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侯府嫡次子-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次正式冲锋,孟朝不费一兵一卒就打退了敌人。
  在金兵的后方是骑在马上等着在最后时刻加入战场的五千蒙古骑兵,它的首领是蒙古将领阿木尔,此刻他紧紧的皱起眉头,粗声道:“颜盏将军,你的兵太松散了无能了,在我们蒙古军令如山,只要将军不喊退,哪怕战死也不会当逃兵!”
  他的话语里有着骄傲,还有对金兵的蔑视。
  金将颜盏固一脸尴尬,他本不是善于领兵的人,只是投靠了乌延利才被派来当了攻孟的主将,而且还一再交代他关键时候听从阿木尔行事。他能怎么办,为了成为大将的威风就从了呗,因此私下里在阿木尔面前一直和和气气的,甚至有以他为主的趋势。
  自从孟朝行挑拨之计以来,他属下的金兵就有了不满,对一同阵营的蒙古骑兵芥蒂渐生,甚至还引发了不少的矛盾。
  听说国内也有些不平静,反对由他们无偿供应蒙古大军的后勤粮草,而蒙古却袖手旁观无甚助力。
  在这样的形势下,蒙古似乎终于采取了行动,在等待了一段时间后,终于在今天开始发动总攻,催促颜盏固一定要拿下雁门关。
  而蒙古这次似乎也真的打算下场了,厉兵秣马整齐装备,就是没有一开始就下场罢了!
  事实上颜盏固心里一直在嘀咕,要知道金兵挟着绝对的兵力优势,哪怕一时不能攻下雁门关,也可以转向其他关卡,侵扰之下总能拿下一处。
  然而却被阿木尔反驳了,好像就盯死了雁门关,从小规模的攻关,到后来的密集战事。虽然雁门关守军也付出了一定的伤亡代价守住了关口,但是金兵的伤亡也不小,看着逐渐减员的兵力,颜盏固也很舍不得。他不明白为什么不一鼓作气直接拿下,而是打起了消耗战?难道是想凭着兵力优势耗死雁门守军,可是他的兵数量损失惨重,真的是谁的兵谁心疼,敢情不是蒙古人就眼睁睁地看着他们送死?
  不过他也只能在心里想想私下埋怨,却不敢张口抗议,毕竟他还要抱蒙古人的大腿!
  颜盏固看着自己的队伍收住阵势,又望了望伫立在前方的雁门关,迟疑地道:“阿木尔将军,你看是不是暂时守兵,等我们摸清楚孟朝用的是什么武器再说?”
  “不,继续攻城!”阿木尔沉下脸,阴冷地道,“难道因为畏惧就止步不前吗?是不是因为害怕我们就不打仗了?再厉害的武器在我们蒙古人面前都不值一提,我不相信他们的火药真的这么厉害,如果真的那么可怕他们早就拿出来了,也不会等到今天!”
  这火药一定存在着某种缺陷,或者时候数量不够多,所以先前哪怕一直苦苦支撑也不拿出来!
  颜盏固暗自腹谤了一句,你们蒙古厉害倒是当前锋啊,还不是缩在后头说大话。没看金国的士兵已经是士气萎靡,而且看着完好无缺的蒙古骑兵已经满是气愤了吗?
  再让金国人冲锋当替死鬼,他怕会引起兵变!
  因此他迟疑了一会道:“阿木尔大人,要不你考虑一下,也好让我们好好研究一下有什么办法可以应付孟朝人的炸药!”
  阿木尔粗狂的脸上涌上了不悦,他威胁道:“将军还是不要迟疑了,迟则生变,更容易动摇军心。还不如一鼓作气攻破城门!”
  “可是,……”颜盏固还是想争取一下,虽然乌延大人让他听蒙古人的,可是出于私心他还真不乐意白白牺牲手下的兵,毕竟这也是他的底气,都打光了他一个光杆司令还有什么用处?
  阿木尔冷笑:“将军也不用太担心,我已经发现这火药的弱点。”
  “哦,真的?”颜盏固惊喜的睁大眼睛,,恭维道,“将军果然好本事,了不起!”
  “首先这些炸药包数量一定不会太多,否则他们早就在一开始就拿出来用了。再来,这火药威力是大了,对我们是威胁对他们自己何尝不是。所以这火药只能往外扔,一旦我们冲过了安全距离兵临城下,它们就再也没有用了。”阿木尔笑得残佞,“因为他们总不能往下丢把自己的关墙也炸了吧!”
  “怕伤亡太大就分散开距离,总是无论如何不能让孟朝的守军闲着!”阿木尔一言而决。
  说来说去,还是拿金国士兵的人命填,颜盏固不敢太过坚持,只好无奈地重新下部将下命令。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晚安!


第257章 
  苍茫大地上,乌烟弥漫, 哀嚎遍地!
  金国丢下的尸体还留在血泊中, 旌旗飘摇, 一片惨乱人间。
  雁门关上, 将士们还来不及为敌人的退兵而欢呼,就见乌压压一片大军卷土重来!
  自始至终,永宁侯的脸上沉静一片,没有为打退敌人而放松, 也没有为触目可见的敌影而动容。
  “元帅!”关山急急走到永宁侯身边, 咬牙道, “他们又要发动攻击了!”
  永宁侯微眨了下眼, 慢慢地活动了手指,淡淡道:“清点武器,做好战斗!”
  在这广阔苍茫的大地上,总会让人心中升起无限豪情,血液在身体中沸腾,嗜杀的渴望在胸中叫嚣。
  永宁侯的黑眸中仿佛含着万千星辰, 更有着一往无前的锐气:“两军对峙, 终有一战, 勇者为胜!不想被蛮夷外族冲破关口, 不想背后的百姓沦落为猪羊, 不想你们的妻儿父母遭受凌辱不堪,就给我拿起你们手中的武器,不许一个敌人踏进我孟朝一步!”
  悠扬高昂的声音回荡在雁门关上, 冲进每一个士兵的耳朵里,一股冲天意气在他们心胸中激荡,想着他们为止守护的万千百姓,想着在他们的身后的是自己的亲人,他们就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绝不能退!
  “不许,不许!杀,杀!”冲破云霄的喊杀在高高耸立的城关上响起,仇恨憋红了每一个人的眼,他们只知道绝对不能被金国得逞攻破关隘!
  整个空间似乎都感受到了这一触即发的紧绷,肃杀的气氛在天地间蔓延,乌云似乎都压得更沉了,一场惊雷即将降下!
  被重新齐聚起来的队伍终于再次暴露在雁门关守军的眼里,悲壮,决绝,就像是无可避免的宿命。
  当金兵踏上他们曾经丧命的同伴的埋骨之所,那惊天的炸药再一次从天而降,火药在他们的脚边炸开,人体立即被炸得四分五裂。
  可是这一次他们没有退路,监军的长刀就在背后对着他们,他们只能向前,向前,哪怕前方无路只有死亡的深渊!
  冲到‘炸药包’下的金兵就像是被镰刀割掉的杂草,瞬间肢体飞溅,底下是炸出的深坑。而一旦侥幸冲过这死亡的烟雾,等待着他们的就是扑面而来的利箭,一个个只能无力地倒在地上。攻关器械往往还没有到城墙底下,就只能遗憾的丢在了半路上。
  这场大战打得天昏地暗,从天光乍亮打到夕阳西斜,到最后他们脑中只有麻木的意识,一方无知无觉的向前冲,一方坚守他们的位置,这是一场拼尽全力的战争。
  ‘炸药包’在经过几次金兵的冲锋后,终于被用光了,它们在实验中被仓促的制造出来,性能都还未稳定,甚至还有不少的风险。只是预感到战事艰难,才被运到了北地,幸运的是它们没有出差错,完美地履行了自己的使命。
  在‘炸药包’退出舞台后,就是传统的火器,弓箭的天下,远攻靠它们,而那些冲到关楼下,顺着云梯爬上雁门关的金兵,面对的就是孟朝士兵的长枪短刀。
  天上投石车送出的石块不断砸向城楼,越来愈多的金兵齐聚在关墙下,踩着云梯向上爬。关上的士兵不时将石头丢下来,或者将滚油点燃云梯,看金兵惨嚎着摔下云梯。
  即使孟朝士兵拼死守着城墙,但是金兵的兵力几倍于他们,防守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缺口,被抓住空隙的金兵爬上了城墙。
  越来越多的金兵爬上了雁门关,厮杀在城楼上展开,关将军带着人去剿灭那些突破防线的敌人,随时救援力有不逮的守军。
  箭羽不时划过耳际,喊杀声震天,永宁侯反手划过一个金兵的喉咙,将欲爬上墙头的金兵踹下去。
  即使在漫天血雨中,永宁侯冷冽得不可思议,就像是脱离了感情的机器,阴郁得眉眼残忍的眯起,一刀就收割一条人命。
  杀掉最后一个金兵,重新堵上了缺口,然后开始了又一轮的攻防战。
  夕阳西下,照着山隘一片金光,映着铁器的冰冷的光芒,鲜血黯淡的眼色,无端映上一片凄凉。
  “元帅!”亲卫一身鲜血,喘着气请示道,“是否向周边关卡调遣援兵?”
  永宁侯收刀抵在城墙上,俯身审视敌军如潮的大军。
  孟朝以守待攻,凭着雁门关凶险,哪怕面对十万金兵他们也能守得住。虽然会损失一些士兵,但是久攻不下敌人也禁不起伤亡,往往会暂时鸣金收兵,以待下一次攻关。
  可是这次攻打雁门关就显得不同往常,他们就像是发了疯似的,不顾一切的朝战场倾泻兵力,大有不攻破雁门关誓不罢休!
  有些金兵已经吓破胆退缩了,但是后面还有监军拿着刀逼他们不准后退,一点也不怜惜伤痕累累的士兵。
  这样下去,即使雁门关能守得住你那将也是惨胜,除非能将金军消灭殆尽,否则对方再来一支队伍雁门关将再无还手之力,无异于敞开城门任人来去自如!
  而且,金兵背后还有一支没有动弹的蒙古骑兵,虽然骑兵在攻城战上不占据优势,可万一他们以逸待劳踩着金国士兵的累累白骨坐收渔翁之利,他们还真不一定能有余力抵挡得住!
  这就是一场消耗战,摆在棋盘两端的是孟朝和金国,最终得利的只会是蒙古!
  永宁侯唇边溢出冷笑,朝后伸手道:“拿我的弓来!”
  将射日长弓握在手中,在漫天的厮杀血影中,在垛口后永宁侯将弓稳稳的对准了躲在庞大的金兵后,隔山观虎斗的蒙古将军阿木尔!
  在不知不觉中,阿木尔随着颜盏固离战场越来越近,他倒更愿意束手旁观,奈何他要看着颜盏固这个无能的家伙不能结束战事。
  畏战胆怯的颜盏固面对着数万大军的厮杀,不断倒地牺牲的士兵心中心疼不已,孟朝士兵的勇烈强狠绝更让人胆寒。看着伤亡惨重,他数次急得要鸣金收兵,可是都被阿木尔残忍的阻止了!
  “阿木尔将军,够了!”颜盏固鼓起勇气道,“看局势一时是拿不下雁门关的,再打下去天黑了,就更不利于攻关,我们还是收兵吧!”
  “不,离天还黑还早呢!多杀死一个孟朝人,他们的兵越少,于我们就越有利!”阿木尔冷笑着,“我知道将军是心疼你手下的兵,可是你要知道,我们这样做归根到底还是为了你们金国。如果不将孟朝大元帅的精锐部队拖在雁门关,又怎能轻易取得孟朝土地将给予金国,颜盏将军可不要想错了!”
  颜盏固讪讪地低下头,金国之所以如此优待蒙古骑兵,甚至份上粮草是有原因的。照乌延大人的话说,就是金蒙两国两国达成盟约,蒙古助金国取得孟朝国土,然后金国内迁关内,而金国则将原属于他们的地方让得蒙古。
  至于蒙古怎么才能夺得孟朝的土地,他们自有计策,但是需要金国出动大军陈兵雁门关吸引孟朝所有的兵力,最好将孟朝所有的军队都调到雁门关才好。
  可惜,不管他们怎么佯作声势大举进攻,雁门守将恁是撑住了,虽然没有分兵驻扎其他关口,可是也没有调来国内的守军!
  从一开始,他们的计划就是将孟朝永宁侯率领的大军死死钉在雁门关,他们只能和这雁门关同存亡。因为,只有永宁侯麾下的士兵才是有一战之力的精锐,其余不过是渺若尘埃,不费吹灰之力也!
  他们原打算是慢慢消耗雁门关守军的实力,凭着绝对优势的兵力一点一点磨掉守关士兵的命,谁料金营受了挑拨日益躁动不安,甚至开始敌视蒙古人。加上国内的情势也愈加严峻,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大,才终于仓促开战!
  不过,再怎样长生天始终护佑蒙古健儿,永宁侯一定想不到他守在这里,可是蒙古大军已经长驱直入了!
  阿木尔得意的冷笑,要不然为什么是今天发起如此猛烈的攻击?
  然而他的笑容还凝固在脸上,一道长箭如飞电穿过硝烟弥漫的战场,掠过层层叠叠的金兵的头顶,狠狠的插入了他的胸膛。
  ‘嗤’的一声,在颜盏固惊惶恐惧的眼神中,阿木尔高大健壮似山一样的身躯轰然倒地!
  城楼上,永宁侯执弓遥遥的望着骚乱处,眸中漠然深沉!
  颜盏固慌乱无比的跳下马,唯恐自己会被哪里射来的箭射中,他狼狈地躲在马后,嘴里呼喝着:“快快,保护我!”
  阿木尔的亲卫的狂吼着上来扶起他,只见他口中吐血,箭头深深的嵌进了身体!
  他的手指不甘地指着雁门关的方向,几乎想说些什么,但是颜盏固在士兵的簇拥下此刻已经忘了他的存在,喊道:“收兵,收兵!”
  他可不想被暗箭射死,怕死的他只想逃回后方去!
  ‘噗’,阿木尔怒极攻心地再喷出一口血,想阻止,可是怎能抵挡早已无心恋战的大部队的撤退。最后,只能狼狈的被抱着离开战场!
  砍下最后一个金兵的头颅,关将军拖着疲惫的身躯挪到永宁侯身边!
  永宁侯身上也沾满了不知是敌人还是自己的鲜血,可是仍然身姿挺拔,有条不紊的收拾残局,安排后手!


第258章 
  “怎么可能?”关山大踏步上前,抓起那传令兵的衣领, 眼珠子被刺激得似要滴血, “早在几月前元帅就下令严防敌人从燕京而下, 甚至还分出了一支精兵,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他妈的都是废物吗?”
  传令兵一身狼狈,他的泪流了下来,挣扎着磕头:“将军,不是战士不死守城池, 是燕山府知州勾结外敌暗中私自打开了城门, 致此蒙古骑兵长驱而入, 而后直冲后方。”
  谁也想不到自方的官员会叛变, 守军将领仓促之下组织了军队反击,并派人向周围州府求助。然而在经过艰苦的战斗后,没有了城墙阻挡的蒙古骑兵悍不可挡,到底扬长而去!
  一切都是那么的猝不及防,等到蒙古军一番劫掠后席卷而去,剩下的是满目疮痍, 一城悲声!
  “该千刀万剐的家伙, 该死!”关山狠狠摔开他, 恨声咒骂着, 边粗鲁无情地拉扯着自己的头发, 一想到在华北大地上肆虐的蒙古骑军,他觉得血液都冻结了!
  “报!”又一传令兵急步跑上前来,嘶声道:“延州府急报, 发现西夏有调兵动向,疑似和蒙古联合有攻打陕西边境。”
  噩耗一个接一个,还来不及为暂时的劫后余生而庆幸,严峻危情即刻降临到面前。
  疲累到极点的士兵也情不自禁的睁大了眼睛,一瞬间惊天的消息似乎将时间都凝固!
  “元帅!”关山急急的望向永宁侯。
  就像是头顶上的靴子终于落下,永宁侯的面孔在一瞬间的凝滞后,沉静得让人捉摸不透,就仿佛敌人入侵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然而也是这样举重若轻的态度,让人们的心平静下来,按捺住激动!
  像是尘埃落定,似在预料中,也有意外!在金蒙有异动后,他就着手构建防御金蒙南下的防线,其中重点在山西境内的要塞。而金国显然也将山西当作他们进攻的突破点,陈重兵以待,摆出了一副死磕到底的态势!
  在应对雁门关战事时,永宁侯一直怀疑金国大军只是表面的疑兵之计,后手就是始终隐在后头不出的蒙古几万精锐骑兵,他们才是真正实行攻克其他关隘的力量。
  甚至将他们会联合西夏攻击孟朝,从而拖住他们兵力的可能也考虑在内,所以他对于后来的传令兵送来的军情并不意外。对此他早就留下援军以防万一,还有他一手带出来的将领领兵,虽然看着危急但是只是守住边境的话还是轻而易举的。
  如今西夏的动静印证了他的猜想,包括此时此刻雁门关外的大战,都是为了拖延他们的精锐不得离去。而目的现在看来很明显了,就是不想让他们返身救援,击退蒙古骑兵。
  他们看来很自信蒙古骑兵一定能攻入中原,所以早早就开始谋划,逼得永宁侯重军聚于雁门关,方便蒙古骑军没有障碍的横行孟朝!
  永宁侯凝目望向北方,轻声道:“所以他们一开始的目标就是幽州啊!”
  那个叛徒就是他们早早安排下的棋子!
  从前金国就采用东路大军从燕京而下开封的战术,而后有了‘靖康之耻’,既然有过了成功的例子,自然是最快捷的方法!
  永宁侯对此知之甚详,暗地里还是调遣了一支‘黑旗兵’的精锐部队前去驻守,面对不善攻城的马上民族,他们足够支撑到援兵前去。
  然而万千筹谋,谁能料到竟然有人叛国,就这么将蒙古大军放了进来,千算万算还是遗漏了人性的卑劣可怕!
  事情真的发生了,永宁侯反而更冷静了,他幽冷如水的眸光扫过城楼上下的士兵,沉沉道:“即使蒙古骑兵踏入中原又如何?这片土地从来是我汉家天下,区区几万蛮夷就能耐敌我万万同胞齐心协力吗?我们应该相信后方的同袍,我们不是弱宋,我们不会有献媚求和的君主,不会有怯战弃逃的懦夫。我们只会让敌人有来无回,敢犯我孟朝者,必血战血偿!”
  永宁侯镇定态度安抚着人们慌乱的心,就像是定海神针压下了大家的恐惧。含着戾气的声音回荡在每个人的耳边,又像是一把剪刀,颤栗着心魂,激起勇气!
  他们有对家国亲人的忧惧,对敌人侵略的愤怒,还有为之一战的血气!
  “血战血偿,血战血偿!”他们好像犹充满了无尽的力气,一个个互相搀扶着站了起来,好像只要一声令下就能即刻奔赴战场!
  “元帅,你打算如何?”关山及几位将官都围了上来,炯炯有神的望着永宁侯。
  此时天色变暗,寒风渐起,寥落的灯火点亮在天地间,远处的金国军营像是大山盘踞在黑暗中。
  永宁侯勾起唇,冷厉在他的脸上一览无遗:“总是守城有何趣味,今晚本帅领你们踏月造访金营,该让金国人尝尝我孟朝的待客之道,品品滋味!”
  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却如火石砸在在场每一个军人的心中!
  这是打算要带他们夜袭了,众人眼中一亮,跃跃欲试。他们恨极了这些隔三差五就来攻打的金兵,更迫不及待的想宣泄心中的仇恨,让守军下去治伤的治伤,包扎的包扎,伙房热火朝天的挥舞起了铲子。
  关山等将官则是匆匆地跟在永宁侯身后进了营房,既然准备夜袭,自然要讨论起一个详尽的计划,做好各方准备!
  双方刚结束一场大战,而且如果没看错的话金国退兵的十分慌乱,元帅射中的将领想来身份不凡,此刻军心一定不稳。金国绝对不会想到经过白天的苦战后,他们还有余力主动出兵偷袭营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他们绝对能够给敌人一个痛击!
  关山投入地和各级将领商量计策,完备各项部署。
  永宁侯坐在首座一言不发,只是安静地听着属下的分析安排,敛目如深渊!
  金蒙所行的一切展示在外面的就是一场□□裸的阳谋,忌讳孟朝堪称战力最强的‘黑旗军’,所以通过庞大的金国兵力将他困在雁门关,甚至联合西夏袭边,防止永宁侯分兵救援。
  而蒙古大军面对着防卫薄弱,兵力低下的中原各地就能毫无顾忌地冲撞杀戮,有如虎入羊群,肆无忌惮!
  他遗憾的叹息,还是时间太少了,如果给他足够的时间经营,孟朝各州府的守兵战力不会如此让人蔑视!
  但就如他所说,蒙古想效仿曾经的金国野心勃勃就太天真了,历史有相似却不是一定相同的,他绝不会让蒙古得逞!
  当前重要的不是回兵打退蒙古而是守好边关,否则一旦被趁机攻破雁门关放入金兵,那则是首尾不顾内外交困,那才是糟糕的局势。
  这也是关山他们没有提起分兵的原因,他们更明白眼前局势,边关重塞一定要守住!
  当夜,永宁侯率领人马夜袭金营。
  金国在仓惶退兵后正是人困马乏毫无斗志之时,而且他们也习惯了这段日子来金兵进攻孟朝防守的模式,戒备松弛。
  颜盏固则是因为害怕蒙古阿木尔受伤被迁怒,无心他是,一直抓着军医守在阿木尔的帐篷里。
  所以当孟朝军队突然在黑暗中冒出来时,真如天兵神将降临,唬得金兵逃命不及。黑夜中,一时不知有多少敌人冲入营地,衣甲不及披,武器离手。只闻四面八方到处都是喊杀声,顿时互相践踏无数,死伤无数!
  猝不及防下,颜盏固被亲卫队护着仓皇出逃,蒙古骑兵只能也相随出逃。等到天亮后,他们才收住阵脚轻点士兵,只收的五万人,其中战马粮草损失无数。
  而最让人崩溃的是,阿木尔受不住重伤颠簸在途中去世了。
  蒙古骑兵一怒之下坚持反攻雁门关,他们仓促疲惫之下中了永宁侯的计,最后连蒙古骑兵也陷入了三千人马!
  如此损失之下,金国国内不可能会再派人来,乌延利大权独揽也撑不住反对的声音!
  从那天起,双方的攻守之势就反了过来,孟朝不时出关袭击金兵,而金兵奋力抵抗!
  想抽军而走,唯一的办法就是杀的金兵胆战心惊,杀得他们兵力大减,直到再也不会对雁门关构成威胁!
  “关将军,雁门关就交给你,你能守住吗?”永宁侯伫立关楼,遥望北方!
  “元帅放心,我就是拼死也要守住雁门关,只要我在绝不放一兵一卒入关!”关山发誓道。
  永宁侯低笑:“如此甚好!”
  于是在得到蒙古冲破边境消息的二十天后,永宁侯留下一万‘黑旗军’相助关山,而后带人回防!
  只不过他不是奔着肆虐华北直逼开封的蒙古军去,而是奔赴燕山府,重新建立起来这道防线,以防有更多的敌人通过残破的城池来到孟朝的土地上。
  然后,才是关门捉鳖!
  远离了后方援助,特别是在这寒冬腊月里,即使是在孟朝也物资匮乏的境地里,蒙古骑军又能坚持得了多久?
  作者有话要说:  对不起,我看不懂地理,地图看得眼都乱了,不知道大同原来是在雁门关之北,所以只能借鉴历史。因为懂得太少,所以写的都很模糊,大家不要当真!


第259章 
  当燕山府知州打开城门放入蒙古骑兵的噩耗传到开封时,整个朝廷顿时乱成了一团!
  凡是在京有资格上朝的文武大臣集聚金殿上, 七嘴八舌的, 争相发表自己的意见, 整座大殿就像是沸腾的热锅一样嘈杂!
  有义愤填膺要先捉拿那叛国投敌燕山府知州的九族, 抄灭九族的;有建议传旨各地率兵勤王,护卫京城;也有武将激动地请命领兵前去击退蒙古骑兵,不给人家兵临城下的机会;在八百里急报送达朝廷时,甄太师就下令探查蒙古骑军的动向, 并找来了韩缜。因为京城内外的防卫在韩缜的手中, 包括京郊大营内永宁侯留下的军队, 表面上它们有自己的将领, 但是韩缜具有一定的掌控力。关于军事方面的调动,绕不过韩缜之手,所以他光明正大地站在了议事大殿上。
  文官做事就是琐碎黏糊,都到了生死存亡时刻,还不忘各有观点,并为之辩个输赢。争论来争论去, 然后就是各自站队, 接着就是一场嘴仗!
  而甄太师虽然是主政大臣, 有决断之心却不擅专, 或许是为了平衡各方派别, 认真的听取意见参考,而不是强硬的决定一切。
  韩缜冷眼旁观,看着这些高官显贵跟市井大娘抡起胳膊吵架也没有什么区别, 朝堂上就像是上百只鸭子似的呱呱叫。
  在他们吵成一团的时候,韩缜已经得到那名燕山府知州的过往信息,对方三年前就调任燕山府,连爹娘老婆一起带着赴任,除了一些亲族自己最亲近的血缘都带在身边。
  想必从很久以前他就被蒙古人收买了,作为内应潜伏着,直到蒙古扣边!
  韩缜的脸很冷,连一贯的笑意都从脸上散去,这是他的失职。他的手脚太慢了,还没有查到对方的身上,就面临局势变化!
  “我看当务之急是奉君上离开险地,谁不知道蒙古骑兵的可怕,那可是打下金国半个国土的可怕敌人!”一道高昂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矮胖的官员趾高气扬地发表自己的言论,“而且永宁侯带着朝廷精锐停留雁门关,一旦蒙古大军渡过黄河直扑开封,谁来阻挡?我们应当早日调兵勤王,保陛下避开蒙古袭击,好保存国祚长久才是上上之计!”
  “上上之计?”危险的嗓音低低的响起,掺杂着浅淡的怒气,冷冷道,“谁,要弃城逃跑?”
  凛冽刺骨的话语让朝臣顿时安静,人群分开两边,默契的望向声音来处。
  身着黑甲的少年抱臂依柱而立,面对这金碧辉煌的大殿视若等闲,他冷凝的目光望过来,竟让人心房一滞,感到一股莫名的压力!
  他站直身子,慢慢走过来,人群一瞬间鸦雀无声!
  本是属于永宁侯一方的势力默默地站到了一边,其余人则不自然的直面韩缜!
  刚才那出言的官员鼓起勇气,辩解道:“这怎么能说是弃城而逃,这叫暂避锋芒保存实力!”
  看,中华文学的词语多么博大精深,愣是把逃跑说得那么理直气壮!
  哪朝哪代似乎都少不了这种畏战不前贪生怕死之辈,还腆着脸皮说是为大局着想!
  “未战而怯,动摇人心!”韩缜厌恶那些面对强敌只知逃跑之辈,轻易将城池百姓拱手相让,退,退有什么用?早晚没了骨气,打折了脊梁,将国土沦丧!
  韩缜甚至懒得浪费时间在这种人身上,他得打掉那些想不战而退的念头,只是轻声道:“拖下去,关起来!”
  立时有禁卫上前抓住那官员,那名官员不停厉声反抗喝骂,可还是被迅速地拖出大殿。
  文官们顿时引起骚动,甄太师动了动嘴想说什么还是没有说。
  韩缜视线扫过他们,深幽的黑瞳里惟有冷厉,道:“再有敢不战而退者,下次我就不会这么温柔了,当砍下你们的头颅吊在城头以示警告!”
  他说的是认真的,再有人敢提议,他真的会杀人!
  这是第一次韩缜以如此狠戾的形象出现在众人面前,以往的韩缜即使身居高位,而且有永宁侯这个父亲,但是除了在对待嘉安帝的事上为人诟病,他不会气势凌人横行霸道,也不会收受贿赂贪图金钱,更不会草菅人命无法无天。相反他的口碑在京城的百姓口中很好,是十足的正人君子,当然正人君子不会做出视皇权如无物的事!
  而他这次却一反往常强硬的态度横空出世,震慑住了那些心思浮动的大臣,非常之时惟有行非常之事,强权有时候是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