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第一军阀-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西方人的画家当中,除了一个毕加索之外,其他的全是在死后才被吹捧成‘大师’,毕加索也是一种吹捧的结果,也因为在毕加索生前就一直吹捧他,使毕加索拥有了极高的名声,从而等毕加索一死,财团掌控了大部分毕加索的作品后,就开始使劲的炒作。

明明是烂得一塌糊涂的作品,甚至很多都不如小孩涂鸦,但是财团说这个有内涵,用报纸大肆鼓吹,当三人成虎之后,人们就算看不懂,也不会承认自己不懂这些画的内涵,因此毕加索的画才被拍到天价。

实际上西方人真正有内涵的艺术作品很少,一些器物倒是有些古董价值,但相比中国的古董来说,也都是排不上号的。

后世中国的明清瓷器价格之所以很高,那是因为西方人手里掌控了很多明清瓷器,全都是他们抢去的。

此时倒是一个收回俄国抢走的中国古董的好机会。

尽管名义上是买回来的,但是中国此时在俄国抢到的实际利益,却要比俄国在中国所获得的利益要高得多。

那些古董再值钱,有四千吨黄金值钱吗?

而且现在中国在俄国抢不到太多钱了,开始抢人了,这是还肉债的时候。

上千万俄国人,每年能创造近十亿以上的建设成果。在莫斯科区域,还能抢个几百万的劳动力回去。

在白俄罗斯、乌克兰境内,起码能抢个上千万劳动力回去。

这么多人抢回去,能建设多少成果出来?绝对比抢到的四千吨黄金的利益还要大上许多。

毕竟中国此时已是工业国家了,建设能力不是农业社会可以比的。

很多建设成果,能用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

如果全靠自身建设的话,工钱得花掉不少。

当然,让中国老百姓都有工作岗位那是必须的,所以还是得确保中国劳工有工作,但是多出了那些俄国劳动力,却能多建设出许多成果。

只要想建设,建设项目是永远不会缺少的。

到了科技很发达的时候,实在没东西建设了,可以建设环境啊!甚至可以把人力投入到沙漠绿化改造当中。中国黄土高原不是年年水土流失吗?可以搞个黄土高原环境改造什么的。

这样总是能够给人们提供就业岗位的。

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发展只是一个财富流通的问题,只要有足够的钱流通到市面上,不管是却建设什么,就算是吃不了,住不了,用不了的项目都是可以的。

后世的美国则把这些劳动力投入到军事建设上,通过制造军火来提供就业。

因此这些从俄国抢来的劳动力并不会造成中国的就业岗位减少,反而能让中国抽出更多的劳动力去建设更多的项目。

抢回去的那些俄国劳动力绝对能创造出比4000吨黄金还要多得多的社建设成果。

最重要的是,俄国损失了大量劳动力之后,红色毛熊就算是统一了俄国,也将没有足够的兵源,而那些老弱妇孺反而成了一种负担。

同时失去了大量可以生育的妇女,其结果就是人口增长速度缓慢。这能让红色毛熊的战争潜力降低好几个档次。

中国能够迅速崛起,这与中国庞大的人口是分不开的。俄国一旦没有人口上的优势,连欧洲国家都很那追赶。

————

求赞!!!

第231章 白菜价一般的奢侈品

总的来说,中国抢了俄国四千吨黄金,又抢了俄国整个远东行政区,以及整个中亚地区,外加大量的金银珠宝、工业设备,甚至是牲畜,早就回本了,连利息都超收。

现在的军火贸易也是一种变相的抢劫,如果没有中国陆军的介入,红色毛熊完全能够靠现有的军事装备打败白俄和欧洲各国的干涉。

现在逼得红色毛熊不得不买军火,而且是高价的买军火,折价的东西价格也被压得很低。

红色毛熊现在买少了,没效果。军火买多了,就得把大量值钱的玩意低价折卖给中国政府。

没有第二条路可以选的。

中国用军火换回俄国抢走的古董,本身只是在回本的前提下的一种交换,中国政府并不吃亏。

而且早一天拿回这些东西,就不用怕这些东西在战争中损毁。

就如之前对日战争,轰炸过程中就损毁了一些古董,不过古董这个东西,本身是以稀为贵的。

不管损毁了多少,最本质的问题就是财团手上掌控了多少古董。

掌控的古董多了,财团就能哄抬古董价格。此时中国古董的价格正在攀升,而财团同样也在大量收购有炒作价值的古董,并且让政府严厉打击盗墓。

当财团把古董价格炒高了,盗墓会破坏财团对古董的垄断地位。

低买高卖,哄抬物价,这就是财团在集中财富过程中最惯用的手段。那些西方的古董也可以要一些,但价格要低。

价格高了,鬼才要。

反正到了二战时,把西方人的古董都抢来就是。管你有没有艺术价值,万一以后西方人有钱了,光是卖西方人的古董也能赚上一笔。

……

为避免夜长梦多,列宁立即下令把那些能折价的裘皮、珠宝首饰、古董都收集起来,同时还有能直接交易的黄金、白银也都收集起来。更是把一些工程师、科学家、学者名单拿上来开始筛选。

很多工程师、学者、科学家都是中上阶层人士,因此不少对红色毛熊没有认同感,列宁让人把这些人挑选出来,然后折价卖给中国。

中国在买人的折价方面开得很高,这是在诱惑红色毛熊竭泽而渔,同时加强中国的科研、建设能力。

形势险恶无比,列宁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现在白俄已经呈现出大举反攻的趋势,在中国政府决定撤军前,他们是没办法反攻的,中国陆军撤军的时候,必然是欧洲列强干涉俄国内战的时候。

得快点达成交易才行。

很快中国对红色毛熊拿出的折价物品、人员进行了估价,为此中国政府专门用飞机把股价团队送到了俄国。

这些人员十分专业。

从珠宝、古董,到负责验证那些俄国人员真伪的专家学者都有。

在大诺夫哥罗德,双方约定的交易地点,中国派出的估价团队,正在对一大箱子的珠宝进行估价。

只见那些珠宝被简单的分成一、二、三级进行装箱,然后直接过秤。

没错!是用秤的!而不是按件来估价的。

那些无产阶级们哪里知道珠宝这玩意的真正价值,他们估算的数据都是俄国地区的,俄国地区的珠宝价格本身就低。

加上是用过秤的手段来统计价格,在评级过程中,很多高价值的珠宝被直接打入了最低级的珠宝。

那些低级的珠宝简直就是白菜价,中高级的珠宝价格好一些,接近俄国珠宝市场价格,但是议价人员比较坑。

懂珠宝的是一家俄国珠宝店老板,他可是被打击的敌对阶级,而眼前则到了报复的机会。

当然他也不能明目张胆的把这些东西都贱卖了,但是那些很值钱的珠宝稍稍动下手脚,就变成了垃圾珠宝卖了。

而在那些不怎么值钱的珠宝议价上,反而和中国议价人员争得面红耳赤,表现出一副极为卖力的样子。

高级、顶级珠宝这种东西的价格弹性很大,在俄国这种地方,市场价本身就比较低的。但是在中国市场却是不一样的,中国的暴发户极多。

而且很多珠宝是沙俄皇室珍藏的,根本就没有什么市场价可以参考,价格只比市面上的珠宝价格高了一些而已。

这些珠宝本身是用军火换的,军火价格本身就很高了,再高出二分之一,实际成本低得可怜。

这些珠宝运回国,就是大赚一笔。

至于那些裘皮价格,同样低得很。本身俄国就不缺乏这种资源,在俄国的价格就不高,同样是一箱一箱的过秤。

这些裘皮在俄国人手上就是糟蹋,运回中国加工一下就是高档服装。

在古董议价方面,红色毛熊把从沙俄那里接收的中国古董都拿了出来,这些中国古董的价格方面都很低。

本身这个年代中国古董就没被炒作起来,同时西方人对中国的古物件没有时间概念,更没有什么鉴别能力。

因此很多中国古董当中的瓷器就当成普通瓷器卖了,只不过价格比普通瓷器高了一些而已。

不过这些瓷器数量很多。

俄国人在北京抢了很多瓷器,这些瓷器全被红色毛熊从各地收集了上来,对他们来说,这些瓷器一点用也没有,能多换哪怕是一颗子弹也是好的。

至于其他的中国古董,其‘古’方面的附加值都很低,全都是按照制造成本来议价。而那些古画,一副才几十元的价格就拿下了,其中不乏运回中国就能卖个十几万、几十万元的字画。

俄国人倒是把一些欧洲名画看得很紧。

“什么?才一万元?这可是梵高的油画啊!在欧洲可是能卖到几十万美元的东西啊!”那名苏方议价人员扯着嗓子高喊道。

“我们最多以一门105mm口径火炮,加两百发炮弹换这副画。”中方的议价人员则直接用实物开价。

这些西方古董买回去也不会亏,因为能转手卖到欧美去换钱,能赚一个很可观的差价。就算是和市场价差不多也不会亏本,毕竟这是用军火换的。

这次交易的本质,是卖军火,而不是直接用钱买这些东西。

因此本身军火就有超高的利润,不过除了军火贸易外,差价肯定是要赚的,高于市场价的傻逼事是不可能做的。

一些价格谈不拢的东西,很快就报告到了列宁那里。

列宁烦不胜烦,也不是在现场盯着那些东西、他关心的是能换到多少军火,因此他的回复除了“卖掉”,还是“卖掉”。

于是就被一件件的便宜‘卖掉’了。

卖到最后,苏方的议价人员也不请示了,卖就卖吧!又不是他的东西。本身红色毛熊这种极端的国家结构,就造成了他们对商业的不敏感和外行性,加上官僚主义尽管还没有怎么冒头,但是本质上还是存在的。

反正亏的是公家,这种心理也很普遍。

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单纯的会为社会主义做贡献,人毕竟是不同的,因为每个人的命格本身就不同,性格自然也不同。有天生的好人,也有天生的坏人。

金银和金银首饰,全是按照重量来计价,不过扣除了一些参杂金属的零头,反正怎么搞中国都不吃亏。

在过秤登基之后,这些箱子都被盖上,然后打上封条放进仓库里,等中方的军火运到就能直接进行交易。

红色毛熊首批集中起来的金银价值达到了16亿炎黄币,那些裘皮、珠宝、古董,则折价8亿炎黄币。

中国从俄国中央银行国库抢到的黄金是沙俄皇室的储备黄金,市场流通黄金则大部分被红色毛熊攫取。

那些黄金也是不少的,这次交易红色毛熊拿出了两千多吨黄金。

至于那些裘皮、珠宝、古董的数量则极多,这可是倾尽一个国家的财富啊!原先的俄国尽管比较落后,但起码是1。3亿人的国家,而且没有遭受过其他国家的入侵,反而俄国在欧洲、亚洲都疯狂扩张,扩张过程中抢到了很多财宝。俄国贵族拥有的财富可是不少,此时红色毛熊手上还留着不少东西呢!

……

当江渝接到消息,看到那数据的时候,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总计24亿的军火,红色毛熊还真舍得花钱啊!”江渝不由震惊了一把,一边的周子跃笑道:“这下我们又有生意了。”

“果然,财富的必须由有良心的民族资本家来掌管,如果俄国人能够集中财富,尼古拉二世能够舍得花钱,第一次世界大战怎么可能会输。”江渝不由感慨道,沙俄手中空有那么多的财富,但大部分被集中在俄国贵族们手里,沙俄皇室也一毛不拔,最终才造成了上千万俄军不仅缺乏枪炮,甚至很多连鞋子都没有得穿。

这样的部队,怎么打仗?

那完全就是把士兵拉上战场上去送死。

相比之下,昔日中国完全没有俄国那样的财富,而且在动员能力上双方也只是差不多而已。尽管中国是有四亿人口,但经过鸦片的肆虐、民众养分供应缺乏,真正能够动员上战场的并没有那么多人。

但是中国通过民族资本商人对财富的集中掌控,加上高效廉洁的政府,和创新、突破的军事技术,趁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机会,迅速完成了崛起。

第232章 流感爆发,中医的疗效

“24亿元的军火,尽管这批军火我们是以差不多500%的利润售出,但这足够让红色毛熊装备很多部队了。”蒋方震等人正在计算着这批军火能装备多少苏军。

要知道以前中国陆军230万正规部队,一年才5亿元的军费,而且华东军火制造厂是以100%的利润售出军火。

每年陆军要打掉大量的子弹、炮弹,这也是中国陆军与世界各国陆军很不相同的地方,那就是中国陆军日常训练的子弹和炮弹供应非常充足,一年要打掉7亿发以上的子弹,炮弹同样不计其数。

中国陆军之所以精锐,也正是舍得花这个钱的缘故。

其他国家如果肯花这个钱,虽然在作战意志上未必比得上中国陆军,但是战斗力也不差到哪里去。

不过,中国的子弹、炮弹制造成本也是全球最低的。

经过不断的技术改进,此时中国的子弹、炮弹成本只有欧美各国的四分之一,同时随着制造规模的扩大,如火药制造使用更大型的设备,同时自动化生产线的不断应用,其制造成本还在不断的降低。

“如果这批军火贸易完成,红色毛熊靠这批装备,武装个150万的精锐军队是没有问题的。”

不一会军部算出了结果。

“150万人,加上红色毛熊的部队作战意志很强,打垮白俄政府是没有问题的,就是不知道欧美列强愿意投入多少人去干涉俄国内战。”唐汉民吃不准的说道。

“欧美列强不会调动太多的力量,顶多也就是五六十万兵力,不过他们可能会让波兰独立,以围堵红色毛熊向欧洲扩张。”江渝再次预测道,作为穿越者,很多东西还是能先知先觉的。

蒋方震等人得到这个大概预计后,都没有产生任何怀疑,自江渝在德国碰上他们以来,他预测过很多军事领域上的发展,结果都大体不差。

在他们看来,中国能崛起,也正是因为江渝有这样的眼光。

凡事未发生已经洞若观火,然后提前布置。不管是军事上还是商业上,都是这么搞的。

想当初疯狂的向欧美列强贷款,国内甚至大骂江渝卖国。

然而没两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就爆发了,中国靠着那笔贷款迅速完成工业上的崛起,以至于如今中国的工业规模已经排在世界第二了。

但是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却是超过了美国,尽管这其中有很多农业贡献的成分,但工业规模方面相比美国实际上也差不多了多少了,只是钢铁产量还比不上而已。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红色毛熊赢得这场内战的可能性就极大了,因为白俄是不得民心的,而且白俄军队十分腐败,也没什么强大的作战意志。欧美列强的干涉军的作战意志也不怎么样。”蒋方震估计道。

江渝点了点头,说道:“还是老调子,我们得延长俄国内战,同时捞取更多的好处。明天让人继续忽悠白俄,让他们把更多的‘革命分子’卖到中国来劳动改造。”

“大帅,这样一来俄国劳动力大量减少,白俄政府不一定会听忽悠啊!”周正业感觉难度有些大。

“俄国损失的都是一些农业劳动力,那些俄国贵族只需要那些眼中的农奴们继续搞农业生产。但是,我们可以用农业机械化来忽悠他们。马上去把那些俄国贵族们请到中国来参观一下机械化农业生产,通过‘机器不会闹革命’,同时机械农业化更节省成本来忽悠他们。而且忽悠他们,要是买机械的钱不够,中国可以先赊账,前提是白俄先把革命剿灭了。”江渝立即拿出了一个方案。

“高!”

众人不由拍手叫好,这个方案充分的利用了俄国的阶级仇视。此时的俄国贵族和富农、中产阶级都恨死革命了,也恨死那些卑贱的农奴们了。

如果让他们找到一个可以不需要农奴的生产方式,他们必然会欣然接受。

同时他们只是把劳动力拉到中国去教育几年,几年后他们觉得有必要把人口要回去生产也可以嘛!

只不过,前提是白俄能坚持那么长时间才行。

……

1918年春季,第一波流感来袭了。

这一波的流感死亡率不高,没有第二波那么恐怖。不过中国成立的‘亚洲卫生组织’却发出了全球流感红色预警。

这引起了一些重视,第一批流感的死亡率,普遍都在2%以上,高出了一般流感的几十倍,顿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恐慌。

‘亚洲卫生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时候宣称:“此次流感波及面极大,在美国和欧洲都爆发了这种流行性感冒,这种流感的死亡率较之一般流感高出几十被。经过我们的调查,这种流感最早出现在美国一座军营中,因为美国参战军而流传到了欧洲,这种流感病毒在猪身上也有类似的发现,所以我们将这种流感命名为‘美国猪流感’。”

“这是污蔑,怎么可能是从美国传出的,而不是从中国传出的呢?”一名美国记者在新闻发布会现场激动的反驳道。

“这位记者先生的质疑太可笑了,中国自欧洲战争爆发以来,从来没有派遣过任何人前往协约国,就连我们的船员都从未到过北大西洋,我们怎么可能把流感传播到欧洲去?”亚洲卫生组织发言人当场就笑了。

那名美国记者脸色憋得通红,却找到反驳的理由。

从开战以来,中国确实从向西欧派遣过什么工人之类的,商船也从不驶入德国潜艇封锁下的,北大西洋这个恐怖死亡禁区。

历史上这次美国猪流感的爆发,西方人就曾把脏水泼到中国身上,妄图转移视线。

然而,这次猪流感到底是自然爆发还是人为的,这本身就很值得考究的一个问题。

美国摩根财团、洛克菲勒财团早在本世纪初,就在美国成立了专门研究病毒等生化武器的实验室。

就如后世出现的艾滋病,这个病毒绝对是美国佬搞出来的。

什么非洲大猩猩的血液跑到人身上,那完全就是扯蛋的解释,怎么可能那么凑巧?

艾滋病还真有可能是美国佬从大猩猩身上提取的病毒培育出来的,至于巧合之下跑到人身上什么的,完全是骗三岁小孩的。

美国人搞那些疾病自然是为了卖药赚钱,在绝症面前,一小瓶的药品,可以卖到几十万美元,这是何等的暴利?

流感爆发后,同样也传入了中国,不过因为中国政府的提前布控严防,使得流感感染人数只有二十多人。

这些人送进医院后,立即用中药‘银翘散’进行了治疗。

江渝却是很关心治疗结果如何,打电话到卫生部询问,卫生部部长叫梁明生,是一名学过中医也学过西医的知识分子。

不过学得都不精湛,但是对中西医比较了解,加上他正好赶上当初江渝在江北搞巡防营,大肆招募军医的时候。

所以此时成了中华民国卫生部部长。

“治疗情况如何?”江渝对梁明生问道,梁明生略带振奋的说道:“经过治疗实验,清代名方‘银翘散’确实对流感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而且中医用的是天然药物,副作用比较低。二十多名流感患者服药后的病情都稳定了下来,现在已经有十几人出院了。”

“嗯!有效就好。”江渝顿时松了口气。这个流感恐怖之处不在于死了多少人,以中国的医疗水平,以及提前做好的卫生准备,流感要想到处传播是不可能的,在中国也死不了多少人。

在这样的前提下,江渝关心的是,会不会引起社会恐慌,从而对生产建设造成不利影响。

事实证明,中国的中医所采用的自然药物,对很多疾病是有明显治疗作用的。

尽管中医对疾病治疗时,初步疗效不明显,但是却能够治本,从根本上根治疾病。

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中医从业人员也是需要经验的。

先要判断寒热、表里、虚实等症状,从而才能对症下药,但是该下多重的药,这需要经验。

所以保守一些的中医,会先下一个比较中庸的方子。

这第一个方子,只要让病人吃了病情不加重,能把病情控制住就行了。然后再逐步调整药方。

敢一来就下猛药的,那只有经验丰富的老中医才敢做。

就算是老中医,也会判断,猛药下了之后,病人身体能否吃得消?不同年龄,又有不同的轻重手法。

也正是因为中医有完整而复杂的体系,不同于西医那样没有体系。同时中医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多变的,因此中医很难培养。

而且中药配方难以量产,毕竟本身中医配药是从病人的不同身体条件来决定的,一个药方就算对这个病有效,但还是得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的身体状况来调整药方,所以中药无法像西药那样量产。

中医治病,得面对面。

而自然药物是对财团的利益有所损害的,因此后世的美国一直不承认中医对疾病有治疗效果,只是含糊的宣称:有一定的反应。

第233章 国家形象宣传

中医就是这样的,其定律就是开了药之后,只要病情不加重就算是有效,因为这样一来,医师心里已经对之前的判断有个底了。

这个定律在后世也让一些不懂中医的人诟病了一番。

很多人吃了第一副中药后,感觉病情虽然没有加重,但却也没有好转,认为没有效果,便不再去复诊了。

对于江渝的军阀寡头财团来说,中医对财团确实没有利益。

中药的大规模应用,确实会损害到能批量生产的西药利益,但是作为一个民族资本财团,江渝并不愿意为了这个利益而损害国民的身体。

更不会像美国那样,让医生当药品推销员,没病也推销你吃一大堆乱七八糟的药物,结果没病倒是吃出病来了。

后世的美国是最发达的国家,但是人均寿命却比不上日本。

首先后世的日本不会让人乱吃药,同时中医在日本有大规模的应用,这也是日本人均寿命全球最高的原因之一。

尽管日本没有真正学全中医,但是却也取得了很显著的效果。

但是在国外市场,江渝定下的政策是拼命的推销西药,并不提倡中医普及到世界各国。

好东西则爱自己内部应用就好了,没必要给其他国家分享。

毕竟财团确实也需要靠卖药品赚钱的。

药品的利润确实是极高的,本身这东西生产成本低得很,价格却高得一塌糊涂。

特别是这个年代,药品价格更贵。

当然西药也不是完全没有效果,很多西药的效果是中药难以达到的。例如麻醉药,尽管自然药物当中也有麻药,但是麻醉效果并不如化学麻药来得好。

这就像是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力的问题。

西医这种医学没有任何体系,实际上不能单独称之为一门医学,西医的成功主要是外科手术上方面的突破所造成的。如果是中医搞出了外科手术,那是不是叫中医外科?

因此中国要发展的是真正的医学,外科手术方面,这主要是科技突破的成果,和医学扯不上太大关系。

此时中国的中医是比较主流的,经过一番大力培养和整顿,这些年下来也大规模的培养出了几批中医学徒。

老百姓普遍还是比较相信中医。

那些喝过几瓶洋墨水就蔑视传统文化的知识分子,现在没啥市场了。不过这种人还真是蛮多的,在民国时期几乎是遍地走。

中央政府在江渝掌控下对中医界进行了很大的整顿,那些老中医也在劝说和利诱下,把真材实料的中医交给了那些中医学徒,民间药方也被政府购买、收集了上来。

那些民间药方对很多奇奇怪怪的疑难杂症有奇效,在民间有一大批没有系统学习过医学,但却掌握了一技之长的人。

这些人很多都是祖传下来一些药方或者治疗手段,虽然不是职业医生,但在当地却有一定名声,人们求医问药都会找上门。

经过政府组织中医人员对这些民间药方的整理,同时‘医理学’的设立,出现了一批专门研究医理的专家。

使得中国的中医界已经呈现出复兴的趋势,但这需要时间去积淀,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得知中医对流感有治疗效果后,江渝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

而老百姓们,同样也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尽管平时出门戴起了口罩,同时全国上下到处都在喷消毒水什么的。

但是生产和建设却在正常进行。

……

在协约国,这次春季流感引起的恐慌还在蔓延,早就准备好的‘中国奸商’们,以把市面上能买到的口罩都囤积了下来。

流感消息一传开,口罩都变成暴利物品了。

同时还有中国出产的‘消毒水’,也销售得十分火爆。制造成本低廉的消毒水,竟然也以暴利价格卖到脱销。

除了协约国,在全球各殖民地,南美各小国,中国的消毒水都卖得十分火爆,那些殖民地总是有殖民者和商人的,同样也有一些被殖民的富裕土著。

这些都是市场。

接着中国又推出了‘板蓝根’等中成药,板蓝根对多种细菌有作用,水浸液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八联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甲杆菌、痢疾(志贺氏、弗氏)杆菌、肠炎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丙酮浸出液也有类似作用,且对溶血性链球菌有效(皆用琼脂小孔平板法)。对a型脑膜炎球菌之抑菌作用与大蒜、金银花相似。

板蓝根确实有对细菌和病毒的抑制作用,但并不是万能的,只对上述这些细菌、病毒有效,其他的是没什么效果的。

另外主要的功效是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利咽。

这种中成药在中国民族资本的宣传下,变成了能够预防流感的神奇药物,在欧洲市场、美国市场都卖得热火朝天。

自签订了中美菲律宾条约后,中美之间的贸易又恢复了,美国依旧还是得卖钢铁的,只不过这一年中国在美国进口的钢铁开始迅速下降。

板蓝根这种中成药,还在加拿大、澳大利亚、南美市场销售得十分火爆,印度市场也有一定销量。

非洲市场销量最低,主要是一些殖民者在购买。

主要市场是在美洲地区,中成药开始畅销全球,成了世界人民对抗流感的‘神奇中药’,趁着流感的到来,中国民族资本小小的热身了一下。

秋季时的第二波流感才是最要命的,那时候也是最赚钱的。

……

此时在中国沿海各省,形成了许多疫苗生产基地。

疫苗生产主要是用鸡蛋胚胎,中国的养殖场并不缺,鸡蛋自然也不缺。至于制造设备什么的,实际上技术并不复杂。

此时各个疫苗生产基地正在生产各种疫苗,然后送往各省为孩子,甚至是成年人注射这些疫苗。

其中流感疫苗经过半个多月的加班加点,已经成功的攻克了18年爆发的美国猪流感。

只不过江渝不知道这第一波的流感病毒和第二波的是否相同,因此没有大规模给国民注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