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第一军阀-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怎么联姻?”尼古拉二世问道。
“听说您有四位貌若天仙的女儿,我们中华民国陆海空大元帅也才年仅二十七岁而已,而且一表人才,正好十分匹配。而且要恢复沙俄王朝,也必须有中国军方的全力支持。”袁世凯笑眯眯的说道。他自然明白江渝要求联姻的用意,这不仅是图财,还是想要在俄国皇室当中混入中国血脉。
只要江渝和尼古拉二世的女儿生个儿子,未来有中国这样强大的靠山,加上沙俄王朝建立也将是傀儡一个,把江渝和尼古拉二世的女儿生的儿子扶上宝座自然是轻而易举。
尼古拉二世楞了楞,随即脑海中浮现出了江渝那张确实十分英武帅气的面孔,而且这个年轻人的身上富有传奇色彩。
年少时游历欧洲,青年时回到中国,随后迅速整合中国军事力量,使中国在几年内就打败了俄国,并彻底击败日本。
在军事接连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确实是一个优秀得让人无法想象,耀眼到让人不可直视的一代天骄。
如果把女儿嫁给这样的人,确实不算吃亏。
“只是,据我所知,他已经结婚了。”尼古拉二世迟疑的说道,毕竟江渝是已婚人士,袁世凯哈哈一笑,说道:“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有联盟的决心。”
这赤裸裸的就是政治联姻。
“我考虑考虑。”尼古拉二世还是有些迟疑,没有当场答应下来。
“没问题。”袁世凯也未继续相逼,十分爽快的答应了下来,然后说道:“你刚来中国,不如先去参观一下我们中华民国的风土人情,老夫今年来身体不适,就无法相陪了。还是遁初来安排吧!”
“好。”宋教仁点了点头,让尼古拉二世这土豹子去见识见识也好,可以加强一下他的信心,从而引诱他心甘情愿的答应中国的条件。
……
尼古拉二世在北京华东大酒店住了一晚之后,便在中国官员的陪同下,带着一家人坐上汽车,开始在中国各地参观起来。
此时的华北平原上,放眼望去,那是一片一望无际的金黄麦浪。一辆辆小麦联合收割机正在田野上忙碌的收割着小麦。
只见机器一卷,一排排小麦便被卷入机器当中,接着从边上的一个大管子不断的倒入边上跟随的汽车。
当汽车装满已经脱粒的小麦后,便直接开走,而后面又开来了一辆空车,继续接着小麦。
看到这样的生产场面,尼古拉二世极为震撼。
“那是什么机器?”尼古拉二世对随行的中国官员问道,随行的是外交总长陆征祥,同时还有一群各部门官员。
“这是我们中华民国研发出来的小麦联合收割机,一台机器一天能完成几百个人的工作量。而且这还是比较小的收割机,我们的工厂已经造出了更大的联合收割机。”一名农业部的官员解释道。
“有了这些机器,如果是发生了战争,我们中华民国可以将更多的劳动力投入到军用物资的生产,同样也能动员更多的兵力投入战场。”
第242章 全面建设的中国
“科技是不断发展的,战争的规模也是越来越大的,一个国家如果能抽调更多的兵力投入战场,那么就多一分胜利的可能。当然,投入战场的士兵不能装备太落后的。”一名陆军上校这时对尼古拉二世说道。
尼古拉二世脸色一红,最可悲的莫过于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俄国士兵,甚至穷到连鞋子都没有。
“有时候人太多了也是不好的,因为根本就来不及生产那么多军事装备。”尼古拉二世好似是在辩解。
“那是在工业比较落后的情况下,不如请陛下您去参观一下保定军工基地吧!”那名上校对尼古拉二世建议道,称呼上还是用了敬语,算是给了尼古拉二世一些面子。袁世凯和宋教仁则是以一种平等平坐的语气来称呼尼古拉二世。
“嗯!”尼古拉二世点了点头,对中国的军事实力还是很关心的,如果中国真的有能力让他复国,甚至是统治整个欧洲的话……
一想到这里,尼古拉二世内心顿时再次悸动了起来。
车队当天来到了保定。
保定,这是昔日北方的军事重镇,不过随着中华民国内部稳定后,保定已经没多少驻军了。
但是保定还有一所‘保定军校’,这是一所专门用来培养基层军官的军事学校,而淮安军校则专门用来培养中高级军官。
同时保定地区还有一个大型的军工生产基地,华北地区有三分之一的军工生产放在了保定地区。
来到保定后,尼古拉二世第二天参观了保定军工生产基地。
保定军事基地主要生产的是步枪、火炮,以及子弹、炮弹。
只见一条条子弹、炮弹流水生产线正在不断运转,子弹和炮弹以极快的速度被加工、组装了出来。
其中机械占据了很大的生产比例。
在步枪制造上,之见军工厂用的全是自动化专业机床,一根枪管放下去,直接自动加工了出来。
加工速度极快。
这种机床只能加工一种东西,不像普通机床什么东西都可以加工,但是效率却比普通机床高出许多倍。
面对高度自动化的军工生产,尼古拉二世震惊了。
这个曾经比俄国还落后的国家,竟然发展出了如此恐怖的军工制造技术,简直让人难以想象。
“只要有需要,我们就可以随时扩军工生产规模,生产几千万支步枪并不需要太长的时间。”那名陪同的陆军上校轻描淡写的说道:“子弹和炮弹方面更加不是问题,正是因为我们中华民国采用世界最先进的制造技术,所以我们的士兵就像是有打不完的弹药一样。”
尼古拉二世再次震惊了。
……
几天后,尼古拉二世又乘坐着火车直接南下,来到了繁华的江南区,一路上他能看到华北地区到处都是工厂。
到了江淮平原地区,工厂就更多了。
只见整个华北平原和江淮平原上,公路、铁路到处都是,交通已经非常方便了。
在此时的中国,平原地区的铁路、公路基本上已经修得差不多了,在这些平原地区,基础设施一点也不比欧美差。
尼古拉二世来到淮安之后,又参观了淮安的战车生产线和飞机生产线,更是惊叹无比。
但他过了长江,来到繁华的苏南地区时,更是被这里的繁华所震撼得一塌糊涂,此时的苏南是整个中国地区最为繁华的区域。
在苏南地区虽然重工业不多,但是轻工业却主要集中在苏南、浙江一带,加上这一地区又是中国金融中心的辐射区域,而且拥有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其繁华程度可想而知。
而且尼古拉二世一路上看到了大量的工地,工地上正在修建各种基础设施,如铁路、公路、水库、电站,还有各城市都在对城市进行改造。
没错,是改造。
此时中国各大城市的建设都比较落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没怎么建设,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忙着建设基础设施和搞出口型生产,城市都未怎么建设。
当建设重点放在内部之后,各个城市都开始了改造。如今改造的成本是比较低的,因为各城市的房屋主要都是一些砖木结构的土房子。
加上如今政府有钱,各城市的改造也就都纷纷提上案头了。
改造的重点就是扩宽街道,建设城市排水系统,以及供电系统、自来水系统。电线是不能乱牵的,必须埋入地下。
街道也不能太狭窄,因为用不了几年,中国就要大爆汽车了,到时候街道太狭窄只会出现堵车的悲剧。
还有环城路、停车场、加油站这些都纳入规划范畴。
因此全国各个城市都在大兴土木,同时全国各地也开始大盖商品房。如今的中国建筑系的专业,与后世香港一样,都有一个‘风水专修课’,就算是一套小小的商品房,也要尽力让它存在格局,起码不能盖出凶宅出来。
城市改造和房地产建设,使得各个城市都出现了许多工作岗位,很多在外地的铁路、公路工地上做事的劳工开始返乡。
毕竟在家乡的工钱也差不多,为什么不回家乡去呢?
这些劳工的返乡也并未给那些工程造成太多的麻烦,因为此时中华民国手上还有许多俄国劳工。
同时还有许多日本、朝鲜、越南、暹罗劳工,这些劳工是中华民国政府公开招募的,来到中华民国是有工作签的。
不过这些劳工不能到处乱跑,只能待在工地周围,工作时间到了便拿着钱从哪来回哪去。
那些藩国劳工还是不错的,日本、朝鲜、越南劳工都深受中国文化影响,因而能够吃苦耐劳。
暹罗劳工则差了许多,暹罗男人本来就有点懒惰,不过也比那些印尼猴子们好上一点,干活也是能干的。
这些藩国劳工管理起来更方便,一些生产工具交给他们不用怕被他们破坏了,因此能承担比俄国劳工更高一级的建设环节。
此时中国算是真正的开始全面建设了,北方的铁路已经修得差不多了,就差一些乡镇级的公路。
铁路和公路的修建开始转移到了北海行政区,以及刚打下的中亚行政区,同时还有南方各省,以及中南半岛和南洋地区。
北方则开始进行城市改造。
南方的城市改造也正在进行,不过很多未通车的城市还只是在规划,虽然南方的铁路、公路建设成本更大,但是南方的经济潜力却是很强的。
特别是广东一带,此时的广东省已不是中华民国最南方的大省份了,更南方的还有中南半岛和南洋地区。
因此广东省正好在南方地区的中部,其经济能够连通中国内陆,也能连通南洋各岛屿和中南半岛,使得广东的发展潜力变得更加巨大了。
很多工业开始向广东转移,其中大部分是出口型工业。
内需型的工业则开始向中部转移,军工业则开始向西北、中亚地区转移,转移到西北和中亚的主要是一些弹药生产线,那种消耗比较大,但却没太大技术含量的军工业。
比较重要的军工业,诸如战车、飞机、自走炮的制造,都是放在中部偏西地区,因为那里是最安全的。
这一年的钢铁产量也大幅度增长,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开始全面建设各铁矿矿场,使得铁矿产量每年都处于爆发状态。
特别是在中南半岛和南洋各岛屿,以及在印度、澳大利亚的铁矿投资开始投产之后,铁矿石供应在1918年就变得更加的充足了,因此钢铁产量开始节节上涨,在1918年中华民国的钢铁产量增长到4000万吨是毫无悬念的。
而美国在1917年的钢铁产量却只有3500万吨,比历史上的钢铁产量缩小了许多,这主要是因为中国钢铁产量的发展所导致的。
同时还有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的原因,因为德国的潜艇把协约国的商船干翻了,没有足够的船只为美国运输出口物资。
因此美国的钢铁产量却一直维持在该数量提升不上去了。
毕竟美国此时的经济发展还是靠出口拉动,内部建设还未大规模的展开,工业设备的升级换代更是没有展开。
相比之下,中华民国的工厂所使用的工业设备大部分都是世界最先进的,并且正在迅速普及先进生产力。
在这种先进生产力的推动下,中国的发展速度已经完爆美国。
这一时期的世界,最大规模的建设活动主要发生在中国,在美国参战后,很多劳动力都去参军了,建设速度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期放缓了许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华民国一年建设起来的东西,甚至比世界所有国家的建设总和还要多。
因为此时世界各主要国家当中,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以及俄国都陷入战争状态。
尼古拉二世在参观了中国的钢铁生产基地后,更是惊叹不已。中国的工业生产技术的先进程度已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这时尼古拉二世终于明白,为什么当初俄国会被中国打败,尽管这和中国切断西伯利亚铁路,使俄军陷入无补给的状态有关,但是这也和中国的工业全面崛起有着巨大的关联。
第243章 政治联姻的前奏
“法国人为俄国建立起来的工业,和中国的工业相比简直就是垃圾。”尼古拉二世参观完中国的钢铁基地后不由深深的对法国人产生鄙视。
昔日俄国建设工业、海军,这都有法国巴黎金融寡头的身影,但是建设起来的东西都只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而中华民国的工业已经全面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了。
而且中华民国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生产技术都要比其他国家来得先进,这让尼古拉二世对中华民国的实力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也感到深深的恐惧。
这是一个拥有四亿人口的国家,加上那些藩属国和那些土著,人口已经超过六亿了,那可是六亿人口啊!
俄国此时只有1。3亿人口而已,而且经过参与欧战,以及此时的俄国内战之后,俄国还能剩下多少人口?
也许面前能剩下一亿人口。
但是一亿人口相比六亿人口,那简直就是被完爆好几条街。
更何况中国拥有先进的工业技术,以及越来越庞大的工业规模,未来一旦发生战争,中华民国灭掉整个俄国都没有任何问题。
甚至是中国把整个欧洲都推平了,尼古拉二世也不会有任何的怀疑。
现在尼古拉二世想的已经不再是中国能否打败欧洲各国的事情了,而是开始考虑事成之后中华民国是否能够遵守承诺,让他恢复沙俄帝国。
“如果只是简单的联盟,这个关系确实太过脆弱了。”尼古拉二世也开始意识到了问题。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只有联姻一条路可以走了。
只有联姻才能加深双方关系,这是最有力的保障。同样,也只有联姻,才能获得中国军方的支持。
毕竟别人不会为了一个不相干的人卖力,要知道推平整个欧洲也不是太轻松的活。
“我的夫人,你觉得是否要答应中国人的联姻要求?”尼古拉二世这时对身边那位美丽的夫人亚历山德拉·费奥多萝芙娜皇后征询意见。
亚历山德拉·费奥多萝芙娜,这位俄国皇后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女,是一个德国人。她的父亲是黑森和莱茵大公路德维希四世。她的母亲艾丽斯公主,是维多利亚女王的次女。
身份是很尊贵,不过身上带有血友病,这是一种会在男性后代身上发作的一种无法让血液凝固的疾病,而女性后代则会继续携带这种病,但却不会出现症状。
因此德皇威廉二世极力赞成她与尼古拉二世的婚姻,以将血友病基因传播到俄国皇室。
威廉二世成功了,尼古拉二世的儿子阿列克谢皇储身上就患有血友病,为了治疗儿子的疾病,尼古拉二世夫妇被拉斯普廷玩弄于鼓掌之中。
拉斯普廷这种人,身上带有一些超自然力量,这种人在地球上实际上遍地都是,并非是中国很多,俄国同样也有。他通过这种力量,为阿列克谢治病,虽然不能治好,但却能缓解起症状,从而获得了尼古拉二世夫妇的信任。
在中国古代的王朝的末代时期,也经常出现这种‘妖人’,一旦出现必然意味着天下大乱。
中国能获得皇帝信任的,一般是一些术士,精通房中术、炼丹术之类的。
古代皇帝为了验证那些修练房中术的术士,会赐下一杯酒,然后让术士掏出下面那玩意放入酒杯中,如果能把酒吸干,那么便证明有真本事。
这种吸食女人元阴的养生手段在民间一直流传着,高明的用下体那东西吸食,不高明的则用工具吸食。
如明代时官府就发现了一个吸食女童元阴的妖人。被其吸食的女童,不出一两年便会殒命,而那个妖人通过吸食元阴,变得鹤发童颜,一点不显老态。
皇帝普遍对这种玩意感兴趣。
同时皇帝也都幻想着能够成仙,当了人王还想成仙,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就如明成祖,为了讨好张三丰,把武当山大修了一遍,规格全按照皇家的来修,以至于武当山的建筑群六百多年下来还是屹立不倒。
不过张三丰作为真正有本事的高人,自然不可能去理会明成祖。
会出现在皇帝身边,号称有本事的术士们,都是一些心术不正之徒。真正有本事的高人,如宋代的陈抟老祖,皇帝亲他去做宰相,还用美女、金银珠宝引诱他,结果屁用没有。
其中最搞笑的就是嘉靖皇帝的道号了:灵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玄真君、九天弘教普济生灵掌阴阳功过大道思仁紫极仙翁一阳真人元虚玄应开化伏魔忠孝帝君、天上大罗天仙紫极长生圣智昭灵统元证应玉虚总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万寿帝君。
成不了仙只好弄个宇宙无敌长的道号来聊以自慰,也因为嘉靖皇帝为了炼丹而催逼宫女的阴精,造成了宫女暴动,差点把嘉靖给勒死。
古代的统治者很多实际上都很无知,因为教育方面被儒家给愚掉了,又不是经常出皇宫,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啥样的。
但是外国佬实际上更蠢,因为他们没有中国如此丰富的经验,因此古拉二世夫妇被玩弄于鼓掌之中。
这种例子是数不胜数了,如二十一世纪不就出了个风水大师陈振聪,靠做法疯狂敛财几十亿港币,还串改龚心如的遗嘱,想要吞下龚家几百亿的资产,结果被弄进去吃牢饭了。
亚历山德拉·费奥多萝芙娜此时虽然已经四十多岁了,但保养得却非常好,丝毫看不到什么皱纹,穿着一身二十世纪初极为流行的贵妇礼服,看上去十分雍容华贵。
她一路上观光游玩,心情倒是非常好。
中国风景可不像俄国那么单调,而且饮食方面也极为丰富和精致,各种口味都有,俄国那种单调的饮食习惯根本没法比。
更重要的是,中国把他们解救了出来,不用留在让她担心受怕的俄国了。
过了一辈子好日子的亚历山德拉·费奥多萝芙娜非常难以适应这种要靠人接济的日子,见尼古拉二世征询她的意见,她毫不犹豫的说道:“我也经常听说那个中国传奇将军的事迹,在他还未回到中国时,我就听说有一个中国少年在德国非常受欢迎。他确实是一个极为优秀的年轻人,我想把女儿嫁给他不会吃亏的。”
亚历山德拉·费奥多萝芙娜自然有她的打算,要知道江渝才是中国的实际掌权者,不仅掌握着中华民国的所有军权,而且还有庞大的产业,是中国军阀寡头财团的掌控者,他的权力与财富在世界上都极少有人能够相比。
如果攀上这样一个女婿,日后的生活就不用担忧了,而且在中国地位将大幅度提升,她可以继续过她的贵妇生活,而且在中国生活远比在俄国有趣得多。
高档服装、高档香水、珠宝、钟表、皮包等等奢侈品,中国都是有的,在沙俄完蛋之前还大量出口到俄国上层阶级。
至于什么复国,亚历山德拉·费奥多萝芙娜倒是感觉无所谓,只要能够与江渝拉上关系,日后荣华富贵享之不尽,复不复国都无所谓的。
如果不能拉上关系,那么她就像是丧家之犬,那种感觉自然让她无法接受。
“既然夫人认为没有问题,那就答应他们好了。”尼古拉二世松了口气,妻子没有反对让这场联姻变得容易了许多。
“当然没有问题。”亚历山德拉·费奥多萝芙娜笑了笑,说道:“不如我们去上海看看吧!听说那里是全世界最都市化的城市。”
上海那个地方确实是当前全球最都市化的城市,因为之前各国租界都在上海,加上中国十几万买办,以及大量资本商人居住在上海,使得上海成为了一个最都市化的大城市。
“好吧!那我们就去看看吧!”尼古拉二世点头道。
……
尼古拉二世答应联姻之后,中华民国政府随即开始为联姻做准备,首先再次修改了《婚姻法》,使联姻合法化。
其修改内容为:获得国家最高贡献者,如出于国家利益考虑,可增加娶妻名额。
中华民国的《婚姻法》的改动频率最频繁,让一些喝过点洋墨水,自诩文明人的知识分子们大呼荒唐。
不过真的在报纸上大肆抨击政府的,也就只有《建设》杂志,其评论道:“《婚姻法》就像是一个随时可以上去肏上几下婊子,简直荒唐到极点。”
此时中华民国中央政府深得民心,老百姓非常信任中央政府,因此国家出台的法律,搞什么号召都能轻易获得老百姓的支持。
在报纸上抨击政府就是找死。
果然,《建设》杂志在发表抨击中央政府的言论后,马上遭到舆论的群起而攻之。
同时这个《建设》杂志也受到了‘国家安全局’的关注和调查,很快就查出,这个《建设》杂志的创办人竟然是汪精卫。
这家伙在袁世凯在任期间跑到法国留学去了,刚回到中国不到半年,在上海创办了《建设》杂志。
第244章 公主?老子要睡两个
汪精卫,本名汪兆铭,字季新。
此人在昔日辛亥革命期间十分活跃,与袁世凯长子袁克定是结拜兄弟,此人拉关系的本事十分了得。
不过袁世凯和汪精卫,本身也就是互相利用。
利用过了,汪精卫也因为是为国民党的原因,在孙大炮发动‘二次倒江战争’之后,与陈璧君一起跑到了法国留学去了。
孙大炮在那次搞笑的‘二次倒江’当中一败涂地,也让汪精卫被北洋政府列入通缉名单之列。
后来是因为中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中央政府下达赦令,那些国民党分子才陆续回国。汪精卫为了回国,坐上了一艘法国客轮,差点被德国潜艇打到海里喂鱼。
回到国内后,汪精卫发现政治格局大变。
昔日的北洋与华东两大集团从第二次倒江战争的‘媾合’,演变成了彻底的合并,而昔日的国民党,也在宋教仁的整合下,正式与北洋、华东合并。
三大派系如今已经彻底合并,并形成了一个以江渝为领袖,袁世凯为副手,宋教仁、汤化龙、陶成章为第三阶梯的利益集团。
这个利益集团掌控着此时中华民国的绝大部分政治资源和几乎所有军权,同时昔日的华东派系,组建了一个‘华东商会’。
同时该利益集团是以‘华东商会’为主要的利益捆绑平台,从而在政治、军事上处于廉洁高效的状态,所获得的利益则是从‘华东商会’中抽取。
汪精卫通过夫人陈璧君家中的人脉关系,很快就知道了‘华东商会’的一些信息,这个集团是辛亥革命前期,江渝在江北编练巡防营的时候形成的。
起初规模不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商会的规模确是不断扩大,将很多民间资本家都吸纳了进去,在商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组织。
这个组织以江渝为领袖,江渝则是中国寡头垄断财团的掌控者,江渝的寡头垄断财团垄断了中国的所有重工业,如冶金、化学工业、造船业、飞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机械设备制造业到金融业、大规模的商业等等全被其垄断,同时他还控制着中国80%的商业铁路。
华东商会的成员,则与江渝的银行合股,垄断了可以垄断的轻工业领域,同时这些华东商会成员,分包了寡头垄断财团不好管理的小型矿山开采、中小型商业项目、小型重工业项目,以及分包了部分的金融业务。
以此,形成了一个无比庞大的工商业网络,将整个国家的财富牢牢的抓在手里。
这个华东商会是很多商人都想要加入的组织,但是这个组织的人员招收标准极为苛刻。
对一些商人来说加入这个组织很容易,因为他们本身具备良好的口碑和信誉,同样也没做过一些损害民族利益的行为。
但是对于很多商人来说,要想加入这个组织却极为困难。
例如陈璧君的家族在南洋势力很大,但却一直被排除在‘华东商会’之外,而那些被纳入华东商会的南洋华人家族,却已经变成了南华共和国的政要人员。
回国后的汪兆铭自然不甘寂寞,他是有个很有野心的人,但是却发现想要出仕已经很难了。
此时中华民国的政体已经稳定了下来,想要进入政府部门,首先就不要他这种被通缉过的国民党人员。
唯一的机会,就是选举的时候了。
此时中华民国的选举一拖再拖,但总有拖不下去的时候,到时候他汪兆铭的机会就来了。
而要想在选举中获胜,就必须趁着选举还没到来之前,先把自己的名声打响了,这样才有机会。
因此汪兆铭立即在他创办的《建设》杂志上抨击政府频繁修改《婚姻法》。
“夫君,现在《建设》杂志的评论已经引起了巨大争议了。”陈璧君拿着几份报纸来到汪兆铭的书房,将几份报纸交给了汪兆铭。
“有争议就好,争议得越厉害,我们就越出名。”汪兆铭嘴角露出了一个一切尽在意料之中的笑容,看得陈璧君目眩不已,她是个丑女,很喜欢汪兆铭。
汪兆铭会娶陈璧君,则完全是因为陈璧君家里有钱,能为他的事业提供助力。
……
不过这次汪兆铭却不知道,他完全是踢到铁板上了。
因为《婚姻法》修改后没过几天,就传出了陆海空大元帅将迎娶俄国皇室之女的消息,顿时引爆了舆论。
很多人当即意识到,之前修改《婚姻法》正是在为这场政治联姻做铺垫。
“如今我们中华民国正在向俄国扩张,这场政治联姻的目的,正是要把这种扩张在国际上变得合法化。”
“甚至日后打下整个俄国,恢复了沙俄王朝,可以把大元帅的儿子扶上俄国皇位……”
搞了几千年阴谋诡计的中国,老百姓也都不是傻瓜,很多人都看出了这次政治联姻的用意。
想清楚其中的缘由,舆论上是一片赞同的声音。
任何反对的声音,都被淹没在了浪潮之中。
汪兆铭得知这个消息,脸上一阵煞白。
“完了,完了,这次是彻底完蛋了。”汪兆铭知道,这次他是真的踢到铁板上了,他之前对中央的抨击,在舆论上引起了不少的争论。必然已经引起了江渝的关注,说不定现在已经被纳入黑名单了。
汪兆铭知道,现在中国最不能得罪的就是陆海空大元帅江渝,人家只要动动手指头就能弄死他。
就是宁愿得罪袁世凯,也不能得罪江渝。
得罪了就是煞笔了,但是毫无疑问,现在已经得罪了。
果然,没有几天,《建设》杂志就被上海市政府勒令停刊整改,理由是《建设》杂志发表反动言论。
此时的中华民国表面上是言论自由,实际上是采取言论管制政策。
那些大报社都被财团所掌控,影响力比较小的小报社,很多也被掌控,那些没被掌控的小报社在发表一些不恰当言论的时候,则会被停刊整改。
显然汪兆铭成了又一个中枪的典型。
……
这场政治联姻很快就大张旗鼓的展开了。
这场政治联姻对于江渝来说,没有任何坏处。不过是多娶个女人回来,不喜欢可以丢在一边当花瓶嘛!
当然,尼古拉二世有四个女儿,娶哪一个必须好好考虑。长得最挫的那个大女儿欧嘉·尼古拉耶夫娜是不考虑的,而且她也嫁人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