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种田养家太不易-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穿越之种田养家太不易
作者:倾情一诺


内容介绍:

  天煞孤星异世改命,偏巧成了落难他乡的贫贱女

  爹残母弱弟妹幼,一家重担落在她这长女肩头

  布衣蔬食,有苦有甜,奈何人生总是处处起波澜

  董家长,李家短,鸡飞狗跳闹翻天

  可怜她一个局外人硬是被夹在中间

  还有一波波心怀不轨的极品来纠缠

  穷,不怕!她有一双巧手能种田经商把家发

  极品难缠,何惧!姐揍得他们哭爹喊妈

  只是,人怕出名猪怕壮,

  她这穷巷一枝花又何时惹来尊尊大神在她家又是吃又是拿,

  这让她猴年马月能富甲发达。

  叹只叹,素手养家太不易!

  她唯有奋发雄起,创一个盛世田园商震天下。

本书标签:种田 励志 女强 专情 古代 乡村
==================

☆、第一章百味食肆

大魏朝顺和七年,暮春时节。
    西邻嵋城,东接澜洲,南通府城,北近京都的千年古镇福江口白石码头上人来人往,一派繁忙热闹的景象。
    烟波浩渺的千里福江在晨雾轻纱般的抚慰中像一位慵懒梳妆的俏佳人,舒凉的风一吹,忍不住就发出了独属于美人悦耳的轻声低吟。
    青山绿水千帆过,渔家老翁撑船归,江中鱼虾岸边跳,俯身拾起换酒钱。谁不知这福江的水最秀,福江的鱼最肥,还有这白石码头岸上的董家酒最香。
    宽阔喧闹的码头江边静静地停靠着各式各样的渡船、货船、渔船和竹排,长长而又坚固的槐木浮桥上也是人流不息。
    岸边不远处是面江而建的几排参差不齐的较为低矮的古老房屋,百年来,当地百姓和熟悉白石码头的人都叫它外渔巷,在这里做生意的都是最下等的小商小贩。
    有外就有内,码头岸上有大善人董家出资建的白石路,干净,宽敞,平整,顺着这条路就能绕过脏乱、腥臭的外渔巷到达内渔巷。
    但凡在白石码头停靠过的人没有不知道福江内渔巷的,这条巷子长三里,并排能走开两辆四轮马车。
    巷子两边各式店铺齐全,鱼虾蟹蚌、衣帽鞋袜、笔墨纸砚、点心包子、酒茶汤水、胭脂水粉、珠玉宝石、粮油蔬果、马骡牛羊……数不尽数,而且价格有高有低,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商贾贵族都能在这里买到称心合意的东西。
    可是拿着银子在内渔巷找了三天的李府小厮福庆愣是抓耳挠腮地急得团团转,他要找前几日小少爷一个人偷跑出来吃的那碗面是谁家做的。
    从街头到街尾,两条腿都要跑断了,也买了好几碗酒楼食肆里的面回去,却都不是小少爷吃过的那种味道。
    小少爷在府里已经闹了三天,他可是老夫人的眼珠子,今天自己要是再找不到估计就不用回李府,直接找根绳子吊死算了。
    “老伯,你知道这巷子里谁家做的面最好吃吗?唉,也不知我家小少爷是怎么了,买回去的面他都说不好吃,那可是仙满楼大厨的手艺!”口干舌燥的福庆在一个小茶摊郁闷地坐了下来。
    卖茶的老翁头发花白,灰衣短衫也不嫌冷,一边给福庆倒了碗茶水,一边笑呵呵地说道:“老汉我倒是知道一个地方,只怕是小哥你这样的人家是不会去的。”
    福庆一听有门儿,当即就来了精神,央求道:“好老伯,快告诉我是哪儿,我不过也是人家的下人,哪有什么地方是去不得的。”
    老汉拿手往水波荡漾的码头一指,说道:“你去外渔巷秦家小娘子的百味食肆,那里的面在老汉看来可是仙家也难吃到的美味。”
    这么夸张?福庆有些不信,也有些犹疑。若是别的地方他倒是马上起身就去,可在大户人家眼里最低贱的外渔巷都是卖最最下等人吃食的地方,会有什么能入嘴的好东西?!
    但转念一想府里的那位小祖宗,一咬牙福庆付了茶钱,就往外渔巷走去。
    而到了外渔巷最里面的那条巷子,不用他再问别人就知道百味食肆在哪里了,实在是那家最不起眼的食肆门前正排满了小小的长队。
    福庆踩着有些脏污的土路走到了这小队伍边上,正在等着吃饭的码头劳工们看见他这样一个衣衫整洁而且明显是大户人家出来的人,站在他们身边瞅来瞅去,都不免对他投去异样的眼光。
    福庆有些尴尬起来,在内渔巷他走个十回八回也不会有人注意他,可刚到外渔巷他就觉得自己像被排斥了一样,唯独那一边下面一边不忘带着笑容招呼客人的白衣小娘子对他最为正常。
    “这位客官,实在抱歉,今天清晨的面都卖完了,您晌午再来吧!”浅笑盈盈的小娘子满是歉意地说道。
    只闻闻那喷香的味道,福庆就已经有七八分确定小少爷定是吃过这家食肆的面,好不容易找到,他怎么能空手而归呢。
    “姑娘,你那案板和锅里不是还有很多面吗?怎么能说没有呢!你卖给我一碗,我愿意多出两倍的价钱!”
    刚还对这亲和秀丽的白衣小娘子有些好感,可福庆一想到她可能见自己穿着不同,故意想让自己多出一些银子,心中难免有所不快,说话的语气也不好起来。
    秦澜心倒是不生气,开门做生意自然什么客人都能遇到,伸手不打笑脸人,她依旧态度良好地微笑说道:“这位客官实在抱歉,这些面都被排队的客官预定了,好面不怕晚,待会儿您再来的时候,我一准儿给您留下一碗。”
    “大丫头,可是有事?”通往内院的食肆小门处传来一个男子询问的声音,还有几声咳嗽。
    “爹,没事!您去屋里歇着吧,这早晨的江风有些凉,您身体刚好一些,娘的药小妹一会儿就煎好,您劝着娘一些,别让她又起来帮忙,赶紧把药喝了,我能忙得过来!”秦澜心手不忙脚不乱地下面、舀汤,一气呵成的利索动作,再加上她清丽脱俗的容貌和不染一丝灰尘的玉指,早就让等着吃面的人看得赏心悦目。
    这刚来白石码头半个月的秦家小娘子秦澜心也不过是十一二岁的年纪,却能一人开起这间小食肆,而且她待客周到,细心温和,又勤劳善良。
    百味食肆开张也只有十天,却已经在码头工人和外渔巷里传遍了好名声,大大的碗盛上足足劲道晶莹的长面,配上新鲜鱼虾熬制的色泽如红火朝霞一样的美味汤料,再加上刚采摘来的绿嫩嫩野菜调制而成的小菜,闻一下全身舒展,吃一口给个神仙都不换。
    “劳驾问一下,这一碗面多少银子?”有人端着秦澜心刚做好的一碗面从福庆身边走过,他忍不住“咕噜”一声馋的吞起了口水。
    刚才他本想再多嘴不忿地说秦澜心两句,可听到她温柔地同她爹说话叮嘱,从话语中不难猜出她家里现在有两个病人,福庆也是穷人家孩子出身,转眼他便又同情起秦澜心来。
    “我姐姐的面两文钱一碗!”一个带着些自豪得意的童声插了进来答话。
    福庆低头看去,竟是一个长得虎头虎脑十分讨喜的小娃娃,看年纪还没有家里的小少爷大,也就四五岁的样子。
    他穿着带补丁的衣服,但很整洁,面容白皙洁净,挂着甜甜的笑容,光是这幅容貌倒还真看不出是穷人家出身的孩子。
    “瑞哥儿,又是一大早去挖野菜了?看来咱们晌午又有口福了!”一个长得黑黝黝的码头劳工笑嘻嘻地说道,这百味食肆的面他一天吃三顿都不觉得烦。
    “嗯,大姐说,我挖的野菜是最好吃的!”小家伙得意极了,顺带着小胸脯也挺了挺,引得吃面和等面的众人哈哈大笑起来,就连福庆也不例外。
    最终,福庆还是没有等到晌午,秦澜心那里不能通融,他就花十文钱从两位劳工手里买了两碗面,自己先吃了一碗,又急匆匆地端了一碗往李府快走去。
    江上春风拂过岸边棵棵杨柳,洒下金光的太阳也越升越高,终于把缭绕的雾吹散了,照没了,白石码头也更热闹了。
    “秦姑娘,可是还有晨面?”巳时都已经过了大半,还有人专门跑到这里问一问。
    “对不起客官,晨面早已经卖完了,晌午的面还要多等一些时辰呢!”
    秦澜心从食肆厨灶里走出来,带着歉意地说完,就将一个水壶放在食肆内唯一的桌子上,又照前几天的样子随意放了几个碗,将才写好的“免费喝水”的木牌子挂在门前,这才转身又回了内院照顾生病的爹娘。
    只是,她刚离开不久,一个年纪不大略显调皮的书童就小心翼翼地扶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来到食肆门前。
    “老爷,就是这,这就是百味食肆!”小书童兴致勃勃地说道。
    ------题外话------
    倾情种田新文,拜请各位朋友一定要多收藏,让这本的收藏数据冲上去吧!谢谢各位,么么哒O(∩_∩)O~

☆、第二章好心客人

“天煞孤星寡宿命,孤克六亲死八方,天乙贵人若能救,行善积德是良方”——这是秦澜心独行终南山时,偶遇一位山中修行的老道士送她的二十八字命批。
    只可惜,在这之前,她的至亲父母和兄弟已经在一场车祸中全部丧生,“行善积德”也已无法让他们死而复生。
    分别之际,老道士又直言与她有缘,再送她二十八字命批:“异世改命福星照,宜家宜室凤还巢,凶煞四方何所惧,淡然平和恶自消。”
    且不管这老道士所言真假,重活异世有父有母弟妹齐全,就算日子清贫艰辛一些,她也已经十分感谢上苍的垂爱。
    这一世,她定会好好珍惜,再也不会“子欲养而亲不待”,她要做一个好女儿、好姐姐,让她家人过上人人称羡不被欺负的好日子。
    “大丫头,想什么呢?咳咳……”韩氏躺在昏暗的屋内,见大女儿进屋后脱下那身被她称为“工作服”的干净白衣,小心地挂在屋内的竹竿上,又将放在凳子上的蓝底白花的补丁衣服穿好,然后就发起呆来。
    “娘,没什么。咱这百味食肆的名声已经算打出去了,估计晌午来吃面的人会更多,我在想是先熬汤还是先擀面。药您喝了吗?怎么没见大弟和小妹?”秦澜心从食肆进院之后,就看到她爹秦向争坐在轮椅上和自家小弟秦澜瑞摘洗野菜,没瞅见大弟秦澜兵和小妹秦澜悦。
    “喝了!他们两个说是这几日食肆的生意好,咳咳,不能光捡早上人家渔船里的小鱼小虾,怕你熬汤的鱼虾不够,他们就去江边钓鱼捉虾了。大丫头,咳咳,都是我这不中用的娘拖累了你们。”
    韩氏满脸哀戚愁苦,她这病也有好几年了,丈夫又是个双腿残疾的,要不是几个孩子懂事,他们一家人怕是早被逼死了。
    说来她心中也觉得奇怪,以前大丫头是个不爱说话也不爱笑只知道闷头干活的孩子,可自从被丈夫秦向争的两个兄弟和兄弟媳妇逼得卖田卖房落难到这白石码头,因江风受寒大病一场的大女儿好了之后竟像转了性一样。
    “娘,您别这样说!没有爹和娘的生育教养,怎么会有我们四个健健康康的孩子。娘,我已经长大了,以后这个家我来扛,您安心养好身体,就是女儿最大的心愿。”
    虽然现在她家只能租人家的房子住,而且没有房子没有地,就连积蓄也只够给父母抓药的,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秦澜心相信任何难关她都能闯过去。
    女儿温柔的宽慰就像清甜的泉水,让韩氏心里暖暖的,眼泪也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只为女儿这一句话,她也要尽快好起来。
    “你怎么还跟进来了,我不是都和你说了吗,没有面了,要想吃我大姐做的面,等到晌午才有呢!”屋外传来秦澜瑞有些无奈的童声,软软糯糯的,让人听着就忍不住一笑。
    “我家老爷急着赶路,他现在就想吃一碗你家热乎乎的汤面,多少银子都行。老爷,您怎么也跟着进来了?!”屋外陌生人的声音里夹杂着一些急切,虽说话声音大了些,但还在隐忍有礼。
    “哼,多少银子都不行,大姐说晌午有才有,你们快走吧!”这几天拿秦澜心的话当圣旨的秦澜瑞很明显不为所动。
    “瑞儿不得无礼!这位客官,实在是抱歉,咳咳,我家食肆的面已经卖完了,现在擀面还不到时辰,要是早了这面就不够劲道,我家刚开张,也不能砸了自家招牌!”秦向争带着歉意态度温和地解释道。
    而这些话都是秦澜心在面卖完之后对那些没吃上面的客人说过的话,听得多了,秦向争自然也记熟了。
    “吃面不急,老夫看你不良于行,而且时有咳嗽,面色也不佳,老夫是个大夫,给你把把脉吧!”秦澜心跨脚走出屋外的时候,就见一位和蔼可亲的老者走近秦向争。
    “客官,这……”秦向争有些不好意思,自家没让客人吃上面,反倒是客人不介意,还要给他看病。
    “老爷,您又多管闲事了!”陪伴而来的小书童噘着嘴不满地嘟囔了一句。
    “爹,您就让这位好心的客官帮您把把脉吧。”秦澜心大方地微微一笑走近几人,对着老者又是深深施一礼,“老先生,还请麻烦您为我爹看看,实不相瞒,我娘身体也不是很好,不知您能不能再帮她瞧瞧?”
    眼前的老者年岁不小,但眉宇之间带着善意亲近,从他身上还能闻到淡淡的药香味,定是一位悬壶济世的大夫。
    “你这小娘子好不识趣,我家老爷有急事要坐船走呢,要是耽搁了老爷的大事,你担当得起吗!”没吃到热汤面还花费时间看病,小书童后悔带自家老爷亲自来这里了。
    秦澜瑞最听不得别人说他姐姐的坏话,刚想顶上两句,却见秦澜心朝他微微摇了一下头,只得气鼓鼓地低下头不说话。
    倒是秦向争尴尬起来,在老者挨近他的手腕时,赶紧往后躲了躲,说道:“这位好心的客官,我是个粗人,这点儿病痛没事的,还请大夫您给我娘子看看,求求您了!”
    秦向争的一个“求”字让秦澜心心里很不是滋味,但她刚来异世,爹娘又都有病,弟弟妹妹还小,一切都要慢慢来,同时也坚定了她要努力挣钱的决心。
    “这位小哥儿莫生气,佛家常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老先生医者仁心,好心有好报,烦请老先生妙手回春。”这一次,秦澜心屈膝福礼竟是不起,诚意十足却也不卑不亢。
    “好一个‘医者仁心’,那老夫就先给你娘看看!”老者起身一笑,定睛看着秦澜心,这倒真是个妙人儿。
    当老者起身在秦向争的引领下去屋内给韩氏把脉诊病时,秦澜心却拐弯去了食肆。
    她洗净双手,然后掀开面盆用手试了试面的弹性,又看了看陶罐里的油,有了主意。
    秦澜瑞跑进食肆的时候,就看到自家大姐用刀切了一大块面放在小盆里,又把小盆放在一直温热的灶锅里。
    “小弟,去把洗好的野菜拿过来,然后帮我烧火!”不管那位老者能不能为自己的爹娘看病,人家的好心她秦澜心也领了,自然要回报一些。
    秦澜瑞赶紧跑到院子里把洗好的野菜拿到食肆的案板上,然后又帮秦澜心烧火,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二三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帮家人的忙了。
    秦澜心把小盆里饧好的面拿到案板上拍平,又加了一些凉水,将面片卷起来抻拉了六扣,等到水沸之后下锅煮熟,最后捞出来两碗浇上她秘方独制的鱼虾汤,再在上面撒上一些她煮面空隙调好的野菜。
    而等到老者、小书童和秦向争从屋里出来的时候,就看到院子里的小木桌上正摆着两碗热乎乎香喷喷的面。
    “不是说没有面吗?”小书童奇怪极了,但随即又有些不满,觉得刚才那笑起来温柔可亲的小娘子实在是有些虚伪,这是得了好处在讨好他家老爷呢!
    小书童脸上表情心中所想,秦澜心已是猜出了七八分,不过她也不解释,受人恩惠,施之以报,她心里坦荡荡,也管不住别人是如何想她。
    “老先生,我娘如何?”秦澜心自是先关心韩氏的身体。
    ------题外话------
    倾情种田新文,拜请各位朋友一定要多多收藏,让这本的收藏数据冲上去吧!谢谢各位,么么哒O(∩_∩)O~

☆、第三章以面换药

“脾胃虚弱,气血两亏,老夫已经给她针灸过,好好养个一年半载,便没大碍了。”韩氏的病要是放在富贵人家,找个好点的大夫调养,许是早就好了,可放在穷苦劳累人家,难免越拖越糟。
    “多谢老先生,多谢您出手相救,澜心感恩不尽。农家小院也没什么能招待老先生的,还请老先生不弃,吃上这一碗热汤面。”秦澜心没想到古代的医术会这样厉害,或者是她家运气好,遇到了一位医术精湛的大夫,听到韩氏能好,她别提有多高兴了。
    老者也不客气,只是笑着点了一下头,也不嫌弃桌子、板凳脏污就坐了下来。
    这百味食肆的面他来之前吃过半碗,不过送到船上又被江风一吹就凉了,所以他才亲自来食肆想吃完热乎的汤面。
    “这面竟是空心的?”老者惊异地看着被他咬断的长细圆面竟是空心的,而且这面筋韧爽口,柔软光滑,色泽鲜亮,配上鱼香和野菜的嫩香,竟让老者有种莫名的感动。
    这是一碗让人能感受到诚意和满足的空心面。无心而有心,好一个蕙质兰心的姑娘!
    小书童也在老者和秦澜心的示意下颇有些扭捏地拿起筷子吃了起来,只吃了一口,他便再也停不下来,不管这小娘子为人如何,她做出来的面真是世间少有。
    “好吃,真是好吃!”再喝一口鲜香的汤,小书童忍不住翘起了称赞的大拇指,就连心中对秦澜心的不满也消失大半。
    这时,秦澜瑞见那小书童狼吞虎咽的馋样儿,心里别提多得意了,他姐姐做的面可是这世上最好吃的,谁都小瞧不得。
    老者吃的优雅从容,却也吃的心满意足,他不记得有多久了,山珍海味也比不上这农家小院的一碗面让他吃的如此心情酣畅。
    两人吃完之后,秦澜瑞主动拿了碗筷去洗刷,这倒让小书童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而老者看到小家伙的举动,更是满意地点头。
    这一家人虽然日子艰苦,但是儿女懂事、孝顺,实在是难得。
    “姑娘,你这面真是好,鲜,香,滑,劲道,怕是吃了你的面,老夫就再也瞧不上其他食肆酒楼里的面了,呵呵!”老者也毫不吝啬地夸奖起来,笑容就没有停过。
    “老先生谬赞了,不过是农家寻常之物,您喜欢就好!”秦澜心浅笑盈盈地答道,没有丝毫骄傲得意之态。
    “姑娘可是读过书?”老者见秦澜心言语文雅有礼,往来应对与京都的名媛闺秀相比也不差。
    “不曾!不过,娘亲曾教我们姐弟识过一些字。”秦澜心本身是高学历,可身为农家女的她印象中是没有读过书的,只有韩氏教过他们姐弟四个认字,后来日子艰难,连教习的时间也没有了。
    “哦?可真是不像!”见秦澜心不似撒谎,老者又问道,“那这‘百味食肆’的店名是何人所取?又是何寓意?”
    “我知道,我知道!”洗好碗筷的秦澜瑞跑到老者面前急急说道,“这名字是大姐取的,她说:‘人生尝百味,有苦亦有甜,看似登天难,实则是气短’,姐姐还说……”
    “瑞儿……”秦澜心有些无奈地打断自己的小弟,这才五岁的秦澜瑞异常聪明,她说过的话听一遍就能记住,在陌生的外人面前,他有时话真的有些多。
    “你姐姐还说什么了?”老者倒是很有兴趣继续听,而且他意味深长地笑看了秦澜心一眼,倒让秦澜心不好意思地低了低头。
    “姐姐……没说什么了!”秦澜瑞别看年纪小,最会看人脸色说话,而老者也没有再继续追问。
    “石砚,把面钱给人家!”老者又是呵呵一笑起身,今天遇到的这一家子人倒是分外有趣,从京都回来之时,他倒可以在白石码头多住两天。
    “老人家,这可使不得!”秦向争刚才一直没有答话,他嘴笨也不知道说什么,这会儿见老者要给饭钱,赶紧拒绝道。
    “老先生,您要是如此见外,那这为我娘治病的诊金也是要给您的!”秦澜心当然不会收饭钱,人家能为韩氏看病她就已经万分感谢了。
    “哈哈哈,老夫不过是举手之劳,倒是姑娘你这两碗面费了不少心思吧!真要算起来,是老夫赚到了。这样,老夫这里有一瓶补气血脾胃的药丸,你每日为你娘服下一颗,药吃完病也就好了,这还有一颗治疗风寒之症的药丸,也送给你吧。作为交换,下次老夫再路经白石码头的时候,你可要免费请我吃面。”老者从怀里掏出两个小瓶递给秦澜心,看得小书童石砚睁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惊讶地看着老者。
    “老先生,您的这份恩情澜心记下了,无论您什么时候来,澜心定让您吃上一碗热汤面!”秦澜心也不矫情,对于她来说,秦向争和韩氏的身体最重要,不管这药效如何,她都心怀感激地收下了。
    “老人家,谢谢您!”秦向争也是真心地道谢,这么多年他从别人那里得到的善意和尊重不多,但今日老者给予他的,他这辈子都不会忘。
    “老爷爷,谢谢您!”秦澜瑞也懂事地道谢。
    “哈哈,好好好!老夫我今日不虚此行,咱们后会有期!”说完,老者在小书童陪同下离开了。
    老者走后,秦澜心赶紧去屋里询问韩氏感觉如何,韩氏说自从老者给她针灸之后,原本沉重难受的身体轻了不少,竟如缠病去了大半。
    听到这个消息,秦澜心开心不已,看来那老者的确医术不错,就赶紧又喂韩氏吃了一粒药丸,另外也让秦向争把治疗风寒之症的药丸服下。
    接着,秦澜心就开始去食肆擀面、煮面,中午食肆最忙的时候到了。
    而外出钓鱼捉虾的秦澜兵和秦澜悦也回来了,他们收获也不少,两条大鱼,十几只虾,足够秦澜心明日再熬一大锅汤了。
    腰酸背痛地忙完了晌午,又接着为晚上准备,姐弟四个直到繁星满天才关上食肆的门回到韩氏和秦向争睡觉的屋子。
    “姐,快数数咱们今日赚了多少银子?”秦澜悦这几天最高兴的事情就是晚上一家人围坐在床上数一天赚了多少铜钱。
    ------题外话------
    收藏,收藏,拜托大家一定要收藏,多谢了!~(>_<)~

☆、第四章小弟打架

秦澜心将装钱的小木盒子反手一倒,“哗啦啦”的铜钱声喜得秦家人眉开眼笑,这十日来要是没有“百味食肆”支撑着,他们一家人就只有去要饭了,哪还能有屋遮雨,有衣蔽体。
    “一个、两个、三个、四个……”小财迷秦澜悦跪坐在韩氏身边,眼睛贼亮亮地,兴奋而又仔细地慢慢数着那些都已经泛着黑污的铜钱。
    “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秦澜瑞数的比较快,而且声音也比秦澜悦大些。
    “小弟,你别跟着瞎数,我都忘了自己数了几个拉!”因着秦澜瑞的“捣乱”,秦澜悦又重新开始数。
    韩氏笑着点了一下二女儿的额头,这丫头每天不把挣的银钱数个七八遍,她是睡不着的。
    “大姐,一共赚了多少?”当秦澜悦、秦澜瑞由韩氏陪着数铜钱的时候,秦向争和秦澜兵在床旁边放着油灯的桌子上看着秦澜心算账。
    秦家是买不起纸笔的,秦澜心就让秦澜兵给她找了块木板当纸,用烧黑的炭条做笔,在上面写写画画起来。
    “爹娘带着咱们来到白石码头时身上一共只有二两五百文银钱,为给我看病吃药花去了一两银子,租这个房子是一月二百文,食肆开张之前咱们家吃饭、买粮食调料和锅碗瓢盆案板刀具桌椅板凳之类的,又花去了一两三百文,杂粮粗面是十文钱一斤,当初买了一百斤,鱼虾和野菜不用花钱,因粗面中加入捣碎的鱼肉,一斤粗面可以擀出两斤面条,做成十大碗两文钱一碗的面条卖出,现在粗面已经没有了,大弟,你算算咱们这十日一共赚了多少银子?”秦澜心没有回答秦澜兵的问题,反而把这个问题抛给了他。
    从现在开始,她不但要让一家人过上越来越好的生活,也要开始着手教导自己的弟弟妹妹,不说让他们出人头地和多富贵精明,但也绝不能让他们日后被人欺了去。
    不只是秦澜兵一愣,就是秦向争、韩氏、秦澜瑞和秦澜悦也都愣住了,继而都开始冥思苦想起来,照秦澜心这样说,这十日家里到底赚了多少银钱呢?
    又过了十日,百味食肆的名声就连内渔巷的很多人也开始有所耳闻,但因着外渔巷的名声不好又是别人眼中低贱人的所在,因此有心想要吃上一碗汤面的也都作罢了。
    这天卖完晌午面,秦澜心得空能休息一会儿,自从那日老者给韩氏针灸之后又送了药丸,再加上秦澜心的悉心照料,韩氏竟是已经能下床走几步了,秦向争在吃完治疗风寒药丸的第二天就好了。
    爹娘身体渐好,秦家姐弟四人干活也更有劲了,小院子里的笑声也多了起来。
    “瑞儿,你这是怎么了?是不是和人打架了?”韩氏正坐在暖洋洋的院中洗着野菜,就看到小儿子灰头土脸地带着伤进了门。
    秦澜心更是快步走到他跟前,仔细地查看着秦澜瑞脸上和手臂上的伤痕,心疼地问道:“小弟,快告诉姐姐,这些伤是怎么回事?”
    秦澜瑞虽然顽皮一些,但他心性善良也懂忍让,不可能莽撞地和人打架,见他眼圈红红,定是受了委屈。
    都说“穷山恶水出刁民”,这外渔巷里住着的人家有热情善良之辈,但也不乏手段卑劣、恶毒霸道之人,秦家这段日子在外渔巷是最打眼的一家人,难免会被人嫉恨上。
    “小弟,你被人打了,告诉大哥,大哥帮你揍他!”秦澜兵拿着鱼篓,秦澜悦推着秦向争也回来了,三个人见到秦澜瑞受了伤,也都赶紧围了上来。
    秦澜兵别看今年才十一岁,但是个头早就超过了比他大一岁的秦澜心,因这段日子家中生活好了些,他吃的也滋润,长得是越发魁梧英俊,虎目一瞪还是很有威慑力的。
    “敢欺负我弟弟,小弟告诉我是谁家的混小子,二姐打断他的腿!”秦澜悦也是个小辣椒,以前在老家被两个叔叔家的孩子欺负的时候,都是她挺身而出。
    “就你能耐!咱们刚来这外渔巷,还是不要招惹是非,忍一忍就过去了。瑞儿,以后见到那些欺负你的人,躲远一些就是!”韩氏先是瞪了一眼二女儿,然后又叹了一口气说道。
    韩氏的性子秦澜心这些天也摸透了一些,不过韩氏教育子女的方式她却并不赞同,也不希望弟弟妹妹被教成软弱可欺的性子。
    “娘说的也没错,不过一味忍让只能让别人得寸进尺地欺负咱们。大弟、小弟、小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