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第一军阀-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里面放上盐水泡黄豆,加强母羊营养,同时小羊与母羊关一起,也就不会走散。

把草场用栅栏阁起来进行轮放,放羊的时候,分三波放,分别放入不同的草场。

再把防疫抓好,挑选好种羊,基本上就搞定了。规模大的话,请两个员工来,在有分工的情况下,一个人管上五六百头山羊都是没啥问题的。

到时候卖羊,卖羊粪,在山区的个人产值不就上去了!把羊赶到山上吃草,说不定还能搞个什么‘草药羊’的特种养殖。

一些地主受此启发,人家不养羊,人家养牛。南方水牛虽然肉质不如黄牛好,但是黄牛肉适合红烧、干吃之类的,水牛肉则适合煲汤,同时水牛肉性凉,黄牛肉则温燥一些,尽管都是补脾脏的,但水牛肉的养生价值更高一些。

加上牛皮、牛角是工业产品,也是那些洋行到处收的东西,当然现在全是自己加工了,洋行都因为没啥生意,在中国各地区倒闭了一家又一家。还有牛筋可是补品的说,这些都是能卖钱的。而且水牛吃得粗,南方到处都是的芦苇都能大口大口的吃下去。

有的人则搞综合养殖,养羊、养牛、养鸡、养鸭。

不过养鸡不是普通路子,而是搞药膳养殖,在农村养鸡拼不过养鸡场,但是中国历代都有一种奢侈品——药膳。

给家畜喂草药,成为有钱人享受的东西。

当然,南方那些可以机械化耕作的土地不是自己想种什么就种什么,得申报农业部进行规划。

江远川现在是农业部部长,正带着一群农业部技术官员到处考察、规划。

“目前中央在进行大规模移民和农业资源开发,这样一来,粮食产地就变多了,但传统行政区内的商品粮基地,再加上新增新政区的粮食产出,如果不及时调整,不出几年,全国产出的粮食将大大超出了我国四亿人口的粮食所需,加上藩属国和粮食出口都多太了,到时候粮价将大幅度跳水,结果就是农民破产,农垦公司亏损。”江远川在会议上对农业部官员们说道。

刚忙完儿子婚礼的江远川,也很快又投入到了农业规划当中。

“正是因为当前先进农业技术迅速推广,所以粮食产量增长速度超乎想像,我国的温饱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并且向粮食产能过剩方面发展,因此我国的农业急需转型。在棉花种植方面,我们即将要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种棉业,但也不是可以毫无节制的扩充下去。所以我们要走全面的农业自给自足化,同时要把农业从主要生产粮食,转型到生产肉类,让老百姓从主要吃谷物变成只要吃肉……”江远川叙述完主要的调整方向之后,继续说道:

“首先将纬度30…40这一带,变更为主要生产大豆和玉米,同时南方和北方部分地区,大面积种植油菜花、向日葵,总的来说,就是在全国建设出足够自身消耗并出口的商品食用油生产基地,并建立足够庞大的饲料生产基地及肉类生产基地。肉类也将从主要的养猪业转变为养牛业……”

农业资源多了,并不是坏事。全拿去生产粮食,那才是坏事。

当有了足够多的农业资源之后,中华民国的底气也就足了,首先就是商品食用油,此时西方人还根本就没有种植什么大豆,油脂工业也不是太发达。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欧洲油脂工业转而生产军工品,加上美国棉籽油减产,所以都来中国购买大豆油、菜籽油。

江渝在战争爆发前就对油脂工业进行了布置,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期还是供不应求,各榨油厂都是超负荷运转。

此时中国老百姓,普遍还是吃猪油。

同时卖油的是一大桶一大桶的卖,买的也是这样买。

猪油商品化比较繁琐,加上养猪业规模将会缩小,肉类供应将从猪肉变成牛肉,养殖业将增加养牛业规模,减少养猪业规模,所以猪油供应将会减少。

而农户自己养猪也不是那么流行了,因为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改变,不再是传统的那种人多地少,能多养头猪算一头的时期了。

所以市场上的商品食用油需求量必然增加,同时出口粮食也是有市场极限的,要各种农业产品一起出口,所以把粮食产能转换为食用油产能是非常有必要的。

山东生产花生油,四川、东北、河南、河北、苏北这一带,可以大规模种植大豆,中亚地区同样可以种植大豆。

南方和北方一些地区,则建立不同规模的油菜籽生产基地,即可以生产油菜籽,也可以发展养蜂业,还能产出蔬菜。

养蜂业也是可以机械化的,如后世美国的养蜂业开发出了许多机械化工具,一个人能管理一千群蜜蜂。

商品食用油的销售可以学后世的外资,搞小桶装的食用油。

然后垄断中国所有附属国的商品食用油供应,还可以垄断印度、缅甸、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以及欧洲、南美一些国家的商品食用油市场,从而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食用油出口国。

除了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葵花籽油这四种主力油之外,还有一种就是棕榈油。

棕榈油是热带植物油,棕榈树的产油量很大,所以棕榈油很便宜,主要用来当作油炸食品的用油。

棕榈油是热带油,所以将在热带大规模种植。

江远川提出的方案,就是增加油料作物种植和饲料作物种植,小麦种植面积可以缩减一些。

如今中国的粮食生产基地确实多得很,特别是在南洋地区,越南、暹罗的农业资源由于中国民族资本的介入,已经开始使用更先进的农业技术了,粮食产量将会大大提高。中南省也将成为一个大规模的水稻生产基地。

加上开垦的新田,中南半岛就已是一个超大粮仓,一年种植三季水稻没有问题,不过很多是种植两季。

口感差的三季稻是用来出口给日本,以及国际上的其他国家的。本土吃的是两季稻,袁世凯在小站练兵时搞出来的小站稻,以及东北大米、香米、黑米之类的则属于优质大米,大量供应中华民国本土市场。

其他的还有南华共和国,也有很多水稻产出,至于吕宋省的农业开发程度比较高,那里主要种植的经济作物,没什么商品粮。

同时蒙古、中亚开发出来后,也能生产很多小麦。

蒙古地区也是可以种小麦的,北水南调一搞,蒙古就紧挨着,农业生产是很便利的。

此时世界人口才十六亿,粮食出口竞争很大。不过在机械化农业下,粮食成本比较低,因此中国粮食出口不怕竞争。

实在出口不掉,可以搞粮食援助,提升一下国际形象。

粮食谁都在生产,但是油料生产方面,各国就比较缺乏规模化和产业化,如大豆这个未来的食用油主力,现在也就只有中国在大规模生产。

因此江渝让他老爹往油料作物生产这方面下功夫,同时也可以搞优质农产品生产,和特色食品生产。

优质的农产品出口,价格自然也就更贵,同时可以供应国内市场,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

特色食品就太多了,如金华火腿,内涵绝对完爆什么法国鹅肝,还有诸如宣威火腿,也叫云腿,目前被财团的罐头厂生产出了‘云腿午餐肉’、‘云腿大片’,都脍炙人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销往欧洲战场,深受两个阵营的士兵欢迎。

而在经济层面上来说,江远川提出的这个规划方案,就是自给自足,避免中国进口太多农产品而使外汇流失。同时通过可持续发展农产品出口来换取大量外汇,外汇换来了,自然不是放在手上贬值,而是拿去购买原材料和购买海外资产。

进口农产品是肯定会进口一些的,不过也就是进口那些中国生产不了的优质农产品,不过显然不多。

中国版图从极北延伸到赤道,甚至是延伸到南半球了,极少有什么农作物是生产不了的。

同时也因为这个年代人口少,世界各国铺面没有什么粮食压力,因此中国可以把开发出来的农业资源拿去发展畜牧业,也可以大量种植玉米来发展养牛业。

这并不会降低个人生产总值,只不过产出同等重量的食物,所需的土地大大增加,但却提高了食品规格等级。

如此就又消耗掉了一些土地资源,从而使中国开发出大量农业资源后,不会造成产能过剩,同时又提高了国民生活质量水平,又使每个农业生产人员都有钱赚。

同时也因为江渝在农业技术研究下肯砸钱,而且研究方向也非常明确,使得中华民国的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

先进的生产工具,加上不断改良的品种,以及规模化的生产和科学化的管理,都让农业生产力不仅研发了出来,而且还应用到了实际生产领域。

只要新增的行政区域的农业资源开发出来,再加上北水南调工程把蒙古、内蒙、甘肃、新疆东部这一片地区的农牧业资源开发出来,中国在只有差不多五亿人口的情况下,自给自足是非常简单的。

要知道中国的国土面积,已是美国的两倍,尽管在有用的土地方面有些水分在内,但却也架不住如此巨大的国土面积。

当然,要开发出来,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首先是道路交通问题,南洋地区好解决,铁路公路不需要修多少就能通到港口,然后用远洋商船进行运输。

东北行政区、中亚行政区、北海行政区的地势都比较平坦,也就是北海行政区的山稍微多一些,但也只是零零星星的,平坦的地区占多数,同时也就是冷一些。

总体来说,这三个开发的地区,铁路和公路都是比较好修的,尽管冬季这些地区都不好开工,哈萨克斯坦地区和东北地区处于同一个纬度,所以也像东北那样冷,所以冬天修不了路,北海地区则只有半年时间呢个修路。

移民过去的人口,冬天必须躲在家里的热炕上。

第253章 俄国的恶劣气候

时间不知不觉已经入秋了,整个俄国沉浸在一片诡异的动乱和沉静当中。

一方面是中华民国国防军主力扫过后世的白俄罗斯地区,并一路在乌克兰境内横扫而过。

机械化与动力化部队机动力极为迅速,在乌克兰地区,国防军抢到了大量粮食,随后转手又卖给了红色毛熊。

红色毛熊与白俄政府之间,进入僵持阶段。

白俄傀儡政府在中华民国的操控下没有继续向红色毛熊进攻,而红色毛熊则继续与中华民国做着秘密交易。

红色毛熊则因为交易和训练部队的原因,而未向白俄发动反攻。因为他们知道,一旦反攻的结果就是遭到中国陆军的灭顶打击。

白俄政府也在加紧训练部队,虽然白俄政府不如红色毛熊那么‘财大气粗’,但还是有一大群俄贵族支持,化缘了不少钱。

加上原先的西伯利亚地区,拥有960万人口,也算有点根基,再加上把‘革命分子’卖到中国劳改也赚了一笔钱,因此也从中国买了八亿炎黄币左右的军火,同时中华民国又继续支援了他们近两亿炎黄币的军火。

江渝知道,腐败的白俄政府如果不加强训练和加强装备,只会一触即溃,让他们自相残杀的目的将会落空。

因此他要求白俄政府加紧训练部队,并抓一抓军纪问题,同时把那些俄国贵族和中层阶级的少壮派俄国青年编入部队充当基层军官。

尽管如此,江渝还是明白,白俄政府依旧打不过红色毛熊。

但是,这已经能够确保俄国再次血流成河了,双方拼个你死我活之后,俄国人的劳动力将会进一步减少。

一个没有足够劳动力的国家,还要负担起一群老弱妇孺的沉重负担,更要建立足够庞大的军队组建国防体系,最终的结果就是生产凋零,红色毛熊将没有足够的劳动力建设工业、基础设施等等。

战争潜力也将被大大的削弱,最终只会出现一个虚弱的大国。

但是随着时间进入秋季,俄国的天空下起了暴雨,泥泞的道路让突入乌克兰地区的中国国防军苦不堪言。

只见一辆汽车陷入一个泥坑之后,不论后面的轮子怎么转,都爬不出泥坑。

一辆摩托车刚从不远处骑来,接着也陷入泥坑之中,不论如何猛踩都点不上火了。

国防军的士兵们只能用木块、石头等硬物垫入泥坑中,让车辆从泥坑中爬出来。

在这样的恶劣气候中,国防军一天的行军只能勉强前进二十公里,简直就像是乌龟爬一样。

在这样的情况下,好在乌克兰境内的铁路已被控制,可以直接通往高加索铁路,从而把从乌克兰境内抢到的人口和物资运回国内。

“这鬼天气,还真是麻烦。”杨洪飞站在一辆战车的机枪塔上,拿着望远镜看着前方的道路。

他的全身已被完全淋湿了。

俄国的气候之恶劣,远超他的想象。那怪进入俄国前,大帅反复叮嘱要小心俄国的气候。

尽管国防军在泥泞不堪的路面上艰难的推进着,但是杨洪飞倒是有些庆幸,好在现在不是真正全面战争爆发的时候。

这次行军之后,国防军将积累起足够的经验,日后作战就不会犯下计算失误。

如果不经历这一次暴雨过后的恶劣环境,那么下一次作战时,可能参谋部计划一天是穿插八十公里,结果一天只走了二十公里,那可就坏事了。

此时上百万的国防军已经突入顿河以西,乌克兰是俄国主要产粮区,也是中国陆军重点的劳动力掠夺地区。

只要掠夺了这里的劳动力资源,那么俄国粮食生产甚至将陷入瘫痪。

国防军直接开进一座座城市,巷战偶尔有所发生,但都不是很激烈。

巷战也被称之为‘老鼠战争’,是一种让人极为头疼的战争方式,因为大炮、战车、飞机在这种战争方式当中都是没什么用的。

但此时就算是红色毛熊在乌克兰有地方控制权,也搞不了什么有效的巷战。

因为此时的俄国人缺乏武器弹药,想打巷战也没什么办法。

要想打巷战,首先得有足够的武器弹药才行,否则白刃战完全不管用,此时的俄国军工业也基本瘫痪,自然打不了什么巷战。

每当攻占一座城市后,国防军就会像蝗虫一般,把能搬走的东西都搬走,而搬不走的机械设备则就地毁掉。

同时会把整个城市的劳动力和年轻妇女、少女都掠走。这等于是破坏了俄国的人和。

龙脉再强,没有人又有什么用?

到时候劳动力被大量掠走,妇女也被大量掠走,首先那些老弱俘虏就是沉重负担,红色毛熊要是一乱搞,下面就会失去人心。红色毛熊想要增加人口的话,首先没有那么多的妇女。

同时一个劳动力的成长,起码要十三年。一个十三岁的少年也还不能算是合格劳动力,很多活还是干不了。

一个妇女,也得十五年,十五岁的少女就生孩子的话也是可以的,但是生得起还得养得起。

如果说社会落后一点,不用考虑什么上学七七八八的费用,只要付出一些粮食,不过粮食如果都很有压力的话,生太多了说不定还会饿死一大片。

尽管在乌克兰地区,汽车运输已经被中断,但好在还有铁路。

汽车运输则从未在伏尔加河两岸停止,中国将大量军火运往前线与红色毛熊秘密交易之后,又运着那些被白俄政府抓捕的劳动力,美名‘劳动改造’卖给中国。

白俄军此时已经占领了俄国最为富庶的伏尔加河两岸,除了上游未占领外,中下游都被占领。

俄国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这里。

但是白俄军占领这些地区的农村之后,陆续遭到转移到农村的革命党人的袭击,这给白俄政府对这里的统治形成了极大的威胁。

被搞得没办法的白俄政府,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抓!

而且是大量的抓。

被革命洗脑的俄国低层阶级此时都不支持白俄政府,白俄政府留着他们只会是个大麻烦。

如此,还不如抓起来卖给中国人。

起码还能换到许多军火,农业生产那就更不用担心了,可以引进中国的机械化农业,至于工业人口不够的问题,这也不是问题。

缺什么可以从中国买。

实在缺人,可以让中国放回一些认错态度良好的劳动力,这些问题不就全解决了?

至于劳动力没了,可能会饿死人的问题,那些卑贱的农奴饿死几个又算什么?而且中国还许诺给白俄政府一笔粮食援助。

于是,白俄政府开始到处抓人。

伏尔加河流域地区,中国陆军是没有去扫荡的,毕竟地方太大了,根本就扫荡不过来。此时扫荡这辽阔区域的任务则被白俄政府主动承担了。

每一天都有大量劳动力被抓起来,然后送上火车运走。同时白俄士兵还抢劫了很多财物,同时那些士兵还私底下抓妇女去换钱。

白俄政府的本意是抓男人,不是连女人一起抓的。

但是执行到下面,却是男人女人都一起抓了。

那些俄国士兵枪到钱,换到钱之后,自然是去消费了,此时俄国的消费商品大部分是从中国运来的。

几乎所有轻工业生活用品都是中国生产的,重工业产品同样大部分都是中国出口过来的。

而且还没有关税。

中国的白酒、香烟是白俄军必备的东西,特别是烈度白酒,在俄军的传统当中,酒是最重要的东西。

没酒喝的时候,士兵会用命去赌,拿一把左轮手枪,放入一颗子弹,运气不好被一枪崩了,运气好的赢了,或者放弃了。

从俄国掠夺到的劳动力已经从夏季的五百万快速上升到了八百万,大量的俄国劳动力送入中国,然后被分配到各地从事体力劳动。

这些俄国人大部分都是普通老百姓,很多还是比较听话的。特别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教育之后,一些表现良好的获得了部分自由,并且还在中国与俄国女人结了婚,并生了孩子。

这种俄国人每个月还有工钱拿,他们还在中国政治避难的尼古拉二世效忠,重新的又接受了这位俄国人心目中的‘小父亲’。

而尼古拉二世则编织了一套套的谎言,通过宣传掩盖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失败的责任。

把战争的失败说成是革命党的破坏云云,在这些天天被中国洗脑的俄国劳动力心目中重新挽回了形象。

同时中国政府不断的宣传红色毛熊的领导人是多么的腐败,多么的虚伪,在其统治下的俄国人民是多么的困苦和艰难,多么的悲惨和黑暗,使这些被掠到中国的俄国人对红色毛熊的统治产生恐惧。

中国陆军在抓他们的时候,并未大肆抢劫普通民众的财物,也未乱杀人什么的,加上被抓到中国来之后,接受了洗脑教育,中国也不是一味的用皮鞭去镇压他们,而且还给他们饱饭吃,使得很多俄国人都开始自发劳动,希望早日把自己改造成功,从而进入社会自由工作,娶个媳妇过上好日子。

这叫堵不如疏,一味的镇压只会激起强烈反抗。顺着毛摸,反而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第254章 猪流感来袭,威廉的来信

秋季来了,在中国国防军碰上泥泞气候的时候,世界性的美国猪流感第二波也来袭了,最恐怖的第二波。

亚洲卫生组织立即将全球流感警报提升至最高级别的黑色警报,中国在警报颜色上和西方人不太一样。

这种警报颜色是用五行来划分的,黑色为水,水主恐惧,一旦出现黑色警报,代表着将爆发恐怖的流行病。

“情况怎么样了?”江渝亲自过问此事,要知道现在中华民国的版图面积大了,人员也铺开了,如果不重视这次流感疫情,会对生产造成一些冲击。

首先要做的就是安定人心,不要让社会陷入恐慌,同时维持正常生产。

“研究所正在对第二波流感病毒进行研究,发现这次流感病毒和第一波流感病毒有些差异。因此之前研究出的第一波流感病毒的疫苗没有效果,研究所正在以最快速度培育新疫苗。”梁明生连忙汇报情况。

这个结果,既有些意外,也有些意料之中。

显然1918年爆发的流感,死亡率高大7%左右的第二波与第一波是不太一样的,否则不可能差距那么大。

“嗯!抓紧培育新疫苗。”江渝再次叮嘱道,这次流行病规模之大,死的人之多,绝对让人瞠目结舌。

当然,这也是财团大肆敛财的好机会。

疫情一公布,中国之前在世界各国囤积的口罩、板蓝根、消毒水都卖疯了,如消毒水的价格甚至是上涨了几十倍,但还是被疯抢一空。

西班牙地区,八百万人被流感传染,美国地区,同样也有五六百万人被传染。法国、英国同样被传染了一大片。

世界其他各国,同样也被这种恐怖流感传染。

整个世界不到一个月就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之中,而在欧洲前线,战争开展到秋季,由于美国的大量兵力逐步到达欧洲,法国巴黎防线已经稳定了下来,并且开始组织反攻。

因为防线太长,德国人不得不再次后撤到兴登堡防线上。

协约国因为美国猪流感的爆发,导致英法两国已完全抽调不出什么力量了,战场上的主力变成了美国大兵。

美国兵力扩充到将近五百万人,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德国方面力量相比历史上强大了不少,在西线集结的兵力达到两百多万,并且还是有些后力的。

受流感传播危害最轻的就是中国了。

中国在秋季来临后,全国海关大力布控,一切出海人员戴上口罩、消毒液、银翘散,加上全国卫生整顿,以及发现感染者之后立即进行隔离治疗,使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流感传染前半个月,全国仅有两百多人感染,同时通过中医六经辩证派的治疗,两百人中只死亡了一人。

中医在这场防疫作战当中发挥了极为强大的作用。

研究所接着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攻克了第二波流感病毒,成功培育出了新的流感疫苗。

当亚洲卫生组织向全世界宣布,中国成功研发1918年秋季美国猪流感疫苗时,世界各国都轰动了。

紧接着,中华民国卫生部宣布。

“中国将在未来两个月内,对世界贫穷国家进行医疗援助,预计将援助一百万支流感疫苗,以帮助世界贫困国家渡过难关。”

当场有记者问:“中国《‘文》是否会《‘人》在世界《‘书》销售该《‘屋》疫苗?”

“抱歉,中国暂时没有能力生产那么多的疫苗,毕竟我们必须先供应本国疫苗所需,同时尽可能的保障医疗条件落后的贫穷国家的援助,而医疗条件相对较好的国家,可以先靠自身的医疗条件减少感染人群。不过我们会尽快生产出更多的疫苗,以全世界人民的需要。”

紧接着,各国公使、大使纷纷找上门来,要求中国向他们出售流感疫苗。

中华民国卫生部给出了一个高得吓人的价格,一支疫苗竟然要卖800美元。

各国公使、大使都咬牙买了。

在他们看来,这是有技术专利的药品,所以价格高一些也是正常的,连西班牙国王都被传染了流感,只是800美元而已,那些有钱人可不差这点钱。

现在的欧洲,最有钱的当然是那些富人。

在恐慌之中,别说是800美元,就是几千美元也有人愿意购买中国生产的流感疫苗。

同时先期疫苗产量小,价格高那是肯定的。

西方人在欧美财团的熏陶下,对于这种高价格并没有感觉到什么稀奇,欧美财团本身就经常做这种奇货可居的事情。

在800美元的价格下,只要你出得起钱,要多少就有多少。

而在中国国内,这种流感疫苗的注射价格极低,一支仅要五角,沿海贫困群体还免费注射。

注射的主要区域就是沿海地区,内陆地区基本上不会有这种流感,因为在中国的层层防疫之下,不太可能传染到内陆去。

不过内陆地区还是要注射的,只不过晚一些注射流感疫苗。

等沿海地区注射了流感疫苗之后,其他的疫苗则用来给附属国,同时大规模在国际市场上销售。

到时候售价就会降低了。

作为加入亚洲卫生组织的国家,在疫苗价格上享有一定优惠。

全球华人、华侨,都可以在前期享有优惠疫苗价格。这也让全世界华人顿时感觉到,此时的中华民国是真正的强大起来了,而且是一个真正心系人民的政府。

由于中华民国闪电般的崛起,使得大量海外侨民都踏上了回国之路,其中不乏一些数理化等方面的学者。

此时在科研领域,中国研究人员的数量正在不断增长,同时在民族主义的号召下,他们都是苦心钻研,科研的韧劲非常强大,很多都是废寝忘食的对技术进行攻关。

不过研究条件还是很好的,生活保障等等都是世界顶级的。特别是当前江渝组建的民族资本集团手中拥有大量剩余资本之后,对科研的投入更是不断的增加,甚至比世界各国的研究经费总和还要多。

同时这样的大规模科研工作,也为国民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

尽管参与科研活动的人员极多,但很多项目方面都不知道在研究什么,这是一种很简单的模式。

江渝是最上级,他把命令传达给下一级,下一级再把任务分配给下一级的许多单位,然后一级一级的细分下去。

下一级的人不知道上一级的人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其用意是什么。

美国人的科研也是采取这种方式,所以历史上美国研究原子弹的参与人员高达二十万人,也没有泄露消息。

越简单的模式,往往保密性越高。

回国的华人华侨当中,很多回国后又出国了,因为他们回国后加入了华东商会,接着又跑出国从事经商等活动。

此时的华东商会正不断的向全球各国派遣经商人员,其经营项目是商会内选出的优势项目。

大大小小的项目都有。

这可以为国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这些岗位还都是高产、中产的经营活动,能不断增多民族资本规模。

只要有需要,这些民族资本随时可以抽回国内,支持战争等活动。

这在当前全球各国都是这么玩的。

中国民族资本正在向全球范围内扩张,只不过重点的对外扩张放在了缅甸、印度、马来西亚、文莱、澳大利亚、新西兰地区。

在这一区域,中国民族资本是不用怕被人暴力掠夺的,因为这里是中国势力威慑范围,谁敢没收中国民族资产,那么马上可以抢回来,而且是十倍、百倍的抢回来。

而在其他区域,如南美、欧洲、加拿大,同样也有不少投资行为。

这个年代很多矿产还未被发现,在这些地区主要就是圈地,把隐藏着矿产的土地买下来,但不一定开发。而这些土地因为看上去和普通土地差不多,甚至还不如普通土地,所以价格非常的低廉,对中国资本来说,那就是连九牛一毛都说不上。

这些矿产买下来后,日后就算是被没收了,等中国成为全球霸主的时候,同样能够要回来。

同时在这些国家,主要经营一些销售业、饮食业、运输业等项目。

在销售业方面,搞批发市场,专门批发中国和附属国生产的商品,这些附属国的商品制造工厂也都是中国民族资本开设的。

另外还有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