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夫人重生日记-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毕元对薛简有数,知道他不会让老薛去做什么危险的事情。自打上次老薛追击刺客受伤之后,把薛简给吓得不轻,再也不敢叫老薛去做旁的事。生怕他那实诚性子把自己给搭进去了。纵使如此,毕元心里头还是对薛简有些埋怨。多少事不能让老薛去做?偏偏挑了个要出门的差。
    毕元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猛地给自己额头来了一下,发出极响的声音。明明就是自己拜托薛简的,怎么如今却又怪起人家来了?站在薛简的角度想想看,若是真叫自己爹留在京城,不管什么借口,拖久了都没用。以老薛对自己的上心劲儿,保不准会在实在见不得人的情况下,夜闯长公主府。
    老薛年轻的时候,那可是飞檐走壁的一把好手。云阳侯府里头多少年轻人都是受老薛的指点起来的。毕元在偶尔有空的时候,也受云阳侯府的一些人的邀请,去参加他们的府外聚会。虽然都是寻常的喝酒打屁,但毕元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体验,觉得很是新鲜。不知道是不是他们有意或无意,闲谈间总是会提起老薛过去的事儿,说说当年老薛的风采。
    那是毕元不曾接触过的老薛的往事。他从过世的母亲嘴里,永远听到的都是父亲的坏事。但作为一个男孩子,他心里总是对父亲有种本能的仰慕。在无数次一个人去山里头打猎的时候,他常常暗自告诉自己,父亲一定不会像母亲说的那么不堪。否则在他心目中那么厉害的母亲,怎会愿意委身于他,还拼了命地将自己生下来呢?
    那些事越听,越觉得老薛的厉害。
    但这种厉害,在自己不想触碰的时候,就成了麻烦。
    毕元对老薛是矛盾。他又想见识老薛的本事,又怕老薛知道自己受伤之后,会刨根问底地问怎么受的伤,继而怨上杨星泽。毕元对杨星泽这个不算徒弟的徒弟,还是很满意的。虽然调皮了些,但本心却是好的。这就足够了。
    多少人披着一张君子皮子,但私底下却做尽了肮脏事。
    毕元在过去偶尔也会出趟山,把自己攒下的兽皮给卖了,换些银钱或生活必备品。这在后期母亲病重之后,更是频繁。与人打过的交道虽不多,但毕元也明白了外头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善心的。也有胡乱找兽皮瑕疵而故意压价的人,也有抢了皮子直接就跑的。
    比起那些叫自己吃亏的人,毕元能极大地容忍杨星泽对自己的所作所为。
    何况和安长公主,对他也极好。
    毕元自认是个知恩的人。他不想老薛对杨星泽有什么微词,甚而劝自己离开长公主府。他对自食其力的现状很满足。再者,他还没做好准备,和老薛时时碰面。
    毕元揉了揉被自己打疼的额头,心道,也不知道爹在路上是不是平安,这趟差事是不是麻烦。等爹回来之后,自己好好地跟他赔个罪吧。
    没能见到儿子,老薛心里的遗憾自不必言明。但对待差事,老薛向来都是认认真真的,否则上次也不会豁出老命去追刺客了。薛简在他走之前给了足够的银子,老薛笑言,那些钱足够自己偷着跑去边疆的流民聚集地当个土财主了。
    话虽这么说,但老薛还是挺节俭的。他同马车铺子的老板砍了许久的价,最终以极低的价格租来了一辆简陋的马车。又另雇了个哑巴——这样的人虽说不甚机灵,但嘴风够紧,都不会说话不是。而且也足够得便宜。
    衣服只带换洗的,旁的一应不带。老薛就这么轻车简便地朝着南直隶去了。
    京城往南直隶的路,说远也算不上,但也得有几天的功夫。老薛就趁着这几日的闲工夫,把自己先前打听好的消息做个整理。
    小小的车厢里头,摆满了老薛整理抄录下来的消息。
    虽然已经把纸上的事儿熟记于心,但老薛还是仔仔细细地一张张又重新看了遍,就怕自己有个疏漏。等一圈儿看完,老薛呷着嘴,把两只手交叉拢在袖子里,不断地摇头。
    这李家可算不上是好人家,这打老婆、折磨儿媳,乃是家里头的寻常事了。从这代李家当家的数上去三代,就没有哪个李家人没死过媳妇的。谢家怎么就会同意把女儿给嫁过去呢。折了一个不算,还送了第二个过去。
    老薛这可就想不明白了。寻常人家就算再怎么喜欢儿子,忽略女儿,可也断没有把女儿往那火坑里推的。
    为了能更好地了解情况,老薛甚至还去打听了大夫人的娘家,魏家的事儿。按说魏家对女儿的重视程度,断不会养出那等把女儿抛到一边不管的性子。先头折了的那个还是魏氏的女儿呢,现在这个,又是她的。
    也不知道这个当娘的心里头怎么想的。魏家也不拦着她?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嫡亲的外孙女去送死?
    偏生李家对自己家的女儿却疼得厉害。别说是夫家给碰一下了,就是婆婆让立个规矩,甭说第二天,当日再晚,一家子都会一道上门去要个说法。
    想不通,真真是想不通。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李家怎么就想不明白这个道理呢。
    老薛咂巴了几下嘴,收起自己的心思,把铺开来的纸又给收了起来。不管人家怎么想的,薛简交给他的差事还是得完成。反正自己也不过是盯些日子,只要没出大事,就能回去了。
    兴许那李家突然脑子开了窍,知道了人谢二小姐的好来,转了性子了。
    虽然觉得这种可能性太低,但老薛还是这么希望着。谁都不会盼着人家过得坏,除非是与自己有大仇的。
    那哑巴车夫虽然不会说话,但赶车却是一把好手。除去因为路途不平而导致的马车颠簸,一路上对老薛都是极照顾的。大约是看在老薛年纪大了的缘故吧,车赶得很稳,还不耽误路。
    老薛对自己挑的这车夫很是满意,心里别提多得意了。到底还是自己眼光够准呐。他寻思着,等事儿了了之后,给这车夫多些钱,毕竟人家大老远的赶趟车也不容易。
    在路上没过多少日子,就到了南直隶的地界。
    看着南直隶的路标,哑巴车夫心里很是高兴。把人平平安安地送到,自己的钱就少不了了,何况这次的客人瞧着又是个好说话的,断不会随便寻些小事儿来欺负自己,强行压低了价格。不会说话真是吃够了苦头,有理都没处说去。但人活一世,总有这样那样的不顺。
    哑巴车夫兴高采烈地将老薛给扶下车来,点头哈腰地等着老薛给自己钱。
    老薛笑着看了他一眼,从钱袋子里数了几个碎银子出来。还没递出去呢,就又收回了手。
    哑巴车夫脸上的笑僵住了。没想到这个老头子竟然比那些年轻点的还吝啬。他哭丧着脸,想道,大概这次自己又得被扣一半的价钱了。
    老薛脸上的笑越发盛了。他从钱袋里数了同样的碎银子出来,和方才的一并放到了哑巴车夫举着的手上。“回去路上小心些。你若不想空着车回去,就上北边儿再去瞧瞧,那儿会有不少人等着车去京城的。”
    哑巴车夫不会说话,只抹着泪不断点头谢谢老薛。
    老薛看他如自己说的那样,赶着车往北城那边走,点点头,去了李家。
    他自然是不会直接上李家门的,而是想看看李家的位置是什么样的。寻常的舆图到底还是粗糙了些,不能同行军打仗那种舆图比。所以老薛决定自己去亲眼瞧一瞧。
    李家是南直隶的大户,家里有人做官,也有人借着官势在本地做生意的。寻常断不会有人会想不开去找李家的麻烦,保不准自己的事儿还没解决呢,就先进了大牢。
    也正是因此,无人管束的李家,在这南直隶一日日地气焰嚣张了起来。
    这等地头蛇,老薛在旁的地方也见过。不过他没曾想到,在这直隶,天子脚下,也有这等不长眼的人。也不想想,要是哪天上达天听,派下个铁面无私的包青天来,那一家子都得遭殃了。
    任你官威再大,银钱再多。总有不吃这一套的人。届时一道圣旨下来,秉公执法,现在的一切不都成了空。
    老薛背着手围着李家转了一圈,然后嘿嘿笑着打算离开。
    此时却有个丫鬟打扮的小姑娘,抹着脸上的泪痕打侧门出来。
    老薛微微挑了眉,不动声色地跟了上去。
    那丫鬟挎着个小篮子,篮子上头盖了块随处可见的蓝印花布,看不清里头装了什么。老薛原以为这是个被主子责骂了之后,出来买东西的丫鬟。谁料跟着跟着,却见那丫鬟一步没停地进了当铺。
    老薛自然也跟着一道进了当铺。不过他不好直接贴着人家小姑娘去看人家要做什么,便找了个伙计来问话。
    “你们这当铺里头,可有什么东西值得叫人买了的?”老薛一边问,眼睛一边看着那丫鬟,“我今日刚搬来这南直隶,家里头还许多东西没买呢,你们这儿若是有什么值当的货,不妨同我说说。”
    有生意上门,伙计自然是开心的,“这位爷,您想要些什么?家具?寻常用的家什?我们这儿有不少才当进来的死当,跟您保证样样都是经用的货色。爷大可放心。”
    老薛点点头,“你去把册子拿来给我看看,我挑一些。”
    “好嘞,爷您且稍等会儿,我这就去给您拿来。”
    老薛漫不经心地应了,继续注意着丫鬟那头的动静。
    当铺的柜台极高,那丫鬟个子娇小,抬头都看不见那柜台的顶。老薛见她捏着盖着篮子的蓝印花布,犹豫了好一会儿才打开,从里头取了一支多宝簪子来。
    因为隔着有些远,所以老薛一时没能看清那是什么样的,只是模糊地看了眼。他心里觉得有些奇怪,自己仿佛在哪里见过差不多的款式。
    “您看看,这簪子能当多少钱。”丫鬟吃力地把那簪子举高了,让柜台后面的伙计看清楚。
    伙计隔着一块红色棉布去拿了簪子,凑在眼前细细看了后,问那丫鬟,“这是你家主子让你拿出来当的?”
    丫鬟抹着泪,跺了跺脚,“难不成还能使我偷的?”
    伙计连连摆手,道:“这簪子有宫里头的印戳,我这不是不放心吗。若是你家主子让当的,咱们还不敢轻易给兑了。”
    丫鬟咬了咬唇,急得直跺脚,“算我求你了,快些给兑了。我家主子还等着钱去买药呢。”
    伙计犹豫片刻,让那丫鬟等会儿,“我去找咱们掌柜,这事儿我可轻易做不了主。”
    “你快些去,我这可真的是急。”
    老薛等伙计走了之后,才慢慢走上去,问那丫鬟,“小姑娘,你是谁家的丫头?这御制的簪子,怎么就舍得拿出来给当了?”
    丫鬟警惕地看了眼老薛,把头撇到一边并不答话。
    老薛看出她对自己极不信任,也就不再问了,只笼着袖子,在一旁等着当铺给她答复。
    伙计没多久就回来了,把簪子还给了那丫鬟,“对不起,您换别家吧,这当,咱们不能接。”
    小丫鬟急道:“求求你们了,我不求多高的价钱,只要愿意给当就成。”
    伙计还是摇摇头,把簪子往柜台上一摆,再也不理她了。
    丫鬟极不情愿地咬着嘴,伸高了手,想把簪子拿回来,但怎么都够不着。
    老薛在这时帮了她一把,将簪子拿下来。等簪子在手里的时候,老薛倒是认出了那簪子。
    薛简未过门的妻子,未来的云阳侯夫人不就有根差不多的?
    老薛记得谢凉萤在秋狝赛马前去薛简别庄练习马术的时候还戴过。
    李家出来的丫鬟,手里有和谢凉萤差不多的簪子。老薛几乎可以肯定这是谢凉晴的东西。
    小丫鬟见老薛一直捏着不肯还给自己,还以为他想拿着东西就这么跑了,赶忙一把抢过转身就走。
    回过神来的老薛几步追上去把人给拦住,小丫鬟见薛简拦住自己,忙退后了几步,一脸不信地盯着他。
    “小姑娘,你愿不愿意把这簪子卖给我?”老薛从钱袋里取出了几张银票,“我见这簪子美得很,想买回去讨好我家那老太婆。”
    丫鬟的眼睛一亮,那些银票可比自己想当的价钱要高多了。她方才也在当铺听了一耳朵,知道老薛是刚刚搬到南直隶的,看着眼生也是正常。想想府里头那个还在等着药,丫鬟一跺脚,“成交了。”
    但她还是信不过老薛,拉着他道:“你得陪我去把银票给兑成现银,我才能把簪子给你。”
    “成!”老薛很爽快地答应了。
    两人进了钱庄,并没有把所有的银票给兑成银子——那得多重,只兑了一部分。
    小丫鬟心思细,生怕老薛和那钱庄的人是认识的。她特地捏着银票假装离开,再捏着银票进去,问了不同的伙计,确定日后可以来兑,这才把手里的簪子给了老薛。
    小丫鬟收好钱,不好意思地道:“老人家实在对不住,我……”
    老薛摆摆手,表示自己并不在意。他问道:“是府上哪位病了?小老儿虽说方到南直隶,但却在此处有几个熟识的大夫。咱们能遇着,也算是缘分一场。若有什么难处,不妨同我说说?”
    小丫鬟的警戒心,随着老薛那真金白银而消散。她带着哭腔道:“是我家夫人病了。老夫人不肯给夫人看大夫,也不出钱给买药。我这是实在没办法了,才带着东西出来当的。”
    老薛心里“咯噔”一声,心道不好。他追问,“你家夫人得了什么病?”
    丫鬟抹掉刚落下的泪,“夫人前些日子小产了。老夫人连个产婆都不肯叫,还怪夫人把她的金孙给弄没了。明明就是她叫夫人去立规矩才没的孩子,这一转头,就什么都往夫人身上推。”
    老薛皱着眉,如同是自己女儿遭了这种大难一般。“我听说,女子小产可是对身子极大的损伤。”他从钱袋里又取了一张一百两的银票,塞进小丫鬟的手里,“你拿去,给你家夫人买些东西补补身子。”
    丫鬟原想拒绝,但想到李老夫人的那副嘴脸,觉得谢凉晴在身子缓过来之后可能真吃不上什么好的。她大着胆子收了那银票,认真地看着老薛,“大爷,您人真好。您能不能告诉我,您新买的宅子在哪儿?回头我家夫人身子好了定会上门道谢。”她扬了扬手里的银钱,“钱也不白拿您的,我家夫人的娘家是在京里做大官儿的,等她身子好了,娘家人就会送钱过来的。”
    老薛笑道:“我就住在李家的边上,那个苏家巷子里头第三间就是了。我也不求你们还我银子。我膝下无子无女,若能常来看看,便叫我高兴了。”
    丫鬟把老薛报的地址在嘴里来回念了几遍,确定记熟了之后,朝老薛一笑,“大爷,我可记住了,定不会忘了的。您可放心,到时候咱们一定把银子还上。”她朝老薛行了一礼,“大恩不言谢,我这还赶着去抓药呢,就此别过了。等夫人过些日子好些了,就过来府上。”
    老薛点点头,催着丫鬟赶紧去抓药。等人走了,脸上的笑就没了。
    出来?恐怕李老夫人根本就不会放谢凉晴出府吧。这么个刻薄的老太太哪里会让谢凉晴脱离自己的控制呢,万一受不了折磨的谢凉晴跑了。那李家还上哪儿要媳妇去。
    谢家怕是不会再给他们送一个了。整个南直隶对他家虐待儿媳的事儿也是人尽皆知,哪家女儿愿意豁出命去。恐怕只有去外地买一个回来了,可只怕李家看不上那等。
    老薛慢慢地走向苏家胡同,他方才在那儿看到了一处要卖的宅子。
    不过这次李家还算是留了手的,大抵是先头那个谢家姑娘被生生折磨死了,所以这次就有所收敛了吧。
    不过狗还是改不了□□。
    老薛在经过李家门口的时候,不屑地朝他们大门啐了一口。
    门房立即就追了出来,指着老薛的鼻子,喝道:“死老头子!你做什么呢!”
    老薛一脸无所谓地扭头去看他们,满不在乎地道:“怎么?年纪大了,喉咙不舒坦,还不许人吐口痰?”
    门房怒道:“也不看看是谁家,就敢在人大门口吐痰的?”他指着李家的牌匾,“认识上头的李字吗?!”
    老薛眯着眼,盯着门匾看了好久,摇摇头,“看不清,这字太小了。”他摇着头,一边往前走,一边道,“唉,人啊就是这点不好。上了年纪了,就什么事都做不好了。”
    门房见他要走,岂肯罢休,上去就要抓了老薛。
    老薛耳朵一动,听见后头的声响。他脚下一动,闪了过去,正好叫门房跌了个狗□□。
    看着呸呸吐着嘴里沙土的门房,老薛一脸的可惜,“明明瞧着还是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怎么就跟我这老头子一样,路都走不好了呢。”
    门房觉得自己跌地莫名其妙的,明明什么都没做,人没抓住,自己却摔了五体投体。他狐疑地看着老薛,这老头子莫非会什么邪门歪道?方才就是他让自己摔的?
    老薛嘿嘿笑着,冷眼看了在地上半天没爬起来的门房,继续走自己的路。
    蔡御医送的药米分可真好用。都不用自己怎么出力,人就自己爬不起来了。
    看来得罪谁,都不能得罪大夫啊。
    老薛推开了苏家巷子那处宅子,“主人家,敢问是这宅子要卖吗?”
    里头一个正忙着搬东西的中年男子听到老薛的声音出来,他上下打量了下老薛,点点头,“是,这儿要卖。”不过心里却不怎么信老薛会买这宅子。
    因为这宅子在李家边上,所以要价不低。南直隶最贵的住宅就是李家附近的,人人都知道沾着李家准有好处,住的近些,日日能抬头见上一见,也是好的。
    老薛一身朴素的打扮,怎么看都不像是能拿得出钱的人。
    不过这家主人急着用钱,否则也不会卖了宅子,所以犹豫片刻,就主动把价格给往低一些里报。“老人家,您看……五千两银子,可妥当?”
    老薛脸不红气不粗地从钱袋里取出银票,点出五千两,在主人家跟前晃了晃,“现银,可行?”
    “行,行行行!”主人家拿了银票,脸上即刻雀跃了起来。
    真是人不可貌相,这么个看着不起眼的老头子,竟然随身能拿出这么多的钱来。
    主人家生怕老薛后悔,赶忙拉着他去衙门办了手续。等拿到了契书,他才真正舒了一口气。
    “老人家,你还需要旁的不?”主人家一边陪着老薛往回走,一边主动与他攀谈。一下子能毫不犹豫地拿出那么多钱的,必定是做大生意的。如果能和这样的人搭上关系,那自己怕是也能分上一杯羹。
    老薛摇摇头,“旁的倒是用不着,只是我一时之间备不齐家具。敢问主人家,可否将一些不要的都留下,就当是卖给我了。钱嘛,我另外再给你些。”
    这家主人一心想和老薛攀上关系,大头的卖房钱都已经拿到手了,自然不会在意这等蝇头小利。“既然老人家有需要,那我就留下一些来。正好路上带着也不方便。”他偷眼觑着老薛的表情,“敢问……老人家是做什么行当的?”
    老薛滴水不漏,“不过是胡乱做些营生,这些都是我攒下一辈子的老本了。不过是想寻个风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好给自己养养老。”
    主人家陪着老薛干笑,心里却对他的话一点儿都不信。不过他们才初次遇上,不愿意对自己说那是正常的。
    谁愿意把赚钱的买卖随便告诉人啊?若是做的人多了,自然就不赚钱了。看李家就知道了,多少营生他们都捏在手心里头,不许旁的人去染指。这南直隶的多少东西,都是李家定的价,他们说了多少银子,那就是多少银子。
    主人家转了转眼珠,想要跟老薛卖个好。他知道像老薛这等干了一辈子的人,到老了也是闲不住的,非得多少找些事儿做做才行。既然老薛过去是做生意的,大约到了这南直隶,也会是做老本买卖。
    “老人家,不瞒你说。”主人家用嘴怒了怒李家的方向,声音压得极低,“咱们这南直隶,有些生意是沾不得手的。否则你今儿开出铺子来,明儿个就会有人给你砸了。若想着要做买卖,还得用心打听打听。”
    老薛向那主人家拱手相谢,“多谢相告,我初来乍到,这些儿还不知道呢。”他露出疑惑来,“只是我不晓得,为何其他地方都无碍,唯有这南直隶?”
    主人家见老薛感兴趣,便打开了话匣子,“这里可与旁的地方不一样。李家那是因为出了娘娘,听说在宫里头极受宠,前些日子传来的消息,还怀上了龙种呢。等过些日子,生下个皇子皇孙来,岂不是祖上大大的添光?”
    “除了那娘娘,李家还同京里的大官儿做了亲家。要我说,那大官儿也真不是人。这先头都死了个姑娘了,怎么又送了个姑娘过来?定亲之前也不来南直隶打听打听,这李家待儿媳妇啊,那是出了名的坏。”主人家顿了顿,“老人家您可没有女儿吧?若是有,千万别叫李家那些小子们瞧见了。否则啊,那就是掉进了狼窝了。”
    老薛挑眉,“难道我不愿意,他们还要强抢不成?”
    “强抢?”主人家冷笑,“直接把老人家给下了大牢,那姑娘不得上门求爷爷告奶奶的?李家老太爷那十几个小妾,都是这么来的。”

  ☆、第62章

老薛承了人家的好意,所以在给家具钱的时候,就多算了几分,算作是消息钱。
    主人家虽说最后也没落到什么好处,但到底手里头有了点实际的东西,也就不太介怀了。对老薛道了谢后,带着家人即刻搬离了此处。
    老薛觉着那家人离开的模样有些仓促,心下有些奇怪,不由怀疑起这宅子是不是有什么不妥来。
    若是鬼神出没之说,他倒是不怎么怕。行走江湖这么多年,什么没见过,还怕这些个。
    莫非……
    老薛脸色凝重,背着手转向宅子的背面。
    这所宅子紧靠着李家,两处仅仅隔了两堵墙。
    老薛暗自沉思,突然想到了什么。他快步走进屋子,从自己的包袱里拿出那叠在京城就打探好的消息来。翻了好几张后,他抽出其中一张图纸来,舒了一口气,弹了弹那张纸。
    “总算是叫我找着了,还当是落下了。”
    这张纸正是李家宅子的图纸。
    老薛的手指在图纸上,沿着李宅的外墙划过,最后停在了一个地方点了点。
    就是这儿!
    李家东北角缺的那个口子,就是自己刚买下的这所宅子。
    李家的宅子整体是个略显正方形的地形,只是独独缺了东北角上的一块儿。从风水上来说,缺了这一块,就是缺了整个家里头的气运。
    难怪这么着急买呢,原来是因为这个。
    老薛放下图纸,两眼如炬地盯着那张纸,仿佛要将那纸给烧了。
    李家为了能买到这宅子,想必对先前的主人家施加了许多压力。那主人家实在不堪其扰,便将宅子火速脱手。整个南直隶的人都不会来买,也只有自己这个不明就里的外头人才会出手。
    这么着急出城,大约是担心被李家发现之后找自己的麻烦。要晓得,此处官府应是与李家关系极好的,他们在去写过户契书的时候,就应当派了人去通知李家了。
    不知道那户人家怎么样了。
    老薛在屋子里来回走了几圈,最后实在放心不下,换上了夜行衣,趁着夜色的遮掩出了门。
    方才那户人家是朝着南门去的,此时应当是在离此处不远的南郊。
    老薛蒙着脸,凭借矫健的身形,在巡逻官兵不察觉的时候翻出城墙。
    站在城外,看着面前多条岔路,老薛想,如果他是那户人家,会选择什么样的路。若要躲避李家的耳目,应当不会选择大路。那儿虽然好走,却没什么遮挡物,倘有人追上来,一抓一个准。那最好的,必是能运输行李,比较好走,又能够有足够遮挡物的路。
    老薛拐进右手边第一条小道,将身形淹没在及腰高的草丛中,防止城墙上的官兵们发现自己,同时也发现了这里的草有被马车压过的痕迹。
    还很新鲜。
    就在这痕迹不远处,还有一些浅一些的痕迹。老薛转头看着自己走过的路,确定那些是有人走过的痕迹。同样也很新,而且草被压的地方相隔极近,是赶路时疾步走的痕迹。
    老薛突然有种极不好的感觉。他抓紧了时间沿着这些痕迹一路追过去。还未到地方,就闻到了一股浓郁的血腥味。
    附近只有风吹过草的动静,并没有别的声响,连人的呼吸声都没有。
    老薛到底心沉了下来,他直起身子,一步步地朝血腥味最浓的地方走过去。
    板车上被推倒在地上,上面的行李洒了一地。而周围,四散着几具尸体,有老有少,年纪大的满头白发,年纪小的才堪堪总角年纪。
    老薛低下身子去探那些人的鼻息,无一例外,都已气绝身亡。他将那个满头白发的老者睁着的眼睛缓缓合上,咬牙切齿地暗骂一句,“畜生!”
    他抬眼四望,发现远一些的地方,还有草被压下去的痕迹。赶忙跑过去,果然又是两具尸体。这是一男一女,男的压在女的身上,应是想替她挡刀子。只是杀手一刀穿过了他们两人的胸口,正好刺了个窟窿。
    老薛翻过最上面那具尸体,正是那个把房子卖给他的主人家。下面那个,便是他的妻子。
    草上的血虽然已经凉透了,但尸体却还是温热的。
    老薛点了点数,发现竟一个都没活下来。他叹了口气,从那户人家的行李中取了个称手的工具,就地挖了个大坑,把这户人家给埋一块儿。不过却没有给他们立碑,怕那些杀手回过来把坟给刨了。
    做完这些,老薛便趁着天亮之前回了城中的宅子里。
    躺在那张主人家留下来木床上,老薛久久不能闭上样。他想起临走前,薛简对他的叮嘱,让他万不要多管了闲事。只可惜这千叮咛万嘱咐,老薛怕是管不了了。
    “到底还是要违了主子的意啊。”老薛翻了个身,良久,长叹出一口气来。
    他的性子本就如此,否则也不会在当年那般危急的时刻救了薛简。这般打抱不平,嫉恶如仇,让他与毕元几十年未曾相见,也让他失去了真心相待的女子。但老薛控制不了自己,天生的便是如此,又能奈何?他不想改,也不愿改。
    没多久天就亮了,一夜没睡的老薛起来收拾宅子。虽说只是个临时住着的地方,但也得叫自己舒服了。
    老薛拿了把扫帚,将院中的落叶扫作一堆。他看着空旷的院子,心里想着,那户人家昔日的情景会是怎样。
    白发苍苍的老人家在树荫下踩着纺车,总角年纪的小姑娘手里拿着一串父亲刚买回来的糖葫芦,蹦跳个不停。也不管自己奶奶没了牙,非得塞她嘴里,叫尝一颗。后头携手进来的是夫妻两个,看着院中的祖孙其乐,两人相视一笑。
    这般和睦,平和的日子。
    想着想着,老薛就失了打扫的兴致。他把扫帚随手靠在墙根下,从腰间抽出个旱烟管来,有一口没一口的抽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