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第一军阀-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教仁的政治觉悟极高,9月2日,宋教仁在北京宣布因个人决策失误,导致中央救市失败,主动向总统辞去总理职务。

当天袁世凯批准了宋教仁的辞职。

也许是过意不去,亦或是其他什么出发点,当天江渝派人给宋教仁送去了一张房契和一张银行存单。

那是一处苏州园林的房契,银行存单上则是六十万银元。

宋教仁拿到这些好处,却也没有向之前那样收一半退一半,而是全收了下来。此时宋教仁突然明白这场股灾的最大受益者是谁了。

此时宋教仁突然意识到,此时的中国已经是那个年轻人的天下了。

中央政府就像是一个台前的木偶,那个年轻人则在幕后尽情的操纵。在这样的操纵下,中国有时充满希望,有时却充满灰暗。

此时的局势在宋教仁看来就比较灰暗。

然而站在江渝的角度去看,却觉得这是一场净化和奉献。

这次股灾使得他剿灭了大量非法民族财富管理者,那些地主和中小资本家覆灭了一大片。

而整个国家大部分的财力被集中去修铁路,同时有大量资金掌握在他手中,这就意味着接下来的中国可以建设更多的工业和基础设施。

阳极而阴,阴极而阳,不管是宇宙还是万事万物,都是遵循这个变化的,如果不主动去适应,结果只会更糟。

循环是一种无法避免的正常现象,就像是西方人此时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这次大战就是因为工业产能过剩所造成的。

就像是一头大蛇,蛇头吃到了蛇尾。

当世界、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总是要进行清洗的,就像是人的头发长得太长了,总是要定期理一理一样。

没有现在的股灾,哪里会有下一次的繁荣?

至于奉献!这一代人,甚至是两代人都需要奉献,没有奉献如何能够追赶上世界各工业大国的脚步?

因此一切的妇人之仁都是不可取的,尽管这场股灾让很多老百姓昔日积攒下来的财产付诸东流。

但又没饿死人!

只是暂时难过一些而已。

也许是因为宋教仁主动承担责任并辞职的缘故,使得各地的罢工罢课的情况好转了很多。

但这并不足以让老百姓把注意力从铁路股票上转移开来。

9月2日,北洋军响应国防军的要求,向山东增派十个师,而国防军十个乙种师也陆续进入山东。

此时的东洋国终于是意识到,如果他们向山东进攻,必然要与中国发生一场战争。

尽管东洋国对陆军和海军的战斗力极有信心,但此时的东洋国只是想要在亚洲地区扩大其势力,并不想过早陷入到战争当中去。

东洋国也知道,这次欧洲两大阵营的大战,将是东洋国向世界扩张的好机会。

因此东洋国见中国不断向山东增兵,本来早已准备进攻山东,却迟疑了起来,开始试探中国的底线。

让东洋国感觉比较正常的是,掌控着山东的江渝表现出了极为激进的态度,不仅向山东大量增兵,而且还公开警告东洋国。

“如果东洋国胆敢在中国的领土上发动战争,那么必然遭到我中国国防军的迎头痛击。”

接着袁世凯则跳了出来,再次重申:“中国将坚持光荣中立政策,但同时也不允许其他国家在中国领土上进行以任何理由发动的战争。同时鉴于东洋国与德国的特殊情况,将青岛地区划定为交战区,任何跨越这个交战区的国家,都将被视为向中国宣战。”

接着袁世凯给出了交战区的地图,这个交战区的范围很小,仅限于青岛地区。

也就是说,如果东洋国要夺取青岛,就必须正面强攻青岛,要知道青岛可是有岸防炮的,东洋国要想在青岛登陆,光是青岛的守备力量就能让东洋国海军吃点苦头。

这个主意自然是江渝想出来的,东洋国既然想在中国发动战争,那就必须让东洋国按照他们的节奏走。

这样就可以把东洋国吃得死死的。

如果东洋国不按照这个节奏走,那就可以把登陆山东的东斡军往死里打,反而遂了江渝想要发动有一场对外战争的迫切需求。

但不管东洋国是否按照这个交战区的节奏走,山东都是一个坑。

现在江渝挖好这个坑,就等着小东洋国来跳了。

但在挖这个坑的同时,江渝却又要装出一副外强中干的模样,他在一边警告东洋国人的同时,却在一边利用收买的东洋国间谍,向东洋国政府传递中国畏惧战争的假情报。

第098章 转移视线

9月5日,山东青岛战争终于打响,东洋国集结海军70艘舰船,包括一些洋吉利国军舰,向青岛外围发动进攻。

德国在青岛只有舰船14艘,根本无力与东洋国争夺制海权,因此青岛被东洋国轻易封锁,青岛德军的海上补给线被东洋国切断。

但控制了青岛之外的制海权不意味着青岛就拿下了,德国的炮台、军舰都在港口内,要是从正面强攻青岛的话,必然将遭受重大伤亡。

因此东洋国意图联合英军,从青岛德军的后方对德军发动进攻,从而切断青岛德军的陆上补给。

这就一定要进入中国中央政府所划定的非交战区域了。

这个计划很早就制定下来了,当时江渝还未向山东增兵,北洋政府也未正式划定非交战区。

以之前对中国的软弱印象,东洋国制定这个计划感觉自然而然,践踏中国的主权又怎么了?

这又不是第一次了。

可是现在的情况却不一样了,中国同样在远东地区打败了俄国人,而且还是规模不小的局部战争。

虽然规模没有昔日的日俄战争那么大,但问题是现在的东洋国也不可能像昔日的日俄战争一样获得洋吉利国的经济、军事上的支持。毕竟洋吉利国现在陷入欧洲战争,根本就无力东顾。

因此现在的东洋国如果对外发动战争,能动用的军事力量完全比不上日俄战争时期。

而一旦和中国死磕,东洋国人虽然认为自己能赢得胜利,但也感觉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

“根据最新情报,中国人在山东只是做做样子,他们的军火库存根本就不足以打一场战争。在山东的很多部队,中国人的士兵手中拥有的子弹还不到二十发。而且根据情报显示,现在的中国政府手上根本就已经没有钱了,他们的股市发生了严重股灾,中国政府因为救市损失了五亿银元。而且中国人即将面临股灾所带来的经济大萧条,这将使中国人无力发动战争。”神尾光臣在登陆舰上对一群东斡军参谋人员说道。

登陆舰已经在海上等待三天了,东斡军内部依旧在为是否登陆而争论。

“可是你不要忘了,中国的中央政府之外,还有一个非常危险的中国将军,他的国防军才是真正需要重视的。”

“那又怎么样,他未必敢与大东洋国帝国抗衡。”神尾光臣依旧十分坚持从龙口进行登陆的计划。

“你说的只是未必,而且你们陆军只有四万兵力。”海军当中顿时有人反驳道。

在犹豫与等待中,东洋国的行动一拖再拖,在这样的僵局中,东洋国与洋吉利国的联合行动一直没有展开。

东洋国依旧倾向于从后方切断青岛德军的计划,同时也意图趁机打击中国,只是感觉四万兵力还有点不够。

此时中国正在逐步发展,已经引起了东洋国的警惕。

而东洋国一直对中国充满侵略野心,因此急切的想要扼杀发展当中的中国,所以一边开始调集更多的兵力准备参与山东战争。

9月6日,洋吉利国向中国发出照会,要求中国政府修改战区,并向北京政府递交了一份新的交战区地图。

这个地图将潍坊以东的地区全部划入了交战区。

对于洋吉利国的照会,中国北京政府未予以回应,倒是第二天被江渝给发到了各大报纸上。

这个消息一经报道,顿时全国各省哗然一片,百姓激愤不已,学生更是喊出了打倒洋吉利国的口号。

那些铁路游行顿时变成了对英日两国示威游行,江渝一时成功的转移了国人的视线。

“同学们,工人兄弟们,我是江渝。请大家务必冷静。一旦东洋国与洋吉利国敢于践踏中国主权,中央定然不会坐视不管。但如果你们罢工、罢课,中国社会秩序将无从谈起,对外战争更加无从谈起。罢工罢课这种扰乱社会秩序之行为,只会阻碍中国的发展,最终只能酿成苦果,这种行为已不是所谓爱国,而是误国。”

广播里传出了江渝的声音,此时中国的广播系统已经逐渐普及开来,在华东地区很多农村都有广播。

得知江渝要在广播上发表讲话后,这一天很多人都聚集在了广播下面等待。

“此时正值民族危亡之关头,望全国同胞同心力戮,坚守各自岗位。学生回校上课,工人返回工地、工厂继续上工。若还有罢课、罢工者,将一律视为卖国,定然严惩不贷。”

这是一个简短的讲话,然而在江渝发表了讲话之后,大部分罢课罢工的人群都散去了,中国各省迅速恢复秩序。

然而剩下的一些闹事者,确如江渝所说的一般,遭到了各地地方警察、武警的逮捕,只是第二天警察和武警就行动了起来。

仅仅一天时间,全国各省便累计逮捕学生三百六十五名,工人六百八十七人。

这些学生很快就被送往西北农垦区,从此过上了与世隔绝又无忧无虑的生活。而那些工人则被重点教育一番后逐渐释放了出去。

两者待遇确实不同,工人可以不懂道理,但学生不能不懂。学生不用养家糊口,但工人却要养家糊口。

当然同时也逮捕了不少东洋国间谍,全被关进集中营里进行劳动。

经过一番逮捕,全国各省的秩序终于是恢复了。

而江渝的财团也迅速对胜利果实进行了收割,此次股灾大批地主、中小资本家为之破产。

江渝累计敛财六十亿现金,同时还用五十亿的铁路贷款攫取到了价值近八十亿的不动产。

以一亩地50块银元计算,也就是1。6亿亩土地。

而收上来的土地也就只有九千万亩左右,剩下的都是一些城市内的土地、房屋,以及一些矿山,以及一些商业产业等等。

这些产业被集中到手上后,江渝并未急着卖出。

现在卖出不值钱,要等欧洲订单飘向中国时,到那时候有投资热潮,那些财团用不到的产业再卖出才能赚到更多的钱。

所以那些产业都是暂时放在手里。

而铁路股票的收购也进入了全面阶段,只见突然之间,全国各省各城市,到处都是人在走街串巷的收购铁路股票。

这些人收购铁路股票的价格都很低,不带任何谈价,都是以每股50元的价格进行收购。

50块也是钱啊!

很多人还是选择把股票卖掉,因为所有人都已经认为,铁路股票将变成一堆废纸了。

最终江渝花掉了近八亿元,又将中国铁路各铁路公司的股票收购了50%以上,随后十二家铁路公司陆续因无法偿还华东银行的贷款而宣布破产。

宣布破产后的铁路公司被政府接手进行拍卖,而此时各国皆无力东顾,东洋国此时与中国关系又紧张,自然不可能来买铁路。

而此时中国大部分的资金都被江渝掌控,因此铁路公司一拍卖,江渝财团全无竞争对手。

最终中国十二家铁路被华东银行、西北银行、中国铁路银行三家银行以十二亿元的价格瓜分一空。

谁都能看出,这三家银行把那十二家铁路公司买去,肯定是大赚特赚的。要知道修建这些铁路,起码花费了六十亿元。

而最终三家银行只付出了十二亿元。

偿还了华东银行的贷款近六亿元,只剩下六亿元了。

因为此时的江渝再次掌控了50%以上的铁路控股权,因此六亿元当中有三亿又回到了财团的口袋。

真正分到老百姓口袋里的钱,只有三亿元。

但知道银行大赚又能怎么样?一切都符合程序。因为之前再次掌控了绝对控股权,宣布破产也就是一言堂。

也就是说,经过一番操作,江渝以极低的成本,就掌控了中国6。8万公里的铁路,这些铁路线大部分都是主干线,营利性非常可观。

而铁路公司拍卖后,十二家铁路公司100%的股权又回到了江渝的手中,这为下一次铁路泡沫的制造创造了基础条件。

周子跃让下面的人员经过一段时间的统计之后,得出了一个大致的数据:“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经过这次收割之后,中国地主拥有的土地减少8%,中小资本家减少63%,财团对中国经济的垄断程度更近了一步,已累计攫取全国20%的耕地、65%的已开采矿产资源,以及90%的工业制造、80%的金融、30%的商业,以及12%的城市不动产。”

“立即进行产业重整,把那些具备长期持有价值的产业留下,那些没太大价值的产业则先列个表出来日后处理。同时现在股灾之后不动产贬值严重,立即在全国各地收购有价值的产业。”江渝立即对周子跃吩咐道。

“是,东家。”周子跃接到江渝的命令后,立即对财团的产业进行整合,一个寡头垄断财团已经牢牢在中国扎根了。

此时财团垄断份额看似很高,但在股灾之后都是这样的,一旦等到了经济繁荣时期,民间资本的规模将越来越大,然后又是一次收割。

这就像是养羊一样,养肥了自然要宰,羊很瘦的时候就要开始养了。

重新被江渝掌控的铁路,也因为财团的注资,马上起死回生,各铁路工地依旧照常建设。

而十二家铁路公司,也被整合成了五家铁路公司。

这六家铁路公司之中,一家掌控在华东银行手中,一家在西北银行手中,还有三家在铁路银行手中。

这些银行都是江渝绝对控股的银行。→文¤人··书·¤·屋←

攫取了全国大部分铁路的同时,同样也加强了财团涉及的各行业的竞争力,基本上很多产业的垄断地位已无可动摇。

而顺利的完成这一庞大计划,显然洋吉利国那份照会帮了大忙。

第099章 日英联军登陆山东

自英国向中国发出照会后,中国北京政府一直未予以回应,一阵等待之后,9月12日,日本与英国决定尝试向青岛发动进攻。

当天日本军舰与青岛炮台发生炮战。

从早上打到中午,德国炮台多处受损,但总体损失并不严重,反倒是日本军舰被创伤多艘,其中高千穗号更是直接被德军击沉,三千多名日本海军士兵落海,最终只有一千六百余人被救起。

其中还有两艘日本军舰触发水雷被炸成重伤,十余艘鱼雷艇被击沉。

打得如此狼狈的日本只能下令撤退,来势汹汹的日本又被阻挡在了青岛之外,显然日本是不想从海上进攻青岛。

正面进攻的伤亡太大了。

在面对这种港口要塞的攻坚战中,日本拥有比较丰富的经验,因为当初攻打旅顺时被俄国人打死了六万多人。

而打旅顺时日本也是从陆上进攻,从未在海上向陆地发动进攻过。在海上陆军根本无法展开,如何能够对青岛德军要塞发动进攻?

吃了苦头的日本,也绝了再从海上发动进攻的念头。

此时日本已在海上集结了近八万兵力,为了配合日本拿下青岛,英国还调集了一批船只帮助日本运送兵力。

八万兵力只是先头部队,不过日本实在没那么多船。

此时的日本,轮船排水量吨问也仅有50多万吨,远远落后于英德美法四国,从海上运输兵力能有多强的运输能力?

如果没有英国在帮着运输,日本根本无力在短时间内向中国山东外海集结八万兵力。

当然现在英国人还有精力在亚洲抽调商船兴风作浪,等德国的潜艇群出动时,英国到时候就得哭了。

9月15日,当天英国连续两次向中国北京政府发出照会,但同样没有收到中国北京政府的正面回应。

当天傍晚日军悍然在龙口登陆,完全不顾之前中国政府所划定的交战区界限。

日本这一举动顿时激怒了中国政府,袁世凯当天连夜向英国、日本发出照会,呵斥两国无视中国主权,擅自在中国领土范围内发动战争,如果不立即停止军事行动,将遭到中华民国的全力反击。

同时当日傍晚,江渝下令龙口守军反击登陆日军。并紧急调动招远、莱州、潍坊守军,向龙口开赴。

在日本登陆之前,江渝便已得知了日本的登陆地点,只是江渝不太确定历史是否将按照原定轨迹。

但历史上日军在龙口登陆是没有错的,因此江渝从辛亥年占领山东起,便在龙口一带秘密建设起了大量防御工事。

不久前,江渝在一边向山东增兵的同时,还在偷偷的把兵力布置在龙口山区,以及招远、莱州一带。

而日本还以为国防军及北洋军的主力依旧在潍坊。

此时日军一登陆,国防军与北洋军马上向龙口合围过去,速度之快超乎日军想象。

而登陆的日军也遇到了极大的麻烦。

他们的登陆滩涂上,竟然有国防军修建的地下堡垒群。

这些堡垒群极为隐蔽,这些堡垒群是从辛亥年开始修建的,那时候龙口根本就不在日本的重点情报收集范围。

登陆的日军直接撞到了铁板上。

只见登陆的日军刚走上滩涂,便遭到了机枪的猛烈扫射。在一阵哒哒哒的枪声中,一排排的日军倒在了滩涂上。

“八嘎!那里有支那人的堡垒。”

“板载,大日本帝国万岁。”

日本士兵手持着步枪,十分无畏的朝着滩涂上的地下堡垒匍匐前进,当他们靠近了这些地下堡垒后,便猛然跃起,向堡垒所在的地方冲去。

结果依旧是被地下堡垒中的国防军守军当场打死,冲到堡垒前的日军士兵拿堡垒根本没有任何办法。

步枪?

手榴弹?

貌似都没有任何效果!

炸药?

这可是地下堡垒,拥有极为坚固的墙体。

日军冲上来几波人,都被岸上的地下堡垒打退。日军不得不暂时停止登陆,转而用舰炮对岸上的地下堡垒进行轰击。

轰轰轰轰~!

凶猛的舰炮发射出来的炮弹,那声音就像是打雷一般,大地都在剧烈晃动。

炮弹打在岸上的地下堡垒上,掀起一片又一片的泥土!

但是效果貌似依旧不大!这些地下堡垒外面有厚厚的泥土层,里面还有厚厚的混凝土层。

就算是舰炮,对这些地下工事依旧效果不大。

但也不能说没有效果,如果不停的轰炸,确实能把这些地下工事端掉,只是那的花费不少时间,也得打掉不少炮弹。

9月16日,黎明5点时分,日本海军军舰再次对岸上的地下工事发动了猛烈的炮击。

这次炮击持续了近半个小时,日军重点对其中一段工事进行了轰击。

只见日军的轰击目标所在区域已经被炸得一片狼藉,泥土被掀得到处都是,下面也直接被炸得露出了混凝土层。

就算是那层混凝土,也被炸得面目全非。

日军显然是想先打开一个缺口,然后进行登陆。

这次登陆有日本海军配合,拥有大量舰炮对陆上进行打击,打击范围在20公里以内,昨天突然吃了个哑巴亏,让日军极为不爽。

但显然一些地下堡垒是无法阻挡日军登陆的。

天一亮,日军再次嗷嗷叫着向滩涂发动登陆,当他们踩在布满黄泥的滩涂上时,却发现岸上毫无声响。

“哈哈!支那人肯定被炸死了。”

可是当日军在滩涂上进行搜索时却意外的发现,那个被海军舰炮重点照顾的地下堡垒内根本就一个人都没有,连尸体都没有。

显然堡垒内的国防军已经撤退了。

与此同时,其他的堡垒当中,依旧有国防军在坚守。

这些地下堡垒只是江渝用来恶心日本人的,但又没有把握日本一定会在龙口登陆,因此当初并未大规模修建,日本很容易在其中打开一个缺口。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夜间江渝已经对日本突破方向的堡垒中的士兵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而其他的堡垒可以不用撤退,而日军显然也没那必要去清理这些地下堡垒,他们要想清理掉这些地下堡垒,必然要付出比较大的代价。

龙口守军则在离海岸线二十公里外构筑起了防御工事,龙口县政府连夜组织百姓向后方转移。

转移距离也不用太长,只要离开海岸线二十公里的距离就可以了。

在距离海岸线二十公里内,那是日本海军的舰炮打击范围,陆军在那里和日本陆军作战就是找死。

除非是用空军先把日本军舰炸掉,否则陆军根本就经不住那些口径超过300mm的巨炮轰击。

主动撤退到海岸线二十公里外,那正是一场请君入瓮的好戏。

为了尽量避免损失,海岸线二十公里内的百姓能转移的都尽量转移,财物能搬走的都尽量搬走。

在招远地区,国防军已经秘密修建了一个大机场,大量的俯冲轰炸机、鱼雷机已经飞临招远。

为了不打草惊蛇,在日本海军还在莱州湾对海岸线炮击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并无飞机飞往日本舰队的上口。

这绝对是一个坑,一个好大的坑。

在这个时代,从未有人想过空军可以用来炸海军吧!

现在就等日军完成登陆了。

由于9月山东连降暴雨,再加上滩涂上的地下堡垒的阻击,日军的登陆并不顺利,当日军在堡垒中炸出了一个缺口进行登陆时,泥泞的道路让日军行军变得比较困难。

打头阵的是日军第十八师团,他们刚走到了一个小村庄,只见村庄中已经没有一个人影。

正当日军打算停下休息的时候,突然传来‘噌’的一声枪响,这种步枪的声响在日军耳中比较陌生。

枪响过后,一名日军小队长倒了下去,他的胸口中弹了。

“敌袭,敌袭。”一阵惊慌中,日军飞快的拿起步枪,向四周警戒。但等了半天却没发现什么敌人的行踪。

在日军五百米外,一名国防军狙击手正匍匐在一个散兵坑中,经过他的伪装,仿佛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日军显然没有见过狙击手,竟然连子弹从哪里打来的都没有分辨清楚。

那名狙击手原本已经蹲下身躲避日军可能乱打过来的子弹,结果却没有等到,一时也不转移了,再次偷偷的从散兵坑探出脑袋,将手中的03式狙击步枪对准远处的日军。

等待了一会,他瞄准了一名日军士兵,再次扣动了扳机。

噌!

那名日军士兵倒了下去,那名狙击手手中不停,快速的瞄准另外一名日军士兵,连续的扣动扳机。

不到五秒的时间里,他将剩下的七发子弹都打了出去,疯狂的射杀了三名普通日军士兵。

随即那名狙击手一跃而起,猫着腰迅速转移。

这下日军终于知道子弹是从哪里打来的了,啪啪啪啪一堆子弹打了过去,可那名国防军狙击手早就跑了。

日军十八师团各部在行军时都遭到了国防军狙击手的袭击和骚扰,这些狙击手如同鬼魅般游走在战场后方。

而日军毕竟刚登陆,也没有那么多的兵力去肃清那些狙击手。

这些狙击手给日军带来了极大的恐慌,这使每个日军都绷紧了神经,生怕什么时候暗地里就打来一颗要命的子弹。

第100章 鏖战山东

国防军的狙击手之间显然有不小的差异,有的狙击手习惯使用毛瑟98K版本的狙击步枪,有的则已经习惯使用新式步枪改造成的狙击步枪。

前者使用的子弹口径更大,毛瑟步枪的杀伤力自然不容小觑,如果被打中脑袋的话,那么整个脑袋就会像西瓜一般炸开,就算是打中身体,基本上被打中就非死即伤。

后者威力没那么凶猛,但射速极快,一些狙击手甚至能够同时狙击好几名目标,就算是狙击一名目标出现了偏差,也能进行连续射击。

狙击手是一种新的兵种,可以说这是中国首创的兵种,而日本从未有过什么狙击手,也没有半点对付狙击手的经验。

这让日军在登陆后吃到了极大的苦头,这里死一个军官,那里死一个兵,第一天被狙击手干掉的日军就多达近五百。

更严重的是日军的士气遭到了打击。

很多日军士兵变得如同惊弓之鸟一般,听到枪声就精神紧绷。

日军在骚扰之下,加上道路泥泞,第一天日军只行进了十五公里,堪堪到达龙口县城外。

到达龙口的日军遭到了国防军的猛烈抵抗。

战争确实已经爆发了,北洋政府连续警告日本和英国,立即从中国领土撤军。但英国的回答却是:“此次军事行动为日本主导,英国概不负责。”

英国显然默许了这次日本对中国的试探,因为中国政府已经越来越不听话了,英国一直想要教训教训中国,只是他这个世界老大从来都很少亲自出手。

上次俄国和中国的战争,结果被中国给赢了。

这次英国依旧想要教训中国一番,同时顺便把青岛的德军也收拾了。

而日本的回复更加明了,日本公然宣称:“潍坊以东皆属于交战区,如果中国试图阻挡大日本帝国对德国的征伐,一切后果中国自负。”

“那就开打吧!”袁世凯在新华宫收到日本的回复后决然说道,拿起电话打给了江渝,商议如何对日作战。

“能赢吗?”袁世凯再次对江渝问道。

“能,而且赢得干净利落。”江渝自信的对袁世凯回答道,话锋一转,说道:“但山东不是主要的战场,主战场在东北。”

袁世凯却是一愣,问道:“不是在山东吗?”

“大总统不觉得这是一次与日本展开全面战争的好时机吗?”江渝对袁世凯问道,袁世凯不解的问道:“何以见得?日本积威日久,恐怕一时难以战胜。”

“甲午战争之败,多是因为满清腐败无能。日俄战争日本之胜利,乃是英国在背后支持日本,日本为了打日俄战争,花了上百亿银元,而且没有获得足够的回报,导致现在还在还债。而且日本之所以能战胜俄国,还因为俄国后勤运输不便,同时俄军作战素质也不怎么样。如今英国忙于欧洲战争,自然没有空闲来支持日本。所以此时的日本,所能动用的战争力量还不如日俄战争时期。”江渝对袁世凯分析道。

“但是,我们也没有钱了啊!”袁世凯哀叹道,中央已经欠了华东银行十亿银元了,哪里还有什么钱啊!

“大总统不必担忧,华东银行还是有钱的,借中央个二三十亿元不成问题,再则我们可以向民间发行战争债券,同时日本今年在华投资已经上升到了三亿美元,换成银元也就是六亿元,一旦宣战我们就能把这些日本人在华的产业都没收掉,而我们中国在日本并没有什么投资,是相当划算的。”江渝显然非常倾向于打一次与日本的全面战争,他继续向袁世凯分析道:

“现在我们中国的工业规模已经超过了日本,人口、资源又比日本多,陆军装备更是比日本好得多,我们有什么理由打不赢?现在欧洲人忙于大战,如果让日本抓住这个时机,必然会使发展起来,只要我们成功将日本拖入战争之中,就能扼杀日本之前途。”

“可是一旦和日本发生战争,我们岂不是也被拖入战争之中?”袁世凯反问道。

“问题是我们有四亿人口,可日本只有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