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第一军阀-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内唐群英很是泼辣,除了江渝这种威望高得一塌糊涂的人不敢招惹,其他人若是得罪了她,打上门都有可能。就连宋教仁都被唐群英噼里啪啦的打过耳光。因此政界的大部分人基本就是躲煞星一样躲着她,很多事情能忍则忍。
这次江渝与蒋方震把三个公主给包圆了,排场自然也是比较大的,一路上吹吹打打,然后把三位新娘接了回去,这次婚礼是西式婚礼。
第一中式婚礼尼古拉二世一家不习惯,同样的,江渝也没有给尼古拉二世磕头的习惯,因此干脆按照西式婚礼来办了,这样双方心理都舒坦。
三个俄国公主显然还有些茫然,刚来到中国没多久,就被悉数嫁了出去,这对于她们来说十分突然。
不过三姐妹倒也没有太多的抗拒,毕竟她们嫁的是中国军方两大巨头,而且年纪也不是什么七老八十的。
塔季扬娜甚至有些欣喜,因为江渝在崛起之后,一直都是国际军事领域的头号新星,崇拜者自然不少。
塔季扬娜也算是其中之一,只是碍于中俄之间的冲突,平时没有表现出来。
至于最小的阿纳斯塔西娅,则有些不太高兴,她才十六岁呢!
尽管这个时代的欧洲女人也就是十六七岁就嫁人了,但是作为俄国公主的她,还是没玩够的年纪。
当两姐妹看到穿着一身挺拔帅气的军装的江渝时,都不由的眼前一亮,比照片看起来要帅得多,仅从面容上看,有一种温润儒雅的感觉。然而举手投足间,却是一种内敛,但又完全掩盖不住的锐利。
突然阿纳斯塔西娅感觉,也许这场婚姻并不是那么糟糕。
三位新娘分别坐上两辆婚车,然后开始浩浩荡荡的返回,迎亲只是一个形式,因此也未太远。
淮安的市民已经集中在街道两旁,当车队经过时,都无比热烈的欢呼着,人们纷纷向车队挥舞着帽子。
中国自1840以来,已经走过了78年的救国之路,在经历了各种方法都失败了之后。扛起民族主义旗帜的江渝,带领着中国走向繁荣和强盛,终于实现了近四代人的理想。
这使全国上下绝大部分,99%的民众都是发自内心的喜悦。
而那1%,毫无疑问,是那些被剥夺了既得利益的群体,但这些人也是处于一种十分矛盾的情绪之中。
这一次江渝结婚的气氛,虽然全国上下也是一片喜庆,但相比上一次娶伊氏姐妹时,却不是那么热烈。
全国的民众都支持这次政治联姻,但是这次娶的是俄国公主,在民众们看来远不如江大帅娶本国女子来得重要。
不过这次婚礼的排场却大了些,而且全国政要、名流、民族资本家也都纷纷赶到淮安,一时中华民国的上流社会人员齐聚淮安,却也是难得的盛事。
第247章 移民前奏
婚礼仪式在一片隆重喜庆的气氛中结束了,此时江渝和蒋方震两人已经折腾好半天了。
尼古拉二世和费奥多萝芙娜见两个女婿看起来都是一表人才,又位高权重、年少多金,根本生不出任何的不满。
倒是江渝的母亲许氏摆着脸,只感觉儿子吃大亏了。
又娶了两个洋人回家,这让许氏并不是很高兴,要是再娶两个中国媳妇那是多好啊!江远川倒是无所谓,乐呵呵的站在一边看着婚礼仪式。
接着就是大摆宴席的时候了,这次宴席分两种方式。
一种是中国传统的流水宴,第二种就是西方人那种宴会,把食物摆成小山一样,随便吃。
这两种差距,充分的反应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西方人文艺复兴之后,走向了纵欲主义。东方文明则依旧保持着禁欲主义,同时中国的筵席人们团团坐,讲的是长幼尊卑的秩序和气氛的融洽。
一个国家不能没有秩序,也不能够太过放纵。如今中国上流社会基本上很少搞西方人的宴会,大部分都是按照传统的流水宴。
西方人的宴会并不一定就比中国的筵席模式要先进,这只是纵欲主义与禁欲主义之间的差别。
这次搞西方人的宴会,主要是给尼古拉二世一家准备的,同时到场的还有一些西方国家的使节。
而本国宾客,都是去吃流水宴。
正厅分六桌,江渝坐的是主桌,这一桌有政界、军界、商界、学术界、工农界的顶级人物。
其他五桌,则是军界、政界、商界、学术界、工农界的精英。
与江渝同坐一桌的,军界除了渝与蒋方震二人,还有一个段祺瑞、谢葆璋。政界就是袁世凯、宋教仁、汤化龙、陶成章,商界是周子、陈光甫、张謇,学术界是章太炎、蔡云培,工农界则是从全国选出的最优秀的工农代表各一人。
最没势力就是工农界,但同样有坐在主桌上的待遇,这显示出了当前中华民国在调和劳动关系上所做的努力和态度。
每年全国各地都会评选劳动模范,这些劳动模范享有一些特殊待遇,也受社会各界的尊敬。
席间江渝与袁世凯不知谈论着什么,两人不时发出开怀的笑声,摄影师的镜头记录下了这一画面。
江渝与袁世凯谈的是欧洲人互掐的事,还有俄国内战的事。
在这方面江渝是早有打算,总的来说就是支持同盟国与协约国继续打消耗战,能多耗一天是一天。在俄国则掠夺俄国的劳动力和妇女,把老弱病残的留给红色毛熊,不仅使红色毛熊没有足够劳动力,同时还多了一堆的负担。当袁世凯听到他那一肚子坏水的主意后,不由开怀的笑了起来。
“洋人碰上你算是倒大霉了。”袁世凯笑着说道。
“没办法,是他们自己要打的。”江渝一脸无辜状,“他们既然要打,就让他们打个够吧!”
袁世凯点了点头,非常赞同江渝的对外扩张战略。
先让欧洲人掐得死去活来,拖慢他们的发展速度,趁机壮大中国的力量,缩小中国与欧美的差距。
同时先让俄国人自己互掐,同时把俄国劳动力先掠夺过来。
等俄国人掐得筋疲力尽的时候,再不断的蚕食俄国的土地,一块一块的把俄国版图咬下来,最终占领整个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同时把中华民国的版图推进到黑海沿岸。
到时候中国就可以成立一个黑海舰队了。
更能够直接把商品从黑海出口到欧洲,当然从地中海也能出口。
等中国占领了整个西伯利亚,以及中亚地区,再迅速建立起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足够的军工业,就可以挑战整个白种人世界。
届时就算打不赢,也绝对输不了。
毕竟中国是一个有四亿人口的国家,外加庞大的工业的话,就算是军事装备不如欧美先进,也能立于不败之地。
何况中国的军事装备,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现在已经有了一大堆的储备技术。只要中国有足够完善的基础设施,那么就能够大量生产那些先进的军事装备。
在具备了能够大爆战车海、飞机海、航母海之后,就可以向世界扩张了。
因此现在中华民国是淡定的看戏,看这世界各列强互掐、自掐。目前整个世界,唯一没有陷入战争的大国,也就剩下中国了。
婚宴继续进行着,气氛十分热烈。
不断有人来向江渝和蒋方震两位新郎官敬酒,江渝酒量不小,倒是不怕。到是蒋方震,已经开始装醉了。
全国名流齐聚,自然有很多话题可以扯。
吟诗作对,题字作画之类的文艺活动十分盛行,此时中华民国的传统文人还是不少的,就连蒋方震都算是一个文人。
蒋方震有过目不忘之能,所以看了很多传统的书籍,因此也富有文人情怀。
历史上蒋方震只能算是一个军事思想家,而不是军事家。然而历史走了个岔道,蒋方震被江渝拉上贼船,前后经历了多次大战,此时也算是功成名就,在民间也有很高的声望。
现场那些文人所作的诗词都被记录了下来,那些字画也都被收藏了起来。
这些东西,以后可都是身价暴涨的。
毕竟这是在江渝的婚礼上出现的,就算不是名家,也有不同非凡的意义,以后随便拿一件出去拍卖也能弄到不少钱。
这就是名人效应。
各界人士都借着江渝与蒋方震迎娶俄国公主的机会互相联络感情。
而那些工农界劳动模范们,这次来参加婚礼,也受到了很大的礼遇,各界人士也都对他们非常尊敬,给足了工农界的面子,充分照顾了生产关系。
为此各报社都大力报道这些细节。
也正是因为当前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与工人、农民保持着良好的生产关系,所以双方关系并不紧张。
对于中国工人来说,此时无疑是最幸福的日子。
工资年年看涨,福利也不断提高。很多人都怀疑马克思是在扯淡,此时中华民国的民族资本家一点也不黑。
资本都有一个血腥的原始积累。
这对于中国的民族资本来说也是这样的,初期的时候是靠借钱,同时靠着先进的工业产品以及优厚的人口红利获得发展。
现在逐渐减少人口红利,不断提高工人待遇,然而人口红利并未减少多少。
因为人口红利转移到附属国的头上了,越南、暹罗、朝鲜、日本,同时还有中南省和吕宋省的土著头上,不过中南省的土著日子好过一些,中南省官员正在对这些土著进行教化,只要他们达到要求,就能拿到中华民国公民绿卡了。
同时中国民族资本的血腥积累也转移到了欧洲人的头上。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军用物资出口,也算是一种血腥的原始积累。同时同盟国还卖了不少奴隶给中国,中国又从俄国境内掠夺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妇女。
这些都是血腥的原始积累。
那些附属国也算是中国的殖民地,不过中国走的是经济殖民的道路,即给与殖民地先进的生产建设工具。
这使中国对殖民地的开发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其他国家顶多只能从殖民地获得一些原材料和劳动力。
但是中国却不一样。
不仅能够获得更多的原材料,而且能够让经济殖民地生产出更多的军用物资或者生活物资,而且是民族资本开设的工厂,钱还是在民族资本手上。
一旦到了战争时期,这些附属国就能分包掉一些生产任务,中国就能调集更多的劳动力去生产军用物资。
同时这些经济殖民地的老百姓还感觉不到中国在殖民他们,反而会对中国感恩戴德。
把他们养肥了,要宰杀也很容易,动动手指头就能通过金融手段将他们的财富掠夺掉大部分。
现在中国的殖民是更高级的方式了,而不是那种低级的武力殖民,获得的利益更大,而手段也更加隐蔽。
……
婚宴持续了三天,这才散去。
在这三天当中,社会各界精英人士有了很大的交流,加强了各界的理解与合作,倒是起到了不小的积极意义。
至于造反什么的,现在都什么年代了。
军权被江渝牢牢掌控,舆论被江渝牢牢掌控,经济也被江渝牢牢掌控,从而影响到了政治层面。
基本上没有谁想去挑战江渝的地位。
而且在民族主义的普及下,国人普遍开始把目光放到国际上,而不是整天盯着内部的斗争了。
混吃等死的官僚主义在此时的中华民国并未出现。
江渝和蒋方震也都抱得美人归,其后几天,江渝一直躲在家里和两个俄国公主夜夜快活。
一睡就睡了两个俄国公主,心里自然爽得不行。
不过也仅是逍遥了几天时间,江渝又把精力放在了国事上。如今中国面临的问题就是消化地盘,以及内部建设等问题。
之前江渝已经与袁世凯、宋教仁等人商讨过了,他们也接受了江渝向他们提出的借鉴美国《宅地法》的政策。
同时双方还就《宅地法》之外,又搞了一个迁移政策,这些移民政策很快就会公布和实施了。
第248章 计划生育来了
缓步改革,这是当前中华民国的一个基本国策。
这是吸取了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俗话说大风刮不过一个早上,暴雨下不过一天,像戊戌变法那样疾风暴雨的想要急于求成,最后的结果就是自找死路。
自中华民国成立以来,已经差不多八个年头了,中华民国的行政网络基本上已经完全铺开。
同时法律年年逐步修改之后,已经逐渐完善。
税收制度经过年年改革,废除了苛捐杂税、盐税等等税收,但是形成了以存款为税收标准的个人税征收模式,从而使民众积极把钱拿去投资。
在农业上,在北方基本完成了机械农业化,抗倒伏小麦培育成功,加上化肥的使用,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但是北方两亿人口,确实是太多了。
特别是陕西一千三百万人口,一直让江渝感到担忧。
要知道,民国十七年到民国二十一年,发生了极为恐怖的大灾害,这一阶段是三碧禄存星与四绿文曲星交替的阶段。
就入七赤与八白交替期间发生非典一样,九星交替期间必然会爆发一些灾害,只看不同组合。
三碧与四绿的交替无疑是非常惨烈的,那四年中中国华北地区大面积受灾,南方同样也灾害不少。
其中以陕西最为严重,万人坑都出现了。
饿死、病死极多。
那四年当中,旱灾、风灾、蝗灾、兵灾、霍乱、火灾、冰雹等等灾害不断降临在陕西,简直就是惨不忍睹。
尽管当前中华民国的粮食产量已经很丰富了,就算是受灾了也不用怕饿死人,但是1300万人人集中在陕西确实太拥挤了。
陕西号称八百里秦川,但自唐末开始,这片土地就不断的出现各种灾害,走向了盛极而衰的阶段。
明末,就是因为陕西大灾,出现了流贼。
民国十七年开始的大灾,丝毫不比明末崇祯元年开始的灾害小,从夏季到冬季未雨,这是什么概念?
等于说,1928年,陕西省农业是几乎完蛋一大半,一千三百万人口确实得移民出去。
同时华北两亿人口,也得移民一部分出去。
由于华北地区进行了农业机械化,造成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农业人口失去土地后,而全国又不需要那么多的工人,因此很多劳动力只到工地上当苦力。
要建设的项目倒是很多,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消化掉了这些离开土地的劳动力。
不过随着中华民国的工程机械的出现,以及附属国的苦力,俄国苦力的到来,苦力已经非常充足了。
现在不是数量太少的问题,而是数量逐渐太多的问题了。
而且随着此时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成了爆发户,口袋里有钱了,很多人都发财了。
维持如此巨量的苦力是不行的,长久下去是会出现剧烈社会矛盾的。
因此,1918年7月,中华民国一连出台了《移民法》、《退耕法》、《农改法》、《计划生育法》三部法律,开始了鼓励移民和政府强制移民。
这两部法律一出台,报纸、广播等宣传机器立即全力运转,对这两部法律进行宣传。
“关于华北地区移民问题,已到了不得不重视的时候,尽管目前我国工业持续发展,吸收掉的劳动力越来越多,但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以及藩属国劳动力的涌入,以及一些其他原因(俄国苦力),所需的体力劳动岗位已经在不断减少了。加上我中华民国版图急剧扩张,边疆人口严重不足。所以中华民国决定出台《移民法》,以及《退耕法》,鼓励自发移民与政府移民相结合,对华北人口进行大规模移民。移民主要区域主要为五个,第一为东北地区,第二为西部地区,第三为北海行政区,第四为南洋地区,第五为境外地区。”
“新出台的《移民法》规定,没有土地的公民可以选择前往政府规划出的移民区,对允许开垦的土地进行开垦,根据不同地区授予不同规模的土地,如在北海行政区,最高可以授予一千亩土地。如在南洋地区,最高则授予两百亩土地……”
“新出台的《退耕法》,主要针对黄土高原、蒙古地区采取的一项政策,同时也作用于全国偏远山区。即政府在黄土高原地区与偏远山区进行大规模退耕,对大部分人口进行迁移,只保留少部分人口。对于迁移人口,政府可以对其进行工作分配,也可以选择成为农业人口,政府将在移民区授予其土地……”
“新出台的《农改法》,当中规定,政府将对全国农业进行规划,允许商人投资以完成土地农改,最终使全国各地区的农业资源具备先进生产力……”
“新出台的《计划生育法》则规定,我国公民,一对夫妇最多只能生三个小孩,超生将被罚款。”
中央一口气出台了四部法律,从移民到生育都归纳进去了。
特别是《计划生育法》,因为此时江渝发现,这个年代的人口增长速度太快了,一对夫妇动辄就生上七八个。
而历史上,也因为国人生太多了,所以死亡率也高。从民国到1949年期间,光是饿死的就起码有2亿人。
饿死个几百万人,那只能说是小灾害。民国时期,饿死千万人以上的灾害就有好几波,首先1920…1921年是一波,发生在华北和四川,1928年到1931是一波,发生在华北。
如今情况不同了,中国统一了之后,没有军阀混战,也没有土匪遍地,同时医疗条件改善了,粮食产量也上去了,病死、饿死的现象少了,出生存活率飞速提高,如果再按照当前的人口生育速度来,那么中国的人口很快就会暴涨到十几亿。
古代圣贤提出,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在古代,有田种,能自给自足,还有中医可以治病,那么日子就可以过得很舒服了,就像是两汉时期一样。
可以走无为之道,老死不相往来不是很好吗?
但是日子为什么不好过了呢?
就是因为,人多了。
人多了,地就不够用了。人们就必须用尽所有力量去求生存,而一部分人开始走向暴力路线,于是开始搞科技了,以求能更有效率的杀掉敌人,这时候就走上了有为之道了。
此时的中国就是走上有为之道了。
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产力的提高,加上国情是以传宗接代为己任,人口增长速度将变得无比恐怖。
这时候不刹车,那么未来就只能靠疯狂的战争来消耗掉人口了。
正如南怀瑾说的一样,战争就像是人类头发长了,自然需要理一理一样。
战争为什么发生?就是人多了,资源不够用了。那么就要去抢资源,接着双方各死上一些人,加上生产力再发展一下,人就又够用了。
但是呢!为来中国必然要进行一场大规模战争,因此人口不能限制得太厉害了,因此规定是只能生三个。
但是超生是肯定的,那只能用宣传和罚款来遏制了,至于结扎那就太粗暴了。
因此江渝对出台的这个《计划生育法》感觉悲观,在中国还未全面进入工业时代的时候,农业人口多生点是必然的。毕竟没啥娱乐活动,晚上就玩造人了。
当然,随着城镇化不断加深,工人阶级就不会生那么多了,因为生多了负担重,城市里毕竟不像农村。
另外穷人生太多儿子是很坑的。对于孩子来说更是个坑,因为一旦儿子生多了,那些孩子的八字中比劫就多,结果一群孩子一样是穷人。因为一个人的家庭怎么样,其八字必然就会有相关信息。
所以家里穷又生个七八个孩子的,这七八个孩子当中,起码有六个一辈子都是低层阶级。
而对于富人来说,多生点孩子则无所谓,甚至对孩子有帮助。因为富裕的家庭,孩子的八字当中,力量最强的父母宫(月支),很大可能是出现正偏财,如果财太旺,日主太弱,那么就是担不起财,也注定是个穷人。这时候就比较喜欢比劫助旺,这样才能把财分担掉,八字才能中和。
但这又是一个双向的问题,穷人多生孩子,父母是有利的,因为他们是穷人,很可能是命太硬了(日主太旺克财),对于父亲来说,儿女是官杀,可以克掉一些。对于女人来说,儿女是食伤,可以泻掉一些。这样一来,八字就比较平衡了,日子也就越来越好过了。
而对于富人来说,很多都是命不够硬的,因为财比较旺。这时候生太多儿子,父亲命不够硬,很可能就被克死了。母亲命不够硬,本身日主能量不足,还要去‘生’那么多食伤,同样也很容易出问题。
就像英国进入工业时代,妇女经过一天的劳动,本身劳动就是食伤,回家还要带个孩子,孩子对于妇女来说也是食伤。命里日主能量不足、消耗过度,自然十分厌恶孩子,于是发生了很多把孩子掐死、毒死的案例。
所以生孩子,还是要看自身情况。
穷人多生几个虽然可以改善自身情况,使自己的命运变好,但是比较坑孩子。
富人多生孩子,比较坑自己,但是对孩子比较有利。
大部分穷人和富人是这样的情况,但也有少部分是其他比较另类的八字造成的。
但是不管穷人还是富人,生三个这是普遍都能接受的数量,从传宗接代的角度来说,三个也足够了。
至于超生,好吧!政府只罚款,也不给你结扎。反正以后要打仗,打仗必然要死人的,到时候再把人口消耗掉。
为了避免在罚款额度上会造成阶级对立,江渝还让国会规定的罚款额度分成不同档次,分为低产阶级、中产阶级、高产阶级、超高产阶级四个档次。收入越高的,罚款越多。
当然,江渝自己已经做好了被罚款的准备,再生几个是肯定需要的,起码还要生个儿子去统治未来的傀儡俄国。
按照江渝的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中国的人口维持在7亿是比较完美的,现在中华民国的人口,过不了几年就会上涨到5亿了。
这种人口增长速度是比较让人堪忧的,因此才需要《计划生育法》来制约一下。
现在人口少一点,同时由于地盘打了不少,还有地方可以移民。但是以后呢?如果还像现在这样不断的生,不断的生,在再次扩张之前又能移民到哪里去?
所以必须计划生育才行,特别是在这个国家来说,计划生育是必然要上的。
等把美国和加拿大干掉,再移民一半人口过去,整好亚洲区域3亿,北美洲3亿,在世界其他区域再移民个1亿。
那就正好差不多了。而且到时候也发达了,人口变成负增长是必然趋势,人口也就会慢慢变少,生存空间就不会那么拥挤。
第249章 注定是炮渣的日本
计划生育的出台,引起了全国的热议,甚至是一些争议。
很多富人这时候就跳出来反对计划生育,若是没有计划生育,他们还不是想生几个就生几个。
而且罚款在他们看来很不公平,为什么低产阶级只罚款一点钱就可以,而他们超生却要接受高额,甚至是巨额罚款?
但是更多的有识之士,却也意识到了当前中国人口增长的巨大问题。
为了确定舆论基调,江渝在《华东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
“我们中国人生活的根本问题,常常可以从空中一眼看出:受到侵蚀的棕黄色丘陵、浑浊江河泛滥的平原、百衲衣一般的绿色耕地,以及由简陋的茅屋、蛛网般的水渠和台阶般的梯田聚在一起的村落,这就是多少代人们弯腰驼背累死累活辛苦劳作的见证。那么多的人密密麻麻聚集在狭小的土地上。可以说,中国人为了维持生命,耗尽了有限的土地资源,还有人的所有智慧和忍耐力,这就是昔日的中国。
而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人口太过密集之后,为了生存而对土地的过度开发,从而不断的走入恶性循环,这也是整个民族自唐代盛极而衰之后的根本问题。
如今的中国,尽管已经初步改变了这一现象,因为有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也有了更高的生产力,更加良好的交通,日子也随之好过了。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昔日的惨痛教训,我们必须杜绝人口过快增长。
只有人口不再过度增长,国民人均占有资源才能足够丰富,整个民族才能过上富足的生活,而非昔日的贫困与无助。
也只有少生孩子多种树,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道。”
江渝这篇文章在《华东日报》刊登之后,迅速确定了舆论基调,那些之前还在反对计划生育的人,也都连忙偃旗息鼓了。
各大报社纷纷转载这篇文章,全国上下也因为江渝的表态,迅速接受了《计划生育法》,并在全国各地形成了统一的舆论基调。
江渝的这篇文章也给了学生和知识分子极大的震撼,有时候到农村去看看,农村的那些灌渠、梯田、道路,在生产落后的旧时代,是多少代人累死累活的奋斗出来的?
是什么引发了中国人的贫困?
毫无疑问,那就是人太多了。
为了维系生命,为了生存,过去的中国老百姓只能把所有智慧、力量、忍耐力都用在这方面,根本就没有更多的心思去想其他的东西,也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做其他的事情。
只有少数精英份子,掌控着这个国家,对于眼前的问题视而不见。
从而不断的爆发饥荒、霍乱、兵灾,使人口不断的消耗,当人口消耗到一定程度后,才又因为人均资源丰富了,生存空间变大了,这才又回到了盛世。
过去的中国,甚至没有多少耕地可以用来放牧,就连内蒙的很多地区,都被开垦来种粮食。
其中都是人太多的原因。
全国各地迅速在城市、乡镇的墙上刷上了‘少生孩子多种树’,而一旁则是往日刷上去的‘要想富先修路’。
同时,中华民国的《计划生育法》也迅速普及到了其他附属国,不过在那些附属国的《计划生育法》就大有不同了。
首先规定,最多只能生一个男孩,女孩想生几个都没问题,但是如果第一胎生了个男孩,还是可以生第二胎的,第二胎如果还是生男孩,那么将会被罚一笔钱。如果第二胎生的是女孩,则是合法的。两个名额用掉之后,妇女要去结扎。
当然,会被结扎的都是那些底层妇女,而她们也是最能生的。
至于与中华民国的《计划生育法》有差别,很好解释啊!
“我们藩国本身就国土狭小,更要抓好计划生育。如果人口太多了,人均资源就更少了。”
这些藩国推行了《计划生育法》之后,意味着劳动力不会出现多少增长,而且日后战争一来,男人是要被送到战场上当炮灰的。
战争消耗一下,人口增长就更慢了。
就像暹罗,现在才900万人,在《计划生育法》的计划下,让你增长到1500万就算逆天了。
相比后世泰国差不多7000万人口来说,少得很。
在藩国,计划生育粗暴点是无所谓的,毕竟那是以藩国政府的名义来推行的,就算弄出点暴动来,也是朝着藩国政府去的。
因此这个计划生育,开始在朝鲜、越南、暹罗推行。
至于日本,中华民国的态度很让人琢磨不透,竟然不要求日本搞计划生育。
江渝就日本不搞计划生育的问题做出了批示:“之所以不在日本推行计划生育,那是因为我们需要日本炮渣和日本妓艺。多生点随便他们,养不活那么多人的话,女人出来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