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第一军阀-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群人看问题是比较明白的。
但是对于更多的俄国民众看来,只要不饿肚子就好了。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争斗,从命理上说,阴性日主的人比较内向、平和,也不太喜欢争斗,阴阳各占一半的话,起码有一半的人是不太喜欢争的。而对于大部分民众来说,只要生活马马虎虎过得去,谁会去造反搞革命啊!
至于什么女人,俄国现在缺女人吗?
答案是否定的,女人可是有一大堆的,其中寡妇特别多,想找个女人一起过日子还不容易?
战乱使如今的俄国绝对是阴盛阳衰,大量的男性劳动力的阵亡,造成了大批的寡妇,还有大批的女人找不到男人出嫁。
很多家庭都是靠女人养家糊口,这些妇女不得不出来工作。很多妇女,则被安排到了中华民国工作。
也有很多俄国女人梦想嫁到中国去,去中国当一名富太太,从此不用工作,即可以享受到奢侈的生活。
沙皇俄国此时的内部环境,主要还是靠中华民国输送的物资稳定住的,即那些俄国人通过劳动力可以获得收入,这些收入能够购买到他们生活所需的商品,这些商品未必需要太好,但只要能够满足他们的生活就足够了。
这样的物质生活水平,很快就出现在了中华民国的传单上,大量的传单在红色俄国的统治区内播撒。
几乎每一座城市的俄国人,都看到了这些传单。
传单上描绘出了一个如同天堂般的资本俄国,人人有饭吃,人人有保障,想吃多饱就吃多饱,有吃不完的面包。
人就是这样,当身处一个环境的时候,总是羡慕另外一个环境。
就如同旅游,就是从自己呆腻了的地方,到别人呆腻的地方。在如学校,当走入学校的学生想走入社会,当走入社会的人,又想走入学校。或像是农村与城市,城市人老想跑到乡下去,农村人则喜欢往城市里挤。
红色毛熊统治区内的俄国民众,普遍也只是看到了那些资本统治区内的俄国同胞们吃得饱肚子,而他们不仅要饿肚子,而且还要忍受轰炸机的轰炸,以及城外的敌军封锁。
对于俄国各城市来说,粮食储备是不够充足的,毕竟刚刚脱离两年干旱,哪来那么多的粮食。就算是罗斯柴尔德财团所援助的粮食,那也只是供应军队的,大部分的民众是吃不到那些粮食的。
于是很多城市因为这一年的生产被耽搁了,家里的粮食已经一天天的减少。另外一些仓库也被炸毁了,损失了不少粮食。
对于城内的俄国民众来说,他们的粮食并不是按年供应的,普遍都是按月供应,所以中华民国与沙俄救国军一封锁城市,就导致了很多饿死人的现象发生。
许多俄国民众,都挣扎在饥饿的深渊中,看到这些传单就像是行军已久的士兵得知前方有一片梅林一般,都开始躁动起来。
“他们曾经许诺的粮食,你们看到了吗?他们曾经许诺的美好生活,你们看到了吗?没有!一切都是骗局。”
传单上赫然印着这些反动的标语,这些传单本身也带有一定的欺骗性,俄国人吃不饱肚子,一是因为跑去搞工业建设了,二是天灾的原因,三是中华民国入侵了,导致劳动力不得不去打仗,粮食生产受战争影响又不能正常进行,才导致了此时俄国再次发生饥荒。
但是红色毛熊本身也有一定问题,他们搞重工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统治安全,从而为了统治而牺牲了民众的生活水平,轻工业基本上不发展,如果不是农业不发展会导致饿死人,说不定俄国也不发展农业。
红色毛熊境内的俄国民众普遍因为沙皇俄国的出现,而没有了什么反抗意志。
平原上的人口,普遍都是没什么反抗意志的。这种显现不仅存在于非洲、印度,中国同样也存在,华北平原就是如此,蒙古人占过,满清占过,抗日时期日本人也占过。
俄国的俄罗斯平原,也是一个大平原,所以俄国人历史上都很挫的,连波兰、芬兰这样的小国家都打不过。苏联时期,打个阿富汗打了十年,最终还是以失败撤军告终。特别是俄国龙脉被断了之后,更是丧失了抵抗的意志。
那么俄国人民没有了抵抗意志的同时,也波及到了苏军的抵抗意志。
对于那些苏军的军官们来说,不管他们是沙俄时期的军官也好,还是后来从无产阶级中提拔上去的也好。只要他们一投降,马上就能够享受到比普通民众更好的福利待遇和更高的收入水平,相当于是统治利益即得者。
革命还不是为了过更好的日子,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投降?而且投降沙皇俄国,有一个体面的台阶给他们下。
以至于这些传单播撒出去后,那些被封锁在城市内的苏军,成建制的一批批走出城内投降。
形势对于红色毛熊的高层们来说是越来越不利了,如果他们不妥协,那么到最后,他们将什么都得不到。
如果现在妥协,彻底放弃那一套玩意,还可能获得丰厚的个人利益。
在这样的压力下,托洛茨基等苏军高层决定妥协。
托洛茨基说道:“再抵抗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只会把俄国人民及我们自己拉下深渊。”
第091章 技术竞赛
1921年,红色俄国在与沙皇俄国、中华民国进行了近一个月的谈判过后,终于向中华民国妥协。
红色俄国与沙皇俄国,签订了《联合政府组建协议》。
协议规定,红色俄国公开承认革命的不正确的,并命令军队放下武器接受新组建联合政府的收编。
联合政府采取君主立宪制,尼古拉二世复辟帝制,继续担任沙皇俄国皇帝,但皇帝受宪法约束,不参与行政管理,但沙皇俄国救国军受沙皇尼古拉二世统领和指挥,托洛茨基就任沙皇俄国国防部部长。联合政府承诺给与每一个俄国人福利保障制度等等。
1921年6月3日,这是让每一个俄国人都难以忘记的一天,红色俄国最高临时领导人托洛茨基在全国广播中悲痛的宣布:“我们必须承认,我们的无产阶级革命走向了暴力的极端,以至于使俄国发生了巨大的灾难,这样的暴力革命,也为今天的一切埋下了苦果。我们的革命是为了什么?我们为的是一个能吃饱饭,能享有公正待遇的俄国。但现在呢?我们什么也没有得到,得到的只是天灾与无休止的战争。不管是主观上的原因还是客观上的原因,残酷的现实都血淋淋的摆在我们的面前。”
“都醒醒吧!我们已经不能再疯狂下去了。当前世界的生产力,还不足以达到社会主义你目标,这次革命是不理智,并被野心家利用的一次革命。现在野心家已经不存在了,让我们回到正常的秩序吧!革命失败了。”
革命失败了!
这句话对每一个俄国人来说都是那么的震耳欲聋,无数俄国人这一天陷入了悲痛之中,他们哭泣着,为那一句话便葬送的理想而哭泣。
那一句话,也瓦解了所有红色俄国人民心中那最坚定的信仰。
在一片哭泣与抽噎声中,沙皇尼古拉二世在广播中宣读了联合政府的许诺。
“孩子们!我知道你们受到了委屈,这才使你们被野心家利用,走向了暴力革命的道路。但这一切都已经过去了,我们应该放弃所有仇怨,因为我们身上流着的都是俄罗斯人的血液。联合政府组建后,所有人都将享有基础的福利保障制度,工厂内的工人,一天只需要工作九个小时,每个星期可以休息两天。你们如果失业了,可以领取到失业保险金。每个男人一个月的收入,最低可以买到足够全家人都吃不下的粮食。你们还能享受到更多的商品,漂亮的衣服,更好的房屋,还可以到游乐场、动物园游玩……让我们团结起来,一起创造一个更美好,更公平的俄国……”
尼古拉二世还承诺,所有人都不会被清算,不管之前做了什么。
得到许诺的苏军,纷纷走出城市,放下手中的武器向联军投降,城内的民众则还是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
但是,悲痛之余,又产生了新的希望,同时也感觉到了解脱的轻松,在这种矛盾的心情中,红色俄国宣告解散。
为了不引发混乱,联军未进入的地区,还是由红色俄国暂时管理。双方都开始抢修铁路、桥梁。
粮食随后将从这些铁路运往俄国各个城市,以稳定联合政府的统治。
这一天红色俄国的解散,也震惊了整个世界。
一时间,世界各国无产阶级组织都陷入了无尽的悲痛之中,他们心中的圣地沦陷了,欧洲工人还发生了游行活动,以哀悼红色俄国的灭亡。
这一天,中华民国到处一片喜庆,庆祝的主要是战争结束,打赢战争对于此时中华民国的每个人来说,都感觉很正常,打一个弱小的红色俄国并没有什么值得好欢庆的。
而战争结束,不会再有子弟在战场上牺牲,才是最值得庆祝的。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国民害怕战争。
在战略上,中华民国已经把手伸到欧洲去了。
德国容克财团对于眼前这样的结果很是无奈,他们也开始意识到,这个世界岛只有一个霸主。
当中国崛起后,德国要想开拓生存空间,已是极为困难的了。
但是当前中华民国的强势,又让德国不敢跳出来与中华民国为敌,只能继续加强合作了。
中华民国趁机向德国提出,中华民国的机床订单比较急,最好是把美国订单排到后面去。
德国显然成为了当前欧美国家当中,最有发展潜力的国家之一,德国人靠的是技术,而另外一个就是美国,美国也靠技术,但是他们的精密制造业不如德国。但是美国还有庞大的国土面积,这也是德国所不具备的。
所以德国在中华民国把手伸到波兰边境后,便已永远没有了成为世界超级大国的机会。
在平时,只要德国安分守己,那么中国可以和德国相处得很愉快。但如果德国想要向外扩张,那么中华民国将不允许这种现象发生,以中华民国的军事力量,绝对不是战败后的德国可以挑战的。
德国无法在军事上向外扩张,容克财团同样也就无法向外扩张,德国容克财团只能逐渐沦为世界二流财团,因为中国的精密制造业技术已经超过了德国,规模上也将逐渐追赶上德国。
只不过是因为中国太大了,需要的精密机床太多,所以现在还需要德国佬帮忙制造精密机床以及一些机械设备。
不过机械设备制造业随着机床的增多已经越来越大,逐渐也不需要德国佬了。但机床还是需要的。
其中中国民族资本集团,显然正处于一种兴奋状态当中。
军事上的扩张,也让民族资本集团的势力范围大大扩张。
“我们的军队打到欧洲,相当于我们的资本,不仅可以向俄国、乌克兰、白俄罗斯输出,还可以向波兰、罗马尼亚等国家输出。不过当前的主要资本输出,还是在俄国、乌克兰、白俄罗斯、日本、朝鲜、越南、暹罗、波斯、阿富汗、半岛六国、纳米比亚、澳大利亚、印度这些国家输出。中欧、巴尔干半岛,我们可以尝试性的进行一定程度的投资。”
华东商会的会议上,周子跃对那些民族商人们说道:“当前我们中华民国的民族资本,正处于飞速扩张状态,我们的工业规模已经超过了欧美总和,我们的综合国力也成为世界第一,单是这方面,就让我们成为了世界最强大的资本集团。但是,我们还要看到的是,我们的基础设施,虽然在总量上不比任何一个国家少了,但是在总量上却显得落后。我们内部还未完全的建设完毕。另外我们的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还是需要进一步提高的。而对外的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是我们盘剥他国劳动力,来提升我们国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
“副会长,我们什么时候能够打下马六甲海峡?我们的商船经过马六甲时,还要向英国人交税。”
其中一名从印度赶回来的民族资本商人对周子跃问道,“还有印度问题,我们应该尽快解决,印度可是有2。5亿人口,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劳动力资源开发出来,其利益甚至要比俄国还要大。”
“这个不急,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周子跃淡定的说道,俄国的问题解决后,显然印度、缅甸、马来西亚,以及非洲成为了主要问题。
但这些问题,并不一定需要用暴力来解决,起码在维持当前的世界的需要下,中华民国还是不用那么急。
毕竟俄国、乌克兰、白俄罗斯这么广袤的土地被中国民资资本集团所一口吞下,还是需要消化时间的。
另外,内部建设还未完成,相当于是内部还未消化清楚。当内部发展走到了萧条,才是最终不用顾及的时候,那时候发动战争才最为合适。
此时发动战争,则会影响贸易。
就算是非洲、印度等区域在欧洲人的掌控下,中华民国此时依旧可以用商品输出来盘剥他们,从而买入大量的资源,享受到更多的商品。同时高级商品的输出,可以遏制欧美的工业发展。
再则,此时的科技水平还不是二十一世纪那么发达,也没有那么多的产业可以分包出去让落后国家发展。
此时中华民国所采取的产业分工模式,在解决了红色毛熊,将沙皇俄国纳入体系之后,已经不需要那么多的傀儡国了。
印度人就算是在英国的统治下,中华民国同样也可以对他们进行劳动力剥削,只是没那么彻底,但也能产生不小的利益。
这一年,中华民国的进出口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中华民国的出口额虽然还在增长,但是进口额却是增长速度极快。
随着附属国分包的产业发展,中华民国大量进口那些商品,使进口额度不断增加。
就像是借钱的人,看起来很穷,但实际上却是大爷。出口多,只能说是给别人当苦力,而进口更多,相当于是在当老爷。
其中中国与各国签订的贸易逆差消除协议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使中华民国进口商品快速增长。
不过,从欧美进口的商品中,多是原材料。
欧美经济因为中华民国的拉动,原材料开采行业一片繁荣,可谓是蓬勃发展。而中华民国,则省去了很多原材料开采的劳动力,将更多的劳动力放在了基础设施建设上。
中华民国此时的产业分工,相当于就是欧美向中国出口原材料,附属国也向中国出口原材料的同时,还有大量的技术低,附加值低的商品出口到中国,让中国不用分出劳动力去生产这些商品。
不过中华民国的劳动力,很大一部分投入到了房地产当中。
老百姓有钱了自然要住好房子,同时城市也需要改造,这些方面都缺乏基础,因此拖了战争工业发展的后腿。
房地产,也成为财团敛财的重要领域。
中国第二次武力干涉俄国,花掉了上百亿的资金,即有打掉的,也有用来援助俄国人的。
钞票撒下去,又没有建设起产业。
财团的模式,即是当财团把需要建设的产业都建设得差不多的时候,消费市场也基本处于饱和状态。
当消费市场饱和后,就很难继续发展了。
房子、汽车、电器,这些大头的消费品,都属于耐用品,老百姓买了之后,可能七八年,十几年都不用换。
这次对俄干涉,增加了货币流通量,财团要想办法将这些钱收回来,才能保持消费市场的持久。
说白了,这就是大象头顶上的香蕉,引诱着大象努力的干活,从而建设起更多的东西。
只是一些国家,大象永远没吃到眼前的香蕉。有的国家,在大象干了一定的工作量之后,即会干脆的把香蕉交给大象。
中华民国的民族资本集团,自然有把香蕉给大象吃的底气,只是节奏要把握好。
因此财团开始提高房地产价格,对于低收入群体的房子,价格依旧是那么多,没有什么变动。但是中高收入阶级住的房子,价格再次拉高了。
这导致很多中高产阶级,再次对房地产价格的高涨而目瞪口呆,很多中高产阶级,直接跑到郊区自己盖房子了。
中华民国的土地是私有制,因此盖房子比较自由。
郊区盖房子,不仅地价低,而且不用盖那么高,所消耗的劳动力也就减少,也达到了财团的目的。
而到郊区去住,那么汽车肯定是必备的,也就带动了汽车消费。
房价高一些,这也是此时中华民国必须采取的政策,因为中华民国买房子是可以房贷的,相当于是大象先吃到了香蕉,而后再规定每天要干多少活,不做事就得把香蕉吐出来。
让老百姓住上房子,开上汽车,过上物质丰富生活的同时,还要让他们干活,就必须给他们一些债务。
经济萧条的时候,就是老百姓把钱都还得差不多了,这时候日子过得很舒服了,甚至可以不用怎么做事了,消费市场也已经饱和得差不多了,这时候建设速度想上去就不太容易了。
萧条一来,大范围的实业,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他们的房贷、车贷还不起了,这没关系,银行也不会收回他们的东西,以后慢慢还,战争一开打,就重新上岗了。
这时候就需要一场战争,将之前经济繁荣时疯狂生产建设的储备消耗掉,并通过消耗掉这些储备,打败其他国家。
战争进行个五六年,战后再过个五六年,汽车、电器都过时了,这时候市场就又有了,就又可以搞泡沫经济了。
就像是一个人,疯狂的吃。储备一堆的脂肪,然后在寒冬中与敌人一起不吃不喝的死耗。把敌人耗死了,就继续吃。
所以节奏是要好好把握的,即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又不能让他们失去工作的动力,这样才能使国家以最快的速度发展。
中华民国的节奏显然把握得很不错,整个国家都在快速的发展,而且潜力巨大。
此时的世界资本财团,还不是太成熟。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成为主流,而罗斯柴尔德财团是玩在了美国身上,美国财团则还没玩顺溜。
中国民族资本集团则玩得很顺溜,不仅快读的完成了对各附属国完成了资本输出和向世界进行商品输出,还不产业大规模的分包了出去,采用先进的产业分工模式来进行发展。
这一年中华民国的钢铁产量,则突破了1。8亿吨,超过世界各国钢铁产量总和的两倍,中国钢铁在这一年大规模的走向了出口。
那些附属国的钢铁,基本上都是从中华民国出口过去的。
中华民国的钢铁人均占有量,已经快要追上美国了。不过和美国还有一点点差距,但是没有什么国家会认为,中华民国的钢铁人均占有量在未来会比美国低。
世界各国都对中华民国的飞速崛起,产生了浓烈的研究兴趣。
最终研究出的结果就是,中华民国的崛起,其根本原因,就是生产力技术的迅猛突破,这种生产力技术的突破速度,要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快上许多倍。
“中国人在二十世纪初,发明了很多生产力极高,甚至彻底改变人类传统生产、建设模式的技术。如机械化农业,中国人率先完成了农业机械化,这种技术可以让一个劳动力,完成几百上千个劳动力才能完成的农业生产,从而使更多的劳动力能够投入到工业生产当中。这种技术,让中国人拥有了迅速进行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基础。”
“第二种即是工程机械的出现,这种机器同样也让一个劳动力,一天就可以完成几百甚至几千名劳动力一天才能完成的工作量,使中国人能够迅速的建设起各种基础设施。同时还有汽车的大规模运用,汽车的灵活性,使中国人摆脱了没有铁路运输基础的工业发展制约。紧接着中国人又发明出了集装箱货运体系,使运输效率空前提高。再有一个就是飞机的出现,飞机的成本尽管较高,但却使一些货物可以用空前的速度进行运输。更主要的是,中国人用飞机打赢了历次对外战争。”
“不论是工业的发展,还是军事的胜利,中国人的崛起,都离不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应用。相比之下,大英帝国,还处于落后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所形成的工业体系。尽管,大英帝国的工业体系,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中最成熟的,但笨重的蒸汽机已经彻底的落后了。”
一名英国的学者在报纸上发表了他的看法,迅速被各国广泛认同。
技术,已经成为了争霸世界的基础。
“那么,我们欧美国家,要想摆脱落后局面,就必须对技术努力的研发,才能追赶上中国人的脚步。”那位英国学者最后总结道。
而美国此时也正是这么做的,至于英国确实是想这么做,但是繁重的债务让英国根本没有财力对工业体系进行彻底的更新换代。
美国财团此时看到美国的技术已经落后,正在抓紧追赶中华民国的脚步。
只不过,国际市场既然已经被中国和中国的附属国占领了,要想抢回去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这不仅是技术上的问题,同样也是成本上的问题,中国那些附属国的劳动力成本,比那些欧美国家都要低。
而在高端商品方面,中国的技术毕竟是领先的,而且是全面性的领先,欧美财团已经失去了制高点。中国可以用领先产品攫取巨额暴利,而欧美国家只能在后面喝汤水。
而且欧美国家不知道的是,中华民国的物理界在七八年前就出现了‘相对论’,这是继经典力学之后的一个新的理论体系。经过这些年的秘密学习和研究,中华民国的核聚变技术已经研究出了眉目。
而西方人在经典力学完善后,则宣称物理已经走到了尽头,并奉劝那些年轻人不要再去学习物理。
作为穿越者的江渝却明白,相对论只后,还有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实际上也不是尽头,因为西方人的体系中,认为能量是能量,物质是物质,把能量和物质割裂掉了,这本身就是错误的思维。中国道家所研究出的科学体系却认为,能量与物质实际上就是一个东西。
量子力学的完善,也只不过是更接近于真相一步而已,但远没有走到尽头。
另外,欧美不知道的是,中华民国正在抓紧研究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电子信息技术。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已经秘密制造了出来,中华民国的科学家们,正在按照江渝指明的方向继续研究,这种研究速度显然是无与伦比的。
对于此时的中华民国来说,不管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还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也好,这都是很容易进行跨越式发展的东西。
唯一无法步子卖得太大的,就是精密制造业。只要中华民国不断的强化自身的精密制造业,就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阻挡中华民国夺取世界霸权的步伐。
第092章 海军军备竞赛初现
不论欧美国家追赶的问题,中华民国此时的国际局势却是渐入佳境。
自中华民国成立十一年来,陆续与世界各国建交,并通过提出民族自决的口号,以及援助那些落后国家的手段,在国际上积攒了不少声誉。得到了除欧美发达国家外,落后国家的普遍赞誉。
以中国为中心,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亚洲集团,中华民国的附属国多达十多个,22年这场对俄武力干涉,更是将沙皇俄国、乌克兰、白俄罗斯纳入了中国势力范围之内,更使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敢于轻视中华民国。
随和国家的强大,海外华人的地位已经越来越高。
如今华人前往海外,那些洋人看待华人的眼神早已大不相同,特别是在澳大利亚、新西兰。
自中华民国成功灭掉了红色俄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自治领政府更加坚定了投靠中华民国的想法。
中华民国对澳大利亚、新西兰的掌控力度再度提升。英国佬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说话已经不管用了。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各个领域都被中国财团渗透,不管是军事还是教育、医疗、商业、金融等等领域。
澳大利亚白人,成为了中国财团奴役盘剥的对象。
当财团建立起比较健全的垄断体系之后,每一个劳动力都在受财团的盘剥,在城市里需要消费,有消费就有剥削。
澳大利亚、新西兰不论是政府还是那些白人,都处于被剥削的行列。
于是就出现了很多极坑的现象,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各种商业产品,价格越来越高,什么学校、医院收费标准也是不断上涨。
其中商品涨价还不是太过离谱,倒是教育和医疗是越来越离谱了。药品价格是节节升高,因为医院已经被中国财团逐一收购了。那些白人去看病,西药使劲开给他们吃,没病也给他们开药,就和美国的制度一样,澳大利亚的医生逐渐发展成为财团制药集团的推销员。
反正没病的话,多吃几次药就有病了,在美国也是这样。
教育方面,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那叫一个差,公立学校除了在灌输‘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以及对那些白人学生的暴力倾向打压得比较严格(免得造反),也就是素质教育上还不错以外,其他的简直就是渣渣。
私立学校的学费则贵得要命,不是一般白人能上得起的。
公立学校尽管学费便宜,但是教科书用的是正版,得被收上一笔版权费。
华人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则不同,子女上学可以去华人学校,走的是与中华民国同步的教育体系。看病可以找中医院,这些中医院只专门为华人开放。
而且这些华人即使是加入澳洲国籍,同样能够领取到部分中华民国的社会福利。
最大的变化,也就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白人资本家不断的破产,越来越多的白人成为了无产阶级,白人中产阶级同样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破产。
华人则不断的兼并土地等有价值不动产。
不过规模还不是太大,但是这种破产,是可以用金融掠夺的方式来完成的,即将那些白人的资金吸纳到股市中,然后再制造经济萧条。只是离收割还有一些年头,因此还未开始布局。
这就像是美国财团在后世收割日本、泰国、阿根廷一样,经过一场金融收割,中产阶级大量缩减。
华人本身就比较灵动,又有财团偏向于华人,就算没有经济危机,在这种平稳的发展当中,显然澳大利亚那些白人是怎么都玩不过华人的,澳大利亚白人的总资产在不断减少也是正常现象。
不过那些白人毕竟也是劳动力,如果待遇太差也会闹事,因此八小时工作制、一星期休假两天还是施行了下去,工资水平也马马虎虎过得去。
在英法德美这几个国家,华人数量也开始不断增加。很多华人跑到这些国家投资商业,但不是去开工厂,只是投资那些即可以赚钱,又不会增加欧美战争潜力的商业活动。
那些华人因为有中华民国做后盾,使得欧美国家不敢公然打压华人,就连黑帮都变得不敢招惹华人。
一旦发生华人海外遇害事件,若是被中华民国抓住口实,那外交上就麻烦了,甚至可能引起战争的爆发。
美国洪门等黑帮组织此时也被中华民国招安了,世界各国的黑帮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最初有理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