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我是慈禧-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风雷一样的声音在勤政殿响起,大臣们都跪在地上低首,面色复杂地不知道想些什么,只有肃顺面带微笑,眼中涌现着跃跃欲试的神情,“以小见大,朕可见,当今官场作风想必也已经腐坏堕落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必须借这一科场案,严惩作奸犯科之人,以正风气!军机拟旨,柏葰革职,在家听候传讯,不得见朕,两位副主考暂行解任,听候查办,端华继续查!查下去!朕倒是要看看还有多少人在这里动手脚了!”
    “喳!”(未完待续。。)

  ☆、三十四、科场弊案(十三)

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鱼贯而出,面色各异,已经被解任的户部尚书朱凤标已经腿软地走不动了,还是户部右侍郎程庭桂扶着程庭桂走出了勤政殿,朱凤标脸色惨白,双眼无神地踩着空步,若不是程庭桂用力拉着,恐怕就一头栽到地上去。
    “桐轩,定神,皇上只是说听候查办而已,算不得什么大事儿,放宽心便是。”翁心存安慰道。
    “嘿嘿,”朱凤标正欲说话,耳边就响起了最近自己最讨厌的声音,朱凤标回过神来,一把甩开翁心存,猛地挺直了身子,脸上的沮丧变成了盎然的斗志,他对着冷笑声朝来的方向瞪去,“怎么,肃老六你是在看本官的笑话吗?”
    肃顺就在朱凤标翁心存两人的左前方,边上还站在面色傲然看着这边的端华和肃顺,两个铁帽子亲王自持身份,向来是看不起这些整日里之乎者也掉书袋子的汉人,今个看到了失魂落魄的朱凤标,难免有鄙夷之色,肃顺复又笑了笑,此时已经有不少大臣停下了脚步,朝着这边看过来了,肃顺漫不经心地把翻开的马蹄袖子折回去,“朱大人倒是性子急的很,怎么,听到皇上下令彻查顺天府乡试,怕了?狗急跳墙?”
    “你?”朱凤标觉得血都涌上了头,“有辱斯文!就算皇上彻查此事又能怎样,”朱凤标平复了下来,文人的气度又显现了出来,朱凤标理了理官服。对着肃顺的挑衅不屑一顾,“中堂和本官自持清白,就算查出点什么,最多只是一个失察之罪。”话里的潜台词就是:肃老六,就凭这个事儿,你搞不倒我们!
    肃顺脸黑了下来,“朱大人这么自信,咱们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肃顺一拂袖。转身准备离开。朱凤标见落了肃顺的脸面,一时间失意之心淡去不少,正欲再说些什么,外头一个军机章京急匆匆地从宫门处走进来。朝着端华载垣行礼之后。迅速地对着刑部尚书陈孚恩说些什么。肃顺侧耳听了一会,在边上原本恼怒的神情消失无踪,脸上又复出现了那种得意地让人恨得牙痒痒的表情。肃顺哈哈一笑,也不顾及还在皇帝的勤政殿前,转过身子对着不明所以的朱凤标不怀好意地说道:“好叫朱大人知道,就在片刻之前,清白很的柏俊中堂大人,绑了家奴到刑部大堂投案自首,说管教不严,致使家奴有舞弊之事,嘿嘿,”肃顺又开始冷笑起来,“朱大人,如今如何?”
    朱凤标似被雷击而中,心情激荡之下,忍不住眼睛一翻,眼前一声,脑子里面似乎有黄钟大吕在来回大振,再也忍不住,瘫软倒地。
    柏俊疲倦地回到府中的时候,已经是掌灯时分,饶是如此,府中还是有客,知道是来人,柏俊也就没有更衣,直接去了剑客的花厅,甫一进客厅,原本坐在位置上黯然不语的朱凤标,还有同为副主考官的户部右侍郎程庭桂齐齐站了起来,朱凤标瞧见了柏俊黯然的神色,又转过头和程庭桂对视了一眼,来不及等着柏俊坐下,程庭桂就开口了:“中堂大人,京中已经沸沸扬扬传开,说是中堂大人您绑了家奴去刑部衙门了。。。。。。”
    “正是,靳祥受人之托来老夫这里说项,没想到老夫为了顾全同僚之间所谓的面子,如今倒是把自个儿陷进去了,”柏俊苦笑,两个人听得不明所以,柏俊却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再解释,“不过此事于你等无关,安心听命便是,恐怕斥责一番是要的,”柏俊端起了茶,准备送客,“从明个儿起,老夫要闭门思过,你们也不用再来了,事在人为,却也是须听天命,咱们该做的都做了,就看着天意吧。”
    十一月二十六日,文华殿大学士柏俊亲自押着靳祥到刑部大堂投案自首,靳祥对所犯之罪供认不讳,端华等四人专案组顺藤摸瓜,按照靳祥供述,终于抓出了大鱼。
    罗鸿绎是广东肇庆府阳春县人,家境殷实,花银子捐纳了个主事的职,被安排到刑部。在清朝,花钱买官可以,但毕竟比那些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人低一头,发展前景也不乐观。罗鸿绎为了给今后的升迁奠定基础,决定参加今年的顺天乡试。
    同年六月,罗鸿绎到刑部任职,是年七月,罗鸿绎拜望在京城做官的同乡李鹤龄时说自己有意参加这次科考,李鹤龄觉得自己有可能被选为同考官,便允诺这位新认识的老乡说要帮他打点关节。
    原以为自己会被选为同考官的李鹤龄最终却没有被选中,于是,他便向与他同年考中举人、如今的同考官浦安求助,同年好友来求,浦安只好接过条子,答应尽力帮助。
    阅卷时,浦安发现一份试卷与条子字眼完全一致,但是文章写得很是一般,达不到录取标准,想到同年的嘱托,他还是提笔写下了“气盛言宜,孟艺尤佳”的荐语,向主考官柏葰推荐。
    主考官柏葰和两位副主考经过商议,决定将该卷打入副榜,定为备卷。副榜是正榜之外的名额,如果正榜内有不合格的考生,副榜可以替补上来,但这种机会不是很多。浦安见推荐的考生被打入副榜,觉得很没有颜面。就在他郁闷不已的时候,正好柏葰的仆从靳祥奉主子之命来告知此事,于是,浦安便恳求他向柏葰提议一定要录取那份试卷。
    靳祥追随柏葰多年,机敏利索,很得柏葰赏识。此次主持顺天考试,柏葰带他入场以随侍左右,回去之后,靳祥向柏葰建言,说浦安只推荐了一份试卷,最好能录取。思虑再三,柏葰为了不驳同僚的面子,就同意撤下一张试卷换上罗鸿绎的。榜示出来,罗鸿绎中了第二百三十八名举人。
    被录取后,举子要对给自己帮忙的人有所“表示”,这也是约定俗成的潜规则,甚至因为众所周知,几乎变成了显规则。但罗鸿绎只顾着沉浸在中举的高兴里,没有要表示的意思。
    李鹤龄便主动跑到罗鸿绎那里要五百两银子。罗鸿绎见实在躲不过去,又怕事情败露,就给他送去了五百两纹银。李鹤龄财迷心窍,将银子全部据为己有。
    按照传统,士子中举后要去拜访录取自己的考官和该科主考官。十月初,罗鸿绎先来拜访浦安。他认为自己已经出了五百两银子,李鹤龄一定会跟浦安平分,就只带了十两银子给浦安,三两银子给浦安的侍从。
    之后,罗鸿绎又来到主考官柏葰家拜访,呈上了贽敬银十六两,门包银六两。拜完了码头,罗鸿绎觉得可以心安理得地品尝举人的幸福了。然而事情却没有就此结束。浦安觉得自己忙活一场,只得到十三两银子,无疑成了冤大头,就跑到李鹤龄那里找了个借口说急需钱用,从中取走了三百两好处费。(未完待续。。)

  ☆、三十四、科场弊案(十四)

案情调查至此,越来越让咸丰帝愤怒。如此乌烟瘴气的科场风气,如此嚣张的考生,如此蔑视律令的考官,更兼如此昏聩的主考官,都只将自己当成一个傻瓜哄着、瞒着。这件案子加上前面已经审定的“平龄案”和那五十本错卷,科场风气之坏已经难以想象。怒不可遏的咸丰帝下旨:不论牵涉到谁,一定要严惩不贷!
    刑部随之开始行动:首先将柏葰、浦安、李鹤龄、罗鸿绎逮入大牢,革去罗鸿绎的举人身份,撤去李鹤龄的兵部主事、浦安的翰林院编修之职。
    柏葰的家仆靳祥酷刑之下,没几天就一命呜呼。他的死尽管给审案带来了一定的麻烦,但并没有阻止破案的进度。柏葰、浦安、李鹤龄、罗鸿绎相继交代,个人的口供相互参证、相互补充,已经没有丝毫疑点。
    此时,案子的焦点集中在如何处罚主考官柏葰上。因柏葰是一品大员,如何处置应由刑部提议,最后由皇上决定。
    刑部专门负责刑狱判案,此时却很是为难。刑部官员揣摩不透皇上的意图,毕竟这是宰相级的人物。尽管咸丰帝有严肃处理的姿态,但他也曾表示过“柏葰早正揆席,勤慎无咎,欲曲待之”,说柏葰为官老成持重,从无过错,现在偶尔触犯刑律,可以从宽处置。
    咸丰九年二月二十三日,还沉浸在过年祥和氛围的咸丰皇帝接到了负责审讯此案的会审团成员载垣、端华、全庆和陈孚恩四位大臣,经过仔细斟酌商议,联名呈递的达三千字的奏折,将审理此次科场舞弊案的情况作了详细汇报,拟处柏葰、浦安、李鹤龄、罗鸿绎斩立决。
    。。。。。。。。。。。。。。。
    皇帝在圆明园正大光明殿边上的洞明堂召见会审团成员及绵愉、彭蕴章、肃顺、赵光、文祥等十七位位亲王和大臣,商量如何处置柏葰。洞明堂,每年秋末霜降后处决犯人时,皇帝都会在这里逐一核准“勾到”,对犯人的命运做最后的裁定。皇帝“勾到”之处。紫禁城内懋勤殿,避暑山庄是依清旷,香山是正直和平殿,圆明园则是洞明堂。清史稿中记载了这样的一次“勾到”。雍正十一年(1733年),皇帝御驾至洞明堂,一边阅读黄册一边听相关官员宣读人犯案情,雍正听罢,如果表示“情有可原”,该犯便免于笔勾,若“法无可贷”便令大学士笔勾该犯姓名,判以立决。勾到这天,所有人犯都要被绑缚刑场,听候皇帝的处置。雍正勾点完毕。刑部立刻派人飞马传旨,被点到名字的犯人就会被人在脸上用笔书“斤”或“交”字,意为斩首或是绞刑。免于死刑的人就会被送回大牢,民间称之为“陪绑”。
    在场的这些都是举足轻重的要员,会议场面异常凝重。咸丰帝沉寂了片刻。询问大臣对处斩柏葰是否有疑议。
    大臣们默默无语,俯首静立,彭蕴章叩首启奏:“皇上,微臣以为,柏俊乃是无心之失,且靳祥之证词也未曾说明为了银子来向柏俊进言,柏俊只是迫于情面来低低取了文龄。。。。。。”
    “那之后文龄到柏俊府上送上十六两门包。为何柏俊不拒绝!”肃顺厉声插话,“科举乃取士大典,关系至重,亟宜执法,以惩积习,柏葰罪不可宥。非正法不足以儆在位!”
    独有肃顺起来发表意见,大声说:“科举乃取士大典,关系至重,亟宜执法,以惩积习。柏葰罪不可宥,非正法不足以儆在位!”
    彭蕴章一时被抢了话,低着头的脸上红色一闪而过,在皇帝召见军机等人奏对的时候,皇帝没点到谁的名字,插话是大不敬的行为,自己现在还是领班军机大臣!肃顺。。。。。你实在是太无礼了!
    边上的文祥微微侧头瞧了瞧彭蕴章颤动的朝珠,心下了然,再偷偷窥了一眼御座上的咸丰皇帝,只见皇帝只是一脸不忍之色,却也没有表现出对于肃顺失仪行为的恼怒,文祥原本想说的话也落回到了肚子里,只听得身后的肃顺在厉声咆哮。
    “罢了,军机诸王大臣有何别的意见?柏俊是否可有从轻发落之可能?”
    彭蕴章无言,文祥也在闭目养神,只有肃顺傲然自得,顾盼生雄,一时间养心殿内寂静无声,咸丰皇帝秉性软弱,虽是觉得柏俊素日里当差勤勉,又是两朝重臣,本不欲杀之,可皇帝却又是耳根子极软,听得肃顺一番义正言辞,又觉得柏俊非杀不可,如此纠结之间,肃顺又喊了一声皇上,以示催促,咸丰长叹,“罢了罢了,”朱笔一勾,“斩立决,柏葰情虽可原,法难宽宥,言念及此,不禁垂泣。你们跪安吧。”
    。。。。。。。。。。。
    肃顺跟在端华载垣的后头出了洞明堂,军机大学士们都对于皇帝的旨意震惊无比,一个堂堂的大学士,居然只是收了门包钱十六两银子就要被处以斩刑,在大家看来,这点子门包钱只不过是循例而已,如此一来岂不是人人自危?
    肃顺得意洋洋地扫视了一番鹌鹑般的大臣,哼一声,转过头,对着端华说道:“如今吏治如此败坏,只能是乱世用重典了!”
    “好了,老六,别说这些废话了,皇上的意思是三日之后行刑,子鹤,”端华叫着陈孚恩的号,“你是大司寇,受些累,亲自去监着吧,这样的一品大员,难得的紧!”端华还开起了陈孚恩的玩笑,毕竟,处决一品大学士,近些年实在少见。
    陈孚恩面带苦色点头,“是,王爷。”顺天乡试舞弊案之中,内涉其子陈景彦,陈孚恩刚刚议降一级以示惩戒,如此还要自己去监刑,如此一来,世人如何看待自己?但是自己已经上了肃顺一伙的船,也只能硬着头皮呆下去了。
    明天出差外地,停更一天。

  ☆、三十四、科场弊案(十五)

文源阁位于水木明瑟北面,原称四达亭,乾隆南巡浙江后,仿照宁波的明代藏书楼天一阁改建,专门贮藏《四库全书》。阁南向而立,前方凿挖曲池,并放养金鱼于其中,大可盈尺。池南为怪石嶙峋的假山。池中还竖有一巨大太湖石,名“石玲峰”,高逾六米,玲珑剔透,环孔众多。正视之,则石如乌云翻卷;手叩之,音色如铜。石宽盈丈,四周俱镌有名臣诗赋,是圆明园中最大、也是最著名的一块太湖石,与颐和园乐寿堂前的“青芝岫”齐名。
    文妃潜心学问,受了皇后的委托,立志编撰好《字典》之事,加之没什么圣眷,最近几年进圆明园都是择了文源阁边上的一个小小偏殿住着,除了日常给皇后请安,还有合宫夜宴之外,几乎就是杜门不出,今年过了年,文妃的身子越发坏了,怕自己的病气过给别人,特别是怕过病给皇帝如今唯一的一个子嗣,寻常妃子来探望,文妃也是不肯见了。
    杏贞静静地站在文源阁前头,打量了会文源阁,只见乾隆皇帝为了存放四库全书儿特意建造的阁楼,外观上为水磨丝缝砖墙,墙色为较沉静无华的灰色,深绿廊柱,歇山式屋顶,上覆绿剪边琉璃瓦。为显示建筑功能,楹柱间特地绘以河马负书和翰墨卷帙画面,色调清雅。全阁外观古朴典雅,蕴含深意,内中遍藏宏富卷帙,宁静肃穆,是圆明园里面为数不多的书香之地。
    服侍文妃的贴身宫女听到皇后驾临,连忙从文源阁边上的偏殿出来,朝着杏贞行礼,“皇后娘娘。”
    “文妃怎么样了?听说不太好。”杏贞开口问道。
    “是,”那个文妃的贴身宫女含了一丝哭腔,“园子中到处是水,冬日里原本就是极为寒冷的。这就不宜将养身子了,住的地方又是隔着这文源阁,原本冬天能用的火炭,我们娘娘怕走了水。一概不许用,只用汤婆子来取暖,冬天里身子虚弱的很,开了春,天气寒烈,又染了风寒,如今的身子已经很是不好了,”那宫女忍不住抽泣了起来,“太医说,就是这些日子的事儿了。。。。。。”
    安茜有些不忍。轻轻地拉住那宫女的袖子扯了一下,示意让她收声,“快别哭了,让文妃娘娘听见更要难受了,皇后娘娘在这里。凡事自然有皇后娘娘做主。”安茜向着杏贞示意,“娘娘,这时候了,是不是要让文妃的母家进园子照看着了?”
    “恩,”杏贞心下有些伤感,到底是自己出的鬼主意,编撰什么字典。让文妃熬尽了心思,不顾自己身子废寝忘食查阅资料。安茜这话里头的意思就是要让文妃家里人进来看文妃的最后一眼了,“你叫内务府派人去传本宫的旨意,让彦昌学士和夫人进园子探望文妃。”
    “是,”小夏子躬身领命而去,杏贞问那个宫女。“你们娘娘醒了吗?”
    “最近这些日子都是时而昏睡,时而清醒,这会子吃了药刚刚睡下了,奴婢去叫醒娘娘。”
    “不必了,她既然难得睡着。就等着她醒吧,”杏贞说道,“本宫在这里等一会子也是无事。”
    “是,奴婢给娘娘奉茶。”
    安茜拿了一个软垫子出来,放在文源阁前头平台临水的游栏上,杏贞坐下,对着石玲峰呆呆出神。
    柏俊居然被判了斩刑,一个从一品的文渊阁大学士,世人皆认为是丞相的柏俊,居然只是收了十六两的贿赂,不不不,这十六两只是时人拜见高官时候必须给的门包钱,就要被处以极刑,这像什么话!
    若是自己没有应下乌雅氏的祈求,那自然就和自己无关,可自己毕竟应下了此事,昨日稍微和皇帝提了提,皇帝虽然满脸不忍,到底还是觉得肃顺说的对,如今吏治败坏,只能用重典了。看来此事是办不成了,刚开始以为只不过是能帮柏俊免掉些去职贬官之类责罚,没想到如今连他的命都保不住了,这叫什么事儿!要是传了出去,本以为能依托在自己羽翼之下的那些人,对着自己的能力岂能不产生质疑?难得收罗的人恐怕又要散掉了。
    想到这些事,杏贞心里越发烦躁起来,只不过面上没有露出什么,安茜看到杏贞木着脸,知道皇后心里不舒服,却也不多说话,只是静静地侍立在一边。
    过了一顿饭的时间,那个宫女前来禀告文妃醒了,杏贞款款站起,走进了文妃的寝殿,一进到内殿,一股浓浓的药味扑鼻而来,安德海捂住了鼻子,杏贞斯若罔闻,径直走到文妃的床前,俯身看到床上的文妃,饶是杏贞有所准备,但是还被文妃干瘦枯黄的脸庞吓了一大跳。
    文妃伊尔根觉罗氏原本毫无神采的眼睛看到皇后驾到,眼中露出了一丝神采,还想挣扎着起来请安,被杏贞按了下去,杏贞坐下,“这会子还闹什么虚礼,快好好躺着,”杏贞看着文妃的样子,又摸了摸她的手臂,微微皱眉,“怎么瘦成这样子?”
    “素日里吃不下饭,岂能不瘦,”文妃倒是不以为意,笑了一声,却又咳嗽了几声,“臣妾是不中用了。”
    “说的什么话,不许胡说,好好养身子,等到天气暖和了,身子自然就好了。皇上这些日子忙得紧,过几日就来瞧妹妹你,这是今个皇上和我说的话。”杏贞说道。
    “臣妾也不指望皇上来看了,横竖臣妾也不得宠,”文妃明了的很,“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臣妾早就看穿了,臣妾这个妃位,阿玛的翰林院掌院院士都不是君恩来的,得娘娘照拂,又立了些许功劳,皇上看在皇后娘娘的面子上才给的妃位,呵呵,臣妾早就看穿了,所以素日里也只是呆在家里修书,不朝着皇上身边靠。”
    “那是妹妹你心气大,不做那些争风吃醋的事儿。”
    ps:
    给剧情讨论群里的“我和群主有染”(这是什么破名字)给我看的手相非常准,所以我要好好修身养性,调理好身体,大家晚安。

  ☆、三十四、科场弊案(十六)

“娘娘不也是吗?”文妃扯出一丝笑容,却是比哭还难看,“臣妾冷眼瞧着,皇后娘娘如今已经不大侍寝了,素日里除了照拂大阿哥,料理六宫事儿,批折子,也不朝着皇上身边凑了,似乎娘娘也不太在意这些君恩。”
    文妃到底是读了不少书,有些事理看的通彻,杏贞也无需对着文妃撒谎,点头承认,“妹妹你倒是看的清楚,本宫立身之道并不靠着虚无缥缈的君恩,虽是女人,能靠自己还是靠自己吧。”
    文妃点点头,“这也是臣妾这些年潜心修字典,得出来的道理,只不过是迟了,不然学着娘娘,自由自在,倒也能舒坦几年。”
    “你也真是,”杏贞有些心疼,“怎么劳损了这些日子,来日方长,事儿慢慢来也是应当。”
    “臣妾素来是直性子,娘娘对臣妾有大恩,如何不全力帮衬娘娘,”文妃叫了一声她的宫女,宫女捧出来了厚厚几卷书,文妃示意递给皇后,“这是咸丰字典的全本了,基本上的字都在了,娘娘说词语也要注释一番,臣妾也都做到了。”
    杏贞悚然而惊,站起来接过那厚厚的几本书,摊开一看,果然繁复无比却又条理清晰,杏贞叹服,“难为你这心思了!”
    “臣妾和阿玛一起编撰的,他在翰林院,这些事儿更是分内之事,”文妃说了这些话觉得累了,气喘吁吁的,“臣妾已经和阿玛说过,日后让他永远跟着皇后娘娘,正如臣妾永远跟着娘娘一般,”
    “不过,臣妾有一事不明,娘娘这些年做的事儿,许多都不是后宫女子该做的,娘娘到底要做些什么?臣妾是临死之人。若是皇后娘娘能给臣妾解惑一番,臣妾感激不尽。”
    杏贞把手里的书卷递给安德海,俯身在文妃耳边说了几句话,文妃原本散乱的眼神射出一道亮丽的光芒来。脸上泛出一抹不正常的嫣红,“好好好,皇后娘娘果然是非常人,臣妾就等着日后看娘娘的大业了!”
    “恩,妹妹你好生歇息着,本宫已经让内务府请彦昌和夫人进园子来探望与你,妹妹的心思能放开些,身子也就会好了。”
    “臣妾多谢娘娘了,娘娘请吧,臣妾在病中。过了病气给皇后娘娘就不好了,以后皇后娘娘还是少来臣妾的住所吧。”文妃闭上了眼,这几句话就已经耗干她为数不多的精神。
    “妹妹好生休息,本宫过几日再来看你。”杏贞站了起来,又吩咐服侍文妃的宫人要好好照顾文妃。要太医也尽心服侍,转过头,只见片刻之前的文妃又昏睡了过去,心中暗叹一声,却也不多说什么,径直离开了文源阁。
    杏贞刚刚绕过了水木明瑟,小夏子就回来禀告。“已经告诉了内务府,估摸着下午就能递牌子进园子了。”
    “好,到时候就让他们直接进来便是,彦昌是男眷,不宜在园中过夜,文妃的母亲就让她留在园子里照顾文妃吧。横竖也没几天日子了。”杏贞叹了一口气,又转眼看了看安茜手里浩如烟海般的字典,心里不忍,“御膳房和御药房这些日子就听着文妃殿里吩咐,想吃什么。都快用吧。”
    “是。”
    。。。。。。
    柏俊已经不知道自己呆在刑部的大牢里多少天了,牢笼里面只在侧墙靠近房顶的地方开了一个一寸见方的小气孔,柏俊带着手链脚链,只能侧脸看到那气孔里时而明亮时而漆黑来分辨白天还是黑夜,柏俊虽然还抱着对于能全身而退的希望,可是边上的那些舞弊的同犯们,浦安、李鹤龄受了重刑,眼下奄奄一息,对着自己的命运已经不抱希望了,看着柏俊听到大牢的木门刺啦打开,眼中流露出的那种期待的眼神,李鹤龄不由得开口讥笑,“我的中堂大人,别看了,不会是别的不相干的人,”李鹤龄眯着眼看到了是送饭菜进来的狱卒,“瞧见了没,是给咱们送饭的,如今咱们到了刑部大牢,哪里能这么出去的,”
    李鹤龄还在径自唠叨,那些狱卒也不理会,把几个朱漆的大食盒抬了进来。原本昏迷过去的浦安听到外面的躁动,呻吟一声醒转过来,浦安看到那些狱卒郑重其事的样子,又看到从那些食盒里面拿出来了以往从来没有的佳肴,比如醉仙楼的醉鸡,熏鱼,还有大三元的四喜丸子,浦安原本散乱的眼神瞬间变得重新凝聚了起来,浦安扑到了栏杆边上,死命地抓住木柱子,眼角变得鲜红起来,大声地对着摆碗筷的狱卒喝着说道:“这是什么饭!这是什么饭!”
    径直唠叨的李鹤龄和失望的柏俊都被浦安惊的看了过来,看到了狱卒们的布置,李鹤龄嘴唇剧烈地抖动了起来,柏俊的脸刷的变白了。
    为首的狱卒也不动怒,朝着三个人依次打了个千,“好叫三位大人知道,皇上朱批下旨,旨意写的分明,在今日午时三刻让三位大人上路。这不,尚书大人体恤各位大人,给大人们在外头置办好席面,让大人们享用了好上路呢!来人,把大人们的镣铐打开,好好地伺候着!”
    “是!”几个狱卒解开了三个人的镣铐,把三个人半拉半推地扶到了摆好的吃食前,浦安的身子持续地在前后颤抖,李鹤龄咬了咬下嘴唇,连血咬出来都不自知,看见了在狱中从未见过的佳肴,李鹤龄全无食欲,拎起了酒壶,给自己倒了一杯,一口饮尽,喟叹一声,“好酒,是二十年的汾酒,”又给浦安和柏俊倒了一杯,自己倒了一杯,举起杯子,“两位,是在下的不是,利欲熏心心渐黑,连累了两位要陪着在下一起去黄泉路,先干为敬,这条命只能是下辈子再报给两位了!”
    浦安痴呆呆地看着眼前的酱蹄髈不说话,柏俊惨笑一声,举起杯子饮干了那不知是何滋味的二十年汾酒。
    ps:
    月票!!!

  ☆、三十四、科场弊案(十七)

碧桐书院最近的气氛有些压抑,太监宫女们都知道素来心情极好的皇后总是冷着脸,平时总是雷打不动的午睡也睡得不太安慰,地下服侍的人互相耳提面命,一定要当好差事,不要要皇后有发作自己的机会。
    安德海从碧桐书院外头匆匆跑了进来,几个洒扫的小太监看见气急败坏的首领太监,忍不住停下了扫把,窃窃私语,“这不知道哪里又有什么坏消息了。”
    “咱们兄弟注意着点,快把差事做了,找地方歇息去,娘娘只要咱们事儿办好,别的时候自在的紧。”
    “极是极是。”
    “文妃薨逝了?”杏贞点了点头,原本烦闷的心情变得多了些忧伤,太医回报,说文妃的身子已经全然坏了,也就是在这几日的时候,“可惜了,她父母亲还在园子里?”
    “是,学士是今个入宫的,文妃母亲这几日都是日夜陪着的,如今正在那头哭着呢。”安德海递上了手里的折子,“这是文妃的遗折。”
    杏贞接过了文妃的折子,翻开观看,“那你赶紧去禀告皇上吧,哎,这死后哀荣也要让内务府准备妥当。”
    “是。”安德海转身正欲离去,就听到了皇后的喊声,“等等!”安德海转过身子,看到杏贞原本烦闷的脸上透出了一点欣喜的表情,杏贞猛地合上文妃的遗折,抬起头来,头上的累金丝玛瑙凤纹步摇微微颤动,杏贞直视安德海。眼中射出精光,“文妃妹妹啊文妃妹妹,你可真是时候!如此时机真是天给予之!有本宫在一日,自然会护的你家里周全!小安子,安排轿辇,马上去九州清晏,本宫要和皇上面陈此事!”
    “是!”
    陈孚恩在签押房里品了一口祁门红茶,闭目养神,早上去圆明园参加御前会议穿着补服一直没脱下来,就这样端坐在签押房里。等会。还要有要事。
    陈孚恩的师爷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附在陈孚恩的耳边悄悄地说道:“东翁,大牢里的三个人已经都用了上路饭了。”
    陈孚恩点点头,“内阁军机没什么变化吧?”
    “有肃顺大人在那边盯着。不会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