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第一军阀-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像现在!

上原勇作根本不清楚中国陆军后撤的意图是什么。

如果是一个拥有丰富毒气战经验的人就会明白,这是中国陆军在大规模使用毒气之前的前奏。

不是每一支部队都能熟练的使用毒气,一旦风向不对,那么将把自己人毒翻。

后撤的目的,显然是为了避免被自己放的毒气弹毒翻。

但日本没有毒气战的经验。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是最占便宜的。

上原勇作更不知道,致命的危险正在袭来……

肃川沿岸,黑夜中三十多艘橡皮艇偷偷的靠上了海岸线,接着上百名手持各种枪械的人上了岸。

这些人竟然都穿着日军的军装。

他们开始向肃川日军总指挥部潜伏而去。

他们身手敏捷,作战强悍,一路上轻易的避开了日军的巡逻兵,有时候无法避开,则用弩箭、飞刀射杀,或是近距离扭断日军巡逻兵的脖子。

带领这支部队的正是王澄海,中国特种作战营营长。

王澄海带着一群特种兵,凌晨时分突破了负责守卫指挥部的日军部队,潜伏到了指挥部外。

指挥部是一个不起眼的木屋,几名日军士兵正有些无精打采的站在那里。

“小日本还真是外紧内松。”王澄海心想道,他观察了一会,立即对身边的特种兵做了一个手势。

两个特种兵立即趁着日军指挥部外的两个卫兵不注意的时候,猫着腰无声的冲进一旁的阴影之中。

接着两人俏俏从两旁摸了过去。

两名日军卫兵根本就不知道身后侧出现了两个人,那两名特种兵的脚步根本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两个特种兵互相打了一个手势,两人猫着腰,贴近木屋,然后向两个日本卫兵后面摸了过去。

当他们摸到两名卫兵身后,其中一个特种兵突然伸手扣住一名日军卫兵的脖子,然后使劲一扭。

那名特种兵是一名习武之人,臂力奇大,咔嚓一声直接扭断了那名卫兵的脖子。

另外一名卫兵听到声音,警惕的转过头去,然后还没等他喊出声,一只手熟练的从后面捂住他的嘴巴,一把匕首噗哧一声捅进了他的脖子。

两名特种兵小心翼翼的将两名日本卫兵的尸体拖到角落的阴影之中,匍匐在不远处的王澄海立即做了一个突击的手势。

两个小队一共二十名特种兵立即敏捷的向日军指挥部冲去,他们速度极快,但却没有发出什么声音。

他们背靠在木屋上,王澄海和另外一名特种兵来到门前,互相看了一眼,然后伸手轻轻的推开木门。

门开了!

二十名特种兵鱼贯而入。

里面的日军指挥部人员正在连夜工作,突然看到一群冲入指挥部的‘日军士兵’都是直接楞了一下。

没等他们反应过来,那些‘日军士兵’手中的冲锋枪对准他们就是一阵狂扫。

奇怪的是,这些冲锋枪竟然只发出轻微的哧哧声,在这种轻微的声响当中,一群日军参谋倒在了血泊之中。

消音冲锋枪!

历史上这是司登冲锋枪首创,不过被江渝装到了山寨版的MP3008的枪口上,成为特种部队的称手武器。

如今特种部队使用的冲锋枪不像MP18那样声响大得像破铜锣,开枪根本就不用怕暴露。

如果他们依旧是使用MP18,那么刚才进来时,直接一脚把门踹开就行了。

杀掉一楼的日本参谋人员,两个小队一个开始收集日军文件,另外一个小队则向二楼摸了上去。

在楼上睡觉的上原勇作听到楼下传来了一些声音,十分的不爽,更是睡不着觉了,于是穿起木屐正想下楼继续奋战,顺便打几个耳光发泄一下,只是刚出房门,直接撞到了上楼的王澄海。

王澄海直接枪口一转,毫不犹豫的扣动扳机。

噗噗噗……

上原勇作难以置信的看着身上的抢眼,剧痛霎那间淹没了他,冲锋枪那强大的中止能力让上原勇作当场倒地身亡,鲜血流了一地都是。

王澄海击毙上原勇作后,带着人将木屋彻底搜了一遍,确定没有漏网之鱼后,迅速安装了数个炸弹。

然后带着日军的文件迅速撤退。

五分钟后,日军指挥部轰隆一声传来一声巨响,整个木屋被炸得四分五裂,大火迅速将整个木屋吞没。

王澄海则带着两个小队与负责接应的其他几个小队汇合,然后向海岸线折返。

在附近负责守卫的日军听到指挥部传来爆炸声,立即被惊动了。

当他们冲到指挥部时,看到的却是一座被大火吞没的指挥部。

所有日军都呆滞在那里,不知所措的看着燃烧的指挥部,看那火势已经是没办法扑灭了。

过了好一会,日军才反应过来,指挥部爆炸了,里面的人呢?

日军立即开始在附近进行搜索,可是搜索了半天都没有找到他们敬爱的上原勇作大将,一切都已经不言而喻了,上原勇作长官玉碎了!

整个指挥部的人员都全体玉碎了。

王澄海折返时,几乎是一路突击过去的。

战线渗透在他们这种特种兵面前变得非常简单,何况是允许惊动敌军的情况下,一路上日军看到这群‘友军’都不会率先开火,而是询问。

结果冲锋枪子弹就突突过去了。

被袭击的日军压根就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反应过来时王澄海早就带着人跑远了,而且日军总指挥部被捣毁,日军的指挥系统已经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上午九点三十分,王澄海反悔海岸线,停留在肃川近海的华东舰队立即进行接应,同时向肃川日军来了一通炮击。

特种部队成功完成任务的消息也用电台发送了出去。

义州中国陆军指挥部接到电报,指挥部内一阵欢庆,唐汉民哈哈笑道:“这次可是我们中国陆军首次使用斩首战术,想不到会如此成功,本来只希望他们能够干扰一下日军指挥系统就可以的。”

“特种作战营是大帅昔日组建江北巡防营时就已经成立的了,这支部队能在万军之中取敌将手机,不愧是我军精锐中的精锐,特种作战确实极具威力,还是大帅高瞻远瞩啊!”蒋方震点头称赞道,同时不得不再次对江渝彻底拜服。

正如当初蒋方震在德国遇到江渝那样,马上就被其惊才绝艳的军事才华所折服,不过当时对于江渝的许多创新的想法还是持有一些观望态度的。

毕竟昔日江渝提出的很多军事想法在当时都缺乏实施的基础,当蒋方震却没想到这些军事想法会如此快速的具备施展的基础。

“特种作战营汇报说还缴获了大量日军文件和电码本。”唐汉民对蒋方震说道:“我们是不是用那个电码本做点文章。”

“立即通知海军,让他们以最快速度掌握日本陆军电码,然后用战列舰电台向日军各部下达命令,让日军各部汇聚到一处,准备向支那陆军发动全面进攻,并让他们接到命令后关闭所有电台……”蒋方震立即命令道,一个坏到流脓的计划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第116章 天朝王师来了

嘀嘀嘀……嘀嘀嘀……嘀嘀嘀……

开创号上,十几个电报员正忙碌的向外发报,停靠在开创号旁边的希望号的电报室内也在忙碌的向外发电。

“指挥部最新命令,第三师团立即向036阵地移动准备向支那陆军发动进攻,支那陆军已在大日本帝国的强大武力下仓皇败退,大日本帝国全面反攻的时机已经到来,帝国存亡在此一战,大日本帝国的国威将散播整个东亚……接到命令后,立即静默电台六个小时。”

“指挥部最新命令,第五师团立即向036阵地移动准备向支那陆军发动进攻,支那陆军已在大日本帝国的强大武力下仓皇败退……”

朝鲜安洲防线陆军陆续接到了这封来自‘指挥部’的命令。

第三师团接到命令时,第三师团指挥官哀叹道:

“支那人仓惶撤退?总指挥部的参谋们是一群猪吗?我们要是渡河进攻,也许全部都要去见天照大神。”

“长官,帝国已陷入危关头,此时只有发扬武士道精神放手一博了。”

“是啊!帝国败了,朝鲜局势也快要……”第三师团指挥官神色黯然,他仿佛已经预料到了大日本帝国在朝鲜的最后结局。

而在日本第五师团指挥部,一群日军军官奇怪的看着两封电报。

一封是从日本本土发来的,要求他们发扬武士道大无畏精神坚守阵地,尽力杀伤支那陆军。

一封是从‘肃川指挥部’发来的,要求他们向036阵地汇集,准备对支那发动进攻。

原来守卫指挥部的日军在发现指挥部被袭击之后,立即向日本本土发了电报,日本政府对于朝鲜指挥部被袭击一事非常震惊,他们完全想不明白,中国是怎么在层层保护下,神不知鬼不觉的端掉了指挥部后又从容离去。

因此只能归罪于上原勇作太过饭桶,自己的保护工作都安排不好,以及保护指挥部的部队太过松懈。

日本本土为了避免引起朝鲜日军的恐慌,立即给所有部队发了一封电报,接着立即开始商议重新组建朝鲜指挥部的问题。

不过要想重新组建指挥部,不是一时半会能完成的。

第五师团看着两封电报不知道该听哪个好,于是立即发电询问大本营。

日本陆军部收到第五师团的电报后,立即意识到了势态的严重性。

“支那人已经缴获了大日本帝国陆军电码,局势已无比严重。”日本陆军部立即做出判断,随后向朝鲜日军发出了‘原地待命’的命令,并向朝鲜日军各部传达了朝鲜指挥部已被支那人无耻偷袭的消息。

然而在日本陆军部的电文还未发出,朝鲜日军又接收到了一封来自日本陆军部的电文,这封电文向日军第五师团传达了‘继续向036阵地集结,无耻支那人已窃取大日本帝国电码,收到电报后立即静默电台’。

乱了,彻底乱了!

由于王澄海缴获的电码是日本陆军部共用的,结果第五师团的电报也被海军给收到了,海军迅速反应过来,而日本还在议论势态严重性还没及时反应。

结果中国海军发出的电报在日本陆军部的电文之前到达,日军第五师团收到电报后,立即命令静默电台,并开始向036阵地移动。

其他日军部队接着陆续发生了这样的情况,这电文真真假假让人难以判断,很多日军还是选择了原地待命。

但也有不少日军开始向036阵地移动。

11月6日15点整,风向:东南风,风力:微风!

十多万日军已经集结到了036阵地。

河对岸的中国陆军炮兵阵地上发出阵阵怒吼,炮弹开始砸向036阵地,这些炮弹发射的却是芥子气,与此同时中国空军一千五百多架飞机挂上毒气弹飞上了天空。

一时间日军036阵地上浓烟弥漫。

浓烟把日军036阵地全部笼罩了进去,接着中国陆军炮兵阵地开始炮击日军的其他阵地。

空军也对日军阵地上浓烟空白的地方进行了补投。

安洲日军防线上顿时到处都是浓烟,四十万日军当中,大部分都处于浓烟弥漫的区域内。

日军士兵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玩意。

也如同定州防线上那八万日军一样,以为这只是烟雾弹。

当日军士兵吸入这些烟雾后,马上就出现了不良反应,大量日军痛苦的倒在了地上,头晕和头痛,以及那无比恶心的感觉,让他们浑身抽不出一丝力气。

炮击持续了近三个小时,中国陆军和中国空军向日军发射和投掷了大量毒气弹,始终让安洲一线的日军阵地被毒气笼罩。

微风吹啊吹!

结果把大量毒气给吹到中国陆军这边来了,不过好在中国陆军已经后撤了,而前线人员已经戴上了防毒面具,同时将身体裹得严严实实。

三个小时过去了。

当微风吹散日军阵地上的毒烟,一架侦察机从日军阵地上空飞过,看到了日军阵地上横七竖八的日军。

有的已经死了,有的还在呻吟抽搐。

侦察机上的飞行员看着下面的场景,都感觉浑身在不断的打颤,这次又毒翻了一大片。

然而这一次毒翻的日军比定州首次使用毒气弹要多得多,四十万日军组成的安洲防线上几乎看不到多少安然无恙的日军。

消息传回指挥部,指挥部立即下达了‘全面进攻’的命令。

随即中国陆军开始渡河,直取日军阵地。

渡河进行得异常顺利,没有遭到对岸日军的抵抗,浮桥轻易的就架设了起来,随即陆军通过浮桥渡过河流,向日军阵地发动进攻。

在日军兵力最对的036阵地,中国陆军推进得无比顺利,只见036阵地上静悄悄的一片。

日军被毒翻了。

中国陆军士兵只看到了一具具日军士兵的尸体,以及那些痛苦得不想活的中毒士兵。

中国陆军迅速对日军阵地实施占领,在其他日军阵地上只遭到了零星的抵抗,但在战车的掩护下,那些抵抗的日军都被消灭。

第二天,中国陆军对战场进行了打扫。

根据大致的统计,大约有二十万日军被毒死,另外还有十多万日军不同程度中毒,只有几万日军没有中毒。

这一次战役的过程被列为高度机密,战后许多士兵都在《保密协议》上签下了名字,但在几十年后依旧被曝光了出来。

当是中国政府表示:“一战时期日内瓦公约只规定禁止使用窒息性武器,芥子气属于感染性生化武器,并不在公约之中,且一战当中协约国与同盟国都使用了毒气弹,中国在朝鲜并未对朝鲜人民使用过毒气弹,只在野外正面战场上对邪恶日军使用。”

后来此战也被人们称之为一次性毒死人数最多的毒气战。

日军构筑的安洲防线在中国的毒气弹之下土崩瓦解,朝鲜战争已无悬念。

首先日军是正规化部队,并不精通游击战,其战法甚至是有些死板,也不擅长夜袭。再则日军的有生力量以被大量消灭在定州、安洲两道防线上,也无力转入山区进行游击战。

且游击战需要如同汪洋大海一般的人民支持,朝鲜人民显然不会支持日本这个无耻侵略者,自然不可能给日军提供补充。

游击战的精髓就在于,死了一批人老百姓还能补上一批人,游击队员总是源源不绝。

日军就算是在朝鲜进行游击战,也只是小规模的,一旦被消灭将无处补充,最终只能被消灭。

解决安洲一线日军,前方已是一马平川,可以直取平壤。

11月8日,中国陆军用日本行政电码,向朝鲜各日本行政电台发送出了一封‘无条件向中国投降’的电文。

日本行政电码并不在缴获的电码本之中,但日本行政电码早已被中国电子作战部队破译。

相比而言,日本陆军、海军的电码很难破解,但日本的行政电码却非常容易,只要精通日语,就能揣测出其中含义。

几年下来,日本的行政电码早就被电子作战部队给摸透了。

同时中国轰炸机开始向全朝鲜散发传单。

朝鲜人看到那些传单,一个受过中国儒家教育的朝鲜老人激动的拿着传单,热烈纵横的哭了起来。

“王师来了,王师来了,朝鲜有救了,朝鲜有救了。”

“老太公,王师真的来了吗?”

“是啊!王师来了。”老人拿着传单说道:“这上面说,王师已经打败日本人,正在向平壤进军。”

那个老人突然陷入了回忆之中,“我记得二十年前日本人入侵朝鲜时王师也曾来过,但那一次王师却败了。这一次王师打回朝鲜,我们朝鲜就有救了,快召集全村百姓,前去迎接王师。”

中国陆军向平壤推进的途中,朝鲜百姓夹道相迎。

每一个朝鲜百姓看着那威武的天朝王师,双眼之中都充满激动与希望,在他们看来,好日子已经离他们不远了。

中国也未让朝鲜百姓失望,中国陆军入朝后,沿途一路开设粥棚赈济朝鲜百姓,中国入朝陆军马上受到了朝鲜人民的热烈拥戴。

而在北京,江渝和袁世凯正在商讨怎么定位朝鲜的身份问题,是直接吞并,还是徐徐图之?

第117章 袁世凯又要被坑了

古代,北朝鲜一度是中国的领土,后来因历代战乱,中国丢失了北朝鲜,但后来的朝鲜一直都是中国的藩国。

也因为朝鲜比较听话,所以中国历代王朝都很少多朝鲜动武。

中国入朝作战的次数也已经不少了,大规模的明末、清末时期都发生过,此次中国大规模入朝作战已是第三次。

历史上,则是志愿军入朝作战。

随着中国的衰弱,分成两边的朝鲜一个倒向美国,另外一个……

朝鲜就是这样,哪个强就依附哪个,也不失为一种生存方式。

对于陆军能如此快速的解决朝鲜局势,袁世凯比较吃惊。不过吃惊的次数多了,也见怪不怪了。

但如何处理朝鲜问题,成了袁世凯要仔细和江渝商量的问题。

江渝的意见是慢慢将朝鲜吞并了。

“若是直接占据朝鲜,他日其余藩国又将如何看我中国?”袁世凯当场摇头说道,确实也是有其道理的。

“那不如恢复朝鲜王国,我们找个人去当朝鲜国王,然后行政、军事都归我们中国来管,日后徐徐图之,向朝鲜多多移民,迟早能将朝鲜并入中国。”江渝想了想拿出了第二套方案。

“朝鲜王室已经不在了,这朝鲜国王又该由谁来当?”袁世凯对这个方式还算满意,只不过朝鲜国王的人选让他头疼。

江渝笑了笑,对袁世凯说道:“听闻二公子文采斐然,又是在汉城出生,岂不是最佳的人选?”

“克文?”袁世凯大吃一惊,完全没有预料到江渝打算把他的二儿子袁克文推出去当朝鲜国王。

袁克文的母亲是朝鲜人,出生地也在汉城。

所以袁克定有一半的朝鲜血统,如果把袁克文扶上台前,确实也能让朝鲜人接受。

袁世凯大为意动,不过还是推脱道:“这个……二子克文不学无术,不过是一个浪荡书生,怎能胜任朝鲜国王之位。”

“除了二公子,恐怕难以再找到如此合适的人选了,而且当朝鲜国王也无需做什么,只是一个象征。”

“好吧!既然子恒坚持,那就让我那不学无术的二小子去朝鲜吧!”袁世凯推脱一翻后同意了下来。

江渝心里感觉蛮搞笑的,不过这也是国人谦虚的习惯。

“朝鲜王国成立了。”

这一消息迅速传遍整个朝鲜,蒋方震在北朝鲜集中了一群儒家老学究,在他的示意下,他们集体请愿。

要求中国大总统袁世凯二公子袁克文登上朝鲜王位。

于是中华民国‘鉴于朝鲜人民的强烈要求’,同意了袁克文前往朝鲜担任朝鲜国王,并在几天后正式封袁克文为朝鲜国王,下发蟒袍、玉玺。

朝鲜复国的消息传到朝鲜,朝鲜人民振奋不已。

而那些日本侨民则在无比黯然中,向攻入平壤的中国陆军投降。

中国陆军拿下平壤后,迅速渡过朝鲜汉江,向汉城发动进攻。

朝鲜日军的有生力量已经不多了,朝鲜日本侨民也在朝鲜百姓的虎视眈眈下惊恐不安。

本土要求他们和中国拼命,但如果真是这样,恐怕两下就会被朝鲜人撕成碎片。加之中国利用日本电码要求日本行政人员保护侨民,带领侨民向中国投降。

尽管有些行政人员知道这是假的电报,但他们依旧遵循。

日本确实信仰武士道精神,但并非每个平民都能够真正信仰武士道精神,怕死的也有不少。

在中国陆军的钢铁洪流下,朝鲜局势已无悬念。

11月13日,中国陆军兵临汉城(首尔),汉城日军集体投降,随后中国陆军一路推进到了朝鲜釜山,基本解放朝鲜!

在朝的三百多万日本侨民全部投降。

其后这些日本侨民被陆续送往中国,大部分被‘亚洲人力资源管理公司’买走,儿童妇女被送进工厂之中从事劳动密集型生产,青壮则送入矿山、矿洞、工地。

在东北也有六十多万日本侨民被捕,同时中国军队开始在东北地区展开了大剿匪行动,其中倭匪成为剿灭的重点。

长期以来,不少日本浪人因为国内不好谋生,跑到东北烧杀抢掠,成为‘倭匪’。

在经过这次中日战争之后,东北地区的大街上已经看不到任何日本人了,昔日飞扬跋扈的日本人惨遭失败。

东北地区的张作霖也被解除军职,手里的土地也被没收,不过其他私人财产还是得以保留,东北面临着一次大洗牌。

朝鲜战局的结束,意味着中国已经彻底打赢了这场战争。

战利品非常多。

日本在朝鲜开发出的那些矿产,以及日本在朝鲜的所有产业,都成为了中国的战利品。

单是那些矿产,每年就能盈利四千万元。

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盈利就更大了。

不过战争还未彻底结束,因为江渝还要在釜山建设机场对日本进行不断的轰炸,以阻碍日本的经济、工业发展。

日本的土地江渝是看不上的,说不定哪天一个地震,整个日本就沉了。

日本的矿产资源很少,是个很贫瘠的地方,占领日本没有任何意义,只要阻碍日本的经济、工业发展就可以了。

而轰炸能满足这一需求。

日本人建设一座桥梁,中国就炸一座桥梁。

他们建设桥梁需要花不少钱,中国只需要付出几颗炸弹。

还有日本人的铁路、公路、工厂、港口,都是具备轰炸价值的目标。

破坏总是比建设更容易的。

在这样的破坏之下,日本要想发展起来可谓是千难万难。

同时日本占据的一些岛屿也好占领,如朝鲜地区的一些岛屿,还有中国的澎湖,以及琉球群岛,也就是现在的日本冲绳,这都是要收复的。

不过那都是小规模的局部战争了,不需要动用多少人力物力,已经不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

日本一败涂地,大大出乎了全世界的意料。

他们想不明白,日本昔日与俄国作战的威风跑到哪里去了?为什么竟会被落后的中国击败?

这是每一个普通人所想不明白的。

但各国政府却是知道其中缘由,因为日本这次与中国的战争,主要输在了财力和物力上,同时也输在了军事变革上。

日本在日俄战争时期能够打得那么疯狂,主要是因为有英国在向日本提供贷款,并为日本充当兵工厂的角色。

可是打完日俄战争,日本没有成功占据东北,而且还欠下了一屁股债,后来一直在勒紧裤腰带还款。

中日一开打,英国无力东顾,也不可能对日本提供什么资金、物力方面的支持。

相比中国,却在战争中调集了许多的军火和兵力。

只不过各国也不太明白,为什么中国政府还有钱打仗!

按道理说中国政府也是打不起这场战争的,但中国政府偏偏拿出钱来打了。

这场战争的资金,完全是由江渝的财团支撑着中央政府,否则哪里能拿出那么多钱,中央政府打这次战争本来也打算再欠一屁股债,不过好在以国防军为主力的中国陆海空三军都打得非常漂亮,抚恤方面花钱少,而且还缴获了很多日本在台湾、朝鲜的资产,在中国的日本资产也被没收。

一通算下来,还赚了好几亿,这不由让袁世凯和内阁成员们眉开眼笑。

在军事变革方面,此次中日战争之中,中国空军率先对海军发动大规模轰炸,覆灭了日本联合舰队,这为中国对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创造了基础。

同时中国利用潜艇对交战国港口进行袭击,同时大量的进行布雷封锁,也是巨大的变革之一。

至于中国陆军如何快速战胜日本陆军,各国则没有相关情报。但中国陆军能够接连打败俄国和日本,这不由令人侧目。

此时中国军事上的崛起已经非常明显了。

世界各国政府都不敢再轻视此时中国所拥有的武力。

收回列强在华特权成为了接下来中国政府要做的主要任务,江渝在北京与袁世凯迅速确定了这一方面的策略。

同时就金融问题展开讨论。

话题引到了铸币权方面。

“中日战争之后,银行存款已经非常紧张,随时可能有倒闭的危险,现在战争远未结束,这样下去恐怕难以支撑。”江渝对袁世凯说道。

袁世凯问道:“子恒可有解决之法?”

“办法自然是有的,那就是改革我国货币制度,将银本位直接变为信誉货币制,即用纸钞代替银子,纸钞不能兑换黄金和白银。”江渝对袁世凯说道:“而且鉴于中央没有相关经验,且华东银行资金紧张,我建议暂时先由各银行发行纸钞,这样一来资金短缺的就能解决了。”

显然袁世凯又要跳坑里去了,但让江渝没想到的是,袁世凯竟然思考了片刻后,点头道:“这个法子貌似不错,不过地方上纸钞已经比较泛滥,恐怕百姓难以接受。”

之所以这么说,那是因为之前中国确实是纸钞泛滥,各外资银行大肆发行纸钞,各土鳖政府也大肆发行纸钞。

大部分最后都是擦屁股都嫌太小的废纸,毫无流通能力。

而袁世凯也未意识到,这是江渝在夺取铸币权的意图,因为这个时代发行纸钞太普遍了,多你一家不多嘛!

第118章 遇刺!新的蓄谋

华夏中央银行,听起来还真像那么回事,好似是国家的银行一样。华夏中央银行要发行纸钞,江渝唯一的要求就是让袁世凯配合一下,宣布中国采取信誉货币制,并取缔市面上的所有纸钞。

江渝为了支持对日战争,拿出自己的钱来打仗,于情于理国家要有点反馈的是吧!

反馈方法就是这么简单。

袁世凯本身对金融不太了解,乍听上去确实没啥问题的。

于是袁世凯就答应了下来。

使的铸币权轻易的落入了江渝的财团之手,他的这个财团日后被人称之为中国军阀财团。

或是‘军阀寡头财团’。

江渝这个军阀,不是用军队直接占据地盘,而是用货币控制整个国家。

上海,谈判依旧在持续。

中国攻占平壤,中国攻占汉城,中国攻占釜山……

一条条不利的消息传来,日本谈判代表的神情一天天憔悴起来,而英国和美国见中国以闪电般的速度,仅仅两个多的月就击败了日本,更加相信这是一场中国长期蓄谋的战争。

简直就是军事史上的奇迹,直接就把日本干趴下了。

此时的日本海军损失得差不多了,商船也损失得差不多了,海外殖民地更是几乎损失殆尽。

台湾,朝鲜都没了。

陆军更是损失惨重,造船业更是在潜艇的袭击中陷入将近瘫痪的状态,冶金也因为失去了朝鲜的铁矿,以及商船的运输陷入停顿。

整个国家的发展都被打断了。

此时的日本急切的想要结束战争,日本寻求的是一种‘体面战败’的结果,但谈判桌上的陆征祥一点也不照顾日本的面子。

最终使谈判陷入僵局,而日本也因此丢掉了台湾和朝鲜。

但陆征祥的赔款要求丝毫为减。

英美实在看不下去了,日本要是真的趴下了,在亚洲地区几乎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制衡中国了。

但现在日本已经趴下去了,但起码日本还算是一个不错的打手。

只要给他们军火和资金支持,他们的陆军非常疯狂,战斗力也非常强。因此日本在英美眼中还是有利用价值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