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医行大唐-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淑妃让田内侍来看望侍中。”陈墨也不多言,他上前想要拉起郑鼎。

郑鼎侧了一下身体,并没有起身:“见过监卿。”

“淑妃让鄙人问候侍中,希望侍中。。。早些康复。”田焕其实早已经知道这种情况,他来过几次,孟淑妃几次赐御药都是和他亲自送过来。

陈墨也不管田焕了,他蹲下身搭上郑从谠的脉搏。脉象很弱很弱,陈墨也无法判断郑从谠是否还能够从这种昏迷中醒来。

田焕并没有逗留太多长时间,静等陈墨把过脉,两人出了郑从谠的屋子。

“回去吧,我在这里就好。。。”

田焕躬身一礼:“辛苦待诏了。”

这种情况也不知道说什么,田焕留下几句安慰的话,随后离去。

陈墨重新回到官员中,郑从谠的时间不多了,一阵悲凉浮上他的心头。

静静等待中,也不知多久,一名老仆快步跑了出来:“观察,侍中醒了,让观察赶紧过去。”

陈墨立刻起身,最后的时间终于还是来临了。

屋内,所有的人都站起了身,陈墨进屋就赶紧挤到前面。

郑从谠的脸色泛着一丝微微的潮红,陈墨一阵揪心,回光返照也将是永别的时刻。

“子涵。。。留下,其他都给我出去。。。”

所有的家人都愣了一下,随后看看郑从谠,慢慢转过身而去。

郑从谠的眼睛露出一丝严厉,这个眼神陈墨是那样熟悉,他扭过头:“辅臣兄。。。去吧。”

没有出屋,郑鼎无奈的噙着泪看着郑从谠:“父亲。。。”

“出去!”郑从谠的眼神愈加严厉,的意思很明显,他不会把自己最后的时间留给家人,他要留给了这个国家。

心中刺痛的再次看了一眼老父,郑鼎猛的扭过了头。

“朱全忠。。。李克用,还有。。。那个宋文通(李茂贞)都不是什么。。。子涵你。。。给老夫一句承诺。。。左将军永远是大唐的左将军。。。我知道你做得到。。。让老夫瞑目。。。。。。”

眼泪无声而下,哪怕就是临走,这位可敬的老人仍旧在为这个国家考虑,他的心永远属于国家,陈墨哽咽了:“左睿会永远是大唐的左睿,天成军永远是大唐的天成军。。。。。。”

光启三年秋,九月初九日,大唐侍中郑从谠离世。

一个国家柱石里去,整个京师处于一阵悲痛之中,静难军、保大军将旗束白幡以奠。

消息传到凤翔,光启帝亲自带领文武百官祭奠,恤典加祭,入祀贤良祠,赐谥文忠。

222定心丸

郑从谠的离世没有阻挡朱全忠的脚步,就像他临终前担心的那样,朱全忠继续自己扩张的脚步。

河南道的胜利,秦宗权的严重被削弱是一个催化剂,朱全忠现在想兼并兖、郓二州了。昔日,朱瑄兄弟曾破蔡救汴,有功于已,朱全忠攻之师出兵无名。

但枭雄就是枭雄,想成就霸业借口总会有,没有也可以无中生有。于是朱全忠诬称朱瑄招诱宣武军士,写信责骂。反目成仇,立刻就对付自己的恩人让朱瑄恼羞成怒,他也不是什么善类,立即复信出言不逊。朱全忠于是遣朱珍、葛从周领兵袭曹州。

光启三年八月中旬的时候,曹州城破,杀刺史丘弘礼。宣武军又攻濮州,与兖、郓兵战于曹州乘氏县东北之刘桥,杀兖、郓军数万人,朱瑄、朱瑾兄弟仅以身免,朱全忠与朱瑄兄弟的同盟自此彻底破裂。

没有了郑从谠,陈墨很失落,这位老人给他留下了太多的记忆,也给了他足够的支持。

深秋的太极宫除了感觉有些冷清,依旧美丽,亭台楼榭,各种景致依然透着美不胜收的余韵。

一群小丫头今天入宫来看望孟淑妃了,陈墨自然在列。

小丫头们不知愁,山呼海啸般在假山亭榭中穿梭嬉戏,陈墨和孟淑妃则是静静坐在石亭中。石亭被已经转红的爬藤植物遮盖着大部分,让坐在其中的两人显得有些神秘。

“大郎,陛下为什么还不回来?”

消息不断。可孟淑妃一直在担心皇帝的身体,同时他也不明白皇帝车驾为什么就这样停在凤翔。这个问题孟淑妃猜不出,失去了一个主心骨一样的老侍中。她只能询问无所不能的陈墨了。

“陛下有陛下的考虑,诸位臣公都在身边,想来是有原因,微臣无法探之其详。”陈墨曾经用修缮宫殿拖住皇帝的脚步,可他想不到的是,宫殿已经基本修缮完毕,凤翔也安定下来。皇帝却仍旧停留在凤翔,并没有回来的意思。

想改变历史的轨迹有时候很容易,有时候很难。陈墨现在发现自己仍旧改变不了皇帝的脚步。没有皇帝这杆大旗,有些事情并不好做,比如陈墨要自己发展,指望不上其他节镇;一些政令无法执行;各地较弱的节镇也会和朝廷疏远。不上交赋税不说。也会被其他强藩收归己有。这林林总总,也是没办法,陈墨鞭长莫及。

“鄜州那里怎么样?”孟淑妃也知道陈墨左右不了皇帝的行程,她干脆越过这个话题说起了刚刚占据的地盘。

陈墨欠了一下身:“大将军做得很好,保大军境内很安定,民生无忧,陛下已经同意大将军兼任保大军节度使,任命应该就要到了。”

“那就好。大郎对河中怎么看?”这是孟淑妃意料之中的回答,有陈墨在。加上强大的军队,左睿治理两镇之地应该不难,她接着就问起了河中。

这明显是试探,孟淑妃对陈墨放心但不代表对左睿也这样放心。左睿迅速的崛起,顷刻间就拥有了两个节度使的地盘,孟淑妃是害怕左睿成为另一个朱全忠。

陈墨明白孟淑妃的担心,他立刻回应:“河中富庶,是一个焦点之地,大将军的意思是现在取河中并不合适,会引起李克用的强烈不满。大将军不想与李克用全线作战,他的意思是留着河中作为屏障,以观后效。”

左睿取河中自然没有问题,不过留着河中是一个最好的选择,河中紧邻着河东,取了河中肯定会刺激到李克用。稳固两个镇慢慢谋求发展以对抗李克用和雄心勃勃的朱全忠,策略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左睿需要时间消化两镇之地,京师没有皇帝在,这已经是很大的胜利,不能再继续扩展地盘了,否则会消化不良。

“河中是要地,谨慎些也好,但愿陛下能够早点回来,也好控制着天下乱局。”点点头,孟淑妃认可了陈墨的解释。

陈墨无言,他不想也不敢打击孟淑妃。这位光启皇帝不回京可能还好一些,他回来恐怕会更乱,一个两次被追的狼狈逃窜,总也无法改变自己执政理念,记不住教训的皇帝能干什么?

不过。。。也快了,陈墨知道有一个巨大的契机在等着自己,他干脆决定给孟淑妃下了一个定心丸。

“有一件事还要禀告淑妃,请淑妃应允。”

“大郎做事素来稳重,这是何事如此郑重?”

陈墨这次站起了身:“启禀淑妃,左老将军年迈体弱,也一直有病在身,子午关属山中阴寒之地,这马上就要入冬,对身体不利。左老将军的意思是想迁来京师居住,请淑妃应允。”

这次,孟淑妃站了起来。

“老将军。。。一生为国,正应该来京师被朝廷奉养,本宫。。。本宫亲自派人去接。”

这是基本的政治常识,孟淑妃知道左睿的家人要来京师居住意味着什么,这哪里是左盱的意思,明显是陈墨的安排,就是为了让朝廷放心。

看着激动万分的孟淑妃,陈墨点头:“我也亲自去一趟,那就麻烦淑妃安排一下。”

。。。。。。

。。。。。。

萧瑟的深秋,左盱一家被迎进了京师。

陈墨居住的大宅彻底热闹起来,孟淑妃本来想给老两口重新安排一个更好的住处,可左盱老两口哪里肯放弃享受这个天伦之乐的机会。在接受了孟淑妃一大批赏赐之后,果断搬进了热热闹闹的大宅中。

欣慰的不仅是孟淑妃,还有人很兴奋。小汐无疑是最兴奋的一个,能够在父母身边。还有陈墨相伴,这无疑是一种异常幸福的生活。

心情不错,陈墨继续着就自己脚步。

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太医署新建的一整排瓦房中,几名学生在忙碌着。

“一会陈医师要施展洗涤五脏之术,也不知道让不让我们旁观?”这是一间里外套间结构的手术室,陈墨刚刚建起来的,这些太医署的学生正在进行最后消毒工作。

手术室内是一种全新的布局,手术台很高,各种室内器物也是从来没有接触过。泼洒和消毒工作做得很仔细,几名学生无疑对陈墨充满敬仰。这些器物是陈医师的杰作,充满着神秘感。都学过理论知识。有的还曾经做过陈墨的助手,不过这是第一次使用这间手术室,也是陈墨最近第一次要施展自己割皮解肌,破开五脏的手术。让这些学子们无比向往。

“听说有些军中医官要观摩。助手由陈医生自己挑选。”这个机会难得,一名学生一边说,他眼中的向往之情流露出来。

太医署的学子们没有人会称呼陈墨的其他官衔,这个太医署医师是他们的骄傲,也是太医署的骄傲。

在几名学子准备完毕,正在向往自己能不能上手术的时候,外面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

“准备好了吗?”陈墨的声音在外面传进来。

“准备好了!”几名学生赶紧出屋齐声回答。

陈墨身边跟来的人很多,有太医署的学子。也有军中的医官,这次陈墨要亲自言传身受。

“你们几个就不要离开了。换衣服吧。”陈墨对几人看来很满意,一边说,他扭过头:“手术室太小,大家都想进去观摩,不过不能去太多的人,你。。。你。。。你们几个跟我进去。”

。。。。。。

。。。。。。

“这种疾病叫做阑尾炎,典型症状是右下腹疼痛,呈阵发性或持续性胀痛和钝痛,会有压痛和反跳痛。。。在判断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认真,根据各种症状的综合情况来判断,不可出现误诊。。。手术体征出现,诊断失误就等于完全性的医疗事故。。。。。。”

病人是一名士兵,陈墨正好借这次机会让学生们实践一下,也利用一下自己新建的手术室。

医疗的进步离不开基础的学习,也离不开实践,陈墨的言传身教可谓认真而仔细,普及自己的外科技艺是他的责任。一个人的力量有限,陈墨的愿望是教授大量实用型的学生,让整个大唐呈现一个不同的医学时代。

陈墨建起了十座手术室,当然,这是一个和某些时代不一样手术室,条件有限,手术成功率要低上很多,不过已经相当不错。有巨大财力的支持,陈墨正在向自己的目标走去。

无论是神秘还是神奇,陈墨无疑对这些学子有着充足的诱惑力。他需要的就是这种氛围,学子们士气高涨,那些基础知识已经不能满足他们,他们急需进一步的提高,陈墨那个目标好像并不遥远。

阑尾炎对于陈墨来说是一个很简单的手术,这个手术当然也有风险,不过对陈墨来说,失败也不会于什么后续麻烦。他需要做的是抗感染,预防这名士兵的腹腔感染才是最重要的工作。

手术很快,也很成功,一个时辰不到陈墨出了手术室。

很顺利,陈墨对自己很满意:“那个丁五,你过来。”

“书记,什么事。”一直在外面的牙兵首领丁五听到陈墨召唤赶忙跑了过来。

“我记得你的包皮有些长,今天就一并解决了吧!”

我是包皮过长,可这大庭广众之下。。。丁五差一点要找地缝钻进去了,后悔的肠子都青了,他没想到让陈墨看看病会有这样的危险后果。

“包皮过长会影响你的性福,为了你的性福,本观察决定今天就给你解决了它,让你将来有一个性福的美好生活,来吧,就现在!”

陈墨的表情很正常,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但这话听着让人直打冷颤。

丁五悲剧的一句话也不敢说,心中却在大喊:“你给我做了可以,能不这样嚷嚷吗?”

“我记得陈医师说过,包皮过长不利于。。。一个小小手术就能解决,陈医师赶紧师范吧。”一名学生这时候站了出来,他记得陈墨上过一个这样的课,尽管时间不长,但给人的记忆很深刻。

“看到了吗?学生们都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吗,今天就给众人做一次示范好了。”

陈墨的话听着越来越难受,丁五要哭了,拿自己做实验,还要用jj做展览品,太悲剧了!

可是。。。陈墨的话丁五不敢违背,低着头,他什么话也不敢说,只剩下满脸通红。

223我爱你们

。。。。。。

。。。。。。

医学的改良和灌溉系统一样,需要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陈墨做的有板有眼,而且风生水起。

在这种努力中,冬天来了。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春秋时代,聪明的华夏先人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

冬至要驱除寒冷,“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也就是说,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和新年一样重要。

和后世不同的是,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就出现在冬至。大唐的冬至节要祭祖,要举行家庭聚餐。

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场流行互贺的“拜冬”礼俗。

这个节日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所以,放了假的陈墨和自己的一帮兄弟出现在了子午村。

祭拜天地,上坟是陈墨的第一项工作。随后带着礼物串门,很多亲友不能因为地位的改变而生疏。常年跟着自己,这些手下弟兄们也不容易,虽然都有薪水。总要表示一下。

回到家,已经是午时。

饭菜齐备,老两口就等着陈墨了。

子午村内不用担心安全,除了门外有几个牙兵守卫,手下人都去了军营,展青也回了老家,这是陈墨这近来第一次单独面对父母。

尽管有着一个不一样的灵魂。可这两位老人给了自己太多的爱和关怀,那种血脉相连的感觉总是缠绕着陈墨。

突然,陈墨发现父母头上的白发增多了。

“阿爹。阿娘,我爱你们。。。。。。”

这话能听懂,可是,太突兀。太奇怪了。六娘看着陈墨:“大郎今天怎么了?你是不是最近身体不适?”

“没什么阿娘,我就是想说出来,说出我有多爱你们。”

“傻孩子,你不说阿爹和阿娘就不知道?京师那么多事情要做,还要顾及阿睿的作战,大郎还总是抽时间回来,我们都明白。。。其实,只要你过得好就行。有小汐和冰儿她们在身边,有那么多护卫。阿爹和阿娘很放心。”

其实。。。哪里放心。陈墨几次身陷险境,这些两位老人都知道。军中作战的凶险也知道,京师的明争暗斗同样知道,只是二老不愿意提起罢了。

。。。。。。

。。。。。。

回到京师,已经是寒风阵阵。

不知不觉中,一个新年竟然距离又不远了。

陈墨的生活依旧忙碌,但却是陷入一个幸福的忙碌中。左盱老两口是一个催化剂,让这个家中充满了欢笑,因为他们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享受这种生活,这让他们更能感觉到年轻的那种美好。

没有皇帝在,没有诸位高官,这个京师好像没有什么两样。生活要继续,街头依旧繁华,小商贩们推销着自己的货物,各色人在不停穿梭,门面的牌幡迎风招展,谁都在忙碌着自己的生活,享受着这难得战后平静。

这是陈墨第一次陪着左盱老两口上街,繁闹的街头充满着生活气息,也让老两口一直露着慈祥的笑容。

“没在京师街头闲逛很久了!”

左盱很感慨,因为这是他第二次带着妻子逛京城。第一次遥远的左睿那时候还没有出生,那时候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牙兵,是心中充满向往,带着新婚妻子第一次进入繁华的京师。

“我记得当时你给我买了一个手镯,还犹豫了很久。”

“那也是我的一片心意,买了那个手镯只剩下一顿饭钱,连住邸舍的钱都没有,后来没办法住在了大将军的门房里。再后来。。。送你回老家我还是借的钱,我也不容易啊!”老伴在揭短,左盱笑了。

想起当时的情景的确感慨万分,没有钱,也没有房子住。自己在军中闯荡,让妻子在老家住了很多年。直到小汐出生后才有了改观,不过在老家的新房他也没住上,因为那时候吐蕃入侵河西,左盱正随着张造征战在河西。也正是在那次彻底削弱吐蕃的大战中,勇猛的左盱熬成了一名小军官。

这是幸福的老两口,儿子成了名声显赫的大将军,还有陈墨这么一个能干的未来女婿,还能求什么?

悠然的漫步,除了比较熙攘,长安城的治安看起来非常好。起码比皇帝在的时候好多了,军管加上对坊丁的严格要求,整个长安城的秩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除了偶尔发生唐人的习惯性打架斗殴,几乎没有刑事案,整个城区都有士兵严防死守,犯了事想跑都没得跑,谁也怕被天成军士兵直接砍死。

什么事都不是绝对,也就在一行人说说笑笑的悠然中,前面突然传来一阵叫喊声。

“去看看怎么回事?”

陈墨的话音刚落,没等身穿便装的牙兵行动,在前面负责警戒的士兵已经跑回来。

“是太医署的学生,和街上的一个药铺有了纠纷,那家药铺的人好像有些来头,很嚣张。”

陈墨皱了皱眉,他瞬间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为了锻炼太医署的学生,陈墨每个月都会让他们上街和去乡下义诊。碰到贫苦的人,这些学生总是秉承陈墨的爱心泛滥,因为陈墨有钱,看病不要钱,施药成为了一种习惯。这些学生一定是触动了药铺的利益,否则也不会有人在这种环境下和太医署发生冲突。

“去看看吧。”

陈墨的话音一落,丁五迈着别扭的步子挡在了前面:“大郎还是算了,些许小事,让别人去管吧。”

还没有好彻底,这个丁五就一定要跟出来,当然阻止也是为了陈墨和众人的安全。

“那就清理一下街头,我随后再过去。”碰到了总要管,不伤了和气最好,好不容易恢复过来,陈墨怕到时候士兵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

现在的京师是陈墨的地盘,一切都是他说了算,牙兵出去不久,一队士兵火速在街头开始了清理工作。其实很简单,除了发生争执的双方,其他人等全部赶走。

224被洗脑的儿子

这是一处位置不错的门面,占据了街面的两间,门面上还有一个醒目的永安堂的大字牌匾。

永安街在京师这个地方属于繁华所在,距离皇城不算远,一般达官贵人都喜欢在这里逛一逛。能够在这里有这样两间门面,这家药铺的主人看来也不是什么普通人物。

“陈医师,这家药铺的人把我们的义诊摊子给掀了,还口出不逊。。。。。。”

几名太医署的学生看到陈墨过来,其中一个名叫宫显的人,跑过来就和陈墨诉起了苦。

药铺前有三个下人打扮的壮年人,三人站在药铺门前冷冷的看着几名学生给陈墨汇报,面对人多势众的陈墨等人,并没有什么害怕的神情,只是在冷冷的旁观。

这事情没什么对错,太医署的学生免费给百姓看病属于义举。而作为靠诊病卖药的药铺也没有错,人总要生存。陈墨可以理解,这不算什么棘手的事情,只是看样子这家药铺的主人有些霸道。

“你们几个把东西收拾一下。”吩咐过几名学生,和左盱老两口与小丫头们交代一番,陈墨上前两步:“把你们的主家叫出来,我来处理此事。”

一名壮汉看了看陈墨,看这样子不是一般人,大汉扭头去了药铺里面。

陈墨皱了皱眉,这家药铺的下人如此没礼貌让他感觉很不舒服,想来主家也是习惯了这种做派。

不久,一名身穿锦袍的老者在药铺中走了出来。

“这位是陈医师?陈墨没穿官服。但一身衣服一看就不是一般人,这位老者倒是很有礼貌,他向陈墨拱手一礼。

“老丈请了。请问可是这家药铺的主人?”陈墨一边问一边回礼。

“小老儿白敬业见过陈医师。”

“有什么话好好说吗,今天的事情可能学生做的不对,请老丈海涵!”陈墨没有自报家门,报出来好像有仗势欺人的意思,所以他直接奔向了今天的问题。

名叫白敬业老者可能也没意识到,这位陈医师就是名声响彻整个大唐的陈墨,他再次施礼:“陈医师可否里面说话?”

“老丈请。”陈墨没有犹豫。

“陈医师请。”

哪怕是有几名大汉陈墨也不怕什么。一家药铺的主人再有势力,在自己面前也不够看,他直接随老者进入了药铺的门面。

还没进入。一股熟悉的味道就扑面而来。药铺中很宽敞明亮,迎面就是古色古香的药柜和柜台,几名伙计站在柜台后面,右侧贴着窗户是两个案几。案几旁放着坐榻。显然诊病抓药都在这里。

老者向三名跟进来的大汉一挥手,三名大汉在柜台的后面绕过去,随后消失了。

陈墨并没有就坐,他毫不见外的在药铺中转了起来。这家药铺一看就很专业,再往里好像是治疗室之类的所在,各种器具很齐全。这个药铺比自己家的强多了,京师和乡下对比起来果然差距明显。

老者并没有继续招呼陈墨,他只是静静的看着陈墨观赏自己的药铺。

行家一看就知道。走马观花一番,陈墨回过身:“不错的药铺。很专业,在这京师恐怕也是首屈一指的!”

“陈医师过誉了,小老儿只是秉承祖业,几世行医轻车熟路而已。”白敬业再次一拱手。

“有这样的药铺和医坊也是百姓之富,尽管有诊金的不同,可我们的目标都是为了济世救人。今天的事情其实没什么,学生们年轻,可能有不对的地方,还请老丈海涵。”

老者愣了一下,他没想到人多势众,气势汹汹而来的陈墨会说出这样的话。

“陈医师。。。下人们不懂事,冲撞了太医署的诸位学子,小老儿在这里赔罪了!”

几句话就化解了那种对抗情绪,陈墨宛然一笑:“白老也应该是一名医生了,鄙人也是世代行医出身,其实我们都理解民众的疾苦,看病不容易,作为医者也要吃饭,所以此次没什么对错,以后互相之间多多体谅就好。”

“那是,那是,还是陈医师说得对,小老儿以后一定注意,都是为了治病救人。。。。。。”

“不若这样吧!”陈墨知道这样的一个药铺其实维持起来并不容易,环境不同需要就不同,京师毕竟不是乡下,达官显贵和有身份的人不会让义诊的学生诊病。不同的需求而已,陈墨已经想到了解决办法:“以后呢,有坊医的街道学生们就不进行义诊了,去其他街道,贫苦人多跑几步也没什么,这样就不会有冲突,白老看如何?”

“还是陈医师大人大量,这件事也是小老儿的不对,没有阻止下人,请多多海涵!”

老者想不到陈墨如此通情达理,今天的事件,当时也是因为那些太医署的学生距离自己的药铺很近才有了这次冲突。太医署学生们的义诊其实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毕竟面对患者的层面不同,义诊并不会严重影响到药铺的生意,只是这次有些特殊才会有这样的事发生。既然陈墨做出了合理的安排,白敬业赶紧也做出了回应。

“有什么事情白老可以到太医署找我,可以探讨一下医术上的问题。”

陈墨一语双关,这等于立刻就要告辞,白敬业赶紧挽留:“还没有上茶,陈医师稍坐片刻。”

“鄙人还有事情,就不再坐了,告辞!”外面有很多人等着自己,陈墨不想耽搁。

“陈医师记得有空来坐,恕不远送。”

“白老留步。”

陈墨前呼后拥的走了,这时候白敬业才想起来。这位彬彬有礼的陈医师好像很有权势,而且连名字也没留下,这让他有些茫然。

“阿爹。”

儿子的到来让白敬业回过神。他看向眼前的年轻人:“你也是太医署的人,这个陈医师是哪一个?好像很不简单?”

“是陈墨。”

“。。。。。。”

白敬业愕然,他想不到如此温文尔雅,谈吐有理有据的太医署医师竟然是陈墨。

“观军不是说这个陈墨嚣张无礼,一副丑恶嘴脸吗?这不对啊。。。”

“阿爹,这没什么不对,陈墨只是表面看着谈吐不凡。这幅谦谦君子模样只是外在。阿爹难道不知道在他指挥下天成军杀了多少人,有多少人流离失所,这种大度只是给人表面看的罢了!”赫然是陈墨的同学兼同事白广生。他可对陈墨没好感,因此,也一直没有回太医署,这次冲突他也没有出面来管。

白敬业轻轻摇头。这个儿子有些偏激了。立场不同而已,他只是站在了宦官的立场在考虑问题。陈墨是很揽权,但杨家和王家不是在做同样的事情吗?杀人,要看杀的是谁?叛贼不该杀吗?他们的地盘不该收回来吗?陈墨和天成军控制京师给百姓带来了好处,还击败了敌人,给朝廷取得了两镇之地,这种功劳有几个人能比?

陈墨比杨家做的肯定要好得多,杨家人如果掌权绝对做不到陈墨这样。无论民事还是军事,他们和陈墨根本不是一个级别。陈墨的运筹帷幄他们连脚后跟都跟不上。京师的安定是百姓的福气,这样。。。其实挺好。

“二郎你认为陈观察做错了吗?”白敬业可不是一个普通人,作为前任枢密使的侄子,作为一个久经风雨的过来人,他比儿子要看的远得多,不知不觉中,已经对陈墨用上了敬语。

白广生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从来不把人看在眼里的父亲好像对陈墨充满尊敬。他没有回答父亲的提问,而是说起了陈墨的其他问题:“阿爹,陈墨就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在刚刚进入太医署的时候就已经有所表露,后来机缘巧合与太医署令和左大将军结缘,才有了今日。现在掌控京师,这才是他的野心所在。”

“机缘巧合?”白敬业看着有些傲气的儿子:“机缘巧合能够收复京师杀掉朱玫?能够击败王行瑜?能够取得潼谷关大胜?能够拿下静难军和保大军的地盘?能够压得观军动都不敢动?能够让强大的河东军只敢观望。。。。。。”

这是大实话,一连串的问号问住了白广生。

白敬业是一个倨傲的人,但绝不是死板的人:“能够名扬天下就有名扬天下的本领!陈观察绝非常人可及,这京畿之地何时如此安宁过?百姓何时得到过这样的温饱?淑妃为什么如此信任陈观察?”白敬业看着儿子,该是时候让他有些改变了,养尊处优的年轻人被一些事情和固定思维束缚住不是好事。

“阿爹,就算陈墨有能力,他一个太医署医师凭什么掌控京师权柄,他有什么资格?”白广生可不服气,他钦佩陈墨的医术,但不代表认同陈墨的为人。

“那谁有资格掌控京师?观军能够比陈观察做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