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第一军阀-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次作战,我中国联军经过浴血奋战,成功歼灭俄国远东第一、第二、第三集团军,击毙俄军二十五万人,俘虏俄军八万人。我军伤亡一万六千人,其中阵亡六千余人。我中国联军彻底粉碎俄帝国试图分裂我国领土的阴谋。在各省团结一心的情况下,不仅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还打出了我民国陆军的风采,铸就了中国陆军之魂。”

啪啪啪啪……

下面顿时响起了无比热烈的掌声,每个中国记者都激动的把手拍得生疼。

“接下来是提问时间,各位记者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提出来。”江渝接过话筒对记者们说道。

提问开始,自然是国内报社先开始问。

“请问总司令,您认为此次中国联军为什么能够战胜俄国?”一名《大公报》记者在获得准许后起身问道。

江渝没有怎么思索便说道:“因为俄国已经走向腐朽了,他们从君主到底层,都已经快到了行将就木的时期,就像是几年前的满清一样,也许不出几年俄国人民就将难以忍受,届时就会改朝换代。但俄国君主好似毫无察觉,依旧对他国领土保持着强烈的欲望,战争最终将会使他们走向灭亡。而中国已经率先完成了这一变革,腐朽的满清灭亡后,诞生的是一个全新的中国,一个能奋发向上、欣欣向荣的新国家,因此中国联军胜利了,而俄国失败了。”

“抱歉,将军阁下,我认为你们只是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而这场战争并未结束,你打算如何迎接俄国人的怒火呢?要知道俄国随时可能从欧洲调集两三百万的兵力投入到远东战场上。”一个洋吉利国记者在没有获得提问准许的情况下就站起身来,迫不及待的对江渝问道。

江渝沉默了半晌,突然很平静的说道:“如果俄国再不停止对我中国的侵略行为,必将付出更加惨重的代价。俄国能动员几百万大军,我们中国同样可以。但是,俄国能把几百万人都派到远东来吗?或许光是漫长的补给就能把俄国财政拖垮,而且最终我们不会妥协,俄国不可能在中国获取哪怕半分钱的利益。另外事实已经证明俄军的腐朽,并不足以与中国陆军相抗衡,要想战胜中国陆军,俄国起码得有两倍以上的兵力。”

“另外,我想诸位还不知道,俄国的中东铁路以及连接远东的公路,已经在我中国空军的轰炸下陷入瘫痪状态,只要战争还在持续,中东铁路很长时间内都不可能通车,届时俄国在远东发动战争的消耗,起码是中国的三倍以上。”

补给是俄国在东亚发动战争的大软肋,在日俄战争时期就暴露无遗。

江渝的回答让那名洋吉利国记者无话可说。

“请问将军阁下,你所说的中国空军到底是什么呢?这是一个新的军种吗?”一名德国记者好奇地问道。

“不错,空军是我中国首创的一个新军种,飞机已经不单单是用在空中侦察方面了。飞机装上炸弹,可以快速的轰炸到上千公里之外的目标。并且中国空军已经有了一个较为庞大的规模,是当前任何国家都比不上的规模。正是我中国空军成功的轰炸了俄国在远东地区最大的军用仓库,以及中东铁路。”江渝对空军毫不遮掩,因为空军的出现并不足以改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反而能让中国出口大量飞机,因此江渝这下自然是大力鼓吹空军,以在国际军火市场上争取到更多的订单。

这能使中国航空制造业一直保持运转,积累到其他国家所无法企及的制造经验,并在航空制造上占领制高点。

就算是技术有所泄漏,但其他国家拿到技术却没有如此大规模的制造,也依旧是落后于中国的,而且他们在出口型飞机上学到的技术并非是顶尖技术。

任何行业都是这样,最先涉及的人总是能赚取到暴利,从而用最初暴利的盈利确定长远的技术领先和制造经验方面的优势。

这次采访实际上也是江渝在为轰炸机出口做广告,这些记者将为他做免费的广告。

“听说,您在这次战争中使用了一种钢铁怪物,任何枪支对这种怪物都没有任何效果?”一名记者好奇地问道。

“古代战争中也有很多役使怪物的传说,但这只是失败者对事实的夸张反应,他们因为打不过,所以借口说有怪兽,以掩盖他们怯弱的现实。我们只是把机枪装到汽车上而已,用途不过是为了更好的追击那些吓得不战而逃的俄国溃兵。”江渝轻描淡写的说道,对战车的存在却是矢口否认。

也许各国已经察觉到了战车的存在,不过各国显然都不愿意接受这种军事变革,因为当前他们甚至没有意识到堑壕战就是步兵的屠宰场,根本就没有相关的需求,因此战车在各列强眼中的吸引力完全不如空军的出现,所以各国暂时不会去重视这种军事装备。

就算是历史上的德国,在战车出现后仍然不接受这种装备。

在战争史上,那些武器专家设计出来的千奇百怪的武器海里去了,并不是每一件都能获得成功。

在空军的耀眼遮挡下,显然战车不可能被各国高度重视。

当然德军可能会有些例外,因为有不少德军军官参与了这次对俄战争,他们的报告可能已经提交到德国军部了。

面对记者们提出的问题,江渝轻松应付,其中一名洋吉利国记者问道:“中国在军事上的崛起,将会对洋吉利国在华利益产生冲突吗?”

“我想不会,我很感谢洋吉利国朋友曾经对我的帮助,并且是洋吉利国给这个国家带来了工业文明的曙光,我想未来中国会和洋吉利国很好的相处。当然,我们只支持历史遗留的那些在华利益,如果要想扩大在华利益,也许中国四亿人民是不会同意的。”

该装孙子的时候还是要装孙子的,此时不是引起洋吉利国人警惕的好时机,应该尽量的麻痹洋吉利国人。

至于什么工业文明曙光,这完全就是扯淡啊!中国古代圣贤早知道这些东西了,之所以不去发展,只是因为古代圣贤知道工业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国古代圣贤总是这样,在没有找到一个万无一失的方法前是不会去实施某种路线的。中国不是没有发展工业的机会,只是不愿意去开启这个潘多拉魔盒。

工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将会引起无数灾难。西方人两百年的工业路程,确实已经引发了很多灾难,并且问题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越来越明显。

那种民风淳朴,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平静社会不好吗?机器轰鸣,物欲横流的工业文明时代就一定是好的吗?

但潘多拉魔盒既然已经打开,中国也只能踏上工业道路,因为这别无选择。

“请问将军阁下,您在法国的时候已经是一名出色的艺术家,您在投身军事后,是否将放弃艺术上的创作?”一名法国记者对江渝问道。

“虽然首先我是一名军人,再则我是一名商人,但我从未放弃艺术道路上的追求。”江渝脸不红心不跳的回答道,心想:“我会在剽窃的道路上继续努力的。”

第048章 让这小子吃不了兜着走

这次新闻发布会在记者们比较满意的局面中结束了,各国报纸纷纷对这位远东传奇将军进行了报道。

二十岁!

史上最年轻的军事家!

仅仅二十岁就统御三十万大军击败了俄国远东陆军,这难道不具备传奇色彩吗?这难道没有足够的卖点吗?

果然,对于江渝的报道,让报道此新闻的各国报纸卖到脱销。

法国人对于这个曾经扬名巴黎的远东天才艺术家发出了一声声惊叹,谁会想到当初那个彬彬有礼,才气勃发的年轻艺术家,竟然会投身军旅,并且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

而在德国,德皇威廉二世看着那些复兴军当中的德军军官提交上来的作战过程,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

那个远东小子果然没有让他失望,竟成功的把那头饥饿的笨熊摁倒在了远东大地上。这让威廉二世意识到他那位表弟(尼古拉二世)主宰的帝国已经彻底腐朽了,洋吉利国对德国的战略包围完全不堪一击。

这个结论让威廉二世对于发动战争并赢得战争的信心大大增强。

而江渝的岳父尤科斯也十分欣慰,女婿很有出息,已经在中国组建了庞大的势力,其资产总额已经超过他了。

有钱、有权、有势,而且有英俊正气的外表,更有不可掩盖的才华,这简直是一个无比完美的女婿。

次战使的江渝彻底获得了尤科斯的认可,尤科斯已经觉得他可以提前退休去好好享受自己的余生了,而他的资产也可以全部交给女婿来打理了,特别是在中国的那些投资。

洋吉利国人则对江渝取得的这次胜利彻底失算,如他们从战争开始前的预想不同,俄军竟然被打趴下了。

而且趴下得很彻底。

根据情报显示,中国联军确实已经炸毁了不少中东铁路的铁轨,更是炸断了通往远东的俄国公路。

俄国如果继续发动战争,其规模早已超出了教训一下中国猴子的初衷。

在补给线被破坏的情况下,俄国在远东发动战争需要消耗更多的国力,而打败中国所需的兵力起码要在五十万以上。

五十万这只是很乐观的估计了,以中国陆军在军事上的改革程度,相比此时的各国陆军,已经武装到牙齿了。如果保守估计,俄国起码要调集上百万兵力才能战胜中国陆军。

如果是上百万兵力,已经达到了日俄战争的规模了,俄日战争时期俄国还有铁路可以运输,此时连铁路都瘫痪了,这还怎么打?

而且要命的是,那个年轻的军阀头子,已经获得了三亿英镑的商业贷款,虽然这些钱在监督下不会用于战争,但是他们却可以把商业收入都投入到这场战争当中去。

更加要命的是,此时的中国工业规模,比之前日俄战争时的东洋国还要大,并且已经有自己的军工业了,而且能生产很多先进的军火,俄国人能造的他们基本上都能造,俄国人不能造的他们也能造。

洋吉利国对那个军阀头子发动的武器禁运根本不起任何效果。

而且如果俄国继续对中国发动战争,未来还怎么对德国进行围堵?如果把力量都用在了无法获得任何利益的远东地区,未来还怎么对德国发动战争。

此时以德国、洋吉利国为代表的两大军事阵营已经在军备竞赛的路上越走越远,一旦双方已无法支撑军备竞赛,那么战争必然将会爆发。

战争在现在虽然还不是很紧迫,可能也就是三五年间了。事实上这个分析很乐观,一四年战争就爆发了,当然现在的欧洲人普遍还没有意识到。

因此外蒙战争的持续,完全不符合洋吉利国的利益。

这让洋吉利国很头疼,不继续教训那个小子,未来说不定会对洋吉利国在华利益造成冲击,虽然看上去这个小子对洋吉利国还算顺从,但一个强硬的军阀远不如一个顺从的在华代表来得可靠。

不过当务之急,还是结束这场战争要紧。

否则俄国人力量消耗太大,会对德国的战略围堵造成松动,会增加对德战争的风险,只有在战略上对德国形成包围,才能让洋吉利国政府安心,才能让他们产生一种局势尽在掌控的踏实感。

至于教训远东那个军阀头子的问题,也因为朱尔典发回了一份报告,让洋吉利国暂时打消了这个想法。

江渝一直和朱尔典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平时经常秘密给他送礼,并且给他在中国提供各种福利,同时不断的向他表示对洋吉利国的友好与敬畏。

朱尔典感觉在兼顾着洋吉利国的利益的同时,与江渝保持良好关系是完全可以的,因此不知不觉当中就被江渝给收买了。

虽然收买不彻底,但却在很多问题上都在帮江渝说好话。

这次朱尔典见局势已经到了差不多的程度,马上向洋吉利国内阁递交了一份关余江渝亲英的报告。

报告中说,江渝是一个对洋吉利国非常友好,并且非常敬畏洋吉利国的一个军阀头子。

还说:“他很年轻,袁世凯完全不是他的对手。”

对于政客来说,谁活得更长命谁就是胜利者,而袁世凯显然进棺材的日期要比江渝早许多。

“袁世凯死后,中国将是这个年轻军阀的天下,没有人能够和他相抗衡,就算是有各国的扶持。与其阻碍他的发展使他对大英帝国怀恨在心,不如将他扶持为袁世凯的接班人。这样更符合洋吉利国在华利益,而作为回报,他表示将尊重洋吉利国在华利益的存在,并长期保持。因此现在最好的选择就是让俄国人停止这场没有任何意义的战争,并将他积极拉拢到协约国之中。”

朱尔典的报告受到了洋吉利国女皇和内阁的重视,他们也都一直认为,结束外蒙战争已十分必要。

唯一的问题就是,是逼迫中国给一个台阶让俄国下,还是让俄国停止这场战争,并不给他们什么面子。

而江渝的强硬,这正是他们所头疼的地方,也是洋吉利国最不愿意看到的。

此时的洋吉利国已经开始怀念那个软弱的满清政府了,满清政府的存在显然能让他们更容易获得更多的在华利益,虽然洋吉利国不可能像占领印度一样彻底占领中国,但起码比起现在来说是更好的。

面对这样强硬的军阀头子,他们如果向中国施压,显然是很难达成目标的,甚至可能引发反效果。

结合朱尔典的报告,洋吉利国政府终于再次介入此次战争,对双方进行战争调停。

这次调停的情况与上次完全不同,虽然俄国代表依旧很傲慢,但明显有些底气不足,尼古拉二世也意识到这场战争最终吃亏的只是俄国。

首先俄国对中国发动战争,根本无法获得眼前的既得利益,占了点领土又有什么用呢?能变出钱来吗?

而以江渝表现出的强硬态度,俄国要想从政府那里拿到赔款几乎是不可能的幻想。

另外要在军事上取得胜利,显然也是非常艰难的。

尽管中国联军轰炸中东铁路让尼古拉二世非常恼怒,但现实却摆在眼前,俄国若在外蒙持续这场战争,其结果就是要面对漫长的补给线的现实,到时候根本就无法向外蒙派遣多少兵力,也无力打败拥有了众多新式装备的中国联军。

洋吉利国给出了一个调停方案,即双方立即停止在外蒙进行的战争,双方争端源头的外蒙,则双方各退一步,在取消外蒙独立的同时,允许外蒙自治。

江渝派出的代表孙振东自然不接受这个调停方案,声称外蒙已在中国联军实际控制范围之内,中国不容许外蒙自治。

就在洋吉利国开始为中俄进行调停的时候,江渝也向袁世凯索要西北总督之职,向袁世凯发电称:“西北道路不通、民族混杂,致使俄人对西北贼心不死,且西北环境脆弱,风沙问题日益严重,鉴于战争、生态保护之需要,渝不才自请为西北都督,以梳理外蒙、察哈尔、绥远、陕西、甘肃、新疆、青藏之乱象,以巩固我中华民族对西北之控制……”

袁世凯接到电报,却是突然笑道:“这小子好大的胃口啊!”

“爹,那我们还真给他整个西北不成?虽然西北寒苦,又没什么油水,但陕西关中之地却不能轻易给他。”袁克定立即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关中虽说地位已大不如前,但那可是秦皇汉祖发家之地,自是不容小觑。

“不,他既然要,那就给他。”袁世凯却是露出一丝冷笑,着摸着胡子说道:“我要让这小子吃不了兜着走。”

“啊?这是为何?”袁克定纳闷的问道。

第049章 给不给面子

袁克定一时有些跟不上他老子的思维,怎么给了江渝那小子西北总督能让那小子吃不了兜着走?

“西北之地,除陕西还算不错之外,其余皆是寒苦之地,不仅贫困省遍地,每年收不上税,中央还要倒贴一大笔银子。既然如此,还不如把这个包袱丢给那姓江的小子。再则,他既然不是要西北总督吗?那就让他通电向全国保证,五年后首先西北要安定,再则要种植若干树木,还要修若干铁路,更好清剿好西北马匪,还要在西北搞好禁烟,对了,还可以让他治理黄河,不仅是上游,下游也要他去治。你说说,这些东西一套下来,他得花多少钱?”袁世凯对大儿子袁克定问道。

袁克定恍然大悟,不过又担心的说道:“如果这些都是他去做,必然是要不少钱的,而且还难以收到什么回报。但是,恐怕姓江那小子不会那么傻。”

“如果他会呢?要知道那小子毕竟太年轻,做事总是一腔热血的不经脑子,就像这一次一般,和俄国人打死打活,实非明智之举。”袁世凯评价道,尽管这次江渝对俄战争取得了胜利,获得了巨大的名望,实际上是赚到了。

但袁世凯这种旧官僚看来,战争爆发之前谁也不知道胜负结果,那小子就敢去打,明显太过不智。

自认为已经洞察了江渝的性格的袁世凯,做出了一个如此判断,如果让江渝知道了,也许他会很无语。

“再则秦地给不给他已不是爹能做主的了,若他一定要,爹还能怎么办?到时候还不是一样要给他,而且还闹得脸面上不好看,不如干脆一些算了,他没开口要直隶总督已经算不错了。”袁世凯接着说道,语气中又有些无奈的味道。

虽然那个姓江的小子比较冲动没脑子,但对俄战争的结果却让袁世凯很被动。

此时江渝的声望已经超出了他这个大总统了,已经对他产生了严重的威胁,但偏偏袁世凯不敢去得罪江渝,自是十分郁闷。

江渝胃口奇大,一开口就是西北总督,而且点名要外蒙、察哈尔、绥远、陕西、甘肃、新疆、青藏。

要知道这些省份的面积,差不多有半个中国那么大了。

一个如此广袤的地盘,又多是寒苦的贫困省,要想把这块地盘经营好,确实需要投入较大的财力。

袁世凯接着通电给江渝封了一个“黄河巡阅使”,并将治理黄河之重任交由江渝,也不问江渝是否同意。

黄河巡阅使?

收到这封电报后,江渝楞了片刻才反应过来。

接着笑着拍手道:“好啊!这个黄河巡阅使好啊!”

江渝正愁不好把手伸到黄河流域各省,没想到袁世凯就给他送来了如此便利。

治理黄河?

可以啊!咱可以先出钱,但最终都得中央掏腰包。

再则可以用这个黄河巡阅使的名义把行政人员安插到黄河流域各个省份,这绝对是一个不错的职务。

接着江渝又接到袁世凯的电报,袁世凯在电报中说,想要当西北总督也可以,先得向全国通电保证,在西北执政期间必须达到各项目标。

后面还列了一个需要达到的目标清单。

第一条:必须在西北修建铁路三千公里,期限为五年。

以袁世凯想来,西北经济落后,铁路修起来也是亏本买卖,但江渝看了却是哈哈一笑,说道:“三千公里铁路哪里够?”

西北矿产众多,同样也有不少农业资源,三千公里铁路那是必须的,而且还远远不够。

第二条:五年内使西北各省脱离贫困,并向中央缴纳税款。

江渝看完后撇了撇嘴,五年后袁世凯你早就挂了,那时候交不交税款还不是他说了算。

第三条:务必使西北稳定,若有叛乱需自行镇压。

第四条:需尽快剿灭西北马匪,并在西北全面禁烟,同时在西北大量种植树木。

第五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一切费用由西北各省财政自给,中央概不出资。

意思就是这些目标达成所需的银子,你自己掏腰包吧!

江渝看完这些要求,感觉都是自己必须做的,虽然在袁世凯看来这些目标让江渝很吃亏,但江渝却感觉自己赚了。

会出现这样诧异如此巨大的看法和分析结果,自然是因为江渝与袁世凯看待的问题的角度与高度都是不同的。

袁世凯是以旧官僚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是以很低的高度去看到眼前的问题,而不似江渝那样以穿越者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并且是以极高的高度去看到未来的问题。

结果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江渝立即通电全国,向全国人民做出了袁世凯给出的五条保证。

即保证西北安定,保证剿灭马匪,保证在西北全面禁绝烟土,保证五年内改善西北经济,从而向中央上缴税款,保证在西北大面积种植树木,以保护西北环境。保证五年内在西北修起三千公里铁路……

在江渝如此保证下,袁世凯为了堵住江渝在对俄战争所取得的胜利后可能会索要的过分利益,立即将他任命为西北总督,总领西北各省军政要务。

袁世凯这封通电,被后世的历史学家认定为是华东集团攫取了整个西北石油、矿产、商品粮基地的“通行证”。

达到了目的的江渝心情很不错,加上此时对俄战争的局势已逐渐明朗,俄国也已不向在继续这场没有任何利益的战场,因此江渝的心情就更好了。

虽然江渝并不认为继续和俄国进行大战会输,但问题是战争将阻碍华东集团的发展,这对形成民族资本财团是十分不利的。而资本起码是未来两百年内的主流,一个王朝有两百年已是不错了,还要奢望资本能走多远?因此建立一个民族资本财团是当务之急。

当然目前江渝还不能回淮安,他还需要继续在外蒙对俄国进行军事上的施压。

洋吉利国的调停并不是太顺利,很快袁世凯派出的使者唐绍仪也加入了谈判之中,是洋吉利国把袁世凯一方拉进谈判中的。

俄国当前需要中国给与一个台阶,以挽回那早已被践踏得一塌糊涂的面子。

两次被摁倒在远东大地上的俄国,此时已成了世界嘲笑的对象,这两次战争证明腐朽的俄国在军事上已经开始走向没落。

显然只和江渝一方谈停战,无法给与俄国足够的面子。

那袁世凯给不给面子呢?

洋吉利国人一想,就把袁世凯一方也拉上了谈判桌。

第050章 袁世凯与江渝的军备竞赛

加入谈判的袁世凯却是让唐绍仪装聋作哑,他知道此时不是该出头的时候,一旦背负卖国骂名,那便会遭到国人唾弃。

一旦出现中法战争那样军事上获得胜利,而政治上却软弱失败,必然会激起巨大的民愤。

而且以江渝掌控了强大的舆论机器,袁世凯要是敢在这时候出头,必然会被喷死。

孙振东则在谈判中提出,俄国应归还强占的唐努乌梁海地区,并向中国赔偿一笔战争损失。

俄国代表当场拒绝。

俄国是来要面子的,不是来丢面子的。

如果是这样,双方一直以交战国的状态拖着吧!至少尼古拉二世是这么想的。

但中国在外蒙的联军数量却是越来越多了,自江渝在军事上轻松的虐了俄国人,各省军阀看到了甜头,纷纷都派兵涌向外蒙。

特别是袁世凯,又往外蒙增调了三个师的兵力。

甜头很大,但凡到达外蒙的联军,一律换上和复兴军一样的单兵装备,参加了对俄作战的十万联军的装备江渝也未收回。

而且通过之前的作战,各省联军发现江渝在指挥时,并没有把各省联军当成炮灰来使用,很多时候都是让各省联军跟在复兴军屁股后面打俄国人。

加上复兴军再次从后方动员二十万兵力的计划正在实施,外蒙的联军数量在一个月内将增值六十万人以上。

到时候如果中国向俄国发动进攻,俄国就算不想打也要打,到时候起码得直接动员一百万兵力投入远东战场,而且添油战术是完全不行的。

这不符合英法等协约国的利益。

为了尽快结束这场战争,洋吉利国不得不对江渝进行威胁,并试图通过给与江渝一些好处让江渝偃旗息鼓。

“内阁的意思是,如果中国不停止对俄战争,将成为大英帝国的敌人,不仅那些商业贷款将全部取消,而且中国的进出口都将受到大英帝国的制裁。如果中国接受停战,大英帝国可以给与中国在进出口方面运费的优惠,以及关税上的一些优惠。”朱尔典在给江渝的电报中说道,并建议江渝接受调停,否则他也很难做人。

江渝接到电报后,知道见好就要收了,给俄国人面子是完全不可能的,但不给洋吉利国人面子那又是不行的。

因此江渝立即给朱尔典发了一封电报,声称可以暂时搁置唐努乌梁海的争议,并与俄国达成和平协议,但如果是要让中国付出代价给俄国人面子来结束这场战争,那么他将不惜一战。

朱尔典随即把江渝的意志传达给了洋吉利国政府。

洋吉利国内阁在进行考虑之后,决定中俄双方谁也不用给谁面子,即以当前状态握手言和。

尼古拉二世虽然心有不甘,但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个提议。他也不想再继续把这场毫无利益可以攫取的战争继续进行下去。

在洋吉利国的居中调停下,双方很快签订了《中俄友停战协议》,协议中规定双方以外蒙为边界线,立即停止一切军事冲突。俄国方面出钱赎买俘虏,中国则从外蒙撤军,只允许保留二十万兵力,俄国同样也只能在远东地区保持二十万兵力。

协议签订后,随即双方都开始在国内宣称己方获得了胜利。

袁世凯与江渝在中国宣称获得胜利还算能让人信服,尽管最终的结果是军事上的胜利,而政治上的疲软并未根本改变,虽然政治上没有输得太厉害,却也未曾战胜俄国。

这是一个让人无奈的局面,中国在政治上的疲软还是因为国力弱小所造成的。但好在比满清时期已经好太多了,起码在政治上坚守住了底线,这场对外战争最终勉强还是可以算做胜利的。

因为中国成功保住了外蒙,这对于这个曾经屡战屡败的国家来说,能做到这样的程度已经非常难得了,而国民普遍也能够理解。

而俄国方面,尼古拉二世对俄国人民宣称俄国对中国的战争获得胜利,只是一块遮羞布罢了。

起码政治上确实给俄国带去了一块十分勉强的遮羞布,遮只是的是姿态,总比没有好,总比不遮好吧!

而世界各国在场战争中却是对新成立的有了惊诧的感觉,一个刚从半封建半殖民国家上成立的,竟然能够在军事上打败俄国,这是非常让人惊讶的。

陆军已经被一些国家列入较有战斗力的陆军名单,而随后江渝通过外国记者向世界公布的《空军论》也迅速受到了各国的高度关注,这本《空军论》深入阐述了空军的战略意义,并阐述了空军所能担任的军事战术职能。

这本著作迅速被各国军事评论人员所称赞,认为中国率先将空军作为一个独立兵种出现在战场上,是军事史上的一次巨大变革。

江渝也随之被各国称之为史上最年轻的军事家,法国人更是直接称呼江渝为“远东拿破仑”。

起码江渝在国际上是出名了,相应的只要江渝还存在,就没有人敢轻视此时的中国陆军和空军。

中国空军此时已经获得了世界第一共军的头衔,不仅是在规模上,还在飞行员的训练,战术、战略的摸索都走在了世界前列。

《停战协议》达成后,中俄双方依旧处于敌对状态,但军事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