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第一军阀-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袁世凯纠结不已的时候,复兴军派出的使者来到了北京,江渝把孙振东派往了北京。
袁世凯马上灵敏的嗅到了一些信息,立即召见了孙振东。
见到孙振东后,袁世凯不由为孙振东的年纪感到诧异,这使者才二十岁出头,极为年青。
袁世凯突然露出一丝微笑,带着强烈的自信,对孙振东问道:“你是来和本官议和的吗?”
孙振东听了后为之一愣,随即呵呵轻笑了一声,说道:“袁大人您猜错了,在下此次前来并非是要来议和,而是来劝袁大人议和。”
“哦?此话怎讲!”袁世凯摸了摸他的短胡子,双眼盯着孙振东不解的问。
“因为袁大人的北洋军打不过我们复兴军,所以在下特来此处劝袁大人议和。”孙振东身上带着一股强烈的自信,袁世凯却是直接笑了,他哂笑着问:“本官手握重兵十数万,复兴军顶多不过五六万,本官何惧之有?”
第023章 长江巡阅使
“打仗离不开钱粮,袁大人可有钱粮?”孙振东笑着问道,袁世凯心里一沉,显然这话说到了他心坎上。
孙振东又道:“反观我家大帅,乙巳年出国后,在法国兴办雅诗兰黛公司,当年便盈利近两千万元,其后又持巨资前往德国兴办‘远华集团’,如今远华集团之资产已达近三亿银元。且我家大帅在德国娶了德国大银行家尤科斯的千金,尤科斯旗下资产有十数亿银元。且不久前,我家大帅的岳父已募集三亿银元打算前来中国投资,而德皇威廉二世更是直接让德国国有复兴信贷银行向我家大帅贷款五亿银元。且我家大帅回国两年,投入近八亿银元兴建杭州造船厂、芜湖钢铁厂等上百座工厂,以及铁路、公路,这些工厂若抵押给洋人的银行,最少也能贷到五亿银元。也就是说,若袁大人一定要打,我家大帅随时可调集十亿银元资金,只要有足够的人,我家大帅最少能拉起一支几百万的大军,到时候从山东打到北京,再从北京打到新疆,在从新疆打到广州,统一整个中国并非难事。当然袁大人您可以向洋人借款,但你又能借多少?而且又要多久才能到?一旦洋人看到您无力掌控中国,还会支持你做这个赔本买卖吗?”
袁世凯心里越听越惊,半晌皱眉问道:“你家大帅怎会有八亿银元投入实业?莫非是诓骗本官不成?”
“袁大人可记得庚戌年橡胶股灾?”孙振东不由笑了起来,“正是那次股灾让钱庄大批倒闭,让满清几千万公款打了水漂。袁大人可知这些钱去了何处?”
“何处?”
“正是进了我家大帅的口袋,我家大帅在上海政权交易所上市了三十余家橡胶公司,又在洋吉利国伦敦上市了十数家橡胶公司。在股灾到来之前,我家大帅已让人把股票全部甩出,在洋吉利国套利五千三百万英镑,在上海套利三千万银元,合计近六亿六千万银元。”
袁世凯听得愣神,好半晌才反应过来,神色一正再次笑道:“有钱又有何用,届时一旦本官要打,洋人来一个武器禁运,再有钱也买不到军火,而本官却有军火。”
“袁大人也许还不知道,我家大帅回国后,已在淮阴建起了兵工厂,日产步枪300支,重机枪50挺,轻机枪100挺,冲锋枪100把,子弹20万发,炮弹1万发。并且在淮阴,已经能制造各种机器,一旦打起来,我家大帅随时能把军火产量提高几倍上去。”
听到如此恐怖的军火产量,袁世凯心中凌然,之前的那丝傲气不由弱了几分,不解地问道:“那你们为何不打?”
“正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我家大帅说有钱打仗还不如拿去发展工业,若我们打得你死我活,岂不是让东洋国人支持的同盟会捡了便宜,岂不是让中国更加虚弱,让洋人捡了便宜。与其两虎相争窝里争食,届时落得一死一伤,不如强强联手,先将中国各省军阀消灭,然后再一起打洋人。”
“那你们此次为何又要打山东?”
“山东、河南、苏北交界一带乃是中国最大的产棉地,我家大帅要打山东,全因棉花尔,只要掌控了棉花产地,就能掌控中国纺织业,军事目的只是其次,商业目的才是首要。”
袁世凯如果是穿越者,此时一定会大叫:尼玛,坑爹啊!
竟然是为了棉花!真是吓死老夫了。
“那如何一个强强联合?”袁世凯颇感兴趣,此时的局势,显然能联合是最好的,确实如同孙振东所言,两虎相争必有一死一伤,还不如强抢联合,把蛋糕做大,这样双方都能分到一块。
“如果袁大人有足够志向,我家大帅可拥立袁大人为总统,日后甚至可拥立袁大人为中国皇帝。我家大帅可为袁大人提供贷款、军火,还可为袁大人提供军事指导,但袁大人必须保证我华东商会在全国各省的商业畅通,在税收方面要有优惠政策,并允许我华东商会在全国兴建铁路、公路、水利,以及组建商团保护商业运转,不受流氓地痞和官员的敲诈。”孙振东开出了条件。
袁世凯沉思了许久,盯着孙振东问:“你家大帅打算官居何职?”
“都督之类大可不必,我家大帅只想向袁大人讨一个长江巡阅使,掌管长江航运、缉私便可。”孙振东开出了一个让袁世凯感到非常不可思议的条件。
长江巡阅使!
尼玛,这完全是打酱油的官职啊!
“好,你这便可会去和你家大帅说,本官愿与他强强联手,图一个盛世中国。”袁世凯这时雷厉风行的决定道,特别是方才孙振东向他许诺,江渝甚至愿意支持他担任中国皇帝,让袁世凯甚是心动。
袁家好几代人都活不过六十岁,在不到花甲之年便纷纷滚鞍落马,命丧黄泉,袁世凯此时显然还没有当皇帝的念头,因为他暂时还不敢想,但是经孙振东一提点,马上在脑海中勾勒出了一个皇帝梦的雏形。
若登基帝位,能否借帝王之气活过一甲子?能否就此逃过袁家长禄不长寿的气运?
而且一番交谈下来,袁世凯发现,这江渝手里既然如此有钱,又能自己造军火,竟然只是一心想着赚钱,简直是胸无大志。
若换了他袁世凯,早便一路打过去,直接弄个皇帝坐坐。
胸无大志好啊!爱钱好啊!
咱老袁最舍得的就是钱,你喜欢钱那老夫就给你钱!你安安分分的赚你的钱,我安安分分的玩我的政治,倒也是不错的联合。
袁世凯确实是最慷慨的,昔日张之洞非常看不起行伍出身的袁世凯,问他什么是为官之道。
袁世凯笑着说:“这当官比科举简单多了,我一手拿着银子,一手拿着屠刀,听话的给赏,不听话的吃刀。”
当袁世凯被清廷辞官,回到河南南阳老家时,每年都有大批的北洋军军官前去看望袁世凯。
每一次袁世凯在他们临走前,都会让人附送一跟金条给那些军官。
久而久之,就连许多变革党人士也慕名前来,袁世凯照样附送他们一根金条,并鼓动变革党人在中国闹变革。
正是通过这样的手段,让袁世凯在老家的几年里,依旧牢牢的掌控着北洋军。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如果昔日袁世凯心灰意冷,正的归隐田园,辛亥变革爆发后他也不可能出山,也不可能重新挽救他的政治生涯。
如今面对强势崛起的江渝,袁世凯同样是这样的思维,你不是喜欢钱吗?我就让你赚钱,只要你听话。
不听话的话,那老夫只能挥刀了。
当然,暂时袁世凯不敢对江渝挥刀,但袁世凯自信只要让他整合个几年的力量,就有足够的能力让江渝吃刀。
3月8日,袁世凯与江渝分别在北京、芜湖同时发表全国通电,双方宣告议和。江渝通电中拥护袁世凯就任第一任大总统,袁世凯则通电封江渝为长江巡阅使。
这两封通电让整个中国上上下下都看不懂了。
竟然打着打着就突然议和了?
而且打了胜仗的江渝,为何只讨到了一个长江巡阅使?
当然江渝有他自己的打算,这个长江巡阅使看似没有实权,然而却另有门道。
第024章 联合光复会
不要忘了,江渝手上有兵。
长江巡阅使看似没有实权,但有兵就有实权。这个长江巡阅使,能让江渝把手伸到长江流域各个省份。
也就是说,只要江渝不爽,随时可以找那些军阀的麻烦,而且名正言顺。
因此这个长江巡阅使,远比那些什么都督的实权要大。
至于那些都督的职务,对江渝真没什么用。
因为江渝走的是地方包围中央的路线,因此这个长江巡阅使的官职看似是江渝吃亏了,实际上是赚大发了,只是袁世凯也料不到民国的军阀格局具体会是什么样,因此根本没有想到这一层面,也没有这个意识,这才让江渝钻了空子、捡了便宜。
江渝与袁世凯言和,并倒向袁世凯,已成为北洋旁系军阀,又在陶成章的牵拉下与南京临时政府达成了停战协议,这场跨越南北的战争终于结束了。
而江渝显然是这次战争的大赢家,他不仅成功掌控了整个山东全境,而且还掌控了苏南,将整个江苏都纳入自己的地盘之中。
当然,一下膨胀太快,对消化地盘的能力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不过好在膨胀的程度还不是无法接受的。
这也是江渝要停战的主要原因,再打自然可以,抢地盘并不困难。
困难的是对地盘的消化,如果是按照传统的地方自治模式,那么把地盘占下来也是无意义的。
战后,江渝和光复会的关系迅速拉近,双方很快就展开了许多联谊活动。陶成章带着一群光复会成员来到芜湖,在芜湖参观了全亚洲规模最大的钢铁厂。
此时芜湖钢铁厂第二期已经开始加紧建设,虽然没有三班倒,但每天也有分成两班,施工时间长达20个小时。
第二期建设好之后,芜湖钢铁厂的钢铁产量将达到50万吨,将超过东洋国的年钢铁产量40万吨。
在造船方面,江渝计划在1914年之前,形成20万吨的年造船水平,超越东洋国的年造船10万吨。
此时的东洋国工业实际上和中国是半斤八两,只是东洋国是一个极为疯狂的国家,他们把大部分的财力都投入到了军事建设上,自然没什么钱去建设工业。
而江渝则是走另外一条路线,先把工业、经济搞上去,军事力量只需建设到能保护民族工业发展的水平就可以了。
到时候如果有必要,随时可以扩充军力,在发达的工业支持下,军力的扩充远比东洋国要容易得多。
这些成就让陶成章等人看得头晕目眩,心里只剩下两个字……佩服!
而在行政方面,江渝手下的官员更是做到了廉洁、高效,一该清廷统治时期的贪官污吏多如牛毛的局面。
在廉洁高效的行政下,民心迅速依附,此时的安徽、苏北,老百姓都认定了两淮行政总署。
谁要是和两淮行政总署过不去,就是和他们过不去。
这正是一个民心可用的大好局面,陶成章不由感叹,兴业党人能创造出如此局面,日后已是立于不败之地。
在教育方面兴业党也极有建树,基本上每办一种工厂就办一所技校,同时小学、中学、大学也陆续设立。这些学校和工业、农业生产的联系很紧密。
学校的模式多是半军事化管理,上午上课,下午是课外活动,晚上则是晚课。
下午的课外活动有很多花样,有的时候是老师带着学生去种植蔬菜瓜果,有的时候是去参观工厂,有的时候是让学生锻炼动手能力,让学生自己手工制造一些桌椅、玩具、工件之类的东西,做得好的还能评奖,同时还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发明创造。
这样的学生如果走出学校,将拥有极强的动手能力。
对于那些不太会读书的学生,则大力培养他们的其他兴趣爱好,力求每个都能成为有用的人才。
而那些培养高级人才的学府,江渝也开始着手组建,而且每一种专业,都有比这个时代更为先进的课题拿出来让学生研究。
各种学校之多,远超任何地区。
江渝在军事、工业、教育三个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而在农业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暂时还未收到什么成效,因为春播还未开始。
随着农业改革的深入,家庭农场的模式开始出现。
这些家庭农场虽然没有大规模机械化种植的效率高,但却没有机械化农业的缺陷,例如生物链断裂、对农药的依赖性等等。
不过大规模的机械化种植还是要发展的,这能让更多的人口从农业生产当中解放出来,投入到工业生产当中去。
陶成章等人在安徽地区还看到了大量的工地,许多工人在工地上卖力的施工着,不断的建设着铁路、公路、水利、楼房。
此时的安徽和苏北地区,几乎人人都能吃饱饭。
吃不饱饭的百姓都去工地做工了,没能力使自己吃上饱饭的弱势群体,也被两淮行政总署收容了起来,为他们免费提供衣食。
在安徽看到的一切,让陶成章幡然感觉到,这不正是自己要追求的社会环境吗?
而江渝的在很多理念上与光复会实际上是一样的,并不像孙大炮那样单纯为了变革而变革,同样也是认为,变革就是改朝换代。
江渝与陶成章两人在芜湖又畅谈了数日,双方也增进了了解和互信,终于陶成章决定引入江渝在两淮施行的各种制度,想把江渝在安徽、苏北所取得的成就复制到浙江去。
对此江渝欣然答应了下来,虽然陶成章是要复制两淮当前的模式,而不是江渝直接控制光复会,但是两者只要制度上一样了,那么日后也就有说不清的关系了。而且要复制安徽、苏北的模式,首先光复会得派人到江渝开办的行政培训班进行培训,再则华东集团要进入浙江投资工商业。
另外,江渝并未成立党派,而是成立了一个能够包容各个党派的华东商会,任何党派的政客只要对华东商会这个大集团来说是有用的,那都可以加入进来。
商人与政客那肮脏的钱权交易是永远存在的,不管政客在台上装得多么的正经,或在作秀中表现得多么的简朴、节约,或亦是在什么灾害面前悲悯的抹着眼泪拿出几张钞票作为个人捐款……
也就是说,除了税收、军队不直接受兴业党控制之外,工商业的地盘又多了一块,而且还是富庶的浙江。
不久之后,当光复会的主要成员都加入了华东商会之后,光复会也就会成为华东商会所控制的党派之一。
是之一,不是唯一。
任何能在国会选举中取得成绩的党派,在江渝眼中都是有利用价值的。
在联合之后,江渝首先向光复会派出了党建顾问、行政顾问、军事顾问,并向光复会敞开行政培训班,同时派遣教官团前往浙江训练浙军,并向浙军提供一批军火,并且华东银行向浙江政府贷款2000万元。
当然也是有条件的,首先军事上必须与江渝保持一致步调,一旦发生战争,浙军必须与复兴军一同行动。
第025章 局势稳定
在江渝的援助下,光复会很快就在浙江取得了绝对的行政权力,并迅速将其他势力排挤了出去。
浙江成为了光复会华东商会共同管理的局面,当然主要还是光复会,华东商会并不过度参与。
华东商会更多的只是吸纳各方面的精英份子,并拿出一些看似很多,实际上对于商会来说只是九牛一毛的利益将他们捆绑在一起。
但在制度的建设,以及监督方面,都是采用江渝制定的那一套,自然也就离不开两淮行政总署的指导。
光复会逐渐被华东商会所渗透、吸纳,也给江渝在杭州发展造船厂提供了更大的方便,也为华东商会在浙江提供了很多商机。
浙江商人在接触下,也开始加入华东商会。
华东电力公司、自来水公司、邮电局、电报局、百货商场都开始大举进入浙江,华东集团的各种工业商品也都开始进入浙江。
华东铁路公司、华东公路公司、华东地产公司、华东建筑公司也开始进入浙江,很快就确定了不少工程。
光复会组建的浙江地方政府也开始投入资金修建水利,加上铁路、公路、房屋,以及电力等工程的确定,给浙江百姓带去了大量就业岗位。
而在苏南、山东,情况也差不多,但是江渝那边直接操作,效率更加快速。
江渝则把机械制造产业往山东转移,山东农业则以种植棉花、花生等农作物为主。
此时江渝的地盘已经掌控了安徽、江苏、山东,以及河南东部地区,等于是完全掌控了中国最大的产棉区域。
华东银行开始向棉农进行低息贷款,鼓励棉农采取先进的种植技术。当然土地改革还是要持续的,农垦公司也开始进入山东,进入棉花种植领域。
江渝与袁世凯达成共识,又击败了南京临时政府,同时与浙江光复会结成联盟,地位愈发稳固。
南京临时政府不得不为那次冲动的进攻埋单,五百万两的赔款,可把孙大炮心疼肝胆发颤。
南京临时政府几乎成了损失最大的参与者,而对于袁世凯来说并未有太大损失,禁卫军和辫子军本身就属于那种随时可能反咬他一口的军事力量,被复兴军消灭了反而让袁世凯踏实了。
当然袁世凯损失了山东地盘,但暂时不会对他的财政产生什么影响。
反而是南京临时政府,简直是损兵又赔钱,又丢了苏南这个富庶的地盘,此时的南京就如同孤岛一般,周围全变成了两淮行政总署的地盘。
此时清廷退位,复兴军与北洋军、南京临时政府的军事冲突也告一段落,全国局势开始向稳定的方向发展。
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开始催促袁世凯南下就职第一任大总统。
孙大炮自然也有他的如意算盘,他愿意让出大总统之位,是打算在南京设置一个牢笼,把袁世凯这头猛虎关在笼中。
然而袁世凯却技高一筹,马上对外称病,拒绝前往南京就职。3月15日,北洋军在北方发生了兵变。
曹锟带领北洋军在街头抢掠、打砸,反对袁世凯南下就任。
显然曹锟发动的兵变,乃是袁世凯背后指示。
为了稳定中国局势,洋人自然不愿意看到中国再次陷入混乱,以造成在华利益的损失,因此逼迫南京临时政府同意了袁世凯在北京就职,孙大炮的如意算盘为之落空。
对于孙大炮的如意算盘,江渝只能说他们很傻很天真。
袁大头岂是那么好糊弄的?
两淮行政总署却是对什么大总统就职之类的不感丝毫兴趣,江渝正在调集人力、物力、财力,开始消化苏南和山东的地盘。
苏南的地盘不是太大,而且很富庶,要想消化掉比较的容易。难以消化的是山东地盘,山东的土匪实在太多了。
山东土匪是东北土匪的前身,在山东大的匪帮两三千人,小的也有三五百人,到处绑票、抢掠,简直是多如牛毛。
“大帅,属下建议在山东举行一次大规模剿匪行动,不仅能剿灭匪患,而且还能达到练兵的效果。”蒋方震对江渝建议道。
“嗯!确实该狠狠的拿这些土匪开开刀,不过匪患绝非军事手段所能彻底解决。我们还要在山东各乡镇建立起一个完善的民兵系统,并在匪患特别严重的区域散布驻军,形成一方有匪,八方支援的大网络。”江渝说道,土匪这玩意之所以难对付,是因为正规军进剿的时候土匪会跑。
等你不剿了,他们又跳出来,就如同牛皮癣一般难缠。
所以重点还是要建立起一个大的剿匪网络。
江渝接着对众人吩咐道:“我们除了要在山东剿匪,还要在山东禁烟,任何贩卖烟土者都要严惩不贷,决不手软。公安、刑警、缉毒队、驻军要联合作战,争取一年内让山东看不到任何烟土。”
“是。”
3月25日,袁世凯正式就职第一人大总统,江渝派出了孙振东做为代表参加了袁世凯的就职典礼。
根据孙振东反应,袁世凯在念稿子时表情很紧张,有些断断续续。
接着在合影的时候,又把埃斯顿、华磊两个洋人拉到身边,事后华磊很高兴地对他的夫人说:“袁总统真是礼貌,竟把我安排在了他的身边。”
华磊的夫人微笑着说道:“袁世凯很怕别人向他扔炸弹,你和埃斯顿其实是他的盾牌。”
囧!
可以看出,袁世凯还是很紧张的。
他一个行伍出身的武官,能爬到现在的大总统的位置,心里自然紧张。他特别害怕满清的遗老遗少或者变革党朝他扔炸弹,这才有了把两个洋人拉到身边当肉盾的一幕发生。
同日,江渝在淮阴将淮阴更名为“淮安县”,并将行政中心搬迁到了水城苏州,这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城市,水和园林是这座城市的灵魂,作为行政中心是最好不过的了。
淮阴、芜湖等地,发展工业是不错的,行政放在那里就不太合适了,而且苏州离上海也不远,上海将是未来中国的金融中心。
经过近两年的筹备,淮安军校也正式成立。
淮安军校正式成立当天,经过报纸上连续数个月的广告,以及派人到各大院校宣传,当天有近八千名报考文人参加了立校典礼。
第026章 淮安军校
典礼上,江渝发表了一番充满煽动性的演讲。
“虽然列强在工业道路上走在了我们的前面,东洋国在军事上走在了我们的前面,但我要告诉同学们,中国是有机会的。当初东洋国打败俄国,有志青年纷纷前往东洋国留学,鄙人却深以为,东洋国不过如此。当年鄙人远渡重洋,前往欧洲留学考察。鄙人在欧洲留学时发现,欧洲人的工业并不复杂,各国工业皆处于初级阶段,也并不难学。我中国同胞四万万,加起来基本是英、法、德、美、日、俄的总和,而且我们还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我们的老百姓吃苦耐劳,就算是每一个老百姓都发挥出列强三分之一的生产力,甚至是四分之一,都能让中国成为世界新列强之一。”
“那么,身为军人,我们要做什么?”江渝抛出了一个命题,所有人都思索了起来,军人应该做什么?
江渝那铿锵有声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昔日武圣岳飞说过一句话,文官不贪财,武官不怕死,天下太平。以我中华四万万同袍,只要武官不怕死,谁敢撸我中华虎须,十万人打不过我们有一百万,一百万打不过我们有一千万,一千万不够我们有两千万、三千万,甚至是四千万!”
“当然,现代战争已经不是单凭人多就能打赢的了,现代战争打的是大实验室、大工厂、大兵团。我们中国能组建出世界最庞大的兵团,唯一的弱点就是大实验室与大工厂,没有大实验室就造不出先进的枪炮,没有大工厂就造不出大量的枪炮。但我之前说过,西方人的工业并不难学,只要你们真的不怕死,只要你们真的敢打,鄙人就能给你们足够的枪炮和弹药,而且是比列强还要先进的枪炮,如果鄙人做不到,鄙人当一死以谢天下。”
“还是那句话,怕死莫进复兴军。只要你们都将生死置之度外,最多只需二十年,中国就能成为世界新列强。届时中华民族将获得新生,我们将收回我们的关税、领土,我们将收复中华民族的藩属国,我们将站在与列强同等的高度与他们一争高下,我们将重新恢复大汉荣光。”
当江渝的演讲结束时,下面的掌声连绵不绝,所有热血青年的情绪都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当天“淮安军校”正式成立,江渝担任校长,蒋方震担任副校长。
考试也在当天进行,首先是笔试,接着是体检、面试。
参与这次考试的文人多达八千人的恐怖数字,然而第一期只对外招收三百人,也就是说在26。6人当中只录取1人,淘汰率高得吓人。
这个年代的文人已经无法走科举路线了,随着军人地位的提高,参军成为了文人的一个良好出路。
大量文人投入到了军伍当中,为军队带去了文化基础。
复兴军一举击败禁卫军和变革军,加上其良好的军纪、作风,更是使复兴军名声大噪,大量文人都希望进入复兴军。
考试进行了三天,笔试的部分各种方面的针对性题目都有,然后在根据这些针对性的题目来挑选优秀的文人。
并非是分数高就一定能通过,相比那些比较偏的,反而没那么容易被录取。
那种什么都会一点,又不怎么精的,反而很容易被涮下去。而那些知识比较偏,但却比较精的类型,反而更容易被录取。
笔试过后是面试,江渝在面试环节找来了算命先生来看相、算八字,那些奸诈之徒一律不要。
面相、八字、紫微斗数,这些传统国术在看一个人的性情方面非常容易,看一个人的性情属于比较初级的内容,有点本事的算命师都不会看错。
从八字五行上来说,水主智,水旺之人虽有智,但难免缺乏礼、信。
从八字的十神上来说,又有很多门道,而且离日主远近组成一个人的综合性格。
这种传统国术的应用,首先就能把那些心术不正之徒排除在外,而军校自然是最喜要那种神煞中带有国印的人才,但凡神煞中带有国印都比较正直,有能按规章制度办事,这种人上了战场才最不怕死。
另外还有一种命格为食神制杀,这种命格的人比较容易成为军官。
七杀主暴力,食神制杀则意味着容易成为军队中的领导者。近代民国军阀当中,阎锡山就是这样的命格。
在层层筛选下,终于在八千多人当中选出了三百名精英,这三百人都是从各种要求当中脱颖而出的,不管是文化、特长,还是命格等方面,都大体符合要求,可以说淮安军校第一届的学员质量是非常高的。
除了从学生、文人当中招募的三百名学员,江渝还从军中挑选出了三百人进入淮安军校进修。
第一届最终确定下的人数为六百人,同时还有三个速成班,这个速成班的学期为三个月到一年,主要是用来培养基层军官用的。
战争当中基层军官反而是最重要的,而且需要大量的基层军官,因为在战争动员的情况下,只受过一点军事训练的男子都要上战场,但他们上了战场根本不会打仗,这时候就需要有基层军官手把手的在战争中进行指导。
一个国家有没有能力在战争到来之时迅速地把军队规模扩充到几百万的规模,就看有没有足够的基层军官。
三个速成班分别培养班长、排长、连长,第一期速成班的规模为一千两百人,对于基层军官的培养还是比较简单的,毕竟基层军官不需要考虑什么战略问题,只需要把战术问题学好就可以了。
这些基层军官培养出来之后,当他们到达服役期限后将退伍,成为预备役军官、士官。
士官是没有军衔的,也就是班长级别,士官退役后将有工作分配,普通士兵也都有工作分配。
退伍后还将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直接分配到一些技术岗位上。
这也是参军的福利之一,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军人的地位水平,保障军人在思想上的单纯,不会因为生计问题而动歪脑筋,以此让他们安心训练、作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