  结算了工钱,五个人,每人七十来文钱,如此,便又去了几百钱。
  虽然对秦墨来说,做一次生意自然要收回些利润,但是这日常的支出,也不可小觑。
  这些天卖肉买米的钱也耗去了不少。
  之前结余的七两多银子,便又去了个零头。
  却还不知道这些竹器具对这些人来说,好卖不好卖。
  秦墨心里还是有这些担忧…
  时间过的快,工钱结算了,一切理清场了,接下来就是要怎么把这一小山的竹制品拉到县城里去卖的问题了。
  肯定还是要用牛车,秦墨还是如每次那样,要用车提前一天去给那刘大爷打好招呼。
  只要有钱赚,那刘大爷肯定是点头配合的。
  秦墨亲自去村中张罗后,说定了这件事儿,回来便又开始生火煮晚饭。
  香香这些天都乖巧的很,有空了就去喂她的鸡,每次在村口玩,回来就要显摆看了杨大婶子家里的鸡,而自己便更来了兴致,秦墨说了养大了鸡下蛋可以个她吃。
  香香便把这句话当着自己养鸡的全部动力。
  就几天不见,小鸡长的也挺快,小翅膀便在长翎子了。
  一直把栅栏设在房子外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