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医行大唐-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屯田郎中、员外郎掌天下屯田之政令。虞部郎中、员外郎掌天下虞衡、山泽之事,而辨其时禁。水部郎中、员外郎掌天下川渎、陂池之政令。以导达沟洫,堰决河渠。工部主事三人。屯田主事二人,虞部主事二人,水部主事二人。

这位刘主事名刘恒,字子恒,三十余岁。这个工部主事的官职实际上小的比芝麻还小,从九品上。

京师没人,尤其是没有善于管理河渠工程的官员,这是一个很悲剧的开始,这位工部主事是唯一能够给陈墨提供帮助的工部官员。这唯一的人才还是刚刚在郑从谠那里拜年结识,能力如何还是一个未知数。

刘恒个字很矮,足足比陈墨矮了一个头,身材矮胖,小鼻子小眼睛配着鼠须。其貌不扬的相貌,总给人有些猥琐的印象,也怪不得三十多岁了也升不上去。

“刘主事家是哪里人士?”宾主落座,陈墨用了一个很温和的开始,其实他早就知道刘恒的籍贯。

“下官祖籍鄂州。”刘恒的姿态很从容,和他猥琐的形象有些不符。

“刘主事对农事和灌溉之事可否熟知?”陈墨也没得选,他直入主题。

“下官家中世代务农,对这些还是熟悉的,听闻待诏要改良沟渠以促农事,下官自认可以帮上忙,对水部之事也知之甚详。”鄂州可是后世的湖北,是华夏最大的产粮区之一。作为鄂州人的刘恒怎么会对这些不熟悉,他一双不大的眼睛焕发出神采,立刻迎身而上。

陈墨要干的事情在官员中已经传开,这位工部主事刘恒显然是看到了机会。

很需要这种态度,陈墨只是不太了解刘恒的能力,这需要进一步的了解:“若是改良灌溉,刘主事认为该如何着手?”

“京畿之地与南方不同,南地本就沟渠纵横,不缺水,这京畿之地想要进行达到理想的灌溉就必须疏通沟渠,那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另外灌溉工具也要改良,下官认为南地的轮式的筒车可以用在河渠,可以人力和畜力大小兼济;另外农具,耕牛也不能缺少,这样就可以保证灌溉,加上乡间互助,只要不适逢大旱,完全可以保证农人的丰收。”

总归是小农经济时代,陈墨无法改变本质。刘恒说的很简单,但很符合这个时代。

“若现在动手实施,刘主事认为需要多长时间?如何具体实施?”

“若钱粮足够,整个京畿之地的灌溉改良要看如何实施,下官有一个点子,不知待诏有没有兴趣?”

“噢。。。”陈墨来了兴趣,看来这位看似猥琐的刘主事有两把刷子:“愿闻其详!”

“若钱粮足够,待诏可以派官吏到民间发动士绅大户,他们对改良灌溉是欢迎的,只要把钱粮给那些大户掌握,然后组织村民扩宽疏通沟渠即可。官员只负责监督钱粮的度支情况,虽然难免被侵吞一些,可实施的速度会加快数倍不止,就看待诏能不能够真正把钱粮到位了!”

人才啊!这是全民总动员啊!

人不可貌相,这位刘主事可不是像他的面相那么不堪。陈墨确信了,一个出身卑微的人,他比什么读书世家的名人士子和官员更了解农事的本质。这位刘主事就是典型代表。士绅是民间最好的一股力量,他们的带动无疑更具有说服力。

钱粮够不够陈墨不知道,但国库必须基本清空,不能留给别人挥霍。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总归会给农民带来好处,陈墨立刻道:“不知刘主事愿不愿意和鄙人共事?我们就按照刘主事的策略行事如何?淑妃和侍中那里会有一个新的任命,刘主事暂任水部郎中怎么样?”

拉拢住再说吧。陈墨太期待了,刘恒可是一个意外之喜。

“下官敢不从命!”

刘恒激动的站起身就是一礼,工部主事是九品。水部郎中是正五品,也不知道迈过了多少级,一步登天啊!他不同意就是傻子。

“明天,明天就开始。我们开始发动官吏进入民间。淑妃与侍中会发布文告。”陈墨站起身,时不待我,不能再等了。

“多谢待诏!下官定会鼎力相助!”刘恒依旧很激动,这样的机会可不是谁都能够获得,他对陈墨的感激出于真心,能够抓住这次机会,也许能够实现心中的那些抱负。

刘恒的抱负其实不算不太高,作为一个农家子弟。显赫朝堂,青史留名。给百姓做些事,这就足够了。

。。。。。。

光启三年正月,皇帝的车驾仍旧驻跸在兴元府。

就在陈墨把国库清空的同时,光启皇帝准备给王行瑜加官进爵的准备停了下来。

左睿击败王行瑜和保大军节度使东方逵,占据整个静难节度使地盘的捷报抵达兴元。皇帝知道了,左睿在潼谷关击败了王重荣不算,还把王行瑜彻底击败,至于保大军根本不是问题,整个局势完全变了。

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整个兴元府一片欢腾。

左睿是朝廷的左睿,他是天成军大将军,直属皇家。左睿占据静难节度使地盘等于给朝廷解决一个最大难题,本来想笼络王行瑜的事情也不用做了,现在给左睿加官进爵好像更大快人心。

光启三年正月,天成军大将军左睿在京畿制置使的基础上重新册授;升授辅国大将军,授静难节度使、检校司徒、同平章事、河中尹、左柱国,手下将领封赏有加。

韩建也没有白白出兵,他的华州刺史保住了,皇帝改变了任命,韩建仍领华州刺史,加校检大夫。

在左睿和韩建被重新任命的同时,另一些官员也发生了改变。保銮都将领李铤任检校司空、黔州刺史、黔中节度使、观察使;李茂贞担任检校尚书左仆射、仍领洋州刺史、武定军节度使;扈跸都将杨守宗担任金州刺史、金商节度使等;保銮都将陈策任检校尚书右仆射,实授宣州刺史、宣歙观察使。兵部侍郎、诸道租庸使张浚以本职任兼同平章事。

这是杨复恭等大宦官不在身边的任命,萧遘、杜让能等人做出了努力。

制约无处不在,这个机会把抓住了。让自己的人不断获得力量和晋升是文官和宦官的共同目的,宦官和文官的争斗其实已经再次开始。。。。。。

依旧是那处别苑,寿王李杰坐在棋盘前,他提起一个棋子连跳几步:“子涵也不知怎么样了?竟然不知道写封书信报个平安!”

其实寿王李杰知道陈墨是安全的,只是。。。他对陈墨没有获得一个晋升感到很遗憾。功劳多大不用说,陈墨显然被皇帝忽视了,而朝中大佬们对陈墨的晋升没动静让他也无法理解。

“这就是平安啊!没来信也是报了平安,大郎应该很好!”遂宁公主低着头,在寿王李杰落子的同时她提起一个棋子。

寿王李杰轻轻摇头,他清楚看到遂宁公主的棋路有些乱了,这可不是她的棋路,这个妹妹嘴上说得轻松,实际上心中很乱很乱。

213最好的提款机

被惦记中的陈墨现在又忙又累,因为他正在乡间不停奔波。

说的很简单,做起来很难。每一个地方都有不同,加上战争的荼毒,地方的不安靖,除了大批官员在士兵保护下进行动作,陈墨也要亲力亲为。

关中平原也称渭河平原,渭水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同时它支流也更为众多。解决渭河的水流就好能够解决大部分问题,现在是冰封期,正好进行河道支流的改良。

扩宽延长河道,控制水涝很重要,建立一个个水闸控制水流,然后无限延长水渠,这就是改良灌溉系统的基础。

醴泉县是关中平原最大的一产粮县之一,北山南塬,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冷暖适中,自然环境十分优越。这个县北部是山区,南侧则是关中平原典型的平原地带,属于绝对的粮仓。

陈墨正在醴泉县境内巡查,不成想,还没等他到县城就有人来通知双照镇出现了问题。不是钱粮的私吞问题,也不是人丁的问题,这次的问题是扩充河道引起的问题。

距离只有十几里,陈墨出现在了醴泉县的双照镇。

每一个村镇做主的人是乡老,是缙绅,双照镇也不例外,

陈墨刚刚进入镇子,就看到街上聚集的一些百姓,看到陈墨一身官员打扮,一众乡老和缙绅就围了上来。陈墨很年青,毕竟是朝廷官员官,没有人失礼。但分歧实实在在,还没等陈墨了解情况,一名中年人就喊了起来:“不知这官长什么官职?可否做得主?”

为了便于自己在乡间行走。陈墨的手下牙兵们都是便装,双照镇的这些人还没到近前其实就已经被挡在一定的距离。

陈墨刚要开口询问,外面一阵马蹄声,不一会,刘恒的声音传来:“不得无礼,这位翰林待诏,京畿巡察使陈墨陈观察。”

除了刘恒等人下马的声音和脚步声。周边立即变得寂静无声。

陈墨的名声太响亮了,不但医术名冠天下,他的杀人名气同样不小。双照镇的乡老缙绅吓得再也不敢出声。

这个观察使是刚刚得到的任命,是孟淑妃和郑从谠为了陈墨便于行事搞出来的。刘恒带着几名衙役挤了进来:“陈观察,下官来迟了。”

“刘郎中啊,没什么。”陈墨向刘恒打了一个招呼。随后就向外面道:“诸位乡老。可否找一个地方详谈,鄙人给你们解决问题。”

“陈。。观察,去小老儿那里吧,距离也近。”一名白发老者显然是镇子中的头面人物,发现情况不对,他立刻站了出来。

“好的,老丈请带路。”各地情况不同,陈墨知道总会有问题出现。不可能面面俱到,他可是实心实意来解决问题。立刻同意了老者的要求。

老者立即转身,不久进入附近一个三进的院落,还算宽敞,陈墨的手下人太多,把这家人家挤得满满当当。

“老丈贵姓?是何事阻挡扩建河道?”坐在堂屋中,陈墨也不耽搁,立即询问起来。

老者也不啰嗦,立刻就讲起了缘由:“陈观察,以往每逢旱季村镇之间为了河道蓄水屡有争端,谁都知道这次扩充河道是好事。朝廷出钱粮,百姓出力,这是百姓应有之义,能够增加很多水浇地,乡人本不该阻拦。可是。。。陈观察可想到过,就像我们双照镇,河道要在这里重新分道,要不断扩宽,这都要占很多耕地,陈观察。。。。。。”

还真是没有想到过这个问题,陈墨看向刘恒,这位新任水部郎中最近跑的也是脚不沾地,绝对负责,应该说很是称职,这也不是他的错,不可能事事俱到。

“是下官疏忽了,陈观察看这样可好,可以给予那些被占地的农人适当补偿,这样可好?”

“郎中说得对,不是我等不通情达理,这被占之地要被永久占去,实在是没办法。”老者没等陈墨回答就插话进来。

“是啊,这些地都是好耕地,总要有个补偿。。。。。。”双照镇的众人纷纷附和。

陈墨想了想,在众人的期盼中点点头:“那就这样好了,被占地按照当地地价补偿,这样如何?”

“陈观察深明大义,是百姓的青天啊!”

“有陈观察在,是百姓的洪福。。。。。。”

。。。。。。

在百姓和士绅的赞扬和千恩万谢下出了双照镇,事情解决的很容易,但谁能够理解陈墨的不容易呢?

刚刚开始没多长时间,买耕牛、种子、农具、建造水车,国库中提出来的钱粮已经出去大半。看来钱粮是远远不够,感觉浑身有些无力,陈墨开始头大起来,哪里还有钱粮?

不能搁浅,前功尽弃不说,还是一个大笑话。

问题总会暴露,会越来越多,这是必然,将来逐渐出现的的问题都需要钱粮来支持。发愁还来不及,醴泉县也懒得去了,回到京师的陈墨开始眼睛发绿。

左想右想,也没办法,当年田令孜就是被财政问题逼上了绝路,现在虽然不是绝路,但也够陈墨发愁的。

心情郁闷,陈墨干脆不想它了,看看陈泰的伤情恢复再说。

陈泰的病情已经基本稳定下来,就差伤口完全愈合了。陈墨给陈泰准备了一个桐木做的假腿,这条假腿很逼真,也很轻便,他还特意让木匠给掉了一个假足,也好让陈泰将来能够出门有些面子。

“陈将军怎么样?”

“好多了,就是感觉缺了点什么,心里不舒服。”陈泰笑了笑,这是实话,缺了一条小腿谁也会有这样的感觉。

“没什么,伤口愈合后,那条假腿适应一下,你就会知道,其实这没什么。”

“书记的恩情末将会记在心里,医术真实绝妙,能够在书记这样的人身边,末将深感荣幸!”

陈墨的安慰很有作用,陈泰知道自己也没得选择,若不是陈墨,自己的整条腿恐怕都保不住,甚至。。。生命都有危险。失去一条小腿真的不算什么,能够在将来走路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他的感激之情自然流露。

“过段时间试一试那个假肢,若有不适我会继续调整,陈将军会知道生活其实没什么不便。”

“末将知道。”陈泰点点头,随后问起了关心的问题:“书记,大将军乘胜追击了吗?不能放过为虎作伥的保大军,乘胜削弱保大军对我们将来好处多多,如果容易,取了保大军也是好事!”

“保大军。。。保大军。。。”

这不就是现成的,也是最好的提款机吗?陈泰提醒了陈墨,现在不让左睿去让压榨保大军节度使东方逵等待何时?

“谢谢陈将军提醒,我去去就来!”陈墨转身就走。

陈泰一头雾水,自己好像没干什么,陈墨这个谢谢让他有些懵了。

214行医

ps:五千大章。最近连续停电,悲剧的只能在单位发文!

左睿真没想过去保大军节度使的地盘进行报复,他现在不缺钱粮,但。。。陈墨既然让人来通知他要动兵,这事情就必须做。不就是要钱粮吗?借口是现成的,欺负一下保大军节度使东方逵左睿还是有把握的。

保大军的地盘大部分属于渭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和静难军隔着连绵的山脉,道路是有,但对大军来说极其艰难。想要大举进攻走这条线路有些难度,左睿的军队不可能像薛怀信一样越山而来,最好的进攻途径是绕过群山去北端的延州。

兵精粮足,这些不是问题,光启三年正月二十三日,经过准备的天成军兵出庆州。

在左睿出兵的同时,陈墨继续着自己的工作。

有力气的人要热火朝天,士气高涨成为京畿之地百姓的一话题,只要你进行和灌溉有关的工程,无论大小,一应钱粮朝廷报销。这让许多百姓看到了机会,人都是有实私心的,一些可疏通不可疏通,可建可不建设的河、渠也成为了目标,这个机会千年难遇,疏通了总比不疏通要好,主要是很实惠。

耕牛、农具、种子的提供相比疏通和开凿河渠要有难度,这需要大量的人力。不可能谁都得到这些资助,否则陈墨早就难以支撑了。资助是有条件的,贫穷和人丁不旺的农民才是最佳人选。陈墨必须确立这样的规则。

士绅无疑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掌管钱粮的度支很有油水。士绅其实是最大的地主,受益最大的还是他们。能够让自己的土地得到灌溉,还能有些油水这有什么可说的?

所有的过程和事情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可能完全阻止一些背后的私吞行为。但刘恒的能力也再一次得到体现,出身平民,在百姓和官绅中游走的他比陈墨对这些事情了解得多,知道如何控制和防范到什么程度。跑前跑后,刘恒很努力。一切在可控之内,这个刘恒无疑是一个难得的实用性人才,让陈墨对他很满意。

医生在缺医少药的时代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尤其是陈墨这样名声响亮的御医。

三原县在长安城北五十余里,这个县以平原、台原为主,由于距离渭水较近,境内河流纵横。属于水力发达之地。陈墨在三原县最重要的是恢复民生。灌溉系统其实不用下太大力气,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良很容易,稍稍扩充河渠,增加闸坝、水车,整个灌溉系统就会很好的运转起来。

战争是民生最大的敌人之一,三原县是王重荣和李克用当初出兵的必经之地,受到的荼毒不言而喻。民不聊生只是一种比喻,三原县不缺乏土地。也不缺乏灌溉系统,最缺的是人。是丁口。

一旦动手,军队的抢劫目标第一是粮食,第二就是壮丁。

战争让三原县处在了风尖浪口,丁壮就是劳动力,没有了足够的丁壮,农业生产必定会受到最严重的影响。

西阳镇是三原县城不远的一个镇子,陈墨来的目的是巡视,他解决不了人口的问题,增加人口最快的方式是靠抢。陈墨有抢的目标,但他认为抢来的人不好掌控,还不如促进民生让人口慢慢恢复来的更加稳妥。

这是一个不大的镇子,街头人迹寥寥。

三原县的县令姓张,名叫张衍,这是一位重新回归的县令,当初逃跑也是出于无奈,现在能够回来主持一县的政务已经算是有胆量。

“陈观察也看到了,三原县就是这样,人丁缺失严重,老弱太多,农耕问题也是下官一直担心的问题。”

“能做的也就是尽力提供耕牛、农具和种子,张明府还要多操劳,百姓富足才是父母官最好的政绩!张明府定会在三原县留下自己的美名,将来也会得到朝廷重用。”

这位县令还是负责任的,陈墨来到三原县这位本县父母就一直带领陈墨到处巡视,并没有碰到什么拦路喊冤或者告状之类的事情。治安问题不错,治理地方的能力看来也不错,所以陈墨对他很客气。

张县令刚要客气几句,谁承想没等他开口,一个人影就在镇子街边的一家门内冲了出来。

“请陈待诏救命啊!救命啊!”

本来一切顺利,虽然不指望陈墨能够给自己晋职,但张县令也知道陈墨的能力,能够留下好印象就行,当然,能够将来美言几句更好。想不到有这一出,张县令的脸色立刻变得很难看。

冲出来的是一名妇人,看样子好像年龄并不太大,实际上没等她冲到近前,一名牙兵已经一把抓住了她的胳膊。

跪在原地,妇人继续喊叫:“请待诏救命,救命啊!”

巡视工作很重要,亲民也很重要,一个妇人能有什么威胁?陈墨一挥手:“让她过来吧。”

妇人并没有向前,继续跪在原地:“待诏是我大唐最好的御医,家兄病入膏盲,已经数日食水不进。。。请待诏施以援手,小妇人定感激不尽,会。。。日日念佛为待诏祈福,请待诏救家兄一命吧!小妇人给待诏叩头了!”

张县令松了一口气,这种事情和他无关,是陈墨这位神医的事情。同时,张衍突然意识到陈墨身边的人尽管神色漠然,但他们的所处位置有一定的规律,无论到哪里都是这样,这种保护还真够高规格,自己能够陪在陈墨身边不得不说是一种荣幸。

“阿嫂请起,可以带我去看看吗?”

这就是名声的好处,也是责任。行医义不容辞,陈墨不介意这种拦路求医的行为。如果能够治愈,一定会被当做传奇的一部分载入史册大肆宣扬。陈墨喜欢。

毕竟是阶级社会,连连的叩头,达成初步目标的妇人谨小慎微的站起身,随后在前面引路来到前面的街口,看来冲出来的那家并不是她的家,只是临时借用了一下。

小镇很平静,不会有什么危险。但陈墨的手下士兵仍旧很谨慎。他们在前后左右护卫的很森严,让张县令不得不感叹京官的排场。

妇人的家并不远,进入一条不算宽的街道。过了几户人家,妇人进入一处陈旧的砖瓦房的院落中。

三原县这个地方以前很富足,但不是现在。陈墨等人进入后终于看到百姓的不易,房屋的陈旧不说。几个孩子被妇人和另一名妇人带到院落中。无一例外,大冷的天,都是穿着破烂的麻衣,和京师的叫化子没有任何区别。

两名妇人很瘦,孩子们也骨瘦如柴,睁着惊恐的眼睛看着眼前的这些陌生人。这就是生活的真实写照,陈墨闭上了眼睛。

“小妇人。。。的夫婿被征了丁,婆家没了人。只能回到娘家。家兄和家嫂也不容易,孩子总是吃不饱。现在唯一的支柱就是家兄。。。。。。”

陈墨来了,妇人却变得很拘谨起来,她絮絮叨叨介绍起了家中的情况。

这种情况恐怕在三原县很普遍,成人们在努力让自己和孩子们活下去,那些老人恐怕。。。如果再失去家中唯一的男丁,陈墨真的不敢想象这一家人将来会怎样。

战争加上灾荒带来的惨景就在眼前,心中阵阵刺痛,陈墨扭过头:“来人,去把我坐骑的褡裢拿过来。”

陈墨的褡裢中有两包饧糖,饧糖其实就是麦芽糖,这两包糖在这个时代属于药物,它是解决消化不良的一种主要药物。

麦芽糖有块状和稀状两种,人们把块状的叫作“饧”,把稀状的叫作“饴”。麦芽糖以含有淀粉的粮食作物作为原料,在大麦、大米等发芽时,把其中的淀粉加水分解就能得到这种糖,而以大麦芽中提烧的最多,味道最好,后来就以麦芽糖命名。麦芽糖不但在糖果中最有营养,而且还是中药材,汉代明名医张仲景处方的大小建中汤、黄芪汤都以麦芽糖作为主药,有助消化和滋补的功能。在中医史上,用麦芽糖的处方很多,一般丸药除蜜丸外,大都用麦芽糖稀和为丸。

打开一包,陈墨托在手中:“孩子们过来,阿叔给你们糖吃。”

这两包饧糖是陈墨在途经泾阳时所购,本来是为了哄那帮小丫头之用,现在有了更好的用途。

面前的一家人太惨,陈墨无法笑出来,他托着糖的面相似笑非笑,似哭非哭的有些吓人,几个孩子怯生生哪里敢过来,惊恐更甚。但同时,他们也意识到陈墨给的是食物,几个孩子眼中分明充满期待。

“小妇人谢过待诏!”还是这名拦路的妇人更有胆量些,她过来赶忙诚惶诚恐的施礼。

妇人很激动,两包饧糖不是什么特别贵重的东西,但对于这个家庭确实绝对的奢侈品,陈墨把两包饧糖放在妇人手中:“请阿嫂带我去看看病人。”

在孩子们抢糖的时候,陈墨进屋,屋内除了破旧的床榻和一名骨瘦如柴的男人,几乎空无一物。这个家庭再失去这唯一的男人,陈墨不敢再想。什么卖儿卖女,典卖田地屋舍。。。恐怕最后的结果也不会太好。

“阿兄,我给你请来了宫中的陈待诏,让待诏给你进行诊治,快快见一下待诏!”妇人来到床榻前,看着自己的兄长,一脸的期待神情。

“阿菊说什么?陈神医怎会来我们家?”床榻上的男人已看到了陈墨几人,但他怎么会相信自己的妹妹能够请到名满天下的陈墨,皮包骨头的男人有些艰难的坐起身。

“鄙人就是翰林医待诏陈墨陈子涵,这次是途经贵镇,这位阿嫂拦住了鄙人,所以鄙人才来到这里。另外,这是本县父母官张明府,不相信可以问他。”

陈墨的话无疑是晴天霹雳,男人惊呆了。不相信也要相信,陈墨可以冒充,本县父母怎么冒充?两人的官服也是最好的说明。这身衣服谁敢乱穿?

“这位仁兄是哪里不适?”也不管震惊不震惊了,陈墨开始了自己的问诊。

男人很虚弱,一双空洞的眼睛仍旧一片茫然。

妇人赶紧过来解释:“待诏,阿兄平日给人做瓦匠,能混顿饭吃,可最近一段时间。。。家中揭不开锅,阿兄就把吃的带回来给孩子们。。。自己食树皮草根充饥。后来。。。阿兄开始腹痛,再后来就进不得任何食水,总是呕吐。。。小妇人请了医生。但毫无效果。。。”

一边说,妇人开始垂泪。

一个敢于担当的男人就在眼前,他瘦弱的身躯在陈墨眼中瞬间变得高大起来。

伸手,俯身把住脉搏。陈墨问道:“进来遗矢如何?”

“遗矢”是一种文明说法。其实就是大解。男人现在相信了,也从震惊中醒悟过来:“小人。。。给陈神医。。。”

“不必多礼了,回答我的问题。”陈墨制止了男人。

“小人几日未曾出恭了。。。。。。”

“腹痛几日了?”

。。。。。。

望闻问切,陈墨不急不慌,这些问题很重要。

一问一答,很快陈墨明白了症结所在,这个担当一切的男人腹部有包块,几日没有大便。食水不进,病因找到了。

“此疾的原因在于饮食。由于身体虚弱,腹中食物消化不畅造成淤积便秘,随着便秘的加重造成麻痹性肠梗阻。。。。。。”陈墨不继续说了,说了这些人也不懂。

“待诏。。。小人之疾可治愈?”男人听不太懂,但终于百分百确认这个陈墨如假包换,这些词汇和知识可不是一般人能够说出来的,何况陈墨的诊病过程专业的让他感到充满希望。

“没有太大问题,用药调养即可恢复,但以后要注意不要总是食用树皮草根了。”

“小妇人记得了,记得了!”一旁的妇人激动起来:“可以典卖一部分田地,小妇人这就去,请待诏用药。”

“不用去典卖田地了,镇中可有病坊?”陈墨果断阻止了妇人。

“每个镇子都有病坊,若药物不全,下官可以让人去县城取来。”张县令立刻插话,这时候不挺身而出更待何时。

陈墨点头:“我开一个方剂,顺便把病坊的坊医也叫过来。”

张衍立刻点头:“这家的药费我来管,待诏只管用药。”

妇人和他的兄长除了感谢也不敢再说什么,陈墨加上一个本县的父母官分量太重,不是这些升斗小民敢随便插言。

屋内只有唯一的一个破矮几,上面还放着许多乱七八糟的东西,陈墨立即出屋。

“这户人家给些资助吧,就在资助的钱粮中扣除,另外,我会再调拨粮食过来救济县内的贫困人家,张明府请负责此事如何?”一边准备纸墨,陈墨一边办事,效率高的惊人。

“不是下官不作为,是实在。。。”张衍哽咽了:“观察就是三元县百姓的再生父母,请受收下官一拜!”

“我知道明府的难处,很多地方都这样,好在战争结束了,可以安心做事,我们已经开始了!张明府一定要记得,百姓为国之柱石,粮食为国之本,真正为百姓做事才对得起这身官服,才配称得上父母官这个称呼!”

“下官谨记观察的教诲,定终生不忘!”

陈墨没有教诲的意思,他只是希望这些地方官能够真正做事,为百姓多谋福利,仅此而已。

药方就在陈墨的脑海中,一蹴而就;取厚朴、枳实、大黄、黄连、槟榔、沉香、广木香、橘皮。

张衍恭恭敬敬接过药方,扭头命令衙役:“去照方抓药,记得把镇中的坊医也叫过来。”

衙役应声而去,陈墨扭过头:“张明府祖籍哪里?是何年担任本县父母?”

“下官是广明元年进士,大前年赴任,祖籍汴州。”

已经好几年了,这位县令也不容易,由于战事不断,升迁的事情估计也没人管。估计张衍也是没有靠山的原因,陈墨看着这位县令还真的不错,很坚韧,算是兢兢业业,能够维持已经算是不错了。

“好好做,陛下就要回京了,到时候萧公和杜公那里我会给你美言几句。”

话不多,可重的如泰山一般。

陈墨和皇族交好的事情天下皆知,是无敌大将军左睿的左膀右臂,想不到还能够和两位相公说上话,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