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种田养家太不易-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忙完了晌午忙下午,直到晚上食肆关门,秦澜心还记挂着韩氏拜访邻居的事情,等到一家人又聚在主屋的时候,不等秦澜心几人问,韩氏主动就说了起来。
原来韩氏眼圈发红不是因为被人家欺负了,而是因为挨边的左右邻居日子并不比他们家好过多少,甚至可以说更凄惨一些也不为过。
住在秦家左边的一家人姓张,也是早些年逃难到此的外来户,他们住的房子是自家一个无儿无女的鳏夫舅舅留下来的,当家的男人张发跟着别人家的船在江上打鱼帮工,妻子邓氏一个女人种着十亩田。
张发和邓氏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大女儿张苗儿如今十四岁,原本卖身董家做丫鬟,结果被董家小姐用花瓶砸破了头,还要被发卖出去,幸好张发和邓氏早知晓一步,将这些年家里存下的银子都用来赎了大女儿的卖身契。
他家二女儿张水儿和秦澜兵一样大,今年十一岁,小儿子比秦澜瑞还要小一岁,因他是在福江白石码头上出生的,大名就叫张福江,小名叫巷子。
右边这家姓杨,家里的当家人前些年生病死了,只留下妻子余氏和八岁的独子杨帆,还有一身因看病欠下的债务。
为了还债,余氏把地卖了,平时给人家浆洗衣服赚钱养着自己和她儿子,很多时候娘俩儿都是饥一顿、饱一顿。
说着这些,善良如水的韩氏又掉起了同情的眼泪,看得秦向争等人是一阵心疼,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谁又能同情谁多少呢!
“娘,那这两家人您觉得如何?”秦澜心不忍韩氏刚好的身体又给哭坏了,赶紧换个问题问她。
------题外话------
收藏,收藏,拜托大家一定要收藏,多谢了!~(>_<)~
☆、第九章五亩田地
韩氏擦了擦眼角,叹了一口气说道:“你邓大娘和余婶子人都不错,对我也是亲近的很,一听说我要借东西,二话不说就忙着给我去找,和我这个闷性子也能聊上好多话。要不是他们家里事忙,早就来咱家走走了,以后还让我常常去串门说话。”
“那娘以后可以和邓大娘、余婶子她们经常在一起说说话、聊聊天,反正都是左亲右邻的,以后也要时常走动的。娘要是觉得这两家人不错,还东西的时候给他们两家三尺蓝布、三尺碎花布。”听韩氏的语气似乎是对邓氏和余氏很有好感,而秦澜心印象中韩氏一直没什么亲近的友人,以前在老家也常常被两个婶子欺侮。
“姐,布是不是给的有点多了?”秦澜悦有些心疼地说道。
这几日韩氏给她做的新衣服她都舍不得穿,想等着过年的时候再穿上,可秦澜心一出口就给不认识的人六尺布,她家现在也很穷啊!
“小妹,雪中送炭、雨中送伞才最显情义无价,也最能让人记住你这份恩情,咱们虽不求别人知恩图报,但落难时的一双援手是最让人温暖的,也最容易拉近彼此的距离。既然,咱们家有心想和别人结交,就不能太过小家子气,明白吗?”秦澜悦是历经两世的人,她深刻地懂得如何更好地为人处世。
无论哪个时空的人都是很现实的,嘴巴说得再好,不如实际地帮别人一把,这样来的关系才更牢靠。
“大丫头说的没错,你们三个以后要好好听你们大姐的话,就按照大丫头说的,给两家六尺布。”秦向争嘱咐完秦澜兵、秦澜悦和秦澜瑞三个孩子,又对韩氏说道。
“好,那就依大丫头的话,我明天就去!”韩氏一向以夫为天,而现在就连丈夫都听大女儿的,她自然也没什么反对的话。
“爹,娘,明天早上开店之前,我想去咱们那五亩地看看,四月这都快过完了,地里的庄稼有些该成熟了。”一直忙着食肆和新居这边的事情,买来的田地秦澜心还没空去看看呢。
“姐,我明天陪你一起去,我知道咱家的地在哪里!”秦澜兵自告奋勇地说道。
“好,那你明天早起一会儿,咱们顺便挖些野菜回来。小妹,我会先把面汤调好,你起床后烧开就行。”不知道田地离家有多远,秦澜心也不想耽搁食肆的生意。
“大姐,你就放心去田里吧,烧汤的事情交给我就行了。”要不是力气小,秦澜悦和面的事情也想揽下来。
一家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就起身各自回屋睡觉了,天还没亮,秦澜心和秦澜兵就起床去了田地。
白石码头上外渔巷和内渔巷中间还有一条很宽的石板路隔着,而石板路的尽头就是大片大片的田野,清晨的风一吹,走在乡间小路上都能听到悦耳的沙沙响声还有低低的蝉鸣。
走了大概有一盏茶的时间,秦家的五亩地就模模糊糊中出现在秦澜心的眼前。
这五亩地是连在一起的,原本文家是种了三亩冬小麦,一亩早稻,还有一亩地种了大概三分地的青菜,三分地的韭菜,还有四分地的菠菜。
因着大魏朝去年冬季极其寒冷,有些小麦直接就被冻死了,早稻和蔬菜也因为文家不善于栽种,和这段时间天气太过炎热,稀稀疏疏地看起来没什么生命力。
秦澜心估算了一下,三亩冬小麦今年的产量估计也就有一亩地的样子,因古代农人欠缺合理的提高粮食产量的种田之法,所以秦家今年冬小麦的收成充其量也只有一百五十斤左右。
至于早稻眼看就能收割了,不过产量应该和三亩冬小麦差不多。等到再过一段时间收割之后,上交给官府一定的粮食,基本也就剩不下什么了,秦家今年要靠这五亩地吃饭怕也只有饿死的份儿。
秦澜心又特意走到那一亩菜地看了看,青菜和菠菜顶多够自家人吃个十天半月的,还好韭菜长势稍好一些,倒是能吃一段时间。
远处朦胧的山已经越来越清晰,就像一幅晕染过后的山水画露出了它那清奇高雅的脊骨,东方缓缓升起的旭日洒下玫瑰色的红润之光照在波光潋滟的福江上。
那随着渔船、渡船、竹排而流动的江水倒映出姿态各异的险峻青山来,真是说不出的秀美壮观。
秦澜心对着山水与红日的方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似是要把这天地之间的灵气都容纳在她胸腔之中,所有的担忧、不安也随之消失的无影无踪。
“姐,野菜挖好了!”当秦澜心站在菜地里欣赏着远处的景色,秦澜兵已经闷头在田埂之间挖起野菜。
他不明白自家姐姐为何这么喜欢看山、看水、看太阳,这些他天天都看,没觉得哪里好看了。
“我再割些韭菜咱们就回去,等到晚上,我给你们包包子吃!”
一家人到了白石码头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吃的最多的是野菜,平时一个饼子要掰成好几瓣吃,还好福江最不缺的就是鱼,秦澜心每天总会想办法给家人熬些鱼汤喝。
“姐,我来割,你先歇着,一会儿食肆开门你又要忙了!”秦澜兵提着野菜竹篮子到了韭菜地里,不用秦澜心插手,他力气大三五下割得就够一家人吃得了。
两个人回到家,韩氏和秦澜悦已经熬好了新鲜的面汤,秦澜心赶紧把面和好,秦向争和秦澜瑞早起打了一会儿拳,然后拿着鱼篓和自制的钓鱼竿就去了江边。
秦澜心找出一个很干净的木桶,将锅里的汤舀了一小半到木桶里,然后用盖子盖严实,这是她特意找到陈木匠定做的木桶,然后对秦澜兵说道:“大弟,你把这桶汤吊到咱们院的水井里,记住水桶的一半在井水里就行。”
“知道了姐!”秦澜兵也没多问就照着去做,在他心目中,自己无所无能的姐姐说什么都是对的。
到了中午,天出奇的热,还好有江风吹吹凉爽一些,码头劳工们各个都是一身臭汗,口干心燥,饭也是不想吃了。
“这天真热,唉,老天爷这是不让人活了,照这样下去,不累死,也晒死!”一个穿着麻布短衫的汉子抱怨地走进了百味食肆。
“这位客官,今天咱们食肆有凉面,要不您尝尝?”或许是因为天气的原因,中午来食肆吃面的并不像昨天那么多,也幸好,秦澜心临时决定中午做一些凉面出来。
自家院里的深井比现代的冰箱还要管用,现在那桶汤可是吃着透心凉,秦澜心已经让秦澜兵给秦向争和秦澜瑞都先送去了一碗。
“凉面是什么?”随后进门的客人也都好奇地问道。
------题外话------
收藏,收藏,拜托大家一定要收藏,多谢了!~(>_<)~
☆、第十章张家姐妹
秦澜心也不多话,而是笑笑拿出一个大碗,然后将煮好过了冰凉井水的面条放进碗里,又舀了一勺子井水冰过的鲜汤,没有了往日面汤里的热气,这凉面一放在长台上,就给人一种舒适凉爽的感觉。
“各位可以先尝尝,这碗凉面就当我免费请大家吃的!”先尝后买,秦澜心相信她今日的凉面绝不会让客人们失望。
果不其然,几位客人吃过一筷子之后,都点了一碗凉面,而等到秦澜兵送饭回来之后,秦澜心又让他把剩下的热汤放进井里冰着,谁让前来吃凉面的客人越来越多了,就连一些停靠在福江白石码头上的过路客人也让人拿钱来买。
往日一个时辰要卖完的面,今日半个时辰就没有了,重新熬汤、和面、井水冰汤又要一段时间,没办法要想吃凉面,只有等到下半晌了。
于是,秦澜心又带着家人忙碌起来,下午的凉面卖得也很快,不过因为秦澜心累得昏倒,秦向争态度强硬地让食肆早点关门了。
秦澜心就算再能干,她毕竟也是一个十二岁的女孩,这段时间的连轴转,她的体力严重透支,一躺下就睡了一天一夜没起来,心疼的韩氏直掉泪。
百味食肆重新开业第三天就因为东家有事而暂停营业,秦澜心觉得这样不行,一家人的生计还要靠这个小食肆呢,但秦向争比任何时候都严肃,一定要让秦澜心身体好了之后再起身做事。
又过了一夜到清晨,秦澜心实在是有些躺不住了:“爹,我已经没事了,继续躺下去才会有事,食肆刚开业就停业不太好。”
这具身体有些仿韩氏,显得有些弱,看来她以后也要重新拾起拳法练习,强心先强体,她自己要先做到。
“大丫头,你就别操心食肆的事情了,多休息几日没事的,娘给你熬了鱼粥。”韩氏端着鱼粥进了西间,一脸疼惜地看着消瘦的大女儿。
“姐,以后食肆的事情交给我,我力气大,擀面、下面我看看也会了。”秦澜兵觉得他是家里的男人,是男人就应该扛起这个家,而不是让姐姐一个女子操心劳累,这一次秦澜心晕倒在食肆,也让他迅速地成长了起来。
“大姐,我也会熬汤,烧火,你就好好休息。”
秦澜悦因为秦澜心昏倒背着家人偷偷哭了好几次,从小大姐就很疼她,有什么好吃好喝的也都是先给自己和小弟,在她的心目中,秦澜心现在的地位甚至超过了韩氏这个母亲。
“大姐,以后钓鱼、挖野菜的事情交给我就行了,你在家好好歇着,我养你!”
秦澜瑞努力不让泪水掉下来,大姐说过,男子汉流血流汗不流泪,他不哭,他要变强大保护大姐和家人。
看着家人一张张为她担忧的脸,听着家人温暖至极的话语,秦澜心忍不住红了眼眶,这就是亲情,是她上辈子还没来得及感受就消失的家人的疼惜和关爱,这一刻,她感觉很幸福,很幸福!
“好,那我就好好歇着,等着大弟、小妹还有小弟来养爹娘和我这个姐姐!”秦澜心坐起身欣慰地看着弟弟妹妹说道。
吃完韩氏端来的鱼粥,秦澜心又问了她给邻居送布的事情。韩氏告诉她,秦澜心昏倒的事情也引起不小的骚动,是吃饭的码头劳工们送她去的医馆,邓氏和余氏一听说就赶来帮忙。
昨天邓氏还特意送来了两条大鱼,就是家境艰难的余氏也送来了三个鸡蛋,那还是她从娘家带回来的。
穷人家的鸡蛋是很少用来吃的,大多都是拿来卖钱的,韩氏对于邓氏和余氏的行为很是感动,而她因秦澜心昏倒的事情,一着急就把送布的事情给忘了。
“娘,这布您先别送,以后找个合适的机会咱们再送,我这身体也好得差不多了。”秦澜心总觉得在邓氏和余氏给她家送过东西之后立即送布回去,似乎不太好,反正以后机会多得是,这两家待人真诚,她也不会亏待他们的。
秦澜心又躺下睡了一会儿,快到中午的时候,实在睡不着,她就起身到院子里的枣树下坐在凳子上拿起绣帕绣了起来。
“秦姐姐,你绣的真好看!”因为太过专注,秦澜心竟没发觉这院中已经进了外人。
“你是?”眼前的女孩圆脸杏眼,肤色有些黑,穿着灰色的衣裙,但嘴角挂着可人的笑容,亮晶晶的眼睛里满是对她的崇拜和好奇。
“大姐,这是张大伯家的水儿姐姐,她刚从邓家庄回来,听说邻居换了人,就来瞧瞧。这是水儿姐姐抓的鱼,邓大娘让她给你送来补身体。”秦澜悦拎着一条活鱼快走着说道。
“秦姐姐,你要是喜欢吃鱼,我以后给你抓,我抓鱼可厉害拉!”张水儿面对秦家姐妹没有一点儿陌生感,一看就是个爽朗自来熟的性子。
“谢谢水儿妹妹!”秦澜心温和地笑着说道。
“秦姐姐,你笑起来真好看,比我姐姐好看多了,她整天就知道哭,真是快烦死人了。”秦澜心的笑容让张水儿看傻了,随后她又笑呵呵地说道,“秦姐姐,这手帕能送我吗?我以后抓好多鱼给你吃。”
“你喜欢就送给你,不过,抓鱼还是算了,我不是很爱吃鱼,呵呵!”对于张水儿的直爽,秦澜心并不讨厌,这是一个没有多少心机的单纯姑娘,有话直说,而且还很敢说。
“我不喜欢!”张水儿是真的不喜欢这些针织女工,她一拿针线就头疼,“不过,我姐姐喜欢,自从她被董家小姐打破了头,就觉得自己被毁了容,不就是一个小口子,有什么大不了的,又不是嫁不出去。”
这张水儿看来还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女孩子,嘴里说着讨厌自家姐姐,却还想着拿绣帕去哄姐姐开心,这直爽之中还有点别扭,还真是可爱。
“水儿妹妹,苗儿姐姐可在家?要是在家,正巧我也没事,去找她玩。”古代女子容貌被毁可大可小,听张水儿的意思张苗儿是有些想不开。
“大姐,你还病着呢!”谁家的姐姐谁心疼,秦澜悦出声阻止道。
“秦姐姐,你别找她,我这就去把她拉过来,你等我!”音未落,张水儿就已经冲出了秦家的门。
这边秦家姐妹刚反应过来,她又风风火火地拽着一个满脸羞红的少女跑进了院中。
------题外话------
收藏,收藏,拜托大家一定要收藏,多谢了!~(>_<)~
☆、第十一章以绣交友
“秦姐姐,这是我姐。姐,这就是娘回邓家庄常称赞的白石码头上特别能干的秦家姐姐。”张水儿介绍道。
张苗儿也是一身的灰色衣裙,眉眼与张水儿极为相似,只是一直害羞胆怯地低着头,似是怕见生人,也怪不得张水儿那样一个爽利的性子会不喜张苗儿这种看起来慢吞吞而又内向怯弱的人。
“苗儿姐姐快请坐,听水儿妹妹说你很喜欢绣帕,这是我刚刚绣的,还没绣完,姐姐觉得如何?”秦澜心主动拉过张苗儿到自己身边,然后轻声细语地将自己的绣帕送到她的面前。
一见秦澜心手中的绣帕,张苗儿羞怯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她从未见过这么漂亮细致的针脚,就是董家那样大户人家的绣娘看起来也没有秦澜心绣的好。
“这绣真好!”张苗儿怯生生地回答道,也终是抬起了头,露出了欣喜羞涩的笑容,看在秦澜心眼里真像一朵似开未开的柔嫩水仙花。
“还是秦姐姐有办法,我姐可是好长时间没笑过了,澜悦妹妹,跟我去抓鱼,让她们去说什么绣呀线呀的吧!”一看张苗儿笑了,张水儿脸上也有了大大的笑容,对秦家姐妹就更亲热了,拉着秦澜悦就急急往外冲去。
这张家姐妹的性子一个似火,一个似水,倒也相得益彰。张水儿拉着秦澜悦跑出去之后,秦澜心就拉着张苗儿在院中坐下,然后两个人就聊起了刺绣。
张苗儿从小都怕见生人,平时对自家人话都不多,对外人就更没有什么话了,可她和秦澜心坐在一起的时候,有些话就像跳在了嗓子眼,不吐不快似得,倒是大半时间是她在说,秦澜心在听。
而故意引导着张苗儿讲话的秦澜心,没过一会儿就把这张苗儿的一生都给简单地“套”了出来。
比如张苗儿从小就喜欢做针线活,没来白石码头之前,她们家也是过得不错,可老家遭灾,她爹娘就带着他们来到了福江邓家庄的外公家。
比如她的三个舅舅和舅母看不起他们,要不是有她外公、外婆在,这白石码头上的房子和田地也是成不了她家的。
比如她在董家正准备拜一个绣娘为师,却因为董家小姐一个心情不好就打破了她的头,还要把她发卖出去。
“苗儿姐姐,那你这些天心情不好,是不是因为你头上的伤?”张苗儿聊起自己事情时的语气让秦澜心对她心情抑郁的根源产生了怀疑。
果然,张苗儿摇摇头说道:“澜心妹妹,我本就不是一个爱说话的性子,有什么事情也习惯闷在自己心里,也不知今天是怎么了,见到妹妹就像多年的好友,什么话都想说。不瞒妹妹,我从未在意过自己这张脸是否破了相,穷人家的女儿哪有那么多讲究。我只是……只是太喜欢刺绣,好不容易能有人教教我,可一切又都化为了泡影。”
“你这丫头,为什么不早点对娘说!娘怀胎十月又把你养大,难道还听不得你一句心里话!”突然,院中又走进三位妇人,走在最前头用训斥语气对张苗儿说话的正是她娘邓氏。
“娘……”张苗儿见到进院的邓氏、韩氏和余氏三人,立即就变回了刚才胆怯的样子。
看着刚刚在秦澜心面前还谈笑自如的女儿又成了受惊的小兔子,邓氏心里也是一股闷气,都说女儿像娘,可这大女儿和她是一点儿都不像,声音大点都能把她给吓哭。
“你看看你,再看看人家澜心,怎么就不能有点儿长进。原指望你去董家那样的大户人家能练练胆子,谁知你越活越回去,真是个不经事的丫头,你是要气死娘!”话虽这样说,邓氏也是眼圈红了。
为了大女儿所有的积蓄没了她不心疼,可女儿总看不开,她这当娘的剜心一样地疼。
韩氏和余氏赶紧去劝邓氏,秦澜心也在一旁安慰张苗儿,天下的母女都有自己的相处模式,秦澜心算是看出来了,这张家的女人都有一个毛病,那就是“心口不一”。
好在邓氏的脾气也是来得快去的更快,一会儿又和韩氏、余氏说说笑笑起来,而秦澜心给几人施礼之后,就拉着张苗儿去了自己的西屋。
院子里的三个妇人听着西屋不时传来的低低笑声,也都是相视一笑,孩子们能交上朋友,她们也是欣慰至极。
“秀媛妹子,嫂子真是要谢谢你家澜心,以后还要麻烦她教着我那没长心的女儿一些。”韩氏原名韩秀媛,邓氏与她也是一见如故,她虽是家中小女儿,但三个嫂嫂精明势利与她关系并不好,嫁人之后妯娌也是不和睦。
“我倒是觉得苗儿那丫头挺好的。”韩氏点点头算答应,但也发表了她自己的意见。
“依我看,秀媛嫂子和苗儿倒像是母女的性子,呵呵!”生活虽然在余氏的脸上打上了烙印,但遇到亲近的人,她依旧喜欢说笑。
“月娥妹子这话不假,呵呵,秀媛妹子,要不拿我家苗儿和你家澜心换换?”知道了女儿的心结,又见她与秦澜心相处融洽,邓氏也真正开怀起来。
“我倒是怕红莲嫂子你不愿意!”韩氏也和两人开起了玩笑。
屋内,秦澜心听着韩氏和邓氏、余氏的谈笑之声,暗中松了一口气,人活在世上都需要有朋友,以前韩氏经常郁结于胸,就是因为找不到人倾诉。
“澜心妹妹,你可以教我刺绣吗?我愿意拜你为师!”张苗儿鼓足了她这辈子最大的勇气对秦澜心说道。
“苗儿姐姐,你我都已经成了朋友,拜师这种话就太见外了,你要是想学,我教你就是。”除了家传的绣技不能传给他人之外,秦澜心想着还有很多针法可以教给张苗儿,也足够她学很长一段时间了。
张苗儿狂喜地道谢,两个人又说了一会儿话之后,邓氏就带着张苗儿回家了。
吃过晌午饭,邓氏又让张水儿给秦家送来了一条大鱼,加上秦澜悦吃饭之前提回来的三条大鱼还有秦向争、秦澜瑞钓的鱼,大木盆子都快装不下了。
“这么多鱼都能拿去卖了!”韩氏总觉得受之有愧,可邓氏是个火辣性子,她推脱不过。
“这鱼不卖,今天我给你们做鱼肉野菜蘑菇的三鲜包子吃!”老早就说给家人做包子吃,秦澜心终于“逮到”了好机会。
------题外话------
收藏,收藏,拜托大家一定要收藏,多谢了!~(>_<)~
☆、第十二章吃包子啦
一听说秦澜心要做包子,首先激动起来的就是秦澜瑞,他从有记忆以来,还没吃过包子。有一次跟着李宝去内渔巷,老远闻着人家店铺里的包子味,他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大姐,今晚真吃包子吗?”秦澜瑞眼睛睁得大大的,完全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
“真吃!”看着小弟那眼神中对包子极度渴望的样子,引得秦澜心鼻子酸酸的,不就是包子嘛,以后要是想吃,她可以天天做。
“太好了!”这是秦澜瑞、秦澜悦同时欢呼的声音。
接下来,秦澜心要去地里挖野菜和摘蘑菇,但是家人全部反对,她就只好在家先把面给发好。
好面自是吃不上的,好在豆面、糠面等杂粮面很便宜,好一些的杂粮面是十文钱一斤,更粗一些的杂粮面四文钱、五文钱一斤。
百味食肆的面用的都是十文钱一斤的杂粮面,而自家吃的都是四文钱一斤的粗杂粮面,秦澜心有心多做一些,就拿了食肆里最大的一个面盆,舀了五斤面进去。
“大丫头,你怎么和这么多面,做包子用不了这么多吧?!”韩氏在厨艺方面并不擅长,但面多面少她还是知道的。
秦澜心在食肆厨房里一边加水揉面,一边笑着对正在旁边案板上剁鱼肉的韩氏说道:“娘,不多,待会儿包包子的时候,您去把邓大娘一家还有余婶子一家都叫过来,咱们今天一起热闹热闹,让爹和张大伯也喝点小酒解解馋。”
大女儿事事都比自己想得周到,韩氏又是欣慰又是心疼,笑着答道:“行,我待会儿就去找你邓大娘和余婶子过来,她们要是不来,我就赖在她们家不走了!”
秦澜心和面的手猛一停,脸上也是呆呆的表情,她真怀疑说这话的是不是她那个一向柔弱还有些胆小的娘亲,这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她这个现代人都快有点受不了了。
“怎么了,娘说错什么了?”被自家女儿用一种奇怪的眼神专注地盯着看,韩氏都有些羞红了。
“没有,娘,您变了,但是我喜欢这样的娘!”秦澜心真心地笑道。
“娘的傻丫头!”听到秦澜心这样说,韩氏却只想哭,但她忍住了,女儿喜欢这样坚强的她,那么她会越来越像个能担当的母亲。
夜幕缓缓降临,一弯明月悬挂在山水之间,蝉鸣虫叫也渐渐失了白天的烦躁,寂静的白石码头不远处,关闭两日的百味食肆里却透出点点灯光,欢快的笑声打破了夜的宁静。
“娘,您包得包子真难看!”余氏的儿子杨帆很不给面子地说道。
“臭小子,包的难看你吃!”余氏笑骂着指了一下满头大汗的儿子。
刚才几个男孩子在秦家院里由秦澜兵领着练拳玩,自己儿子的笑声是最欢畅的一个,自从丈夫死后,余氏就没听过儿子笑得这么开心过。
俗话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不过是三个鸡蛋竟换来人家如此的真心和热忱,她心中暗暗发誓以后定要对秦家人再好一些。
余氏这样想,张家一家人更是如此想法,张发和秦向争也很是有共同话题,一聊之下,两个人还发现曾是“战友”,多年前都在贺老元帅麾下效过力。
只不过在百万贺家军中,他们两个小兵无缘得见,一个早早回家奉养爹娘,一个双腿致残再不能上战场,说起往昔事,两个大男人也是唏嘘感叹。
“大姐,什么时候能吃呀?”秦澜瑞和邓氏的小儿子巷子已经围着锅台转了好几圈了,两个小家伙眼珠子瞅得都要掉进锅里去了。
张水儿和秦澜悦两个人在外边烧锅,韩氏、邓氏、余氏、张苗儿和秦澜心在食肆里面围着包包子,第一锅包子蒸的有一会儿了,没有手表能帮助看时间,秦澜心一直在心里感觉着火候。
“别着急,这就能吃了,你们别离锅台太近,我掀锅的时候容易烫到你们。小妹,把圆竹篦子给我。”
估摸着包子熟了,秦澜心让秦澜瑞和巷子到自己身后,然后将秦澜悦拿过来的圆竹篦子放在食肆长台,拿一块凉水浸湿的抹布在手中,然后掀开了大锅,一股扑面的热气犹如仙境的缭绕烟雾升腾起来。
接着更加浓郁的包子香味勾引着众人肚子里的馋虫,这香味还顺着食肆的门缝飘到了平静无波的福江上,飘进那些停靠在白石码头渡船上准备安睡之人的鼻子里。
秦澜心将一个个包子摆放在圆竹篦子上,因为太热,她在旁边准备了一瓢凉水,拿两个包子都要用手过一下凉水,要不然一锅包子就能把她的嫩手给烫红。
包子出锅之后,邓氏、韩氏、余氏和张苗儿一眼就认出了自己包的包子,虽说是一样的面,一样的包子馅,可最后出来的包子有大有小,有好看的也有难看的,有褶子少的也有褶子多的。
而这其中褶子最多最圆润犹如贡品点心一样的精致包子明显是出自秦澜心之手,看得众人竟舍不得先拿那些包子进嘴。
“大姐,我吃你包的!”秦澜瑞包子出锅伸手就要去拿,但是手刚摸到包子,就被烫的呲了一声。
“小弟,别着急,小妹,先给张大伯和爹还有大娘他们拿过去吃,你们等一会儿再吃。”穷人家虽不讲究什么规矩,但敬重和孝敬长辈这一条可是亘古不变的美德,秦澜心不想外人说她秦家的孩子连这点“德”都没有。
秦澜瑞很聪明,他脸有些红,大姐这几日常教他要尊老爱幼,他因为馋嘴而忘了觉得有些羞愧,所以忍着包子的诱惑,主动将包子先送给比他大或者比他小的人吃。
孩子乖巧懂事,当父母的自然也疼惜孩子,所以张发、秦向争他们都说不饿,让几个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