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四爷娇宠:福晋万福-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保重龙体要紧啊。”
    “朕……朕……。”皇帝实在是难受,喘了几口气后,竟然晕厥过去了。
    “皇上。”屋内众人大惊失色,立即喊了侍卫进来,迅速把皇帝抬回乾清宫去了。
    等皇帝再次醒来时,已经是天黑了,诸位嫔妃守在屋外,屋内只有梁九功在。
    “皇上醒了,太医说您急怒攻心,加之伤心过度,伤了龙体,要好好调养一阵子,皇上可别起来,奴才已经把药端来了,您先用点热粥,再喝药。”梁九功一脸恭敬的说道,心里也十分担心皇帝的龙体。
    “咳咳咳……。”皇帝却咳嗽起来了,一时脸红脖子粗,喘气都难受,好久才缓了过来,脸色有些阴郁道:“当初朕被老四气的要死,病了几个月,咳嗽久久不愈,落下了病根,如今身子骨一旦不好,就会犯病,他当真是个不孝子,朕让他在盛京逍遥快活,简直是便宜他了。”
    “皇上息怒,太医说了,您可不能再动怒了。”梁九功连忙劝道。
    “朕……本打算今年年底把老四召回来,毕竟他已经去了盛京五六年了,还有十四……这几年内就从西北回来了一次,他们好歹是朕的皇子,朕也不能对他们太苛刻,否则难以堵住天下悠悠之口,不过如今倒是不必了,就让他们在外头呆着吧。”皇帝皱眉说道,心里总觉得有股子怨气难以发泄出来。
    “皇上您是一国之君,您想做什么,旁人是无权过问的,皇上高兴就好。”梁九功连忙说道。
    “是啊,朕高兴就好,这几年他们兄弟不在京中,这京城安稳多了,皇子们也都安守本分,无论是从前有野心的老八,还是在等待机会的老三,都很乖巧,朕很满意,当然,朕最满意的还是胤祁,告诉丽妃,让她带孩子进来见朕,至于其他嫔妃,让他们各自回宫去吧,朕身子骨好着呢,别在外头哭哭啼啼的,叫人听着心烦。”皇帝挥了挥手说道。
    “是。”梁九功闻言应了一声,连忙出去传旨了。
    丽妃很快带着二十三阿哥胤祁进来了,这孩子今年七月便满六岁了,长得虎头虎脑的,很是乖巧可爱,又被自家额娘调教的很懂事,嘴巴特别甜,很会哄皇帝开心。
    丽妃对皇帝也是百般的照顾,嘘寒问暖的,她如今巴不得皇帝能多活几年,最好等到自家儿子长大,身为宫里的女人,谁不想自己的孩子能做皇帝,自己能成为母仪天下的太后,成为天下最尊贵的女人,再也无需受制于人呢,特别是她又很受宠,就更有这样的心思了。
    皇帝这一病,竟许久不见好,成日里缠绵于病榻,病情也反反复复的,多日都不能上朝,偶尔能撑着去去,脸色也很不好,无法撑到最后,早早就要散朝了。
    靳水月和四阿哥得到皇帝生病的消息时,已经差不多快到六月了,京中断断续续有消息传来,直到弘历和珍珍八月十三过七岁生辰时,他们皇祖父都还在病着,所以靳水月和自家四爷也没有铺张,大摆宴席,只是他们和靳明月一家子一块用膳庆贺而已。
    “我本以为,我们今年年底就能回京了,没想到皇阿玛这一病,倒是想起我从前诸多不好来,他老人家如今正怨着我呢,看来咱们一时半会是回不去了,水月,委屈你和孩子们了。”四阿哥握着自家福晋的手,有些遗憾的说道。
    “你别这么说,我没什么可委屈的,咱们一家子能生活在一起,不用看旁人脸色,自由自在的,已经是咱们的福气了,我对如今的日子很满足,你也别多心了,回京未必就对咱们有好处。”靳水月靠在他胸前说道。
    “是啊。”四阿哥轻轻点了点头,这几年,他们暗中掌控的势力越来越大,随着皇帝开始年迈,他们的机会也越来越大了,总有一天,他会堂堂正正带着福晋和孩子们回去。
    他这些年也在朝中和宫里废了很多心思,不然皇帝也不会想召他回京,只可惜小阿哥的死让皇帝犯了旧疾,竟迁怒了他,让他们不能回京。
    四阿哥知道,这次失败后,下次的机会,恐怕要等上许久了,不过,他可以耐心的等候。
    四阿哥尤为记得,自己和水月刚来盛京不久,便是康熙五十二年了,他家皇阿玛六十岁的大寿,那可是普天同庆的日子,就连十四都被皇阿玛从西北召回去了,就他们已经无人问津,可见在他皇阿玛眼里,手握重兵的十四,都比他威胁小很多啊,他们要回去,就目前来说,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秋去冬来,快到年底时,弘时从京中过来了,说是特意求了皇祖父的旨意,过来陪自家阿玛和嫡母过年。
    哥哥来了,最高兴的当然是安安他们几个,得知消息后就跑去宫门口迎接了。
    弘时还给他们带来了新年礼物,安安和珍珍都是女儿家的穿戴之物,弘历是一把宝剑,弘昼的是一大框玩偶,虽然这些东西,在他们眼中并不稀奇,不过由于是弘时送的,几个孩子都兴冲冲的翻礼物去了。
    “弘时,你进京快一年了,过得可好?”靳水月看着个头明显长高不少的弘时,笑着问道。
    “回额娘的话,还算不错,儿子如今就住在南三所,皇阿玛从前住过的院子,每天就是和皇子皇孙们一块进学,和从前在京中时没什么两样。”弘时笑着回禀道。
    “可有人欺负你?”四阿哥在一旁看着儿子问道。
    “倒是没人欺负儿臣,皇阿玛放心吧,对了,二姐姐还时不时进宫看儿臣呢,因为有敏皇贵妃首肯,倒也没有人敢拦着,二姐姐如今性子不过去和顺了许多,和姐夫也是琴瑟和鸣的。”弘时笑着说道。
    四阿哥一听他提起二格格那丫头,心里就不大痛快,不过好歹是他的亲生女儿,能有点长进,他这个做阿玛的还是欣慰的。
    “这倒是好事,对了,太后娘娘身子骨如何?前两个月,宫里送信来说,她老人家有些身子不适,可痊愈了?当然……还有你皇祖父,他老人家的病可好了?”靳水月最关心的当然是太后的病情,至于皇帝,顺便问问而已,只是礼节上的需要。
    “回额娘的话,皇祖父断断续续病了好几个月,这又入冬了,他老人家看着精神头不错,可还一直咳嗽,至于老祖宗……倒是不大好。”弘时说到此,看了自家嫡母一眼,低声道:“儿子回来时,老祖宗叫了儿子前去,耳提面命,不许儿子告诉您实情,怕您担心,可她老人家当真病的不轻,人都瘦的皮包骨头了。”
    “那么严重。”靳水月闻言脸色都变了,得知太后病的很重,她就想回去瞧瞧,可是苦无机会,太后待她就像亲祖母一样,如今老人家身子抱恙,她不能在一旁守着,心里真是难安啊。
    “宫里的太医都瞧遍了,依旧不见起色,皇祖父还派人去民间寻访了不少名医,也许会有效,依儿子看,等到年过了,开春后,她老人家的身子骨会好起来的。”弘时低声说道。
    “是啊,弘时说的不错,皇祖母老了,这几年到了冬日里总容易生病,你也别太担心了。”四阿哥在一旁劝道。
    靳水月点了点头,不过心里总是难安,此后一连好几天做梦,竟然都是噩梦,害得她心神不宁的。
    “三姐姐,这些都是您吩咐要送进宫的东西,我已经打点妥当了,您瞧瞧可还有什么遗漏的,我也好派人立即送出去。”巧穗进了屋来,身后跟着几个奴才,抬着几个大箱子。
    自从她嫁给靳树畹后,靳水月便不许她在自己面前自称奴婢了,还要求她也跟着靳树畹叫自己三姐姐,这几年来,巧穗也习惯了。
    她如今跟着靳树畹住在盛京,但是也时常进宫来,帮靳水月打点这宫中的事儿,像给太后准备礼物这样的大事,都是她负责的。
    其实给太后的新年节礼,早就命人送进京了,这些都是靳水月得知太后重病后,让人准备的许多补品和药材,都是极品,上了年份的人参和鹿茸就有不少,异常珍贵。
    “很妥当,辛苦你了,弟妹。”靳水月打开看了以后,满意的点了点头,让人把东西抬出去后,才看着巧穗,一脸柔和道:“虽然你做事最合我心意,可我要是总霸着你不放,树畹那小子会抱怨的,昨儿个他还和我说,他和孩子都被你忽略了,如今想想他那时的表情,像个十足的怨妇。”
    “三姐姐你别听他胡诌,我哪里忽略他们了,今儿个出门的时候还起了个早,亲手给他们做了早膳呢,倒是他们父子两个懒鬼,我喊都喊不起来。”巧穗被靳水月说的脸都红了,忍不住辩解起来。
    “好了,今儿个没事了,你赶紧回府去吧。”靳水月笑着说道。
    “是,那我就回去了。”巧穗有些无奈,她家夫君都来吐苦水了,看来她是得早些回去了。
    新年一过,弘时便赶着回京了,毕竟皇帝只是恩准他回来过年,耽误不得。
    送走他时,弘历他们几个十分不舍,一直在宫门口望着。
    “阿玛……咱们什么时候能够回京呢?”安安忍不住回头看着自家阿玛问道。
    她不喜欢这种亲人分离的感觉,而且她也很想外祖母他们了。
    “很快了。”四阿哥摸着女儿的头笑道,心里也暗暗下决心,要早些行动了。
    与此同时,紫禁城宁寿宫中,太后又是一夜未眠,整个人都有些精神恍惚了,袁嬷嬷和卉芳等人在一旁喊了好久,也不见她老人家应一声。
    “娘娘……。”卉芳吓得眼泪都下来了,太后娘娘明明睁开了眼睛,怎么一句话也不说?完全没反应了?
    “卉芳,快派人去告诉皇上,就说太后娘娘不好了,请皇上过来一趟。”袁嬷嬷在一旁吩咐道。
    “是。”卉芳应了一声,立即去了。
    皇帝此刻正在丽妃宫中用早膳,他虽然咳嗽尚未完全康复,但是精神不错,心情也很好,正一边用膳,一边逗着小阿哥胤祁,给孩子讲笑话呢。
    “启禀皇上,宁寿宫派人来传话,说太后娘娘不好了,请皇上过去瞧瞧。”梁九功急声禀道。
    “什么?”皇帝闻言大惊失色,立即放下碗筷,快步往外走去。
    “天冷,皇上可不能冻着,快拿皇上的大氅去。”丽妃立即叫奴才拿了大氅追上去。
    皇帝一走,她也没心情用膳了,将筷子往桌子上重重一放后,严重带着浓浓的厌恶之色道:“那老太后也真是的,都活了一把年纪了,要死却死不了,整天折腾人,这还是大年初十呢,也不嫌晦气。”
    “主子息怒,主子慎言啊。”丽妃身边的贴身宫女紫鹃连忙说道。
    丽妃见孩子还在,也没有再说什么难听的话了,撇撇嘴道:“算了,把这些东西都撤下去吧。”
    “主子,太后病重,皇上已经赶过去了,您是否要去?”紫鹃轻声问道。
    “真是麻烦,大冷天的,我最不喜欢出门了,太后到底要把人折腾到什么时候啊,但愿今天能一了百了。”丽妃严重满是不耐烦之色,一边抱怨,一边迅速起身披上了大氅,让奴才准备辇轿去了。
    皇帝赶到宁寿宫时,太后依旧睁大眼睛盯着床上头的,看着怪渗人的。
    “皇额娘……。”皇帝轻轻喊了一声。

  ☆、664。第664章 回京

“皇额娘……皇额娘……。”皇帝一连喊了好几声。
    太后瞪大的眼睛慢慢闭上了。
    皇帝还以为太后就这么断气了,浑身一颤,忍不住伸出手去想探探太后还有没有呼吸,只是他的手才伸到了太后的鼻子前,太后就猛的睁开了眼睛。
    饶是皇帝身为九五之尊,见多识广,都被惊了一下,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了,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皇额娘您醒了。”
    太后慢慢转过头来,盯着皇帝看了好一会,才幽幽开了口:“是……是玄烨来了……。”
    “是,是儿臣来了。”皇帝连忙点头,他记得,自从他十六岁亲政以后,太后就不曾喊过他的名字了,如今听来,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太后虽然不是他的生母,可是他才不到八岁就登基即位,亲额娘又很快病故了,都是太后和太皇太后将他抚养成人的,特别是那些年发生大事时,诛灭鳌拜,平定三藩之乱,太后和太皇太后都是完全站在了他这边,一心一意支持他,正是因为如此,他很敬重这个嫡母,这些年来也尽可能孝顺她。
    太后性子温和慈祥,在宫中安度晚年,从不在朝政上与他这个做皇帝的为难,后宫诸事几乎也是不过问的,正是这种态度,让皇帝更加孝顺这个嫡母,如今看着她已处在弥留之际,看着她苍老的容颜,皇帝就忍不住想起当初自己的祖母过世时的情景来,心里十分伤怀。
    “玄烨……方才我看见你皇阿玛过来了……。”太后一边说着,一边指着门口,脸上满是笑容道:“他就是从那儿走进来的,他和我说……来带我走。”
    “皇额娘。”皇帝闻言心中一惊,知道太后怕真的活不过来了。
    “我知道,他一定是哄我高兴的,他不喜欢我,他只喜欢董鄂氏那个女人,他怎么会来接我?不过是做梦罢了。”太后的眼神慢慢清冷下来了,过了好一会,才挣扎着要坐起身来。
    “儿子扶您。”皇帝连忙过去扶太后,宫女们知道皇帝也年迈了,立即过去帮忙。
    太后靠在鹅羽垫子上坐了一会后,才看着皇帝道:“皇帝……哀家的身子不行了,虽然从前到了冬日里也容易病,但是这次真是撑不过去了,这些天,哀家时常梦到你皇祖母,梦到你皇阿玛……你额娘他们,哀家知道,也是时候去见他们了。”
    “皇额娘不要说这种丧气话,朕已经派人寻访名医,皇额娘只是身子弱,将养一段时间就能恢复。”皇帝连忙柔声安慰道,但是他心里也清楚,人之将死,的确会看到一些不该看到的东西,他知道,太后怕是撑不了多久了。
    “哀家的身子哀家自己知道,皇帝……哀家快死了,却还有一个心愿未了。”太后拉着皇帝的手说道。
    “皇额娘请说。”皇帝连忙颔首,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水月那丫头,一直陪在哀家身边,哀家……拿她当亲孙女一样看待……如今……都六年多没有见到她了,实在是想得紧,哀家想在自己死之前,再看看那个孩子,还求皇帝……成全哀家……。”太后看着皇帝,一字一句说道。
    “皇额娘,胤禛是朕的儿子,把他放出去,多年未见,朕也想念,只是那孩子心气太高,又倔强,还得打磨打磨他的脾气才行。”皇帝轻声说道,但语中拒绝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太后闻言心里跟明镜似得,别看她老了,别看她就快死了,可是她还没有糊涂呢,她看着皇帝,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道:“皇帝你误会了,哀家不是要求皇帝把老四放回来,哀家只是想见见水月那丫头……只是她而已。”
    皇帝闻言松了口气,他还是很孝顺太后的,太后眼看活不了多久了,他理应满足她老人家最后的心愿才对,可是又不想让老四回来,如今听她说只是要见靳水月,他便点了点头道:“那就听皇额娘的,朕这就让人快马加鞭去盛京传旨,让老四的福晋带着孩子们回京来看望您。”
    “多谢皇帝。”太后闻言心里长长松了口气。
    “皇额娘身子乏了,朕改日再来看您。”皇帝见太后脸色好了许多,心里总算踏实了一些,加之他自己也有些不太舒坦,便打算回去了。
    “好。”太后轻轻点了点头。
    皇帝从寝殿出去时,见外头站着一大堆嫔妃,便有些不耐烦道:“都回去吧,别打扰太后休息。”
    众人一听皇帝这么说,就知道太后转危为安了,也不敢多留,等皇帝走后,个个都散了。
    “娘娘,奴婢伺候您喝点热粥。”卉芳见太后恢复了一些,一边擦拭眼角的泪水,一边笑着说道。
    “是哀家吓到你们了。”太后柔声说道。
    其实她那时候真有点昏昏沉沉,醒不过来的感觉,人的眼睛虽然是睁着的,可是脑子却是迷糊的,而且因为看到了先帝的缘故,她真是不想醒过来,想跟着他走了算了,但是因为当初先帝伤她太深,最终她还是醒悟过来了。
    “娘娘,皇上已经恩准四福晋回京探望您了,娘娘可一定要等着福晋啊。”卉芳柔声说道。
    “那是自然……哀家……无论如何都会等着她回来的……这身子骨再差,也要撑着。”太后轻轻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笑容:“六年多不见了,水月那丫头肯定丝毫未变,倒是孩子们,肯定长大了不少,还有弘昼,哀家从未见过呢,卉芳,你们赶紧准备着,给孩子们也要备下哀家的见面礼。”
    卉芳见太后一说起四福晋就精神好了,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连声应下了。
    皇帝对太后也算上心,回去后就明日八百里加急传旨去盛京,一千多里地,传旨的人快马加鞭,途径驿站换的都是千里良驹,连夜赶路,三天就到了。
    四阿哥接了旨后,立即回到了关雎宫中。
    “水月,皇阿玛派人传旨来了。”四阿哥人尚未进去,声音已经传到了靳水月耳朵里。
    “说什么了?”靳水月连忙放下手里的针线,站起身问道,由于很急,差点儿就戳到手了。
    孩子们也在屋内玩,听到阿玛这么说,个个都抬起头来,脸上满是好奇之色。
    “皇阿玛说,皇祖母病重,宣你带着孩子们进京探望。”四阿哥低声说道。
    “皇祖母的病情……真的已经到了这般地步了吗?”靳水月闻言眼中闪动着泪光,她知道,以皇帝的脾性,若不是太后弥留之际苦苦哀求,是肯定不会让她带着孩子回去的,她家皇祖母……恐怕真的凶多吉少了。
    “没准皇祖母是想你想的,你一回去,她的病就好多了,别想那么多了,先回京吧。”四阿哥上前握着她的手柔声说道。
    “好,我这就派人收拾行装。”靳水月连连点头,让兰珍她们安排去了,打算明儿个一早就上路。
    不过,就在她忙着安排这个那个时,却突然反应过来,她家四爷没有说要跟着回去呢。
    “皇阿玛不让你一块回京吗?”靳水月看着他,脸色微微变了。
    “嗯,皇阿玛只是传旨让你和孩子们回去看望皇祖母。”四阿哥轻轻点了点头。
    “他老人家还真是狠心。”靳水月心中不免有些怨愤,让她家四爷跟着回去又能怎么样?大不了他们再回来啊,又没说要赖在京城不走。
    “算了,此事早在我预料之中,我要回去,还得靠我们自个,只是你带着孩子们进京,我还是很不放心的,你们留在京城,我更不放心,你陪皇祖母一些日子,就回来吧。”四阿哥紧握她的手,柔声说道。
    “嗯,”靳水月知道,他是担心有心之人对付他们母子几个,不过她也不是好拿捏的,到时候谁算计谁还不一定呢。
    “额娘……额娘……我们的鸡毛毽子……。”珍珍上前扯住了自家额娘的衣摆,她和姐姐都等了好久了。
    “额娘知道了,一会就好。”靳水月轻轻摸了摸孩子的头,又拿起了筐里面的针线。
    她许久不做针线活了,因为技术实在是太差,只是今儿个安安她们姐妹赖着她做个鸡毛毽子,她想着那东西做起来也简单,便答应了,这都做了大半个时辰了,还差最后一点点就完成了,她虽然心里又担心太后,又为自家四爷感到委屈,但也不好让孩子们失望。
    草草收了针以后,靳水月把做的有点儿丑的鸡毛毽子给了两个女儿。
    孩子们总是无忧无虑的,拿着新的的玩具就跑了出去,也不管如今才是初春,天气还冷,高高兴兴玩儿去了。
    “这几个孩子,就知道折腾了。”四阿哥见自家福晋手上戳到了两处,不知道多心疼。
    “没办法,在孩子们面前,我这个做额娘的,哪怕不会的东西,也得努力学,可不能让孩子们看扁我这个额娘。”靳水月低声说道。
    “也对。”四阿哥笑着点了点头,他也是这样的,每每看到孩子们那希冀的目光,崇拜的眼神时,他就说不出一个“不”字来。
    两人又商议了一下明儿个回京的事,才各自去忙了。
    第二天,靳水月等人一大早就起身启程了。
    她身边所有人都带上了,她家四爷说了,不必留人伺候他,有苏培盛和宫里的小太监小丫鬟就足够了。
    靳树畹和巧穗也跟着回去了。
    除了鄂辉等百来个侍卫外,四阿哥还额外派了两百人沿途护送他们。
    因为才正月十几,正值初春,北方天冷,许多地方都积雪未融,官道也很不好走,有时候还会遇到风雪,被逼停留下来躲避,就这样走走停停,等靳水月一行人到了京城时,已经是二月初六了。
    京中的雍亲王府早就收到了他们要回京的消息,宋氏也让府里的奴才们把院落从新打扫整理了一遍,特别是正院,靳水月回去时,发现还是多年前离开的那个样子,连屋内的陈设都没有改变。
    “辛苦你打点了。”靳水月看着宋氏,笑着说道。
    “这是妾身的本分,知道福晋你们要回来,弘时不知道多高兴,特意跑出宫来一趟,非要看看到处有没有打点妥当,孩子大了,心思倒是比过去更细了。”宋氏笑着说道。
    “嗯,是长大了。”靳水月笑着颔首,又和宋氏寒暄了几句,便让人收拾整理带回来的东西,给孩子们安排了住处,一切妥当时,天都黑了,今儿个进宫请安是不可能了。
    “太后娘娘这些日子身子骨如何?”晚膳过后,靳水月特意留下宋氏打听消息。
    “启禀福晋……太后娘娘的病反反复复不见好,听弘时派人回来说,太后时常昏睡过去,一开始很快就能醒来,如今是越来越严重了,前儿个昏睡过去后,脉象虚弱,呼吸也时有时无,直到昨儿个才醒来,可把人吓得够呛,太医和大夫们都束手无策,无论是熏蒸还是扎针都不见效,宫里……已经在开始准备丧事了。”宋氏看着自家福晋,小心翼翼的说道,她不敢隐瞒实情,又不敢说的太重,因为她知道福晋和太后的感情是极好的,否则太后也不会求皇帝,让福晋回来探望。
    靳水月一听,心都提起来了,虽然她知道,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任何人都逃不掉,躲不开,她也知道,太后都快八十岁了,在这古代,已经是高寿了,可是她这心里依旧十分难受,就感觉有块大石头压了下来,喘不过气来。
    她真的不想自己身边的人离开。
    “福晋……福晋……。”宋氏见自家福晋呆呆的看着面前的茶杯,一动不动的,忍不住轻轻喊了一声。
    “嗯,我知道了,你先回去歇着吧。”靳水月轻轻挥了挥手,示意宋氏可以回去了。
    夜里虽然天凉,但屋里烧着地龙,倒也十分暖和,靳水月却怎么睡都睡不着,一来,离开了自家四爷的怀抱,多日来她都不习惯,经常失眠,二来也是担心太后,脑海里时常浮现出幼年时在太后身边的情景来,心里就愈发的难受了。

  ☆、665。第665章 安安发威

第二天一大早,靳水月便带着孩子们进宫了。
    太后已经从卉芳那儿得知了靳水月要进宫的消息,很早就醒来了。
    事实上,她昨儿个根本不敢睡,她怕自己睡过去就醒不过来,再也看不到靳水月了。
    “水月来了吗?”太后抬起手问道,声音十分虚弱。
    “四福晋快到了。”卉芳连忙回道。
    “怎么不见袁嬷嬷?”太后见袁嬷嬷不在屋里,便低声问道。
    “启禀娘娘,嬷嬷她老人家身子有些不适,正在休息。”卉芳一边扶着太后坐起身来,一边禀道。
    “她和哀家差不多年岁……人老了,身子骨不如从前了,卉芳……吩咐下去,派人好好照顾她……别让她过来伺候了,哀家……自己活不久了,可不想她跟着一起去。”太后一边说话,一边喘着气,脸色愈发的苍白了。
    “娘娘放心,奴婢记住了,您身子虚弱,要少说些话,奴婢喂您喝点菜粥吧。”卉芳柔声哄道。
    “哀家……没胃口,不想吃。”太后轻轻摇了摇头。
    “娘娘昨儿个就米粒未进,今儿个再不吃身子撑不住的,您多少喝点粥吧,不然一会四福晋过来,您可没精神和她说话。”卉芳知道太后一直盼着四福晋回来,所以哪怕身子再虚弱,都一直撑着,哪怕昏睡过去很久,还能醒来,这都是因为想见四福晋,所以才如此劝说。
    “那就吃一点吧。”太后轻轻点了点头,她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这段时间就是不想吃喝,就是爱睡,睡了就有些昏昏沉沉醒不过来,她觉得自己怕是老的不行了,才会如此,当然……对于她来说,能这样安安稳稳的去了,也是一种幸运,总比有人要死之前受尽病痛折磨要好的多。
    膳房的奴才熬了一夜的粥,用的是上好的鸡汤和香米,还加了几种蔬菜末,闻着就很香,可是这粥到了太后嘴里,她就觉得没味道,吞下去都觉得很难,才吃了几勺子就轻轻摇了摇头。
    “哀家不想吃了……。”
    “太后娘娘……。”卉芳有些为难,想劝她再吃点。
    靳水月已经在寝殿外头等着了,她快步走了进来,从卉芳手里接过小碗,坐到了太后身边。
    “皇祖母要多吃一些,才有精神,身子骨才会好起来。”靳水月看着太后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的样子,只觉得心里一揪,鼻子酸酸的,就想掉眼泪,不过还是生生忍住了。
    “是我的丫头回来了……。”太后已经有些浑浊的眼中却流出了泪水,身上想拉住靳水月的手。
    “皇祖母。”靳水月立即把碗给了卉芳,紧紧握住了太后的手,几年不见,太后的手都是骨头,摸着就让她觉得心痛。
    “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皇祖母等你好久了。”太后看着靳水月,眼神都亮了,脸上也露出了笑容:“我的水月还和从前一个样子。”
    “皇祖母。”靳水月心里实在是难受,特别是看着太后面黄肌瘦,眼底发青,她就知道宋氏昨儿个说都是实话,太后恐怕真的处在弥留之际了。
    “孩子,别哭……生老病死乃是世间常事……哀家近八十岁的人了,高寿了……如今也没有哪里疼痛难受……睡过去……醒不来,便是上天的恩赐了。”太后握着靳水月的手笑着说道。
    “皇祖母。”靳水月紧紧的抱住了太后,虽然她老人家说的没错,可靳水月依旧难受,伤心。
    卉芳轻轻挥了挥手,示意众人退了出去,只留她一人伺候。
    靳水月陪着太后说了很久的话,基本上都是她在说,太后笑着听。
    这几年,在盛京也发生了许多事情,靳水月给太后讲了许多,也喂太后喝完了粥,又喝了药。
    孩子们也进来给太后请安了,等他们快要离开时,太后的精神好了许多,慢慢睡着了。
    虽然靳水月很怕太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